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报告二: - esri.go.jp · 2000-2005 100.0 8.9 49.8 41.3 2005-2010 100.0 8.4 46.2 45.4...

50
分报告二: 2010-2030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与展望 赵晋平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分报告二:

 

2010-2030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与展望

赵晋平

 

2008 年秋季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形

势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迅速复苏,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重新趋于明朗,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全

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作为全球 大的发展

中国家,近 30 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势头,尤其是面对本

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由于及时采取力度强大的应对措施,在

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并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危机作出了贡

献。但是,中国经济本身存在的许多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因为危机结束

而完全消除,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弊端日趋凸显。如何通过发展方

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未来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活力和国际竞

争力,已经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报告将把中国产业

结构变化预测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力求为 2030 年中

国经济展望研究提供科学客观的认识依据和参考。

一、过去 20 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

(一)1990—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初步统计报告1,2010 年中国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0.2%、46.9%和 42.9%。与

1990 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 16.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分别提高了 5.6 和 11.4 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在过去 20 年中,

                                                              1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 1 月 20日。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延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特征(参见图1),

即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第一大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第

三产业份额明显提高。

回顾建国以来的演进过程,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到 70 年代初,在 20 多年中,

第一产业基本占有第一大产业的重要地位,中国明显处于农业经济阶

段,工业和服务业尚停留在初级发展水平上。第二阶段是 70 年代初

到 80 年代中期;随着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中国进入了工业

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超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稳定。第三阶段是 80 年代中期以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持续得到

巩固和加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并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增

加值在 GDP 中的份额出现直线下降,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差距持续扩

大。这一阶段,虽然并没有改变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但第

三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接近甚至超过第二产业成

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之一(参见表 2)。

图1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0

10

20

30

40

50

60

1950 1956 1962 1968 1974 1980 1986 1992 1998 2004 2010

年份

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表 1 1990-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00.0 27.1 41.3 31.6

1995 100.0 19.9 47.2 32.9

2000 100.0 15.1 45.9 39.0

2005 100.0 12.2 47.7 40.1

2010 100.0 10.2 46.9 43.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 2 产业增加值增长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1985 100.0 26.7 37.5 35.9

1985-1990 100.0 25.9 39.9 34.2

1990-1995 100.0 16.8 49.8 33.4

1995-2000 100.0 7.3 43.9 48.8

2000-2005 100.0 8.9 49.8 41.3

2005-2010 100.0 8.4 46.2 45.4

注:贡献率按当年价格增加值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统计。

从就业结构来看,近 20 年来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明

显高于第一产业,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持

续加快。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 1990 年的 60.1%,降低到 2009 年

38.1%的水平,第一产业实际就业人数也从 3.9 亿人下降到 3 亿人,

减少了 21.2%。与此同时,非农业部门吸纳的就业人员快速增长。第

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 1990 年的 21.4%上升到 27.8%;实际就业人数

从不到1.4亿人增加值2.1亿人。同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8.5%

提高到 34.1%;实际就业人数增加近 1.2 倍,增幅远超过第二产业 53%

左右的水平。

图2 就业人数的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

20%

40%

60%

80%

10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比重(%)

表 3 1990-2010 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00.0 60.1 21.4 18.5

1995 100.0 52.2 23.0 24.8

2000 100.0 50.0 22.5 27.5

2005 100.0 44.8 23.8 31.3

2009 100.0 38.1 27.8 34.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各产业在全球的地位近 20 年

来也在迅速上升。1990 年中国的 GDP 仅占全球 1.6%,2008 年提升到

7.1%。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 8.6%提高到 21.3%;工业由 2.2%

提高到 10.8%;同期服务业仅提高 2.3 个百分点,占全球比重低于 GDP

和第一、第二产业,在 20 年中发生的变化并不大,充分说明中国服

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另外,中国的农业虽然在国内的地位逐步下降,

但在全球的地位明显上升,超过工业和服务业。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

发展落后是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而言的,从全球视角来看,仍然属于

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表 4    中国各产业在全球地位的变化(%)

GDP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0 1.7 7.4 2.3 0.7

1985 2.5 10.6 3.2 1.3

1990 1.6 8.6 2.2 0.9

1995 2.5 12.0 4.0 1.3

2000 3.7 16.0 6.3 2.3

2005 4.9 17.8 8.7 3.2

2008 7.1 21.3 10.8 4.1

注:2008 年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根据 2007年数据计算结果。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 

(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新特征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中国农业的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获得丰

收,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也实现了新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农

业产业结构得到升级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正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向

多种形式全面发展。按照总产值计算。过去二十年农业种植业比例持

续下降,由 1990 年 64.7%下降至 2009 年 50.7%。畜牧业则由于畜禽

饲养方式的改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发展较快,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 25.7%上升至 2009 年的 32.3%。渔

业虽然近几年受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等严厉的渔业资源保

护措施影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略有回落,但与 20 年前相比,仍

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由 1990 年的 5.1%提高到 2009 年的 9.3%。林

业发展较为平稳,过去二十年占比保持在 3.6%到 4.2%之间。

表 5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1990 100.0 64.7 4.3 25.7 5.4

1995 100.0 58.4 3.5 29.7 8.4

2000 100.0 55.7 3.8 29.7 10.9

2005 100.0 49.7 3.6 33.7 10.2

2009 100.0 50.7 3.9 32.3 9.3

注:比重根据当年价格总产值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1、亚洲金融危机后重化工业化趋势明显加快

50 年代初以来,在中国工业内部重工业所占比重在大多数年份

都高于轻工业。在其中有两个阶段,重工业的比重与轻工业之间的差

距持续扩大。表现出明显的重工业化特征。一个是 20 世纪 70 年代;

另一个是 2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持续到目前。而且后者的差异程

度远超过前者,重化工业化特征尤为明显(见图 4)。70 年代的重工

业化是在十年动乱之后,经济恢复阶段基础工业投资增长加快的结

果,属于低水平的重工业化。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则是随着居民消费

结构升级进入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导、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带动结

果。按照工业总产值计算,2000 年到 2009 年期间,中国重工业占全

部工业的比重从 50.8%上升到 70.5%,提高了近 20 个百分点。2008

年秋季以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重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但

2009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受基础设施投资的强

力推动,重工业重新加速增长,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图 3 中国历年轻重工业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加强

