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6
TFiL Newsletter 契刊 《冬季刊》 22 DEC 2012 ISSUE 15 本期提要 Inside this issue 活動回顧︱迎新活動分享 與主時刻︱親密之葡萄樹 契友專欄︱態度讓我轉變,信仰給我力量 服事心得︱參與 COCM 佈道隊心得分享 教會發展︱ Lumen 教會發展 ( 三 ) 溫暖問候︱來自南半球的溫暖問候 團契佈告欄︱編輯組 《本月編輯 : 育婷|美編:于美》 2008 倫敦光鹽團契創立 2010 倫敦光鹽月刊創刊 Welcome to Taiwanese Fellowship Monthly! We hope to bring you latest happenings of the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TFiL) and enrich your life in UK!倫敦光鹽團契月刊是向上帝表達感恩的嘗試,也是你我分享心情的平台。不論是生活上的【感恩心情】、 【信仰見證】, 或團契活動的【隨筆札記】、【照片圖說】, 都歡迎您踴躍投稿 ! 來稿 請寄 : [email protected] 攝影 by 育婷 TAIWANESE FELLOWSHIP

Upload: taiwanese-fellowship

Post on 08-Mar-2016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主編的話︱準備心,迎聖誕!/ 活動回顧︱迎新活動分享 / 與主時刻︱親密之葡萄樹 / 契友專欄︱態度讓我轉變,信仰給我力量 / 服事心得︱參與COCM佈道隊心得分享 / 教會發展︱Lumen教會發展(三) / 溫暖問候︱來自南半球的溫暖問候 / 團契佈告欄︱編輯組

TRANSCRIPT

Page 1: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TFiL Newsletter

契刊《冬季刊》

22 DEC 2012

ISSUE 15

本期提要 Inside this issue

活動回顧︱迎新活動分享與主時刻︱親密之葡萄樹契友專欄︱態度讓我轉變,信仰給我力量服事心得︱參與 COCM 佈道隊心得分享教會發展︱ Lumen 教會發展 ( 三 )溫暖問候︱來自南半球的溫暖問候團契佈告欄︱編輯組

《本月編輯 : 育婷|美編:于美》2008 倫敦光鹽團契創立 2010 倫敦光鹽月刊創刊Welcome to Taiwanese Fellowship Monthly! We hope to bring you latest happenings of the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TFiL) and enrich your life in UK!倫敦光鹽團契月刊是向上帝表達感恩的嘗試,也是你我分享心情的平台。不論是生活上的【感恩心情】、【信仰見證】, 或團契活動的【隨筆札記】、【照片圖說】, 都歡迎您踴躍投稿 ! 來稿 請寄 : [email protected]

攝影 by 育婷

TAIWANESE FELLOWSHIP

Page 2: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2活動回顧分享

2012 迎新活動籌備工作分享

主編的話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有一個跟台灣教會不同的特

色,就是我們契友的流動量很高,因為主要

成員大多是短期來英國求學的留學生。所以

首先每年的六到九月間,我們就開始陸續跟

完成學業的契友開始 say goodbye,這也

意味著從七八月之後,會有不少新生在十月

正式課程開始前,先來英國學習語言課程。

這段期間便成為我們邀請新朋友來到團契的

黃金時間。所以在今年 10 月 13 號的迎新

party 就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和管道來邀請新

朋友認識光鹽團契。

這次的籌備活動早在三個月前就開始展

開。在這次的活動上,我們有不同以往迎新

的特別巧思,在分組的時候以新朋友們的學

習專業當做依據來分配,讓更多志同道合的

新生,能夠很快的在陌生的面孔中,找到彼

此的共同語言,不論是學習設計、商業、醫

學、家庭人士還是工作人士…等。

今年的迎新安排有一位很重要的同工,

就是 Ubak。透過幾次和 Ubak 的討論,還

有核心同工的分享和支持,迎新規劃初步的

outline 就順利完成了。下一步是 define 重

要的角色,這個分成三大部分 : 有迎新之前

的預備工作,當天活動的安排還有後續的新

生關懷,這都成為計劃的一部分。

迎新之前的另一個重要的預備,就是宣

傳,讓新朋友知道活動。今年毓珊回台灣的

期間,安排接受佳音電台的訪問,讓台灣

的聽眾能夠認識光鹽團契。揚義和柏翰也

準備心,迎聖誕!

