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與自我轉化的經驗 -...

18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秉華 教授 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與自我轉化的經驗 研究生:曾素真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Sep-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秉華 教授

    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與自我轉化的經驗

    研究生:曾素真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 I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與自我轉化的經驗,希望經由對女

    性內在經驗的貼近,瞭解:(1)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女性其內在經驗為何?(2)

    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女性,其在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自我的轉化經驗為何?

    (3)女性在關係中自我經驗之文化理解為何?以期讓女性在關係中的自我經驗

    能夠更清楚透徹的被自己、社會與相同境遇的女性所覺察與理解。

    本研究透過研究邀請函及經驗調查問卷選取在一段情感關係中曾具有深刻

    自我經驗的四位女性進行深度訪談。訪談資料採取紮根理論的分析方法,獲得研

    究結果如下:

    一、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的經驗

    四位受訪者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經驗內涵,包含了五大共同面向:

    (一)、失去覺察:反映受訪者在關係中「沒有覺察問題」以及「沒有覺察自

    己內在的感受」。包含:「沒有覺察自己的不斷退讓」、「沒有覺察單向付出單

    方調整的互動」;以及因為「另有專注的焦點,忽略自己的感受」、「為護持關

    係與生活與內在感受隔離」、「未能理解自己的感受」。

    (二)、失去表達:反映受訪者在關係中因關係或自體內在種種的因素,而無

    法自由表現自己的意志、感受、與行動的情況,包括「無法自我表達」、「自我壓

    抑難以表達」以及「無能為力放棄表達」。其中「無法表達」包含「未明確形成

    的想法,無法清楚表達自己」、「自我陷入混亂,無法言語」、「身體情緒充斥,說

    不出話」;「自我壓抑難以表達」包括:「情感與自我受拒後壓抑自我」、「對關係

    的不安全感與不確定感而情緒困擾」、「壓抑自己委曲求全」、「因同理與照顧對

    方,而自我退讓」、「維持乖順自抑的女性形象」、「壓抑不表現生氣」、「壓抑不被

    接受的情緒」、「內省內求與自我要求自我調整」;「無能為力放棄表達」則反映受

    訪者在關係中努力後經驗到種種無能為力而放棄表達的情況。

    (三)、失衡的互動:反映關係中兩人的互動,失去了對等與平衡,呈現一

    種持續的單邊傾倒的狀態,包括:「犧牲照顧中的情感依賴」、「在對方的推託

    要索中,不斷承擔給予」、「單向的配合退讓」等。與「失去表達」與「失去覺

    察」之間有著可能的關連性。

    (四)、失去自信自我價值自我力量:反映受訪者在關係中諸多情況下導致

    其自信的損傷、自我價值的貶損、和自我力量的削減,包括:「被拒絕否定損傷

    自我價值」、「在自我抑制中失去自我力量」、「無法控制自己的無能感無力感」、「不

    明所以無能為力的沮喪與自我懷疑」、「對關係中自己的懷疑與無法接受」、「受

  • II

    對方影響的自我知覺與感受」、「對分手的自我懷疑與自責」、「在跟隨討好中失去

    自信自我力量」。

    (五)、失去原有生活:反映受訪者因對情感關係的投入看重,「原有人際及

    活動的放棄」;以及在情感關係有所起伏之時受困其中,「工作學業及生活的脫

    軌」,甚或因為對關係的堅持不被理解,而遭到「親友的離開與放棄」。

    二、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女性自我的轉化

    受訪者歷經上述情感關係中失去自我的經驗後,在關係發展與結束的歷程,

    陸續產生自我轉化的經驗,包括:(一)、「和自己關係的改變」:受訪者從過

    去在關係中對自己想法感受的不加覺察、對自己的陌生,到對自己的想法與感

    受,對自己的期待、內在需求、行為反應模式有更多的覺察、了解、接納、甚至

    價值的再澄清的變化。包括:「覺察過程中自己的感受」、「覺察自己在關係中

    的狀態」、「更認識接納自己」、「困頓中價值的再確認」。(二)、「人我關

    係的協調與改變」:受訪者從自我覺察,再擴及到對關係中對方的狀態與關係互

    動狀態的覺察與了解,並因為此時對自己、對方與關係不同的體悟與理解,形成

    面對人我關係時想法、感受、需要、期待的調整與改變,包括:「對關係中對方

    有更清晰的覺察」、「對關係互動有更清晰的覺察」、「覺察肯定自己的需要與感

    受」、「降低情緒依賴」、「清楚自己的界線,學會尊重自己」、「瞭解在關係中保有

    自己的重要性」、「在關係中對自我狀態更加敏察」、「對在關係中維持自己的狀況

    有所警覺」、「自我資源更多,減少表達自己的害怕」、「學會如何維持關係同時保

    有自己」。

    此一自我轉化的過程,是一種從關注關係到關注自我、在自我與關係之間往

    返移動協商、尋求平衡的歷程,符合陳秉華「人我關係中自我協調的歷程」,是

    一種自我協調的歷程。而其促發因素可能包括:「心理社會背景因素的改變」、「新

    的學習」、「困頓中的領悟」、「關係焦點移除後覺察內在對自己的愛」、「個體內在

    應成長的力量」以及「女性發展階段的實現」等。

    三、情感關係中女性自我經驗之文化理解

    受訪者在情感關係中的自我經驗,也反映其內在所受傳統華人女性自我特徵

    (包括:「期待對方的疼愛與照顧」、「期待白頭偕老和合的關係」、「關係和對方

    是生活的重心」、「犧牲自己照顧對方」、「溫順守分」、「內省克己」、「力求和諧避

    免衝突」等)及西方現代心理特徵的雙重影響(包括:「心靈契合、內在親密的

    期待」、「相互照顧的想法」、「主動表達的情感」、「對自己的維護」等)。惟相較

    於西方現代心理特徵,傳統華人心理特徵明顯發揮了更大程度的影響,主導著受

    訪者的情感、想法與行動,影響著受訪者在關係中自我的展現。

    其次,受訪者所具之現代西方文化心理特徵多數內涵皆為現代西方兩性情感

    中對於情感親密的期待與互動方式,著重個人自我的展現的西方個人取向價值較

  • III

    少出現,則可能反映個體在情感關係中,對個人自我的維護退居於情感關係的追

    求下,並非普遍存在。

    最後,本研究也發現同時受到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受訪者所具有的

    傳統性與現代性使其在情感關係中的自我面臨更多的衝突與挑戰。

    關鍵字:情感關係、失去自我、自我轉化

  • IV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disscuss some cases about the self-loss and self-transforming of a woman in a relationship,in the hope of finding out the following facts through women’s personal experiences. (1)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s self lost in their relationships (2) the self-transforming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s for women who

    experienced self loss in relationships (3) the cultural comprehension of women’s experiences in relationships It is hoped that community and women who sharing the same problems can have mor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women's experience in relationship via these individual cases. This research have a 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four women selected from the research invitation and study questionnaire have a profound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ir relationships .Analysis the deta with the rounded theory,we get results as follows:

    1.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s self lost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here were five common points found from the four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of self lost:

    A) No Perception: it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did not perceive problems” and “did not perceive their inside feeling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they “did not perceive their concessions,” “did not perceive their one-way devotion and one-way compromises,” and “ignored their feelings just because other focuses,” “secluded their lives and inside feelings from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did not realize their feelings.”

    B) No Expression: Due to their relations or various inside factors in relationships, participants couldn’t express their wills, feelings, and actions including they “couldn’t express themselves,” “constrained themselves,” and “forewent expression helplessly.” That they “couldn’t express themselves” included “no specific idea to express clearly,” “too chaotic to speak,” and “too agitated to speak.” That they “constrained themselves” included “self-constraint after being rejected in feeling and self,” “bother by insecureness and uncertainty,” “compromise by self-constraint,” “compromise because sympathized and cared the other,” “self-constraint to keep women image,” “self-constraint from anger,” “constrain from rejective feelings,” and “introspection, self-requests and self-adjustment.” That they “forewent expression helplessly” reflected all situations that participants had tried but failed, so they gave up to express in relationships.

    C) Unbalanced Interaction: it reflected that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unbalanced

  • V

    showing a continuous one side devotion including “to sacrifice for emotional dependency,” “to shoulder and offer continuously while the other was with many excuses,” and “only one side to compromise and yield.” It might have some connections with “no expression” and “no perception.”

    D) No self-confidence, no self-merit and no self-strength: it reflected that many situations hurt participants’ self-confidence, lessened their self-merit and reduced their self-strength including “to hurt self-merit by being denied and rejected,” “to lose self-strength by self-constraint,” “cannot control their helplessness and powerlessness,” “being frustrate and self-doubt helplessly by unknown reasons,” “being self-doubt and unacceptable in relationships,” “self-perception and feeling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other,” “being self-doubt and self-blame for parting,” and “lose self-confidence and self-strength while please the other.”

    E) No original life: it reflected that participants gave up their original relations and activities for devoting themselves in relationships, and disordered their works, studies and lives for the uncertain relationships, or was left or given up from relatives for the unblessed relationships.

    2. Women’s self-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s

    After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self loss in relationships, their self-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s included:

    A) The change of relation with oneself: “to perceive one’s feelings in the process,” “to perceive one’s status in relationships,” “to know and accept oneself more,” and “to reconfirm one’s merit in fatigue.”