如果按照产品的主要用途,将全部工业行业分为采掘业,消费品

加工业、材料加工业,金属制造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

等六大类,可以进一步把握中国以重化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内部

结构变化的主要规律。计算结果表明,2000-2009 年期间,机械设备

制造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幅度达到 3.0 个百分点,目前在全部

工业中的比重已经提高到 30.9%,基本延续了 2000 年以来的上升趋

势,保持了第一大类工业产业的主导地位。另外,机械设备制造业比

重高于消费品制造业比重的差距,由 2000 年的 3.3 个百分点扩大到

10.4 个百分点,和其他类别产业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机械设备

制造业包括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电子通信设备、运输设备等技术和

资本密集型产业,分产业的工业统计表明,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

运输设备等机械设备类制造业在全部工业中保持较大比重的同时,也

是结构比重升幅较大的产业(见表 8 和表 9)。这些产业加快增长对

于带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 6 工业六大部门细分标准

具体行业

采掘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

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

消费品加

工业

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

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原材料加

工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

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金属制造

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

机械设备

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

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其他行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热力

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金属制造加工业比重上升加大了国内能源消费压力

金属相关工业占比不断上升,这是近年来工业结构变化 突出的

特征。统计表明,金属制造加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 2000

年的 11.3%上升至 2008 年的 15.9,2009 年略有下降,但仍然比 2000

年提高了 3.4 个百分点,是六大行业中升幅 大的。金属相关工业的

快速增长主要受到居民住行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和间

接拉动。据估算,2000 年到 2008 年间,汽车和房地产业增长对原材

料加工业部门增长的拉动作用,占到该部门增长的 60%以上,其中,

仅房地产对钢铁工业增长的直接贡献就达到 70%左右。按照产业分类

计算的比重及其变化幅度表明,金属工业中 重要的产业是黑色金属

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比重在所有工业产业中位居第二,2000—2009

年比重升幅则位居第一(见表表 8 和表 9)。金属工业是高耗能产业,

金属工业比重提高,意味着高耗能产业对单位能源强度的拉升效果加

大。这也是前几年中国单位 GDP 能耗不降反升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之

一。

表 7 按照六大产业分类的工业内部结构变化(%)

2000 2005 2008 2009 累计变化

工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0.0

采掘业 6.4 5.9 6.6 6.0 -0.4

消费品加工业 24.5 20.6 19.7 20.5 -4.0

材料加工业 22.9 20.5 20.4 20.5 -2.4

金属制造加工业 11.0 14.3 15.9 14.5 3.4

机械设备制造业 27.8 30.2 29.9 30.9 3.0

其他工业 7.3 8.4 7.4 7.7 0.3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总产值统计计算。

表 8 十大工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

2000 2009 增减

通信设备、计算机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81 8.13 -0.6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52 7.78 2.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26 7.61 1.3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71 6.73 0.0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64 6.16 0.5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38 6.10 0.72

农副食品加工业 4.35 5.10 0.7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6 4.99 1.4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31 4.53 0.22

纺织业 6.01 4.19 -1.82

小计 56.56  61.31  4.75 

注:十大产业为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 大的十个工业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总产值统计计算。

表 9 2000-2009 年期间比重升幅 大的十个工业行业(%)

2000 2009 增减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52  7.78  2.2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49  2.99  1.50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6  4.99  1.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26  7.61  1.3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54  3.75  1.21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00  0.81  0.81 

农副食品加工业  4.35  5.10  0.7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38  6.10  0.7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64  6.16  0.5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56  3.06  0.50 

小计 37.31  48.35  11.04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总产值统计计算。

4、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 年来,

由于这些产业加快发展,在全部工业中的市场份额明显上升,国际竞

争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990—2009 年,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25.5%,大大高于世界平均 7.9%的平均水平,其中

汽车出口同期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 25.7%,比世界平均增速高出 20

个百分点。分不同时期来看,机械运输设备在 20世纪 90年代和 2000

—2009 年期间的平均增速基本相同;但汽车在后一个阶段年均增速

达到 32.5%,高于 90 年代近 13 个百分点(见表 10),说明中国汽车

出口主要是从进入 21 世纪发展起来的。机械运输设备出口的快速增

长,使中国同类商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 1990年不到 1%提高到 2009

年的 15.0%,贸易特化系数也由‐28.9%转为 22.2%,虽然仍低于日本

和韩国,但已经比较接近。另一方面,机械运输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出

口的快速增长,对于中国工业制成品结构升级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如从机械运输设备贸易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来看,2009 年中国达到

48.5%,略低于日本和韩国,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7.5 个百分点(见

表 11)。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大多采取进口核心零

部件加工组装后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值率和技术

含量普遍较低。另一方面,中国的进口在全球市场份额也明显上升,

对世界界机械运输设备产业增长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作

为中国关键零部件的主要来源之一,机械类产品之所以长期保持较高

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需求的贡献。 

 

表 10 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增速与世界平均的比较 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年均增长(%) 汽车出口年均增长(%)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1990-2000 10.9 25.7 6.1 19.9

2000-2009 4.6 25.3 4.3 32.5

1990-2009 7.9 25.5 5.3 25.7

资料来源:根据 JETRO 贸易统计(www.jetro.go.jp)

 

 

 

表 11  中国的机械贸易比重及其与日韩比较 

机械贸易占工业制成品比重(%)中国机械贸易

占全球比重(%)贸易特化系数(%)

世界 中国 日本 韩国 出口 进口 中国 韩国 日本1990 37.9 20.6 56.5 41.2 0.95 1.7 -28.9 16.7 71.9

2000 46.7 37.1 55.4 54.6 3.32 3.46 -3.8 28.7 45.5

2008 41.5 46.7 51.3 50.7 15.04 9.2 22.2 35.7 45.9

2009 41.0 48.5 49.5 50.5 16.93 10.75 20.1 37.0 39.4

资料来源:根据 JETRO 贸易统计(www.jetro.go.jp)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1、长期来看,其他服务业的比重上升 为明显

按照第三产业的大分类来看,1990—2009 年期间,除住宿餐饮

之外,主要服务业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速;其中,其他服务

业和批发零售商业年均增长分别达到 39.9%和 19.6%,是六大服务业

中增长 快的(见表 12)。从不同时期来看,2005—2009 年期间,金

融和房地产业加快增长,明显高于 20 年平均增长水平,与这一时期

房地产价格上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产品明显增加有着直接的关

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类中的其他服务业增长显著快于第三产业

平均增速,1990—2009 年期间六大类服务业中只有其他服务业的比

重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他的服务业多时是下降的。因此,需要作进

一步的细化产业分析。

表 12 1990—2009 年期间主要服务业增长形势

运输

仓储

批发零

售商业

住宿

餐饮 金融业 房地产 其他

1990-1995 14.7 24.9 6.4 12.6 12.0 29.3

1995-2000 15.6 18.0 5.1 6.9 9.6 44.9

2000-2005 12.4 16.0 5.7 5.5 12.1 48.3

2005-2009 8.8 20.7 4.0 16.0 13.9 36.6

1990-2009 11.2 19.6 4.8 11.8 12.7 39.9

注:增长速度根据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

标 1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第三

产业

运输

仓储

批发零

售商业

住宿

餐饮 金融业 房地产 其他

1990 100.0 19.8 21.5 5.1 17.3 11.2 25.0

1995 100.0 16.2 23.9 6.0 14.0 11.8 28.0

2000 100.0 15.9 21.1 5.5 10.6 10.7 36.2

2005 100.0 14.2 18.6 5.6 8.1 11.4 42.0

2009 100.0 11.6 19.6 4.8 12.0 12.6 39.4

注:根据当年价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计算。

资料来源:《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 14 两分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细分

