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 chimei.org.t€¦ ·...

3
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家庭醫學科醫師 王世杰 家庭醫學科主任 蕭旭峰 目前平均每 7 分鐘就有 1 人罹患癌症,且人數持續攀升中。根據國民健康局之 癌症登記相關資料顯示,自從民國七十一年開始,癌症就已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 一位,至今已超過二十年。綜觀各項癌症發生率及死亡情形,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 勢,可見癌症是影響國人健康最重要原因之ㄧ。依據 2011 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顯 示,民國 97 年新診斷癌症人數最多前三名分別為:大腸癌(11,004 人)、肝癌(10,565 人)、肺癌(9,516 人)。若以性別作為區分,則可以發現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仍是 肝癌,且數量遠高於女性肝癌人數;另外,口腔癌雖然只佔第四位,但是與民國 96 年 相比卻有明顯上升的趨勢,這也是我們應多加注意的部份。就女性來說,癌症發生 率第一名則是乳癌,且人數遠高於大腸癌、肺癌、肝癌此三大癌症,且與民國 96 年 相比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從以上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除了傳統的三大癌症(大腸 癌、肺癌、肝癌)之外,我們更應該在男性的口腔癌,以及女性的乳癌多做預防及篩 檢。由此也可以了解到目前國民健康局所推行的四大癌症篩檢之目的,以期透過篩 檢來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藉此降低相關的死亡率。 乳癌 乳癌為目前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一般發生高峰約在 45-64 歲之間,每年 有近 7,500 人罹患乳癌,1,600 人因乳癌而 死亡。其發生率在近十年內上升將近八 成左右,此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習慣西化(高脂肪食物)有著明顯的關係。此外, 具有乳癌家族病史或是有其他婦科癌症者(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都應當更加謹慎小 心。除了一般生活習慣的調整,如:1.多運動 2.避免太晚生育 3.少攝取高脂肪食物 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定期篩檢。目前現行的篩檢對象 為 45-69 歲婦女,每 2 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此外 40-44 歲婦女,二等親內具乳癌 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亦提供篩檢服務。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 chimei.org.t€¦ · 有近7,5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而 死亡。其發生率在近十年內上升將近八 成左右,此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習慣西化(高脂肪食物)有著明顯的關係。此外,

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家庭醫學科醫師 王世杰

家庭醫學科主任 蕭旭峰

目前平均每 7 分鐘就有 1 人罹患癌症,且人數持續攀升中。根據國民健康局之

癌症登記相關資料顯示,自從民國七十一年開始,癌症就已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

一位,至今已超過二十年。綜觀各項癌症發生率及死亡情形,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

勢,可見癌症是影響國人健康最重要原因之ㄧ。依據 2011 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顯

示,民國 97 年新診斷癌症人數最多前三名分別為:大腸癌(11,004 人)、肝癌(10,565

人)、肺癌(9,516 人)。若以性別作為區分,則可以發現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仍是

肝癌,且數量遠高於女性肝癌人數;另外,口腔癌雖然只佔第四位,但是與民國 96 年

相比卻有明顯上升的趨勢,這也是我們應多加注意的部份。就女性來說,癌症發生

率第一名則是乳癌,且人數遠高於大腸癌、肺癌、肝癌此三大癌症,且與民國 96 年

相比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從以上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除了傳統的三大癌症(大腸

癌、肺癌、肝癌)之外,我們更應該在男性的口腔癌,以及女性的乳癌多做預防及篩

檢。由此也可以了解到目前國民健康局所推行的四大癌症篩檢之目的,以期透過篩

檢來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藉此降低相關的死亡率。

乳癌

乳癌為目前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一般發生高峰約在 45-64 歲之間,每年

有近 7,500 人罹患乳癌,1,600 人因乳癌而 死亡。其發生率在近十年內上升將近八

成左右,此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習慣西化(高脂肪食物)有著明顯的關係。此外,

具有乳癌家族病史或是有其他婦科癌症者(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都應當更加謹慎小

心。除了一般生活習慣的調整,如:1.多運動 2.避免太晚生育 3.少攝取高脂肪食物

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定期篩檢。目前現行的篩檢對象

為 45-69 歲婦女,每 2 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此外 40-44 歲婦女,二等親內具乳癌

