jo00001460_2013_605-626

22
1 從安倍經濟學來檢視日本的經濟發展 摘要 「日本第一」一直是大和民族引以為傲的口號,在歐美各國的眼中更是不可忽 視的指標性強國,這些榮耀來自於日本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以及武士道的精神。而 於 1959~1969 年期間,更是日本的黃金十年,靠著經濟的高度發展使得日本成 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經濟過度發展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在 80 年代形 成了泡沫經濟,一夕之間,企業與外資紛紛外移,而房地產的價格也瞬間崩塌, 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歷史上的黑洞。而至此開始,日本的政府與央行雖然祭出許 多的政策,但始終讓日本的經濟一蹶不振,甚至出現了流動性陷阱與投資陷阱, 追根究底來自於民間與企業已經無法信任政府的政策,因此在預期心理下,所有 投資人不敢大膽投資與消費,而釀成日本的「失落的二十年」。 而本文欲探討的關鍵點,在安倍經濟學的威力下,雖然短期內的確讓外界看 到日本經濟擺脫低潮,但不免也讓人意識到是不是另外一波經濟泡沫化的開端。 事實上,日本的經濟蕭條在於結構性的問題,例如人口老化或者是政府赤字攀升 以及創新不足,這些內部問題都是需要一一被檢視的,因此本研究欲透過經濟指 標與歷史的經驗來探究安倍經濟學的政策效果為何。 關鍵字:泡沫經濟(Bubble economic)、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 投資陷阱(Investment trap)、安倍經濟學(Abenomics)、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Abstract "Japan firsts" has always been Japanese proud slogan, in the eyes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pointer power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se glory from the rigorous attitude towards life as well as the Japanese Bushido spirit. From 1959 to 1969 is Japan's golden decade, by moving the heigh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owever, in the case of exces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Japan TAO

Upload: jackfin

Post on 07-Apr-2016

2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安倍經濟學

TRANSCRIPT

Page 1: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

從安倍經濟學來檢視日本的經濟發展

摘要

「日本第一」一直是大和民族引以為傲的口號,在歐美各國的眼中更是不可忽

視的指標性強國,這些榮耀來自於日本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以及武士道的精神。而

於 1959~1969 年期間,更是日本的黃金十年,靠著經濟的高度發展使得日本成

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經濟過度發展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在 80 年代形

成了泡沫經濟,一夕之間,企業與外資紛紛外移,而房地產的價格也瞬間崩塌,

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歷史上的黑洞。而至此開始,日本的政府與央行雖然祭出許

多的政策,但始終讓日本的經濟一蹶不振,甚至出現了流動性陷阱與投資陷阱,

追根究底來自於民間與企業已經無法信任政府的政策,因此在預期心理下,所有

投資人不敢大膽投資與消費,而釀成日本的「失落的二十年」。

而本文欲探討的關鍵點,在安倍經濟學的威力下,雖然短期內的確讓外界看

到日本經濟擺脫低潮,但不免也讓人意識到是不是另外一波經濟泡沫化的開端。

事實上,日本的經濟蕭條在於結構性的問題,例如人口老化或者是政府赤字攀升

以及創新不足,這些內部問題都是需要一一被檢視的,因此本研究欲透過經濟指

標與歷史的經驗來探究安倍經濟學的政策效果為何。

關鍵字:泡沫經濟(Bubble economic)、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

投資陷阱(Investment trap)、安倍經濟學(Abenomics)、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Abstract

"Japan firsts" has always been Japanese proud slogan, in the eyes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pointer power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se glory from the rigorous

attitude towards life as well as the Japanese Bushido spirit. From 1959 to 1969 is Japan's

golden decade, by moving the heigh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owever, in the case of exces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Japan

TAO

Page 2: JO00001460_2013_605-626

2

economy in 80 years resulted in a bubble economy, and overnight, businesses and foreign

capital began to move overseas, and real estate prices also instant collapse, Japan's

economy fell into a black hole of history. Thus began, Japan's Government and Central

Bank while offering many policies, but Japan's economy has crashed, or even a liquidity

trap and investment trap, ultimately come from civil society and the business can no longer

trust the Government's policy expectations thinking, discourage bold investments all

investments and consumption, causing Japan's "lost 20 years."

The key points of this paper to discuss, under Abe's economic prowess, though short term

does make the outside world sees Japan economy out of its slump, but they made people

realize that is not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wave of the economic bubble. In fact, Japan's

recession is that structural problems, such as an ageing population or the Government

rising deficits and a lack of innovation, these internal issues are needed one by one to view,

so this study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s to explore why Abe's

economic policies.