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房地产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注:本表中行业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年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中行

业划分。

2、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上升

对于服务业的细分产业,按照主要服务对象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

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两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面向生产企业提供

商业服务。表 14 给出了这两类产业的具体内容。

2004 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中国生产性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04

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 37.3%,2008 年上升到

38.0%,提高了 0.7 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出现

明显下降,生活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 2004 年的 62.7%,下降

到 2008 年的 62.0%,下降 0.7 个百分点。

从细分服务行业来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

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现代物流、信息、金融、

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08 年,金融业

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 11.3%,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服务业

比重仅为 4.3%。

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来看,目前比重 大的是传统的交通运输邮

电通信业,其次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在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是增长 快、 有潜力

的行业。2008 年,金融业占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比 2004 年上升了 3.0

个百分点,是细分服务产业中升幅 大的(见表 15)。上述分析表明,

近十年来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行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金融

业 为突出。同时,在生活性服务业中,批发零售商业、房地产业也

表现出较强的推动效应。

表 15 细分服务产业比重的变化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累计

增减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4 14.2 13.8 13.1 12.5 -2.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 6.6 6.5 6.4 6.0 6.0 -0.6

金融业 8.4 8.1 9.1 11.1 11.3 3.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1 4.2 4.3 4.2 4.3 0.2

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2.7 2.9 3.0 3.1 3.0 0.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1.2 1.1 1.1 1.0 1.0 -0.2

生产性服务业计 37.3 37.1 37.7 38.5 38.0 0.7

批发零售商业 19.3 18.6 18.7 18.8 19.9 0.6

住宿和餐饮业 5.7 5.6 5.4 5.0 5.0 -0.6

房地产业 11.1 11.7 12.4 11.2 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8 4.2 4.0 3.6 3.5 -0.3

教育 7.6 7.7 7.2 6.9 6.8 -0.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4.1 4.0 3.8 3.6 3.5 -0.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 1.6 1.5 1.5 1.5 -0.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5 9.8 10.0 9.7 10.5 1.0

生活性服务业计 62.7 62.9 62.3 61.5 62.0 -0.7

第三产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

资料来源:国研网(www.drcnet.com.cn).

表 16 城镇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化

城镇就业(万人) 结构比重(%)

2003 2008 2003 2008 增减

年均增

长(%)

生产性服务业 1684.6 1933.3 40.1 43.0 2.9 2.8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 636.5 627.3 15.2 14.0 -1.2 -0.3

信息传输、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 116.8 159.5 2.8 3.5 0.8 6.4

金融业 353.3 417.6 8.4 9.3 0.9 3.4

租赁和商务服务

业 183.5 274.7 4.4 6.1 1.7 8.4

科学研究、技术

服务和地质勘查

221.9 257.0 5.3 5.7 0.4 3.0

水利、环境和公

共设施管理业 172.5 197.3 4.1 4.4 0.3 2.7

生活性服务业 4200.6 4495.4 100.0 100.0 0.0 1.4

批发和零售业 628.1 514.4 15.0 11.4 -3.5 -3.9

住宿和餐饮业 172.1 193.2 4.1 4.3 0.2 2.3

房地产业 120.2 172.7 2.9 3.8 1.0 7.5

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 52.8 56.5 1.3 1.3 0.0 1.4

教育 1442.8 1534.0 34.3 34.1 -0.2 1.2

卫生、社会保障

和社会福利业 485.8 563.6 11.6 12.5 1.0 3.0

文化、体育和娱

乐业 127.8 126.0 3.0 2.8 -0.2 -0.3

公共管理和社会

组织 1171.0 1335.0 27.9 29.7 1.8 2.7

服务业合计 5885.2 6428.7 140.1 143.0 2.9 1.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

3、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

服务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 2003-2008 年城镇单位服务

业内部就业的比例来看,尽管生产性服务业就业规模不足服务业就业

总量的 1/2,但其年均增速大大高于生活性服务业,2003-2008 年生

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速为 2.8%,而生活性服务业年均增速仅为 1.4%,

生产性服务业增幅是生活性的 2 倍(参见表 16)。

从细分行业来看,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就业人员都有增加,

但发展很不平衡。生活性服务业中的教育吸纳就业能力 大,几乎占

到服务业就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占

服务业就业总量四分之一。房地产业就业规模虽然不大,但房地产业

的持续繁荣创造了大量的新增就业,2008 年房地产业就业人数比

2003 年年均增长了 7.3%。值得注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作为长期以

来提供就业的重要部门,2008年就业人数比2003年却年均减少3.9%,

其创造就业的能力出现了萎缩。同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也出现了

就业减少的情况。

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比例 高,

约占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八分之一,其次是金融业,而信息传输、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例较小,二者合计接近

10%。但这两个行业就业增速较快,2008年这两个行业就业规模分别

比 2003 年均提高了 6.4%和 8.4%。金融业就业年均增幅达到 3.4%。

从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创造就业的潜力很大。 

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

2011 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未来 20 年的发展来

看,“十二五”时期 为关键,既有可能成为黄金发展期,也可能是

矛盾突显期。在“十二五”乃至到 2030 年的更长时期内,中国面临

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将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新一轮的产业结构

调整和科技革命

纵观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的步伐,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ICT(信息通信技术),到后来的 BT

(生物技术),技术创造需求( 典型的案例是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决定产业结构和引领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欧、日等国家

高度重视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绿

色投资(green activities investment)的比例达到 15%左右,通

过大力度支持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长期的

气候变化这两大全球性危机,在解决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

的同时,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空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占据全球竞

争的制高点。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危机过后,都将产生重大的制度创

新和技术创新,人类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愈加清

晰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处在新能源及低碳技术等领域科技革命的前

夜,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以新能源引领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

科技革命。全球经济也处在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的孕育期。

这一转型目前已显现出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如下五个方面的深刻影

响:一是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创造新就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二是有

可能改变贸易规则和贸易格局,目前美国、欧洲等国政府、立法者赞

同和拥护对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未采取可比措施来限制温室气体排

放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与贸易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不久的将来似乎

要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控。从而对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的新兴国家来

