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報到 逆襲 - episte.math.ntu.edu.tw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20324.pdf ·...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324日/星期六 開卷 23 責任主編/周月英 編輯/蔡昀臻 國際 市極短訊 巴爾幹周刊年末報到 小雜誌講座 主題 :小雜誌的逆襲── 你不可不知的雜誌新趨勢 主講人 :詹偉雄、黃威融、 黃俊隆 時地 4/7 (六) 22:0023:30 誠品台北信義店 3F Forum 4/21 (六) 15:0016:00 誠品台中園道店3F文學書區 日本評論大家、吉本芭娜娜的父親吉 本隆明,316 日因肺炎謝世,享年87 歲。吉本1950年代末與左派作家花田清 輝展開論戰,批判普羅作家的戰爭責任 ,一時成為新左文化教主,並挺身反對 安保條約,同時發展出自己的思想體系 1980後轉而關注風俗與消費文化,曾 身著川久保玲的服裝出現於《安安》雜 誌,又批評包括大江健三郎在內的知識 界所發起的反核運動為「反核法西斯」 1996年在海水浴場意外昏迷,痊癒後 以創作散文為主,2003年以《讀夏目漱 石》獲小林秀雄賞。吉本著作等身,曾 被譽為「戰後思想的巨人」。 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羅遭《紐約 時報》踢爆,去年出版的生活美食書《 我父親的女兒》,係由幽靈寫手特申( Julia Turshen)代筆。派特羅隨後在推 特聲明:「我喜歡《紐時》的美食版, 但這個星期的報導,有些事實需要檢視 一下。我的書沒有幽靈寫手,每個字都 是我寫的。」不過特申也的確貢獻了心 力,因為在她的網頁上,該書赫然被列 為工作成果之一。 連連看/跨世代代表作──凱魯亞克 的《旅途上》電影殺青,先看看預告( goo.gl/7zFUa)感受一下橫越美國的壯志 豪情;他今年冥壽90 ,唯一的大型劇作 《跨世代》在出土7年之後,也將於10首演。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日前過世 ,還不認識他的請來瞻仰一下畫風( goo.gl/EkMSq)。莎翁時代的英文腔跟 《唐頓莊園》差多少?這一小段《羅密 歐與茱莉葉》( goo.gl/dJtgF)號稱是 原音重現喔。艾可早年寫過一本童書《 炸彈與將軍》( goo.gl/4isQ8),壞將 軍堆炸彈,原子們很不爽,最後決定「 抗爆」! 英國的「負責釣魚」藝術集團 不知花了多久排成這一場子的書骨牌( goo.gl/Hi4xP),按一下讚吧。立體書 也可以這麼有廢墟感( goo.gl/sQndU,這是瑞典藝術家Andreas Johansson作品。 (郭光宇) 本版出現 者皆為網址,歡迎上網點 閱延伸資訊。 該只有大的、主流的、集團式的。比起 星巴克,我更喜歡許多巷弄裡的風格咖 啡館,所以我想做一本,可以放在這種 小咖啡館的雜誌。」 雙月刊《小日 子》定位為生活 風格雜誌,雖然 這類主題的雜誌 不少,但黃威融 認為「做法」才 是重點。比如談 設計,不介紹產 品設計或品牌故 事,而從休旅車 、購物袋等日常物件寫起;談旅行,不 端出五星級飯店,而是走訪老屋改造的 民宿;談食物,也不蒐羅美食餐廳,而 是請各色各樣的人物談他們怎麼吃飯。 黃威融自信《小日子》的做法「夠有 風格」,如4月創刊號封面故事「我們 喜歡吃早餐」,由廚師、編輯、日本雜 貨店老闆、作家等各色人物談他們到哪 裡、怎麼吃早餐;其他單元則涵蓋電影 、音樂、書籍等。他表示所有標題都強 調「我」,文章也以第一人稱呈現,「 因為小雜誌的對象,是每個重視『我』 的個體讀者。」 練習,小題大作 同樣從「個人」出發的,還有自轉星 球出版社社長黃俊隆創辦的《練習》雜 誌。