Key Words: Bubble economic、Liquidity Trap、Investment trap 、Abenomics、Quantitative

Easing

壹、前言

近年來,因為 2008 年的金融風暴以及日本的 311 大地震,讓已經陷入長期

蕭條的日本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更讓日本民眾期待英明的領導人能夠改革目前

的政經情勢,讓日本恢復以往的光榮,因此在七年內已經更換了七位首相,顯示

出日本人對於現況的不滿與期待改革的心態。終於在 2012 年由回鍋首相安倍晉

三再次擔任領導人,而重新出發的安倍晉三更是提出了大膽改革的方案,被外國

媒體稱之為「安倍經濟學」,主要內容分為擴張性的金融政策、機動性的財政政

策與促進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這些策略在於解決過去日本長期陷入通貨緊縮的

問題,因此透過量化寬鬆的政策以及增加民眾與企業的信心,讓日本的經濟能夠

擺脫低度成長的困境。而在這些政策與口號的鼓吹之下,的確日經股市的大漲以

及日幣貶值導致日本企業的出口量大幅增加,讓民眾與企業看到二十年來第一次

TAO

Page 3: JO00001460_2013_605-626

3

的景氣春燕。

日本經濟陷入泥淖曾在 3 年又 4 個月前,藉由眾議院選舉實現了日本首次真

正的政黨輪替,只是上台的民主黨並沒有因此改變日本人的信心,更另外界吃驚

的是竟然在三年內換了三任首相,政經對策荒腔走板,民眾希望經濟復甦的願望

一次又一次被消滅,最後終究在 3 年多後的大選,日本民眾對民主黨進行「懲罰

性投票」,轉而選擇了自民黨。而安倍政權在選舉前就不斷強調將對日本經濟下

猛藥,尤其對長期以來的通貨緊縮現象設定了 2%的目標通貨膨脹率,推動日圓

貶值及擴大公共支出,企圖透過這些大膽的金融寬鬆對策,創造有效需求來復甦

景氣,並帶來穩定的通貨膨脹結果的政策被稱之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或

是通稱之「Reflation Policy」,也就是「通貨膨脹政策」。它是在不景氣時利用大

膽寬鬆的金融或是財政政策的總體工具創造有效需求以復甦景氣。安倍政權的政

策主張內容及其效果是筆者想要探討的主題。

貳、問題意識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本文提出下列的研究問題:

1.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縮的主因為何?

2.安倍經濟學的大膽金融政策與財政政策是否能夠喚醒民眾的信心?

3.安倍經濟學的實施是否只是短期的現象,甚至會是另外一波的破沫化?

另起一段:就以上之研究問題,謹就說明如下:

通貨貨緊縮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詳見圖版 1:日本陷入了長期性的經濟低

迷和通貨緊縮的期間於 1980~1990 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後,而在 1995~2012 年,

日本 GDP 的年均增長率僅為 0.8%,年均通貨膨脹率為-0.08%,被稱為「失落的

二十年」。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日本結構性的問題,例如:日本人口逐漸老齡化、

金融機構對於不良債權無法回收,造成土地價格狂飆以及民眾對於日本政府與央

行的不信任等。

而在 2012 年的日本首相選舉後,重新步入政壇的安倍晉三為了要挽回民眾

對安倍政權的信心,不但在大選期間發出信心口號:大膽的金融寬鬆政策與財政

TAO

Page 4: JO00001460_2013_605-626

4

政策。更在當選前後積極拉攏相關的日本經濟學家,將口號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而筆者認為這些政策其實早在小泉純一郎於 2001 年至 2006 年間擔任日本首相,

就曾經喊出振奮人心的經濟復甦口號,但最終卻無法帶領日本脫離通縮的窘境。

而在 2000 年之後,日本歷任政權中(參見圖 1),2009 年的麻生政權曾投入高達

接近 60 兆日圓的景氣對策措施,其中政府支出部分為 14.7 兆日圓;2009 年民主

黨鳩山政權執政時,也曾投入超過 20 兆日圓的景氣對策措施,其中政府支出為

7.4 兆日圓,如今安倍政權投入 10.3 兆日圓的政府支出是近十多年來第二大的政

府支出景氣對策,目的就是在支撐 2013 年的景氣。

而安倍晉三的口號卻讓日本民眾看到經濟回穩的一絲署光,而這些大膽的政

策究竟是日本民眾對於日本經濟低迷壓抑太久,而選擇重新恢復對日本政權的信

任感,希望能夠脫離通縮的日子,抑或是短暫的光景,等到絕佳時間點過後,日

本終究回到二十前的通縮,甚至形成更大的經濟破沫,這些種種的問號與疑惑都

是筆者希望藉由歷史的回顧探討與現今的經濟指標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日本是

否完全脫離二十年來的經濟通縮,邁向經濟復甦甚至形成更強盛的世界主要經濟

體之一。

圖版 1(筆者自行彙整)

通貨緊縮

物價下跌

企業利潤減少

企業減少對國內投資

國內總需求減少

週期性失業增

加TAO

Page 5: JO00001460_2013_605-626

5

圖 1(日本經濟新聞,2013 年 1 月 12 日)

參、文獻分析與探討

一、日本的泡沫經濟

導致日本泡沫經濟「繁榮」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當時日本央行實行的寬鬆的金融

政策,它是「泡沫生成的必要條件」(速水優,1985)

1989 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

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際的支撐,因此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欲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帳面資本虧

