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84
I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 1 第一章 分子与细胞 ......................................................... 1 第一节 走近细胞......................................................... 1 第二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2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5 第四节 细胞的代谢....................................................... 8 第五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 14 第二章 遗传与进化 ........................................................ 17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基础.................................................. 17 第二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定律.................................................. 23 第四节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9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32 第三章 稳态与环境 ........................................................ 36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36 第二节 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 39 第三节 生态系统........................................................ 44 第四章 生物技术 .......................................................... 49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利用与食品加工.......................................... 49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2 第三节 酶工程与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 54 第四节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55 第五节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56 第六节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59 第七节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61 第五章 生物实验 .......................................................... 63 第二部分 生物教学论 ....................................... 6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I

目 录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 1

第一章 分子与细胞 ......................................................... 1

第一节 走近细胞 ......................................................... 1

第二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 2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 5

第四节 细胞的代谢 ....................................................... 8

第五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 .................................................. 14

第二章 遗传与进化 ........................................................ 17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基础 .................................................. 17

第二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 20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定律 .................................................. 23

第四节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 29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 32

第三章 稳态与环境 ........................................................ 36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 36

第二节 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 .......................................... 39

第三节 生态系统 ........................................................ 44

第四章 生物技术 .......................................................... 49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利用与食品加工 .......................................... 49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 52

第三节 酶工程与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 ...................................... 54

第四节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55

第五节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 56

第六节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 59

第七节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 61

第五章 生物实验 .......................................................... 63

第二部分 生物教学论 ....................................... 66

Page 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第一章 分子与细胞

第一节 走近细胞

1.【答案】C。解析:孟德尔提出了两个遗传定律,A 错误;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B 错

误;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C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 的双

螺旋结构模型,D 错误。

2.【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细胞,A 错误;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 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

式为细胞,C 错误;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 错误。

3.【答案】B。解析: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而细胞中含有两种核酸,A 错误;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

中才能增殖,B 正确;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其过程包括:吸

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C 错误;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细胞内,D 错误。

4.【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A 错误;魏尔肖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 错误;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C 正确;细胞学说并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错误。

5.【答案】D。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A 正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

性,因此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 正确;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 DNA 分子,C 正确;蓝藻属于

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 错误。

6.【答案】B。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细胞膜但无核膜,A 错误;洋葱属于真核生物,

其鳞片叶细胞中有细胞膜和核膜,B 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细胞膜和核膜,C 错

误;人的成熟红细胞是特殊的真核生物,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没有核膜,D 错误。

7.【答案】A。解析: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

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 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其

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 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选

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 错误。

8.【答案】D。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A 错误;成熟的红细胞没

有核膜与染色体,但是它属于真核细胞,B 错误;原核细胞有的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活细胞的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 正确。

9.【答案】A。解析: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均属于细胞生物,其细胞中均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A 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核膜和核仁,不可同时进行转录和翻译,B 错误;大肠杆

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具有线粒体,C 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

D 错误。

Page 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0.【答案】D。解析:有些病毒属于致癌因子,能导致细胞癌变,A 正确;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宿

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为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B 正确;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在人体细胞内增

值,在增值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改变,C 正确;病毒没

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D 错误。

第二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1.【答案】A。解析:N、P、K、Ca 是大量元素,A 正确;Fe 是微量元素,B 错误;Mn 是微量元

素,C 错误;B 是微量元素,D 错误。

2.【答案】D。解析:细胞中的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是 C 元素,A 错误;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的组成

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 错误;血红蛋白、胰岛素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

同,C 错误;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自由水可以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原料,如参与有氧呼吸

的第二阶段,D 正确。

3.【答案】C。解析:硒半胱氨酸的 R 基为一 CH2﹣SeH、不含游离的羧基,谷氨酸的 R 基为一(CH2)

2﹣COOH、含有 1 个游离的羧基,则由两个硒半胱氨酸和三个谷氨酸所构成的含有一条肽链的化合物是

五肽(共有 2+3=5 个氨基酸构成),该五肽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3 个谷氨酸的 R 基中含有的游

离的羧基=1+3×1=4 个。

4.【答案】C。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

能,A 错误;预防伤口感染注射的血清中含有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

免疫功能,B 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

谢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C 正确;运输物质的细胞膜上的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过程体现了蛋

白质的运输功能,D 错误。

5.【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A 错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但

是不会水解肽键形成氨基酸,B 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 R 基不同分为 20 种,但是 R 基不一定

是链状,如甘氨酸的 R 基是﹣H,C 错误;鸟的羽毛和人的头发、指甲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的,D 正确。

6.【答案】B。解析:题图中的乙和丙分别为氨基酸和肽键,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

目,A 错误;题图中的乙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题图中的①脱水缩合的过程合成多肽,B 正确;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中肽链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蛋白质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也

将发生改变,C 错误;蛋白质的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

千差万别有关,若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也会导致该

两种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即存在所含氨基酸数目、种类或者排列顺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两种氨基酸,D

错误。

7.【答案】B。解析:肽键的结构式为﹣CO﹣NH﹣,图中多肽含有 4 个肽键,而肽键数目=氨基酸

数目﹣肽链条数,所以图中含有 5 个氨基酸,它们的 R 依次是﹣CH3、﹣H、﹣CH3、﹣CH2CH3、﹣H,

由此可见,该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3 种。

8.【答案】D。解析:该 30 肽含有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0﹣1=29 个,A 正确;由题图可知,

每个天门冬氨酸的 R 基中含 1 个游离的羧基(不含氨基),其它氨基酸的 R 基中也可能含有游离的氨基

Page 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或羧基,因此该 30 肽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肽链数=1 个、至少含有游离的羧基=肽链数+四个天门冬氨

酸的 R 基中含有的羧基=1+4=5 个,B 正确;肽酶 X 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 X 完全

作用该多肽链后,多肽中的第 6 位天门冬氨酸会脱离多肽链,即肽酶 X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由 30

﹣1=29 个氨基酸构成,C 正确;肽酶 Y 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肽酶 Y 完全作用该多肽

链后,共断开 4 个肽键(分别位于第 4 和 5、5 和 6、14 和 15、29 和 30 位氨基酸之间),其中的第 5 位

和第 30 位天门冬氨基酸会脱离肽链,每断开一个肽键(消耗 1 分子水)增加 1 个氧原子,故增加 4 个

氧原子,又因为第 5 位和第 20 位天门冬氨酸的脱离(每个天门冬基酸中含有 4 个氧原子),共减少 8 个

氧原子,由于 4<8,所以肽酶 Y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 30 肽少 8﹣4=4 个,D 错误。

9.【答案】D。解析: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 C、H、O、N 等 20 多种,其中 C 是最基本的元素,A 正

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重要体现者,B 正确;脂质分子中氧的含

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因此氧化分解时耗氧量较糖类多,C 正确;豌豆叶肉细胞中的遗传

物质是 DNA,有 4 种碱基,D 错误。

10.【答案】D。解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A 正确;核酸中的 RNA 可以为酶,可作为起催

化作用的物质,B 正确;细胞中的核酸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水解的产物是 4 种核糖核苷酸和 4 种脱

氧核糖核苷酸共 8 中核苷酸,进一步水解形成 2 种五碳糖,五种碱基和磷酸,共 8 种物质,C 正确;

tRNA 中存在局部双链结构,也含有氢键,D 错误。

11.【答案】C。解析:由碱基 A 组成的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 种,由

碱基 G 组成的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2 种,由 U 组成的核苷酸只有尿嘧啶

核糖核苷酸 1 种。

12.【答案】D。解析:DNA 与 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方面,A 错误;人体内的②五碳

糖有两种,B 错误;③在生物体中共有 5 种,C 错误;人体细胞中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因此③

有 5 种(A、C、G、T 和 U),D 正确。

13.【答案】A。解析:性激素为固醇类,组成元素有 C、H、O,胃蛋白酶为蛋白质,组成元素有 C、

H、O、N,纤维素为糖类,组成元素有 C、H、O,DNA 组成元素为 C、H、O、N、P,故他们都含有的

元素是 C、H、O。

14.【答案】B。解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并且元素组成均为 C、H、O,A 错误;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 正确;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与斐林试剂

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 错误;淀粉水解能够产生麦芽糖,不能产生蔗糖,D 错误。

15.【答案】B。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性激素,A 正确;糖原的组

成元素只有 C、H、O,B 错误;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 正确;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

分,也参与脂质运输,D 正确。

16.【答案】B。解析:胆固醇、脂肪酸、都是由 C、H、O 元素组成,ATP 由 C、H、O、N、P 元素

组成,A 错误;淀粉、丙酮酸、糖原都是由 C、H、O 元素组成,B 正确;氨基酸是由 C、H、O、N 元

素组成,核苷酸是由 C、H、O、N、P 元素组成,脂肪酸由 C、H、O 元素组成,C 错误;纤维素为多

糖,由 C、H、O 元素组成,生长激素、胰岛素由 C、H、O、N 元素组成,D 错误。

Page 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7.【答案】C。解析:②的组成元素只有 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

脂肪,A 正确;④的组成元素是 C、H、O、N、Mg,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是叶绿素,可用无

水乙醇提取,B 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 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

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 A、C、G、T,共 6 种,C 错误;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

物彻底水解需要 3 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 3 个,D 正确。

18.【答案】D。解析: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 错误;①为

单糖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②中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 错误;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

分,C 错误;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被纤维素酶降解,D 正确。

19.【答案】C。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A 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B 错误;

核糖、脱氧核糖是构成 RNA 和 DNA 的一部分,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DNA 和 RNA,葡萄糖是细胞中重要

的能源物质,C 正确;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蔗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D 错误。

20.【答案】C。解析:蔬菜中的草酸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A 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

组成成分,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 O2 的能力下降,B 正确;ATP 能

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 KH2PO4 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 错误;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

的无机盐,D 正确。

21.【答案】D。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 正确;自由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内的一

些生化反应,B 正确;自由水可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C 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

重要组成成分,D 错误。

22.【答案】C。解析: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①正确;

②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③错误;

④有些无机盐为缓冲物质,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④正确;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

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⑤错误;

⑥缺钙会引起儿童佝偻病,⑥错误。

23.【答案】D。解析:在人体衰老细胞中水的含量会减少,但癌变细胞中水的含量会增加,A 错误;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 Na+和 Cl

﹣,B 错误;种子晒干的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C 错误;

由于 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叶绿素参与光反应,故缺 Mg+会影响叶肉细胞内水分解成 O2 和[H],

D 正确。

24.【答案】C。解析:组成人体细胞的核苷酸中脱氧核苷酸有 4 种,核糖核苷酸有 4 种,共有 8 种,

氨基酸有 20 种,A 正确;相对于糖类和脂肪,人体蛋白质还含有 N 元素,故代谢所特有废物是尿素,

B 正确;体液中细胞内液占 2/3,人体自由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细胞内液,C 错误;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中 DNA、RNA 的分布实验中还要用到 8%的盐酸,其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

胞,将染色体上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 DNA 结合,D 正确。

Page 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5.【答案】D。解析:细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少,但与大量元素一样重要,A 错误;生物界和

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大体相同,而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B 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形

成存在,C 错误;N 和 Mg 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植物缺乏 N 和 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

片颜色变黄,D 正确。

26.【答案】B。解析:葡萄糖属于生命的染料,但是核糖是构成 RNA 的成分,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A 错误;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包括 C、H、O、N、Mg,B 正确;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C 错误;生长素属于有机酸,其元素组成只有 C、H、O、N,D 错误。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1.【答案】D。解析: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

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

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答案】C。解析: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使得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

境的相对稳定,A 错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不需

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B 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

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

间连丝,同种的细胞相互识别后结合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 正确;由 ABC 分析,D 错误。

3.【答案】D。解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 正确;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

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②载体蛋白协助,B 正确;细胞膜上的①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C 正确;根据题

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分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

的基本骨架,细胞膜中蛋白质和磷脂都是可以流动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流动性,D 错误。

4.【答案】A。解析: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并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糖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

给靶细胞,A 正确;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体液运输而不一定是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

靶细胞,如神经递质则不经过血液运输而通过组织液运输来传递信息,B 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

间连丝既能起物质通道的作用,也能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C 错误;细胞

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有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D 错误。

5.【答案】A。解析: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A 正确;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RNA 组成,其组成成分中

不含 mRNA,B 错误;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C 错误;RNA 聚

合酶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核糖体不具有该功能,D 错误。

6.【答案】C。解析:①是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A 错误;②是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但蛋白质合成的产生是核糖体,B 错误;③是中心

体,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用于形成纺锤体形成,C 正确;④是核糖

体,没有膜结构,D 错误。

7.【答案】B。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A 正确;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只有丙

酮酸能进入线粒体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分解,B 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合成 ATP,C 正确;线粒体内

膜向内折叠,叶绿体内膜不向内折叠,D 正确。

Page 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8.【答案】D。解析: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A 正确;胰

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B 正确;高尔基体、

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之间能通过出芽形式进行膜成分的转换,C 正确;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需氧型原核

生物的有氧呼吸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D 错误。

9.【答案】B。解析:鸡成熟的红细胞是细胞器膜和核膜,所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

细胞膜,A 错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产生和消耗都发生在生物膜上,B 正确;遗传信息的复

制需要原料、能量和酶,这些都来自于细胞质,所以核膜并不能使遗传信息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C

错误;细胞内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不是所有酶的产品都需膜结构参与,如 RNA、RNA

聚合酶等,D 错误。

10.【答案】A。解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 正确;

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 错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的第二、三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 ATP 的合成,此外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 DNA 复制和某

些基因的表达,在该过程中有 ATP 的水解,C 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具有核糖体,

能进行某些基因的表达,故存在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D 错误。

11.【答案】D。解析: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类囊体垛叠而增大,A 错误;图乙中的光合色素

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使植物呈绿色绿色,B 错误;图乙所示膜上含有光合色素,所以是膜结构③

类囊体薄膜的放大图,C 错误;图甲所示的④为叶绿体基质,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场所,因此其中

含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的酶,D 正确。

12.【答案】C。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 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此外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但线粒体中不含葡萄糖,B 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合成三磷

酸腺苷(ATP),C 正确;叶绿体有颜色,不需要染色,可直接观察,D 错误。

13.【答案】D。解析: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 正确;核

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B 正确;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

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C 正确;

水稻属于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 错误。

14.【答案】A。解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等结构,在核膜上具有核孔,A 正确;

核孔是 R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 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B

错误;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化学本质相同,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

两种形态,C 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

是细胞进行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D 错误。

15.【答案】D。解析:①是染色质,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故 A 错误;②是核仁,

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蛋白质形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故 B 错误;核膜由两层膜组成的,共四层磷脂分子,

蛋白质、RNA 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故 C 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如

DNA 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故 D 正确。

16.【答案】B。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细胞

都含有磷脂,A 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是由内质网合成,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 错误;溶酶体不但能

Page 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失活的酶,C 正确;核孔位于核膜上,

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如 DNA 分子不能通过,D 正确。

17.【答案】D。解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

“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

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正确顺序为: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膜外。

18.【答案】D。解析:①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①错误;

②核糖体核糖体是椭球形粒状小体,没有膜结构,②正确;

③叶绿体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③错误;

④细胞核具有双层核膜,④错误;

⑤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 “车间”,⑤错误;

⑥中心体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没有膜结构,⑥正确;

⑦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⑦错误。

19.【答案】B。解析:叶绿体借基粒增大膜面积,A 错误;内质网通过折叠成网状并广泛分布于细

胞质基质中增大膜面积,B 正确;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C 错误;高尔基体通过囊状结

构薄膜垛叠增大膜面积,D 错误。

20.【答案】D。解析:该图能看到 2 层膜结构、核糖体和中心粒等结构,所以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

到的,A 错误;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但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都具有中心体,B 错误;结构④为

核糖体,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RNA,其中 RNA 中含磷元素,C 错误;①为线粒体,其中内膜是有氧

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附着有大量的酶,因此线粒体中蛋白质与磷脂的比值,内膜比外膜高,D 正

确。

21.【答案】(1)②⑧①

(2)核糖体;⑦→①→⑨

(3)不会

解析:(1)图甲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②中心体和⑧核糖体;溶酶体起源于图甲的①高尔基体。

(2)3H 标记的亮氨酸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原料,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

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3H 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接下来的运行路线是⑦→①→⑨。

(3)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由于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能量,因此图中乳酸的跨膜运输

不会受到影响。

22.【答案】(1)③④⑤⑦

(2)⑤内质网;④核糖体

(3)囊泡

(4)⑦线粒体

解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

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

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③④⑤⑦。

Page 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分泌蛋白首先在附着在⑤内质网上的④核糖体中合成。

(3)图中②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包裹分泌蛋白的囊泡。

(4)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⑦线粒体提供。

第四节 细胞的代谢

1.【答案】B。解析:家兔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分离,A 错误;渗

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则甲细胞和丙细胞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B 正确;

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水分子运输,C 错误;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细胞由于开

始时吸水膨胀,则放在蒸馏水中先破裂,D 错误。

2.【答案】B。解析: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A

正确;由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只能说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

液浓度,但不能确定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 错误;由于能发生质壁

分离,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中的 H2O 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 正确;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所以甲物质和 H2O 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 正确。

3.【答案】B。解析:结构①比结构②伸缩性小,从而出现质壁分离,A 错误;结构②是原生质层,

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起半透膜作用,B 正确;由于细胞失水而导致质壁分离,所以结构③溶液的

浓度随质壁分离而升高,C 错误;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如果失水过多或时间过长,使细胞失去活性,

则放回清水中不能复原,D 错误。

4.【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膜中蛋白质和磷脂都是可以流动的,这体现了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流动性,A 正确;据图分析,①是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位于细胞膜外,B 正

确;a 过程是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可表示主动运输,C 正确;a 过程是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

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D 错误。

5.【答案】C。解析: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的作用,是由蛋白质纤维

组成的网架结构,A 正确;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构成,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

基本骨架,B 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错误;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

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而碱基排列在内侧,D 正确。

6.【答案】C。解析:①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具有①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A 正确;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 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细胞膜

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载体蛋白有关,C 错误;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温度会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

D 正确。

7.【答案】B。解析:图甲中 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

A 错误;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B 正确;

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 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 错误。

8.【答案】B。解析:葡萄糖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A 错误;甘

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影响因素是浓度差,符合曲线图,B 正确;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

Page 1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 错误;钠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D

错误。

9.【答案】A。解析:有的生物膜上可以生成水(如线粒体内膜),有的可以分解水(如类囊体薄膜),

A 正确;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B

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错误;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为

主动运输,也有协助扩散,如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都是协助扩散,D 错误。

10.【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可知,a 属于协助扩散,b、d 属于自由扩散,c 属于主动运输。