他以「人生是一段反覆練習的旅程 」為雜誌下註解,籌備長達3年,4月首 推試刊號,首期專題為「一個人」,下 一期則是「在一起」,以「小題大作」 的方式為平凡的日常狀態注入新意。 《練習》內容 跨界多領域,首 期有作家駱以軍 與歌手陳綺貞對 談,盧廣仲、夏 夏、蘭萱、聶永 真等各領域名人 的個人生活分享 ,以及固定的專 欄及小說發表。 黃俊隆把《練習》定位為雜誌書,每期 為命題式的集體創作,非資訊性的用過 即丟,希望透過更深度的內容主題,吸 引讀者買回家收藏,定價因而偏高。 他認為,目前台灣主流雜誌如《商業 週刊》、《壹週刊》主題定位清楚,訴 求大眾讀者,符合集體閱讀的需求,但 未來的雜誌走向則會越來越強調特殊讀 者品味,雖然市場變小,但透過更精準 的成本控管仍能獲利。 人力精簡,追求創意 幾位創辦人都提到近年台灣小雜誌的 經典例子,如《 Ppaper 》以輕薄開本、 風格強烈的圖文和低售價,成功殺出生 路;2004年創刊的《蘑菇手帖》季刊, 也以零售、無廣告的經營方式找到生存 空間;兩年前創刊的《大誌 Big Issue ,則透過街友零售管道,成功網羅捷運 族、關心社會公益的年輕讀者。 這幾本小雜誌共同的經營模式,都是 發行量僅30001萬本,並將人力限縮 3人內,採訪、美術、攝影等工作外 發,雖有管理上的不易,卻更能廣納人 才、保持靈活性;此外,他們都零售重 於訂戶、調低廣告收入比例、不約而同 以臉書作為和讀者互動的平台。 充滿創意與風格強烈是這群小雜誌的 共同特色,但商業上能成功嗎?詹偉雄 表示,小雜誌關心的不是賺錢,而是在 比較小的成本規模下,讓編輯與市場找 到快樂收成的模式,「我們的目標不是 一炮而紅,而是跟著大眾閱讀社會一起 成長。」他如此結語。 來台灣 「雜誌 潮」令人振 奮,除了小 雜誌的結盟 ,資深新聞 記者張桂越 也將於年底 創辦《巴爾 幹周刊》,涵蓋巴爾幹半島擴及歐 洲的政治、社會、文化情勢報導, 規劃有專題、即時新聞事件、人物 專訪等內容,呈現巴爾幹的動盪內 幕,為台灣僅見的國際新聞雜誌。 「因為很想讓人知道我所知道、 所感受的,又不想被人限制,所以 就自己辦雜誌啦,這有什麼難的! 」年過60的張桂越充滿新聞理想、 行動力十足,她定居馬其頓11年, 多年來跑遍巴爾幹、歐洲甚至非洲 ,曾出版《追獵藍色巴爾幹》、《 失去非洲的犀牛》等書,製作過多 部新聞紀錄片。 目前張桂越發起「尋找一滴水」 計畫,希望募集2500個訂戶預付3 個月1800元訂閱費,以500萬作為 雜誌創辦資金。未來她也將組織採 訪陣容,召集其他獨立記者外派採 訪,令人期待。 雜誌挑戰主流市場 逆襲 ▼《練習》著眼於日常生活小景小物,為其注入鮮活新意。(黃俊隆提供)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324日/星期六 22 開卷 責任主編/周月英 編輯/蔡昀臻 貓耳朵 小雜誌 4月起,數本風格強烈的分眾化 「給 我一個菠蘿飽和絲襪奶茶。」 喵喵~知道貓耳朵這周去哪玩 了吧?就是充滿美食的香港啊。本來還 想去拜訪住在大嶼山的貴婦廚娘蔡珠兒 ,但打完飽嗝,貓就看到小說家賀景濱 從我眼前飄過,二話不說趕快跟上去, 連買魚蛋的時間都沒有了,咻一下跟到 了香港國際影視展的會場。 咪啊,遠遠的就看到台北書展基金會 帶隊的「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攤 位,裡面擠滿了國際影人,台灣的魏德 聖、蔡岳勳、九把刀也都來了。因為這 是影視展裡唯一以「出版」為主的攤位 ,也是第一個來賣小說改編版權的單位 ,開玩笑,台灣小說在華文圈蓋出名, 再忙的大導演大製片,也要趕來探個究 竟啊。 話說今年2月台北書展首創「華文出 版與影視媒合平台」,推薦了蔣曉雲的 《桃花井》、張經宏的《摩鐵路之城》 、黃勝堅的《生死謎藏》等16部適合改 編成影視的作品,請來大批中港台的影 人,和這些作者、出版社進行媒合會議 ,現場會議討論熱烈,貓在旁邊都急得 大喊:「簽下來,簽下來!」 這個平台辦完台北書展場,接著又殺 到香港來跟更多影人媒合,再度引起轟 動。