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賬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

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

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1990 年 3 月,日本大藏省發佈《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

5.8 4.5

14.7

7.4 5.810.3

0

20

40

60

2000

森政權

2002

小泉政權

2009

麻生政權

2009

鳩山政權

2010

菅政權

2013

安倍政權

兆日圓

經濟對策的規模

政府支出

事業規模

TAO

Page 6: JO00001460_2013_605-626

6

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個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

退的泡沫經濟急速墜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

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點 38915.87,此後開始下跌,土

地價格也在 1991 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 1992 年 3 月,

日經平均股價跌破 2 萬日元,僅達到 1989 年最高點的一半,8 月,進一步下跌到

1 萬 4000 日元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由於土地價格也

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

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二、日本總體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一種假說,又稱凱

恩斯陷阱。不論貨幣供給增加多少,都無法使市場利率下跌的情況,貨幣需求曲

線接近水平線。發生流動性陷阱時,再寬鬆的貨幣政策也無法改變市場利率,使

得貨幣政策失效。而在 1990 年代以後,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即陷入流動性陷阱,

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指出:「日本已經落入流動性陷阱之中,它無法通過傳

統的貨幣政策得以恢復,因為即使利率為零也還不夠低。」。日本自 1990 年開始

調降利率,1996 年企業負債比增加了 75。4%,1997 年又將消費稅由3%提高到

5%,最後日本利率已降至「零利率」的水平,卻仍無法誘發企業貸款投資,歷

史稱為空白的十年。

三、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

最先採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是日本。在 2001 年日本央行作出了這樣一

個驚人的舉措,他們採用了一個新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在零利率基礎上實行的

進一步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來應對出現的通貨緊縮,而在此之前並沒有哪個國家

嘗試過這種政策。其做法是將大量超額資金注入銀行體系中,使長短期利率都處

於低水平,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對抗通貨緊縮。

TAO

Page 7: JO00001460_2013_605-626

7

量化寬鬆政策在刺激經濟走出通縮方面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

低利率有利於企業將成本維持在低點,也可以促進消費,進而對國內經濟成長展

現更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充足的資金還可以使背負著大量不良貸款的日

本銀行業無需擔憂流動性問題,更可以在化解銀行在背負不良貸款問題上採取較

為主動的行動,推動金融業乃至其他產業的結構重組。

日本的實際經驗證明:金融危機會極大地打擊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的信心,市

場的“去杠桿化”過程會很漫長,因此在一定時期內金融市場的交易很難正常;

另外,由於經濟的全球化和貨幣市場的自由化,一個國家無限制增加流動性供應

未必能夠刺激銀行業對本國的放貸。

四、安倍經濟學的緣起與效果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積極推出拯救日本遠離長期通縮的「三支箭」--大

規模財政刺激、超寬鬆貨幣政策與強調結構改革的經濟成長戰略。前兩支箭讓日

圓貶破 103 兌美元、日本股市半年內飆漲近 70%、第一季 GDP 交出遠優於預期

的 3.5%佳績,日股更是今年全球的吸鈔機,EPFR 統計資料顯示,日股基金上周

呈現爆量吸金 68 億美元,創 2001 年以來單周新高,顯示安倍經濟學正在發威。

日經新聞報導也指出,東證指數中市值突破 1 兆日圓的企業數達 94 家,創 2007

年來新高。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分析師表示,安倍的大量印鈔、增加政府開支

政策,只能帶來短期效應;若要拉抬衰退 20 年的日本經濟,有賴安倍第三波的

結構性改革,安倍的考驗在於未來是否能夠確實推動改革,並減少與中國的緊張

關係,以免扼殺經濟成長與對外貿易。

肆、日本總體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案與成果

(一) 安倍晉三的新總體經濟政策

由於日本經濟已經陷入了通縮的二十年,因此民眾已經對日本政府的打擊通

縮政策失去了希望,歷年來的日本首相都因為民眾的信心指數太低,因此無法有

效的將政策落實,而讓民眾與企業看到日本的希望。而在 2012 年由熟面孔的安

TAO

Page 8: JO00001460_2013_605-626

8

倍晉三再度就任日本首相,而在選舉前就聘請了東京大學經濟學科的教授擔任顧

問,因此在選舉期間就大量的宣傳復甦日本經濟的口號,甚至被各界媒體稱之為

「安倍的三隻箭」,而到底是哪三隻箭讓日本民眾與企業彷彿看到日本經濟復甦

的春燕,本文將會探討安倍經濟學所帶來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而安倍經濟學提出來的三隻箭,則依序為下列所陳述: (蔡增家:日本財經

政策動向對台灣的影響)

(1) 大膽的金融政策:

1. 目標為 2%的通貨膨脹率

2. 無上限的量化寬鬆

3. 以日本銀行的金融操作增加建設國債的金額

4. 日本銀行法的修正

(2)機動的財政政策

1. 日圓貶值

2. 降低利息政策

3. 大規模的公共投資

4. 健全的財政再健

5. 推出 20 兆日幣的經濟振興方案

(3)促進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

1.利用加入 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2.2014 年每月購入 13 兆日圓金融資產