    B) The compromise and change of relation with the other: “to perceive the other more clearly in relationship,” “to perceive interaction more clearly in relationship,” “to perceive and confirm one’s demands and feelings,” “to lessen emotional dependency,” “to clarify one’s bottom line and respect oneself,”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oneself in relationships,” “to perceive one’s status in relationships,” “to alert and keep one’s situation in relationships,” “to enrich resources and lessen one’s fear of self-expression,” and “to being oneself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stimulating self-transformation could be: “change of psychology and social background,” “new learning,” “enlightenment of fatigue,” “perception of loving oneself after unfocused on relationships,” “strength of inner growth,” and “achievement of women’s development stages.”

  • VI

    3. Cultural comprehension of women’s experiences in relationships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in relationships also reflected the double effects: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omen self and of western modern psychology. The former included “to expect love and care from the other,” “to expect a relationship of getting old together,” “to focus on the other in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devote herself to and take care the other,” “to be obedient and dutiful,” “to be introspective and restrained,” “to strive for harmony avoiding any conflict,” etc.,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d “to expect soul match and intimate inner,” “to take care each other,” “to express one’s feelings actively,” “to be oneself,” etc.. However, as compared with features of western modern psychology, self-expression in relationship was influenced by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sychology much more. Besides, most participants’ concepts toward western modern psychology were to expect an intimate interaction in relationships, but to focus on self-expression, which might reflect a fact that to be oneself was submit to pursue relationship that it’s not comm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have faced more conflicts and challenges in relationships.

    Key word: relationship, self lost, self-transformation

  • VII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Ⅳ

    目錄…………………………………………………………………………………Ⅶ

    表次…………………………………………………………………………………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女性自我的發展…………………………………………………… 7

    第二節 華人自我、華人女性自我與伴侶關係…………………………… 13

    第三節 情感關係中的女性自我……………………………………………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的選取…………………………………………… 3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7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39

    第六節 資料分析的檢核………………………………………………… 4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受訪者情感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描述文……………………… 50

    第二節 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的經驗……………………………… 68

    第三節 情感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女性自我的轉化………………… 106

    第四節 情感關係中女性自我經驗的文化理解………………………… 122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的經驗之討論……………………… 130

    第二節 情感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女性自我的轉化之討論………… 144

    第三節 情感關係中女性自我經驗的文化理解之討論………………… 14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VIII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60

    英文部份…………………………………………………………………… 16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69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及經驗調查問卷……………………………………… 171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73

    附錄四 謄稿須知同意書…………………………………………………… 174

    附錄五 研究結果檢核函…………………………………………………… 175

  • IX

    表 次

    表 3-2-1 受訪者背景資料表……………………………………………… 32

    表 3-4-1 訪談概況表……………………………………………………… 38

    表 3-5-1 逐字稿編碼說明表……………………………………………… 40

    表 3-5-2 劃線、斷句、摘要、編號之示例……………………………… 41

    表 3-5-3 概念化與命名之示例…………………………………………… 42

    表 3-5-4 類別化與命名之示例…………………………………………… 43

    表 3-5-5 主軸編碼之示例………………………………………………… 44

    表 3-5-6 選擇性編碼之示例……………………………………………… 45

    表 5-1-1 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的經驗之研究結果............................ 130

    表 5-2-1 情感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女性自我的轉化之研究結果…… 144

  • 1

    楔 子

    當他說不喜歡小女人時,

    我感受到一種十分不舒服的感覺,一種被嫌惡的感覺,

    後來仔細感覺,

    也不知道是來自他還是來自己的嫌惡。

    我 想,

    我很討厭小女人「小鳥依人、黏人、沒有自己」的樣子,

    我當然不承認我是自己不願意接受的這種樣子。

    但 是,

    我的確是時時想跟他在一起,依順他,他好我就好?

    他有成就,我就感覺是我的成就?

    當我一個人時,我努力充實自己,有著不進步的焦慮,

    但,跟他在一起後,一種一體的感覺,讓我樂於欣賞他、崇拜他、依靠他,

    感覺他比我更專業、厲害?

    是 的,

    被指出來的那一刻,

    我有一股羞惡、憤怒,好像被懷疑被歧視,

    後來才發現,歧視懷疑的眼光來自我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他說的小女人,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黏,

    我一方面渴望著跟他在一起,不自主的當著溫柔體貼包容懂事的女友,

    但另一方面又討厭來自他和我自己的眼光,

    討厭在愛情裡變成這種「變笨的」「沒有個性的」「依賴的」女性。

    我一向被形容獨立自主、聰慧有能力的,

    為何到了他面前,無法辯駁、無法指責,說不清楚,

    內在的生氣,只變成無力和眼淚?

    ~ <愛情關係中一個女性的自我懷疑與自我追尋>

  • 2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女性在情感關係中失去自我及過程中自我轉化的經驗,藉由對女性經驗的貼近,瞭解女性在情感關係中自我經驗的脈絡與內涵。本章共分三

    節,先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提出研究問題,再針對重要名詞做一界定。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緣起--在關係中的自我旅程

    1999 年,世紀末的夏天,我踏上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段旅程,進入了和另一個人的愛戀關係之中,這段旅程承載的是我的愛情,航向親密,但旅途中,我卻

    頻頻回首,瞧見自己….。

    那一年,我 21 歲,和自己在一起 21 年,我以為我熟識自己,但是到了愛情關係中,我忽然開始對自己感到陌生與不適應。在兩人的互動中,我忘記自己,

    卻又從對方眼裡在找尋自己;我壓縮自己,但也不時想要伸展自己;我有溫和包

    容的性情,但卻發現有一股情緒持續在心裡累積;我經驗到對於自己的不滿,但

    也不願承認對方對自己的控訴及懷疑。我不認為自己沒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卻失

    去了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聲音。在愛情關係中,我掌握不住自己,像是忽然有人共

    舞,而我在踩了兩次腳後,渾然忘了自己的姿態跟舞步。我不禁懷疑起自己本來

    是什麼樣子,「我還是原來的我嗎?」「我到底是什麼樣子?」「什麼是我,什麼不

    是我?」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在關係中匍匐前進。

    在親密之中,我看見不斷映照而出的自己的樣貌,在這樣的影像中穿梭,我遇見了許多的似是而非的自己,於是,我在親密中我開始了一趟自我追尋之旅…..。

    二、對女性在愛情關係中自我經驗的關心

    愛情是個體一生眾多親密關係中,性屬獨特的一環,愛情發生時,兩個成長

    背景與性格完全不同的個體,在短時間內從完全陌生到最親密,而這樣快速拉近

    且貼近的距離對個體的自我可能帶來怎樣的經驗?自我在親密互動中,可能面臨

    怎樣的經驗與變化??

    Silverstein 在其兩本著作《失落的一角》和《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中對於親密關係與自我曾有這樣的描繪:

    「一個圓缺了一角,它一邊唱著歌一邊尋找。有的一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

  • 3

    飄洋過海,歷經風吹雨打,終於找到了與自己最合適的那一角,它們組成完

    整的圓,但是圓卻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歌唱,所以它輕輕放下已經尋到的一角,

    又獨自上路繼續它尋找的征途……」(鍾文音譯,2000)

    「失落的一角孤單的坐著,這失落的一角等著合意的人帶他離開。有的彼此

    還算合適,但雙方卻動彈不得,有的連怎麼配合都不懂,有的失去了好多角。

    最後總算來個和他對味的,然而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失落的一角開始長

    大,越長越大,於是原以為對味的卻離他而去…」(鍾文音譯,2000)

    Silverstein 描繪的是個體追尋親密的過程,以及在親密互動的過程中,自我發生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影響了彼此間的親密關係,也引發了個體生命中自我的成

    長與發展。但 Silverstein 同時也揭示出自我在當中可能遭逢的挑戰與困境--「失去了好多角」、「再也無法歌唱」….。

    女性尤其被描繪出在親密關係中遭逢更多的自我困境,Beverly Engel(2002)指出特別是女性,在愛情關係中自我可能陷入迷失,甚至於消失於無形。Beverly Engel 統計,約略有四分之一女人有輕度失去自我的狀況,其特徵可能是:沒有誠實面對自己的好惡以及感受;沒有保有自己的生活;試圖改變自己討好情人;陷

    入不平等的愛情關係中;試圖從情人身上得到權力、才華、成就感和財富;沒有

    表達自己的信念;允許情人為自己做決定;傾向尋求男人注意和認同;傾向於和

    解,為了尋得共識,有時會贊同去做違背自己最大利益的事;以及不自覺將自我

    及生活的控制權交給對方等(楊淑智譯,2002)。此外,Winstead et at ( 1997)的研究也表示女性常提到他們的關係中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像是喪失自我,自我認同

    的喪失,對自己感到很糟糕,對伴侶感到逐漸的依賴、或在關係中權力較弱。

    Beverly Engel(2002)與 Winstead et al. ( 1997)指出了女性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傾向,然而,女性為何會在關係中失去自我,女性為何較難在關係中維持自我?

