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情结 - ylrbszb.ylrb.com/page/1/2019-10/14/a6/20191014a6_pdf.pdf ·...

1
2019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一 6 文化览胜 WENHUALANSHENG 责编/王子湋 李苗苗 编辑/安娜 美编/延杨红 校检/温馨 在诸多文人墨客中,蒲松龄无疑是最具真性情的人之一。 贴在他身上的第一个标签,是高考落榜生。在从古至今以学历 做门槛的语境里,榜下算不得学霸,榜上籍籍无名,他人生中注 定布满了灰暗色彩,穷困潦倒,可想而知。然而他却不甘平庸, 没有沉沦在琐碎贫困的日子里,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与 杜甫、张继、贾岛、归有光等众多优秀的落榜生一样,用一支笔和 才情智慧,在中国文学史上涂抹了厚重且瑰丽的一笔。 除过高考落榜生,蒲松龄还有另外一个标签,资深塾师。他 无疑是历史上民办教师中最出类拔萃的。他19岁考中秀才,主 考官施闰章曾赞赏蒲松龄的文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然而 就是这样一位运笔如风的才子最终被拒于高考门外。 我读《聊斋》,也读蒲松龄,特别喜欢蒲公的真实和坦诚。他 不像施耐庵,笔下的女性不是母夜叉、母大虫之流野蛮女友,便 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之类淫妇。文见性情,有人因此判定 施公有仇女心理。然而,蒲松龄恰好与他相反,毫不吝惜对女性 的赞美之情。他笔下的女子,无论凡人肉胎、狐仙鬼怪、花妖鱼 精,上至高官富家千金,下至黎民百姓小姐丫鬟,无一不娇媚动 人。他赞美阿宝是绝代佳人;孟芸娘则生得如出水芙蓉,风姿绰 约;巧娘长得妖艳无比,迈着莲花碎步,就连服侍她的丫鬟也个 个长得姿色艳丽;林四娘容貌艳丽无比,身着长袖衣服,笑吟吟 地说话,其神形兼备,姿态可人,跃然纸上;鲁公女姿色秀丽,身 穿锦绣貂皮大衣,骑着一匹小黑马,翩翩然画中人一般。冯生为 人轻佻放荡,碰到一位少女披着红色斗篷,容貌十分娇媚动人, 少女身后跟着一个小丫鬟,正踏露而行,鞋袜都被打湿了,对女 子顿生爱慕之意。红衣女郎抖动衣袖,低垂云鬓,袅袅婷婷地站 在那里,舞弄着手中的衣带。那般美好姿态,如沐春风。且别说 轻佻放荡的冯生,即便是我等儒雅文人也不免要暂时阖上书页, 细细遐想那般清纯美好的感受。他笔下的婴宁,美得清纯可爱, 那清脆纯净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读者耳畔。他写尚生眼中的胡 三姐像美艳绝伦的芍药碧桃花,真是整夜整夜地凝视,也不觉厌 烦。而胡四姐则如清晨带露的粉荷、三月里春雨滋润的杏花,嫣 然含笑,娇艳妩媚,真是美丽绝伦、举世无双。婢女粉蝶生得飘 逸俏丽、袅娜妩媚,两眼如秋水盈盈,有无限娇媚,不禁令男子心 荡神摇……几乎所有美丽褒奖的词语,他都送给了世间女子。 如果不是给予女性充分的尊重和欣赏,笔下怎能倾注如此美好? 他用笔辛辣,极具讽刺幽默意味。比如他介绍宁采臣为 人慷慨豪爽、端正自重。他常对人说:“平生除过妻子,不近其 他女色。”读到这一句,让人瞬间联想到《水浒传》,对于许多英 雄的私生活描写往往笼统地用到一句话:“在女色上不打紧。” 通常令人大惑不解。“小娘子确实是个画中人,假设我老太婆 是个男人,也会被勾了魂去。”眼前这一幕是宁采臣起身伏在 北边墙壁窗户下窥视到的,一个端正自重的男人竟然去听墙 根儿,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为蒲公的风趣幽默莞尔不已。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令人 啼笑皆非,一个被鬼高度赞誉的男人,竟然在妻子重病期间娶了女鬼聂小倩做妾,更 离谱的是他在聂小倩为其生下一个男孩后,又纳了一个小妾。蒲公很懂语言技巧, 叙述中他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可见他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于轻描淡写中让 我们品味到辛辣的讽刺。 例如《胡四姐》中胡家姊妹争风吃醋,她们如此骂道:“你这骚狐狸,竟敢来和人睡 觉!”她们忘了自己也是狐狸,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莲香》中,狐鬼共伺一男,莲香为桑晓, 讽刺女鬼李小姐:“接吻是你平时惯做的拿手好戏,怎么现在这般吝惜?”其言逼真,仿佛 邻里女子互相戏谑骂仗一般。