早在九月英國已陸續有濃濃的聖誕

氣氛;而在教會也會在聖誕節前夕,

在聖桌前擺設「聖誕環」(Advent

Wreath),由四根蠟燭環繞一根主燭,

代表降臨節期間的四個主日,依序點

燃分別代表期待、希望;準備、信心;

宣佈、喜樂;啟示、神愛;最後在聖

誕節點燃中間代表救主降生的蠟燭。

而聖誕環的綠葉代表生命的更新;圓

圈為永遠長存的盼望。

你是否有思考過一本契刊是如何誕

生呢?每個環節都需要各種準備,像

點燭一樣朝著一個目標不斷續。接任

主編這 18 個月裡,每期的出版都是

充滿期待和喜悅,記錄著團契的成長

並集結許多從神而來的分享。但邀稿

過程總會碰到瓶頸及各樣試煉,在我

幾乎要放棄時,神就親自賜福團契,

使稿件在最後一刻寄到我信箱。詩篇

23 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

至缺乏…」就在我腦中響起,讓我再

一次經歷神的大能。

在聖誕節前夕,讓我們一同有準備

心來迎接充滿喜樂和感恩的聖誕吧!

也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契刊是否需要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後,祝福大家

有個愉快的聖誕假期!

Page 3: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3

為我們建立了團契專屬的 blog,讓外界可以

了解我們的活動和聯絡方式。契刊組製作了宣

傳海報請契友張貼宿舍協助宣傳,以及設計小

單張供契友方便邀請朋友一同參加。育婷負責

在 facebook 及 HelloUK 張貼宣傳。另外,今

年新增一項宣傳品,請柏翰設計倫敦 Oyster

Card 票夾,作為贈送給新契友的禮物。

當新朋友和我們聯絡的時候,我們就會把他們加入小家的關懷中,也會寄上團契特別編制

的英國生活手冊,包括許多在英國食衣住行的 tips,幫助新生在英國的生活能夠更豐富。再

來就是做出迎新的預算支出表讓同工過目,也請 Linda 幫忙規劃愛餐的菜單還有淑惠牧師安

排採購食物。

團契迎新主要的目地,就是帶人到神的面前!所以迎新活動是需要神親自來動工。於是我

們在迎新的一個月前,就建立了 30 天的接力禱告網絡,祈求神親自預備及帶領這次的活動。

這也提醒我們服事的同工,在服事中要榮耀神。

當天的活動有預備小組的分配,場地的安排。活動是從兩點半開始 , 而同工在 11 點就先

到了場地,開始預備音響器材,場地桌椅的安排,還有廚房的事前準備。2 點一到,負責招

待的同工就已經就定位,等待新朋友到來。我們也有人負責到 King's Cross Station 迎接新

朋友到教會。總共安排了 8 位小組長來照顧這些新生,讓他們一進來的教會的時候就有被關

懷到的感覺。

我們每年迎新的人數都在不斷地增長,從 30 人,40 人, 50 人到今年的 80 幾人。參加

的對象也有些許改變,從大部成員只是學生的比例,到開始有許多家庭及工作人士的加入。

迎新是大家彼此認識的開始,所以活動結束後的關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迎新後,關

懷組同工 Amanda 就負責把新生依照大家的背景分到不同的小家。然後在兩個禮拜內,邀請

關懷同工來聯絡新生,主動問候關心他們在英國新生活的適應並餵他們代禱,鼓勵他們繼續

來參加光鹽團契的聚會。

迎新之所以能夠圓滿完成,真是有許多的契友默默地在幕後幫忙。不論是在當天照顧新朋

友,事前的各種預備,抑或是接力的禱告和在電話中關心新朋友。這一切的一切,聯繫著契

友們,讓我們彼此為著同一個目標在努力。非常感謝大家的付出,希望我們在英國的這段時

間能夠更多的認識神,也能彼此有更多的了解。在歲末之時也祝福大家聖誕快樂,新年恭喜!