    過去一些實徵量化的方法研究女性自我的結果,普遍都指向婦女之自尊低於男性

    (黃曬莉,2001)女性的自我強度、自我功能較低,但又有高於男性的焦慮和沮喪(劉惠琴,1995)。與上述對女性低自尊高焦慮相類似的陳述,也在國內一些碩士論文的研究出現,例如:陳勤惠(2000)以焦慮依附理論研究女大學生,指出女性的自我價值特別需要依賴對方(男性)來肯定,因而會不斷受困於失衡的關

    係中無法自拔。黃碧慧(2002)對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的研究,則顯示同樣有戀愛經驗的男女性相比較,女性有較高比例的焦慮依附,而男性則有較高

    的安全性依附。除此之外,女性人際界線的不清楚,也被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原

    因,Rubin(1995)認為,女人因為在原始與母親的連結中受到肯定,而有較易穿透的人際界限,並且由於女人的人際界限很容易不清不楚,又有著深刻而持續的

    連結關係的需求,所以在緊密的關係裡,女人陷入維持自我界限的痛苦與掙扎中

    (樊雪梅譯,1999)。

  • 4

    如同一直以來許多標籤與女人間的關聯,文獻對女性容易受困失去自我的傾

    向、較低的自尊與自我強度、焦慮依附、不明顯的自我界限的陳述,讓女性以一

    種被泛化的弱者的(失能的)面貌被大眾和自己所認識,女性在複雜脈絡中發生

    的經驗被簡化,又加上了一個「容易失去自我」的標籤。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

    實際上失去自我,對於女性本身又是怎樣的一種經驗??這樣的內在心理歷程是

    否能更完整的被描述出來,所見及的能否不只是女性自主性的不彰與自我的遺

    落??

    研究者從越來越多女性研究生對生命經驗的進行的自我探究裡,發現一些片

    段浮現女性對自己在關係中主權逐漸消失的注意和關心:

    「他的生活是什麼我就跟著他轉,…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可以做什麼,我到底想做什麼呢?…..我的生活的重心擱在對他到來的期待與耐心的等候上…我的生活似乎成了愛情的魁儡」

    「愛情成為我生活裡的唯一熱情,那種熱情時而讓我哭時而讓我笑,時而讓

    我興奮時而讓我低潮,是這麼莫名其妙又讓我狂烈不已;也曾為了在愛情中

    失去的自己感傷,卻又克制不住的拼命將我的全世界給了他,我的心情是這

    麼衝突與矛盾。在愛情中,我是那麼無法掌握自己的意志。」(黃秀菁,2000)

    「我似乎忘了從前的自己一個人是怎麼過活的,…我常在想,因為我是女性嗎?為什麼平常可以獨立的自己,一進入感情就變了樣了?」(張翠芬,2001)

    女性將自己完全寄託在對方與關係身上,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天空與方向。關

    係成為生活的重心,情緒跟意志無法再被自己所掌控,失控的自我陷入了一種失

    落與感傷。此處除了失去自己的情況,同時顯現的是失去自己的同時,女性對自

    己的感知,對自己在關係中所呈現樣貌的諸多疑惑與抗拒。研究者在實務工作中

    也不只一次發現,在愛情關係發展歷程中不知不覺遺落自己的女性,有朝一日覺

    察自己的處境時,往往不假思索的以已然內化的社會眼光來觀看自己,即便有所

    抗拒,但仍無可避免的陷入一層又一層的自我懷疑與不堪的感受裡,對自我深陷

    在關係中的女性,無異是又一困境。

    然而,關係又彷彿是女性開始思考自己的一個可能背景,尋著這些自我知覺

    的線頭,她們在愛情關係中對自己開始有一些思索。也就是說,女性一方面在愛

    情中迷失自己,一方面可能在此自我面臨挑戰與危機時開始思索自己,開啟自我

    的轉機。此自我的覺知與自我的危機感在關係中如何被促發,又如何影響女性自

    己以及關係,對女性而言,此段關係中的自我旅程對其自我的發展應具有重大的

    意義。是以,在失去自我的歷程裡,女性對自己的感受,其內在的認知情感經驗,

    以及與此同時可能觸發的自我轉化歷程,成為研究者關注的方向。

    三、「失去自我」讓女性失去能動性

  • 5

    如同上述,過往文獻較常描述的是女性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傾向、結果

    與狀態,研究者認為,由此角度顯現的是一種困境,一種被動與不能動、一個可

    能用來取代對主體的認識的行為結果,無法讓我們看見個體內在動態複雜的自我

    狀態與認知情感活動,也無法呈現單純的經驗本身和經驗所以發生其後的脈絡。

    Barker(2002)說「人類的作為並非是一種預定的、理性的東西,人是在一種由社會構成的能力中去行動」,女性在關係中的表現可能有社會構成(如社會文化、性

    別權力結構等)和個人非理性的情緒運作(如潛意識歷程),因此,關係中的女性

    作為一個行為的主體,如何在層層疊疊的社會框架下穿梭、移動,其內在的自我

    狀態與認知情感經驗相對於失去自我的結果,才是研究者的好奇與關心。

    是以,相對於最終「失去自己」的結果與標籤,在這裡研究者更關注的其實

    是關係中女性在何種脈絡下削減自己的主權?女性主體在此經驗中的置身所在是

    否能被看見??如果女性總為關係所牽絆,永無限制的投入,她們如何面對關係

    與自身的衝突?女性在關係中和內在的自己的關係維持在怎樣的狀態?這些好奇

    與關切,是本研究的起點。

    綜而言之,因為不滿足於文獻對於關係中的女性空泛而表面的預設與描述,

    也不希望女性再透過社會的價值形成對自己的認識,因此,本研究希望回到主體

    內在經驗本身,貼近女性內在的認知情感經驗,以女性的整體生活世界作為考量,

    為女性在關係中的自我經驗勾勒一個更為完整的面貌,讓女性真實的處境得以在

    關係脈絡中還原,進一步,也希望讓受訪者或一些正處於相同境遇的女性,能因

    一段自我歷程的清楚,以及找到更多觀看自己的角度,在一些可能的「失去自己」

    的經驗中,減少一些自我懷疑、驚慌、自責、迷惘和無助。

  •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在上述的關注下,本研究試圖探究的問題是:

    一、 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女性,其內在經驗為何??

    二、 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的女性,其在關係發展與結束歷程中自我的轉化經驗為

    何?

    三、 女性在關係中自我經驗之文化理解與詮釋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涉及之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 女性

    本研究的參與者條件鎖定在情感關係中曾感受到某些自我困頓經驗的未婚

    女性,包括:在愛情中對自己感到矛盾困惑、在關係與自我間面臨一種衝突、發

    現與伴侶的互動影響到對自己的感受、在互動中看見自己聲音的隱沒、無法維持

    對等互動關係、在互動中感受到內在的衝突與掙扎、甚至在關係中感到迷失自我。

    二、 情感關係

    本研究所探討的情感關係是指兩性婚前的愛情關係,同性的愛情關係將不在

    本研究探討的範圍內。

    三、 自我轉化經驗

    本研究中自我轉化經驗係指受訪者歷經關係中自我困頓的經驗後,所發生之

    對此段經驗、對自己、對關係、對伴侶等各方面的重新覺察、思考與認識,並且

    對於情感關係在想法、感受、需求、期待與行動..等產生與過去有所不同的改變。

    四、失去自我

    本研究中受訪者失去自我的經驗內涵共包含五大面向,分別為:失去覺察、失去表達、失衡的互動、失去自信自我價值自我力量及失去原有的生活。根據楊

    國樞對華人自我四元論中個人自我的觀點,可界定為「失去個人性自我」。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與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進行探討。共分三節,第一節從自我發展的

    脈絡出發,探討女性自我的發展;第二節由文化的脈絡理解華人女性自我的面貌,

    探討華人自我、華人女性自我與伴侶關係;第三節則進入兩性及情感關係的脈絡,

    探討情感關係中的自我。

    第一節 女性自我的發展

    本節從自我的發展出發,以理解個體自我的經驗。自我的發展長久以來皆被描述出性別上的差異,因此,本節聚焦於女性自我的發展,藉由對既有女性發展

    理論的探討,形成對研究主題女性自我的經驗的理解。

    對於女性自我的發展,心理學界隨著典範的轉移,有不同的觀點,也形成女性被觀看的不同面貌。以下先介紹傳統心理學描述中所呈現的女性發展,再介紹

    當代女性主義論述下的女性發展模式。

    一、傳統心理學描述下的女性發展

    關於自我的形成與發展對後代心理學發展影響至深的佛洛伊德學派將焦點放

    在生物性別(biological gender)對自我生成的決定上。Freud 認為因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再加上性心理( psychosexual)的動力,男孩和女孩發展出不同的性格特質(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

    佛洛伊德(S. Freud)認為男女在發展上開始有差異約在四歲的性器期。此時男孩開始產生愛戀母親而忌妒父親的 Oedipus 情結,但為擺脫遭父親閹割的焦慮,男孩放棄了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母親,壓抑對母親的慾望以及對父親的敵意,在情感上逐漸趨向於對父親的認同。在此一解決 Oedipus 情結的過程中,男孩將「本我」抑制在「超我」的控制之下,並且發展出男性的性別認同(劉秀娟、林明寬譯,

    1996;林美和,2006;程景琳,2008),而女性則因為沒有陽具而產生陽具欽羨心理,也因為沒有「閹割焦慮」不能像男性那樣解決伊底帕斯情結,無法發展出強

    大的超我,因此歸結出女性心理發展明顯落後於男性、易於表現出情緒化的傾向,

    缺乏正義感,不願意接受生活的要求(劉惠琴,1991)。

    依佛洛伊德(S. Freud)的觀點,發展的結果是具有先天生物基礎的,三到六歲的兒童知覺生殖器官的不同,透過潛意識的作用而形成男女兩性的分化,亦即生

    理構造決定個人的人格和早期性別角色的發展。

  • 8

    女性心理分析學家 Horney 不贊成 Freud 完全用生物學的因素解釋全人類的行為,而強調個體的心理發展受生長情境或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Horney 特別反對Freud 陽具妒羨 (penis envy)及女性缺少男性生殖器,而有自卑心理的說法。Horney以為女性的卑遜情感和部分女性有寧為男性的願望,是由於社會對於女性的一般