在《狐谐》中,狐女智慧超群,妙语连珠。例如她面对客人 的轻薄,将他们比喻作狐儿子、狐孙子!尤其她戏耍陈所见、陈所闻两兄弟的细节,颇引 人入胜。蒲松龄讲了一个被老婆戴上绿帽子的捕快,起先怒气冲天,逼妻上吊,气消后自 嘲: “戴上一顶绿头巾,或许还压不死人。”蒲松龄的幽默诙谐,可见一斑。 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 础,但更要依靠瑰丽的想象力。蒲公在许多篇章中都描写到仙境,犹如桃花源般的理想 之境,令人神往。蒲公不但想象力惊人,语言也富有特色,在《香玉》中, “香玉一只手拉着 黄生,相对悲咽。黄生觉得握得很空,像自己的手握着自己的手似的。”时下有句流行段 子: “好像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殊不知是从蒲公作品中化用而来?蒲松龄不是 网红,他的语言竟然无意中走在了流行前沿。在他的作品中还出现了“抓赌”“赖债”“索 贿”等词,在别的明清小说中鲜有如此描写。蒲公的观点鲜明,他说老赖人而无品,赌徒 是不能算人的。蒲松龄看不惯文人之间恶俗的互相吹捧,便借苗生之口进行有力抨击。 “这些文章,只适合在床头向老婆读罢了,大庭广众之下吱哩哇啦真令人讨厌!”嘉平公子 不学无术,在便条上将“椒”错成“菽”, “姜”错为“江”, “可恨”错为“可浪”,简直别字连篇, 他便借妓女温姬之口给予辛辣讽刺: “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这些 看似闲笔的描写中,暗暗渗透了蒲公对当下人情世态、道德伦常的看法与批判态度。 蒲松龄在谈狐说鬼中,对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政治、道德伦常的孤愤胸怀隐约可 见。他虚构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故事,来针砭时弊,抒发忧愤,表达个人感受,寄托精神 上的追求向往。讲完《张诚》的故事,蒲公以异史氏的名义直抒胸臆:我听完这个故事,多 次掉下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拿着斧子帮助哥哥砍柴,他不禁慨叹道:这不是晋朝时救 助哥哥王祥的王览再次出现了吗?于是催人泪下一次。当老虎叼着张诚而去,不禁使人 失声大呼:老天爷是这样糊涂!于是又催人泪下一次。当兄弟俩意外相逢,又令人欣喜 落泪;他们又多了一位兄长,增添一层悲伤,却不禁使人为张别驾落泪,一家人团聚,让人 意外地吃惊,又意外地欣喜,没来由的眼泪不禁落下。不知道后世,也有人像我这样爱流 泪吗?读到此处,我已泪湿衣襟,为真性情的蒲松龄洒泪不止。我们都有一颗善感的心, 那一刻,透过三百年时光迷雾,两个干净的灵魂会合在一处。 我欣赏蒲公的真性情,更欣赏他仗义执言的士人态度。在《红玉》中,他说冯家父子 具有贤德,所以才得侠士相报。他感慨相如的遭遇也真算奇异了,但是县官的荒谬令人 发指,使人愤怒。他连呼遗憾“可惜啊没击中”!郭沫若曾评价蒲松龄: “写鬼写妖高人一 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纵观《聊斋》文本,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 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 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促织》《梦狼》等篇章皆是经典之作。 《姬生》中蒲公写了一位名士教化狐狸的故事,在文末,蒲公坦言,姬生想引邪归 正,反而被邪气所迷惑,若不是他自身过硬,家里又有贤内助的话,结局将会不可想 象。在《大王》中,对赌徒的无赖行径,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的批判!我佩服蒲公敢说真 话的勇气。 蒲松龄一生不得志,却并不潦倒,面对贫困的家境,他没有表现出凄苦作派,而能 苦中作乐,怡然自得。有一次,蒲松龄只剩六文钱,要约朋友在家吃饭。他列了个单 子,让妻子照单采购:两文钱的韭菜,两文钱的豆腐渣,两文钱的冬瓜,并嘱咐妻子:“记 得从门口的柳树上摘一把叶子,鸡窝掏俩鸡蛋。”每上一道菜,蒲松龄都会报出一个特 别的菜名:第一道菜叫“两个黄 鹂鸣翠柳”,是韭菜上铺摊蛋 黄;第二道菜叫“一行白鹭上青 天”,是焯好的柳叶配蛋白;第 三道菜叫“窗含西岭千秋雪”,是 清炒豆腐渣;第四道菜是冬瓜 汤,美其名曰“门泊东吴万里 船”。菜全部上完了,那样的怡 情之乐,岂不宾主皆欢。 妖还妖,人归人!我以为, 中国文坛,如果少了一本《聊 斋》,少了性情蒲松龄,一定会黯 然失色不少! 