比如貓剛剛撞見的賀景濱的小說《 去年在阿魯吧》,已經有香港、美國製 片商在洽談版權;林香蘭寫日本爸爸和 泰雅媽媽家族故事的《流轉家族》,則 引起日本和台灣導演的興趣,幾米的《 時光電影院》更是搶手……看到出版社代表講得嘴角全沫,各地 導演製片豎起耳朵專注聆聽,躲在一旁 的貓忍不住笑嗨嗨:台灣出版品要出頭 天了!而且,因為這個亞洲首創的媒合 平台反應太好,韓國的釜山國際影展也 要仿效,將在今年10月的影展開辦韓文 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喵~大家記清楚 喔,這次可是韓國學台灣的嘿。 喲呼,貓心情大好,再去吃一碗九記 牛腩麵慶祝吧。 台灣出版足搶手,導演製片手腳要快 集體 小雜誌一覽表 林欣誼/輯 刊名 Soul 運動生活誌 小日子 練習 Gigs 搖滾生活誌 短篇小說 巴爾幹周刊 出刊頻率 月刊 雙月刊 不定期 月刊 雙月刊 周刊 創刊時間 444月試刊 5610頁數 100116128100未定 64定價 100100280100200150話題 ⊙林欣誼 (本報記者) ▲《短篇小說》的臉書專頁。 雜誌在台灣向來被稱為「燒錢的 事業」,除非是大集團旗下的刊 物,有雄厚財力、廣大讀者和豐厚的廣 告收入,否則大多只能慘澹經營。但是 今年 4 月起,台灣接連有多本「小」雜 誌創刊,他們不砸大錢、不強調大眾與 多元;他們追求個人化的分眾市場,不 談國家大事而聊生活小事;他們說,這 是一場「小雜誌的逆襲」。 這批小雜誌的成員,包括詹偉雄發行 的《 Soul 》運動生活誌、《 Gigs 》搖滾 生活誌、文學雜誌《短篇小說》,以及 黃威融擔任總編輯的《小日子》雜誌、 黃俊隆任總編輯的《練習》雜誌。 其中,學學文創副董事長、《數位週 刊》總主筆詹偉雄的企圖最大,他邀集 學學文創、時聯創投及其他廣告界的朋 友成立「神原意念」公司,除了目前 3 本,下半年還將陸續發行不同主題刊物 ,擘畫大幅雜誌版圖。 規模小、發行少、關心小我 「小雜誌」的定義是什麼?詹偉雄認為 ,除了組織規模小、發行量少,還有雜誌 的關心面從「大我」轉向「小我」。「以前 大家讀雜誌是自我改良工程,透過每一期 雜誌的教育和改造,使自己成為更成功的 人,所以傳統財經新聞雜誌處理大我的 抽象議題;但現在的八卦和生活雜誌,提 供的卻是個人有感覺的東西。」 運動雜誌《 Soul 》選在美國大聯 盟開打的 4 月創 刊,每期以一個 運動員的崛起成 長為封面故事, 特刊封面人物為 林書豪,首期則 為王建民,另結 合採訪報導、專 欄,並邀請資深球迷撰寫賽事觀賞心 得。搖滾音樂雜誌《 Gigs 》則趕上下半 年多場搖滾演唱會盛事,首期以 Lady Gaga 為封面人物,每期有國內外搖滾 樂團的報導、音樂人創作故事、搖滾樂 的解析等等。 「狹義的運動關心勝負,深刻的運動 迷則關心球賽背後的自我成長。」詹偉 雄說,即使這兩本雜誌內容結合新聞性 ,但重視的不是資訊而是背後的心靈思 想,也與現有體育、音樂雜誌的「同仁 誌」性質不同,內容更廣泛跨界、深入 淺出。 但強調內容很「純」的文學雜誌《短 篇小說》剛好相反,每期只固定刊登 10 篇華文短篇小說,杜絕詩、散文、評論 、報導等等,因應的是台灣大眾對自我 敘事的渴求,所衍生出閱讀小說的需求 ,「提供給有備而來的文學讀者。」 小日子,對抗連鎖與統一化 「雖然我們很小,但我們不是小可憐 ,我們想要改變被大資本大製作大結構 制約的世界。」《小日子》創辦人黃威 融曾任《 Shopping Design 》雜誌總編輯 、廣告文案,他對「小」的定義,還包 括了對連鎖與統一化的搏擊。 他認為過去十年台灣雜誌整體平淡, 但在主流之外,他卻受到如花蓮的《 O ’rip 》、台南的《路克米》等鄉鎮社區 型刊物的鼓舞,也注意到對岸大陸新雜 誌蓬勃冒出,充滿創造力。「就像音樂 圈不該只有五月天和蔡依林,雜誌也不 具強烈國際視野的《巴爾幹 周刊》預計年末發行。 (張桂越提供) 強調個人風格的《小日子》 雙月刊內頁圖。 (黃威融提供)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3月24日/星期六 開卷23