乙图中,M 曲线表示物质的跨膜运输速度只取决于浓度差,所以 M 曲线代表自由扩散;N 曲线表

示物质的跨膜运输速度除了受到浓度的影响,还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所以 N 曲线代表协助扩散或主动

运输。

丙图中的曲线代表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与浓度无关,对应图中 c、N。

11.【答案】B。解析: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入其他某些细胞为主动运输,A 错误;

为维持静息状态下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神经细胞必须时刻进行 K+离子的外流,B 正确;甘油进出细胞的

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转运,C 错误;一定范围内,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

呼吸强度呈正相关,但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呼吸作用到达一定强度后,主动运输的数量不再增加,

D 错误。

12.【答案】C。解析:T1时加入酶 C 后,A 浓度逐渐降低,B 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 C 催化物质 A

生成了物质 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 C 降低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 正

确;由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减慢的原因是底物减少),B 正确;T2后 B 增加缓慢

是反应物 A 减少导致的,C 错误;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则酶活性降

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T2 值增大,D 正确。

13.【答案】C。解析:DNA 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A 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 等条件,由活

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 错误;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

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

法,C 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 37℃,但是 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

条件下保存,D 错误。

14.【答案】B。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 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B 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错

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错误。

15.【答案】A。解析:曲线 AB 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 A 点增加反应

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A 正确;曲线 BC 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 C 点增加

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 错误;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

降,则反应速率降低,C 错误;曲线 BC 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

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 B 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D 错

误。

Page 1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6.【答案】D。解析:ATP 是生物体细胞中流通着的“能量货币”,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

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 正确;图中的酶 1催化 ATP 合成,酶 2 催化 ATP 水解,催化的化

学反应不同,体现了酶的专一性,B 正确;ATP 分解释放能量,可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C 正确;

ATP 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化学能,D 错误。

17.【答案】C。解析:ATP 中的 A 代表腺嘌呤核苷,A 错误;ATP 中的 T 代表 3 个(磷酸基团),

B 错误;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C 正确;ATP 中远离 A 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水解,D 错误。

18.【答案】C。解析:图中的 A 代表的是腺嘌呤,A 正确;图中 b、c 为高能磷酸键,B 正确;图中

b、c 为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c 键易断裂也易形成,C 错误;图中 a 是腺嘌呤核糖核

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 正确。

19.【答案】C。解析:分生组织细胞的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其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

大,A 错误;若细胞既不吸收 O2也不放出 CO2,说明细胞进行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B 错误;影响有

氧呼吸的因素有氧气浓度和温度等,所以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正确;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与释放 CO2的摩尔数相同,等于 1:1,D 错误。

20.【答案】B。解析:由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水的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发

生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1.【答案】B。解析:农民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

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 正确;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而不是乳酸,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B 错误;阴天光照较弱,大棚中可增加人工光照,来增强光合作用,

C 正确;新疆水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物多,D 正确。

22.【答案】B。解析:根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含 18O 的葡萄糖中的

18O 到了丙酮酸中;再根据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 18O 的丙酮酸中的 18O 到

了二氧化碳中。即 18O 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3.【答案】B。解析:AB、根据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H]

来自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用于生成水,A 错误、B 正确;

CD、根据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无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H]只来自葡萄糖,用于生

成乳酸,CD 错误。

24.【答案】D。解析:ab 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c 段和 cd 段中

既有氧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说明这两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 错误;运动强度大

于 c 后,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等于消耗的 O2 量,而无

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运动强度大于 c 后,肌肉细胞 CO2 的产生量将等于 O2 消

耗量,B 错误;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

释放出来,所以只能产生少量 ATP,C 错误;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厌氧呼吸快速的分解有机物产

生少量 ATP,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D 正确。

25.【答案】A。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自然光下,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分解产

生氧气,A 正确;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能吸收红光,因此会产生氧气,B 错误;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能

Page 1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吸收蓝紫光,因此会产生氧气,C 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光能,但不需要 ATP 提供能

量,D 错误。

2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0℃,A

正确;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 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 正确;

在 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大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

的大,C 正确;由图可知,超过 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D 错误。

27.【答案】A。解析: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进行 CO2的固定,其场所是叶绿体的

基质。

28.【答案】D。解析: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较少,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低于 P 时,突变型

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 正确;突变型水稻中固定 CO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当光照

强度高于 P 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 正确;光照强度低于 P 时,光合速率未达到饱和,

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 正确;光照强度高于 P 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

主要环境因素是 CO2浓度、光照强度,D 错误。

29.【答案】B。解析: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产物是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中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基质发生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的产物是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

的还原的产物反应的产物是糖类和五碳化合物。

30.【答案】C。解析:①M 点时,光照强度为 0,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①错误;

②N 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O 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

用强度,②错误;

③Q 点光照强度时,明显看出高 CO2浓度下光合速率提高,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

要因素,③正确;

④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因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

是一样的,④正确。

故选:C。

31.【答案】A。解析:农家肥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其分解农家肥产生二氧化碳,可提高大棚

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 正确;种植蔬菜要合理密植,如果过密,植物叶片就会相

互遮挡,并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提高,反而会使产量下降,B 错误;阴雨天光合作用较弱,要降低

大棚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才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 错误;虽然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

光,但是对其它光也有吸收,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只允许红光透过,反而会降低蔬菜的

光合作用速率,D 错误。

32.【答案】B。解析:在黑暗条件下,甲乙装置都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装置中

二氧化碳量保持平衡,因此水滴都左移,A 正确;如果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说明装置中气体量会增

多,青蛙呼吸作用不可能使气体量增多,B 错误;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

动,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C 正确;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装置中水滴向右移,

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D 正确。

Page 1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3.【答案】C。解析:被遮光的一半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曝光的一半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照

光的一半变蓝。

34.【答案】C。解析: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A 错误;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因此不能过氧化氢酶作为反应底物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

影响,B 错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C

正确;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不能将叶片摘下,是在非离体的情况下进行的,且消耗的是叶片中原来的

糖类,D 错误。

35.【答案】(1)③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①

(4)b;a

(5)ae

解析:(1)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③磷脂双分子层有关。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噬病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细胞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与图甲中的①蛋白质有关。

(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它可用图甲中 b 自由扩散表示;假如该细胞膜表

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吸收 Na+可用图甲中 a 主动运输表示。

(5)图乙表示物质能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表示主动运输,可表示图甲中的 ae。

36.【答案】(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2)P;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 CO2总量

(3)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 Q、B 以及 P 点在 X 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

(4)一样多;1/3

(5)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R;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蔬

菜中的有机物消耗较少

解析:(1)Q 点氧气浓度是 0,该点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QR 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

氧呼吸受抑制的作用越来越强,此时由于氧气浓度较低,有氧呼吸过程也很弱,因此细胞呼吸作用产生

的二氧化碳急剧下降。

(2)P 点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此时无氧呼吸过程完全被抑制,细胞只进行有氧

呼吸;有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生成

Page 1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量﹣有氧呼吸产生氧气的量(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图中由纵轴,CO2生成量和 O2 吸收量

共同围成的面积代表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 CO2 总量。

(3)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氧气的量(有氧呼吸释放

二氧化碳的量),随着氧气浓的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产生二氧化碳

逐渐减少,P 点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此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0。

(4)BC 为有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量,即有氧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AB 表示无氧呼吸产

生的二氧化碳的量,AB=BC 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消

耗等 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 3:1,那么产生等量的二氧

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1:3。

(5)长途运输新鲜蔬菜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分析题图

可知,R 点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强度最低,蔬菜中的有机物消耗较

少,此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

37.【答案】(1)CO2

(2)B 处 O2 多于 D 处,D 处 CO2多于 B 处

(3)减少;增加;上升

(4)装置中 CO2 量越来越少,暗反应下降,导致 ATP 和【H】积累,进而使光反应下降;乳酸

解析:(1)开关①打开,小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不产生氧气,装

置内空气中 CO2(物质)含量增加。

(2)给装置Ⅰ中的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 处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故 B 处 O2 多于 D 处,D 处 CO2 多于 B 处。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生物叶肉细胞光反应加强,2C3 化合物

+4NADPH+ATP→(CH2O)+C5 化合物+H2O,故 C3含量减少;C5含量增加;C 处液面上升。

(4)在(3)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 O2 较多,装置中 CO2 量越来越少,暗反应下降,导

致 ATP 和【H】积累,进而使光反应下降,故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一段时间后,CO2 量为

0 时,Ⅲ中的小白鼠体内进行乳酸发酵。

38.【答案】(1)甲;线粒体、叶绿体;CO2浓度和温度

(2)增加;类囊体膜(上)的光反应;ATP 和 NADPH;C3 化合物的还原;CO2与 C5 化合物结合

(3)减少;增加

解析:(1)图中光照强度为 0 时,两植物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呼吸作用强

于乙植物。在 A、C 点时,两植物均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以

产生 ATP。当光照强度达到 E 点后,甲植物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光照不是限制因素,因此此时限制甲植

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CO2 浓度和温度。

(2)如果在图中 F 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生成的 ATP 和[H]减少,这将抑制暗反应的 C3化合物

的还原,因此短期内叶绿体中 C3 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同时 CO2 与 C5化合物结合过程仍继续进行。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 B 和 D 之间时,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甲植物的净光合作

用量小于呼吸作用。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 12h。实验前后,甲植物白天积累的有机物不够夜间消耗,

Page 1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因此有机物总量将减少,而乙植物由于白天的净光合作用量大于夜晚的呼吸作用量,因此实验后仍有有

机物的积累,即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39.【答案】(1)呼吸作用强度;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低;高

(2)a 点要下移、b 点要向右移、c 点要下移

(3)细胞质基质;丙酮酸;黄酶途径

(4)甲;减少

解析:(1)a 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点表示 A 植物的呼吸作

用强度;c 点时,A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TP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e 点的光照强

度大于 d 点,光反应速率较快,合成的 ATP、[H]多,因而还原的 C3 多,所以 e 点的 C3含量低;e 点与

f 点比较,光照强度相同,CO2 浓度升高,所以固定的 C3多。

(2)当温度由 25℃调节到 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小,而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大,所以代表呼吸作

用强度的 a 点要下移,同时光补偿点变大,b 点要向右移,净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所以 c 点要下移.

(3)有氧呼吸的第一步为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糖酵解作用生成丙酮酸;在高山低温环境下

植物选择对温度反应不敏感的酶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以黄酶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

(4)甲植物属于阳生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高,在晴转阴瞬间,光反应降低,产生的[H]和 ATP 减少,

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减弱,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所以叶肉细胞中 C5 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减

少。

第五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答案】C。解析: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 A 错误;着丝点分

裂不会导致 DNA 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B 错误;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

染色体 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故 C 正确;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

胞相同,故 D 错误。

2.【答案】A。解析:根据分析,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错误;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染色

体④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其上有基因 A 或 a,B 正确;若图中的②表示 X 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

源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③表示 Y 染色体,C 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由于生物体细胞的 2n=4,所以有 2 对同源染色体,D 正确。

3.【答案】D。解析:据分析可知,b 为分裂期,A 错误;a 为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时间长,B 错误;

不同细胞的分裂期时间不同,比如癌细胞,C 错误;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段,D 正确。

4.【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 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 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 进行的是受

精作用和有丝分裂,A 错误;OP 的核 DNA 含量比 MN 增加 1 倍,原因是 NO 发生了 DNA 的复制,B

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 JK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 错误;CD 和 OP

表示的时期相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因此两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 正确。

5.【答案】D。解析: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没有细胞分化,A 错误;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色

素逐渐积累而形成“老年斑”,并不是黑色素逐渐积累,B 错误;癌症的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

Page 1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C 错误;单细胞生物体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体积,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大小主

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D 正确。

6.【答案】C。解析: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是分裂间期开始,终点是分裂期

结束,即题图中的 2~21.3,21.3~40.6,A 错误;蚕豆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 错误;间期 DNA 分子进

行复制,结构稳定性最低,2~19.3h、21.3~38.6h 是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所以 DNA 分子的稳定性最

低,C 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蚕豆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D 错误。

7.【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 错误;细胞分

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都会使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B 错误;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

均可发生于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一时期,C 正确;细胞癌变是正常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不利于个体正常

生长发育,D 错误。

8.【答案】D。解析: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 错误;种子萌发成幼苗,有细胞的

分裂和分化过程,B 错误;蜥蜴断尾后重新生成,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C 错误;成熟的植物细胞

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发生细胞分化,D 正确。

9.【答案】A。解析:衰老细胞内多数酶的活性降低,A 正确;细胞衰老后,线粒体数量减少,但体

积增大,B 错误;细胞呼吸速度减慢,C 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 错误。

10.【答案】B。解析: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A 正确;衰老细胞中某些酶的

活性显著降低,而不是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B 错误;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 正确;

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因此其可无限增殖,D 正确。

11.【答案】B。解析:细胞色素(如细胞脂褐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而珍珠在抑制细胞

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延缓细胞衰老。

12.【答案】B。解析:癌细胞能无限增殖,A 错误;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

移扩散,B 正确;亚硝酸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 错误;X 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D 错误。

13.【答案】C。解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的生物,因此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衍,A 正确;蝌蚪

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B 正确;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与无限

增殖无关,C 错误;老年人骨折后愈合得慢与成骨细胞衰老有关,D 正确。

14.【答案】B。解析:由题干“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 AFP 会升高,尤其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 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高”,可推知,当肝细胞的分裂加快时,AFP 合成量

会增加,A 正确;由题干信息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再生时或肝细胞发生癌变时 AFP 的合成

较多,但不能得出 AFP 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B 错误;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

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C 正确;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使细胞

间的黏连性降低,容易发生扩散,D 正确。

15.【答案】(1)BCAD;不能

(2)间;蛋白质的合成和 DNA 的复制

(3)8;0;A 和 D

(4)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Page 1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解析:(1)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 处于有丝分裂末

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BCAD,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解离时,细胞已经

被杀死,停留在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不能在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看到这四幅图。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在这一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

白质的合成和 DNA 的复制。

(3)看图可知:A 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8,没有染色单体,本题的 A 和 D 两图中,没有染色单体,

DNA 与染色单体和染色体三者数目之比为 1:0:1。

(4)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

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16.【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4

(3)BC;B

(4)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解析:(1)图 1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图 2 中,甲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3)图 2 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体,对应于图 1 中的 BC 段,对应于图 3 中的 B。

(4)图 2 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Page 1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二章 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基础

1.【答案】B。解析:如图表示的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 错误;由于异

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所以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B 正确;由于

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所以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 错误;由于四

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 Aaaa,异常配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aa,所以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不全为纯

合子,D 错误。

2.【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①②,A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具

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②④,B 错误;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

等位基因的分离,C 错误;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

该生物体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D 正确。

3.【答案】B。解析:由于Ⅰ、Ⅱ、Ⅲ、Ⅳ分别表示雄果蝇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

程;

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前期和中期;

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末期。

因此,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 DNA 分子。

4.【答案】B。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 C 细胞中,A 错误;根据分析,

B 细胞属于有丝分裂,A、C 细胞属于减数分裂,B 正确;图 A 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图 C 细胞中含

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2,C 错误;根据图 C 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图 A 细胞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D 错误。

5.【答案】A。解析: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进行特殊的有丝分裂,A 错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

胞,B 正确;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

母细胞)不均等,C 正确;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但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D 正确。

6.【答案】C。解析:该细胞含有 3 条染色体、6 个 DNA 分子,A 错误;该时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

分裂前期,B 错误;该细胞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此已经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C 正确;该细

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还未完成减数分裂,不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的示意图,D 错误。

7.【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 DNA 复制,DNA 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 错

误;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Page 1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B 错误;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也具有全能性,C 错误;基因重组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可发生基因突变,D 正确。

8.【答案】C。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A 错误;减

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均可能出现基因突变,B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

会形成四分体,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联会现象,C 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均出现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 错误。

9.【答案】D。解析: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2 个色盲基因,而该女性处于减数

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 0 或 2 个色盲基因,A 错误;如果不考虑细胞质 DNA,男性色盲体内处于

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46×2=92 个 DNA 分子,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 46 个

DNA 分子,但是考虑细胞质 DNA,比例就部不为 2:1,B 错误;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

胞有 44 条常染色体,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也有 44 条常染色体,C 错误;男性色盲

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体为 44+XY,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为

44+XX,即染色体数比值为 1:1,D 正确。

10.【答案】B。解析:由于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导致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第二极体中只含有 B 或 b 基因,A 错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因此卵细胞中

可能含有 B 基因或含有 b 基因,B 正确;若卵细胞中含有 B 基因,则其它三个极体中的基因分别为 B、

b、b,C 错误;卵细胞中可能含有 B 基因或含有 b 基因,D 错误。

11.【答案】D。解析: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 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错

误;性腺中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三种细胞可能都存在于性腺中,

C 错误;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丙细胞中,D 正确。

12.【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8;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DE;BC

(4)bc

解析:(1)图 1 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

8 条染色体体。图 2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产生

的子细胞应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CD 段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 DNA 分子,应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时期应是有

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图 2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应是 DE 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应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在 BC 段。

(4)由于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时不可能减半,因而不会出现图 4 中的 b、c。

13.【答案】(1)甲;乙和丙

(2)4

(3)4;0;4;精细胞

(4)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性

Page 2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乙和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2)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的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4 条。

(3)图甲细胞内有 4 条染色体,4 个 DNA 分子,由于着丝点分裂,该细胞不含染色单体;根据丙

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个体,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

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4)由以上分析可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丙图

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

14.【答案】(1)4;4

(2)B、D、E;B、C、E;D、E

(3)2;有丝分裂;精细胞

(4)8;8;4;体细胞

(5)C→A→B→E→D

解析:(1)根据 B 图或 C 图可直接判断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4 条,由于含有 2 对同源

染色体,所以该动物可以形成 4 种类型的精子。

(2)根据分析可知,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 B、D、E,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 B、C、E,

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 D、E。

(3)图 B 的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共形成 2 个四分体,图 C 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

中期;由于是雄性动物,图 D 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

(4)A 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有 8 个 DNA 分子,有 4 个染色

体组;由于 A 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5)此 5 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C→A→B→E→D。

15.【答案】(1)乙;同源染色体

(2)BC;CD

(3)AaBb

(4)

解析:(1)图 1 中乙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其中 AE 段与 GH 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对应于图 1 中 BC 区段;染色体的交

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 1 中的 CD 区段。

(3)图 2 的①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移向同一极的是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即 AaBb。

(4)GH 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Ab

的生殖细胞,则产生该生殖细胞时与 GH 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象为:

Page 2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二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

1.【答案】C。解析:格里菲斯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S 型细菌转化为 R 型细菌,

A 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而不是 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小鼠死亡,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C 正确;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根据 DNA 半

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 32P 标记,D 错误。

2.【答案】C。解析:T2 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

中复制和增殖,A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 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B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DNA 进