    態度所形成(黃堅厚,1999)。

    Erikson 也從社會文化影響角度對 Freud 的人格發展階段作修正。在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兩性的分歧出現在青少年時期,Erikson 指出青春期的男孩在建立親密關係之前,會先發展出堅固的自主性認同(林美和,2006),但女孩則大多以建立親密關係為優先,暫時擱置自己的認同準備去吸引男人,並依據男人被

    認識被定義。Erickson 認為對於女性來說,認同和親密的任務被融合在一起,她們是透過與他人的關係開始意識到自己。在 Erikson 的觀點中,女性的認同與親密關係錯綜複雜的交織在一起(Gilligan, 1982/1993),並且顯然並不符合其認同先於親密的發展順序與成熟的定義。

    和Freud、Erickson一樣強調階段論的發展學者Kohlberg(1976)研究兩性的道德發展,將道德的發展的模式分為成規前期、成規期和成規後期,並且得出女孩的

    道德發展總是無法達到循規後期(post-conventional)的階段的推論,支持佛洛依德的推論認為女孩的道德發展層次低於男孩。對Kohlberg而言,能否向上跨越道德發展的階段層級,主要取決於道德行動者個人理性心智能力的成熟(陳雪雲,2001)。

    綜合上述,Freud、Erickson 與 Kohlberg 等人有關婦女的論述,多以男性觀點探討女性發展模式,以男性經驗研究為基礎,建立一種強調「分離」(separation)與「自主」(autonomy)的心理成熟觀,進而歸結出女性發展的不足。其對男女發展差異的忽略,造成忽略女性經驗的偏頗,也使得女性在此描述下,顯得相對的「有

    問題」與「不成熟」。

    二、當代女性主義論述中的女性發展模式

    如同上述,傳統心理學對於女性經驗的忽略,到 1960 至 1970 年代開始,受到許多新興女性主義者的檢視及批評。女性主義者認為長期以來社會所形容的男

    性 ( masculine)和女性( feminine)是指社會文化和心理建構所形成的社會規範的性別,她們研究婦女的獨特情緒、認同和關係需求,尤其著重性別心理特質差異的

    女性發展模式的建立。以下從當代女性發展的重要論述中瞭解有別於傳統角度的

    女性發展模式:

    (一)、Chodorow

    Chodorow 對兩性內在世界發展的解釋緊扣於童年早期「伊底帕斯情結的產生與消解」。Chodorow(1989)指出母親作為主要照顧者、原初客體對象,對待不同性

  • 9

    別的小孩的姿態,影響了男女孩的性別認同,形成兩性自我建構的殊異。

    一開始兩性認同的對象皆為作為照顧者的母親,但男孩因為和照顧者的性別

    不同,其性別自我的形成是在母親潛意識傳遞的「不同」的「他者」的訊息中,

    經由「我」與「非我」的區別,逐漸建立,即在「差異」、「分離」、「獨立」等概

    念中建立主體性。而女孩因為與母親同性,從母親那裡感知到的是「自我-他者」的連續性,因此,女孩的發展經驗到較少自我與他人的區隔,和客體世界維持著

    持續的連結關係(Gilligan,1982/1993)。也就是說,女孩的自我藉由繼續認同母親而形塑,男孩則必需背離女性形式另外發展。因此,男人的自我形成比較明顯的

    份際疏離感,構成一種堅實的防禦性邊界,傾向拒於「我─他」關係的連結(self-other connection),女孩對自我的感覺比較沒有人我的分別,其自我界線也比較鬆散(Chodorow, 1989) ,她們比較會從和別人的關係來定義自我。因其內化的客體關係結構比較複雜,而具有一些比較持續的議題,如「自我邊界的協商」、「分離」和

    「連結」等。

    根據 Chodorow 的觀點,男女孩透過與母親的關係,女人發展成「關係中的自我」(self-in-relation),男人的自我感則與此對立並拒絕了關係和連結(Chodorow,1989),她所提出的另一種精神分析觀點---「女人的關係性」(relationality)及其發展,成為探討女人道德的研究者、女性主義哲學家、倫理學家與法學家,

    藉以解釋其所發現的女人獨特的道德推理與思維的支持。

    (二)、Gilligan 女性的道德發展理論

    針對 Kohlberg( 1969 )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以男性為常模,將女性的道德發展評定在階段三(遵照他人的期待) ,比男性的道德層次低之說法, Gilligan(1982 )批評其研究方式對男性的評分有利,認為女性是在發展路線上和男性有所不同,

    而不是道德、層次上比較低。

    Gilligan(1995)與 Lyons(1988)認為女性的道德發展與男性發展是有所不同的,面臨道德困境時,女性經常因為關懷而傾向覺察、回應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並且

    以關係的維繫為前提,避免傷害他人;相對的,男性較重視個人的權力與自主,

    以公平與正義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兩者在道德上顯現的不同發展也是自我概念

    的呈現,強調公平、正義的道德模式中所呈現的人我關係,自我是分離、獨立於

    他人的個體,自我與他人之間是一種契約或是層級性的關係;相對的,重視關懷

    與連結的價值體系裡,自我與他人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係,人我之間形成網絡的

    關係,並且藉由對彼此的關注與回應而獲得維繫(Gilligan, 1988)。

    Gilligan 認為女性將「自我」定義在「與別人的關係中」,亦即植根於「與他人有連繫感」,並以關懷他人與責任感為人際互動的基本原則與道德判準

    (Gilligan ,1982;Lyons, 1983 )。對他人需要的敏感,導致其以他人的觀點作出判

  • 10

    斷,Gilligan(1982/1993)並描述出女性自我發展將歷經的三個重要階段及兩個過渡階段(Gilligan , 1982/1993;Lyons, 1983 ;黃曬莉,2001):

    1. 第一個階段:「著重於個人的生存」(orientation to individual survival)。視自己為缺乏權力(power)做決定及缺乏支持性、滋養性的(viable)人際關係的人,對於「自己應該作」(should)及「自己想要作」(would)之間無法區隔。作決定主要及唯一的考慮,是如何維護個人的生存。

    2. 第一個過渡階段:從「利己主義」到「考慮責任」(from selfishness to responsibility)。求生存不再是焦點,關心自己與他人間的依附及人際關係,在利己及責任、依賴與獨立間擺盪及掙扎,害怕「出錯」,做出「正確」

    的事是非常重要的。

    3. 第二個階段:「自我犧牲是好女人的表現」(goodness as self-sacrifice)。接受、順從社會的價值,以社會期待及規範為做決定的依據。將自己與他人

    連結,將關懷轉變為「責任」或「自我犧牲」(self sacrifice),完全無法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犧牲自己進而照顧及保護他人,被她們視為是

    好女人的表現。

    4. 第二個過渡階段:從「追求好女人的表現」到「追求真實」(from goodness to truth )。重新考慮與他人的關係及自我犧牲的邏輯的合理性。考慮目的與結果而不是他人的認可,調整「自己」與「他人」的比重,照顧別人的

    同時,也照顧自己。

    5. 第三個階段:「不傷害他人的道德標準」(morality of nonviolence)。開始發覺,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同時瞭解到自己有權力

    (power)作選擇,並進而為所作的選擇負責。因而將責任式關懷轉為「自我選擇的價值」(self -- chosen value ),兼而考慮到自我的能力與限制,而重視自我發展的責任性。

    其中,年輕女性通常處於「將焦點放在他人需要且視自我犧牲為美德」,無

    法瞭解自己真正需求的第二階段(Gilligan ,1982;Lyons, 1983 ),對應到女性自我在青春期被描述的神秘消失,事實上關係到的是女性聲音的沉默,Gilligan ( 1982/1993)在對女性經驗長期的質性研究中,發現心理學家看見與傾聽女性聲音的困難,跟女性本人傾聽自己聲音的困難是交織在一起的,此時的女性,正在「尋

    找一種表現自己對關係的體驗以及自我感覺」的危機中(Gilligan ,1982/1993)。

    (三)、Belenky et al.女性認識論

    有鑑於女性在心理學的缺席,Belenky et al. (1986)等人針對女性的認知方式進行研究,以 135 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的深入訪談,企圖從女性的生命故事中,尋找屬於女性發展模式的認識論。

  • 11

    Belenky et al. (1986)將 Gilligan(1982/1993)與其同僚描述不同自我概念與道德發展的概念應用在女性認識論中,指出了聲音、心智與自我的發展之間的關聯性,

    並且推論女性的認識方式與自我概念之間關係密切。Belenky et al. (1986)認為女性所具有的是一種連結式的認知方式(connected knowing),對於新的想法與事物採取同理與接納的立場,試圖為其尋求合理解釋,關心經驗的意義,其的目的不是評