说挑战尤为严峻。三是有可能改变公众的消费行为,政府从需求侧引

导公众购买低碳产品,欧盟和美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采取了许多措施

对具体商品中的碳含量进行评估,目标是为消费者建立一个碳标识机

制。英国政府和碳信托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一种评估产品中碳影响的方

法,即标识出每公斤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含的碳克数,计算的

内容包括:产品保质期,产地国,产地国的基础设施情况以及食品制

成品的运输距离。四是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有可能远远超过石油市场,

美国的瓦克斯曼—马凯议案提出,到 2020 年碳交易市场生产总值每

年可达到 1 万亿美元,是欧洲排放交易机制的两倍,目前韩国已决定

在 2008 年建立一个强制性的国内排放交易机制,澳大利亚碳交易市

场将在 2011 年 7 月开始运转,日本在 2008 年 6 月宣布计划对排放交

易机制的实用性进行评估。五是影响企业、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

为准则,未来 5 到 15 年,一家企业如何处理碳的信息披露将决定它

的股票价值,目前已有自愿披露的案例。在此形势下,中国既面临严

峻挑战,更有着发展的历史机遇,如果把握主动、应对得好,在新一

轮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以此为契机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

矛盾,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将明显加大

从中国国内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快,是中国经济的内

生增长力量。这一内生的增长机制,并没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改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这是“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间,

中国经济能够实现较快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不仅存在着世界经济复苏

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问题愈加复杂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正在发生

一些具有中长期意义的结构性新变化。包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对投资、

消费、出口进行结构性调整,特别是美国依靠过度负债消费(消费占

GDP 的比例为 70%左右)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发生改变,而且这一

调整过程(主要是家庭负债表的调整)至少要经历十年;也包括一些

发达国家调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试图实现制造业复兴,特

别是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复兴。这些结构性变化,将对中国未来的

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和新压力。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所积

累的结构性矛盾,以及蕴含的经济波动的风险十分突出。重化工业加

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仅造成了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而且受国

际资源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大、波动

性大。再加上中国在新一轮的全球分工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国处在产

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附加价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如纺织工业规模

以上的 4.52 万家企业中,三分之二的企业平均利润仅有 0.1%(2008

年底),依靠出口退税等政策维持生产运行。这些结构性矛盾在此次

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暴露,如果说经济高涨期掩盖了结构性矛

盾,而在经济回调期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

实现经济复苏和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中国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竞争

优势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虽然在政府层面从没有提出过采取低成本的

国家竞争战略,但事实上从企业、到行业、再到地方政府都是在千方

百计地挖掘低成本的潜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低成本优势。但是中国在

国际竞争中依靠低成本的优势难以长期维系,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

本出现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增长率下降,“人口红利”正逐

步消失。事实上,中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生产要素价

格上涨明显,甚至传统优势削弱的速度出乎意料加快。虽然低成本优

势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丧失,但需要在维护好原有比较优势的同

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例如,2008 年一项针对南方某外向型经济

地区的调研表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上涨

了 10%左右。有些方面的成本明显上涨是暂时性的,但有些则是长

期性、不可逆转的。 近,学术界对“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

展开了讨论,暂且不论刘易斯拐点出现在近年的结论正确与否,但其

揭示出的结论具有警世意义,“十二五”时期将愈加显著地暴露出此

问题。

从横向来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纺织行业的用工成本

只相当于中国的 38%,原料成本只及中国的 70%。考虑到中国东中西

部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中国仍具有通过空间调整保持既有优

势的潜力,但要有新的要素组合方式。这一新的要素组合方式,不仅

要求在体制顺畅条件下的跨行政区域组合,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

度转移,更要求东部等地区形成原来短缺的高级要素(如技术创新、

品牌等),确立动态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土地、能源资源、

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全面、快速、集中上升,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

不容忽视,需要寻找在成本上涨周期中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道路。如

果要素成本上涨这一问题处理得好,就能够成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有利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长期伤害。拉

美等国的国际经验和教训表明,国家和地区必须要形成与发展阶段相

对应的动态比较优势,否则将出现“增长的极限”和发展的停滞。未

来几年,是中国竞争优势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维护既

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确立新的竞争优势。

(四)中国的工业化将继续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和应对气候变化

的新挑战

国际经验表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直接相关。

图 4 给出了部分先行工业化国家单位 GDP 能耗的变化曲线,从中可以

发现,该曲线形状呈“倒 U”型。英国、美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单

位 GDP 能耗不断“爬升”,峰值出现在快速工业化的高峰期(英国出

现在1880年左右,是英国工业革命加速发展的时期;美国出现在 1920

年前后,那时是美国快速工业化时期);日本的峰值出现在第一次石

油危机爆发的 1974 年前后,日本自 1955 年起实行“重化工业化”战

略,此后单位 GDP 能耗持续上升,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被迫放弃“重

化工业化”战略,产业结构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组装业(如汽车、

家电等)。中国目前的发展以及面临的资源能源供应压力,与日本当

时的情况相比具有相似性。尽管在“十一五”时期采取一系列推动节

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但压力持续存在。

图 4 部分国家单位 GDP 能耗的变化

我们对“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十一五”前三

年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 12.5%,从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这两大节

能途径看,技术节能的贡献率约 80%,结构节能的贡献率为 20%,8

个行业 14项产品能耗指标平均(加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2000

年的 40%左右,缩小至 2007 年的 20%左右(见附 4)。而技术节能途

径中,通过“关小”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十

二五”时期,如果确立单位 GDP 能耗下降的目标在 17-18%左右,

必须要显著提高结构节能的贡献率,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的贡献率应

各占 50%,因为淘汰落后产能、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空间都

在减小。另一方面,虽然单位 GDP 能耗能够持续显著下降,但能源消

费总量还将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仅是美国的七分之

一,OECD 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重要资源的消费量也未达

到峰值。这样,中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

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并对经济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已是二氧化碳第一大排放国。我们对 2050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尽管存在低碳经

济的发展道路,但在 2030 年之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大可

能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气候变化问题既给中国带来了发展低碳产

业、低碳技术的新机遇,也加大了经济发展的成本。这就要求中国一

方面在对外谈判中积极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采取积极应对

措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显著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

力。

(五)中国工业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将发生较大变化

今后来看,中国的工业品、尤其是重化工产品的将面临供求关系

的新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年,解决了商品和服务的“从无到有”;

实施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解决了“从少到多”,十余年前(特别是亚

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解决了轻纺产品的短缺,经

过“十五”下半期和“十一五”时期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又解决了

重化产品的短缺,前一段时间煤电油运全局性、持续性供应紧张的局

面将难以再现。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

点上,要致力于解决“从低到高”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分析,如果说 2002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

要得益于重化产品短缺下刺激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那么在全面告别

短缺后,又有何种产业拉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以

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传统产业的

转型升级,金融危机过程中外部需求的急剧回落以及危机后的主要国

家的结构性调整,都加剧了传统产业的供需矛盾,这样需要从转型中

求发展、升级中求空间;其二是亟待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虽然重化

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依然存在,但力量和潜力都将减弱,需要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实现战略性接替,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而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节能环保产业),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产业基础。