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 ATP,所以培养基中

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酸中,C 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

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 RNA 病毒,后者是 DNA 病毒,D 错误。

3.【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A 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物理模型构建法

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B 错误;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正确;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

4.【答案】D。解析: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 A=T,C=G,则 A+C=G+T,即 A+C

与 G+T 的比值为 1。因此,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后一比值相同,A 错误;DNA 分子中,C

和 G 之间有 3 个氢键,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则 C 与 G 的含量越高,DNA 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

个比值越大,C 与 G 的含量越低,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 错误;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 DNA

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 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 DNA 分子,后一比值等于 1,D 正确。

5.【答案】B。解析:该 DNA 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即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A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 DNA 分子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

酸 140 个,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2

﹣1)×140=420 个,B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 DNA 分子中 A=T=60 个,C=G=140 个,则四种含氮

碱基 A:T:G:C=3:3:7:7,C 正确;该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

正确。

6.【答案】C。解析: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A 正确;

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B 正确;DNA 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不需要氨基酸,

C 错误;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正确。

Page 2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7.【答案】A。解析:若将处于 G1 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培养液中,在间期的 S 期时 DNA 复制 1 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 2 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

染色体的 DNA 都只有 1 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 3H 标

记。

8.【答案】C。解析:轻带表示 14N﹣14N 的 DNA 分子,A 正确;据分析可知,该实验可以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B 正确;细菌繁殖三代后取样,提取 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 2 条条带,一

条中带,一条轻带,C 错误;若将 DNA 双链分开来离心,则实验结果均为一条重带,一条轻带,D 正

确。

9.【答案】C。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而 DNA 是核酸的一种,A 正确;遗传信

息通过转录由 DNA 传递到 RNA,B 正确;亲代 DNA 通过复制在子代中传递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表

达是指转录和翻译,C 错误;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 RNA 的合成,D 正确。

10.【答案】C。解析: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不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种性状,可能是三个基因控制同

一性状,A 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m、n 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

错误;若 a 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C 正确;基因

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a、b、c 均可在细胞核中复制及转录,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D 错误。

11.【答案】C。解析:转录是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RNA 的过程,包

括 tRNA、rRNA 和 mRNA,A 正确;不同的 RNA 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 正确;细胞中的 RNA 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 RNA,C 错误;转录是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 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 正确。

12.【答案】B。解析: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A 错误;HIV 的遗传物质为 RNA,

可以作为逆转录过程的模板合成 DNA,B 正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

程,C 错误;一个基因的两条 DNA 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 RNA,而不是相同的 RNA,且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D 错误。

13.【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半乳糖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

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与白化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性状的方式相同,A 错误;基因突变是碱基对

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不能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判断,B 错误;基因是

半乳糖代谢障碍的根本原因,半乳糖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酶,C 错误;乳糖是由半乳糖和葡萄糖形成的,

图中最终形成了乳糖,因此①、②、③中的某个反应过程有葡萄糖参与,D 正确。

14.【答案】C。解析:由分析可知,A、B、C、D 性状由同一个基因控制,A 正确;由题图可知,

E 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B 正确;有些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表达受其他基因的影响,C 错误;酶的本

质大多数是蛋白质,激素有些属于蛋白质,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图中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

体等,D 正确。

15.【答案】D。解析:由分析可知,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

性状,A 正确;由分析可知,囊性纤维病的根本原因是编码 CFTR 蛋白的基因有 3 个碱基缺失,B 正确;

由分析可知,囊性纤维病的 CFTR 蛋白在第 508 位缺少一个苯丙氨酸,C 正确;由 C 可知,D 错误。

Page 2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6.【答案】D。解析: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A 正确;基因可通过控制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 正确;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因

此生物的一种性状可同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C 正确;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

响,D 错误。

17.【答案】B。解析:DNA 复制过程中,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是 DNA 聚合酶,解旋酶是使氢

键断裂,A 错误;DNA 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B 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共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抗生素可通过阻止 tRNA 与 mRNA 结

合来抑制细菌生长,其原理是直接阻止细菌的翻译,与转录无关,D 错误。

18.【答案】B。解析:2 脱氧核糖+3 含氮碱基(胞嘧啶)构成核苷,A 正确;该链为 DNA 单链,嘌

呤数目不一定等于嘧啶数目,DNA 双链中嘌呤数目等于嘧啶数目,B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 4

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正确;一个磷酸分子+1 个脱氧核糖+1 分子含氮碱基构成 1 个脱氧核苷酸,其

中磷酸基团的数目等于脱氧核糖的数目,D 正确。

19.【答案】C。解析:①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 聚合酶和 DNA 连接酶的作用位点,③

处为氢键,是 DNA 解旋酶的作用位点,A 正确;②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 正确;若该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 G+C=5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28%,则 A=T=50%﹣28%=22%,C 错误;

把此 DNA 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 4 个 DNA 分子,根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

DNA 分子均含 15N,D 正确。

20.【答案】B。解析:图示为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A 正确;RNA 聚合酶催化转

录过程,B 错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 tRNA 作为运载工具,将游离的氨基酸运载到核糖体,C 正确;

RNA 分子中含有的碱基是 A、U、G、C,所以 mRNA 与 tRNA 之间会发生 A 与 U 的互补配对,D 正

确。

21.【答案】A。解析:DNA 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故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 正确;

转入 14N 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产生 2 个 DNA,且均为一条链为 14N,另一条链为 15N,对应图丙,

B 错误;据 B 分析可知,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 20 分钟,C 错误;转入 14N 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是

产生 4 个 DNA,其中 15N 标记的只有 2 个 DNA(一条链为 14N,另一条链为 15N),其余的 2 个 DNA

均为 14N 标记,对应图丁,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3X,D 错误。

22.【答案】(1)脱氧核苷酸

(2)T;C;碱基互补配对

(3)两;双螺旋

(4)基因

(5)边解旋边复制;酶

解析:(1)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双链 DNA 分子中,A 一定与 T 配对、G 一定与 C 配对,碱基中的这种关系较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3)DNA 分子一般是由 2 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Page 2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5)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

23.【答案】(1)翻译;③

(2)tRNA;核孔

(3)核糖

(4)300

解析:(1)图 A 中以物质④mRNA 为模板合成物质①多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该过程的场所是③

核糖体。

(2)图 A 中物质②为 tRNA;物质④为 mRNA,其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 B 表示转录过程,方框中为 RNA 链,则数字 2 表示核糖。

(4)mRNA 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若 DNA 模板链有 300 个碱基,则由它所控制

形成的信使 RNA 中最多也含有 300 个碱基。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定律

1.【答案】B。解析:F2 表现型的比为 3:1,属于性状分离,A 错误;F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为 1:1,B 正确;F2 基因型的比为 1:2:1,是

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属于结果而不是实质,C 错误;测交后代比为 1:1,是检测 F1 基因型的,

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 错误。

2.【答案】C。解析:由于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所以用雌无毛小鼠×雄无毛小鼠效果不好,

A 错误;由于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所以用雌无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效果不好,B 错误;

雌杂合有毛小鼠(Aa)×雄无毛小鼠(aa)后代中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为 1/2,C 正确;雌杂合有毛小鼠

(Aa)×雄杂合有毛小鼠(Aa)后代中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为 1/4,D 错误。

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_(PdPd、PdPm、PdPl、PdPvl),所以浅

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_)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d)交配,后代小企鹅均为深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 深紫色:1 中

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 深紫色:1 浅

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v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 深紫色:1 浅

紫色:1 很浅紫色。

4.【答案】C。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在花蕊期去

掉雄蕊。

5.【答案】A。解析:由于①组亲代的表现型都是紫花,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由此可判断出亲代没

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A 正确,C 错误;

由于①组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其亲代紫花植株为杂合子,B 错误;由于②组亲代紫花与白花杂交,

所以子代紫花植株必为杂合子,D 错误。

Page 2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6.【答案】D。解析: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 正确;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遗

传因子成对存在,而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B 正确;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C 正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他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D 错误。

7.【答案】A。解析:孟德尔在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

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 错误;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

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 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

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而不是演绎的

内容,C 正确;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 F1,然后让 F1 自交,发生性状分

离,经思考提出问题,D 正确。

8.【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 均为黄色,F2 中毛

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 ,结合题干 3 对等位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dd,要出现 9/64

的比例,可拆分为 ,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 A_bbD_、A_B_D_、aabb__,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

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 AaBbDd。

9.【答案】D。解析:纯合高秆与矮秆小麦杂交,F1 表现为高秆,则高秆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 A);

纯合抗病与不抗病小麦杂交,F1 表现为抗病,则抗病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 B)。亲本基因型是 AABB

和 aabb,F1 基因型是 AaBb,F1 测交,即 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高杆抗病(AaBb)、高杆不

抗病(Aabb)、矮杆抗病(aaBb)、矮杆不抗病(aabb),比例为 1:1:1:1。

10.【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的信息:

①红果:黄果=(6+6):(2+2)=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 Rr×Rr;

②多室:二室=(6+2):(6+2)=1:1,相当于杂合子测交,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 Mm×mm。

因此,亲本是基因型为 RrMm×Rrmm。

11.【答案】C。解析:该鱼的鳞片有 4 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 BB 有致

死作用,可推知该鱼种群 4 种表现型由 A_Bb、A_bb、aaBb 和 aabb 这 4 种基因型控制。F1 中的单列鳞

鱼相互交配能产生 4 种表现型的个体,可推导 F1 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 AaBb。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

鳞的鱼杂交,能得到的基因型为 AaBb 的单列鳞鱼,先考虑 B 和 b 这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 Bb 和 bb,

而亲本野生型鳞的鱼为纯合体,故 bb 为亲本野生型鳞的鱼的基因型,Bb 为无鳞鱼的基因型;再考虑 A

和 a 这对基因,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鳞的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结合以上分析,

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这样基因组合方式有 AABb×aabb 和 AAbb×aaBb 两种,第一种组合中基因

型为 AABb 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

12.【答案】B。解析:对于 Y 来说,由题意可知,双亲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YY:Yy=1:

1,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 YY 和 Yy;对于 R 来说,双亲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RR:Rr:rr=1:

2:1,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 Rr 和 Rr,所以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YYRR:YYrr:YyRR:Yyrr:YYRr:

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YYRr 和 YyRr。

Page 2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3.【答案】C。解析: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共 4

种,A正确;根据分析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由于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所以当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时,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A_bbC_)的概率为 × × = ,

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 × × = ,所以比例相同同,C 错误;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Cc,则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 × × = ,D 正确。

14.【答案】D。解析: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是 RRbb、rrBB,A 错误;子二代弱抗性的基因型是

R_Bb,RRBb:RrBb=1:2,无纯合子,B 错误;子二代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R_bb,RRbb:Rrbb=1:

2,抗性植株自交,RRbb 后代全部是抗性,Rrbb 自交,后代抗性:不抗性=3:1,因此子二代全部抗病

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的比例是 ,抗病植株占 ,C 错误;子二代中,F2 易感病植株的基因

型是 rrBB、rrBb、rrbb、RRBB、RrBB,rrBB、rrBb、rrBb 与 rrbb 杂交,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因此不

能用测交法判断子二代易感病个体的基因型,D 正确。

15.【答案】D。解析:孟德尔遗传实验假设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互不融合,在体细

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受精时成单的遗传因子恢复成对状态,故 F1 应只表

现出显性性状,F1 自交后代应出现性状分离,因而是需要看 F2 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才能支持孟德尔的

遗传规律,A 错误;如果 Y、y 与 R、r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体,它们发生连锁遗传,产生的配子可能

只有两种,比例为 1:1,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配子但比例不是 1:1:1:1,B 错误;当具

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AABB)与隐性纯合亲本(aabb)杂交时,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

个体才占 3/8,而如果是 AAbb 与 aaBB 为亲本杂交,则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 5/8,C 错误;

Aa 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D 正确。

1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一只黑羽短腿鸡(BBCLC)与一只白羽短腿鸡(bbCLC)交配,

F1 基因型及比例为 BbCLCL:BbCLC:BbCC=1:2:1,其中 CLCL胚胎致死,所以 F1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A 错误;若让 F1 中两只蓝羽短腿交配,由于 CLCL 胚胎致死,所以 F2 中出

现 3×2=6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BbCLC)所占比例为 ,B 错误;CLCL胚胎致死,

因此这个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CL基因频率会下降,C 错误;从交配结果可判断 CL和 C 的显隐性关系,

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D 正确。

17.【答案】C。解析:单株 S1 自交获得 T1 代,抗虫:不抗虫≈3:1,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3:

1,说明抗虫对不抗虫为完全显现,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为完全显性,A 错误;由柱形图可知,S2 进行

自交获得 T1 代不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因此农杆菌 Ti 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不会分

别插入到了 S2 的 2 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B 错误;由分析可知,S1 后代 T1 植株的基因型是

Page 2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AAbb:AaBb:aaBB=1:2:1,喷施适量的除草剂,存活个体的基因型是 AaBb:aaBB=2:1,让存活植

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2/3(1/4AAbb+1/2AaBb+1/4aaBB)+1/3aaBB,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

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 aaB_=1/3+2/3×1/4=1/2,C 正确;S3后代 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

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是 AAbb、aaBB,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AABB,占子二代的 1/16,D 错误。

18.【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多对基因控制植物的株高,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属于数量遗传,即显性基因有叠加作用,即越多就越高,最高和最矮的 2 个极端类型即显性纯合

和隐性纯合亲本杂交,F1 表现型具中,F1 自交得 F2 表现型是极端类型最少,中间类型最多,所以预期

分布与 A 图所示曲线最接近。

19.【答案】A。解析:已知玉米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 A、C、R 三个基因,否则无色。则有色种子

的基因型是 A_C_R_,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一棵有色种子的植株 Z 与三棵植株杂交得到的结果为:

①AAccrr×Z→有色:无色=1:1,说明有色种子的比例为 1/2×1×1,则植株 Z 的基因型是_ _CcRR

或_ _CCRr;

②aaCCrr×Z→有色:无色=1:3,则有色种子的算式 1/4×1×1(不存在),只能是 1/2×1/2×1,

则植株 Z 的基因型是 Aa_ _Rr;

③aaccRR×Z→有色:无色=1:1,说明有色种子的比例为 1/2×1×1,则植株 Z 的基因型是 AaCC_

_或 AACc_ _;

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AaCCRr。

故选:A。

20.【答案】(1)2;遵循

(2)EEFF、eeff;EeFf

(3)4/9;8/9

(4)①让黑色雄性个体和多只基因型为 eeff(甲)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②如果后代全为黑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EEFF,如果后代出现白色个体,则亲

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Eeff

解析:(1)13:3 是“9:3:3:1”的变式,说明 F1 的基因型为 EeFf,这说明动物的一对相对性

状是由两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 F1 的基因型为 EeFf,两亲本都为白色,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 EEFF、eeff。

(2)F2 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1/3EEff、2/3Eeff,故随机交配,E 配子的概率=2/3,e 配子的概率

=1/3,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1/3×2/3×2=4/9,由于后代中白色个体只有一种基因型 eeff,

其概率=1/3×1/3=1/9,所以灰色个体占的比例为 1﹣1/9=8/9。

(4)要确定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让黑色雄性个体与甲多次杂交,若后代全为黑色个体,则亲本

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EEff,若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Eeff),也有白色个体(eeff)。则亲本灰色雄

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Eeff。

21.【答案】(1)a 基因的碱基对比 a 基因少;基因突变;36 个

(2)aaBB×AAbb

Page 2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3;0

(4)aaBB 或 AABB

解析:(1)A 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有 81 个氨基酸,a 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有 75 个氨基酸,产生这

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基因的碱基对比 a 基因少,即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NA(或基

因)中碱基数:mRNA 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由于 a 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比 A 基因控制合成

的肽链少 6 个氨基酸,因此相对 A 基因至少 36 个碱基。

(2)为了验证这两对基因 A、a 和 B、b 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选择了两个表现型不同的

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通过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3)若 A、a 和 B、b 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某三角形植株(aaBb)自交,F1 中三角

形植株的基因型最多有 3 种(aaBB、aaBb、aabb),F1 中不含圆形个体。

(4)纯合三角形植株(aaBB 或 aabb 或 AABB)和纯合盘状植株(AAbb)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

部是圆形植株 A_Bb,则亲本三角形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 或 AABB。

22.【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

(2)锈菌感染

①1/9;9

②下一年再播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采收种子做种,如此经过几代选择,直到符合生产要求(连

续自交,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类型,直到满足生产要求)

(3)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

解析:(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这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

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

(2)小麦锈病由锈菌感染引起,因此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 F1,F1 自交得 F2,通过锈菌感染

实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

①F2 通过锈菌感染实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1/9DDTT、

2/9DDTt、2/9DdTT、4/9DdTt,因此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 F3 株系(单采单种),其中无性状分

离的株系(DDTT)占全部 F3 株系的 1/9;乙同学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

种子,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3×3=9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

DDTT 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正确的做法是:下一年再播种,淘汰感病和低

产植株,采收种子做种,如此经过几代选择,直到符合生产要求(连续自交,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

的类型,直到满足生产要求)。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则这个基因应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这样子代全部具有抗旱性状。

23.【答案】(1)①4;②MMnn;mmNN(顺序可颠倒);9:7

(2)①Ⅱ2;②XDY、XDYD、XDYd、XdYD

解析:(1)①据图分析,物质 B 的形成需要同时具有 M 和 N 基因,即能产生 B 物质的大麻基因

型可能有 MMNN、MMNn、MmNN、MmNn 这 4 种。

Page 2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②由题意两个不能产生 B 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 全都能产生 B 物质,说明两个亲本分别具有一

个基因是显性纯合,即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 和 mmNN,F1 的基因型为 MmNn,让 F1 雌雄个体

随机相交,后代出现双显个体(能产生物质 B 的个体)的比例是 3/4×3/4=9/16,所以不能产生物质 B 的

个体的比例为 7/16,故后代中能产生 B 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 B 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9:7。

(2)①由题意可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而Ⅱ2 片段是 Y 染色体上特有的片

段,不会出现在雌性生物体内,故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Ⅱ2 片段上。

②由题意可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控制,且雌雄个体都有抗病性状,所以 D

基因可能在Ⅰ或Ⅱ1 片段上,故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XDYD、XDYd、XdYD、

XDY。

24.【答案】(1)aaBB;野生型:双雌蕊=3:1

(2)5;5

(3)3/4;AABB 和 aaBB

(4)野生型纯合子;没有败育植株出现;有败育植株出现

解析:(1)纯合体 AABB 和 aaBB 杂交,其中 bbEE 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能做母本,F1 的基因