    斷,是瞭解。相對於連結式認知,男性傾向以分離式認知方式從對立的立場,採

    取質疑的態度面對新的想法或事物,關心邏輯與知識有效與否的問題。

    女性連結式認知的方式,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較能從同理的角度理解他人

    經驗世界的差異性,透過同理去學習,採納別人的想法擴大自己的經驗範圍,但

    也形成女性自然採取不評斷的姿態。對女性而言,負面的評斷等於聲明自己優越,

    會破壞連結的前提,所以如果有人說到她們不贊同或不同意的事情時,女性的直

    覺可能是不去爭論,而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情,理解對方有何道理。但女性的拒

    絕評斷很容易就被指為被動、沒有動力、沒有看法的證明(吳玉鈴,2003)。

    (四)、「關係中的自我」(Self-in- Relation)理論

    「關係中的自我」(Self-in- Relation)理論是近年來新興的研究性別的重要理論。它是由美國 Stone Center 的數位作者,Jordan,J.V., Kaplan,A.G., Miller, J.B., Stiver, I.P.,及 Surrey, J.L.共同發展出的(劉珠利,2005)

    「關係中自我」(self-in-relation )理論認為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連結的、關係取向的自我,不同於男性所重視的分離、獨立的自我,她們傾向於在人際互動

    的關係中發展出自我與認同(鄭至慧等譯,2000),其核心自我的基本要素包含了(Surrey, 1991):

    1.對他人的興趣與注意:來自於情緒連結和同理他人的能力。

    2.對於能夠分享經驗、互相同理過程的期待:可增加自我與他人的發展。

    3.對於互動與關係的期待:是能互相感應與彼此負責的過程,提供刺激以增進賦權(empowerment)與自我認知(self-knowledge)的成長。

    其中,「同理」(empathy)是女性建立人際關係時所強調與追求的,而「相互同理」(mutual empathy),意指想法、情感相互的交流,是女性最佳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能夠促使女性成熟與健康的目標。但一個健康有效的同理,並不是指要

    全部的進入對方的主觀世界,而是彼此有清楚的界域,而在這個最後的界域範圍

    之前,自由的交換經驗。因此,相互同理關係的建立,擁有彈性的自我界線(self boundary)是一個必要的條件(Jordan,1991;劉珠利,2005)亦即,關係中雙方需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彼此都是舒服、不委屈的狀況,才能讓關係中的自

  • 12

    我、他人、及關係本身皆維持一良好狀態,自我在關係中也方得以發展與成長

    (Surrey,1991)。為此,關係中自我理論提出「關係分化」(relationship-differentiation)的名詞來作為相對於分離-個體化的建構,指在人際關係的脈絡中增進其複雜性、選擇性、與彈性程度的歷程,因為在她們的觀點中,

    成長並非朝向較高程度的自主與個體化、或必須打破早期情緒的連結,而是應朝

    向一個在關係中成長的歷程----維持連結。

    依據「關係中自我」(self-in-relation )理論,「關係的自我」(relational self)才是女性自我的最大特徵 (Jordan et al.,1991),女性是在關係的脈絡中,藉由知覺他人的情感及需要,發展個人擴展關係的能力,並在關係的連結與互動中獲得力

    量,達成自我的發展(Jordan et al.,1991)。

    小結

    從傳統心理學到當代女性主義的論述,研究者認為,自我的形成與發展其實

    交織著性別的自我,自我的經驗與建構在跨性別間有著不能消弭的差異。Freud、Erickson 與 Kohlberg 等人,建立一種普遍、線性的自我發展模式,並由此形成其對性別自我的認識,然而,於此當中,性別心理特質的差異不被看見,性別的殊

    異性受到忽略,而形成被異化的性別經驗。當代女性主義者注意到性別對自我構

    成與經驗的造成的差異,而從女性成長與社會化的過程,女性真正的生活經驗與

    脈絡,形成其對女性自我的認識與理解,研究者認為所建立的是更貼切的理解與

    觀看女性的觀點。

    當代女性主義及社會建構觀點的自我發展理論,描述出女性自我不同於男性

    的發展路徑、認知方式,讓我們注意到女性有別於男性的認同與關係需求,更提

    示了「關係」之於女性的意義與重要性,研究者認為有助於進一步理解觀看本研

    究受訪者的自我經驗。此外,本研究探討女性在愛情關係中失去自我的經驗,如

    同前述,如果關係對於女性而言,是形成自我的基礎,關係互動影響著女性自我

    的發展與形成,那麼女性關係和自我間的糾結可能為女性帶來怎樣的挑戰,女性

    如何兼顧關係與自我發展,在親密融合與自我發聲中達到一種平衡,應是親密關

    係中的女性重要的問題與考驗。

    如同法國女性主義先鋒西蒙德波娃所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

    兩性的差異「不在生物上的真正差異」,而在「社會建構的性別差異」。社會建構

    出女性自我怎樣的樣貌與特徵,對於性別自我的理解,還得回到社會文化的脈絡

    中去找尋。

  • 13

    第二節 華人自我、華人女性自我與伴侶關係

    近年來,文化與自我構成的議題逐漸被學者所注意,一般而言,文化對社會

    成員性格形成的影響已經被肯定。社會文化被認為不僅形成個人的思維與性格特

    質,供給行為的規範與準繩左右行為的範圍與方式,也影響人我關係的模式(曾

    文煋編,1995)。本節先從華人文化的重要內涵瞭解華人在社會文化中形成的自我特徵;再就華人社會歷史中,對女性在兩性關係中角色的諸多的期待與規範,理

    解華人女性在兩性秩序中的自我樣貌;最後,回到變遷社會、雙元文化的角度,

    探討當代華人自我、華人女性與伴侶關係所具有的特徵。

    一、 華人的自我與人我關係

    中國傳統的道德美學,對「人」有著高度的關注,諸子百家對人生價值、人

    生理想、人生準則、人生修養、完美人格等內容有充分的論述。雖然作為文化規

    範的「做人」概念與日常生活問題的「做人」概念之間有現實與理想的差異,但

    文化規範所體現的生活路向代表了該文化中個體成員最為典型的生活路向(彭泗

    清,1993)。因此,以下從華人文化的重要內涵與價值理解生活在此中的個人,其自我與人我關係的特徵。

    (一)、華人文化的和諧價值

    錢穆(1979 )認為華人的民族性不和合性多於分別性,傾向於愛好和好、和順、和陸、安和、崇尚和平等,不喜歡抗爭、違逆、對立、競爭、爭鬥。楊中芳(1992)分析華人的價值體系指出,無論在文化、社會或個人層次上,華人的價值體系均

    以追求和諧、和合、秩序、穩定、均衡為中心思想、或基本價值。深入探究中國

    哲學的內涵,「和諧」一直是各家思想的核心觀念。可以說,中國哲學史乃以「和

    諧觀」為主調 (黃囇莉,2006)。

    李亦園(1992 ) 根據田野資料曾指出包含自然系統(天)、有機體系統(人)以及人際關係系統(社會)三個子系統,中國文化最基本的運作法則是追求和諧與均衡,也就是「致中和」。

    黃囇莉(2006)認為中國人的和諧觀具有豐富的意涵,在宇宙觀、人倫社會、國家均有不同層次的轉化。其中在人倫、社會、秩序的層次,則轉化為「調和式

    和諧觀」,強調異中求和,調節相異或相反之事物,使其在限制內保持分別性,以

    達相輔相成之整體性和諧,強調「禮」的節制性與不爭性。

    綜合上述,無論就宇宙觀、世界觀、形上思維、價值觀等諸面向來討論或從

    文化層次、社會層次或個體層次來觀照,「和諧觀」均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觀念,「和

    合性」也是華人心靈之所繫。換句話說,和諧觀是華人的共同意識態。(黃囇莉,

  • 14

    2006)

    (二)、華人社會的關係性

    影響華人社會至鉅的儒家思想是以人為核心,「仁者,人也」,在儒家的想法

    中,一人只是「身」,二人之問才衍生「心」,只有在二人關係界定後,才能確定

    自我,才能夠去愛人(孫隆基,1985)。反映出儒家的根本設計中,不重個別的個人,重在人倫,也提示儒家文化影響下華人社會具有的一種關係結構。

    國學大師錢穆(1979)由歷史看中國的民族性及文化指出,中國人最看重人與人的關係。許多研究也不斷指出華人社會中,個體的自我及人我關係所具有的

    關係性。費孝通(1948)用「差序格局」指出華人以自己為社會關係的中心,層層外推、具等差次序特徵的關係結構;許烺光則提出「心理社會平衡」的觀點,

    他認為華人社會自我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連,為人的意義存在於人際關係中,個人

    位於關係網絡中必須與他人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關係,維持一個滿意的心理與人

    際關係的平衡狀態(Hsu,1985)。黃光國(2005)闡述華人的「關係主義」是在儒家的倫理規範下,對不同的社會角色關係作出不同的社會行為反應;以不同的

    法則與不同關係成份的人互動。

    費氏、許氏、黃氏三人的論述大致呈現華人社會中具層次等差的關係結構以

    及由關係特質的考量採取社會行動,達到個人社會與心理的平衡的特點。而楊國

    樞及何友暉的論述則進一步呈現出華人自我多面向的運作與關係之於華人自我的

    深刻意義。

    楊國樞以「社會取向」相對於西方的個人取向,描述華人所具有之「順服、配合及融入環境,與環境保持和諧關係甚至合而為一」的自我特徵,他指出華人

    社會所具有的四大機制,亦即華人在四大社會生活場域中的主要互動方式,包括:

    「家族取向」、「關係取向」、「權威取向」、及「他人取向」(楊國樞,2004)。其中「他人取向」表示的是華人心理上容易受到他人影響、顧慮人意、順從他人、

    關注規範及重視名譽的一種強烈趨向,顯現出自己和他人兩個系統間界限相當有

    滲透性,自己系統隨時會參照他人系統的情況而改變(楊國樞,2005;K.S.Yang,1995)。而「關係取向」則是華人在人際網絡中的主要運作方式,強調:(1)關係形式化(角色化):以角色來界定自己,每個人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恪守本分。(2)關係決定論:以「關係」親疏決定彼此對待的原則與方式。(3)關係互依性(回報性):人際互動中兩造對偶角色的互依互惠。(4)關係和諧性:追求所有人際關係的和諧。(5)關係宿命觀:以「緣」的信念,強調關係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

    何友暉同樣也指出儒家文化下,關係為華人帶來的身分(角色)辨認與自我認同,以及在五倫關係的主導下,個人被賦予的角色優先於內在性格對其行為展現

    的影響,他將這種由其重要的社會關係所界定,以關係為重的自我認同,稱為『關

    係的認同』(relational identity);並將這樣的自我,稱之為「關係性自我」 (relational

  • 15

    self)(Ho,1995)。「關係性自我」對其他人的存在具有高度的覺察能力,在其現象世界中,自我的浮現伴隨著他人的存在意識一起出現,自我與他人同體,並在現

    象世界中分化開來,而形成「在他人關係中的自我」。進一步何氏更指出華人在關

    係完成的自我意義:「個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它只有透過與其他人的共存才能

    盡其意義。」(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正如杜維明(1988)所說,「通過有意義的他人,自我獲等了深化與擴展。」(引自彭泗清,1993)。

    綜合上述學者之論述,可以清楚看見在儒家文化中華人社會層層的關係結構

    以及在此關係結構下華人深植於關係中的自我,不僅以關係建基合宜的人我互

    動,建立關係性的自我認同,更在關係中尋求自我的完善,完成自我的意義與價

    值。

    (三)、華人關係性與和諧性文化下的自我特徵

    儒家文化引導了華人關係結構的社會與和諧的核心價值,其學說的中心關注

    便在於如何在以人為中心的世界中在各種關係之上建立和諧的世俗秩序 (金耀基,1992)。透過儒家人倫與道德規範的建立,有如在社會上安放了和諧化的機制,華人自我呈現出異於其他文化所特有的樣貌。

    1. 對和諧關係之追求

    在上述華人文化的和諧性與社會結構的分別性(差序性)之下,華人的人際

    關係反映著以「和」為最高的指導原則與理想境界(黃囇莉,1996),強調與追求所有人際關係的和諧(楊國樞,2005)。

    而文化對關係和諧的追求,經由強調和諧之家庭教化與社會教化歷程,便形

    成華人對不和諧或衝突的一種「不和焦慮」或「衝突恐懼」(楊國樞,2005)。楊國樞指出,華人為了和諧而和諧,先破壞和諧的人,就背上「不對」的罪名。為

    了維持關係的和諧,個人努力去做對方期望的事,不去做對方不期望的事;在做

    人方面處處小心,盡力保護他人的面子,避免可能的衝突(楊國樞,1992)不幸破壞了和諧,也立即予以彌補,為恢復和諧,強調「識大體」、「為和諧」、「為大家」、

    「家醜不可外揚」,不必真正弄清楚誰是誰非(楊國樞,2005)。黃囇莉(1996)也指出華人行為中隱含著特有的和諧化機制,以人際和諧為背景,華人對衝突有

    特殊的意涵與化解方式。

    2. 強調個人的「至善」的道德修養

    儒家思想強調個人的「至善」的道德修養為維繫社會和諧的基礎。透過「禮」-、「仁」、「義」與「樂」(黃囇莉,2006),提供的多樣化和諧化機制,構成華人社會基本社會教化的內容,成為傳統華人的基本道德規範,影響華人的心理與行為。

    一些學者針對這些教化的內容,作為華人心理行為的指引,於華人自我所顯現的

    特徵作分析。

  • 16

    文崇一(1988 )歸納基本文化教材「論語」當中「仁」所傳達的人我互動內涵,包涵:1.節制自己,遵從社會規範。 2.處處替別人著想。3.用謙和的態度建立人際關係。4.勇於實踐。

    楊中芳(1990)從華人的語彙中整理華人對「自己」的價值觀,歸結出四個特徵:1.自制,與「克己」、「修己」有關(包括自省、自愛、自覺、及自分)。2.憎惡自滿。3.崇尚自奮自發自強。4. 將「個己」「去私」逐漸擴大成為包括「社會」的「自己」。 楊中芳認為社會教化強調「自制」及「去私」來幫助一個人「克己復禮」、超越「個己」,將「小我」變為「大我」。而所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是「修

    身」過程中,初步的超越轉化步驟。實際上,當小我已擴散至與大我合一,忘記

    「個己」或不覺「個己」的存在,就無所謂犧不犧牲。

    楊中芳分析中國人的「自己」的靜態結構,即包涵了上述的「界線的伸縮性」,

    除此之外,尚有「內容的社會規範性」以及「組織的零散性」。

    「內容的社會規範性」,指的是華人的自己與社會角色緊密相連,以禮為行為

    準則,使「自己」的內容趨於社會規範化。楊氏認為相較於西方價值體系下個體

    對自身「個己」感受、性情、喜好的敏感,「自己」的內容包括比較多有關「個己」

    心理特質的資料,且偏向對自己樂觀;華人以克服缺點來修養自己(自省自問)、

    把自己相對於「典範」來學習以及在父母「好還要再好」的要求下,對自己的缺

    點特別敏感,使「自己」的內容傾向於負面性。

    至於「組織的零散性」,則是相對於西方人的「自己」具有的分析性、有層次、

    有組織、有整體性,華人的「自己」所傾向的散漫及缺乏組織及整體性。楊中芳

    認為此與西方人注意力在表達自己有關,因為主要關鍵在自己內部的活動與刺

    激,故而需要「自己」去敏感地體會自己;而華人行事的注意力放在對外界情境

    要求的反應,因而對自己的內部知覺則反應較慢。

    綜合上述看法,在華人文化的社會教化下,華人自我顯現出一種自制的特徵,

    如 Lifton (1967)所指,華人文化是「自制」的文化,自己節制「自己」以適應外界環境(引自楊中芳,1990)。何友暉歸結華人社會教化的兩個中心觀念:對衝動的約束,「減低對 『個己』的集中」(Ho,1981,引自楊中芳,1990),似乎正可為作為華人在社會教化下自我特徵精練的總結。

    二、華人社會文化下的女性自我與兩性關係

    華人女性的主體建構,跟歷史、國家、社會或文化無可避免地有相當關聯。。

    華人社會儒家為主的文化機制中,向來強調「男女有別」,《易》、《禮》等經典對

    女性的地位與職分往往多所範限:諸如:「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

    地之大義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

    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 17

    (引自梅家玲,1997)在在闡明建構了「男尊女卑」、「男外女內」、「男主女從」的兩性關係。而影響女性自我展現最鉅的,還有社會對理想女性的想法與要求,

    累積成一套「婦德」,成為女子行止的依循。

    女子「婦德」的展現,是古代禮制倫常中極為重視的項目。透過許多典籍論

    述的影響,以成就夫家為己任,克己復禮、極端壓抑的價值觀,一再流傳、渲染、

    歌頌,逐漸累積成為傳統以來對女性形象的集體記憶,影響後代女子。史學界的

    探討肯定歷史上劉向《列女傳》、班昭《女誡》是建構傳統婦女觀的重要論述,加

    上歷代不絕於書持續對女性形象的框架、對女性心性行止的規範,華人女性於是

    共同具有了一個相似的樣貌。以下便由此出發,參照華人社會的婦女論述,理解

    華人社會兩性結構中,華人女性自我所顯現的特性。

    (一)、劉向《列女傳》

    劉向《列女傳》、班昭《女誡》整理、歸納上古以來婦女懿行,對女子在德行、

    婚姻、社會活動等各方面行為,提出系統性的看法,成為日後傳統社會對女性觀

    念的普遍價值。學者分析《列女傳》諸篇內容所建立的理想婦女型態,包括: 1.成為家中的支柱,相夫教子、努力生產;2.婚姻貞順,否定女子在婚姻上有主動權,堅持禮儀、分際之別 3.對守貞的要求 4.鼓勵女子捨身取義。除卻女性職分的要求,《列女傳》也期待女性依照儒家對男子行為要求的美德,像男子一樣盡『忠』、