責任主編/周月英 編輯/蔡昀臻

國際 書 市極短訊

《 巴爾幹周刊 》年末報到

小雜誌講座

●主題:小雜誌的逆襲──

你不可不知的雜誌新趨勢

●主講人:詹偉雄、黃威融、

黃俊隆 ●時地:4/7(六)22:00~23:30    誠品台北信義店 3F Forum   4/21(六)15:00~16:00    誠品台中園道店3F文學書區

●日本評論大家、吉本芭娜娜的父親吉

本隆明,3月16 日因肺炎謝世,享年87歲。吉本1950年代末與左派作家花田清

輝展開論戰,批判普羅作家的戰爭責任

,一時成為新左文化教主,並挺身反對

安保條約,同時發展出自己的思想體系

。1980後轉而關注風俗與消費文化,曾

身著川久保玲的服裝出現於《安安》雜

誌,又批評包括大江健三郎在內的知識

界所發起的反核運動為「反核法西斯」

。1996年在海水浴場意外昏迷,痊癒後

以創作散文為主,2003年以《讀夏目漱

石》獲小林秀雄賞。吉本著作等身,曾

被譽為「戰後思想的巨人」。

●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羅遭《紐約

時報》踢爆,去年出版的生活美食書《

我父親的女兒》,係由幽靈寫手特申(

Julia Turshen)代筆。派特羅隨後在推

特聲明:「我喜歡《紐時》的美食版,

但這個星期的報導,有些事實需要檢視

一下。我的書沒有幽靈寫手,每個字都

是我寫的。」不過特申也的確貢獻了心

力,因為在她的網頁上,該書赫然被列

為工作成果之一。

●連連看/跨世代代表作──凱魯亞克

的《旅途上》電影殺青,先看看預告(

goo.gl/7zFUa)感受一下橫越美國的壯志

豪情;他今年冥壽90,唯一的大型劇作

《跨世代》在出土7年之後,也將於10月首演。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日前過世

,還不認識他的請來瞻仰一下畫風(

goo.gl/EkMSq)。莎翁時代的英文腔跟

《唐頓莊園》差多少?這一小段《羅密

歐與茱莉葉》( goo.gl/dJtgF)號稱是

原音重現喔。艾可早年寫過一本童書《

炸彈與將軍》( goo.gl/4isQ8),壞將

軍堆炸彈,原子們很不爽,最後決定「

抗爆」! 英國的「負責釣魚」藝術集團

不知花了多久排成這一場子的書骨牌(

goo.gl/Hi4xP),按一下讚吧。立體書

也可以這麼有廢墟感( goo.gl/sQndU)

,這是瑞典藝術家Andreas Johansson的作品。 (郭光宇)