我对自行车有一种特殊的留恋情结,对它的爱恋,许是和 我生长在这个号称自行车王国的国度有关。从儿时到年少,再 到青年,自行车占据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像一个伙伴,陪我成 长,伴我走过人生旅途。 我拥有的第一辆脚踏车是五六岁的时候。我蹬着一辆红 色的儿童三轮车,在家属院的长坡上,疯狂地自由驰骋。那时, 我们这些孩子看着父母骑着“永久”牌自行车,真是羡慕不已, 便认为脚踏车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自行车。大人们骑着车子, 把小孩带在前面的大杆上,把成人带在后座上,我们几个小伙 伴,也把同伴带在连接脚踏车两个后轮的横杆上,后面的人几 乎是爬在骑行者的背上了。童年的脚踏车曾经带给了我们无 数欢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永久” “飞鸽” “红旗” “凤凰”等自行车 品牌,受到人们青睐。在我们身边,大部分都是“永久”牌。大 人们骑着车子,把小孩带到前面的横杆上,有时候后面也要带 人,一家三口,一辆自行车,愉快地出行。那时候,我们这些小 地方没有那么多交通规则,只有一条街,连红绿灯都没有,自行 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从乡下到县城,几十里的路上,人们 会骑着自行车,上坡推着,下坡加速,有了自行车,出行的问题 就解决了。 到了九十年代,到处可见新式的自行车。我真正拥有第一 辆自行车,是十一岁那年。由于我家搬离了家属院,离学校较 远,需要骑车上学。当时临近小学毕业,个子还小,父母给我买 了一辆红色女式自行车,前面没有大杆,容易上下车。我记得 是“飞鸽”牌的,这种女式自行车在当时比较罕见,是父亲托人 从外地买回来的。整个校园,我的自行车也算是个亮点,大概 只有我一人骑车上学,老师特意批准我把它放在教室门口,令 同学们羡慕不已。 姐姐比我胆小,还没有学会骑车,只能步行上学。母亲又 不让我带她,怕我们摔跤,我索性也以此为借口,自己一个人骑 车上学。其实,我早偷偷开始带同学了,骑行的功底大概源于 儿时的那辆脚踏车。我带同学从来没有摔过跤,我们结伴同 行,听风声呼呼而过,心里美滋滋的。 姐姐在小升初的那年暑假才开始学骑车,她用舅舅的旧自 行车在外婆家的河滩上练习了好一阵子。母亲大概怕新手容 易摔跤,比较费车,舅舅的那辆旧车就成了姐姐上初中时的骑 行工具了。舅舅的那辆车是有大杆的,上下车不方便。我常常 躲着姐姐,怕她看见我带同学,直到我们在同一所中学上初中, 才偶尔和她同行。 九十年代中期,自行车的样式已经很多了,那时很多女同 学骑的自行车样式特别漂亮,还可以变速,没有大杆,夏天穿裙 子也方便骑行,整体感觉特别优雅。而那时,上初中的我和姐 姐只能羡慕同学们的漂亮自行车。当我俩的车子一夜之间被 小偷盗走后,我那辆红色的自行车永远地只能留在了小学的毕 业照中。父母又买来新的自行车,一辆是暗红色女式没大杆 的,一辆是黑色男女通用式有大杆的。父母认为姐姐的骑行技 术没有我的好,就把那辆女式车分给她,让我嫉妒了好一阵 儿。后来,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骑着那种和舅舅的老式自行车 一样的旧车,也就不觉得自己的车子难看了。我在前面大杆上 带一个同学,后座上带一个同学,根本不会考虑安全问题,车子 老是爆胎,大概是负荷太重了吧!父母并不知我这样带人,总 是怪我太费事,老修车。 终于,因为我的不小心,出了车祸。周末和同学一道骑车 溜达,正赶上修路,我们几个在一个长坡上没有减速,全部滑倒 在马路上。当时,整个人趴在路上却不顾疼痛,先把自行车扶 起来看看坏了没有,生怕回家挨骂。结果自行车倒是没什么大 问题,我穿姐姐的一套青绿色运动服可遭殃了,整个前身部位 全部都是沥青。知道闯祸了,不能就这么回家。同学把我带到 她家,换了她姐姐的一套淡粉色运动衣,乍一看,和姐姐那套样 式没什么区别。我赶快回家,偷偷摸摸换上自己的衣服,把姐 姐那套衣服压在柜子最下面。过了几天,母亲收拾柜子发现 了,二话没说,打了我一顿。从那时开始,我骑车多了几分谨 慎,但还是会同时带两个人。我总认为,那次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路况的问题。 直到姐姐上中专了,我的自行车坏的时候,才有资格骑那 辆女式自行车。那时候,羡慕别的同学骑着红色的女式自行车 时,我总能想象一下,等我长大了,那时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 一定要有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女式自行车。 儿子四岁时,在我生日那天,老公送了我一辆红色的自 行车,花了将近半个月工资。