活動回顧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 by 總召 Wendy

Page 4: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4活動回顧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首先,不管活動的成功與否,先把所有的一切榮

耀歸於上帝。

關於此次的迎新,對我來說是個相當的有趣的經

驗,以身分來說,自己也是今年九月入學,也該被

歸為新生之列,且以經驗來說,這是我第一次參與

團契活動的事工,但上帝就這樣以新手之姿的我來

協助 Wendy 辦理迎新活動,這一切所經歷的,讓

我再一次深深的相信上帝就在我們當中,沒有祂,

凡事不可行。

迎新當天,感謝所有同工的事先預備及佈置,再

經過所有同工一起的同心禱告預備後,大家一同準備迎接今年的團契迎新活動。活動當中流程

進行的相當順利,特別是在這次活動最大主軸 - 分組活動的事前分組上,並沒有原先擔心的混

亂狀況,這是團契迎新第一次以個人專業領域來作為分組的基準,由新生自行選擇自己相關的

組別,雖然在組別人數上有所差異,但感謝上帝以及所有組長的帶領,不管在破冰遊戲,或是

生活及學習經驗的分享,都能讓大家有深深的收穫。

最後,還是要再次把這一切的榮耀歸與上帝,也期望在將來的迎新活動上能有更大的進步及

成長,祈求上帝能讓光鹽團契這個小羊圈,有更大更廣的能力來盡心為上帝牧養更多的羊群。

2012 迎新活動籌備工作分享

◆ by 活動 Ubak

photo by Tony Lu

Page 5: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5活動回顧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上圖) 由左至右分別為:

亞當夏娃,諾亞方舟,以色列,摩西,兒時大衛,約拿,東方三博士,五餅二魚,天使,葡萄藤,

鴿子,基督十架

設計初衷:

想準備一份代表光鹽團契精神的祝福小禮物,在迎新活動時送給今年的新朋友。

製作緣由:

迎新組和契刊組一起討論要如何宣傳團契活動事宜時,大家一致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想找一

樣兼具實用性和宣傳功能的商品,可以增加團契曝光度,在我們一起 Brainstorming 後,一致

認為 Ticket wallet 票夾是最適合的小物品,列舉幾個優點:

1. 在倫敦 oyster card 票夾幾乎是人手必備的生活用品,可長期使用,實用性高。

2. 透過票夾可以作為宣傳團契的宣傳品。

3. 對象特別設定為新生和未信主的慕道友。

設計概念:

我一開始的設計稿原本是要繪製倫敦各地的地標和著名建築物,藉此強調光鹽在“倫敦 ”的

風格和地區性,想藉此吸引剛來的新朋友。但後來我又停一步想想 ... 等等!?倫敦並不能代表

光鹽團契的全部。而光鹽團契讓人感到溫暖的真正原因,正是參與在其中的每一位契友。於是

我很快速的寫下我自己初到團契的第一印象:對上帝的敬拜、順服、喜樂、包容、分享、互相

幫助、關懷…等,再從各形容詞裡找出在聖經裡提到的代表性人物和故事,把他們一一的手繪出

來,再進到電腦製圖。讓我最喜歡光鹽的主因,當然是每次我們大家聚在一起服事敬拜的時刻,

這就是我認識的光鹽。按著票卡的長版形,剛好可以由左至右依照聖經的時間軸,由舊約創世

紀開始敘述到新約最後救贖的十架上。最後也感謝同工們給我機會讓我為主做工!

光鹽團契 2012 迎新Oyster Card 票卡夾 ◆設計者:柏翰

Page 6: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6

掙扎了很久,我選擇傾聽內心的聲音放下原有的一切,來到新的

國度生活,來到這裡的團契,讓我很捨不得要離開呢~來到這裡,

很感謝吳書儀姊妹接納我借住她家,直到我的宿舍開放入住,從來

沒有見過面的我們,只靠著 email 聯繫的方式,就讓我在她家住了

五天!超乎我所求所想的順利,我如同她的小妹一樣有許多可聊的

話題~來到團契迎新的第一天認識許多人,很開心和我的小家長

Wendy 見面,謝謝她時常關心我生活上的一切。當天我分配在醫學

小組的討論,很高興可以認識 Emily、立仁、莉惠學姊,他們對於

為我新生訓練,在生活及寫作方面提供許多的建議,協助我適應新

的生活環境!感謝主~轉眼間來到英國已經三個月囉!去年這時候

我知道我在這裡,那明年的我會在哪裡呢?上帝啊~我好喜歡這裡

的團契!