组成为 AaBB,F2 的基因组成及比例(表现型)为 BBEE(表现为野生型)、BbEE(表现为野生型)、

bbEE(表现为双雌蕊),比例是 1:2:1,所以子二代中野生型与双雌蕊型之比是 3:1。

(2)由题意可知,该植物是二倍体,染色体是 10 条,每个染色体组是 5 条染色体,因此该物种基

因组测序应测一个染色体组,即 5 条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

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该植株细胞中由 10 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5 个四分体。

(3)AaBb 个体自花传粉,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_B_:A_bb:aaB_:aabb=9:3:3:1,由题意

可知,其中 A_bb 和 aabb 表现为败育,所以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 3/4;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

是 AABB 和 aaBB。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该双雌蕊个体若是纯合子,基因型为 aaBB,

与野生纯合子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AaBB,让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基因型中全含有 BB,因此全

都可育;若该双雌蕊个体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 aaBb,与野生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 AaBB 和

AaBb,让子一代杂交得子二代,AaBb 自交后代中含有 bb 个体,由题意可知,含有 bb 的个体是不育的。

因此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是: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得到 F1;②F1 自交,得到 F2。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F2 中没有败育植株出现,则该植株为纯合子;②F2 中有败育植株出现,则该植

株为杂合子。

25.【答案】(1)灰体长翅膀;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EeBb;灰体;会

(3)BBXAXA、bbXaY

解析:(1)根据题干的信息,黑体和残翅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乙果蝇的基因型为 bbVgVg,

丙果蝇的基因型为 BbVgvg,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 的基因型为 BbVgvg,所以 F1 的表现型是灰体

长翅膀;F1 雌雄交配得到的 F2 不符合 9:3:3:1 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Ⅱ号

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Page 3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甲果蝇的基因型是 eeBB,乙果蝇的基因型 EEbb,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 EeBb,

表现型为灰体;F1 雌雄交配,即 EeBb×EeBb→9E_B_(灰体):3E_bb(黑体):3eeB_(黑檀体):1eebb,

所以得到的 F2 中果蝇体色性状会发生分离。

(3)分析子一代的基因型:

①子二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直刚毛:焦刚毛的比值:

♂:直刚毛:焦刚毛=(3+1):(3+1)=1:1;

♀:直刚毛:焦刚毛=8:0=1:0;

两者后代的分离比不相同,说明 A、a 位于 X 染色体上,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后代

雌果蝇全是直毛,说明直刚毛性状为显性性状,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AY,后代雄果蝇直毛:分叉毛

=1:1,说明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 XAXa,亲本的基因型为 XAXa×XAY。

②子二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值:

♂:灰身:黑身=(3+3):(1+1)=3:1;

♀:灰身:黑身=6:2=3:1;

两者后代的分离比相同,说明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 Bb×Bb。

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BbXAXa×BbXAY。

因为 bbXaY×BBXAXA→1BbXAXa:1BbXAY,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aY×BBXAXA。

第四节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答案】A。解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

应的 DNA 片段,经测定一个由 n 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DNA 分子中,包含了 m 个基因,则每个基因的

平均长度小于 n/2m 个脱氧核苷酸对,B 错误;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大多数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线粒

体中,C 错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通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均可以传递给

后代,D 错误。

2.【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A 错误;Ⅰ、Ⅱ为

非基因片段,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B 正确;基因 c 中碱基对若

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 错误;起始密码子在信使 RNA 上,

D 错误。

3.【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一个 DNA 分子含有多个基因,B 正确;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C 错误;基因

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正确。

4.【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A

错误;女儿的两条 X 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B 错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

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C 正确;由于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一对患抗维

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如果妻子是杂合体,则子女中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一半是患者,D 错误。

5.【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 错误;该遗传病是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6 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Ⅲ﹣6 的基因型为 XaY,B 正确;Ⅱ﹣4 是患者,

Page 3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其基因型为 XaX﹣,又因为Ⅲ﹣6 的基因型为 XaY,所以Ⅱ﹣4 的基因型为 XAXa,C 错误;Ⅱ﹣4 和Ⅱ﹣

5 的后代:XAXa×XaY→1XAXa(患病)、1XaXa、1XaY、1XAY(患病),所以 III﹣8 正常的概率为 1/2,

D 错误。

6.【答案】C。解析:如果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Y,所以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

最多含 4 条 X 染色体,A 正确;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产生的四个子

细胞的基因型为 XbXb、XbXb、O、O;也可能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XbXb、O、Xb、Xb,B 正确;如果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基

因型为 XbXb、O、Xb、Xb,则异常卵细胞(XbXb)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中染色体数目有 2 个是正常的,

C 错误;如果卵细胞为 O,精子的基因型为 XB,结合形成的子代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BO,所以

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 Y 染色体,D 正确。

7.【答案】A。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

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8.【答案】C。解析:Aa 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 a 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 A 基因随着

染色体缺失而缺失了,A 能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B 能说明;基因突变是 DNA 上的某一发生变化(微

观变化),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所以基因发生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变化,不能

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地平行关系,C 不能说明;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 能说

明。

9.【答案】A。解析:父亲的 X 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所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A 正确;

母亲患病,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其儿子不一定患此病,B 错误;祖母患病,可能是纯合

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父亲不一定患病,因此孙女不一定患此病,C 错误;外祖父患病,母亲一定患

病,但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外孙不一定患此病,D 错误。

10.【答案】B。解析: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且该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说

明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 正确;女性患者可能是杂合体,其儿子不一定患病,B 错误;伴

X 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说明男性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低于女性,C 正确;由

于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伴 X 显性遗传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联系,D 正确。

11.【答案】A。解析:若问题来自父亲,则孩子是由 XBY+Xb 的受精卵发育而来,XY 染色体没有分

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A 正确,B 错误;若问题来自母亲,则孩子是由 XBXb+Y

的受精卵发育而来,XB与 Xb没有分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D 错误。

12.【答案】C。解析:因为雄性传给雄性的是 Y 染色体,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没有

致病基因,所以致病基因不会从雄性传递给雄性,A 正确;如果父亲是患者、母亲是携带者,即 XBXb×

XbY→1/4XBXb(女性携带者):1/4XbXb(女性患者):1/4XBY(男性正常):1/41XbY(男性患者),

则雌性子代可能患病,B 正确;致病基因对雄性和雌性均有影响,但由于伴 X 隐性遗传的患者中男性多

于女性,所以对雄性的影响比雌性大,C 错误;X 隐性遗传的特点之一是遗传病往往表现出隔代(隐性

遗传的特点)交叉(伴性遗传的特点)遗传,D 正确。

Page 3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3.【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甲病是伴 X 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A 错误;由于

Ⅱ4 的父亲不患乙病,所以Ⅱ4 中控制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在同一条 X 染色体上,B 错误;由于

Ⅱ5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Ⅲ8只含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其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儿正常

的概率是 1/2,C 错误;Ⅱ4 的两条 X 染色体上分别含有甲病和乙致病基因,其与Ⅱ5 所生儿子必定患甲

病或乙病,若Ⅱ4 和Ⅱ5 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表明发生了基因重组或染色体畸变,D 正确。

14.【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 和 AaXBXb,A 正

确;该孩子的色盲基因全部来自母亲,由于夫妇的父母的表现型及染色体组成均正常,所以色盲基因全

部来自祖辈的外祖母而不是外祖父,B 正确;该孩子的 Y 染色体来自父亲,两个 Xb 来自母方,所以其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与其母亲有关与其父亲无关,C 正确;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孩子

的白化病基因之一来自祖辈的外祖母或外祖父,D 错误。

15.【答案】C。解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 24 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基

因中,A 错误;只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就与性别有关,所以 X、Y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

传与性别有关,B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0 条

(含有 Y 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或 1 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 2 条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X 染色体,C 正确;伴 X 隐性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

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伴 X 显性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的特点,D 错

误。

16.【答案】B。解析:性别决定类型包括两种:XY 型、ZW 型,其中 XY 型性别决定类型中,同型

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异型性染色体决定雄性个体,而 ZW 型性别决定类型则相反,A 错误;XY 型

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或大或小,如果果蝇的 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大,人类的 Y 染色

体比 X 染色体小,B 正确;雄配子可能含 X 染色体,也可能含 Y 染色体,C 错误;没有性别区分的生

物没有性染色体,D 错误。

17.【答案】C。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异常(第 5 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引起的,A 正

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替换),B 正确;先天性愚型(21 三体综

合征)是由 21 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C 错误;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

患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双方很有可能是同一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

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D 正确。

18.【答案】A。解析: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基因控制的疾病,A 错误;染色体结构变

异可以导致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调查人数应尽可能多,C 正确;

产前诊断可检测某些基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对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D 正确。

19.【参考答案】(1)①控制 CO2 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②耐受型(雌)×敏感型(雄)

(2)①常;ttAAXbY;②8;1/4

解析:(1)实验一的结果有两种解释:耐受性由核基因控制,且敏感型为显性;耐受性由细胞质基

因控制,表现母系遗传。实验二杂交双方细胞核均来自耐受型(乙)品系,而杂交形成的合子,其细胞

质主要来自敏感型(甲)品系。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说明第二种解释正确,即果蝇对 CO2的耐受性

Page 3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验证某一性状遗传是否是细胞质遗传,常用正反交实验。本题可用“甲品系雄蝇

与乙品系雌蝇杂交”实验即耐受型(雌)×敏感型(雄)来替代实验二进行验证。

(2)①根据题意可知,基因 T、t 与性别无关,只是隐性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

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 代杂交,F2 代无粉红眼出现,且雌

雄比例为 3:5(正常应该为 1:1),所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

TTAAXBXB。②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 TTAAXBXB,因此 F1 代果

蝇基因型为 TtAAXBXb、TtAAXBY,F2 代中有少数雌性个体发生性反转,F2 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TTAAXBY

(1/16)、TTAAXbY(1/16)、TtAAXBY(2/16)、TtAAXbY(2/16)、ttAAXBY(1/16)、ttAAXbY(1/16)、

和 ttAAXBXB(1/16)、ttAAXBXb(1/16),其中不含 Y 染色体的个体在雄果蝇中占 1/4。

20.【答案】(1)显性;隐性

(2)aaXBY;Ⅱ-8

(3)0;2/3

(4)2/3;1/12

解析:(1)Ⅱ代的 3 和 4 患病,而Ⅲ-9 不患病,“有中生无为显性”,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Ⅱ-8 不患病,而Ⅲ-13 患病,说明乙病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

(2)由Ⅱ﹣4,Ⅱ﹣7 可知Ⅰ﹣1 基因型为 aaXBXb,Ⅰ﹣2 基因型为 AaXBY,Ⅱ﹣6 正常男孩故基

因型为 aaXBY。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Ⅲ-13 的致病基因来自与亲代中的

Ⅱ-8。

(3)Ⅰ﹣1 基因型为 aaXBXb,Ⅰ﹣2 基因型为 AaXBY,后代无 AA 基因型。Ⅱ代的 3 和 4 患病,

后代有正常情况,说明Ⅱ代的 3 和 4 基因型均为 Aa,Ⅲ-10 患病,基因型 Aa 的概率 2/3。

(4)由Ⅱ﹣3的AaXBY,Ⅱ﹣4的AaXBXB或者AaXBXb可知Ⅲ﹣10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AaXBXB 或 AaXBXb。Ⅲ﹣13 基因型为 aaXbY,我们把两对基因拆开计算,Ⅲ﹣10:1/3AA,2/3Aa,所

以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3+2/3×1/2=2/3,同理,3/4XBXB,1/4 XBXb与Ⅲ﹣13 则后代患乙病的

概率为 1/4×1/2=1/8。两病兼患的为 2/3×1/8=1/12。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答案】A。解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之间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A 正确;基因突

变具有低频性,与题干中“性状上差别甚多”不符合,B 错误;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

体数目变异,但具有低频性与题干中“性状上差别甚多”不符合,C 错误;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提供

的家庭环境条件基本相似,D 错误。

2.【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基因 b 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等位基因 B 和 b 的分离

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而等位基因 A、a 和 D、d 的分离只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A

错误;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 AbD 和 aBd 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 b 所在的片段发生过交叉

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 AbD、ABD、abd、aBd 四种精子,B 正确;基因 B(b)与 D(d)位于同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

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D 错误。

Page 3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答案】C。解析:斑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A 错误;斑蚊抗药性的增强

是由于杀虫剂对其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B 错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就有少数个

体有抗药性基因,杀虫剂只是对斑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使斑蚊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C 正确;第

一年的斑蚊种群中已经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D 错误。

4.【答案】B。解析:甲、乙和丁属于染色体变异,丙属于基因重组,A 错误;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

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而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 正确;若图乙为一精

原细胞,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 错误;图示中的变异类型只有属于

染色体变异的甲、乙和丁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D 错误。

5.【答案】C。解析:细胞分裂间期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

错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 正确;细胞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 错误。

6.【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所以只有发生在基因上的碱基对的增添、缺

失或改变才都叫基因突变,A 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不

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 错误;通常情况下基因重组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自由组合,C 正确;基因型为 DdEE 的个体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其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又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所以子代中不

一定会出现基因突变的个体,D 错误。

7.【答案】B。解析: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

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 错误;三倍体无

籽西瓜的培育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 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单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

正确。

8.【答案】B。解析: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有些突变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A 错误;21 三体

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是亲代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B 正确;抗药性变异是在使用农药之前产

生的,农药只能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C 错误;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

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有籽西瓜,该三倍体有籽西瓜的种子种下后才能结出无子西瓜,D 错误。

9.【答案】C。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

良生物的某种性状和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A 正确;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

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因而可通过基因重组和人工

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 正确;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加倍,C 错误;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通过多倍育种方式获得的,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所以

获得的无籽性状是可以遗传的,D 正确。

10.【答案】B。解析:Ⅱ过程表示的是品种③(基因型是 AaBb)自交产生⑤(基因型是 AAbb)的

过程,A 正确;Ⅵ过程是诱变育种的过程,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 错误;Ⅳ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

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 正确;Ⅰ、Ⅲ、V 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正确。

Page 3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1.【答案】D。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 错误;“抗

虫棉”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错误;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诱变育种法,

原理是基因突变,C 错误;“太空椒”的获得采用的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D 正确。

12.【答案】C。解析:青菜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选择有利变异,A 错误;青菜虫抗药性

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 错误;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 正确;连续多年对青菜虫

使用农药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 错误。

13.【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 正确;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正确;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正确。

14.【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Q 以后 A 的基因频率升高,a 的基因频率降低,说明 A 控制

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A 正确;P 点两曲线相交,说明 A 与 a 的基因频率相等,此时 A 和 a 的基因频率

均为 50%,B 正确;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不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对不定

向的变异起选择作用,C 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由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会

发生定向改变,D 正确。

15.【答案】D。解析:1950~1980 年问该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发生着变化,说明种群进化了,A 错误;

1990 年该生物已经进化了,但是没有形成两个物种,B 错误;1960 年该种群 Aa 基因型的频率=2×0.4

×0.6=48%,但如果个体间不能自由交配则 Aa 基因型的频率不一定为 48%,C 错误;1970 年以前,A 基

因频率逐渐降低,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适应新的环境;1970 年以后,A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

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D 正

确。

16.【答案】(1)杂交;自交;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

(4)Ab

解析:(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为杂交育种,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杂交和自交,其

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用③培育小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

体育种。由于⑤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

异,其形成的⑥称四倍体。

(4)若要用方法Ⅴ培育出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种,则⑥所示的个体基因型应为 Ab。

17.【答案】(1)单倍体育种;基因重组

(2)D;T

(3)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

(4)1/3

(5)诱变育种

(6)基因频率

Page 3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解析:(1)(1)根据图示可知,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依据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即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其最大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一)(五)(六)

属于杂交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2)图中①为配子,基因型为 DdTt 的 F1 减数分裂可产生 4 种配

子(DT、Dt、dT、dt)。因为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 DDTT,故①的基因型为 DT。

(3)(三)过程是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四)过程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4)通过(五)过程产生的矮杆抗锈病植株为 ddTT 或 ddTt,其中纯合

子占 1/3。(5)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除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还有诱变育种可以获得纯合的矮

杆抗锈病水稻品种,诱变育种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够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但是盲目性

大,需要大量的供试材料。(6)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所以生物进化的标志是

基因频率的改变,无论变化大小,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范围。种群向一定方向发展,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

生了定向改变。

Page 3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三章 稳态与环境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1.【答案】C。解析: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A 错误;通过该试验不能得出

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B 错误;由实验结果罩住尖端的直立生长,在罩住尖端以下的向光弯曲

生长可知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C 正确;通过该试验不能得出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

尖端下部,D 错误。

2.【答案】A。解析:由图 1 可知都有单侧光,但盖玻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均匀分

布,胚芽鞘直立生长,A 错误;由图 2 可知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

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B 正确;由图 2 可知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说明生长素没

有分解,应是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 正确;由整个实验可知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

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D 正确。

3.【答案】C。解析:温特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

错误;植物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 错误;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

细胞代谢,C 正确;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遗传物质不变,还是二倍体番茄,D 错误。

4.【答案】C。解析: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存在某种刺激,A 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

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 错误;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

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C 正确;拜尔的实验是

在暗箱中进行的,D 错误。

5.【答案】D。解析:自变量是 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 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

不同浓度的 NAA,有的提高了插条生根率,有的降低了插条生根率,B 错误;320mg/L NAA 处理插条

生根率低,不能选择 320mg/L NAA 处理插条,C 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400mg/L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

应,D 正确。

6.【答案】B。解析: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而芽的

敏感程度降低,故芽的 a 点将右移,A 正确;同 A 项,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而茎敏感程度最低,因

此茎的 a 点将右移,B 错误;图中看出,生长素浓度低于 a 点时促进植物根的生长,高于 a 点时抑制植

物根的生长,C 正确;横放植物中的生长素受重力影响向下运输,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向地侧生长

素浓度,而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向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高将抑制根的生长,即分别对应图中的

b 和 c,D 正确。

7.【答案】D。解析: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生长旺盛的部位,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A 正确;不同的植物(如大豆与水稻)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B 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 正确;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依次降低,

D 错误。

8.【答案】D。解析: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的向光弯曲

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 错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Page 3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促进植物生长,没有体现两重性,B 错误;茎的负向重力性是由于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没有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 错误;顶端优势是指

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

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 正确。

9.【答案】D。解析: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都是由于生长素在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分布不

均导致的,A 正确;花蕾期去雄,雌蕊无法完成受精,不能产生种子,由于生长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的

功能,因此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在雌蕊的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B 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

似物溶液喷洒棉花植株可以防止落花落果,C 正确;已知 10﹣8mol/L 是促进芽生长最适宜的浓度,在一

定浓度范围内,提高生长素浓度仍能促进芽的生长,但是超过一定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D 错误。

10.【答案】C。解析:D 为空白对照组,是实现实验目的必须设置的一组,A 正确;生根插条数和

每条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均反映了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B 正确;为了确定促生根的最适宜萘乙酸

