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36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教学设计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语文 【阅读课 实战演练】 1)【参考答案】 写作特点: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 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的结构非 常整齐。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 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语言优美,非常诗意化,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编者意图: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 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 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除此之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义务 教育阶段朗读教学的总要求,课文诗意化的语言,适合学生朗读,锻炼朗读能力。 2)【参考答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3.激发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3)【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文《秋天的 雨》。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 2.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解惑后同桌交流。 3.教师集中教学生字新词,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Sep-2019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教学设计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语文

【阅读课 实战演练】

(1)【参考答案】

写作特点: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

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的结构非

常整齐。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

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语言优美,非常诗意化,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编者意图: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

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

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除此之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义务

教育阶段朗读教学的总要求,课文诗意化的语言,适合学生朗读,锻炼朗读能力。

(2)【参考答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3.激发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3)【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文《秋天的

雨》。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

2.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解惑后同桌交流。

3.教师集中教学生字新词,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4.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1.看看秋的颜色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出示多媒体投影)

(2)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

(3)教师范读指导。(配音乐朗读)(学生倾听)

(4)学生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个别读,齐读)

2.闻闻秋的味道

(1)请你读一读,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听听秋的声音

(1)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喇叭吹的是什

么?

(2)指导学生读。(个别读,分男女生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背诵

比赛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配乐)

五、交流拓展,小结作业

小结: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作业:(1)写一首诗(编写歌词)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识字写字课 实战演练】

(1)【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 6 个生字;能够运用学到的生字组词

造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曹冲称象的经过,能够复述课文,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4)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2)【参考答案】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官:上下结构,部首是宀,上短下长。会意字,从“宀”,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

思。本义是官吏,官员。

(3)【参考答案】

一、提出“岁”字

教师出示“岁”字的卡片,将其贴在黑板上。

二、学习“岁”字

①“岁”字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三、书写“岁”字

①学生先观察“岁”字的结构,思考哪里最难写。

②教师示范写。

③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在空中写出“岁”字的笔画顺序

④学生在练习本的田字格上写出“岁”字

⑤教师提示:岁是上短下长,“岁”字上面“山”的中间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四、运用“岁”字

①请学生们利用“岁”字组词。

②请学生们根据“岁”字的意思进行情境想象,看字说话。

第二部分 数学

第四章 经典例题

1.【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快速利用其进行解

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画线段图和小组讨论以及自主探究等活动,提升解决问题,

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兴趣逐渐加深.

(2)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

际问题.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教材通过画线段图以及书中小朋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2

23

的计算方法,之后进一

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3)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多媒体呈现熊大熊二比赛走路的视频,提出数学问题,谁走的快些?

2.新知讲授:

引导学生先求熊大走的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2

23

,观察发现是整数

除以分数的算式.

提出问题:怎么计算2

23

呢?引导学生尝试画线段图.

学生活动:前后桌 4 人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分享讨

论结果.

预设:先求1

3小时走的千米数,也就是求 2 的

1

2,即

12

2 ,再求 3 个

1

3小时走的千

米数,即1

2 32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总结计算过程,2 1 3

2 2 3 2 33 2 2

提出问题:熊二2

5小时走了 3 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与熊大谁走的快些?

预设:2 1 5

3 3 5 35 2 2

预设:15

32 ,熊二走的快.

组织学生观察两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师生共同总结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巩固提高:

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整数除以分数的算式.

谁是数学的小能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学习收获?

课后作业: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应用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

2.【参考答案】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

的一种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合图形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教学图形这一部分知识时,渗透分类思想尤为明

显的。往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如三角形按角分类,则有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果按边的长短关系分类,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

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可分为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教学时,我们就要

追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你比较了物体图形的哪些特征?从

而使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的本质。

②结合概念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概念教学中应挖掘教材蕴含着的数学思想,把握

渗透的契机,进行有机渗透。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 一课时,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就

要通过数域的扩充,对“正数”、“负数”的理解,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③结合“解决问题”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分

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归纳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

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逐步渗透分类思

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

中的作用。逐步锻炼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主题图

组织学生思考:对比两个房间,你更喜欢在哪个房间玩耍和学习呢?说一说你的理

由,并分享一下你的房间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好的整理房间的小妙招呢?

板书《整理房间》

设计意图:呈现课本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的前提。提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房间,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并通过交流整理房间的心

得为本节课的分类思想做铺垫,同时也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

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环节二:探究新知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提问:“同学们在家里是否都整理自己的房间呢?”“房间都有那些物品需要整理?”

“想一想如果是你来帮忙整理房间,你会怎么整理?