由於日本經濟長期陷入的通縮的困境,因此本文將討論的焦點集中於安倍經濟學

所提出的第一隻箭來加以說明與分析是否大膽的金融政策的確讓日本逐漸脫離

通縮的命運或只是口號的呼喊而已。而另外兩項政策本文也將予以簡單描述。另

外從表一也可以清楚得知自民黨的安倍晉三對於經濟面與生活面都有提出相關

的解決方針。

TAO

Page 9: JO00001460_2013_605-626

9

表一:自民黨政權公約政策主張(日本經濟新聞,2012)

通貨緊縮、

日本升值對策

與日本銀行締結政策協定,設定2%的通貨膨脹率目標。

檢討透過官民協調設立外債基金。

核能發電 對所有的核電廠是否再啟動在3年內獲致結論。

10年以內提出中長期能源策略。

跨太平洋夥伴

協議

如果是以毫無保留的廢棄關稅為前提,反對進行諮商。

產業政策 新設產業競爭力會議。

支援尖端領域設備投資及研發。

地球溫室效應 修正民主黨所提出的在2020年之前的CO2將比1990年減少

25%的目標。

消費稅 考慮減輕食品等民生必需品稅率。

減輕汽車、購買住宅等稅負擔。

兒童津貼 回復民主黨廢除的扶養小孩稅額減免制度。

可能縮小津貼。

教育費 考慮3歲以上至小學階段幼兒教育免費。

新設高中學雜費免費之所得限制條件。

年金 修正因高齡人士工作而減少的在職老年年金。

擴大厚生年金對打工族的適用。

醫療、照護 降低高額醫療費負擔上限(不滿70歲一般所得民眾每月約8

萬日圓)。

生活補貼 原則上削減一成的給付水準。

如果拒絕就職斡旋,可以減額或是止付。

農家戶別所得

補貼

修正全日本統一補貼制度,而且擴大到蔬菜、果農也適用。

預算規模大幅增加。

學制改革 檢討自小學至大學的6334制。

研議大學可以在9月入學。

TAO

Page 10: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0

( 二 )日本主要經濟指標對於安倍經濟學的反應

經濟學上常用來分析一國經濟情況的數據資料,稱之為「經濟指標」是用來

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範疇表

述,經濟範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

範疇,表現這些經濟範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

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

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範疇的涵義為依據。

因此本文進而從理論經濟學的角度客觀分析安倍經濟學帶給日本經濟的化學效

應,筆者將整合比較分析 2008 年與 2013 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包含了有:消費者

信心指數(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以及消費

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等來加以分析日本國內經濟的起伏狀況,瞭

解到安倍晉三的三隻箭是否有發揮威力,進而讓經濟逐漸邁向好轉的趨勢。

1.消費者信心指數(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

本文將以圖表顯示 2008 年~2013 年之間日本各項經濟指標的數據來加以分析

探討在經歷了失落的二十年後,這五年間也換了 4 個首相,而為什麼只有在 2013

年的日本經濟指標可以讓全球各大媒體紛紛稱讚安倍政權的政策,甚至賦予了

「安倍經濟學」的美名。首先可以由圖 1-1 瞭解到 2008 年~2013 年日本消費者

信心指數的數據。從 2008 年由麻生太郎擔任日本第 92 任首相,當時由於遇到全

球金融風暴以及雷曼兄弟的倒債,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了自 1920 年華爾街股災以

及大蕭條以來的經濟黑洞,而麻生太郎一上任就堅持“政策優先於政局”,以應

對經濟危機為由推遲解散眾議院,給自民黨帶來不利影響。此外,他推行的經濟

政策也被民眾認為不成功,因此當時的日本民眾對於日本的經濟更是陷入的不安

全感,而消費者信心指數更低到只剩下 31.4,從 2008 年初開始,日本工資水平

TAO

Page 11: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1

未有大幅度的起色,而汽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卻不斷上漲,消費者的購買

意願大大降低,因此,內閣府繼續認為消費者心理「正在惡化」。 「消費動向調

查 」是內閣府以日本全國大約5000個家庭為對象,通過了解其在今後半年

間對家境收入、增加收入的手段、雇用環境和購買耐用品的時機判斷四方面的預

期而算出的指數,用以判斷人們的消費心理。而經過了數任首相的更換,依舊無

法提起日本民眾對於消費的欲望,尤其可以從日本的百元商店林可得知,日本人

越來越覺得薪水無法負擔更多奢侈品,只好轉換去買替代品,這些種種的數據與

消費習慣改變都讓筆者認為日本人的消費已經開始式微,對於購買的欲望也越來

越低。然而,經過了五年首相不斷地輪替,終於在 2013 年的選舉中,再度回鍋

的安倍晉三再度得到了掌權的機會,他的民意支持度更高達 76%,另外他所採

用的復甦經濟政策更是讓企業以及民眾真正感受到「經濟復甦」的美夢,而在近

期的經濟指標報告書指出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了 6 年來的新高,高達了 43.5,代