●本版出現 者皆為網址,歡迎上網點

閱延伸資訊。

該只有大的、主流的、集團式的。比起

星巴克,我更喜歡許多巷弄裡的風格咖

啡館,所以我想做一本,可以放在這種

小咖啡館的雜誌。」

 雙月刊《小日

子》定位為生活

風格雜誌,雖然

這類主題的雜誌

不少,但黃威融

認為「做法」才

是重點。比如談

設計,不介紹產

品設計或品牌故

事,而從休旅車

、購物袋等日常物件寫起;談旅行,不

端出五星級飯店,而是走訪老屋改造的

民宿;談食物,也不蒐羅美食餐廳,而

是請各色各樣的人物談他們怎麼吃飯。

 黃威融自信《小日子》的做法「夠有

風格」,如4月創刊號封面故事「我們

喜歡吃早餐」,由廚師、編輯、日本雜

貨店老闆、作家等各色人物談他們到哪

裡、怎麼吃早餐;其他單元則涵蓋電影

、音樂、書籍等。他表示所有標題都強

調「我」,文章也以第一人稱呈現,「

因為小雜誌的對象,是每個重視『我』

的個體讀者。」

練習,小題大作

 同樣從「個人」出發的,還有自轉星

球出版社社長黃俊隆創辦的《練習》雜

誌。他以「人生是一段反覆練習的旅程

」為雜誌下註解,籌備長達3年,4月首

推試刊號,首期專題為「一個人」,下

一期則是「在一起」,以「小題大作」

的方式為平凡的日常狀態注入新意。

 《練習》內容

跨界多領域,首

期有作家駱以軍

與歌手陳綺貞對

談,盧廣仲、夏

夏、蘭萱、聶永

真等各領域名人

的個人生活分享

,以及固定的專

欄及小說發表。

黃俊隆把《練習》定位為雜誌書,每期

為命題式的集體創作,非資訊性的用過

即丟,希望透過更深度的內容主題,吸

引讀者買回家收藏,定價因而偏高。

 他認為,目前台灣主流雜誌如《商業

週刊》、《壹週刊》主題定位清楚,訴

求大眾讀者,符合集體閱讀的需求,但

未來的雜誌走向則會越來越強調特殊讀

者品味,雖然市場變小,但透過更精準

的成本控管仍能獲利。

人力精簡,追求創意

 幾位創辦人都提到近年台灣小雜誌的

經典例子,如《Ppaper》以輕薄開本、

風格強烈的圖文和低售價,成功殺出生

路;2004年創刊的《蘑菇手帖》季刊,

也以零售、無廣告的經營方式找到生存

空間;兩年前創刊的《大誌Big Issue》,則透過街友零售管道,成功網羅捷運

族、關心社會公益的年輕讀者。

 這幾本小雜誌共同的經營模式,都是

發行量僅3000到1萬本,並將人力限縮

在3人內,採訪、美術、攝影等工作外

發,雖有管理上的不易,卻更能廣納人

才、保持靈活性;此外,他們都零售重

於訂戶、調低廣告收入比例、不約而同

以臉書作為和讀者互動的平台。

 充滿創意與風格強烈是這群小雜誌的

共同特色,但商業上能成功嗎?詹偉雄

表示,小雜誌關心的不是賺錢,而是在

比較小的成本規模下,讓編輯與市場找

到快樂收成的模式,「我們的目標不是

一炮而紅,而是跟著大眾閱讀社會一起

成長。」他如此結語。

近來台灣

「雜誌

潮」令人振

奮,除了小

雜誌的結盟

,資深新聞

記者張桂越

也將於年底

創辦《巴爾

幹周刊》,涵蓋巴爾幹半島擴及歐

洲的政治、社會、文化情勢報導,

規劃有專題、即時新聞事件、人物

專訪等內容,呈現巴爾幹的動盪內

幕,為台灣僅見的國際新聞雜誌。

 「因為很想讓人知道我所知道、

所感受的,又不想被人限制,所以

就自己辦雜誌啦,這有什麼難的!

」年過60的張桂越充滿新聞理想、

行動力十足,她定居馬其頓11年,

多年來跑遍巴爾幹、歐洲甚至非洲

,曾出版《追獵藍色巴爾幹》、《

失去非洲的犀牛》等書,製作過多

部新聞紀錄片。

 目前張桂越發起「尋找一滴水」

計畫,希望募集2500個訂戶預付3個月1800元訂閱費,以500萬作為

雜誌創辦資金。未來她也將組織採

訪陣容,召集其他獨立記者外派採

訪,令人期待。

雜誌挑戰主流市場

逆襲

▼《練習》著眼於日常生活小景小物,為其注入鮮活新意。(黃俊隆提供)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3月24日/星期六22開卷