组织学生前后桌结成一个学习小组,探讨如何进行整理,5 分钟过后提问小组代表

讨论结果。

预设: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都放在写字台上,皮球、玩具熊、玩具车都放在

柜子里等等。

将学生的分类方法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理房间的过程就是分类,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是一类,

都是学习用品,所以都放在写字台上;皮球、玩具熊、玩具车都是玩具,都放在柜子里;

上衣、裤子、鞋都是服饰,放在床上;小凳子是家具,放在床边。

教师进行归纳: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品和其他物品分开;分类的

方法:分类时先判断物品中有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相同的用途等,然后把同类物品放

在一起。”

补充板书,按用途分类:

文具 书本、铅笔、铅笔盒、台灯

玩具 皮球、玩具熊、玩具车

服饰 上衣、裤子

家具 小凳子

设置意图:组织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

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宽松氛围,给足了学生思维的时

间和空间,学生自主体会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教师再给予总结。此外,通过学生之

间的合作,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1)把会飞的动物图上颜色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水果画√,蔬菜画○

设计意图: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又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了学习状态,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兴趣。

环节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想一想分类的含义是什么?“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品和其他

物品分开。”

(2)如何去分类?“分类时先判断物品中有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相同的用途等,

然后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

作业:回家按照运用今天学到的物品分类的知识,把自己房间的物品分类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束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今天课程进行总结,布置

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分类的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英语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

【现场训练】

【参考答案】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bike, bus, plane, ship, car

and train”.

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use these new words to make different sentences.

Emotional aim:

Students would like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in their daily life.

第二节 教学重难点设计

【现场训练】

【参考设计】

Teaching key points: express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as well as the

usage of “Favorit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start a discussion about their school days and subjects.

第三节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语言知识教学过程设计

【现场训练】

【参考设计】

Greeting with students and listen an English song together named “If you happy and you

know it”. During this section, students can do some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lyrics.

(Justification: In this way, teacher can form a better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 for th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can lead to my new class.)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七)完整案例展示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①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some new words: hay, grass, corn, and meat.

② Students can use some simple imperative sentences to tell the rules.

Ability aims:

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by taking part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Emotional aims:

Students will know they should obey some rules when visiting some places.

Teaching key &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and use “Don’t...” sentences to tell the rules.

Difficult point:

Students are not afraid of speaking English and they can be active in class activiti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Let students watch a video about Old Macdonald’s farm and sing with the chant:

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e i e i o.

On his farm he has five ducks, e i e i o.

A quack-quack here! A quack-quack there!

Here a quack! There a quack!

Everywhere a quack-quack!

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e i e i o…

【设计意图】Students can be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when listening and singing with the

chant, and it’s a good way for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Step 2 Presentation

① Show some pictures of Old Macdonald’s farm on the screen, and then ask students

what they can find to teach them the new words: hay, grass, corn, and meat. Teacher will also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draw them on the blackboard. Students need to read the words in different ways, for example,

in high and low voice.

② Invite students to visit Old Macdonald’s farm with me, and they should tell what kind

of rules they need to obey. They can discuss in pairs. After that, teacher will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and show some signs, such as “Don’t litter” “Don’t walk on the

grass” “Don’t pick flowers” “Don’t throw stones”.

【设计意图】Pictures are so vivid for students that they can both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and create a nice atmosphere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link the meanings with the objects in their real life.

Step 3 Practice

① Play a game: Flash card. Teacher will show students some cards with the pictures of

the new words. Students need speak out the names of the objects on the card as quickly as they

can.

② Do a match: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with explanation, for example, please put the

rubbish in the rubbish bin. An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tch these pictures with the signs

they learned just now. At the same time, they will cooperate in group of four to compete with

other groups.

【设计意图】Students will be willing to speak when they are playing interesting

games. And these activities can help them to practic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Step 4 Production

① Role play: Students work in group of four and act as different roles in the activity

“Look and say” to make a dialogue. 5 minutes later, some groups will be invited to perform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

② Chant: Students visit Old Macdonald’s farm together and sing the chant. They will

recognize the animals on the farm and count them to change some lyrics, for example,

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e i e i o.

On his farm he has two cows, e i e i o.

A moo-moo here! A moo-moo there!

Here a moo! There a moo!

Everywhere a moo-moo!

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e i e i o…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设计意图】Role-play can improve students’ cooperative ability. And students can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into daily use.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inging a song

together is a good way to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in an interesting way.

Step 5 Summary & homework

Students will read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gain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gether.

After class, students will draw a picture of the farm he or she likes, and introduce it to the

whole class next time.

【设计意图】By drawing pictures, students can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apply the

knowledge in their real life.

Blackboard design

二、语言技能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说课教学 Teach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现场训练】

Pre-listening

Teacher shows the story of “Crow Drinks Water”, and present new words: thirsty, drink,

etc..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drinks and asks students:”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then guide them to answer: “I’d like to drink some …”

While-listening

Unit 1 A visit to a farm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 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repeat the conversation.

2. Let students listen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find out what happened in this conversation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 Who’s hungry?

② What would Father like to eat?

③ What would Father like to drink?

3. Let students listen for the third time and give students some time to 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s

Post-listening

Perform the dialogue in roles in front of the class by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s learnt.