(六)大力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将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课

表 17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占比的国际比较(单位:%)

美国 日本 世界 巴西 韩国 印度 中国

1990 70 58 61 53 49 44 32

2000 75 66 67 67 57 50 39

服务

业占

GDP 2007 77 69 69 66 60 52 40

1990 5 4 8 2 8 3 3

2000 5 4 10 4 12 7 6

服务

贸易

占 GDP 2007 7 6 12 5 18 14 7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计算。

统计数据表明2,中国目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 40%,服务贸易

相对于 GDP 比例小于 10%;都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见表 17);而

且服务贸易长期出现较大逆差。实际上,中国的服务业比重偏低,服

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现象,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一个突出

问题。应当看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业较快增长,实现第

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

容之一,对于促进就业持续较快增长、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降低

单位 GDP 能源消耗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拥有许多具有较

高国际化水平的特大型城市,各类经济组织和人口高度聚集,既有服

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和产业实力,也存在巨大的服务贸易需求,有条件

使“十二五”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节能减排

带动效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中国产业结构中长期变化的可能趋势与重要课题

 

未来 5 年是中国的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产业结构调整

是其中 为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和政策环境的演

变,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未

来 20 年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2  根据世界银行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数据,服务业增加值为 2007年数据;服务贸易为 2008年数据。 

(一)工业化将处在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期

自 2002 年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了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实际上,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别早

在 1992 年就显现出来,这样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已延续了 16、17

年,考虑到与先行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维度

上的急剧压缩,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

有可能出现新的阶段性变化,即处在又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

期。

从理论上讲,判别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主要

是国际上经济学家在对几十个国家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经

验性判断依据):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

20%以下,并且工业的比重高于服务业,这时进入了工业化中级阶段;

当农业比重降低到 10%左右,工业比重上升到 高水平,工业化进入

高级阶段(西蒙·库兹涅茨)。二是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在工业

化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

重大体为 80%、50%和 20%以下(佩第·克拉克定理)。三是城镇化水

平,在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

重大体上为 30%、60%和 70%以上。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很难上述三个判据同时达到,2008 年第

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城市化率分别为 39.6%、45.7%,其中的原因既

有相关统计数据没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也有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等

因素。如前所述,“十二五”期间因重化产品短缺而刺激重化工业加

速的局面很难出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展望“十二五”

末,第二产业的占比将下降到 47%左右,有可能出现第二产业、第三

产业占比类似的情况;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下降到 22.5%左右,由

前两个判据可以得出,中国将表现出由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

渡的特征。从更长时期来看,大约在 2020 年左右,中国的第三产业

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中国经济从此可能进入后工业化初期阶段。

(二)保持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培育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在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削弱的形势下,国家竞争战略的调整刻不容

缓,必须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着眼于竞争新优势的培育,实现

传统比较优势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接替,力争用两个五年左右的时

间,确立起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国际经验表明,在竞争优势的升级过程中充满着升级“陷阱”,

如果处理不好,急于放弃既有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决策不当而出现

升级“阻滞”,进而使得经济陷入比较劣势,这在拉美国家不乏先例。

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

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制造低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处在“中间位

置”,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形成技术创

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好既有的竞争

优势。

(三)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引进来”和“走出

去”均取得较大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国

际视角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快速形成了全球产业分

工新体系和国际生产网络,全球产业分工由水平分工发展到垂直分

工,甚至出现了全球性产业(global industry),即研发、生产、采

购等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转移也呈现出产业链转移的新特

点。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重新构建过程中,跨国公司(甚至全球公

司)具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跨国公司从危机前的快速扩张,转为收

缩性调整,这样就使得许多企业特别是提供研发外包、设计外包、营

销外包服务的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窘境,进而也为处在向国际化转

型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利

用、整合一些国际资源的较高层面,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

利用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获取中国企业所短缺的硬资源(自然资源)

和软资源(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这就要求“十二五”规划中

充分重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消除不适应国际化发展

的政策障碍,着力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

目前,中国仍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的“双快”时期,笔

者估计,快速工业化仍将持续十年左右;随后进入到“一稳一快”时

期(即工业化稳步发展,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期);再经历十年左

右进入到“双稳”发展期。这样,“调结构、促转型”就极为紧迫,

必须抓住时间有限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

展方式,利用发展增量调整存量,以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否则将付

出极大的经济代价、甚至社会代价。

(四)工业与服务业“双拉动”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服务业的结构性缺陷,即生产性服务

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换句话说,只有通过服务业的结构升级,

才能实现服务业总量的扩张。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不是对立

排斥和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生

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速了技术、新生产模式在产业中的渗透,这对

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生产领域内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越来

越具有主导性和支配性。此外,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融合,形成

了新的产业业态。信息、研发、设计、营销、融资、技术支持、物流

服务等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

注产品的生产,而是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世

界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德勤咨询公司在《制造业的服务革命》

(The service revolution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报告中,对全球 80 家制造公司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服务收入比例

的平均值大于 25%,其中有 19%的公司服务收入比例超过 50%。中

国工业企业技术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提升不快的重要原因

之一,是相关服务业的支撑不够,原材料(如钢铁、有色等)等产品

的价格波动性大、交易成本高,也与市场体系不健全、物流产业效率

低有关系。

今后特别是“十二五”时期,要形成工业与服务业“双拉动”的

增长格局,就是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回到不断提高的轨道上

来,通过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所谓形成工业与服务相

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就是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和高端服务业,为工业的结构升级和效率持续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支

撑,另一方面利用庞大的工业以及鼓励企业发展服务外包,为生产性

服务业形成巨大的市场,形成互促格局。

(五)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

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不是持续提高的,尤其是近

些年反而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发达国家 50%的水平相比明显偏低。造

成近些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工业化发展

阶段的因素,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例增加,

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呈加速趋势;另一方面更

有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不明显等原因。

此外,中国的产品附加值明显偏低,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 26.2%,

与美国、日本相比分别低 23、22 个百分点,尤其是在通讯设备、电

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领域,增加值率仅 22%,“高技术产业”

并没有带来高附加价值。我们对六个行业的 2600 多家工业企业开展

了技术创新调查,发现开展原始创新的仅占 6.0%,开展集成创新的

占 45.3%,而引进专利、专有技术的占 72.1%,通过购买设备开展工

艺创新的占 65.5%。

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中国的工业化并没有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的

问题,甚至近些年偏离了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的正确轨道。中国的

工业化战略需要由“消费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和“创新导向

型”相结合的战略转变,需要创造新的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在进一

步推进体制改革和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面下功夫,持续提高工业的全

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国工业化更高效率的发展,实现工业化的“二次”

飞跃。

而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

思路和新的做法。当前 为突出的矛盾是产业高端共性技术的供给机

制出现了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高度重视如下两个做法:

一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的企业技术基础薄弱、规模相

对不大,更需要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更需要建立创新联盟,形成合

力,致力于攻克产业的高端共性技术,迄今为止对此工作仍重视不够、

发展滞后。国际上,技术创新联盟(甚至是跨国联盟)发展迅猛。例

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就组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联盟

——USCAR,旗下包括先进电池联盟(USABC)在内数量众多的分联盟,

目前实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政府计划,主要借助联盟加以实

施,政府资金也重点支持联盟,力图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超越日

本的目标。

二是进一步支持创新优势企业。英国贸工部的一份报告指出,

2007 年全球 1400 强的研发投入总额为 5450 亿美元,其中前 50 家公

司占所有 1400 家公司研发总额的 45%,技术创新的资源进一步向优

势企业集中,大企业在全球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

是进一步提高。这实际上,是抬高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

能力的门槛,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带来更大挑战。而中国的创新

优势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巨大,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产业技术创

新需要实现重点突破,进一步发挥创新优势企业的作用,政府应借助

创新优势企业建设服务于全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以此带

动中小企业创新,带动产业链创新。

(六)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既有竞争力得到巩固和加强

如何促进传统产业的调整转型升级,是一个探讨多年但并未有效

解决的老问题。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本身就具有自调节

功能,而政策特别是节能环保政策的不完善和不到位,就将造成产业

的畸形发展,也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目前对产能过剩问题

有许多不同看法,产能过剩是市场评判的,还是政府决定的,对其的

调控方式也存在争议。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复杂,既包括有效竞争环

境下的产能过剩,也包括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周期性的产能过剩、长

期的产能过剩。事实上,基于产能过剩的调控政策难以取得成效,也

出现了政府的判断失误,以及政府主导下的结构过度调整等问题(如

政府倡导下提高板卷比的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就出现了过度调整)。

以推动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有效方式,即可避免政府直接干预市场出现过度调节,又

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所获得的收益除了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保护

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

面可取得如下的预期效果:一是加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

落后生产能力;二是促进技术创新,有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

应用,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三是推动生产

装备大型化,实现规模经济;四是激励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多提供

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价值;五是促进先进管理方式的应用,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六是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从原材料采购、

运输、存储、生产至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废弃物回收利用

全过程的循环经济体系。

本着“淘汰落后、鼓励先进”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尤为

重要)、行政的手段,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完善,建立起节能减排的

长效机制,在能源资源价格、绿色税收政策、金融、标准、市场准入、

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使得节能减排工作从政府

的积极倡导,真正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形成以节能减排促进传统

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有效机制。

此外,要促进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升级,提高设计、研发能力,

在行业内积极倡导实施“品牌兴业”、“质量兴业”战略,显著提高产

品的附加价值。

(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地位基本形成

选择一些对经济总量带动大、对结构调整效果好、对技术创新作

用显著、市场需求强劲持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做为战略性

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技术比较成熟、产业

基础较好,能够近期发挥作用的产业(如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等产

业);第二类是技术进步很快,有可能在近期有较大发展的产业(如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第三类是近期有发展,

但中长期战略意义更为显著的产业(如电动汽车产业、生物技术产

业)。

针对不同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主

要思路、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突出培育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以此

促进结构调整,力争在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革命的进程

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长期来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将明显加快,并通过

10—20 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包

括: 

1、新能源产业 

发展新能源3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

点,主要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新能源技术创

新加快,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高。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

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

源。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 5.4

亿千瓦,世界排名第一。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 3 亿千瓦,加上近

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 10 亿千瓦。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

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生物质资源可

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 5 亿吨标准煤。2008 年中国水电、核电、风电、

                                                              3 新能源产业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包括洁净煤技术、先进核电技

术等。

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为 2.34 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

量的 8.9%。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长期来

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市场、政策环境。

2、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末端治理产品及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

务三类。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型产业,立法是推进产业

发展的关键。据统计,1997~2007 年期间全球环保产业(不含资源

综合利用)的市场规模已从 3500 亿美元增至 7000 亿美元左右,年均

增长率约 7.2%,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见,金融危机后

将迎来新一轮的环保产业发展高潮,现代环保技术将成为全球环保产

业竞争的制高点。

2007 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为 7025 亿元,相当于 GDP 的 2.6%,其

中,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服务业产值分别为 625、500 亿元,相当于

美国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服务业产值的 6.1%、11%。相对于中国目前

的环境质量,环保治理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水平还存在明显不足。2008

年底,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 65%,全国还有 194 个设市城市和 78%

的县城未建污水处理厂,广大乡镇、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几乎为零。城

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焚烧和堆肥处理的比例不到 20%,远远低于日韩

等国的水平。预计 2009~2015 年期间,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脱硫和脱硝设施的投资总额共计 7400 亿元,平均每

年投入 1057 亿。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大。长期来看,环保产业具有

规模持续扩大和效率显著提升的巨大潜力。

3、新能源汽车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4、日本、欧洲等主要汽车生产国

就实施了一系列政府计划,以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探

索,以实现汽车电动化为 终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日益清晰,相关技

术和产业取得一定进展,全球汽车工业孕育着一场重大技术革命。金

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大国,将发展电动汽车做为

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了政府支持的力度,以期达到抢

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恢复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

多重目标。可以预见,有关政府的强力支持,将明显加速产业化的步

伐,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

中国做为新兴的汽车生产大国,既面临产业技术转型的严峻挑

战,也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调查中发现,中国具备加速推进电动

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战略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得当,

中国有可能像日本在经历石油危机之后以节能紧凑型汽车确立全球

竞争优势一样,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形成竞争优势。

4、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是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战略性产业。近 10 年来,全球生

物产业的销售额以每 5 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许多国家生物产业增长

速度超过 30%。生物经济将成为 21 世纪增长 为迅速的经济领域,

人类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从全球生物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看,其初始阶段大致为

                                                              4 如 1992 年克林顿政府实施“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2002 年更名并调整为“自由

车(Freedom Car)计划”。

1980-2000 年,成长阶段为 2000-2025 年,成熟阶段将在 2025 年后。

世界生物产业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格局。世界生物产

业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与快速成长阶段的过渡期,2008 年全球生物产

业才出现盈利。OECD 发布的《2030 年的生物经济:施政纲领的设计》

指出,到 2030 年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占生物技术总产量的 39%,农

业领域应用占 36%,医疗保健领域占 25%,其中工业应用潜力 大。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基础是

高技术领域中差距较小,且生物资源丰富,是 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领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必须要立足长远,突出其战略