責任主編/周月英 編輯/蔡昀臻

周寫貓耳朵

小雜誌4月起,數本風格強烈的分眾化

「給我一個菠蘿飽和絲襪奶茶。」

喵喵~知道貓耳朵這周去哪玩

了吧?就是充滿美食的香港啊。本來還

想去拜訪住在大嶼山的貴婦廚娘蔡珠兒

,但打完飽嗝,貓就看到小說家賀景濱

從我眼前飄過,二話不說趕快跟上去,

連買魚蛋的時間都沒有了,咻一下跟到

了香港國際影視展的會場。

 咪啊,遠遠的就看到台北書展基金會

帶隊的「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攤

位,裡面擠滿了國際影人,台灣的魏德

聖、蔡岳勳、九把刀也都來了。因為這

是影視展裡唯一以「出版」為主的攤位

,也是第一個來賣小說改編版權的單位

,開玩笑,台灣小說在華文圈蓋出名,

再忙的大導演大製片,也要趕來探個究

竟啊。

 話說今年2月台北書展首創「華文出

版與影視媒合平台」,推薦了蔣曉雲的

《桃花井》、張經宏的《摩鐵路之城》

、黃勝堅的《生死謎藏》等16部適合改

編成影視的作品,請來大批中港台的影

人,和這些作者、出版社進行媒合會議

,現場會議討論熱烈,貓在旁邊都急得

大喊:「簽下來,簽下來!」

 這個平台辦完台北書展場,接著又殺

到香港來跟更多影人媒合,再度引起轟

動。比如貓剛剛撞見的賀景濱的小說《

去年在阿魯吧》,已經有香港、美國製

片商在洽談版權;林香蘭寫日本爸爸和

泰雅媽媽家族故事的《流轉家族》,則

引起日本和台灣導演的興趣,幾米的《

時光電影院》更是搶手……。

 看到出版社代表講得嘴角全沫,各地

導演製片豎起耳朵專注聆聽,躲在一旁

的貓忍不住笑嗨嗨:台灣出版品要出頭

天了!而且,因為這個亞洲首創的媒合

平台反應太好,韓國的釜山國際影展也

要仿效,將在今年10月的影展開辦韓文

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喵~大家記清楚

喔,這次可是韓國學台灣的嘿。

 喲呼,貓心情大好,再去吃一碗九記

牛腩麵慶祝吧。

台灣出版足搶手,導演製片手腳要快

集體的

小雜誌一覽表  林欣誼/輯

刊名 Soul運動生活誌 小日子 練習 Gigs搖滾生活誌 短篇小說 巴爾幹周刊

出刊頻率 月刊 雙月刊 不定期 月刊 雙月刊 周刊

創刊時間 4月 4月 4月試刊 5月 6月 10月頁數 100頁 約116頁 約128頁 約100頁 未定 約64頁定價 100元 100元 280元 100元 200元 150元

書 話題 ⊙林欣誼(本報記者)