(二) 读写课教学 Teaching Read and Write

【现场训练】

Pre-reading

Show the picture about Robin and introduce him to all students: “Today I bring a new

friend to you. This is Robin. Would you like to guess his abilities?” Students may answer that

“he can do housework”, “he can play with children”, “he can sing English songs” and so on.

Then after learning this passage, you will find whether your guessing is right or not and get to

know the real abilities of Robin.

While-reading

1. Fast-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Robin’s email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 about

Robin’s personalities. Students will say that Robin is friendly and funny.

2. Careful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do the exercise Tick or Cross

in pairs. If the sentence is false, they are required to correct.

a. He can speak English but not Chinese. (×) 【He can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

b. He can play basketball. (Not mention)

c. He can’t play ping-pong. (×) 【He can play ping-pong】

d. He can’t swim. (√)

Post-reading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 Ask and answer.

Let students make dialogues in groups and present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the lesson. They can do it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rn:

-What can you do?

-I can.../I can’ t…

2. Write

Ask students: “Do you want to be Robin’s friends?” let student describe themselves using

the sentences “I can... / I can't....” and write it down on the note book. Then,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notes on the screen, and check together.

3. Game: New friends.

Ask students to design a name card and introduce themselves in the class. The name card

should contain their names, ages, abiliti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ey want to add.

【实战演练】

【教学设计一】

1. Key point:

Students can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of describing and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Difficult point:

How to apply the new knowledge into daily use.

2.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1)Students can learn some new words of describing the weather.

(2)Students can learn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 of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describe the weather in our daily life.

Emotional aim:

Students will be more confident in English learning.

3. Warming up and lead-in

Greet students and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oday.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Play a number game to review the 12 months.

【设计意图】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recall the 12 months which will be used in this

class.

Presentation

(1)Play a short video about today’s weather forecast in English. Then draw some

pi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to teach the new words: sunny, rainy, cloudy, windy, warm, hot,

wet, and dry.

(2)Show a map of different wea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ask,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Shanghai…?”

【设计意图】In this situation, students can be familiar with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教学设计二】

1.(1)任务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趣味性;

(2)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3)任务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4)要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性活动;

(5)任务活动要尊重个体差异;

(6)任务活动要有延伸性,即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

活中。

2.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like “storybook”, “buy”,

“story,” “over there”, etc.

Ability Aims:

(1) Students can introduce the books they like and explain why.

(2) Students can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describe the things they plan to do.

Emotional Aim:

Students would get interested in reading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3. Warm-up and lead-in

(1) Greetings.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 Look and say. Show some pictures of supermarkets and bookstores to review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There be ....” and “Do you like ...?”.

(Justification: By reviewing the learnt sentence structure, students can get prepared for

this long dialogue.)

(3) Ask and answer. Show the pictures from the textbook and ask some relevant questions

about the pictures.

(Justification: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can be aroused.)

Practice

(1) Role play.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o read the dialouge, and then invite some

volunteers to practice in front of the class.

(Justificatio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get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2) Free talk. Draw a table on the blackboard as below. Ask volunteers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fill in the table, and make a small talk show. Teacher can demonstrate first.

Favorite book What is it about? Why do you like

it?

Teacher’s

name

S1’s name

S2’s name

S3’s name

(Justification: Target language can be practiced.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第四部分 音乐

第二篇 学科专业知识讲解

第二章 歌曲创作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考题再现

1.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有四个乐句组成。全曲的节奏简单、明快,旋律

多为级进,流畅上口。歌曲一开始就采用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的声响的象声词;第

二句又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

成对比,好像火车在迅疾地飞驰,也表现了火车司机在开动火车的自豪感;最后一个乐

句先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调主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

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二分、四分与八分音符的不同,并能了解相关火车规则,做一个

有礼貌的小学生。

2.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小蜻蜓》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句构成的一段体

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

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是小蜻蜓在炫耀自己的飞行本领,同时以肯定的口吻

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学生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第三篇 音乐教学论讲解

第一章 音乐教学设计

第三节 教学目标

考题再现

1.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歌曲《火车开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树立乐于助人、

遵守火车制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法、互动法和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歌曲的节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知识与技能】准确并快速唱出歌曲的节奏时值,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

音符演唱时值的不同,并能有情感地完整演唱歌曲。

2.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整充分聆听歌曲,感受小蜻蜓的轻盈舞姿,树立保护小动物

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理解3/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完整清晰地演唱歌曲。

第二章 音乐教学过程

第二节 唱歌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考题再现

1.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1)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拍手、跺脚、拍肩等)感受歌曲2/4

拍的强弱规律。

(2)学生根据音频演唱歌曲旋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主要节奏,引导学生演

唱准确。

(3)教师带领学生想象火车开走与到站的场景,采用黑板上所示节奏模仿火车的声

音。

(4)教师与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请学生思考:在火车上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怎

样的呢?学生发言。(开心、激动、幸福、愉快)