车子看上去特别美观,车轮很 小,车座可以调整高低,还可以变速,特别轻便。我骑着它 上下班、接送儿子去幼儿园,这是专属于我的自行车。儿子 七岁生日时,我们送了他一辆黑色儿童赛车,在这之前,他 已经拥有过两辆儿童自行车,他生活的年代,可比我们的童 年好多了。随着个子的增长,我们可以给他选购适合骑行 的自行车。 后来,我们又买了摩托车、小轿车,很多时候它们取代了自 行车,但短距离出行,自行车仍然是首选。在我的心里,自行车 永远都是我的最爱。就像现在满大街都可见汽车、摩托车、电 动车,但自行车依然那么受人青睐。 到现在,我家阳台上,除了女儿的两辆儿童脚踏车在静等 她长大,还放着两辆成人自行车。一辆是粉红色的美利达维多 利亚女式赛车,这是我的生日礼物;一辆是黄色的美利达维多 利亚男士赛车,样式非常时尚,这是儿子的生日礼物。当时买 的时候,差不多花掉了我一个月的工资。我和儿子常常相伴着 去骑车,骑行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他骑车的背影,不由得会想 起我的童年和少年。能够生活在好时代里,未来我们一定能拥 有更好的自行车。 如今,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到处还可见自行车,各式各样 的,但最显眼的要属共享单车了。时代在飞速发展,城市在飞 速变化,自行车却永远没有失去它的魅力,有多少人对它仍然 依恋着,就像它在我的心中一样,已是一种永远的情结。 永远的情结 赵波 捧茗悦读 国庆假期,正值《我和我的祖国》刚刚上映,为了避开观影 高峰时段,一大早,我就约了两个好友同去电影院。 观影人群里,除了大多数的年轻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 老夫妻,由于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他们是由工作人员推着轮椅 进来的。因为就坐在他们附近的座位,我发现从电影开始到结 束,两位老人的眼睛始终紧盯着屏幕,每到动情处,他们的身体 都会微微地向前一探。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主线,通过 7 个动人的故 事,讲述了不同年代、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爱国主义 的传承。患有恐高症的电动升旗设计者,为了保证国庆日国 旗能顺利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在亿万人的心中,在国庆 前夜爬上相当于7层楼高的旗杆焊接零件;在所有人都往外 撤离的紧急时刻,为了保护原子弹研究试验成果,无名青年 逆行跑到实验室,承受着被辐射的危险,解除了危机警报;小 小少年为了保护天线信号,在中国女排战胜美国队的历史时 刻,来回穿梭在弄堂上下的灵巧身影;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在 香港回归仪式当天保证中国国旗在零分零秒升起,反复校对 时间的较真态度;出租车司机在得知“偷拿”自己奥运入场券 的孩子,是汶川地震的遇难家属后,将视为珍宝的入场券免 费送给他人的举动;在目睹真正的白昼流星后,叛逆青年从 迷惘到归乡的蜕变;从小梦想飞向蓝天,在机会到来的时候, 却毅然选择做备选飞行的取舍担当。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电影里的这群人,我想“可爱”两 个字最为恰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可能他们只是渺小的个 体,但在关键时候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彰显出的大爱和担当,却 一次次让我们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不由得要为他们鼓掌。 走出电影院,我的眼前还是那一个个为国奋进的身影,我的耳 边还萦绕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调,我的心中还澎湃着沸腾燃烧的 血液。我想,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坚持属于自 己的爱国方式,为盛世中国不懈奋斗。 爱国,不需要理由 —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郭宏欣 晚舟 (摄影) 乔雄波 —记忆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Aug-2020