▲《短篇小說》的臉書專頁。

辦雜誌在台灣向來被稱為「燒錢的

事業」,除非是大集團旗下的刊

物,有雄厚財力、廣大讀者和豐厚的廣

告收入,否則大多只能慘澹經營。但是

今年4月起,台灣接連有多本「小」雜

誌創刊,他們不砸大錢、不強調大眾與

多元;他們追求個人化的分眾市場,不

談國家大事而聊生活小事;他們說,這

是一場「小雜誌的逆襲」。

 這批小雜誌的成員,包括詹偉雄發行

的《Soul》運動生活誌、《Gigs》搖滾

生活誌、文學雜誌《短篇小說》,以及

黃威融擔任總編輯的《小日子》雜誌、

黃俊隆任總編輯的《練習》雜誌。

 其中,學學文創副董事長、《數位週

刊》總主筆詹偉雄的企圖最大,他邀集

學學文創、時聯創投及其他廣告界的朋

友成立「神原意念」公司,除了目前3本,下半年還將陸續發行不同主題刊物

,擘畫大幅雜誌版圖。

規模小、發行少、關心小我

 「小雜誌」的定義是什麼?詹偉雄認為

,除了組織規模小、發行量少,還有雜誌

的關心面從「大我」轉向「小我」。「以前

大家讀雜誌是自我改良工程,透過每一期

雜誌的教育和改造,使自己成為更成功的

人,所以傳統財經新聞雜誌處理大我的

抽象議題;但現在的八卦和生活雜誌,提

供的卻是個人有感覺的東西。」

 運動雜誌《Soul》選在美國大聯

盟開打的4月創

刊,每期以一個

運動員的崛起成

長為封面故事,

特刊封面人物為

林書豪,首期則

為王建民,另結

合採訪報導、專

欄,並邀請資深球迷撰寫賽事觀賞心

得。搖滾音樂雜誌《Gigs》則趕上下半

年多場搖滾演唱會盛事,首期以Lady Gaga為封面人物,每期有國內外搖滾

樂團的報導、音樂人創作故事、搖滾樂

的解析等等。

 「狹義的運動關心勝負,深刻的運動

迷則關心球賽背後的自我成長。」詹偉

雄說,即使這兩本雜誌內容結合新聞性

,但重視的不是資訊而是背後的心靈思

想,也與現有體育、音樂雜誌的「同仁

誌」性質不同,內容更廣泛跨界、深入

淺出。

 但強調內容很「純」的文學雜誌《短

篇小說》剛好相反,每期只固定刊登10

篇華文短篇小說,杜絕詩、散文、評論

、報導等等,因應的是台灣大眾對自我

敘事的渴求,所衍生出閱讀小說的需求

,「提供給有備而來的文學讀者。」

小日子,對抗連鎖與統一化

 「雖然我們很小,但我們不是小可憐

,我們想要改變被大資本大製作大結構

制約的世界。」《小日子》創辦人黃威

融曾任《Shopping Design》雜誌總編輯

、廣告文案,他對「小」的定義,還包

括了對連鎖與統一化的搏擊。

 他認為過去十年台灣雜誌整體平淡,

但在主流之外,他卻受到如花蓮的《O’rip》、台南的《路克米》等鄉鎮社區

型刊物的鼓舞,也注意到對岸大陸新雜

誌蓬勃冒出,充滿創造力。「就像音樂

圈不該只有五月天和蔡依林,雜誌也不

▲ 具強烈國際視野的《巴爾幹

周刊》預計年末發行。

(張桂越提供)