(5)教师带领学生带入情感,引导学生用弹性、跳跃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6)请学生分小组为歌曲创编歌词进行演唱,并配以相应的动作,请小组进行表演,

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会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之后,我会

让学生跟音频演唱歌谱,并将典型的节奏写在黑板上;接着我会请学生用黑板所示节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演绎火车开走与到站的声音;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我的引导以及

学生的思考,可以用弹性、跳跃的声音来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

循序渐进,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

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2.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1)教师播放小蜻蜓在空中飞舞的视频,引导学生边演唱边做动作感受歌曲的律动。

(2)教师引导学生,将学生做出的动作改编成拍打身体,引出3/4拍的强弱变化规

律并进行讲解。

(3)教师拿出碰铃和三角铁,击打节奏,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4)学生运用碰铃和三角铁,结合歌曲进行练习。

(5)教师带领学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学生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以形象性思维为主,

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教师在进行打击乐器进行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节拍特

点,吸引学生兴趣,再进行乐器加入练习。现在我们的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

作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活动设置需要层层深入,先感受节拍理解音乐特点,再感受乐

器的特点,最后结合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展开乐器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步骤由浅入深,

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

第五部分 体育

三、历年试题回顾

1.【参考答案】

(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拍按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2)“原地运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并能

运用运球技术进行练习与锻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与模仿,练习与游戏掌握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在技

能学习过程中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果断、机敏、顽强的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

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

(3)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易犯错误一:控制不住球

纠正方法:教师及时提示要点:向左绕障碍时,用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让球弹向左

脚外侧前方;向右时动作相反,多练习左右手交换运球,可高低结合、快慢结合,熟悉

球性

理由:不熟悉球性,手指手腕配合生疏,过于僵硬。按拍球部位不准确,导致反弹

角度不稳定。

易犯错误二:运球忽快忽慢

纠正方法:让学生先练习走动中运球,熟练后再过渡到跑动运球。跑动速度由慢到

快,逐渐提高手脚协调配合能力,练习按拍一次跑两步节奏的运球,运球反弹的速度与

跑速要吻合

理由:手脚配合不协调,学习处在泛化阶段,对技能掌握不足,手、眼、心不一致。

易犯错误三:击球点不准,接不住球

纠正方法:教师及时提示要点:向左绕障碍时,用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让球弹向左

脚外侧前方;向右时动作相反,多练习左右手交换运球,多做固定球练习,找准安排位

置。

理由:学生初期接触该动作,理解较为浅显,练习时在移动中就会找不准位置,造

成动作失败或丢球。

2.【参考答案】

(1)教学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立定跳远项目的含义,初步了解跳跃的基本健身作

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和游戏,发展灵敏、速度、协调和力量等身

体素质,增强弹跳力,形成一定的时空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跳跃的学习活动,体验跳跃运动的

乐趣,养成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3)基本部分教学方法及设计理由

①示范

提问:老师立定跳远的时候,按照身体的姿态的不同立定跳远能够分为哪几个环节

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共分为预摆、蹬地起跳、空中动作、落地缓冲四个

部分,并表扬学生。

②讲解

配合挂图语言讲解动作要点,将其归纳为:两脚左右开立,弹性屈伸摆动,同时两

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使身体充分伸展,落地屈膝缓冲。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理解特点,通过生动的讲解、示范,借助

挂图,帮助学生建立立定跳远的初步动作表象。

③练习

a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四路横队,听教师口令一组一组跳,组与组之间进行观察学习。

【设计理由】通过徒手模仿的练习,体会用力的发力顺序。

b 首先是小青蛙练习营—原地做弹性屈伸连续起跳。

【设计理由】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以及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c 然后引导学生变青蛙,去跳跃障碍捉害虫,障碍为跳上 30~40 厘米的跳箱盖。

【设计理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蹬伸用力和手脚蹬摆配合的技术,解决本课的易错

点。

d 最后是组织有能力的学生继续跳上 40~50 厘米的跳箱盖并跳进沙坑。

【设计理由】目的是体现分层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练习增加腾空

的时间,便于学生感受空中展体和落地瞬间向前伸小腿的动作,利于掌握技术动作。

④检验—优生展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设计理由】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展示,激励学生,不断的挑战自我。

⑤教学比赛—谁是“青蛙王子团”。

方法:分成四组,在四组跑道上分别设置 1 米、1.5 米、2 米、1 米、1.5 米、2 米循

环的 20 米除害虫通道,不同的距离点放置不同数量的害虫(沙包),组内人员可根据个

人能力选择跳跃的距离,看哪组收获的沙包多,即成为“青蛙王子团”。

【设计理由】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还要强调在游戏中运用本节课的动作的要领,

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以致用。

3.【参考答案】

(1)重点为手指控球时的部位与运球的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难点为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基本说出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且触球部位和运球方向

准确。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游戏等方法,提高篮球球性的练习,发展速度、灵敏等身

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篮球的兴趣和参与,通过练习表现出相互配合、互相帮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助、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3)易犯错误及理由