浓度,应配制 400﹣800mg/L 的萘乙酸溶液再实验,C 错误;通过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生长素对插条生

根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结论,只能得出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D 正确。

11.【答案】A。解析:剪断茎后,数小时后侧芽生长,是因为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生长素

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了侧芽的生长,A 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既需要

载体,也需要能量,B 错误;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可向下运输至侧芽,但侧芽也会合成生长素,

从而使侧芽生长素浓度增高,C 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涂抹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

芽部位,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 错误。

12.【答案】D。解析: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不

是下降,A 错误;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在促

进植物生长的范围内,曲线应全部在虚线之下,B 错误;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是开始时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因此曲线应全部在虚线之下,C 错误;没去

掉顶芽之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在虚线之上,去掉顶芽后,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

抑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曲线在虚线之下,D 正确。

13.【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

A、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CTK 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

含量较高,故 CTK 能延缓叶片衰老,A 正确;

B、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CTK 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一定浓度的脱落

酸 ABA 溶液处理则叶绿素含量较低,两者同时使用则介于两者之间,说明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

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B 正确;

C、由于叶绿素吸收光,将水光解成 NADPH 和氧气,根据 CTK 组比 ABA 组的叶绿素含量高可知,

ABA 组叶绿体中 NADPH 合成速率小于 CTK 组,C 错误;

D、据图 ABA 组叶绿素含量低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 正确。

14.【答案】A。解析: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从图中不能得出,A 正

确;由图可知,植物体内赤霉素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细胞生长的,B 错误;由图可知,赤霉素促进生长

素的合成,抑制其分解,C 错误;由图可知,植物的生长是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D 错误。

Page 3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5.【答案】D。解析:植物激素调节与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完全相同,A 错误;植物向光性原因

是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不存在高浓度抑制现象,因此不能体现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错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植物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 错误;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以

促进种子萌发,D 正确。

16.【答案】B。解析:2,4﹣D 作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此选用的 2,4﹣D 浓度

应该是高浓度,A 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会影响细胞分化,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

素比例低时促进根分化,高时促进芽的分化,B 正确;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不是赤霉素,C 错误;脱

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脱落,抑制种子萌发,D 错误。

17.【答案】A。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使侧芽

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 正确;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

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B 错误;侧芽生长失控

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C 错误;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

素含量过高,D 错误。

18.【答案】C。解析:将成熟木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里会促进柿子的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木瓜释放

出乙烯,催熟了未成熟的柿子,故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乙烯,A 正确;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

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枝条,可促进生根,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原理,这和植物激素有关,

B 正确;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 50%以上,其原因是赤霉菌合成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促进

细胞伸长,导致植株过度增高,C 错误;持续高温降雨,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种子内脱落酸含

量降低,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D 正确。

1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油菜素留醇是一种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的高活性物质”

可知:油菜素甾醇、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A 正确;“该物质对维持植物顶端优势”可知:

植物芽的生长速度与油菜素甾醇的浓度不呈正相关,B 错误;“该物质对维持植物顶端优势、促进种子萌

发及果实发育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可知:多种植物细胞具有识别油菜素甾醇的特异性受体,C 正确;植

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同时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等也可以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 正确。

20.【答案】B。解析:植物茎在地球表面上生长的方向性,是由地球的重力引起的。地球的引力使

得生长素在植物茎的近地侧分布相对多一些,在背地侧分布相对少一些。由于茎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

求较高,近地侧多一些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使近地侧细胞伸长得快一些,从而使茎背地生长。

21.【答案】(1)处理前后;平均值

(2)去除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a;NAA 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通过 a、b、c 与空白对照相比,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

进作用的是 b、c 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a 浓度,因此 a 的浓度最高

(4)两重性;不能;激素不敏感型

解析:(1)为得到某浓度生长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需要测量每个葡萄茎段处理前后长度,并计算

出生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多个葡萄茎段生长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Page 4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a、b、c 三种不同浓度的 NAA 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而顶芽能产

生生长素,因此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实验时,要去除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

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NAA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通过 a、b、c 与空白对照相比,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

用的是 b、c 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a 浓度,因此 a、b、c 三种浓度中,NAA 浓度最高的是 a。

(4)图 2 生长素图象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有两重性,喷施生长素不能使

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说明激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激素不敏

感型突变体。

第二节 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

1.【答案】C。解析:①是血浆,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

A 错误;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有关,B 错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的内环境淋巴和血浆,因此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淋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 正确;③组织液和

细胞内液之间直接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

2.【答案】B。解析:②表示组织液,可以进入 A(毛细血管细胞)进入血浆,组织液能进入 C(组

织细胞),组织液也能通过毛细淋巴管细胞进入淋巴,A 正确;CO2 是有氧呼吸的产物,CO2 浓度最高

的液体是③细胞內液,B 错误;O2 浓度最低的液体是细胞内液,最高的是血浆,C 正确;①②④属于内

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一起构成体液,D 正确。

3.【答案】C。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A 错误;血浆渗透压主要和蛋白质和

无机盐有关,B 错误;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 正确;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

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 错误。

4.【答案】B。解析:RNA 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 RNA 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

内环境,A 错误;内环境是细胞的生存环境,因此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发生在内环境中,B 正

确;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 CO2 和 H2O 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 错误;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

解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D 错误。

5.【答案】B。解析:氧气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

胞,故 O2 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A 正确;葡萄糖、蛋白质、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在

乙血浆中均能找到,B 错误;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 正确;

乳酸是由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NaHCO3 能与乳酸反应,使乙的 pH 维持在 7.35~

7.45,从而维持 PH 值的相对稳定,D 正确。

6.【答案】C。解析:细胞 X 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①,A 错误;③

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 错误;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即血浆渗透压

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C 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D 错误。

7.【答案】D。解析: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A 正确;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

适宜的温度和 pH,因此 pH 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B 正确;免疫系统识

Page 4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C 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

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 错误。

8.【答案】B。解析: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指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该方法比皮

内注射吸收快),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A 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 错误;甲状腺激素

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C 正确;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

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 正确。

9.【答案】D。解析:结构①位于突触小体中,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发生在突触后膜上,且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所以结构①不能为其提供能量,A 错误;当兴

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 错误;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胞吐作用释

放至突触间隙,C 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

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 正确。

10.【答案】C。解析: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

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

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11.【答案】D。解析: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因此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 正确;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 正确;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C 正确;下丘脑可通过

分泌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 错误。

12.【答案】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A 正确;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

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 正确;③表示突触

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

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 正确;从①(传入神经)处剪

断神经纤维,刺激②(传出神经)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D 错误。

13.【答案】B。解析:由于 c 区域受到刺激,处于反极化状态,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膜内正离子多,但仍有 Cl﹣存在,A 正确;e 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较

大,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B 错误;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

+不能进出细胞,

所以 b、d 区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所以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

传导方向应为 c→a和 c→e,D 正确。

14.【答案】B。解析:电刺激①处,电流计的左侧接点先兴奋,与右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

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左。兴奋继续沿着神经纤维上传导,之后电流计的右侧的接点产生兴奋,

电位发生改变,与左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右,电流两次经过灵敏

电流计,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如图 2。

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电流计的右侧接点先兴奋,与左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

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之后电流计的左侧的接点产生兴奋,

Page 4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电位发生改变,与右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左。因此在②处给予同

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电位与图 2 相反。

故选:B。

15.【答案】B。解析:物质 d 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

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说该激素在全身的血液中都存在,

只不过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A 正确;a 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情况下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

而失去作用,因此物质 c 的含量不发生改变,B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物质 c 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

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 正确;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甲为腺垂体,可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结构乙为神经垂体,D 正确。

16.【答案】D。解析:动物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即可以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之外的其他器官或者细胞,A 错误;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

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B 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

高时,可以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 错误;寒冷环境中,神经冲动和激素共同发挥作用,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动员几乎所有细胞共同提高代谢,抵御寒冷,D 正确。

17.【答案】C。解析:激素 A 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垂体细胞表面有相应激素的受体,促

进激素 B 的分泌,不进入细胞内,A 错误;图中抗体与激素 B 因空间结构相似,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

腺激素的受体,B 错误;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 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

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 正确;Graves 病人血液中的甲状

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激素 A 和激素 B 含量比健康人的低,D 错

误。

18.【答案】D。解析:①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

升高血糖,①错误;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因此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②

正确;

③人体细胞衰老时由于酪氨酸酶活性下降,无法合成黑色素,继而就会出现白头发,③错误;

④当血液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④正确。

19.【答案】A。解析:摄食后 1 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

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

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A 正确;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B 错误;2~

2.5 小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升高,C 错误;从

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D 错误。

20.【答案】C。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

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 正确;AB 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

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 正确;CD 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

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 错误;在 D 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

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 正确。

Page 4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1.【答案】C。解析:人在平静状态下产热场所是肝脏和骨骼肌,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

骼肌,A 正确;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B 正确;下丘脑有感受体温变化

的功能,但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 错误;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甲状腺

激素、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D 正确。

22.【答案】C。解析: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加,属于负

反馈调节,A 错误;池塘污染后,水蚤死亡进一步加剧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进一步加剧污染属于

正反馈调节,B 错误;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分级调节,C 正确;

血液中的 CO2 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 CO2,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调节方式

是反馈调节,D 错误。

23.【答案】D。解析:由分析知,该题是体液免疫过程图,A 正确;细菌、病毒等可能会成为抗原

物质(病原体),B 正确;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是由细胞核内的 DNA 控制合成的,在核糖体上形成

肽链后,依次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

体提供,C 正确;对抗原保留记忆功能的细胞是记忆细胞,即图中的丙,D 错误。

24.【答案】D。解析:细胞Ⅰ表示 B 淋巴细胞,其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细胞Ⅲ为浆细胞,其不能

识别抗原,A 错误;细胞Ⅱ为记忆细胞,细胞Ⅲ为浆细胞,B 错误;免疫过程⑥为初次免疫,免疫过程

⑦为二次免疫,由于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因此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弱,C 错误;

⑨表示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处理,D 正确。

25.【答案】C。解析:若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下丘脑细胞,则 a 是甲状腺激素,A 错误;雄性激

素只能作用于雄性个体本身,不能作用于卵细胞,B 错误;如果细胞甲是 T 淋巴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

作用于 B 淋巴细胞,C 正确;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分泌的,D 错

误。

26.【答案】C。解析: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A 错误;疫

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B 错误;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

苗,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会产生细胞免疫,C 正确;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

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 错误。

27.【答案】B。解析: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A 正确;T 细

胞会辨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不能裂解靶细胞,效应 T 细胞可以裂解靶细胞,B 错误;特异性的抗原

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 B 细胞传递信息引起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 正确;若研究清楚埃博拉病毒特异性

抗原蛋白的结构,就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该蛋白作疫

苗,D 正确。

28.【答案】(1)f、Y

(2)B 细胞增殖、分化;体液

(3)e

(4)k;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a、b、c、e、k

Page 4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解析:(1)图 1 所示过程为体液免疫,其中 Y 为抗体,f 为淋巴因子,二者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2)图 1 中的 c 为 B 细胞,③表示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该过程属于体液免

疫。(3)图 2 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A 到 B 过程是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图 1 中的 e 细胞。

(4)图 1 中的 k 是记忆 B 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浆细胞,

浆细胞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5)图 1 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因此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a、b、c、e、k。

29.【答案】(1)效应器

(2)突触;A→B

(3)增加;m;协同

(4)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解析:(1)图 1 中,根据 e 处有神经节,则 e 代表传入神经,故 a 代表效应器。

(2)图 2 表示的结构称为突触,兴奋在其中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 A→B。

(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如果人体内激素②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则耗氧量将增

加,在寒冷环境中,②甲状腺激素和 m 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都增加,共同增强强代谢活动,增加产热,这

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4)缩手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取指血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皮肤,但我们并未

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30.【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d]甲状腺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反馈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解析:(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只能有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

元的树突或者胞体,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由 A 传到 B,

而不能由 B 传到 A。

(2)寒冷时,起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是 d 甲状腺激素和 b 肾上腺激素,它们共同促进代谢增加产

热。

(3)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其作用于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抗原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

状腺激素偏高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此调节称为负反馈调节。

(4)血糖平衡调节中,胰腺抗原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的拮抗作用抗原共同使血糖维持相

对稳定。

31.【答案】(1)效应器;感受器

(2)电流表③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慢,所需时间长;0;1;2

(3)将其中一个电极伸入膜内

(4)神经递质;外正内负

Page 4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解析:(1)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由于在

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 有反应而 E 无反应,而电流刺激 E,可观察到 A 发生运动反应,表明 A 为

反射弧中的效应器,E 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

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因此刺激 G 处时,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电流表③的反应滞后。由

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 I 处,电流表①偏转的次数为 0,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

为 1 次,电流表③偏转的次数是 3 次。

(3)静息电位指的是神经纤维细胞内外的电位差,测量静息电位必须将电极一个放在细胞外,一个

放在细胞内。

(4)图二中的 H 表示的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指的是神经递质,H 抑制下一个神

经元的活动,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32.【答案】(1)分泌激素

(2)增加;减少

(3)下丘脑渗透压;内环境;抗利尿激素

(4)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停止

解析:(1)下丘脑细胞既有兴奋传导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故下丘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联系起

来。(2)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反馈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既④增多,

⑥减少。(3)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最终导致尿量减少。(4)如图中内分泌腺

为胰岛,则其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浓度降低。人体组织细胞膜

缺乏上述物质,则可能导致细胞停止(或抑制)摄取血糖,继而血糖水平过高。

第三节 生态系统

1.【答案】B。解析:在 0~d 范围内,只能体现出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A 错误;

据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 a~d 之间,由于 R 大于 1,所以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在 c~d 期间时,田鼠

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 R 小于 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B 正确;

在 c 点和 d 点时,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 R 小于 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布氏田鼠

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 d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 错误;据图可知,a、b 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

率与死亡率比值 R 相等,但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于种群的数量不相同,所以不

一定相等,D 错误。

2.【答案】B。解析: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A 错误;

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③迁出率和④迁入率,B 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

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C 错误;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 5 米种

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D 错误。

3.【答案】C。解析: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A 正确;种群常分为三个

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底部为生殖前期,顶部为生殖后期,左右不一定对称,B 正

Page 4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确;教材指出“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

保持替补出生率不一定人口就会零增长,例如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性别比例等,一个人群的男女比例是

1:1 这种理想的情况下才成立的,C 错误;年龄结构有不同的类型,可以提供关于种群未来数量的动态

信息,即预测种群数量变化,D 正确。

4.【答案】C。解析: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增长速率为 0,A 正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B 正确;若该图表示蝗虫种

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 c 点之前,C 错误;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D 正确。

5.【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A 错误;环境容纳量

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B 正确;种群密度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

作用的具体体现,C 错误;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不是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D 错

误。

6.【答案】A。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 点到 b 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

大致呈“S”型,a 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

在 a 点之前,A 正确;a~b 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至零,而种群密度在不断增长,B 错误;利

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使得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降低交尾率,C 错误;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

控制在较低水平即 d﹣e 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

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错误。

7.【答案】B。解析:在 t4时刻,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如乙为农作物害虫,则在 t4时间点之前防治

最好,A 错误;在 t3﹣t5 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 0,因此其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在 t3﹣t5 时间

内,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因此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B 正确;t1~t2 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

上升,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错误;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竞争强度由弱→强→弱,D 错误。

8.【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A 错误;农田弃耕后生态系

统的动植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 正确;蒲公英总数除了计数样方内的,

还要计数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的数量,C 错误;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映群落

的水平结构,D 错误。

9.【答案】B。解析:幼鱼在捕食浮游动物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A 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

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B 错误;成鱼底栖,

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这种成鱼和幼鱼食性与生活空间的分化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C 正确;人工鱼塘

输入的能量主要是人工喂食,故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D 正确。

10.【答案】A。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丰富度是反应群落中物种数目

的多少,A 正确;不同群落的空间结构基本相同,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错误;研究池塘的范围

和边界属于研究池塘群落的特征之一,C 错误;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及栖息场所

有关,D 错误。

Page 4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1.【答案】A。解析: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处于初生演替,A 正确;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

始的演替、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CD 错误。

12.【答案】C。解析:土壤中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A 错误;土

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增强,B 错误;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也不断增加,其

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C 正确;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D 错误。

13.【答案】B。解析:食物链的起点必定是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

式散失一部分,其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才是可测量的有机物总量,所以 a 种群固

定的太阳能总量大于 M1,A 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前一营养级能量(物质)大于等于后一营养级能

量的 5 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当 M1<5M2 时,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B 错误;

两营养级之间,高营养级所含能量一定少于低营养级所含能量,但两营养级间生物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

量大小没有必然规律,C 正确;若 M3 大量增加,b 因为大量被捕食,使得 M2 减少,d 由于食物来源增

加,使得 M4 增加,D 正确。

14.【答案】B。解析:①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①错误;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②正确;

③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③正确;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还有竞争关系,④正确;

⑤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

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小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⑤错误。

15.【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A 正确;①②

③表示甲、丙、乙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CO2 回归到大气中,B 正确;④是光合作用,是大气

中 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C 正确;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D 错误。

16.【答案】B。解析:由于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且水鸟

只依靠吃鱼来增加体重,因此,水鸟每增加体重 1 千克,至少消耗该生态系统内的浮游植物的量为 1÷

20%÷20%÷20%=125 千克。

17.【答案】B。解析:是摄入量,B 是同化量,C 是用于自身生长能量,D 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E 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 20 J/(cm2•a),A 错误;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

储存的能量是 30J/(cm2•a),B 正确;由于只知道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不知道同化量,不能计算能量

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 错误;图中 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 50+30=80J/cm2•a,按能量最高传递效率 20%计算,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400J/cm2•a,D

错误。

18.【答案】D。解析:Ⅳ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A 错误;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 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

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因此①⑦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

⑥⑧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 错误;消费者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示的碳循环路径

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D 正确。

Page 4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9.【答案】C。解析:使用粪便做肥料,是因为粪便中无机盐和被分解者分解其中有机物产生的无

机物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该过程中植物并没有获得粪便中的能量,A

错误;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不能代表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这只狼也不能代表下一营养

级中的所有生物,所以二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满足 10%﹣20%,B 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循环主要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的,C 正确;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但其数量不一定越少,如一棵树上的虫子,D 错误。

20.【答案】D。解析: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

这是一种行为,因此属于行为信息,其中红色突起需要通过光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21.【答案】A。解析: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息传递有的是双向的,有的是单向的,

A 错误;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B 正确;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

节种间关系,C 正确;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D 正确。

22.【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存在负反馈调节,A 正确;食物网越复杂的生

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B 错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体现其间接价值,C 错误;生态系统