性,当前应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产业成熟度,部分具备条件的领域加

快推进产业化,同时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提前部署研发。

从产业成熟度来看,生物农业 为成熟,如果转基因技术政策能

够适度、适时调整,可加快其产业化;生物医药次之;生物工业(包

括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潜力大,

5、物联网及信息产业

1999 年 MIT 首次提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

念,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年度报告中对概念的涵义进行

了扩展。所谓物联网是指,对物体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对信息具有可

靠传送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体与物体的信息网络。全面感知、可

靠传送、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有三个层次,感知层: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摄像

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

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网络层: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融

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应

用层: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区、跨

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目前,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智慧地球”,2008 年底 IBM 提

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2009 年 6 月欧盟公布了“物联网

行动计划”。日本政府出台了“i-Japan 战略 2015”,是继

“e-Japan”和“u-Japan”之后提出的更新版本的国家信息化战略。

中国应明确提出符合国情的物联网行动计划和战略,加快推进信

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

量的战略性作用,从开发感知技术、升级互联网、明确重点应用领域

三个方面,积极推动中国的物联网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 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物联网的重要

组成部分。目前,全球互联网正处在升级过程中。下一代互联网(IPv6)

是针对当前互联网在扩展性、安全性、及时性、便捷性、可管理性、

传输速度等方面的技术不足提出的,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采用的IPv4

地址在全球范围内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发展能够提供人类足够地址空

间的下一代互联网迫在眉睫。

根据世界银行 新对 120 个国家的计量分析,宽带服务普及率每

增长 10 个百分点,能带动 1.3 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以中国 2015 年

网络普及率达到 50%计算,预计未来 6 年能带动 2.8 个百分点的经济

增长,平均每年带动 0.47 个百分点,拉动效应明显。未来 5 年,网

络建设投资需求将达数千亿元。电脑购置将创造总额约为 1.2 万亿

-1.5 万亿元的销售市场;路由器、交换机、系统软件、网管软件等

设备和软件每年也会创造数千亿元的销售额;内容服务市场潜力也非

常巨大。更长期来看,这些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中国的

市场机会也会明显增加。

 

四、2010—2030 年产业结构预测与分析

 

(一)2010—2030 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动预测

1、2015—2020 年期间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

从国际经验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第一产业占有重要地位;第二阶段,第二产业占比大幅度提升;

第三阶段,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导力量。以韩国的三次产业结

构变动为例,1969 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并且继续以每年

1%的速度继续提高;1980 年第二产业重要性下降,第三产业重要性

上升,经济进入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阶段。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

1970 年左右经历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目前处于第二阶

段的后期。在基准情景的假定下5,预计到 2020 年左右,服务业比重

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见表 18)。

从预测结果来看,2010—2030 年期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

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其中产出结构变化 为明显。第

                                                              5  参见李善同、何建武论文。 

一产业将由 2007 年的 11.3%下降到 2030 年的 3.2%;第二产业由 50%

下降到 45.4%;第三产业则由 38.7%提高到 51.4%。就业结构受到劳

动生产率差异和城市化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虽

然也将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到 2030 年仍然可能保持 20%左右的份额;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相对较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集

中的趋势较为明显。以上预测结果表明,大约在 2020 年左右,中国

经济将由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即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表 18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基准情景)

产出结构(%)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 11.3 50.0 38.7 40.8 26.8 32.4

2010 10.4 48.5 41.1 38.4 27.1 34.5

2015 7.4 46.8 45.8 33.8 27.1 39.1

2020 5.5 46.5 47.9 28.9 28.7 42.4

2030 3.2 45.4 51.4 20.6 31.2 48.3

注:产出结构根据 GDP 和各产业增加值预测值计算;就业结构根据各产业就业人

数预测值计算。假定条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顺利情景。

资料来源:李善同、何建武的 CGEDRC 模型预测结果。

2、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会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从第二阶段向第

三阶段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

逐步升级的过程。使用 DRCCGE 模型对中国经济未来运行走势进行模

拟的结果说明,如果中国能够切实推行当前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

略措施,努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将有条件明显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如表 19 所示,在发展方式转变

较快的情景下,2015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九可能达到 47.7%,高于

第二产业的 44.6%,成为第一大产业。与基准情景相比,将中国进入

第三阶段的时间提前 5 年左右;第三产业占 GDP 的份额超过 50%的时

间则可能比基准情景提前 10 年左右。另一方面,劳动力由第一产业

向非农产业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也会显著加快。到“十

二五”末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 4 成,2030 年,这一比

例将达到 50%以上。

表 19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转变发展方式较快情景下)

产出结构(%)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 11.3 50 38.7 40.8 26.8 32.4

2010 10.4 48.5 41.1 38.4 27.1 34.5

2015 7.7 44.6 47.7 32.5 26.4 41.1

2020 5.5 42.7 51.8 26.1 27.6 46.4

2030 3.1 38.6 58.3 14.0 29.3 56.7

注:产出结构根据 GDP 和各产业增加值预测值计算;就业结构根据各产业就业人

数预测值计算。假定条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顺利情景。

资料来源:李善同、何建武的 CGEDRC 模型预测结果。

表 20 不同情景下的 2030 年预测值

产出结构(%) 就业结构(%)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基准情景 3.2 45.4 51.4 20.6 31.2 48.3

转变方式情景 3.1 38.6 58.3 14.0 29.3 56.7

注:产出结构根据 GDP 和各产业增加值预测值计算;就业结构根据各产业就业人

数预测值计算。

资料来源:李善同、何建武的 CGEDRC 模型预测结果。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快的假定下,根据预测结果,2030 年中

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将分别达到

3.1%、38.6%和 58.3%;具备了与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相近的产业结构

水平。这种结构和基准情景假定下的预测结果相比,第二产业降低了

6.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 6.0 个百分点。从劳动力结构来看,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将由基准情景下 20.6%的水平下降到 14.0%(见表

20)。毫无疑问,按照这样的产业结构,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资源和环

境压力将明显减弱,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经济社会体系建设产

生巨大推动作用。

(二)2010—2030 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预测

1、消费品制造业和建筑业在第二产业的地位有所加强

如果把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消费品制造业、中间品制造业、

资本品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五类产业,则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在基准情

景假定下,到 2030 年,中国的采掘业、中间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

业等三类产业的比重将比 2007 年降低;消费品制造业、建筑业的比

重相应上升(见表 21)。采掘业、中间品和资本品等产业发展更多受

到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与投资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为紧密;消费品制造

业和建筑业增长主要受消费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拉动。由此可见,在

今后 20 年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逐步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作用减弱;城市化将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消费需求增长在拉动

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中的作用明显上升。这与中国目前所追求的消

费、投资协同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目标是一致的。问题是代表高

附加值或高技术产业的资本品制造业比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仅仅依靠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仍然难以达

到令人满意的预期目标。

表 21 2010—2030 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预测(基准情景;单位:%)