易犯错误一:运球过程中用手掌拍球。

纠正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按拍球的正确手型和手迎球与随球的动作感受。

理由:水平二阶段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更

好的接受新的事物,展示正确的按拍球手型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领悟动作,并且体会

手迎球动作与随球动作,获得准确的动作要求和良好的球性体验,在实践中才能更有效

的运用。

易犯错误二:控制不住球的方向与高度。

纠正方法:提示学生按拍篮球后上方部位,引导学生体会按拍球的部位和用力程度

的动作感受。

理由:球的运行方向和弹起高度主要受击球点位置的准确和用力程度有关,提示并

强调按拍球的后上方位置,保证球向前运行,同时体会最合适的发力程度,保证运动过

程中球弹起高度适宜,确保运球动作准确、流畅。

四、实战演练

1.【参考答案】

(1)重点为抛球稳定,击球部位准确;难点为抛、引、蹬、摆、击的用力顺序,身

体协调用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动作名称及专业术语,80%左右的学生抛、引、蹬、摆、击用

力顺序正确的将球发到 3米远。

过程与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提高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顽强拼搏,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以及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3)练习方法:

①观看录像、图片、示范等做无球模仿练习,体会发球的动作方法。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性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同学更加熟悉动作。

②用吊球练习正面下手发球,体会击球的部位以及击球点。

【教学意图】固定球的练习帮助学生稳定击球点以及手的触球部位。

③对网进行发球练习,开始距离近一点然后过渡到远距离发球。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在发球的时候,会有屈臂的

现象,这样会导致发球方向和力度都不够准确,大家可以来进行徒手模仿练习,或者用

“信号法”来提示对方。

④两人一组,面对面轮流发球,相互纠正动作。

【教学意图】这样设计既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能突破重点和难点。

⑤检验—优生展示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教学意图】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

同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

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2.【参考答案】

(1)重点为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难点为小腿加速,踢球后身体随球移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小足球的动作名称及术语,体验脚背正面踢球的基本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学练方法,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

能水平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小足球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

则、互敬友爱等优秀的品质。

(3)练习方法:

①原地无球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教学意图】模仿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动作表象的理解。

②两人一组踢定位球练习,体会击球部位。

【教学意图】固定球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击球点和脚的触球部位

③分组进行完整练习。

【教学意图】这样设计既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能突破重点和难点。

④检验—游戏踢球进门比多

方法:分组进行踢球进门比赛,规定时间内在距球门的距离为 15米的位置,踢进用

长凳代替的球门,进门次数多的队伍获胜。

【教学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经验基础。

3.【参考答案】

(1)重点为齐步变跑步—听到预令两手握拳提至腰;听到动令右脚蹬地,左脚跃出;

跑步变齐步—一继续跑两步后迈步行进。

难点为换步的节奏和协同动作。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基本说出跑步、齐步的动作方法,并且能够完整流畅的做出

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展示等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注意力、

观察力和动作思维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表现出互相帮助、相互配合以及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

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3)易犯错误及理由

易犯错误一:跑步与齐步互换时,动作不整齐。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纠正方法:集体进行听到动令后,继续跑两步再换齐步的动作。

理由:水平二的学生规则意识较差,通过集体的听信号起跑练习养成规则意识以及

反应速度,避免动作不整齐的现象。

易犯错误二:跑步换齐步时,齐步走的迈步和摆臂动作不整齐、不规范。

纠正方法:集体练习好齐步走的迈步和摆臂动作,然后和跑步走一起练习,并且在

步伐转换前调好统一的步伐和节奏。

理由:通过集体的练习学生能够形成集体的意识,单独进行齐步走迈步和摆臂的动

作主要是进行动作的强化,然后进行跑步换齐步的转换练习。

4.【参考答案】

(1)重点为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难点为出手时机,动作连

贯,协调用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一些基本动作技术和简单的锻炼方法,80%的

学生能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练方法体会用力技巧,增强上肢、肩带和腰腹肌力量,提高投

掷能力和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学会在思维中活动,在活动中思

维的学习方式。

(3)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①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考要点

引导提问:注意观察老师掷实心球的时候,身体姿态是怎样的?出手点在哪里?教

师加以总结在双手前掷实心球时身体成反弓,出手点在前上方。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示范技术动作为学生呈现动作直观表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②教师总结讲解技术动作

动作要点:上体稍向后仰,后腿蹬伸,迅速收腹,用力挥臂,协调用力。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让学生把握技术原理,准确理解技术环节和注

意事项。

③练习

a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用力顺序。(10 次/人)

组织教学:在教师口令下进行,1.准备,2.投掷。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b 对墙做投掷小足球和接住反弹球练习,体会出手速度。(5 次/人)

指导纠错:投掷时要用到下肢的力量,出手速度要快,同学们在练习时相互指导纠

错。

c 面对沙坑投掷实心球的练习。(5 次/人)