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及无机环境,D 错误。

23.【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A 正确;同等强度

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恋系统恢复的快,B 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物种,降低物种多

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错误;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

来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 错误。

24.【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酸雨等环境问题,A 正确;人造含氟制冷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可引起臭氧层的破坏,是造成臭氧层空

洞扩大的主要原因,B 正确;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酸雨的主要是

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形成的,开发新能源

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即能缓解温室效应,也能缓解酸雨问题,C 错误;SO2 与水(H2O)形成亚硫酸(H2SO3),

亚硫酸然后被氧化成硫酸(H2SO4),形成酸雨,所以种植大量吸收 SO2 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D 正

确。

25.【答案】C。解析:由于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错误;

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一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也会逐渐增加,B 错误;物种多样性高

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因为物种多,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复杂性增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C 正确;

环境的变化是不定向的,遗传多样性低表明种群没有过多的性状,也就很可能被环境淘汰掉,所以遗传

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D 错误。

26.【答案】A。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 正确;江

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实验场所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错误;依据蛙眼视觉原理成

功研制出电子蛙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错误;我国以海洋生物为原料制成了多种药物属于生

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错误。

27.【答案】(1)种群密度;样方

(2)J;25N0(32N0);14

Page 4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次生;自我调节

(4)就地保护

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该种昆虫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常需要采用样

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该种昆虫在 0~5 年间 λ不变,而且大于 1,种群数量呈现 J 型增长,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 N0,

则第 5 年种群数量为 25N0即 32N0。0﹣14 年 λ大于 1,种群数量增加;第 14 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3)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则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濒危物种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

28.【答案】(1)B;2000;稳定

(2)119.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0%;70%

(3)第一营养级同化

(4)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5)垂直

解析:(1)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 B 点,B 点是种群的增长率最大,为 S 型曲线的

K/2。若图甲中 B 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 1000 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 K 值为 2000 条,D 点时种群的出

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 0,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分解者

+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3.5+52.5+20.0+43.5=119.5 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

流动,逐级递减。

从 B 到 C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20×100%=20%,C 营养级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得到能量的

百分比是 2.8÷4×100%=70%。

(3)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同化中的能量。

(4)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则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

(5)该湖泊中的植物分布为浮游、挺水和沉水,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9.【答案】(1)光合作用;B、D

(2)有机物;无机物

(3)恢复力稳定性

(4)R+N;2100。

解析:(1)A 为二氧化碳、D 为生产者、B 为消费者、C 为分解者,所以①表示光合作用,D 对应

草,B 对应植食性和杂食性动物。

(2)碳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形式,从生产者传给消费者是有机物,从分解者释放出是无机物。

(3)环境在毁灭后,还能够自己恢复的称为恢复力稳定性。

(4)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 N+R。消

耗草的量 10÷10%+20÷10%÷10%=2100kg。

Page 5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四章 生物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利用与食品加工

1.【答案】B。解析: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毛霉的生长和代谢,A 错误;腐乳制作后期加

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B 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分解蛋白质和脂肪,C

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毛霉产生,是匍匐菌丝,D 错误。

2.【答案】D。解析:过程①所需的最适温度(18~25℃)低于过程②所需的最适温度(30~35℃),

A 正确;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过程②需要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B 正确;若过程①

人工接种酵母菌可以缩短苹果酒的酿制时间,C 正确;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生存环境是

含糖量高、偏酸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绝多数微生物不能生存,因此并不是整个发酵过程都必须在严格无

菌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D 错误。

3.【答案】D。解析: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酿酒,A 错误;毛霉属于好氧菌,B 错误;醋酸菌

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C 错误;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利用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进行泡

菜的制作,D 正确。

4.【答案】D。解析:果酒、果醋、腐乳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A 错误;果

汁发酵时,将果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 1/3 的空间,防止发酵液溢出;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

型生物,因此豆腐装瓶时也不能装满发酵瓶,B 错误;果酒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而参与果醋制作

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是需氧型生物,因此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时不需要将发酵瓶密闭,C

错误;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pH 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D 正确。

5.【答案】B。解析:因为细胞体积比较大,所以固定化细胞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A 正确;果酒

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

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B 错误;通常情况下,添加复合酶的加酶洗衣粉能达到较好

的洗涤效果,C 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正确。

6.【答案】A。解析:进行腐乳制作所选豆腐含水量不宜超过 70%,含水量过大时腐乳不易成形,勤

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使豆腐含水量增大,这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A 错误;粽叶可以为腐乳制作提供

菌种,B 正确;毛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 15~18℃,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

长,C 正确;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D 正确。

7.【答案】C。解析:果酒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因此装置甲和装置乙都可用于果酒制作,

A 正确;装置乙既有进气口也有排气口,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 正确;腐乳制

作过程中应逐层加盐,并在瓶口铺厚一点,C 错误;乙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

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 正确。

8.【答案】C。解析: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 正确;加入

“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 正确;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有机物的干重减少,种类增多,C 错误;如果泡菜盐水浓度过高,乳酸菌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抑制乳

酸菌生长,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D 正确。

Page 5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9.【答案】B。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

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A 正确;由亚硝酸盐检测原

理可知,显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B 错误;不同浓

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亚硝酸盐浓度越大,呈现的颜色越深,C 正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丰富

是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 正确。

10.【答案】B。解析: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但是不能对微生物进行

计数,计数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 错误;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

在皿底标记,B 正确;倒平板时,不能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微生物污染,C 错误;将好氧

型菌株接种到培养液中需振荡培养,D 错误。

11.【答案】C。解析: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大肠杆菌时,第一次划线前和每次划线后,都要对接种环

进行灼烧灭菌,A 正确;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B 正确;新配置的培养

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灭菌,C 错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D 正确。

12.【答案】C。解析: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 pH 值后髙压蒸汽灭菌,A 正确;步

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B 正确;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

素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有尿素,因此步骤③所用的培

养基中不能含有牛肉膏蛋白胨,C 错误;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

能力,D 正确。

13.【答案】C。解析: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菌种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清洗葡萄时

不能反复清洗,以防止菌种流失,A 错误;用划线法接种时,培养皿盖不能全部打开,B 错误;以尿素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出现红色的环带的菌落,说明其为分解尿素的细菌,C正确;

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菌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使红色消失产生透明圈,因此

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不能分离,D 错误。

14.【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

择培养→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15.【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

基上,A 错误;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B 正确;经鉴别培养后,纤维

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色进行鉴别,C 正确;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

上,D 正确。

16.【答案】B。解析: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

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

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

17.【答案】(1)酵母菌;分解者

(2)重铬酸钾;酸性;灰绿色

(3)乙醛;缺少糖源

(4)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解析:(1)果酒的制作需要以酵母菌作为菌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该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Page 5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能证明梨汁中产生了酒精的试剂是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

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将果酒制作的产物乙醇先

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上述过程需在氧气充足足,但缺少糖源的条件下完成。

(4)果酒制作过程涉及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酵母菌

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18.【答案】(1)重铬酸钾

(2)酒精发酵旺盛时为无氧环境,而醋酸菌为好氧细菌,无法生存

(3)接种环(或接种针);5

(4)黑;600;死菌也被计数

(5)水蒸气蒸馏

解析:(1)①为果酒发酵过程,该过程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2)①表示果酒发酵,②表示果醋发酵,在果酒发酵进行旺盛时,果醋发酵往往不能进行,因为酒

精发酵旺盛时为无氧环境,而醋酸菌为好氧细菌,无法生存。

(3)对②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或接种针)。每次划线

之前和结束后都需要灼烧接种环,因此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4 次,至少需要灼烧划线工具 5 次。

(4)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使菌落呈黑色,因此将 3 个平板置于 37℃恒温箱中培

养 24h 后挑选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每升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为 × =600 个。若采用显微

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结果会偏高,原因是死菌也被计数。

(5)桉树油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其挥发性强,难溶于水,用桉叶提取桉

树油常用水蒸气蒸馏法。

19.【答案】(1)筛选目的菌;选择

(2)化合物 A;异养需氧型

(3)接种环;灼烧

(4)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5)接种无菌水培养基;证明培养基制备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是为分解化合物 A 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分离出能分解化

合物 A 的微生物;这中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分析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由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因此化

合物 A 为目的菌提供了碳源和氮源;目的菌是需氧微生物,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震荡培养,增加培养

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

(3)平板划线操作的工具是接种环,对于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该是灼烧灭菌。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5)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接种无菌水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

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

Page 5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答案】C。解析: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A 正确;培养基中的生长

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B 正确;器官、组织的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通过脱分化

形成愈伤组织,C 错误;以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任何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型可能不

同,如花粉细胞和体细胞培养形成的植株愈伤组织的基因型不同,D 正确。

2.【答案】D。解析: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A 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

出芽→生根→移栽,B 正确;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后,一般先形成芽,再形成根,而分化的实质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当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高时,有利于

根的分化,D 错误。

3.【答案】A。解析: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时必须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得到幼小植株,A

错误;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焙

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B 正确;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尽量

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

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C 正确;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

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D 正确。

4.【答案】C。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A 正确;植

物组织培养时,给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和 0.1%的氯化汞,B 正确;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

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C 错误;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可以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D 正确。

5.【答案】B。解析: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自身内源激素即可调节其生长,如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

无需添加植物激素;月季的花药培养,由于是诱导单倍体植物,以改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诱导

其分化,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这一系列过程均需植物激素。

6.【答案】C。解析:②是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高度液泡化,排列疏松而

无规则,A 正确;①能被培养成④的原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即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

遗传物质,B 正确;②的形成过程,即脱分化过程,不需要光照,C 错误;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与

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比例有密切关系,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不同,诱导生根

和发芽的能力不同,D 正确。

7.【答案】D。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

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 正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

量加倍,可以诱导植物变异成多倍体植物,B 正确;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 正确;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

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 错误。

8.【答案】C。解析: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置适宜

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 MS 培养基;此外均需要对接种材料进行消毒,整个接种操作需要在无

Page 5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菌条件下进行,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灼烧灭菌等,A 正确;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

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

全未开放的花蕾,B 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得到与外植体来源亲本染色体数相同的幼苗,而花药

离体培养得到的则是单倍体,经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后可得纯种,因此若某二倍体植物同时进行这两项

技术,如果外植体来源亲本不是纯种,经植物组织培养也无法得到纯种,C 错误;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

中,整个操作都需要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来进行,形成愈伤组织后即遵循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D 正

确。

9.【答案】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会发生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且在再分化过程发生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A 正确;脱分化和再分化

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增殖,间期 DNA 复制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自然状况下,基因重

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 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不断

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ATP,同时细胞生命活动也需要 ATP 分解提供能量,C 正确;脱分化过程要避光培

养,但再分化过程需要光,因为试管苗需要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

物中,D 正确。

10.【答案】(1)材料的选择;培养基的组成

(2)醋酸洋红法;焙花青﹣铬矾法

(3)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来自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的

解析:(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

(2)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染色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

(3)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两种激素。

(4)再分化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②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来

自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的。

11.【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单核;醋酸洋红法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酚红;C

(4)胚状体;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5)18﹣22;每天 12 小时光照

解析:(1)因为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所以对菊花来说,要选取

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单核期,因为单核期,

细胞核由中央移向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该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

法。

(2)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

生长素。

Page 5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

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接种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接种室要

消毒;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 0.1%的氯化汞溶液消

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

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

类及其浓度配比。

(5)不同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2℃,并且

对光照的控制为每天 12 小时光照。

第三节 酶工程与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

1.【答案】A。解析: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使酵母菌从休眠状态

转变为正常状态,A 正确;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溶化海藻酸钠应采用酒精灯小火或间断加热并搅拌,

防止海藻酸钠焦糊,B 错误;CaCl2 溶液使酵母细胞形成稳定的结构,固定在凝胶珠中,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C 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蝌蚪状,过低时凝胶珠易呈白色,

D 错误。

2.【答案】D。解析:温度会影响酶活性,并且加酶洗衣粉需要用于日常生活,因此实验设计的温度

范围需要符合生活实际,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

渍类型和污染程度均属于无关变量,而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B 错误;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

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等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 错误;本实验探究的是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因此不必考虑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的洗涤方式,D 正确。

3.【答案】D。解析: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A 错误;实验室常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 错误;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由于大分子物质不易

进入细胞,因此固定化酶优于固定化细胞,C 错误;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而固定化酶固定的

是一种酶,因此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D 正确。

4.【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加入果胶酶提高果汁澄清度是体现了

酶的专一性,A 正确;温度影响酶活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入果胶酶处理,果汁出汁量不同,B 正确;

酵母菌酿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即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将糖类分解成酒精和 CO2,C 正确;

酒精从酵母菌细胞运输到发酵液中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 ATP,D 错误。

5.【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采用纤维素酶

和果胶酶处理,能使生产的果汁澄清、稳定性强。

6.【答案】D。解析:蛋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因此这种洗衣粉较易

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 正确;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 60℃以上的水,说明在

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 正确;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不能洗涤

毛料、丝绸等富含蛋白质的衣料,C 正确;洗衣粉浸泡一段时间会增加加酶洗衣粉中酶的作用时间,而

不是增加酶的活性,D 错误。

Page 5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7.【答案】D。解析: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后,用玻棒搅拌,使细胞吸收胀破,A 正确;DNA 在

2mol/LNaCl溶液溶解度高,再结合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用蛋白酶纯化溶解于2mol/LNaCl溶液中的DNA,

B 正确;DNA 不溶于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因此在溶有 DNA 的滤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

精后,用玻棒轻缓搅拌,这样可以进一步纯化 DNA,C 正确;将卷在玻棒上的丝状物先溶于 2mol/LNaCl

溶液中,再向溶液中加入 4mL 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观察,D 错误。

8.【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图 1、2 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不相同,A 错误;图 1 中完成

过滤之后要保留滤液,而图 2 中加水后 DNA 逐渐析出,因此过滤后要去除滤液,B 错误;图 2 中过滤

时的盐溶液浓度约为 0.14mol/L(此时 DNA 的溶解度最低),C 错误;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去

除蛋白质,因此在图 1 滤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D 正确。

9.【答案】A。解析:PCR 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的核酸

合成技术,A 正确;PCR 过程中需要两种引物分子,B 错误;双链 DNA 模版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

形成单链 DNA,该过程不需要 DNA 解旋酶,C 错误;延伸的温度必须大于复性温度,而小于变性温度,

D 错误。

10.【答案】D。解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A 错误;洗涤时要低速短时离心,以防止

白细胞沉淀,B 错误;洗涤红细胞选用 0.9%的生理盐水,C 错误;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

量较小的杂质,D 正确。

11.【答案】B。解析:在凝胶色谱柱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移动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A

错误;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从凝胶色谱柱中最后分离出来,B

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常用来进行鉴定蛋白质的纯度,C 错误;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从

上往下依次是有机溶剂、脂类物质、血红蛋白、红细胞破碎物沉淀,D 错误。

12.【答案】(1)CaCl2溶液;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高温杀死酵母菌

(2)0.6;碱性蛋白酶的含量

解析:(1)图 1 中凝胶珠形成时用的 X 溶液是氯化钙,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发生聚沉,形成凝胶

珠。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2)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0.6%,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的含

量。

第四节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答案】B。解析:玫瑰精油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A

正确;橘皮中含有果蜡和果胶,直接压榨时容易滑脱,为了得到高的出油率,在压榨前橘皮要在石灰水

中的浸泡,而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利用高温破坏细胞的结构,B 错误;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

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C 正确;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分离,可加入适量的 NaHCO3和

Na2SO4,并调节 pH 至 7~8,D 正确。

2.【答案】C。解析:橘皮中含有果蜡和果胶,直接压榨时容易滑脱,为了得到高的出油率,在压榨

前橘皮要在石灰水中的浸泡,A 正确;胡萝卜素提取实验中的回流冷凝装置是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Page 5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B 正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得到的乳浊液需加入 NaCl 是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的分开,C 错

误;提取胡萝卜素时应选用较高沸点的非水溶性有机溶剂,D 正确。

3.【答案】D。解析:乳浊液经分液漏斗分离后得到的为油水混合物,A 错误;氯化钠能使水和油分

层,B 错误;在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进行冷凝可以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C 错误;无水硫酸

钠具有吸水的功能,能除去玫瑰油里面残留的水分,D 正确。

4.【答案】C。解析:胡萝卜素微溶于乙醇,所以乙醇不可作为胡萝卜素提取的萃取剂,A 错误;加

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大盐水的密度,有利于玫瑰油与水的分层,B 错误;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

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C 正确;为了使橘皮精油与水分离,压榨时可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 0.25%

的小苏打和 5%的硫酸钠,并调节 pH 为 7﹣8,D 错误。

5.【答案】B。解析: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以常用蒸馏法,操作流程为: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

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过滤。

6.【答案】D。解析: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A 正确;实验室中常用纸层析法进行胡萝卜素的鉴定,B 正确;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较稳

定,C 正确;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管,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而不是胡萝卜素,D

错误。

7.【答案】D。解析: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A 错

误;在探究原料颗粒大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时,温度是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B 错误;提取叶

绿体中色素所利用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C 错误;在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要避免明火

加热并安装回流冷凝装置,D 正确。

8.【答案】(1)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

(2)水蒸气蒸馏;温度不要太高,延长蒸馏时间

(3)增加与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加大萃取效率;标准;维生素 A

(4)乙醚;青蒿素

解析:(1)植物芳香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有: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

(2)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因此提取玫瑰

精油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或水中蒸馏法)。如果想提取高品质的产品,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是:温

度不要太高,延长蒸馏时间。

(3)粗提取胡萝卜时,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主要目的是增加与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加大萃取

效率。若要对提取样品进行鉴定,可将该样品与标准样品的纸层析结果进行对比。β﹣胡萝卜素在人体肝

脏中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因此可用于治疗因缺乏该物质引起的夜盲症等疾病。

(4)青蒿素宜采用萃取法提取,现有四氯化碳(沸点 76.5℃)和乙醚(沸点 34.5℃)两种试剂,应

选用乙醚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青蒿素 在 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第五节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Page 5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答案】A。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使人类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培育新的生物品种,A

正确;基因的“剪刀”是限制酶,B 错误;基因的“针线”是 DNA 连接酶,C 错误;目的基因需要与运

载体结合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D 错误。

2.【答案】C。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

(1)目的基因的获取,即④;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①;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②;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即③。

3.【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

酶 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之后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A 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目的

基因 C 导入到农杆菌的 Ti 质粒的 T﹣DNA 段,之后再用含 C 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 C 基

因导入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DNA 上,B 正确;图 2 中显示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

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 错误;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

因,方法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D 正确。

4.【答案】A。解析:外源 DNA 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表达,A 正确;为防

止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B 错误;在胚胎的移植前,通常

取样滋养层的细胞做 DNA 分析性别鉴定,C 错误;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D 错误。