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永远的情结 - ylrbszb.ylrb.com/page/1/2019-10/14/A6/20191014A6_pdf.pdf · 得从门口的柳树上摘一把叶子,鸡窝掏俩鸡蛋。”每上一道菜,蒲松龄都会报出一个特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6 文 化 览 胜WENHUALANSHENG责编/王子湋 李苗苗 编辑/安娜 美编/延杨红 校检/温馨

在诸多文人墨客中,蒲松龄无疑是最具真性情的人之一。贴在他身上的第一个标签,是高考落榜生。在从古至今以学历做门槛的语境里,榜下算不得学霸,榜上籍籍无名,他人生中注定布满了灰暗色彩,穷困潦倒,可想而知。然而他却不甘平庸,没有沉沦在琐碎贫困的日子里,“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与杜甫、张继、贾岛、归有光等众多优秀的落榜生一样,用一支笔和才情智慧,在中国文学史上涂抹了厚重且瑰丽的一笔。

除过高考落榜生,蒲松龄还有另外一个标签,资深塾师。他无疑是历史上民办教师中最出类拔萃的。他19岁考中秀才,主考官施闰章曾赞赏蒲松龄的文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运笔如风的才子最终被拒于高考门外。

我读《聊斋》,也读蒲松龄,特别喜欢蒲公的真实和坦诚。他不像施耐庵,笔下的女性不是母夜叉、母大虫之流野蛮女友,便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之类淫妇。文见性情,有人因此判定施公有仇女心理。然而,蒲松龄恰好与他相反,毫不吝惜对女性的赞美之情。他笔下的女子,无论凡人肉胎、狐仙鬼怪、花妖鱼精,上至高官富家千金,下至黎民百姓小姐丫鬟,无一不娇媚动人。他赞美阿宝是绝代佳人;孟芸娘则生得如出水芙蓉,风姿绰约;巧娘长得妖艳无比,迈着莲花碎步,就连服侍她的丫鬟也个个长得姿色艳丽;林四娘容貌艳丽无比,身着长袖衣服,笑吟吟地说话,其神形兼备,姿态可人,跃然纸上;鲁公女姿色秀丽,身穿锦绣貂皮大衣,骑着一匹小黑马,翩翩然画中人一般。冯生为人轻佻放荡,碰到一位少女披着红色斗篷,容貌十分娇媚动人,少女身后跟着一个小丫鬟,正踏露而行,鞋袜都被打湿了,对女子顿生爱慕之意。红衣女郎抖动衣袖,低垂云鬓,袅袅婷婷地站在那里,舞弄着手中的衣带。那般美好姿态,如沐春风。且别说轻佻放荡的冯生,即便是我等儒雅文人也不免要暂时阖上书页,细细遐想那般清纯美好的感受。他笔下的婴宁,美得清纯可爱,那清脆纯净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读者耳畔。他写尚生眼中的胡三姐像美艳绝伦的芍药碧桃花,真是整夜整夜地凝视,也不觉厌烦。而胡四姐则如清晨带露的粉荷、三月里春雨滋润的杏花,嫣然含笑,娇艳妩媚,真是美丽绝伦、举世无双。婢女粉蝶生得飘逸俏丽、袅娜妩媚,两眼如秋水盈盈,有无限娇媚,不禁令男子心荡神摇……几乎所有美丽褒奖的词语,他都送给了世间女子。如果不是给予女性充分的尊重和欣赏,笔下怎能倾注如此美好?