表日本民眾預期日本經濟會越來越好,也更願意花錢消費,而日經雜誌的報導指

出,自從安倍的三隻箭發出後,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更願意為企業賣命,因為他們

相信政府是企業背後最大的援助者,另外,根據日本國內 NHK 電視台指出,在

六本木與表參道的精品消費以及高檔餐廳的生意也比以往增加了 40%的業績,

這些數據的顯示,至少我們可以分析出日本民眾現在願意而且能夠消費更高檔次

的消費物品,因此讓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的往上攀升。 TAO

Page 12: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2

圖 1-1:取自聚亨網,作者加以彙整

2.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應用最廣泛的通貨膨脹指標,也是各國央行十分

關切的經濟數據。CPI 的計算方式是,就消費者的立場,衡量一籃固定財貨與勞

務的價格,並與某個基期間的物價水準作比較。CPI 所反映的物價包括食品,服

裝,住屋,燃料,交通費用,醫療費用,藥品及日常生活所需購買的其他種種財

貨與勞務。 基本上來說,市場對於 CPI 的反應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完全相

同。而本文將以 2008 年到 2013 年的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分析這六年來日本經

濟是否一度陷入了通縮的狀況,直到 2013 年安倍政權的上台,並且提出以及執

行了擴大金融政策,慢慢的將日本的通縮情況拉回,甚至可以達到安倍在選前所

希望 2%的通膨情況,詳情見圖 1-2。

從圖 2 可以明顯看出來日本這六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年增率,從 2008 年

的 2.3%為一個正向的通膨,接下來的四年間,日本總體經濟持續衰退,市場總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消費者信心指數

消費者信心指數

TAO

Page 13: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3

額需求疲弱不振,而其國內民眾消費意願始終奄奄一息。 日圓升值造成出口減

弱,而進口商品價格下跌也造成國內物價進一步下跌。 國際商品價格在全球需

求轉弱下持續走低,使其進口原物料成本降低。 而在 2013 年由安倍晉三領軍的

經濟改革政策,可以明顯發現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自 2009 年以來的新高 1.9%,

也擺脫了將近四年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負指數,也快要達成安倍經濟學所希望

的 2%的通膨率,進而擺脫長期來的通縮危機。因此由數據結果分析,我們可以

簡單討論出,日本央行之政策路徑,就是要以消費者信心指數(CFI)對物價指數年

增率(CPI)之顯著影響效果,使房地產與股市熱絡、價格上揚,以這兩項財富效果,

達成期物價上揚(CPI)之目標。因此,日本消費者信心指數(CFI)對日本消費者物

價指數年增率(CPI)影響相當顯著。另外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數據也顯示,2013

年 8 月的日本汽油價格上升 13.2%,電力價格上升 8.9%,是自 2008 年來,4 年 8

個月的最大升幅,反映了安倍政府努力擺脫通縮的政策奏效。因此日本總務省表

示,電費、汽油等能源及服務價格的上揚,加上電視價格下滑幅度縮小,是此次

物價指數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根據總務省 2013 年 7 月公佈的調查也顯示,

日本家庭(2 人以上)實質消費支出(月均)為 28 萬 6089 日圓,較去年同月增

0.1%,是時隔 3 個月的首度增加,顯示日本市場消費確實有緩慢回升的現象。這

些總總的數據都明顯指出安倍經濟學的威力的確讓民眾有實質上的回饋,因此民

眾預期未來的經濟會更好,因而增加消費力道。

TAO

Page 14: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4

圖 1-2:取自聚亨網,作者加以彙整

3.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

失業率係指失業人口佔勞動力之比率,而根據國際勞動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於 1982 年對失業人口之定義,係指年滿 15 歲以上,(1)無工作;(2)在未來

二週內將開始工作;(3)在過去四週間正在尋找工作者。至於求才求職比率則指有

效求才數佔有效求職數的比率。而就日本總務省、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於失業率的

定義是失業率與求才求職比率都為重要的經濟指標,其深受勞動市場供需以及經

濟循環景氣狀況之影響。若失業率上升,求才求職比率降低,顯示勞動市場需求

不振,經濟景氣亦多處於低迷,反之若失業率下降,求才求職比率增加,則表示

勞動市場工作機會增加,景氣亦多呈回升狀態。而本文將以圖表呈現 2008 年到

2013 年的日本失業率來分析探討這六年來日本人的失業率情況為何,而是否因

為安倍政權的掌權讓日本企業更有信心未來的前景會更好,因而增加僱用人力,

使得日本失業率逐漸降低,詳見圖 3。

由圖 1-3 可以清楚分析日本失業率從 2008 年到 2012 年,失業率都超過 4%,甚

至 2009 年與 2010 年更高達 5.1%以上的高失業率,而當時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更呼籲民眾經濟改革政策仍然需要時間才能體現成效。然而,“經濟是影響大選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