    『孝』、『義』、『信』,並能具備仁、智、慈愛與辯才,但卻是以「躲在人後(夫或

    子)成全、支持別人、成為成德(成人之德)之人」的方式(郭秋馨,2002)。

    (二)、班昭《女誡》

    東漢班昭「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他門,取恥宗族」

    而作《女誡》。《女誡》討論女子婚姻生活,認為女子結婚之後,必須努力維持婚

    姻於不墜,維持之道唯有扮演好成功的人妻、人媳、人母的角色,而扮演之道簡

    言之就是曲從、退讓。對舅姑絕對的曲從,對於叔妹則要和順,才能贏得丈夫的

    歡心(郭秋馨,2002)。

    《女誡》引用《儀禮》:「夫者,妻之天也。婦人不二斬者,猶曰不二天也。」

    的觀念,加上「男:女=陽:陰」氣質的不同,強調兩性要和諧唯有各依天生氣

    質不同給予不同的教育,女子屬陰應該以柔弱為美,男子屬陽以剛為德。所以,

    女子要培養其:「謙卑、謹慎、退讓、柔順的待人之道,凡事不爭、知讓的陰柔美

    德」,不應該逾越、不應該爭辯、也不應該好強,否則恩義易斷。若不幸丈夫過世,

    女子唯有守寡而不可再嫁,因為夫為天,人不二天(郭秋馨,2002)。

    女子要修齊四德,是《女誡》強調的另一個重點,對於女子的「四德」《女誡》

    在原有基礎上再加以明確規範:「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

    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梭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洗塵穢,服

    飾鮮絮,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絮齊酒食,以

  • 18

    奉賓客,是謂婦功。… (《 後漢書》 春八四)」。標舉「四行」的同時,又申言女子之「卑弱」,「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

    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並論女子「敬順之道」:「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

    男以彊為貴,女以弱為美。… 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可以說對女性範限之嚴,遠於前代(梅家玲,1997)。

    (三)、其他

    劉向《 列女傳》、班昭《女誡》成書的兩漢時期女性意識規範已經確立,此後歷史上不絕於書的女教,如:「陰卑不得自專,就陽而成之」(《白虎通》)、「婦

    德尚柔,含章貞吉,婉媽淑慎,正位居室」(《 女史箴》)、唐代教女項目:( 1)習女工( 2)議論酒食( 3)溫良恭儉( 4 ) 修飾容儀( 5)學書學算( 6)小心軟語( 7)閨房貞節( 8)不唱詞曲( 9 ) 聞事不傳( 10)善事尊長(引自徐秉愉,1993 ),明朝呂坤 《 閨范 》中所謂「婦人之道」:「婦人者,伏於人者也。溫柔卑順,乃事人之性情;純一堅貞,則持身之節操。」……(蔡祝青,2002),大體上對女性規範嚴鬆有所不同,但皆延續基本「婦德」觀(郭秋馨,2002),要求婦女銷抹自我,獻身家庭,強調婦女的附屬地位及服務性質,個人主體被抵制、壓抑。女性的個人

    才性,受限於男尊女卑的既有觀念,被封閉於家庭之內,或導引至與男性功利有

    關的方向,而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格(梅家玲,1997)。

    《 列女傳》、《 女誡》甚或中國其他經典古籍、小說、戲曲、詩詞內的言論,闡明傳統兩性的知識建構,而兩性在社會共同的流通網路中,再將外在傳誦的知

    識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性別基模,以此視框引導自我的言行表現。對華人女性而言,

    傳統社會以儒家禮法為基礎的行為準則,樹立了一個理想型婦女形象,塑造了傳

    統婦女柔順與堅毅的特質,作為傳統社會對婦女的要求標準,深刻影響華人婦女。

    歸結以上婦女論述,反映華人社會「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自我觀及兩

    性觀,而由中所顯現倫理關係中女子的居家之道,則包含(蕭虹,1999): 1. 以退(謙讓)為進(家庭和諧),柔順曲從,營造家庭的和諧 2. 認識陰陽殊性,體認「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3.以禮制情、克己復禮。「以禮制情」、「柔順曲從」是對女性性情的要求,李美枝認為,「柔順」含有「無我者」自然地順服於他

    人意旨的涵義;「曲從」則含有「有我者」強制自抑,勉強順服他人之意(李美枝、

    鍾秋玉,1996)。在前述傳統華人自我自制、克己的特徵下,對居於附屬地位的婦女又有更多更深的自我約制,而華人女性也在此文化期許中逐漸朝向一種沒有自

    我立場、不具個性的女性樣貌。經典女教的作者班昭作為一位「節行法度」又「博

    學高才」、「善於詞辯」1的傑出女性,卻寫作《女誡》成為歷代女性自我難以擺脫

    1 〈後漢書‧列女傳‧班昭傳〉記載班昭一生謹守婦道,“節行法度",而又“博學高才"。學術上協助完成《漢書》中的〈八表〉及〈天文志〉 ,又親授《漢書》於經學家馬融;在政治上深受鄧太后的倚賴,常常受到鄧太后的召見垂詢、與聞政事,甚至因此而恩蔭其子。(引自郭秋馨,2002)

  • 19

    的桎梏,則正反映女性內化文化價值之後更嚴苛的自我約制。

    三、社會變遷下的華人自我、華人女性與伴侶關係

    受到近代以來現代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華人文化在社會上已經不再是

    華人的唯一領導價值,華人社會的文化樣貌已經出現轉變,而華人的自我、華人

    女性、與華人的伴侶關係在此社會變遷、文化接合之際,面臨新時代的考驗,也

    被發現形成有別於過去的不同的內涵與特徵。

    (一)、社會變遷下的華人自我

    社會取向是中國傳統社會中民眾的主要社會互動方式,但近代以來長期受到

    社會現代化的影響,當代華人的個人取向互動特徵與內涵(現代性成份)逐漸增

    加,社會取向互動特徵與內涵(傳統性成份)逐漸減少 (楊國樞,2005)。截至目前,多位華人心理學者共同認為,兩種取向的心理與行為己能在華人的個人心智

    系統中同時並存、互動及運作(陸洛,2003;黃光國,1995;楊國樞,1992)。也就是說,當代華人己同時具備了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兩套適應生活的互動方式,是

    一種兼有「傳統性與現代性的雙文化自我」(楊國樞,2004)。

    然而,社會變遷下,雙文化自我所存在的兩個文化系統對個人內在平衡也可

    能帶來新的挑戰與心理危機。楊國樞(2004) 因應當前變遷下的社會,提出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並存的『華人自我四元論』,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個人取

    向自我」和三個次級「社會取向自我」分別是『關係取向自我』、『家族(團體)取向自我』、『他人取向自我』,並且以四個客體我清楚描述出個人內在可能發生的自我

    衝突,其中最常見的是「個人取向自我」與「社會取向自我」之幾種次級自我間

    的衝突,例如個人獨立自主的傾向(個人取向自我)與人際和諧互依(關係取向自我)的傾向相衝突;或者社會取向三個次級自我之間的衝突;另外也可能有單一客體

    我內的衝突,例如:忠孝不能兩全(關係取向自我內的衝突)。陳秉華(2 004)也認為變遷社會的華人,一方面會想要更多自我需求的滿足、追求自我目標的達成,

    但是另一方面仍要顧慮到關係中他人的需要與期待,並在關係中履行社會責任與

    義務,因此個人內在的個人自我與關係自我的衝突勢必增加,在人際關係中,要

    去自我滿足還是要去配合他人的矛盾也會攀升。

    陳氏指出過去傳統的華人社會所看重的是行為的規範,以及個人在關係中行

    為的合宜性,並不重視個人自我的需要,以及在關係中的自主與獨立性。以關係

    為重的影響,許多人個人的想法與感覺常常混淆著他人的想法與感受,常以他人

    的想法為想法,以他人的感覺為感覺,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分化低,沒有機會學習

    不斷去澄清確認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也較少有機會學習去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與感受,導致對於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都感到陌生(Chen,2005)。因此,當面對西方個人主義文化的衝擊時,雖然許多人開始有獨立的自我意識產生,已