2007 2010 2015 2020 2030

采掘业 10.5 9.7 9.3 9.0 8.4

消费品制造业 18.2 19.0 19.3 19.3 19.7

中间品制造业 33.3 31.8 32.1 31.7 31.0

资本品制造业 27.4 27.4 27.1 26.9 27.0

建筑业 10.7 12.1 12.2 12.9 13.9

第二产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明显提升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效果

通过对 2010—2030 年期间转变发展方式较快情景和基准情景的

第二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 2030 年

采掘业比重与2007年相比的降幅将由基准情景的2.14个百分点扩大

至 4.39 个百分点;二是建筑业的上升幅度有所收缩;三是消费品制

造业比重的升幅将由 1.52 个百分点上升为 4.53 个百分点;四是资本

品制造业的比重同期将可能提高 0.12 个百分点(见表 22)。以上特

点说明,如果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将明显放大基准情景假定下的

产业结构升级效果、同时还能够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地位,进一步加

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表 22 不同经景下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比较

基准经景下 转变发展方式较快经景下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采掘业 8.38 ‐2.14 6.14 ‐4.39

消费品制造业 19.68 1.52 22.69 4.53

中间品制造业 31.04 ‐2.21 31.09 ‐2.17

资本品制造业 26.97 ‐0.41 27.49 0.12

建筑业 13.93 3.24 12.59 1.91

资料来源:同上表。

3、制造业结构调整将更加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根据 DRCCGE 模型的预测结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快情景下,

2030 年在 17 个工业行业中将有 8 个行业的比重与 2007 年相比出现

上升,包括食品、电力水和燃气生产供应业、服装、纸及文体用品、

交通运输设备、木制品何电气机械等。其中,食品的升幅 大,达到

1.92 个百分点;服装、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升幅分别在 0.2 到 1.5

个百分点之间。另一方面,9 个行业的比重是下降的,包括冶金、化

工、非金属矿物制品、机械、石油加工和炼焦、电子通信设备、其他

工业、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其中冶金的比重降幅 大,为 2.46

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将赴在 0.07—1.6 个百分点之间(见表 23)。总

体来看,比重下降的工业行业多数是高耗能产业;而比重上升的则以

低耗能产业为多。

对制造业结构的预测结果,与上述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相同。在

转变发展方式较快情景假定下,据预测,2030 年高耗能产业在制造

业中的比重将达到 43.6%,比 2007 年降低 3.18 个百分点;与基准情

景相比,降低效果扩大了 1.2 个百分点(见表 24)。另一方面,低耗

能制造业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结构性能耗上升抵

消技术节能效果的不利局面,为扩大节能减排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表 23 制造业结构的可能变化(转变发展方式情景)

制造业结构(%)

2007 年实际值 2030 预测值

2030-2007

比重增减点

食品 8.94 10.86 1.92

电、气、水 9.83 11.70 1.87

服装 3.78 5.23 1.45

纸及文化体育用品 3.34 4.12 0.78

交通运输设备 5.90 6.65 0.75

木制品 2.44 2.87 0.42

纺织 4.55 4.85 0.30

电气设备 4.36 4.60 0.24

金属制品 3.56 3.49 -0.07

仪器仪表 1.01 0.89 -0.12

其他工业 4.99 4.61 -0.38

电子及通信设备 6.44 5.97 -0.48

石油加工及炼焦 3.44 2.69 -0.74

机械 8.48 7.62 -0.8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77 4.75 -1.02

化工 12.11 10.51 -1.60

冶金 11.07 8.61 -2.46

工业合计 100.00 100.00 0.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表 24 不同经景下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比较

基准经景下 转变发展方式较快经景下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高耗能 43.55 ‐1.99 42.37 ‐3.18

低耗能 56.45 1.99 57.63 3.18

制造业合计 100.00 0.00 100.00 0.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预测

2010—2030 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将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其中 为突出的特

点就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地位将出现明显提升。根据预测结果,运输电

信以及金融保险服务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大类服务业占第

三产业的比重载 2007—2030 年期间将逐步下降;其他服务业中多数

是生活性服务业,其比重将逐步上升(见表 25)。这与消费拉动经济

增长的作用增强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景下,

生活性服务业比重上升的幅度将明显超过基准情景(见表 26)。

表 25 2010—2030 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预测(单位:%)

2007 2010 2015 2020 2030

其他服务业 66.7 68.5 69.7 70.3 71.8

运输电信及金融保险 33.3 31.5 30.3 29.7 28.2

第三产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表 26 不同经景下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比较

基准情景下 转变发展方式较快情景下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2030 比重(%) 比 2007 增减

运输电信金融保险 30.19 ‐3.06 28.16 ‐5.09

其他服务业 69.81 3.06 71.84 5.09

第三产业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资料来源:同上表。

(四)中国主要产业全球地位的可能变化

随着中国主要产业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主要产业

在全球的地位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估计这一变化的可能结果,

并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对全球核比较对象国的工

业和服务业未来增长水平进行预测。表 27 给出了世界和俄罗斯、巴

西、印度、中国等所谓“金砖四国”过去近 20 年的工业、服务业年

均增长速度。可以看到,中国的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和其他三国的

年均增长水平。印度和俄罗斯的年均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

平。

表 27 1990—2007 年金砖四国的年均增长速度

世界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工业 2.6 2.2 5.7 6.6 12.7

服务业 3.1 3.7 7.1 8.1 10.9

注:俄罗斯年均增速根据 2000—2007 年数据计算。增长速度根据 2000 美元价格

计算。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表 28 2007—2030 年金砖四国工业和服务业占全球比重的变化

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 服务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

2007 2030 增减 2007 2030 增减

俄罗斯 1.21 2.41 1.20 0.84 2.02 1.18

巴西 1.75 1.60 -0.15 1.92 2.20 0.28

印度 1.77 4.28 2.51 1.60 4.73 3.13

中国 11.04 28.32 17.28 3.88 11.10 7.22

四国计 15.77 36.61 20.84 8.24 20.05 11.81

注:假定 2008—2030 年期间世界、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工业、服务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速度与 1990—2007 年年均增速相同;中国则根据李善同不同时期增加

值增速预测值计算。

假定世界、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工业和服务业今后 20 年仍然

保持 1990—2007 年的年均增长水平;中国在 2010—2030 年不同阶段

的年均增长速度根据 DRCCGE 模型预测结果确定,则可以对金砖四国

的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占全球比重的变化作出预测(见表 28)。首先,

到 2030 年,金砖四国中,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球

比重比 2007 年分别上升 1.2、2.5 和 17.3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的

比重有望上升到 28.3%的全球较高水平;四国的工业增加值加起来将

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其次,2030 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

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也将分别比2007年上升0.28—7.22个百

分点不等;其中中国的比重可能达到 11.1%;四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总

额有望达到全球的五分之一左右。总体来看,中国和其他新型经济体

的工业与服务业在全球的地位将明显上升,中国将有望成为名副其实

的世界工业和服务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