指导纠错:投掷时出手角度过低。

d 限制性练习纠正出手角度过低问题,在学生前上方拉橡皮投掷时越过橡皮筋。

【教学意图】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技术表象后,采取循序渐进和限制练习,符合水平

二认知水平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更加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同时在练习中加入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极大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

④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⑤游戏——看谁投的准

方法:学生分成 4 组,在场地上预先设计不同远度的 3 个投掷得分区,学生依次进

行投掷,每个小组总计得分最高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并在游戏中运用本节课的动作的要领,以

达到巩固的目的,学以致用。

5.【参考答案】

(1)重点为起跳和过杆技术;难点为过杆时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后起跳腿高抬外

旋,动作协调。

(2)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自由选择高度跳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跳跃的练习,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

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练习中愿意说出内心想法并积极改正自身不足。

(3)

①助跑单脚起跳手触悬挂物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自由选择高度

【教学意图】复习跳跃性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

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②示范之后提问:老师做示范的时候,过杆时摆动腿的姿势是什么?那么过杆后起

跳腿的姿势又是什么呢?

③讲解动作要点:直线助跑有节奏;起跳快速且有力;摆腿内旋并下压;上体前倾

转向杆;落地屈膝要缓冲。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④练习

a原地起跳摆动腿过高低杆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远侧高于手的近侧,其他

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摆动腿尽量抬高

b原地起跳起跳腿过高低竿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轮流手持竹杆,手的近侧高于手的远侧,其他

小组成员完成过杆练习,要求起跳腿尽量抬高。

c近距离过低高度皮筋练习。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可能发有多同学在过杆的时候有坐杆现象。所以教师提

醒学生练习过程中要起跳充分,起跳腿用力起跳后摆动腿积极上抬,同学之间可以用“语

言提示法”来互相提示。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过杆的

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

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

的记忆和理解。

d完整的过皮筋练习。

组织教学:四个不同的高度皮筋组成的正方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度跳过,

同时进行安全提示。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

是分层教学理念的体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⑤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

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意图】在展示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

同时更加突出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6.【参考答案】

(1)重点为蹬地,摆腿,两手依次撑地,两腿依次落地;难点为支臂、顶肩,分腿

倒立过程。

(2)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侧手翻的动作要领,85%能够准确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

品质。

(3)

易犯错误一:两腿摆蹬无力,侧翻有困难。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蹬摆动作,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

理由:水平三的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

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

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反复练习蹬摆动作,加强肌肉力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易犯错误二:侧手翻身体不能挺直,翻转时不能形成扇面。

纠正方法:做有人扶持的大分腿倒立或做分腿倒立后稍停一会儿在翻转成分腿站立,

体会身体倒立的时空感和立体感。

理由:侧手翻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练习时需要通过同伴的帮助,一是体会

动作以便更好的掌握动作;二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易犯错误三:侧手翻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在地上画一条线,做侧手翻时,手、脚落在标记上。

理由:方向不正是在练习侧手翻时常发生的错误,在练习时通过在地上画一条线以

标志的形式提示学生加强记忆,便于动作的学习。

第六部分 美术

历年考题演练

2016 年 3 月 12 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

【参考答案】

(1)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线条、形体、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简单了解“点心文化”,有关花点心的种类、制作方法、选用材

料等知识。学习立体造型的制作技法和色彩搭配的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运用泥塑造型方法,进行花点心的制

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视觉、触觉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创作的乐趣,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体验造型活动

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3)教学活动:

①演示基本方法

教师:同学们,用面粉做的花点心是又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

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

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

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演示橡皮泥的基本方法:揉、压、搓、卷、捏、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问题的形式分层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

体地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②探究点心的色彩搭配及各种造型装饰

师:老师也做了两个花形的点心。

(出示两个点心,一个色彩搭配漂亮,一个只有一种颜色,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

色彩搭配的美感。)

师:喜欢哪一个?

(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色彩鲜艳的)

为什么喜欢这个?

生:颜色很漂亮。

师:那你会用哪些颜色来制作点心呢?

生:……

【设计意图】视觉的比较,让学生能够认识色彩的搭配,了解简单的装饰方法,并

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彩泥的材料特点。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喜洋洋家要开点心屋了,他想在我们班开展一次小小

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做出的花样最独特、最好看就聘请谁当点心屋的大师,你们

想不想当呀?(想)

在制作之前大家先看一下制作要求(以挂图形式出示)

做了点心又做花(两部分组成)

轻轻揉捏细细搓(要求细致)

颜色多样不均匀(渗透色彩知识)

与众不同我最棒(要求创新)

现在,老师宣布花样点心大比拼现在开始。

③学生制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

耐心。播放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制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

热情、以及与熟悉的同龄人相互竞赛的研究激情。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组织者和管理者”新的教学理念。

2016 年 11 月 5 日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

【参考答案】

(1)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

像、群像等。

它通过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肖像画一般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称为自画像。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脸形、五官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能够认识脸形与五官的特点并抓住自己的主要特