  • 20

    經知道主張與維護個人自我的重要,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個人取向自我」其實

    認識並不多,對於自我的心理狀態的了解與掌握卻有限,而易出現自我混亂感與

    產生心理壓力和困擾。

    上述反映了社會變遷中華人自我面臨的挑戰,在傳統價值與社會取向的減弱

    及現代價值與個人取向的增加下,兩股並存的勢力使個人內在自我或人我互動中

    產生了矛盾、為難與失衡,也影響個體內在與人我間的和諧。

    針對此,楊國樞認為,為了有效適應現代與傳統共存之生活環境,個人的主

    體我必須擁有將個人取向自我成分與社會取向自我成分加以重新組合、融合、以

    至統整的各種能力,彈性而靈活地因應不同的問題與考驗。而陳秉華(2001)則指出,面對現代化的華人社會,個體在傳統人我關係受損的自主性需要發展出清

    晰的自我感,而為了繼續在緊密的社會關係中生活,按著華人社會維繫和諧的根

    本價值體系與他人互動,個人也需要培養出能夠在人我之間協調的能力,必須「能

    夠經常有意識的,有目的的,以私下或是公開的思考或行動,在自己與他人的關

    係中作協調,使自我的目標達成,也能夠獲得人際的和諧」。只有擁有不斷在人我

    之間尋求動態平衡的心理社會能力,才能使個人能夠滿足自我的需要,同時照顧

    到社會關係中他人的需要,而使個體達到兼顧自我以及維持社會和諧的目標。

    (二)、社會變遷下的華人女性

    社會變遷下個人適應的情況也具有性別上的差異。華人自我在社會變遷下面

    臨了挑戰與適應,而華人社會的女性除了面臨此雙元文化的衝擊,其原有的自我

    特徵,在此適應與重獲平衡的歷程上又似乎面臨更大的變遷。

    姚德慈(1985 )在女性在傳統與現代間的認知衝突與身心適應的研究中指出,女性在傳統與現代兩套價值之間,接受到現代觀念開始有了一些對自己的期待,

    但又深受內心固著的傳統觀念影響時,就會產生內在衝突,對傳統觀念越無法釋

    懷,感受到的內在衝突也會更強烈。女性所承受到的內在衝突與自身內在傳統性

    與現代性成份的高低有著密切相關,現代性愈高者,內在認知衝突會大,傳統性

    愈高者,則被發現身心適應均較傳統性低者差。

    而根據對華人男女大學生的調查研究,男女學生在現代化程度與心理需要上

    其實有很大的差別。男學生有比女學生更高的現代化程度,較低的順服需要與謙

    卑需要;女學生有比男學生更強的順服需要、親和需要、及求助需要,並且可以

    發現現代化在女性的心理需要方面所造成的改變比較明顯。推究其原因,傳統男

    性在人格的某些方面(如心理需要)本來就比較接近現代人的特質,現代化的過

    程中,在某些方面社會對男性之要求可能並無太大改變;相反,女性因其傳統的

    特質與現代化的特質相去較遠,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在人格上需作較大的變遷(李

    亦園、楊國樞編著,1974)。或許正因如此,女性在社會變遷中自我的轉變與適應,也往往被描述出不同面向上深淺層次的落差或斷裂。

  • 21

    黃曬莉(2001)對女性的個案研究中就指出,女性在傳統的父權社會文化之建構下,自我成長過程涵化父權式的構念;受現代教育的洗禮後,理性的思辨及

    現代技能讓多數女性有與男性分庭抗衡之實作能力,也初具了自我之效能,但多

    只停留在認知與科技技能的層面上,至於較為深層的自我,如情感我、身體我、

    價值我等方面,則多有所斷裂。是以,有著自主能力自主意識的女性進入約會關

    係後,仍會因為無形中根植的「理想女性形象」,因為對對方理性的女性形象的在

    乎,傾向扮演「好女孩的形象」,以獲得男友及其周遭親朋好友的肯定(劉惠琴,

    1999),持續接受社會再製的性別刻板印象,努力學習這些角色行為,讓自己成為一個女性化的女人。

    劉珠利對台灣女大學生的兩性關係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根據對台灣女大

    學生的訪談資料,劉珠利指出台灣年輕女性開始有了兩性平等的意識,在關係中

    期待建立「互相同理」的關係,除了互相照顧之外,還適度保持彼此之間的空間,

    期待對方的尊重。但兩性平等僅能在兩人關係中展現,以所採取的衝突解決的策

    略來看,當受訪者面對整體社會環境時,則又回到父權社會所規範的女性角色當

    中,回到「替男性保留面子」的角色,以讓步給男生的策略,維持男性的自尊,

    維持了兩人之間關係的平衡,對台灣父權文化價值觀仍舊的順從(劉珠利,2003)。

    總合上述可以發現,性別差異對於性別經驗的影響,是需要被注意的,對女

    性而言,其自我現代化的過程,是更多層次也更複雜的,社會變遷所引致的自我

    轉變,在其內在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平衡、衝突與落差。其次,雖然社會變遷,在

    現今的社會環境中,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已不若傳統來的嚴苛,隨著婦女賺錢能力

    增加,工作愈具技術性與持久性,婦女角色也愈受到尊重與自主,然而,大眾傳

    媒透過影劇、漫畫小說、流行歌曲,仍然不斷再製男女傳統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傳統的價值結構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在社會上仍多所殘留,女性在不覺間各方

    面的意念價值與行動仍可能受制於傳統刻板的女性印象,女性在追求肯定自我的

    生活之際,不能不對自己所持有的意念與行動,多一些思考與覺察。

    (三)、社會變遷下華人的伴侶關係

    社會變遷、雙元文化對華人個我的衝擊,是否會進入伴侶關係當中,為華人

    的伴侶關係,帶來內涵和互動模式上的質變,許多學者對現代變遷社會中,華人

    伴侶互動的情感內涵、互動歷程及衝突因應歷程進行研究:

    1. .情感內涵與愛情風格

    利翠珊(1997,1999,2008)對於華人夫妻親密情感當中的意義與內涵進行一連串的研究,歸納出四種華人夫妻的親密情感,分別是:「感激之情」、「欣

    賞之情」、「親近之情」,和「契合之情」。其中,「感激」與「欣賞」之情便

    是當個人在婚姻中克盡角色職責時,配偶對自己在婚姻中的付出與犧牲產生感動

    與感恩的情感,說明變遷社會華人伴侶關係中,角色義務、責任規範仍被重視,

  • 22

    而恪守角色責任的付出犧牲則反映了在情感關係中重視角色的關係性自我仍為夫

    妻恩情之基礎。

    卓紋君(2004)則對未有家庭承諾的台灣人伴侶關係之內涵進行研究。經由本土愛情量表的發展,以及對1847份問卷的因素分析,卓紋君(2004)發現代表目前國人對愛情的不同想法、感覺與反應的八種愛情風格,包括:「犧牲奉獻型」、

    「執著佔有型」、「悲觀保留型」、「真情投入型」、「游移手段型」、「肉體

    感官型」、「婚姻目的型」、與「浪漫表達型」。

    根據研究結果,卓紋君(2004)指出愛情風格與個人所具有的傳統性與現代性、和性別角色的關連性,她認為在「悲觀保留型」、「執著佔有型」女性及女性化

    者較高的得分,反映台灣女性在情感上傾向持保留與缺乏信任的心態,對兩性親

    密關係有較低的安全感與信任感,與傳統社會對男女在親密關係上的雙重標準,

    以及傳統女性被喻為「菟絲花」或「油麻菜籽」,在情感上並無主控與追求的權

    力,一旦遇人不淑,便難以改變、扭轉的宿命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個人受到

    傳統性別角色的制約影響,越承襲傳統女性的角色與立場,對愛情就越容易患得

    患失,所以,想掌握與享有愛情的同時,仍無法拋卻心中的疑慮與不確定。「犧

    牲奉獻」型則清楚代表了一種較為傳統、中國式的感情態度,在感情中慣於以容

    忍犧牲來保全關係,具有遵循規範和安分宿命的傳統特質,無論對方是否投入、

    專一,自己依然可以委曲求全、繼續付出,以犧牲個人的需要來保全感情、滿足

    對方或完成責任。

    卓紋君對台灣人愛情風格的研究與利翠珊對台灣夫妻恩情的結果都顯現出變

    遷社會下華人的伴侶關係的內涵仍保留一種傳統特徵,關係中的角色責任、和傳

    統性別角色仍然影響著華人的伴侶關係,做為伴侶的情感內涵的元素,或是個體

    對愛情關係態度行為的影響因子。

    2. 伴侶衝突來源與衝突因應

    除了變遷社會對華人自我帶來的適應與挑戰,本土學者同時也指出變遷社會

    對伴侶關係所帶來的衝擊。

    楊國樞認為大環境的現代化衝擊造成現代兩性在婚姻關係的適應問題(引自

    陳秉華,2004)。陳秉華進一步指出現今在傳統儒家文化與現代西方個人主義文化兩股力量的交會與衝擊下,社會變遷下的華人兩性伴侶關係,在個人心理以及面

    對兩性與婚姻關係容易出現的五種矛盾與衝突:1.個人自我的矛盾:獨立我或關係我的衝突。2.父子軸或夫妻軸的矛盾 3.權力關係的矛盾:男性中心或兩性平權的衝突。4.情感關係投入的矛盾:情感獨立或融合的衝突。5.關係衝突處理的矛盾:逃避或面對衝突 (陳秉華,2004)。。陳秉華同時強調,受到傳統性與現代性的影響,個體與伴侶對於關係或是個人取向的認同不同,當採取的衝突因應方式也不同

    時,會影響伴侶的互動關係,影響個人與伴侶關係的適應。

  • 23

    變遷社會為面對伴侶關係的個人以及伴侶雙方帶來新的挑戰與衝突議題,而

    變遷社會中華人伴侶之間關係互動歷程與衝突的因應,也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

    點。利翠珊(1995) 對 16 對台北地區結婚五年內的夫妻,進行夫妻互動歷程的分析,歸納出「忍耐克己」、「大事化小」、「迂迴繞道」、「直言不諱」、「公

    平互換」等五大經常被採行的策略。前三項主要承襲中國傳統順天知命的態度,

    互動的方式是內隱而重形式的,偏向藉由自己的修養化解婚姻中的爭端;後兩項

    則隱含有西方文化色彩,對雙方差異有較多實質且公開的處理,也會表現出外顯

    的行為。

    此外,黃宗堅、周玉慧、張思嘉(2000)歸納出夫妻互動中較常使用四種衝突因應策略:「因應協調」、「爭而不和」「忍讓逃避」「尋求奧援」;劉惠琴(2003)對688 位婚齡五年以上的夫妻進行因素分析發現五種衝突因應方式:「順從隔離」、「宣洩指責」、「面質挑戰」、「配合調整」,及「僵持己見」;張思嘉(2001)研究20對結婚三年內夫妻新婚適應過程中的互動模式也歸納出五個類型:「相互修正型」「先兵後禮型」「逃避問題型」「循環衝突型」「單方順應型」。

    洪雅真(2000)則發現依夫妻個人角色認知及溝通過程,關係衝突時產生的三種互動關係的類型,包括:(1)「遵循傳統角色應對模式」:夫妻兩人皆遵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角色期待而表現,夫妻間產生和諧的關係模式;(2)「軟化衝突維持角色和諧」:夫妻都遵循或配合著傳統的角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