他用笔辛辣,极具讽刺幽默意味。比如他介绍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端正自重。他常对人说:“平生除过妻子,不近其他女色。”读到这一句,让人瞬间联想到《水浒传》,对于许多英雄的私生活描写往往笼统地用到一句话:“在女色上不打紧。”通常令人大惑不解。“小娘子确实是个画中人,假设我老太婆是个男人,也会被勾了魂去。”眼前这一幕是宁采臣起身伏在北边墙壁窗户下窥视到的,一个端正自重的男人竟然去听墙

根儿,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为蒲公的风趣幽默莞尔不已。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令人啼笑皆非,一个被鬼高度赞誉的男人,竟然在妻子重病期间娶了女鬼聂小倩做妾,更离谱的是他在聂小倩为其生下一个男孩后,又纳了一个小妾。蒲公很懂语言技巧,叙述中他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可见他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于轻描淡写中让我们品味到辛辣的讽刺。

例如《胡四姐》中胡家姊妹争风吃醋,她们如此骂道:“你这骚狐狸,竟敢来和人睡觉!”她们忘了自己也是狐狸,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莲香》中,狐鬼共伺一男,莲香为桑晓,讽刺女鬼李小姐:“接吻是你平时惯做的拿手好戏,怎么现在这般吝惜?”其言逼真,仿佛邻里女子互相戏谑骂仗一般。在《狐谐》中,狐女智慧超群,妙语连珠。例如她面对客人的轻薄,将他们比喻作狐儿子、狐孙子!尤其她戏耍陈所见、陈所闻两兄弟的细节,颇引人入胜。蒲松龄讲了一个被老婆戴上绿帽子的捕快,起先怒气冲天,逼妻上吊,气消后自嘲:“戴上一顶绿头巾,或许还压不死人。”蒲松龄的幽默诙谐,可见一斑。

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更要依靠瑰丽的想象力。蒲公在许多篇章中都描写到仙境,犹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境,令人神往。蒲公不但想象力惊人,语言也富有特色,在《香玉》中,“香玉一只手拉着黄生,相对悲咽。黄生觉得握得很空,像自己的手握着自己的手似的。”时下有句流行段子:“好像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殊不知是从蒲公作品中化用而来?蒲松龄不是网红,他的语言竟然无意中走在了流行前沿。在他的作品中还出现了“抓赌”“赖债”“索贿”等词,在别的明清小说中鲜有如此描写。蒲公的观点鲜明,他说老赖人而无品,赌徒是不能算人的。蒲松龄看不惯文人之间恶俗的互相吹捧,便借苗生之口进行有力抨击。

“这些文章,只适合在床头向老婆读罢了,大庭广众之下吱哩哇啦真令人讨厌!”嘉平公子不学无术,在便条上将“椒”错成“菽”,“姜”错为“江”,“可恨”错为“可浪”,简直别字连篇,他便借妓女温姬之口给予辛辣讽刺:“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这些看似闲笔的描写中,暗暗渗透了蒲公对当下人情世态、道德伦常的看法与批判态度。

蒲松龄在谈狐说鬼中,对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政治、道德伦常的孤愤胸怀隐约可见。他虚构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故事,来针砭时弊,抒发忧愤,表达个人感受,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讲完《张诚》的故事,蒲公以异史氏的名义直抒胸臆:我听完这个故事,多次掉下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拿着斧子帮助哥哥砍柴,他不禁慨叹道:这不是晋朝时救助哥哥王祥的王览再次出现了吗?于是催人泪下一次。当老虎叼着张诚而去,不禁使人失声大呼:老天爷是这样糊涂!于是又催人泪下一次。当兄弟俩意外相逢,又令人欣喜落泪;他们又多了一位兄长,增添一层悲伤,却不禁使人为张别驾落泪,一家人团聚,让人意外地吃惊,又意外地欣喜,没来由的眼泪不禁落下。不知道后世,也有人像我这样爱流泪吗?读到此处,我已泪湿衣襟,为真性情的蒲松龄洒泪不止。我们都有一颗善感的心,那一刻,透过三百年时光迷雾,两个干净的灵魂会合在一处。

我欣赏蒲公的真性情,更欣赏他仗义执言的士人态度。在《红玉》中,他说冯家父子具有贤德,所以才得侠士相报。他感慨相如的遭遇也真算奇异了,但是县官的荒谬令人发指,使人愤怒。他连呼遗憾“可惜啊没击中”!郭沫若曾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纵观《聊斋》文本,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促织》《梦狼》等篇章皆是经典之作。

《姬生》中蒲公写了一位名士教化狐狸的故事,在文末,蒲公坦言,姬生想引邪归正,反而被邪气所迷惑,若不是他自身过硬,家里又有贤内助的话,结局将会不可想象。在《大王》中,对赌徒的无赖行径,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的批判!我佩服蒲公敢说真话的勇气。