5.【答案】B。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时常采用显微注射法,A 错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 正确;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 PEPC 酶则意味着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表达,

但此项研究是否取得成功还需在个体水平上进行鉴定,C 错误;将转基因水稻细胞培育成植株需要采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 错误。

6.【答案】D。解析:基因运载体的种类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A 正确;限制酶具有专一

性,如 EcoR I 这种限制酶能够专一识别 GAATTC 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 G 和 A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

正确;基因工程的第二步骤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即构建基因表达载体,C 正确;基因工程能够按

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 错误。

7.【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 PCR 技术体外扩增、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或人工合成(如逆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A 正确;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不可直接在选择培养基上进行

筛选,需要先导入受体细胞中再进行筛选,B 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C 正

确;可利用低温条件对耐寒番茄进行个体性状水平的检测,筛选成功转基因的耐寒番茄植株,D 正确。

8.【答案】B。解析:人的胰岛素基因在细胞核中,因此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

中的核糖体上,A 错误;DNA 连接酶能够两个 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 正确;通过检测,大肠

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只能确定目的基因没有翻译成蛋白质,不能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C错误;

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D 错误。

Page 5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9.【答案】B。解析: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

分子设计,A 错误;基因工程是关键技术,是蛋白质工程的基础,B 正确;改造后的蛋白质不再是天然

的蛋白质,C 错误;对蛋白质结构的改造是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改

造蛋白质,D 错误。

10.【答案】C。解析: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

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因此,预期蛋白质功能的下一步要做的是设计预期的

蛋白质结构,即设计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结构。

11.【答案】C。解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

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12.【答案】B。解析:基因探针不是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A 错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

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可以作为探针,B 正确;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不是基因探针,C 错误;

基因探针是单链 DNA,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应抗体,D 错误。

13.【答案】C。解析:抗虫基因作物的使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A 正确;基因工程生产药品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B 正确;转基因食品可能存

在安全性问题,C 错误;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了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D 正

确。

14.【答案】B。解析:由分析中定义可知,cDNA 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

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A 正确;mRNA 是由基因中的外显子转录形成的,因此 cDNA 文库中的基

因不包含启动子和内含子等结构,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结构不同,B 错误;cDNA 文库中的

基因都没有启动子,只包含基因中的外显子,C 正确;由于 cDNA 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因此该种基因文库可能有多种,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因此只有一种,D 正确。

15.【答案】(1)磷酸二酯键

(2)537、790、661

(3)PCR;使 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 3’端开始复制;2n﹣2

(4)BamH1;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相同,部分目的基因 D 与质粒反向连接

(5)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1)DNA 分子中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酯键连接。

(2)根据图 1 中的酶切位点,可判断用限制酶 SmaⅠ完全切割该 DNA 片段,其产物长度为 537bp、

790bp、661bp。

(3)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引物

的作用是使 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 3’端开始复制。PCR 技术运用了 DNA 复制的原理,因此目的基

因扩增 n 代后产生子代 DNA 分子 2n。又由于亲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不含引物,因此含有 A、B 引物

的 DNA 分子有 2n﹣2 个。

(4)限制酶 MspⅠ和 SmaⅠ的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 D 上,若用这两种酶切割会被破坏目的基因

D;运载体的两个标记基因上都有限制酶 MboⅠ的切割位点,用该酶切割会破坏这两个标记基因,因此

Page 6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只能选用限制酶 BamHⅠ切割外源 DNA 分子和运载体。由于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相同,部分目

的基因 D 与质粒反向连接,这样会导致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 D 不能正确表达。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第六节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1.【答案】B。解析: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A 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含有细胞壁,加入细胞融合诱导剂不会诱导细胞融合,

因此不会得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 错误;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后,一般先形成芽,再形成根,

而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正确;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 NAA 等植物

生长调节剂,D 正确。

2.【答案】D。解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个体或细胞产物,A 正确;早期胚胎培养与动

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B 正确;胚胎移植可提高优良种畜的繁殖率,

即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C 正确;一般用植物的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D 错

误。

3.【答案】B。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

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 错误;聚乙二醇(PEG)既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也可诱导植物原

生质体融合,B 正确;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是形成融合细胞核,C 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产生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大量生产分

泌蛋白,D 错误。

4.【答案】B。解析:该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过程①②③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运用了

细胞融合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④⑤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培育成杂种植株,体现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答案】C。解析:PEG 是促细胞融合剂,但不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因为植物细胞外还有细

胞壁,应该先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才能用 PEG 促融,A 错误;花药具有全能性,能作为

组织培养的材料,B 错误;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C 正确;

骨髓瘤细胞先与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再经过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经

过克隆化培养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D 错误。

6.【答案】D。解析: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分泌,A 错误;做雌雄性别鉴别应选择囊胚期的滋养

层细胞,B 错误;由于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则鉴别后的雌性胚胎可直接做胚胎移植,

雄性胚胎没有意义,C 错误;H﹣Y 抗原免疫母牛,使其体内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获得

相应抗体,D 正确。

7.【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A 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

得细胞和细胞产物,通过核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动物,B 错误;CO2 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C 错

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要用到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用来分散细胞,D 错误。

8.【答案】A。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A 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使用液体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植物细胞培养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B 正确;

Page 6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过程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的主要过程是脱分化,再分化,形成植

株,C 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植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植物快速繁殖、

获得脱毒苗、制备人工种子等,D 正确。

9.【答案】C。解析:精子在获能液中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A 正确;

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促性腺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B 正确;分割

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有形态学差异,

C 错误;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因此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D 正确。

10.【答案】C。解析:Ⅳ为受精卵,其形成需经过受精作用,A 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Ⅱ初

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B 正确;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Ⅱ初级卵母细胞胞的分裂后期,C 错误;

Ⅲ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是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 正确。

11.【答案】A。解析:卵子的发生开始于胎儿期性别分化之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是不连续的,A 错误;雄原核形成与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同时进行的,B 正确;精子触及卵黄膜

的瞬间,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C 正确;精子的细

胞膜与卵黄膜融合后,产生卵黄膜封闭作用,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D 正确。

12.【答案】D。解析:胚胎分割可以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细胞进行分割,A 错误;胚胎分割可将早

期胚胎分为 2 等份、4 等份、8 等份等,但胚胎分割份数越多操作越难做到均等分割,成功率也降低,B

错误;胚胎分割产生的后代个体基因型完全相同,但表现型会出现一定的差异,C 错误;内细胞团一般

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为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

营养。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

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D 正确。

13.【答案】C。解析:用于移植的胚胎可以来自体内受精,也可以来自体外受精等技术,A 错误;

用冲卵装置从胚胎供体母畜子宫冲出的胚胎是桑葚胚或囊胚,B 错误;胚胎分割应在操作液中进行,C

正确;ES 细胞为全能干细胞,其能分化形成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组织细胞,D 错误。

14.【答案】B。解析: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技术,A 正确;胚胎分割时应该选

择形态正常、发育良好的桑椹胚或囊胚,B 错误;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

“受体”,C 正确;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过程,D 正确。

15.【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A 正确;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B 正确;生态工程是少消耗、多效益的工程,C 错误;生态工程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D 正确。

16.【答案】B。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遵循了物质

循环再生原理,A 正确;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B 错误;

我国西北大量种植杨树防护林导致“灰色长城”的原因是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和平衡的原理,C

正确;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D 正确。

17.【答案】D。解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 正确;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

次遵循了多种多样性原理,B 正确;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化,这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 正确;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这违背了整体性原理,D 错误。

Page 6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8.【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获能

(2)血清、血浆;桑椹胚或囊胚;滋养层

(3)不能;捐献者只是提供了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解析:(1)核移植的受体许一般选用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原因除了它的体积

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若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

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才能受精。

(2)体外受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

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当培养到

桑椹胚或囊胚时再通过胚胎移植,如需做性别鉴定,还需从滋养层细胞取样做 DNA 分析。

(3)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因为捐献者只是提供了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所以其细胞核中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19.【解答】(1)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3)聚乙二醇(或 PEG);5;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

(4)脱分化和再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将不同种的植物细胞诱导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细胞融合时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杂种细胞再生出

新的细胞壁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 PEG),融合后有 5 种不同类型的原生

质体,由于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故二者融

合所形成的细胞其细胞膜上含有两种颜色的荧光标记。

(4)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愈伤组织形成植物体的过

程属于再分化。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它们能够调节细胞的分裂

和分化。

20.【答案】(1)单核;输卵管;卵裂

(2)顶体;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封闭作用

(3)循环经济;生态工程

解析:(1)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合子形成后即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这一时期成为卵裂期。

(2)当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

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依次有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封闭作用。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

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第七节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Page 6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答案】A。解析: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A 错误;运载标

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多为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B 正确;目的基因如

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 正确;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

体内,造成基因污染,D 正确。

2.【答案】D。解析: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不一定有害,A 错误;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B

错误;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要高度重视,不能忽略不计,C 错误;社会公众需要对转基因生物

和转基因食品安全予以高度关注,D 正确。

3.【答案】A。解析: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

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

人,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A 错误;基因治疗能应用于诊断和预防遗传病,B 正确;利用 PCR 技术

可以有效确认身份和侦破案件,C 正确;利用人类基因序列,能够生产基因工程产品、分析病理、治疗

疾病,D 正确。

4.【答案】C。解析:设计试管婴儿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有利于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单纯选择胎儿

性别是违法的,A 正确;克隆人可冲击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B 正确;转

基因植物存在生物安全问题,如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C 错误;

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属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合乎道德规范的,D 正确。

5.【答案】C。解析:被改造的细菌或病毒,一旦将其制成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更大,原因是人

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一时缺乏抵御它们的手段。

6.【答案】A。解析:生物武器是致病微生物、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的总

称,不一定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A 错误;B 正确;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

等散布,C 正确;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D 正确。

7.【答案】C。解析:生物武器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食物传播、生活必需品传播和施用者人体传

播,A 正确;炭疽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能够引起肌肉麻痹,B 正确;天花病毒能作为危害极强的生

物武器是因为人类从未接触过该病毒,可以让大批被感染者突然发病,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并不是年轻

人都对其具有特异性免疫,C 错误;《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

不储存生物武器,D 正确。

8.【答案】A。解析:克隆人在理论上是可以的,在技术上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关,A 正确;在医学

上,通过遗传病基因检测后,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可以实现优生,不违法,B 错误;治疗性克隆目的

是治疗疾病,生殖性克隆目的是产生后代,C 错误;克隆人用于器官移植,违背伦理道德;可用胚胎干

细胞培育各种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D 错误。

9.【答案】B。解析:①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①正确;

②中国政府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②正确;

③中国政府不反对治疗性克隆,③正确;

④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④错误。

所以,①②③正确。

Page 6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五章 生物实验

1.【答案】B。解析:A 选项,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

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故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计算值与实

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B 选项,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

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采集的小动物数偏少,这样使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小;C 选项采用样方

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将样方线上的个

体都被统计在内,会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偏大;D 选项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

中抽样调查,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会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偏大。故本题选择 B 选项。

2.【答案】A。解析:根据渗透作用,生物膜是一层半透膜,因此水分子会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

侧移动。故细胞皱缩的越厉害,证明细胞内液浓度越低,故本题选择 A 选项。

3.【答案】A。解析: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 2~3 滴苏丹Ⅲ染液染色 3 分钟,A

正确;线粒体的观察必须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进行烘干处理,B 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解离后需要进行漂洗,C 错误;观察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在用吡罗红染液之前需要用盐酸处理,D 错

误。

4.【答案】C。解析:甲基绿可以使 DNA 分子呈现绿色,吡罗红可以使 RNA 呈现红色,因此用甲

基绿和吡罗红染色体可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少量的 DNA 不容易

观察到,A 错误;健那绿是活性染料,B 错误;染色体只存在与细胞分裂期,绝大多数细胞存在细胞分

裂间期,因此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只有少数细胞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C 正

确;若显微镜使用目镜 16×、物镜 40×时,则观察到的材料物象边长放大了 640 倍,D 错误。

5.【答案】A。解析: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紫色,A 错误;斐林试剂可

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B 正确;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

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C 正确;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D 正确。

6.【答案】B。解析:①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 DNA 结

合,①正确;

②甲基绿能使 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 RNA 呈现红色,②正确;

③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③错误;

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④正确;

⑤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⑤错误;

⑥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⑥正确。

7.【答案】A。解析: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藓类小叶中有

绿色的叶绿体会干扰线粒体的观察,A 错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均

可用纸层析法,B 正确;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及探索血糖平衡的调节均可用模型构建的方法,

C 正确;探究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需做预实验,防止造成浪费,D 正确。

Page 6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8.【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制备利用低渗溶液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A 错误;分离

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B 错误;观察线粒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C 错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正确。

9.【答案】C。解析;“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红细胞吸水膨胀并最终

胀破,A 正确;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可以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

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B 正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可以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

精洗去浮色,C 错误;“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使用清水漂洗,防止解离过度,染

色过浅,D 正确。

10.【答案】C。解析:①线粒体染色用健那绿,①错误;

②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用层析液,②错误;

③调查人群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族,③正确;

④由分析可知,用 H218O 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 H2O、CO2、(CH2O)、O2 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

射性,④正确;

⑤由于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一次后子代 DNA 中都有一条链被标记,故形成的精细

胞中有 100%是有放射性的,⑤正确;

⑥DNA 中没有 S 元素,应标记 P 元素,⑥错误。

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 错误;

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B 正确;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 I>Ⅱ>Ⅲ>Ⅳ,C 错误;色素分离

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D 错误。

12.【答案】B。解析:图甲中,色素带①到④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秋天

菠菜叶还是比较浓绿的,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会得到四条色素带,A 错误;若乙图表示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则其细胞液的浓度在逐渐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 正确;丙图

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创造无氧环境,然后再接通

澄清石灰水,C 错误;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一定要接触到烧杯内液面,以便供给植物水

分,利于根尖的生长,D 错误。

13.【答案】C。解析:甘蔗中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于鉴定还原糖,A 错误;洋葱鳞片叶外

表皮具有紫色的大液泡,影响颜色反应的观察,B 错误;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可用

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C 正确;番茄中具有红色的

番茄素,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 错误。

14.【答案】A。解析:苹果匀浆中含有还原糖,利用斐林试剂鉴定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A 正确;

苹果匀浆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B 错误;还原糖鉴定应该产生砖红色沉淀,C 错误;

蛋白质鉴定应产生紫色反应,D 错误。

15.【答案】C。解析:21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可以通过显微镜

观察到,A 正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 正确;染色体异常遗

传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C 错误;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

Page 6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这对夫妇中的女性是携带者,它们所生子女中,女儿都正常,儿子有一半

的概率可能患病,因此第二胎可尽量生育一女孩,D 正确。

16.【答案】A。解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A 错误;“探

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是依据对照原理设计的,B 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

式”实验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即将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的一组与密封进行无氧呼吸的一组进行

对比,C 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先进性预实验,这可为进一步的实验

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

力、财力的浪费,D 正确。

17.【答案】C。解析: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 DNA

亲和力强,使 DNA 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 RNA 的亲和力强,使 RNA 呈现出红色。DNA 主要分布在

细胞核,所以细胞核呈绿色,选 C。

18.【答案】C。解析:C 选项是在控制自变量,即有光和无光,与题目中所问的“控制无关变量”

不相符,故 C 选项错误。

19.【答案】B。解析:根据图解中装置,装置 1 有 NaOH,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故装

置 1 中气压改变是由氧气的消耗导致的,而装置 2 中是清水,其压强的改变是由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导

致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只进行无氧呼吸时,只释放二

氧化碳;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氧气的吸收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所以若酵母菌进行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装置 1 中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会被溶液吸收掉,气

体总量减少,无氧呼吸只释放二氧化碳,但被吸收之后气体总量不变,故装置 1 液滴左移;装置 2 中有

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总量不变,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增加,故液滴右移。

B 项正确。

20.【答案】B。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 错误;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

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 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 错

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 错误。

Page 6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二部分 生物教学论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考纲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1)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

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A 错误;(2)能

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B 正确;(3)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

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C 正确;(4)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

释、分析和处理,D 正确。

2.【答案】B。解析:在讲解过程中结合了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这是将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结

合的,B 正确。

3.【答案】A。解析:课程标准的实施理念主要包括:提高生命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

性学习,注重现实生活的联系,四个方面同等重要,不能说面向学生是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A 错

误。

4.【答案】C。解析:体验属于体验性目标动词。故选 C。

5.【答案】A。解析:“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这一教学目标属于知识目标。故选 A。

6.【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指的是初中生物学课程,其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7.【答案】C。

8.【答案】B。解析:演示技能的作用有:①使学生正确感知;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使学生获

得巩固的知识。故选 B。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直观教具的类型和作用。植物有丝分裂可以采用挂图的形式方便学生

更好的观察。而模型与板书比较粗糙,所呈现出的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够形象与细微;切片是用特制刀具

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多个细胞堆叠在一起,在显微镜下不能清楚的看到细胞内的结构。

故选 A。

10.【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

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11.【答案】C。解析:对于细胞膜的结构一般采取模型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切合,用模型演示属

于直观教学。

12.【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的信息:评比标准:①栽培方案设计科学、美观,有创意;②管理、

观察记录不少于 20 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详实、认真;③活动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

独到见解。可见做生物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科学实践活动要

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故选:A。

13.【答案】C。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

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

Page 6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

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有四个:以科学

的假设为前提;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文献

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

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

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根据题干描述,该教师宜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所以选

C。

14.【答案】B。解析: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

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医院的医生属于社区课程资源,故本题选 B。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科研的类型。应用性研究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

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发性研究涉及教具、学具制作,课程资源的选择与

利用等。

16.【答案】B。解析:生物科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依次分别为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2.功能化的

生物学素养;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答案选 B。

17.【答案】B。解析: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泊尔的

“意义学习论”、加涅的“累计学习说”。答案选 B。

18.【答案】C。解析: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

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答案选 C。

19.【答案】D。解析:活动强化是指教师安排一定的活动,对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贡献给予奖励,

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巩固正确的行为,得到自我强化。活动强化的途径主要如下: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

与课堂练习等活动;分组让学生一起做实验;让学习优秀学生的介绍学习经验和体会;适当开展学科竞

赛性活动。竞赛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分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成

功。答案选 D。

20.【答案】B。解析:概念图中的概念通常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包含着交叉连接;包含着许许

多多的具体事例;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答案选 B。

21.【答案】A。解析:发现式探究,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

自我发现学习的内容要点。第一阶段:老师将预先准备的教具交给学生,根据教具的质、量,让学生单

独或分组集体操作这些教具;第二阶段:让各组学生开发他们的操作方式和他们的发现,并鼓励全班学

生讨论他们刚才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答案选 A。

22.【答案】D。解析: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

化。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

务的过程。答案选 D。

23.【答案】C。解析: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可以表述为:提出问题;作

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答案选 C。

Page 6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4.【答案】A。解析: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

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学习主体

的全员性和互动性。题干中“三者”分别属于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答案选 A。

25.【答案】C。解析:中学生物学实验按学科特点分: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

类学实验等;按教学活动特点分: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和制作实验等。答案选 C。

26.【答案】B。解析:分段实验,将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段,教师讲授和演示一段,学生跟着操作

和观察一段。这种教学类型常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实验内容较多,实验过程又较长的情况下

采用。答案选 B。

27.【答案】A。解析:演示实验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有: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演

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实验装置简单,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成功。答案选 A。

28.【答案】B。解析: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是:选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并整

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答案选 B。

29.【答案】A。解析:经验总结法是目前世界各国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是指对先进教育

教学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研究方法。这里的经验一般是指来自教学实践的直接经验,在经过、准确、真

实、足量的记录,认真筛选、核实、验证,以及理论化后的教学经验。所以,教育经验总结就是一种有

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

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答案选 A。

30.【答案】D。解析:属于生物知识评价的应用水平。知道水平: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识记

水平:记住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境中识别它们;理解水平:在识记基础上,

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予以表达;应用水平: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能运用知识对有关的见解、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价。答案选 D。

31.【答案】C。解析: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

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A 是了解水平,BD 是理解水平。

32.【答案】A。解析:肤浅的的生物学素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的术语和概念,

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现象联系起来。功能化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

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

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多维的生物学素养:学生理解生物

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

相互作用。

33.【答案】C。解析:“分子与生物”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

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遗传的分子组成”属于“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

34.【答案】B。解析: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

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 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Page 7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

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

方面的要求

(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见的行为

(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35.【答案】C。解析: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

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ABD 均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特征。

36.【答案】A。解析:直接直观:实物;标本。间接直观:模型;挂图;板书;代替物;投影和幻

灯;多媒体;电影和电视。

37.【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或大纲)大都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标准及实施

建议等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简要阐明生物学特点和价值等。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指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努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 10 个主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由必修

和选修两部分,共计 6 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当于一个主题。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38.【答案】D。解析:理解提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例如:你能叙述

光合作用的过程吗?你能说说根毛吸水的过程吗?运用提问: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新获

得知识和回忆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例如:用根毛吸水的原理来说明盐碱地为什么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分析提问: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家鸽的结构

是如何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综合提问:通过对综合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检索与问

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有利于能力培养。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一般是:

根据......你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为了......我们应该......?