TAO

Page 15: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5

選情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師安達正通説。“經濟不景氣的

時候,選民很自然地會把怨氣宣洩在政府身上。”日本為出口大國,隨美歐經濟

相繼陷入衰退,中國成長減速,外銷市場大幅萎縮,製造商紛紛減產、關廠來因

應,導致工業產值降幅迭創紀錄、失業率驟升,為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

退。但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曾說,這種跌勢前所未見,經濟還沒觸底。而

從日本總務省數據更指出,失業率從 2007 年 12 月的 3.9%攀升至 4.4%,創下近

42 年來最大升幅。2007 年 12 月日本失業人口已達 270 萬,比前年同期增加 39

萬人。而自從 2013 年安倍政權上臺後,積極推動大膽金融政策、機動性財政政

策與促進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讓日本企業出口量大幅成長,進而使日本企業也

因為獲利以及對於日本經濟前景看好,因而增加人力,使得 2013 年的失業率創

下來近六年來的新低紀錄 3.8%。不僅 6 月失業率創 2008 年 10 月以來新低,日

本厚生勞動省也公布,6 月求才求職比率為 0.92 倍,創 5 年新高,優於前月的 0.90

倍,意味每位日本求職者,平均可獲得 0.92 個工作機會,其中製造業新增求才

人數年增 0.8%,為 13 個月來首度增加。 而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也對經濟前景

表示樂觀。麻生太郎說:「我們看到正面經濟數據不斷出現,失業率下滑也是其

中一例。」而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新家義貴說:「陽光開始照進就

業市場。」我們可以分析出專家對於就業市場改善跡象大幅提昇感到滿意,因為

失業率指標向來落後於其他經濟活動指標,因此失業率出現下滑,顯然點出日本

經濟復甦步伐確實趨於穩固。雖然根據日本官方經濟數據顯示出,3.8%的失業

率高於預期的 3.3%,但是市場觀察分析師卻認為不需要為日本的失業率提早擔

心,因為他們認為日本的經濟已經走向復甦的階段,因此短暫的失業率上升,不

為乎有下列幾個理由:(1)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8 月份勞動力總人數較上月增

加 200,000 人,為 1 月份以來最大增幅。經濟學家們表示,勞動力大軍中女性人

數的增長很顯著,8 月份增加 170,000 人,也取得 1 月份以來最大增幅。(2)失

業率的上升是由於勞動力總人數增加造成的,因此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勞動力總

TAO

Page 16: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6

人數難以維持每月增加 200,000 人的趨勢,因此分析師認為失業率將再度下降。

(3)另外一項受到密切關注的勞動力市場指標顯示,每對應 100 個求職者就有

95 個就業崗位,為 2008 年 5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也表明日本就業狀況可能沒

有看上去那麼糟。

因此,從上述三點主因可以簡單指出,安倍經濟學的確為日本的勞動力市場

注入一股強心針,即便因為季節性因素或是勞動力上升造成的失業率短暫上升,

都不影響各界專家對於日本經濟已經慢慢走出通縮的陰影,而日本企業與民眾也

對於日本經濟的未來更有信心,只要民眾預期未來會邁向高經濟成長,就能夠實

質帶動整個經濟體的活絡,也會使日本經濟完全擺脫通貨緊縮的困境,恢復以往

世界經濟體的主角之一,而這正是安倍經濟學所要呈現的最大效益。

圖 1-3:取自聚亨網,由作者加以彙整

( 三 ) 安倍晉三的新總體經濟政策成果

「安倍經濟學是成功的,從會議主辦方給我們安排的會議廳大小就可以看出來,

去年以日本為主題的論壇是個很小的屋子,今天很大,觀眾也多。」(西村康稔)

「從我們的客戶行為可以看出安倍經濟學是非常有效的,他們的業務實現了成倍

4.20%

5.30%5.10%

4.10% 4.20%3.8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失業率

失業率

TAO

Page 17: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7

的擴張。」(松本大)

「今年以來消費增長很快,安倍經濟學促進了企業利潤率,尤其在增加消費者

的信心方面明顯,而且眾多經濟指標也表明安倍經濟學已經初見成效。」(小島

順彥)

「日本今年 GDP 年增率若能達到 2.5%,將超過日本過去 20 年 GDP 年增率平

均值的兩倍,且遠優於美國、歐洲等成熟經濟體近年表現。」 (榊原英資)