◆ By 奕辰

感謝上帝在四年前,創造了光鹽團契,並呼召了一群兄姐們使其

成長茁壯,在我來到倫敦前,預備了一個使我在每個週末都能有個

能放鬆心情,將重擔給寄託的地方。在這裡,我們用誠實的心靈敬

拜,身處英國卻能使用自己的母語口唱心合 ( 約 4:23-24);在屬

靈前輩的陪伴下,共同學習聖經中的教導 ( 提後 3:16-17);在分

享、代禱以及日常生活中,彼此款待彼此服事成為真正的團契 ( 彼

前 4:9-10);在異國環境中,這裡提供一個屬於母語的環境,將福

音傳遞給需要的同鄉而持續宣道 ( 徒 1:8);從這學期開始的學術

講座,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活動,也使了團契有了給學生最直接的

服務功能 ( 太 25:35-40)。從敬拜 (Worship)、教導 (Instruction)、團契 (Fellowship)、宣道

(Evangelism)、服務 (Service),光鹽團契雖然不大,卻呈現出了許多福音書籍提到的 WIFES。

若神願意,這團契必然能夠將神的愛傳給更多需要的人 ( 約 13:34-35)。我很開心能夠加入這

個團契,一同為神服事,而團契也使我在倫敦的生活遭遇困難時擁有倚靠(重大財物失竊、課

業瓶頸、生涯規劃等)。希望每一位弟兄姊妹也是熱愛這個團契,並且在團契一起帶來更多神

的愛。或許有一天,我們在這個團契不只是能夠一起成就 WIFES,還會使單身者遇到那唯一的

wife/husband ?啊呀~好像把什麼說溜了嘴…… (  ̄▽ ̄# )

活動回顧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新生的話◆ By 昱婷

Page 7: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7活動回顧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 By 恩加

我是從小在教會長大的第四代基督徒,過去兩三年因為

一些內在外在的緣故並沒有穩定參加台北母會的團契,雖

自己有籌組查經班,卻總知道那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在出

國前我便跟自己說,來倫敦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一個可以

委身的團契和教會;神也很恩待我,在六月向以信學長請

教租房事宜時,雖沒從他那邊問到讓肉體安歇的居所,卻

先找到了屬靈和心靈的家。

到倫敦將屆三個月,因為有光鹽團契,每週都被神的愛

和弟兄姊妹的情誼 ( 和食物 ) 給滿滿圍繞,我似乎不像幾年

前第一次出國留學時那樣日夜思鄉,反倒過得頗自在的。謝謝各位同工和契友每週費心張羅聚

會的大小事,甚至連學業上的問題都有 winter blue 講座可以幫忙解決,讓我們這些初來乍到

的新生可以安心享受倫敦的美好!

舊物新用 招待組

Page 8: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8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與主時刻

每當想起我和主最親密的時光,我常常都會在心中對主湧流出無

法言語的豐沛感情,那種親密的美好,使我願意為祂改變,為祂勇

敢,被祂所用。雖然有時候在被主裝備調整和擴張的過程中,需要

赤裸裸的面對自己的軟弱、罪和創傷,但是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煉

淨的過程中,我相信我們的神是那位讓我們經過水火,卻要引領我

們進入豐盛之地的神。

我在倫敦這七八年間最大的祝福,就是認識上帝。在這個過程中,

神不斷擴張我的帳幕,並使我從許多牧者們的教導中,學習用不同

的面向和靈修方法來認識祂,神的奇妙真是無法測度,在我剛來倫

敦身心靈最脆弱的三年期間,神讓我認識了曹力中牧師和劉秀慧牧

師,他們幫助我在艱難的時刻,如何單單的注目耶穌,並在這個過

程中與耶穌同行,之後,神又透過胡毅牧師、謝明宏牧師的教導,使我學習如何信靠上帝的全

能和耶穌的寶血戰勝黑暗權勢,此外,還有蔡錦源牧師幫助我明白並經歷聖靈的工作和能力,

神也透過 Joseph 和 Faith 牧師夫婦的教導,使我知道如何浸泡在主的愛中,並在饒恕中得到

釋放與自由,以及真實面對並接納軟弱的自己,除了牧者的教導外,當生命真實的發生困境時,

如何將神的道運用在這樣的處境上 ? 感謝上帝,我有一位了解我甚深,常常不斷用神話語和力

量來堅固我的姐姐孫惠玲,使我在挫敗沮喪之中,可以堅持走在神的道路中。

感謝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我的生命透過這些教導而不斷的經歷上帝的信實和

美善,如耶穌所說的 :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但

是身為基督徒,上帝不保證我們的天空是長藍的,汲取上帝的能力浸泡在祂的話語中,並在祂

的光中度過我們生命中每一階段的難題和挑戰,是何等的有盼望。以下我想要分享這些年我和

神約會的方式,這些方式都是從上面所提到的牧者的教導中學習來的,它們不是什麼偉大的靈

修方式,但是確實讓我和上帝的感情與日俱增:

1. 親近神,浸泡在神的愛中。每天設定至少 15 分鐘,並找一個舒服的姿勢,默想耶穌,專心

的注目祂思想祂的美好和慈愛,在默想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聖經的一節經文或是放些輕柔的

詩歌幫助默想,這是我最喜歡的靈修方式之一,每當我進入神同在的時候,我的身心靈可以

達到 102% 的充電,並使鬱悶指數歸零,連看人的眼光也會充滿神的愛意。

2. 神聖頌讀經文以及禱讀:抱著”神聖心情”來唸讀上帝所默示的經文,讓自己生命來經驗聖

與主時刻:親密之葡萄樹和枝子

◆ by Amanda

Page 9: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9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與主時刻

經經文的字字句句,在唸讀的同時

主常常會在這時候對我說話,或鼓

勵、或安慰、或光照我、或解除重

擔感,有時候我除了頌讀經文之外,

還會用唸到的經文來進行禱告,馬上可以將自己切身痛楚或領受傳到上帝的耳中。

3. 沈浸在大自然中,領受上帝創造四季萬物的變化和更新,在我家附近有一座樹林環繞的寧靜

湖泊,我時常在那裡觀看天上各種飛鳥展翅飛翔及天鵝野雁悠閒的在湖面上滑行姿態,並且

感受攀爬在樹上或地上各種爬藤類植物堅韌的生命力,我就不自覺驚嘆上帝創造萬物的權能

和豐富,這樣的權能和豐富常常滋潤我,特別在我身心靈疲乏時,神常透過大自然醫治陪伴

我,使我靈魂體可以完全的浸泡在神的活水中,有時候會帶一本聖經,就在樹林中或是湖邊

開始敬拜讚美我們的上帝,有時候也邊走邊禱告,那時都會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而是和

好朋友耶穌同行。

4. 定期和不定期認罪和選擇饒恕,過去的我是一個極度壓抑的人,這種壓抑的行為源自於避免

衝突和選擇逃避的態度,以為如此行就可以“大事化小 , 小事化無”,然而,這樣的態度並

不能帶給我生命的平安,反而是將負面能量不斷的累積在心中,等到負面能量到達一定的程

度,就會產生毀滅性的爆裂,我曾為此付上不少慘痛的代價,因此,現在的我,每當負面情

緒一發生後,就會馬上承認我有這樣的情緒並立即做處理,其中,若是發現有認罪的必要,

就馬上做認罪禱告,求神賜下悔改的能力;若其中有需要跟對方道歉,我就會趕快去道歉,

我曾經找過二十年前的同學並懇求她的原諒;若是發現需要饒恕的,就進行饒恕禱告。這點

雖然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我曾經要做到饒恕七十次的七次才有辦法釋懷,真是苦啊,

我發現有時候遵守上帝的教導之一是如此簡單,就是認罪、饒恕和悔改,但是我常心硬不肯

行,直到最後卻發現只能流淚並且糾心的同意神的做法,才是最棒的一條路!然而,每當我

願意認罪、悔改和饒恕後,卻也是我和上帝最相愛的時刻了。

申命記 33 章第 25 節中提到:「你的日子如何 , 你的力量也必如何」;耶穌也在約翰福音第

15 章第 5 節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

子。」每日的靈修生活將使我們和神建立最親密的關係,並獲得從神而來的能力,結出豐盛又

有力量的生命果子,願我們的生命就是“這人”常在“耶穌”裡面多結果子,成為最親密之葡

萄樹和枝子。

photo by Tony Lu

Page 10: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0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契友分享

◆ by Tony Lu

來英國 18 年漫長的留學歷程,之後在英國落地生根,

當中失敗與挫折的考驗,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原來的理想,

整個過程到最近考上英國建築師執照總共花了 16 年。

我出生於台灣高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因為從小就沒離

開家裡,凡事都由家人供應,所養成的性格,我認為可以用紈絝子弟來形容。

回想來頭路年最大的改變就是從新認識自己,並透過反省從而改變人生。

我想跟大家分享二則小故事: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國的高物價,總讓留學生變的更節檢,為了作一個

建築模型,需要一把可以切斜角的尺,每次逛美術社總會看那一把尺,但又因為它的價格而打

消購買的念頭。於是每次評圖作品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到了學期末,同學放署假去了,我還

得留下來準備九月重新評審作品。我再次逛了美術社,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買下那把尺。暑