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亦提供篩檢服務。

Page 2: 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 chimei.org.t€¦ · 有近7,5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而 死亡。其發生率在近十年內上升將近八 成左右,此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習慣西化(高脂肪食物)有著明顯的關係。此外,

大腸直腸癌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大腸直腸癌的罹癌人數已經追過肝癌、肺癌,成為罹癌人

數第一名。一般認為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如常大量食用高脂肪(尤其是動物

性脂肪)、肉類、精碾的穀類,吸菸、低纖維飲食有關之族群,其得到大腸直腸癌的

機會比較高,因此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現行的大便潛血檢查,看似簡單的篩檢

工具,但是卻可以是相當有效率的一項檢查。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每年的大便潛

血反應可以降低 15-33%的大腸癌死亡率。一旦檢查結果呈現陽性時,則後續接受大

腸鏡檢查確診即可。現行的篩檢對象為 50-69 歲民眾,提供每 2 年 1 次的檢查。

口腔癌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25-44 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 54

歲,較其他癌症早 10 年以上。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黏膜的麟狀上皮細胞惡化所形

成,而在台灣地區則以舌癌與頰黏膜癌佔大多數。在台灣,檳榔雖說是地方特色,

但其與口腔癌的形成卻是密不可分,約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除此

之外,抽菸、喝酒也都是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且若是合併使用則更會加速

癌症的產生。一般嚼食檳榔者的口腔癌罹病率,較未嚼食檳榔者,高出 28 倍;但若

同時合併有吸菸、飲酒行為者,其罹患口腔癌的機會則是常人的 123 倍。由此可知,

避免菸草、檳榔、酒等對於口腔粘膜的長期刺激是尤其重要的。口腔黏膜檢查的目

的,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

維化等)予以適當治療,並藉由衛教,勸其戒檳榔與戒菸,除了可以改善部分輕微或

淺層的病變外,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目前補助的對象為

30 歲以上吸菸、嚼檳榔的民眾,每 2 年 1 次口腔黏膜檢查。

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在多年政府及各級醫院的推廣下,已較被台灣女性所接受。而

之所以戮力全面推動此一政策的原因,即是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有效降低 60%-

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子宮頸癌的發生,絕大部分是經由性行為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感染後大多可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則會

Page 3: 癌症篩檢與防治的重要角色 - chimei.org.t€¦ · 有近7,5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而 死亡。其發生率在近十年內上升將近八 成左右,此與生活環境的改變、飲食習慣西化(高脂肪食物)有著明顯的關係。此外,

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進而走向子宮頸癌。危險族群如凡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

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則更應特別小心。第 16、18、52、58 等型

別則為台灣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的第 6、11 型屬於

低危險型別。目前也已有兩價(針對 HPV 第 16、18 型)及四價(針對 HPV 第 6、11、

16、18 型)疫苗可供民眾自費施打。現行的篩檢對象為 30 歲以上婦女,每 3 年至少

接受 1 次檢查。接受檢查前應要注意以下事項:(一)不要沖洗陰道(二)避免盆浴

(三)勿放置塞劑(四)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五)避開月經期間。

本院癌症篩檢之推行

本院自民國 99 年 4 月份起開始配合政府政策,成立癌症篩檢獨立作業之相關窗

口,透過簡化癌症篩檢之行政流程,及整合婦產科、牙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等相

關癌篩門診,以縮短民眾等候檢查的時間並提高其接受度。另外,透過社區醫療服

務和專業講座,深耕鄉里以推廣癌症篩檢,並加強民眾對於篩檢之瞭解。最後,希

望可以透過本院對於四癌篩檢的大力推行,以提高民眾對於篩檢的意願,並達到預

防癌症的目標,使這項良政可以讓全國國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