▲ ▲ 強調個人風格的《小日子》

雙月刊內頁圖。

(黃威融提供)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1年3月24日/星期六 開卷21

發生在1973年的「高中六號」加工區

女工船難事件,對高雄這座一直追

逐世界性榮耀的大都會來說,至今仍是

身體上一道隱隱作痛的疤痕,人們集體

悲傷的記憶並未隨著都市範圍逐日擴大

而淡漠、消散。曾經的哀痛與愧咎或許會

在煙花燦爛的夜晚,在瑣碎疲憊的日常

生活中暫時被掩藏,但只要有人前往旗

津沙洲,想要親近港灣落日時,就會提及

往事,為了這座大城市的興起,有25個年

輕的加工區女工葬身在高雄港中。

 二次大戰後的土地改革對台灣社會有

長遠影響。農村形態起了變化,整體台

灣社會進入一個大轉型,許多農人離開

農村進入都市謀生而變成工人。1966年,當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成立

時,鄰近區域農家裡的未成年女子因此

提早離開家庭與學校,進入加工區成為

底層女工。這段1960、1970年代真實發

生在高雄的歷史,成了年輕小說家邱致

清作品《漩渦》的起頭。

 《漩渦》是由六篇獨立故事建構起來

的長篇小說,以高雄為故事空間,透過

角色的關係互動、串連各章,構築出一

段跨越40年的女性勞工故事。第一章〈

水蓮〉以真實船難事件襯底,大量的歷

史實物記錄,刻意經營當時勞動家庭的

生活細節,船難工殤瓦解了家庭,也為

全書定下宿命的基調。在〈孤女的願望

〉歌詞中消逝的「水蓮」,是一名生長

在旗津加工區的女工,對可能來臨的愛

情與繁華鬧熱的市區中心心存憧憬,卻

不知即將遭死亡吞噬。以水蓮船難死亡

作為開端,《漩渦》講的是一群「勞動

孤女」失控的身體與渺茫的愛情。

 台灣文學上的「孤女現象」曾經透過

政治現實被評論者關注過,但《漩渦》

裡的孤女水蓮卻有另一種形成背景。她

是居住在都會邊緣的勞動家庭子女,在

加工區成立的年代裡,同時面對自己的

青春與經濟弱勢,這樣的孤女意識如果

從農村破敗,女性進入都市工作所遭遇

的文化震撼來看,更接近社會現實。孤

女突顯了主角的社會位置,愛情就是這

個位置對外的探索。第二章〈熔煉〉將

這層關係做了非常完美的結合,透過「

鳳媧」這個角色,作者寫出了女性對勞

動過程中身體變化的不安,也因為對身

體的感受失控,對愛情的嚮往也落空。

 政治壓抑時代所延伸的身體壓抑在文

學上並不少見,但邱致清表現的身體意

識多了勞動女性的元素,急轉直下的疾

病就是導致身體、愛情空虛的命運之手

。〈女靈〉這章以附身為題材,透過附

身者的自述與觀察,呈現出兩個女人彼

此追求「主體」的過程。對一個從農業

家庭中析離出去,進入工廠勞動的底層

女性而言,「新社會」可以提供之前沒

有的經濟獨立、自由戀愛,讓人有存在

感。但這一尋找主體的過程卻不必然順

遂,原因在於「勞動孤女」各自面對整

體大社會,就會暴露出經濟的邊緣位置

,所以小說中的主角被巨大的漩渦吞沒

、被突來的癌症擊倒,被不停歇的命運

橫逆打擊,在在說明這座城市是一個孤

女無從挑戰的空間。

 邱致清選擇了一個大歷史,也選擇了

女性勞動者,並定下了「愛情」作為寫

作主軸。1970年至今,台灣的勞動女性

面對愛情,因為社會背景差異而發生種

種不同的狀況,作品的成敗就在於對這

些差異的掌握,以及愛情背後的微言大

義。作者企圖龐大,結構上六篇起承串

聯,或許受制於人物多樣,技巧使用時

序相疊,篇章之間或有草蛇灰線、伏脈

千里的布局用心,小部分段落則稍顯凌

亂,但整體而言暇不掩瑜,不論取材或

書寫,都是一部有格局的作品。

新 書 布告 ⊙葉小鶇、陳彥明/輯

■漩渦邱致清著

玉山社出版公司

200元小說

■惡魔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尼古拉斯‧鄧巴著,董佩琪譯,財信出版,360元,財經

 深具專業性的財經書籍。從銀行

、投資業、監理單位糾葛錯綜的生

態結構,探究開發金融商品背後的

多端詭計與莫大風險。在全球金融

海嘯後,此原本晦澀難解的類項已

成為金融市場不得不處理的問題。

感興趣的讀者與財經系所學生讀畢

本書,功力將可大為精進。

■人體交易史考特‧卡尼著,姚怡平譯,麥田出版,350元,社會

 由於解剖研究、醫藥研發或疾病

治療等需求日盛,人體器官、人骨

甚至活人買賣發展成產值高達數十

億美元的地下貿易市場。作者費時

5年,追蹤人體交易的陰暗現場,

揭露各種駭人聽聞荒謬至極的案例

,探討這項在第三世界日益普及的

問題背後的經濟因素及道德難題。

■翁山蘇姬彼德‧波凡姆著,莊安祺、范振光譯,聯經出版,420元,傳記

 曾被軟禁十餘載的緬甸反抗軍精

神領袖翁山蘇姬,是全球反軍權統

治、爭取民主和平的代表。英國《

獨立報》記者曾以臥底身分多次遊

歷緬甸,透過親身訪問及新出爐的

資料,勾勒翁山蘇姬何以深受民眾

擁戴,又如何以個人的犧牲及勇氣

,履行對和平革命的承諾。

■希臘激情羅伯特‧安布埃羅著,趙德明譯,南方家園,300元,小說

 妻子不告而別,既驚愕又困惑的

美籍教授因此展開漫長的尋妻之旅

,一路回到定情之地希臘克里特島

。看似平常的愛情出軌主題,透過

作者筆下教授不願從俗的感情觀,

以及夫妻間的相互牽引,可漸次讀

出婚姻生活對愛的耗損,以及無聲

的吶喊。

■凡妮莎的妻子茱迪‧皮考特著,蘇瑩文譯,台灣商務,350元,小說

 本書匯集了幾項備受爭論的時代

議題:同志婚姻、生育倫理、宗教

戒律、身分認同等,一如作者的成

名小說《姊姊的守護者》,本書同

樣以性情鮮明的人物、明快起伏的

節奏,大刀砍入社會的價值體系核

心,剖視暗藏其中的多重面向,以

及時柔軟、時堅忍的人性皺折。

■慢行不丹文、攝影:葉孝忠,自由之丘,360元,散文

 提倡幸福指數的不丹,是許多旅

人心目中的人間淨土。曾為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撰稿的作者慢遊此

地,依地區及政經歷史等角度,探

索這個國度的快樂源自何方,也反

映了厭倦城市生活的現代人對幸福

國度的嚮往。是兼融旅遊指南及觀

照深度之作。

責任主編/周月英 編輯/蔡昀臻

▲1960、1970年代以加工廠為主要生活場景

的女性勞工,以青春與血淚寫下了台灣歷史的

另一頁。 (本報資料照片)

書 評 ⊙詹曜齊(文字工作者)

葬身時代漩渦的

無告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