蒲松龄一生不得志,却并不潦倒,面对贫困的家境,他没有表现出凄苦作派,而能苦中作乐,怡然自得。有一次,蒲松龄只剩六文钱,要约朋友在家吃饭。他列了个单子,让妻子照单采购:两文钱的韭菜,两文钱的豆腐渣,两文钱的冬瓜,并嘱咐妻子:“记得从门口的柳树上摘一把叶子,鸡窝掏俩鸡蛋。”每上一道菜,蒲松龄都会报出一个特

别的菜名:第一道菜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是韭菜上铺摊蛋黄;第二道菜叫“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焯好的柳叶配蛋白;第三道菜叫“窗含西岭千秋雪”,是清炒豆腐渣;第四道菜是冬瓜汤,美其名曰“门泊东吴万里船”。菜全部上完了,那样的怡情之乐,岂不宾主皆欢。

妖还妖,人归人!我以为,中国文坛,如果少了一本《聊斋》,少了性情蒲松龄,一定会黯然失色不少!

我对自行车有一种特殊的留恋情结,对它的爱恋,许是和我生长在这个号称自行车王国的国度有关。从儿时到年少,再到青年,自行车占据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像一个伙伴,陪我成长,伴我走过人生旅途。

我拥有的第一辆脚踏车是五六岁的时候。我蹬着一辆红色的儿童三轮车,在家属院的长坡上,疯狂地自由驰骋。那时,我们这些孩子看着父母骑着“永久”牌自行车,真是羡慕不已,便认为脚踏车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自行车。大人们骑着车子,把小孩带在前面的大杆上,把成人带在后座上,我们几个小伙伴,也把同伴带在连接脚踏车两个后轮的横杆上,后面的人几乎是爬在骑行者的背上了。童年的脚踏车曾经带给了我们无数欢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永久”“飞鸽”“红旗”“凤凰”等自行车品牌,受到人们青睐。在我们身边,大部分都是“永久”牌。大人们骑着车子,把小孩带到前面的横杆上,有时候后面也要带人,一家三口,一辆自行车,愉快地出行。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地方没有那么多交通规则,只有一条街,连红绿灯都没有,自行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从乡下到县城,几十里的路上,人们会骑着自行车,上坡推着,下坡加速,有了自行车,出行的问题就解决了。

到了九十年代,到处可见新式的自行车。我真正拥有第一辆自行车,是十一岁那年。由于我家搬离了家属院,离学校较远,需要骑车上学。当时临近小学毕业,个子还小,父母给我买了一辆红色女式自行车,前面没有大杆,容易上下车。我记得是“飞鸽”牌的,这种女式自行车在当时比较罕见,是父亲托人从外地买回来的。整个校园,我的自行车也算是个亮点,大概只有我一人骑车上学,老师特意批准我把它放在教室门口,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姐姐比我胆小,还没有学会骑车,只能步行上学。母亲又不让我带她,怕我们摔跤,我索性也以此为借口,自己一个人骑车上学。其实,我早偷偷开始带同学了,骑行的功底大概源于儿时的那辆脚踏车。我带同学从来没有摔过跤,我们结伴同行,听风声呼呼而过,心里美滋滋的。

姐姐在小升初的那年暑假才开始学骑车,她用舅舅的旧自行车在外婆家的河滩上练习了好一阵子。母亲大概怕新手容易摔跤,比较费车,舅舅的那辆旧车就成了姐姐上初中时的骑行工具了。舅舅的那辆车是有大杆的,上下车不方便。我常常躲着姐姐,怕她看见我带同学,直到我们在同一所中学上初中,才偶尔和她同行。

九十年代中期,自行车的样式已经很多了,那时很多女同学骑的自行车样式特别漂亮,还可以变速,没有大杆,夏天穿裙子也方便骑行,整体感觉特别优雅。而那时,上初中的我和姐姐只能羡慕同学们的漂亮自行车。当我俩的车子一夜之间被小偷盗走后,我那辆红色的自行车永远地只能留在了小学的毕业照中。父母又买来新的自行车,一辆是暗红色女式没大杆的,一辆是黑色男女通用式有大杆的。父母认为姐姐的骑行技

术没有我的好,就把那辆女式车分给她,让我嫉妒了好一阵儿。后来,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骑着那种和舅舅的老式自行车一样的旧车,也就不觉得自己的车子难看了。我在前面大杆上带一个同学,后座上带一个同学,根本不会考虑安全问题,车子老是爆胎,大概是负荷太重了吧!父母并不知我这样带人,总是怪我太费事,老修车。