如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假如......会产生什么后果?例如: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你能否想出方法维持

该系统的稳定?

39.【答案】D。解析: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①背景,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

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②主题,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

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

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③细节,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

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

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

Page 7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

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④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

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⑤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讨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

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

请专家点评、深化。

40.【答案】C。解析:(1)行为主体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行为动词

课程标准使用行为动词表述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行为动词用明确、具体、可观察的术语来陈述学生

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说出”“概述”“叙述”等。建议教师在制订每节课的课堂教学

目标时,尽可能地使用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

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如采取“模拟”的方式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另外课

堂教学中会用到的器材,如实验用具、实验材料等,也属于行为条件的范畴。

(4)行为表现程度

即教学达到的标准。如: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41.【答案】C。解析:初中生物学 10 个主题如下: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

物技术,健康的生活。答案选 C。

42.【答案】B。解析: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机理进行描述、阐明。答案选 B。

43.【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使用行为动词表述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行为动词用明确、具体、可

观察的术语来陈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说出”“概述”“叙述”等。建议教师在制订每

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时,尽可能地使用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行为动词。如知识性目标了解水平常用动词: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 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等。

44.【答案】D。解析: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究分析”属于

知识性目标动词的理解水平,“建立”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的领悟(内化)水平。故选 D。

45.【答案】C。解析: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

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 0.3 以上。区分度 D 在-1 至+1 之间。理想的试题应该

是所有高分组的学生都答对,而低分组的学生都答错,此时 D 值为 1。D≥0.4 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

好的区分作用;D≤0.2 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 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课堂技能的目标: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和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

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技能的类型:(1)导入的技能(2)讲解的技能(3)提问的技能(4)演示的技能(5)板书和

板画的技能(6)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技能(7)课堂小结的技能(8)课堂管理的技能

2.【参考答案】备课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详尽和充分的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

Page 7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中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备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把握教学目标和任务。

分析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1)从内容和逻辑上分析并建立反映单元重点之间结构关系的总概念

图;(2)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3)梳理局部内容的知识结构并建立子概念图;(4)根据概

念图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5)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目标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6)根据教材内容

和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资源等。

3.【参考答案】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4.【答案要点】①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

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

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②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③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

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

④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

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⑤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达到课程目标。

5.【参考答案】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 1:分子与细胞”、

“生物 2:遗传与进化”、“生物 3:稳态与环境”3 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 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 个模块。

6.【参考答案】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科发展需求,在开展教学设计

过程中应遵序如下理念。

(1)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

(2)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方法指导为主

(3)从结果为主转向过程为主

(4)从单一讲解转向组合优化

(5)从课内为中心转向课内外结合

7.【参考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以下十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生物

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

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8.【参考答案】生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法(课堂听课)、座谈法、学生成绩分析

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

基本功、教学效果。

9.【参考答案】(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Page 7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数据?

(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共 5 分,答出其中 5 点即可,每点 1 分)

解析: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可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

交流。故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评价时可以结合这六个步骤来进行。

10.【参考答案】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

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

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

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

或社会实际问题。

11.【参考答案】探究性学习、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

个案研究等。

12.【参考答案】生物学课程“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目标。

13.【参考答案】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

度和价值观。生物课标中生物科学素养指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

与社会(STS);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14.【参考答案】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具体来说,生物教

学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1)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具有导向、定向作用,评价的标准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因此,评价

对学生发展方向有直接的影响。

(2)诊断和鉴别的功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

平、成效和缺陷。

(3)激励和强化功能。教育评价要对被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

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在评价工作中受到表扬与奖励可满足自身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4)教学的反馈功能。通过对学生的测量和评价,能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5)教学的发展与引导课程的功能。教学的引导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制定评价指标和编制测量工具

能引导教学更符合办学方向,使办学思想、教师过程更符合教学规律,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趋于合理。

15.【参考答案】(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

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Page 7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

础。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

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

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

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16.【参考答案】

导入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该达到何种程度。

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采用设疑导入的方式。首先提出问题,人们用哪些体征指标判断一个人

还活着(设疑)。接着创设情景:分别感受平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之后心跳的频率;进而引发学生的思

考:自己对心脏已有的认知及想要继续探究的内容。

通过设置疑问判断人活着的体征指标,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

机;为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教师创设情景,播放视频;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是心脏的相关知识,解决导

入的疑问就要首先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以及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明确要学的内容。

17.【答案要点】(1)准备好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实验效果,因此要引起特别注意。

(2)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

(3)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使用辅助教具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把握操作技能与实验步骤的要点。

(4)进行预试,在实验前,教师必须要预先完成一次测试实验,以便能根据材料与药品的实际情

况,预测实验结果及实验时间,并确定整节课的安排。

18.【参考答案】(1)概念图中的概念通常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含义最广最具概括性的概念在最上端,更多的明细的,概括性不强的概念依次排列在下方。一个特

定知识领域的概念层级结构也取决于这个知识应用的背景。因此,构建概念图最好能够参考我们试图回

答的特定的问题,或者参考我们希望通过概念图来理解的事物或情境。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反映了概念图中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帮助我们看明白概念图上的各知识点之间是

如何发生关系的。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交叉连接恰好能表现创造者思维的跳跃性。在生物学教学中,

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概念只有与多个概念发生联系才能表现出它的意义。概念图描绘了概念之

间的层次性和相关性,也就是说,概念图反映了概念之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由此构成一个

网络结构。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

Page 75: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4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这些事例有助于我们澄清所给定的概念的意义。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所列举的有效事例和有意

义的概念越多,说明绘制者对这一事物越有好的理解。

(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

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而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有不同的方式,因此

他们绘制出来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这也反映了个人认知结构的异同。

三、教学设计题

1.【参考答案】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

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

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通过组织

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

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2)导入新课:

方式一,以问题导入:

问题 1:“当我们把一粒种子种在土壤中,各种条件合适、种子开始萌发。它的根和芽会朝向什么方

向生长?”――根向下,芽向上、向光生长。

问题 2:“为什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而芽总是向上、向光生长?”

陈述:对于植物的芽总是向光生长,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达尔文不仅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而且还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方式二,以观察活动引入:

陈述: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让我们看一看种子的方向对它萌发出的根和芽

的生长方向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或课文中的彩图。“植物的芽为什么

总是朝向固定的方向――光源的方向生长呢?”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人――达尔文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

究。

2.【参考答案】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能力目标: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

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过程:

Page 76: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一、导入:复习提问:①根据挂图说明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和功能。②成熟区的生理功能与根毛细

胞的细胞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切好的新鲜的萝卜片放入干燥的培养皿中,并撒上食盐。通过实物投

影展示其变化。

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水分产生,水分从何而来?

③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水分是由萝卜细胞的细胞液中出来的,是因为撒入食盐

造成的。)

④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本实验中食盐遇到萝卜片上的水分后溶解,就成为食盐溶液。而溶液

中含有食盐的多少即是溶液浓度的大小。

⑤出示课本 61 页演示实验。(强调:实验中除一个烧杯中装有清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盐水以外,

其他的实验条件都一样)

⑥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萝卜条的变化,并用量筒测量烧杯中的溶液量。

⑦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⑧总结

(二)根毛吸水的道理:

①出示根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或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根尖从外向里的细胞特点。

②组织个别学生分别扮演各层细胞,分析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高低。判断细胞吸

水的途径。

③总结:根吸水依据细胞吸水的原理;水分进入根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内各层细胞→

导管。

④提问:什么情况下,植物的根细胞会出现失水的现象?

⑤组织学生发言。

⑥讲解: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土壤是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时,会发生

失水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烧苗"。

(三)合理灌溉:教师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植物的需水量是否一致。

讲解:①植物在一生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当土壤缺水到一定程度时,就要进行灌溉。

②不同植物的一生中消耗的水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消耗的水量也是不同的。

3.【参考答案】

(1)重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细胞像生物体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单细胞生物在死亡之

前,要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数量,保持物种的延续。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从受精卵开始,需要不断

的细胞增殖(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的数量。在学生认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的基础上,

深入学习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周期性变化,有助于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也有助于今后学习减数

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等知识。

Page 77: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6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

关系;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有丝分裂过程是细胞整体性的变化过程,但主要变化是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

变化过程,学生很难弄清楚染色体、着丝点、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

的关系”是模拟探究实验,意图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

因,从而认识生物体长大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的必然性。操作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实

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要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思考物质运

输的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为什么多细胞生物体是

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让学生学习记录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通过统

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这里运用了间接转换

的方法,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记录下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而是根据得到的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

数细胞总数的比值,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这种思维上的转换有一定难度。

(2)知识目标: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从物质

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力目标: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

究 H2O 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

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4.【参考答案】

探究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原料是

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学会观察,学会探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实验、公式、意义。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通过(色彩鲜美的苹果、梨等)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串:想吃吗?同学们知道

他们中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知道水果中的有机物来自哪里?猜猜看。根据学生的回答状态解释:果实长

在树上,树长在地上,是不是有机物从土壤中被运输到果实中的呢?就此引出课题

二、新授内容

实验 1:淀粉低价加滴碘酒,变蓝色,向土壤中滴加碘酒,不变蓝色,说明了什么?证明:有机物

不是来自土壤。

阅读书 57 页,看第一段话。

Page 78: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7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土壤里没有淀粉,所以淀粉不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正如大家设想,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是

由光合作用制造的。

[教师引导]:既然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出示叶片,如何检验这张叶片里有淀粉?

生: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结果没看到变蓝的现象。没变蓝说明没有淀粉吗?

生:可能叶子绿色把蓝色盖了,碘液不能进入内部。

师:把绿色褪去就行了?

引出课本的实验。

实验 2:证明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

下两面盖严并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 小时后,去掉铝箔纸,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

否发生变化。

[描述看到的现象]:遮光的部分不变色。

从该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回顾实验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

实验前对叶片进行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光。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一片完整的叶片上进行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

(3)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

叶绿素能溶于酒精而不能溶于水。

(4)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酒精易燃,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危险。

师:光合作用产物除了淀粉还有什么?

实验 3: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师:家里养金鱼时为什么要放些水草?

[观察现象]:水藻放出一串串小气泡,小气泡通过漏斗的收集进入试管,并且使试管的水排入到烧

杯中。

提问:

1.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我们是怎样收集气体的?(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2.如何去证明它是氧气呢?

(取出时,在水中用拇指把试管中堵住,取出试管,试管口朝上。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Page 79: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8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师:你还有其它实验可以间接的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吗?

(课下请同学们思考)

师:以上通过实验探究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和氧气,就象工厂制造产品需要原料一样,光合作用

也需要原料。你觉得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

实验 4: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

师:请同学以四人一组,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教师小结实验方案:

1.取一盆天竺葵,放在暗处 2—3 天

2.袋 A 中放入石灰水,它能吸收二氧化碳,袋 B 中放入清水,含二氧化碳。

3.放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去叶绿素,滴碘

酒,观察叶片颜色。

实验 5: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研究的变量是什么?其它变量是什么?

操作:将植物在黑暗中放 1-2 天,选取一叶片,将叶脉从中部切断一小段。放在光下照射数小时。

取下叶片,用酒精脱色,滴加碘酒。

观察现象:叶片的基部变蓝色,上部不变蓝色。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水

师:根据上面做的几个实验,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吗?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

2.条件:阳光。

3.场所:叶绿体。

4.产物:氧气、有机物。

比喻:把光合作用比喻工厂生产产品

根据以上条件请用简单的式子来表示光合作用反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通过式子归纳什么叫光合作用?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5.【参考答案】(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熊冬眠是靠体内的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学生回

答,厚厚的脂肪,从而导入新课——《细胞中的脂质》。

(二)师生合作,讲授新课

Page 80: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提出问题:脂质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脂肪呢?(不是,肥肉和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属于脂

质,脂质的含义更广。)

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 C、H、O,有些有 N、P,它包括脂肪、磷脂、

固醇。

1.脂肪

我们说的脂肪是脂质的一种,脂肪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质,像动物的肥肉、植物提取的油等都

是脂肪,而脂质则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三类。

脂肪是我们常见的脂质,引导学生尝试说出脂肪的分布。

(1)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

(2)许多植物的种子、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脂肪,例如花生、芝麻、蓖麻、大豆、油菜种子等。

随后提出问题,脂肪的功能是什么?(脂肪是动植物重要的储能物质,人体在吸收了较多的其他物

质之后,通常利用不完,像糖类物质。如果有剩余的话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很多人吃甜食

过多会发胖的原因。位于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解外界机械压力的作用,皮下的脂肪还具有保温的

作用,胖子一般都比瘦子耐冷。)

2.磷脂

提出启发性问题,磷脂是否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我们之前说的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与其说是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不如说是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更为恰当,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及其他细胞

器膜的主要物质,是细胞膜的骨架。)引导学生回答,并补充磷脂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

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

代表物质:维生素 D、性激素、胆固醇。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活实例,鼓励学生总结几种物质的

分布与功能。

(三)图文结合,巩固提升

联系生活,邀请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存在哪些脂质,并说明是属于哪种类型。

(四)总结课堂,作业拓展

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学生自己总结细胞内三大类有机物结构和功能特点,下节课分享。

6.【参考答案】(1)①导入技能:采用直观导入和设疑导入法,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激发学

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②提问技能,采用环环相扣的提问,引出本节课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里;③

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将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达

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Page 81: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0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活动:【创设情景】拥有 4 种氨基酸的一个表格:

【提问】比一比这 4 种氨基酸,从 4 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

不同?(教师引导: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 20 种氨基酸用一个

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

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氨基酸是由 C 原子上连接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原子一个 R 基组成的,不同

的氨基酸 R 基不同。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

出是“相互连接”。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生通过今天

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

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 flash 动画(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1)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2)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3)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

合”。

(4)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总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并得出肽链数,脱去水分子

数,肽键数,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关系。

【作业】思考: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 20 种,为何蛋白质的种类如此多?

7.【参考答案】

(1)重点: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age 82: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1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的手上有细菌吗?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你

的衣服上有细菌吗?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

交道,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么你了解细菌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新授:

细菌的发现

①过渡: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却又不了解细菌呢?(细菌微小,肉眼看不见)

②学生阅读课本 58 页~59 页,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发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程,进而

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巴斯德实验,教师提出问题: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

么新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③指导学生了解巴斯德实验。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进入。

④小结: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

上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①过渡:细菌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结构到底

是怎样的呢?

②学生用显微观察细菌永久涂片,并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

③屏幕展示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

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④过渡: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

⑤展示细菌结构图片。学生就细菌结构进行讨论,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⑥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⑦小结: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

胞核,有的还有荚膜、鞭毛、另外,戏剧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的生殖

①过渡:我们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样繁殖的?(有性生殖)那么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

②课件展示:细菌的生殖过程;芽孢的形成过程;芽孢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学生观看后讨论:

细菌是怎样生殖的?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讨论: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

有关?

③小结: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8.【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

保护环境的认识。

(2)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Page 83: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2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难点:蒸腾作用的概念。

(3)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

(4)演示技能应用的主要原则:针对性和目的性;适用性和鲜明性;示范性和可靠性;演示与讲授

统一性。

(5)总体设计思路:

蒸腾作用的概念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而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借助动画或投影让学

生有感性的认识,而对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则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讲授新课: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为了说明叶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可以准备一套相同实验装置,

只是在叶片上涂抹一层凡士林。)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1.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蒸腾水分,但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提问: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由哪来的?

出示投影或动画:演示蒸腾作用水分由根到叶的动态的过程。

提问: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么?

2.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送到叶肉细胞。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仅有 1%左右参加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以外,99%左右的水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

中。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提问: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绝大多数都通过蒸腾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呢?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动,原因是什么?

Page 84: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1 - sd.offcn.comsd.offcn.com/dl/2018/0506/20180506093701876.pdf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3.为什么夏天在树下会有凉爽的感觉?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吸收水分。

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师补充: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

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

9.【参考答案】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 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 DNA 在

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②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③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④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⑤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难点:

①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②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③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2)情境导入:播放美国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影片剪辑。在这一剪辑中,科学家从生物化石中

的蚊子体内抽取恐龙的血液,用恐龙的 DNA 最终培育出活的恐龙。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能实现,

那么 DNA 中的基因是如何发挥遗传效应的,即如何进行表达的呢?

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是(蛋白质),因此,基因往往是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

[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剪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