從上述日本大臣到日本企業家的評論可以簡單瞭解到「安倍經濟學」在初期的成

效的確讓企業界與民眾相當滿意,也對日本未來的經濟有相當大的期待感。然而

實際上安倍晉三是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來創造屬於個人政治生涯的高峰。但事實

上在自民黨贏得選舉之前,日圓繼續升值的環境已經不再,歐洲度過財政危機,

美國財政懸崖的威脅也已緩和。「安倍經濟學」所採取的大幅金融寬鬆對策也確

實搭上這艘國際貨幣寬鬆的順風車,帶領日圓走向貶值。然而,日圓貶值雖對出

口有利,但換個角度思考,日本在經濟本質上仍是「資源小國」,所有的天然氣、

石油、原料等均需依賴進口,如果進口成本因日圓貶值而高漲,也會帶來日本生

產成本增加的結果。日本的貿易赤字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日圓貶值除非使日本出

口大幅改善,否則在核電廠再度運轉遙遙無期下,天然氣進口還是會增加,日本

的貿易赤字恐將持續下去。另外,「日圓先生」榊原英資強調,日本安倍政府是

透過大刀闊斧的財政政策,解決自身問題,到目前為止,安倍經濟學成效卓注,

若能慎重第三支,可讓日本 GDP 年增率提高到 2.5%,因為日本是成熟的經濟體,

該值過去 20 年僅 0.9%。他認為,就經濟政策來看,安倍政府是成功的。另外,

安倍晉三不是第一次上任,因此再度上任就延攬很多顧問,也妥善利用技術官僚,

民意支持度和能見度也履創新高,在沒有選舉壓力下,安倍在位時間可能達 3~

5 年,代表日本經濟成長率有機會持續 3~4 年都維持在 2%。此外,他提醒,日

股、日本房市,和日本外交關係,尤其是與大陸、韓國等鄰國的友好互動,都是

此波日本經濟復甦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可能負面因子。

TAO

Page 18: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8

另外很有個重要的因素為日本經濟長期以來陷入迷失的困境,並非暫時性的

衰退現象,而是因勞力減少等因素造成潛在成長力的低落。如何利用成長策略來

提升潛在成長率是重要的課題。只是成長策略沒有特效藥,法令鬆綁措施需要時

間,尤其要能發揮效益需要讓資源能更有效的利用才行,但這也意味著既得利益

者將因此喪失既有利益。過去,即使推動 TPP 對日本有利,但是在眾議院選舉

時極少政黨敢提出明確的參加 TPP 主張,就是因為有既得利益者選票的考量。

安倍政權所提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完全符合了利用金融、財政措施的裁量權來追求

短期的經濟成長利益,此時解決低經濟成長率成為「安倍經濟學」採取金融、財

政政策的藉口,由於與產生新的附加價值無關,也無助於提升潛在成長率。

在安倍晉三發出了三隻箭之後,的確明顯感受到日本經濟市場出現了近二十

年來前所未有的活絡經濟,然而安倍晉三將在十月一日下午宣布明年四月起調高

消費稅,從現今的百分之五提高到百分之八。而為降低增稅的衝擊,安倍同時將

宣布價值五兆日圓(約台幣一兆五千億元)的一次性刺激包裹方案,包括提供低

收入戶福利、鼓勵企業提高投資以及為即將舉辦二○二○年東京奧運會而擴大公

共建設投資等。因此數周來,外界一再揣測安倍是否真的會宣布增稅。各界媒體

引述分析家的意見,認為安倍調高消費稅是一場「政治豪賭」,之前已有前車之

鑑,多位日本首相相繼宣布提高消費稅後,政治前途也宣告終止。因此,安倍的

增稅決定,可能導致他的刺激成長計畫功虧一簣,支持率往下滑落。不過,經濟

學者卻認為,日本國債是日本經濟規模的兩倍有餘,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

組織一再呼籲日本改善債務問題,安倍別無選擇必須增稅。日本大學政治學教授

岩井奉信形容,調高消費稅將是安倍去年十二月上台後的最大政治決定,「日本

正在一項重大實驗的中途,他的決定將是安倍經濟學的一道重大考驗」。因此,

經濟學者估計,新消費稅所造成的家戶衝擊約八兆日圓(約台幣二點四兆元)。

經濟學者憂心,日本經濟才逐漸脫離通縮的陰霾,增稅這向重大政策將重創脆弱

的消費者信心。

TAO

Page 19: JO00001460_2013_605-626

19

另外,根據日本各大經濟學報的分析師指出,日本股市的震盪是泡沫開始破

滅的警訊。從去年秋季開始,日本股市持續上漲,但並非基於日本企業基本面的

實質性變化,既沒有突破性的新技術,也沒有出現新興的產業。股市的上漲完全

是由於日元貶值。眾所周知,日元貶值後受益最大的是出口型企業,然而股市中

那些和出口不相關的企業也跟着一起飆漲,這顯然是泡沫此外,即使同為出口型

企業,鋼鐵和食品等產業的原材料高度依賴進口,日元貶值使得生產成本上升,

如果深入研究官方公布的數據就會發現,原料依賴進口的企業的利潤實際都減少

了,而鋼鐵和電器制造業更是長期在虧損狀態徘徊。這些企業的股票卻都在上漲,

這不是又是另一次泡沫的開端嘛?如果今後日元繼續貶值的話,不排除股市再度

上漲的可能,然而這隻是泡沫破了又吹、吹了又破的循環,完全沒有任何實質的

經濟復甦的層面。而東京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伊藤元重曾在一次專訪中談到:「日

本經濟朝正向發展」,他認為在安倍首相之前,日本是由民主黨執政,他們的主

要支持者是勞工階層,並不重商,與官僚體系的合作出現很大的困難;在自民黨

重新執政後,民眾抱持很大信心。安倍上台後讓日本人信心大振,最早是反映在

股市,其後是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增溫,一旦預期發生通貨膨脹,民眾就會把部分

的銀行存款移到股市或房地產,企業盈餘也會拿出來投資;如果是通貨緊縮的環

境,企業就不願投資了。因次,我們可以從伊藤教授的言論分析出,當政黨輪替

的時候的確會造成民眾對於政策的接受度為何,進而影響民眾對於政府的政策信