终于,因为我的不小心,出了车祸。周末和同学一道骑车溜达,正赶上修路,我们几个在一个长坡上没有减速,全部滑倒在马路上。当时,整个人趴在路上却不顾疼痛,先把自行车扶起来看看坏了没有,生怕回家挨骂。结果自行车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我穿姐姐的一套青绿色运动服可遭殃了,整个前身部位全部都是沥青。知道闯祸了,不能就这么回家。同学把我带到她家,换了她姐姐的一套淡粉色运动衣,乍一看,和姐姐那套样式没什么区别。我赶快回家,偷偷摸摸换上自己的衣服,把姐姐那套衣服压在柜子最下面。过了几天,母亲收拾柜子发现了,二话没说,打了我一顿。从那时开始,我骑车多了几分谨慎,但还是会同时带两个人。我总认为,那次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路况的问题。

直到姐姐上中专了,我的自行车坏的时候,才有资格骑那辆女式自行车。那时候,羡慕别的同学骑着红色的女式自行车时,我总能想象一下,等我长大了,那时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一定要有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女式自行车。

儿子四岁时,在我生日那天,老公送了我一辆红色的自行车,花了将近半个月工资。车子看上去特别美观,车轮很小,车座可以调整高低,还可以变速,特别轻便。我骑着它上下班、接送儿子去幼儿园,这是专属于我的自行车。儿子七岁生日时,我们送了他一辆黑色儿童赛车,在这之前,他已经拥有过两辆儿童自行车,他生活的年代,可比我们的童年好多了。随着个子的增长,我们可以给他选购适合骑行的自行车。

后来,我们又买了摩托车、小轿车,很多时候它们取代了自行车,但短距离出行,自行车仍然是首选。在我的心里,自行车永远都是我的最爱。就像现在满大街都可见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但自行车依然那么受人青睐。

到现在,我家阳台上,除了女儿的两辆儿童脚踏车在静等她长大,还放着两辆成人自行车。一辆是粉红色的美利达维多利亚女式赛车,这是我的生日礼物;一辆是黄色的美利达维多利亚男士赛车,样式非常时尚,这是儿子的生日礼物。当时买的时候,差不多花掉了我一个月的工资。我和儿子常常相伴着去骑车,骑行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他骑车的背影,不由得会想起我的童年和少年。能够生活在好时代里,未来我们一定能拥有更好的自行车。

如今,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到处还可见自行车,各式各样的,但最显眼的要属共享单车了。时代在飞速发展,城市在飞速变化,自行车却永远没有失去它的魅力,有多少人对它仍然依恋着,就像它在我的心中一样,已是一种永远的情结。

性情蒲松龄

任静

永远的情结赵波

捧茗悦读

国庆假期,正值《我和我的祖国》刚刚上映,为了避开观影高峰时段,一大早,我就约了两个好友同去电影院。

观影人群里,除了大多数的年轻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老夫妻,由于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他们是由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进来的。因为就坐在他们附近的座位,我发现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两位老人的眼睛始终紧盯着屏幕,每到动情处,他们的身体都会微微地向前一探。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主线,通过 7 个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不同年代、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爱国主义的传承。患有恐高症的电动升旗设计者,为了保证国庆日国旗能顺利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在亿万人的心中,在国庆前夜爬上相当于7 层楼高的旗杆焊接零件;在所有人都往外撤离的紧急时刻,为了保护原子弹研究试验成果,无名青年逆行跑到实验室,承受着被辐射的危险,解除了危机警报;小小少年为了保护天线信号,在中国女排战胜美国队的历史时

刻,来回穿梭在弄堂上下的灵巧身影;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在香港回归仪式当天保证中国国旗在零分零秒升起,反复校对时间的较真态度;出租车司机在得知“偷拿”自己奥运入场券的孩子,是汶川地震的遇难家属后,将视为珍宝的入场券免费送给他人的举动;在目睹真正的白昼流星后,叛逆青年从迷惘到归乡的蜕变;从小梦想飞向蓝天,在机会到来的时候,却毅然选择做备选飞行的取舍担当。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电影里的这群人,我想“可爱”两个字最为恰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可能他们只是渺小的个体,但在关键时候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彰显出的大爱和担当,却一次次让我们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不由得要为他们鼓掌。

走出电影院,我的眼前还是那一个个为国奋进的身影,我的耳边还萦绕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调,我的心中还澎湃着沸腾燃烧的血液。我想,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坚持属于自己的爱国方式,为盛世中国不懈奋斗。

爱国,不需要理由——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郭宏欣

晚舟(摄影) 乔雄波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