假過了,作品當然也順利完成並通過評審。

雖然尺不是暑假留下來的主因,藉由一把尺來反應個性上的諸多缺失,由這個人生小插曲,

改變了我做事的態度及價值觀念的轉變,做事要着先後順序,輕重緩急,並善用有限的資源。

另一則故事也是和態度有關,自從電腦普及化後,建築學校由傳統的製圖桌轉向電腦作業,

學生們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將在電腦的作品列印出來,每次會見導師,作品總是零零散散,

而我也總是草率的講解構思。

在那短短的導師時間,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獲得的 feedback 當是有限。有一次老師忍不

住問我,為什麼不把那些作品好好的裱起來,我回說:「因為好的作品夾很貴」,他當頭棒喝

的説:「不!是因為你不在乎!你從沒表現出你有多 care 你的作品,如果你真的在乎的話,用

厚字板也可以自己製作很好的作品夾!」我立即頓悟、是啊!我的態度的確有問題。

我的生活就是由一連串如以上小故事所組成,其中有許多處事態度的轉變,相信是可以改變

我的人生。

我的求學生活及後續的就業經驗並不是很順遂,如果以投資報籌來衡量,建築業這種耗時長,

高成本,低收入的職業,大概不是眾人所追求的,特別我又是二十幾歲時才進入這行業,所以

一但決定走這條路,我必需要有很堅定的信念(信仰)來支撐。

我最後想分享的,也就是堅定信仰帶給人正面向上的力量,我曾做過許多錯誤的決定,重點

是我們都要能夠接受並認知自己所犯的錯誤,從失敗中重新學習,並以信仰的力量來提攜自己,

跌倒了再爬起來。

「態度讓我轉變,信仰給我力量」

Page 11: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1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服事心得

◆ by 佳瑜 Dorothy

大家平安 ! 我來自台灣桃園。參與光鹽團契已經半年。於 2011

年 12 月畢業於 Southampton University 的英語教學系。2011

年底,我參加了 Chinese Overseas Christian Mission( 基督教華

僑佈道會,簡稱 COCM) 所舉辦的福音營,在營會中我被神的愛深

深的激勵與吸引 ; 在今年四、五月期間我有感動要到 COCM 做義工

的服事,於是禱告尋求神,神藉著環境、屬靈長輩和經文,回應我

心中的感動。於是在今年的 6 月 9 號我來到了 COCM,開始了我

的義工生涯。在宣教中心,我和大家一起學習過有紀律的生活,遵

行神的話並結出聖靈的果子。這次我主要想與大家分享我參與 COCM 佈道隊的學習與得著。

COCM 佈道隊在每次要出隊前,負責人都會帶著大家一起唱詩歌敬拜,也有經文與信息的分

享 ; 牧師或屬靈的長輩也會為我們祝福禱告。通常信息的內容主要是要提醒我們要認罪並謙卑

與主同行,不要給魔鬼留地步。我們也常常背誦“彼前 3:15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

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來預備我們傳福音的心

去為主打那美好的仗。

這次佈道隊我主要參與的角色是話劇演出,剛接到要演戲的消息時我的心中是很忐忑,因為

我的個性很害羞而且沒有正式的舞台演出經驗。以前的我總是喜歡躲在台下做幕後的幫手,不

太習慣上台成為焦點的感覺。這次因為是抱著服事神的心態來 COCM 的,所以有機會把握學習

“順服”的功課。我深信若是出於神的,祂就必賜力量與能力,並領我一同去完成這件事情。

還記得我第一次出隊前那緊張的心情 ; 出隊的前一個晚上我很認真的為整個團隊禱告,出隊的

當天我也起了一大早很用力的向天父爸爸禱告。感謝神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托住我們的團隊,讓

我們在出隊期間經歷祂的同在與滿滿的恩典。在佈道流程中,最震撼我心的部分是講員的呼召。

每當看到台下那一個個學生舉起手,要接受耶穌為他們生命中的救主時,我心中的感動與喜樂

是言語都難以形容的。在當中 , 我們不時的會看到外貌看起來就像不可能信主的學生,或是活

動已經開始一半才進來的同學,他們的心都被神觸摸而決志信主。神很奇妙 , 就像撒母耳記上

16:7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祂讓我們在“不可能”當中看

見神的“可能”。

感謝神讓我有如此機會能服事並回應祂的愛。在這幾次的服事中,我深體會真的不是自己能

做甚麼,乃是神的靈在當中成就大事。我要盡心、盡力的服事主,為主而活,並傳揚祂的愛。

最後與大家分享 : 羅 10:15“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讓

我們一起為主發光吧 !