征进行创作,提高造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增强对自己的了解从而增强自信

心。

(3)活动一:仔细观察,感受特点

①教师多媒体展示班级同学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几位同学中哪位

同学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发型不同、五官大小与形状不同、脸型不同等。

②设置“照一照,看一看”的活动:请学生拿出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并且说

一说自己在脸型、五官与头发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

脸形有方形、椭圆形、圆形;

五官:眼睛(大、小)、鼻子(高、低)、嘴巴(厚、薄);

头发:长发、短发、辫子。

③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设计意图】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特征。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

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活动二:教师示范,学生体验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①讲解演示作画方法: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

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

根据脸型勾画轮廓;

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

上色(可线描);

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

②布置活动要求: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对于有能力

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设计意图】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

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

性认识具象化。

2017 年 3 月 11 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

【参考答案】

(1)版画是通过制版来印制作品的一种绘画样式。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

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

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依据使用色彩的多少来分,则有单色版画和套色

版画。

(2)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版画的印制方法并创作一幅对印版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知道对印版画的表现方法,并且通过创作,学会运用

对印版画的方法表现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养成对美术学习的

持久兴趣。

(3)教师演示蝴蝶的画法:在纸张上画半只蝴蝶,然后进行对折并且按压。展开纸

张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变化?这种画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补充总结并引出对印版画的概念:像这种对印的方法作出左右

两边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而方向相反的画,称之为对印版画,揭示课题《对印版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运用演示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感

受到对印版画的特点,从而为新课教学做铺垫,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4)

活动一: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左右相同的图形,即对称图形。

活动二:

思考问题:这些有趣的画面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学生思考,教师讲授对印版画的制作步骤:

①对折:横折、竖折、斜折

②画形:画出轮廓线

③上色:颜料的水分要把握好,并且不要上与底色相近的颜色。

④拓印:放平,用力按压。

活动三:

设置小游戏:展示一些不同背景的对印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

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色彩、形状相同但是方向、背景不同。

追问:如何表现像这种背景不同的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对印版画的最后一个步骤:添加背景或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将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

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层层的问题以及小

游戏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采用示范法的方式进行教学

则可以更好的突出本课的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于对印版画制作方法的理解,为

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2017 年 11 月 4 日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

【参考答案】

(1)中国吉祥文化是植根于本土的、民俗观念特有的文化现象。其丰富的内涵,善

美的理想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常寓意吉祥民艺的主题常以借代、隐喻、比拟、谐音

等手法演绎,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

“羊”隐喻“孝”,以“八仙”隐喻“祝寿”等等。而剪纸作品是吉祥文化的承载形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同时也是吉祥文化是延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如剪纸作品《禧》,登

枝喜鹊,欢鸣于团喜四周,寓意积德报厚,心乐多喜,喜事连连,喜庆圆满。因此,剪

纸艺术与中国吉祥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星高照”:幸福、富裕、长寿;“年年有余”: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连

生贵子”:莲蓬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子;“四季平安”:寓意一年四季,月月幸福平安;

“本固枝荣”:事业根基牢固,兴旺发达;“玉堂富贵”:府第辉煌、荣华富贵。

(2)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中吉祥纹样在造型、色彩的特点及其寓意,掌握对称剪

纸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描述、分析了解剪纸中吉祥纹样的特点及其所传达的

寓意,并学会设计制作剪纸吉祥纹样,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祈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吉祥纹样表达美好愿望

的风俗习惯,热爱传统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一个猜谜的游戏,教师出示谜面:一张红纸不算大,剪刀带

笔巧画画。画鱼画鸟画人物,贴在窗上叫窗花。引导学生猜一猜,学生经过思考猜出为

“剪纸”,教师继续追问:在哪里见过这些剪纸?以及剪纸作品都有哪些图案纹样,代表

了什么寓意?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谜语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

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猜谜引出剪纸,并对剪纸的图案、

寓意进行一系列的追问,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

(4)教师展示剪纸作品图片《连年有余》并提出问题:你在这幅剪纸作品中看到了

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莲花与鲤鱼。

教师继续追问:这幅剪纸代表了什么寓意?为什么要用莲花、鲤鱼作为题材?并引

导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这幅剪纸代表了劳动人民祝愿丰收、富足的寓意,莲花

谐音为“连”、鱼谐音为“鱼”。用莲花和鱼来寓意“连年有余”。

教师继续展示《福寿双全》《富贵平安》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两件剪

纸作品又分别表现了什么寓意?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福寿双全》蝠谐音为福,桃子象征长寿;《富贵

平安》寓意富贵花开,牡丹象征富贵,瓶谐音为平。

教师总结出在剪纸作品中表达寓意的两种方式:谐音、象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连年有余》到《福寿双全》《富贵平安》的欣赏,得出寓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意表达的方法有谐音与象征,这体现了对作品的赏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

认知水平。而通过一些列的作品展示,学生观察的方式凸显了美术的视觉性,同时也锻

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8 年 3 月 17 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