心指數,一旦民眾對於政府的政策滿意,就會對於未來經濟環境充滿者期待的預

期心理,進而讓整個經濟環境能夠活絡,而現今的自民黨安倍政權正是讓日本民

眾感覺有信心而且充滿期望的一個政府以及它所推出的政策。

肆、結論與結語

綜合上述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研討,站在不同經濟學家的角度確實會有不同

的想法與意見,但我們可以從這些不同的理論與觀點瞭解到日本的經濟體系雖然

處於薄弱的狀態,但現在唯一能夠復甦經濟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從根本的經濟體系

TAO

Page 20: JO00001460_2013_605-626

20

結構改革為首要目標,而對於安倍首相提出的核心理論-寬鬆貨幣,我認為只是

對於日本經濟體系注入一股流動的活水,可以讓更多的資金在市場更加活絡,而

不是停留在原點無法流動。而安倍政權首要考量的問題是,寬鬆貨幣政策總會有

停止的一天,那當熱錢不再繼續提供的狀態,日本的經濟體制是否能夠繼續維持

高檔的型態,抑或是外界所批評的再一次的破沫經濟化,這些都是日本政府和央

行需要更深入的瞭解和擬定方針的課題。然而,對於安倍政權以及日本民眾最令

人振奮的消息,莫過於成功申請到 2020 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日本人希望利

用主辦奧運向世界展示他們成功實現了東日本大地震重建的強大日本形象,讓大

型建設與基礎設施、觀光旅遊等多領域都得到有利影響,用大目標改變迄今為止

的萎縮趨勢。因此,日本主辦 2020 年奧運的經濟效果最關鍵的是開朗的氣氛與

改善經濟的因果關係,相信也會促使安倍政權更能得到民眾的信任度。

伍、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金森久雄著,陳鵬仁譯,<< 日本經濟之基本知識>>。 臺北市 : 中華民國對外

貿易發展協會。

三國陽夫原著,高嘉禪、馬恩賜譯,1993<< 日本經濟. 金融改革之道>> 。 臺

北市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蔡增家 ,2007<< 誰統治日本:經濟轉型之非正式制度分析>>。臺北:巨流圖

書公司。

黑坂佳英、浜田宏一著,全惟幸等譯,1993<<宏觀經濟學與日本經濟>>。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發行。

<碩博士論文>

盧俞文,2008,<<九○年代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以平成不景氣為中心>>。臺

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TAO

Page 21: JO00001460_2013_605-626

21

朱俊彥,1993 <<貿易政策在戰後日本經濟外交中的角色研究>>。臺中:東海

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恩慈,2001 <<貨幣市場需求彈性因子分析--以日本經濟為例>>。 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參考文獻>

王樺,2013<「安倍經濟學」異軍突起 褒貶不一>。

http://www.epochweek.com/b5/328/12120.htm ,取用日期:2013 年 5 月 16 日

萬厚德,2013<安倍經濟學「三支箭」 復甦泡沫兩樣情>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5230,取用日期: 2013 年 7 月 5 日

彭思遠,2013<日本政策新省思>http://www.npf.org.tw/post/1/11861 ,取用日期:

2013 年 7 月 9 日

盧信昌,2011<日本重建之路必須堅毅謹慎> http://www.npf.org.tw/post/1/8935,

取用日期:2013 年 8 月 15 日

國際情勢雙週情報,2013,「安倍經濟學真的有效嘛?」

http://iod.cier.edu.tw/indint/Weekly_report/PDF%E6%AA%94/%E9%80%B1%E5%A0

%B1/2013PDF/1772%E6%9C%9F%E9%9B%99%E9%80%B1%E5%A0%B1.pdf ,取

用日期:2013 年 8 月 15 日

聚亨網,2013,經濟指標預告﹍金融中心

http://www.cnyes.com/economy/indicator/Page/schedule.aspx ,取用日期:2013 年 8

月 15 日

新華網,2013,日本經濟背後陰影重重 安倍政府能通過大考嗎?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19/c_12541362

8.htm ,取用日期:2013 年 9 月 20 日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3,日本政府:國內經濟距擺脫通縮的目標又近一步

http://cn.wsj.com/big5/20130815/BASc-015517.asp,取用日期:2013 年 9 月 20 日

TAO

Page 22: JO00001460_2013_605-626

22

Japan Cabinet office ,2013,”Monthly Economic Report ”,

http://www.esri.cao.go.jp/index-e.html (Date visited : July 7,2013)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