參與 COCM 佈道隊心得分享

Page 12: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2

你有參加過 LUMEN 教會的主日崇拜嗎 ?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聚會模式嗎 ?

其實從座位、敬拜讚美、講道到收奉獻、都經歷了許多改變。

How Have Styles of Worship Changed in Our Church?If you go to a Sunday service at Lumen today, you start

by finding yourself a vacant chair. You normally stand to sing

hymns to a piano accompaniment. You sit to pray and to hear

a sermon usually lasting about 15 minutes, normally preached

from the lectern at the south end of the building. A collection

bag is passed round during the service. All the proceedings

(well, usually) are in English. The service lasts for 60 to 90 minutes.

Once a month there is a communion service when anyone can receive the bread

and wine. And that's how it's always been, right?

Wrong! Here's how it's all changed: Seating: when we started there were some free seats for visitors and the poor, but

if you were a member of the church and you could afford it, you were expected

to pay regularly for your seat, which would cost £300-1,000 a year in today's money

values. In return, you got an assigned place on a wooden bench rather than chairs

of the type we have today, which date only from 2008.

Praise and prayer: when we started, you sat to sing and stood to pray, just the

opposite of what we do now. Only psalms were sung, without accompaniment. A

‘precentor’ sang each line of the psalm solo and the congregation then elaborated

on the line, so it took as long to sing two verses or so of a psalm as to sing a whole

hymn today. No hymns were sung until the 1860s, and their introduction was so

controversial that a senior elder threatened to resign over the issue. There was no

musical instrument in the church for nearly a century (until 1902). We were the last

major church to London to install one.

Preach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rvices lasted much longer than today,

mainly because sermons of an hour or more were normal. Our third minister, the

notoriously long-winded Edward Irving, sometimes preached for several hours

教會發展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Lumen 教會發展 (三)

◆ by Chris Hood

Page 13: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3教會發展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even though James Murray,

a chronometer maker who

belonged to the church, installed

a large clock opposite the pulpit

in a vain attempt to curb Irving's

verbos i ty ) . The sermon was

preached from a high pulpit, so

everyone could see and hear

the speaker (in those days before public-address technology).

Collections: no money was collected during services for the first fifty years or so

of our existence. As a member you wer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hurch

in three ways. You rented your own seat, as already mentioned, usually paying

quarterly, and the money from that paid the minister’s salary and the church's

running costs. Once a year or so you would be asked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support wider church work (such as missionary activity). And there were collection

plates at the door after each service in which you could place coins to go to the

poor in the neighbourhood.

Language: for nine years after our church began, we had no regular minister

and worship was mostly conducted in Gaelic by visiting or temporary preachers.

After our first minister (James Boyd) was appointed in 1818, Sunday services were

conducted in English in the morning and in Gaelic in the afternoon. That was still

going on up to 1845 and occasional Sunday afternoon services in Gaelic were held

up to World War I.

Communion: until well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mmunion was held only

a few times a year and was much more exclusive than now. Following Calvinist

doctrine, you could not take communion unless the minister was satisfied that you

knew the Lord's Prayer, the 10 commandments and the Creed, and that you were

living a respectable life. To be admitted to communion, you had to show a metal

token (later a card) which the elders issued to you in advance if they thought you

merited it.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much of what we now take for granted and see as

normal in our Sunday worship represents a hard-fought departure from earlier

practices. But not everything has changed. After all, the essence of the gospel we

preach and try to uphold is the same today as 200 years ago.

Page 14: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4溫暖問候

倫敦光鹽團契契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 by 毓珊

倫敦光鹽的弟兄姐妹們,平安!

抵達澳洲迄今近兩個月,期間陸陸續續接獲不少弟兄姊妹來信或線上關心與問候,在當中也

承蒙大家不斷地代禱紀念--是無聲但卻最有力的支持,但很抱歉經常礙於行程緊湊,無法詳

細回覆與感謝。謹容我在此小小園地向弟兄姊妹們致上最深的謝意,並送上來自南半球夏天最

溫暖的祝福!