【参考答案】

(1)①中国画分三大画科,分别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②通常,中国画有

工笔、写意、工兼写三种表现形式。③墨分五色指的是“焦、浓、重、淡、清”或“浓、

淡、干、湿、黑”。

(2)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画中锋、侧锋用笔方法以及干湿浓淡的墨色方法,生动

地表现动物脸部特征与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实践掌握绘画步骤和用笔、用墨方法,大胆

对动物的脸进行夸张与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逐渐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3)

活动一:作品赏析

展示作品猫头鹰,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作品运用了什么绘画形式?作品中的猫头

鹰与生活中的猫头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以中国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创作,作品中的猫头鹰更加的

生动,更具有活力。

继续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画家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来表现猫头鹰的?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以湿笔浓淡结合的方画身体,中锋浓墨勾眼圈、点眼睛。

画家表现注重中锋侧锋用笔、墨色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动物的情感,并且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水墨动物的理解。

活动二:示范讲解

教师以小猫为例,进行示范讲解。

①脸型——先用几笔淡墨画出小猫的脸型。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②五官——在脸的中间位置用淡墨中锋勾出眼睛的外形,在眼睛下方中间的位置侧

锋画出鼻子和嘴,为了使眼睛更有神,再用重墨画眼珠。

③毛——淡墨以皴擦法表现小猫脸部短而硬的毛。然后,笔锋蘸淡墨,笔尖蘸少量

浓墨,以侧锋按压在一张废纸上,使笔尖水分变少并形成扁平的“散锋”,在小猫头顶及

耳朵周围用毛笔的“散锋”适当添画短而稀疏的毛。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的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学习,

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提升练习

【练习一】

【设计范例】

(1)设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是把某种规划、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

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现代设计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的设计活动,以 1919

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为标志。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同时是

一种创造更加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的行为。

设计从基本形态上,大致分为三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

从设计的功能上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若干个不同的类型。

(2)【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运用多种美术语言对身边的物品的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

进行简单的表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分析物品的优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用品进

行分析介绍其设计的成功之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喜爱之情,提高设计意识和对设计的审

美能力。

(3)【参考答案】

活动一:介绍物品,交流探讨

教师请学生将课前准备的物品分享给全部同学,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进行简单

的介绍以及选择这件物品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活动二:欣赏设计,分析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生活物品的图片,提问,这两个小水壶有哪些地方吸引

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件小水壶不仅保温耐用,并且功能齐全,便于使用和携带。

它们外观美观大方、颜色时尚漂亮、形象设计可爱活泼,这些正是吸引大家的地方,也

是它们设计的成功之处。

2.教师继续提问,比较背篓和书包,看看它们在外形、色彩、材质和用途上各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相同点是都可以装东西,都有双肩背带,这样就解放了

双手。不同点是小书包装饰很漂亮,用布做的,装了东西不会掉下来,背篓是用竹篾编

的,不怕脏,书包适合学生,背篓适合农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设计的眼光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发现

生活中的设计。

【练习二】

【设计范例】

(1)【参考答案】

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最高

大的阁楼式木塔,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朽塌。堪称结构与造

型有机结合的典范。

(2)【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地区塔的造型、材质、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

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塔,学生产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

遗迹,传承古老文化的意识。

(3)【参考答案】

活动一:找一找、议一议

教师出示应县木塔和埃菲尔铁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找找图片上的塔都有什么相

同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教师继续展示各种各样塔图片,引导学生观问塔的形状、结构、特征,并小组讨论

塔的构造。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塔分为塔顶(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塔身(梯形、

长方形、三角形)、塔基(梯形)

【设计意图】利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塔有一定的认识,为下面

的绘画打下基础。

活动二:学一学

教师示范画步骤。

①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②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③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④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绘画方法,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塔的绘画方法。

活动三:做一做

①大屏幕出示塔的实物照片,学生认真观察并把它画下来;或者想象画一座既高耸

又有新意的塔。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疏密来表现塔。

②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展评(构思、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

【练习三】

【设计范例】

(1)【参考答案】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以薄纸为材料,以剪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

一种艺术形式。剪纸世世代代传递着民族的人文精神、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寄托了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们普遍认同的生命价值和生存需求。

库淑兰,陕西咸阳旬邑县赤道乡富村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剪花娘子”。

(2)【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和剪纸艺术语言,学习用折、剪等方法设计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团花剪纸。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与感悟中学习团花的折、剪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

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参考答案】

活动一:体验分析,探究新知

1.教师展示教材中,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根据图片学习简单的团花制作,并以小组

为单位交流经验。

2.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还能发明怎样的折法?哪种花纹?怎样设计?

学生交流并展示。教师最后总结:剪纸纹样还有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

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二:教师示范,学习技法

教师示范剪团花的步骤。

以正方形纸的顶点,再连续对边、对角折叠几次后剪出一个单元纹样,展开后花纹

对称的剪纸就做出来了。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更具直观性,利于解决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