回想過去兩個月來,上帝的恩手每時每刻保護引領,沒有離開。抵達澳洲前,我只敲定兩個

訪談,其餘約訪信均石沉大海,但一到墨爾本,就發現上帝為我預備超乎所求所想的研究基地,

並且讓我很快地知道與澳洲人打交道的方式,又安排許多位關鍵的受訪者,熱心幫我轉介聯絡,

使我很快的蒐集到精彩的素材,研究工作進展順利。

而兩個月間,我已輾轉遷徙墨爾本、坎培拉、雪梨三地,帶著睡袋和簡單的鍋碗瓢盆,像

極了游牧民族。但上帝在每個地方都賜下弟兄姊妹熱心接待和與美好的教會團契生活。哪怕是

在週間沒有教會活動,神也自己奇妙地安排弟兄姊妹來幫助或接待我,使我一個人在扛著四、

五十公斤的行李長途跋涉的過程中,不致過於艱難。這一段與神同行的歷程,讓我深刻體會:

我們所信的是何等大有能力的奇妙真神!並且活在神的大家

庭中,真是最幸福的事!因為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因著

信仰同一位父神,都能夠找到親密的家人。而澳洲此地我所

參與不管是華人或是澳洲當地教會對於「宣教」的看重與投

入,也讓我對於上帝的國度與教會,有更深刻的認識,期待

將來有機會再作更深入的分享。

願你們在倫敦一切平安!願從神而來的愛,在寒冷的冬天

溫暖每個人的心!我在這裡也有幸見到過去派駐英國的張小

月大使,她對我們過去在倫敦所舉辦的活動以及我們這個溫

暖的團契印象深刻,也要我代她向大家問候!

敬祝 耶誕快樂

以馬內利 ,

毓珊

來自南半球的溫暖問候:Greetings from Australia

Page 15: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5團契佈告欄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 15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2013 年 1-6 月新任同工感謝主!經過投票後我們順利產生 2013 上半年度

的新同工:Amy、Wendy、Victor 和柏翰。請大家

繼續為他們守望禱告,讓他們忙碌工作之餘,有力

量和智慧服事上帝,帶領光鹽團契向新年度前進。

如果您被同工們邀請成為小同工,也請不要太快拒

絕喔,讓我們所有的兄姊可以在團契不同的崗位上,

齊心建造上帝國。

團契網路平台正式上路光鹽團契有自己的官方部落格及 FB 了!

歡迎大家幫忙宣傳~

■ Blog

http://taiwanese-fellowship.blogspot.co.uk/

■ FB: 倫敦光鹽團契(TFiL)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00865298/

還沒加入的契友們,歡迎加入

光鹽大合照

■感恩奉獻:感謝新生怡倫感恩奉獻 £100,請大家為他回台灣治療椎間盤受傷來代禱。

photo by Tony Lu

余維哲 Victor

陳柏翰 Pao Han

武惠君 Wendy

簡心怡 Amy

Page 16: 015 TFiL Newsletter (DEC 2012)

16

《週六聚會》

《預告日期》JAN: 12th/26th ︱ FEB:9th/23th ︱ MAR:9th / 23th

《週五聚會》

《預告日期》JAN: 4th/18th FEB:1st/15th MAR:1st/15th/29th

團契佈告欄 倫敦光鹽團契月刊 第十五期| Taiwanese Fellowship in London Newsletter Issue15

More video on youtube: "TaiwaneseFellowship"

More TFiL issue on issuu:"londontaiwanesefellowship"

More TFiL information:taiwanese-fellowship.blogspot.co.uk

Lumen URC (United Reformed Church)88 Tavistock Place London WC1H 9RS ● Reverend Shou-Hui Chung (鍾淑惠 牧師)

E-mail: [email protected]● Reverend John Scott (謝文義 牧師)

E-mail: [email protected]● Missionary Chu-Theng So (蘇子騰 宣教士)

E-mail: [email protected]

《核心同工》心潔、惠梅、柏翰、以信、淑惠牧師 (Rev. Shou-hui) 、文義牧師 (Rev. John Scott) 、子騰宣教師 (Joe) 輪值主席 : 心潔

《近期出席人數與奉獻》日期 10 月 13 日(迎新) 10 月 27 日 11 月 10 日 11 月 24 日 12 月 8 日禮拜出席 80 人 48 人 52 人 50 人 40 人查經出席 - 40 人 - - -奉獻金額 - £101.54+US$100 £95.33+ € 20.20 £76.96 £58.76

2:00 pm 吉他班 ︱ 3:15 pm 禱告會 ︱ 3:30 pm 禮拜 ︱ 5:00 pm 查經

7pm-9pm

倫敦光鹽團契台北分會 歡迎回台後的契友們可向召集人 James 聯繫[email protected]

Blog

禮拜 / 查經

Discussion Group 每月單數週週五

每月雙數週週六

Please feel free to arrive anytime after 6.30pm. There will be food!! We hope you can join us! New friends and old ones ALL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