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3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Page 2: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2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 謝孟育、王爲平、姜庭歡、黃琬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五育融通情形德育 智育 體育 群育 美育

ˇ ˇ ˇ ˇ ˇ

壹、作品設計的特色 ( 摘要 )

近幾年以台灣文化為主題的國片大為盛行,將青少年的目光,由西方強勢文化轉移至對台灣的關懷。然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充滿了多元族群相互激盪,彼此間的交流與衝突,是需要相互學習、尊重接納,創造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有鑒於此,本教案以國中公民科中的「文化」單元為主軸,帶領青少年從「心」具備文化的基本認知,進一步用多元文化的概念,欣賞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朋友們,最後著眼於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同族群所展現的文化之美,用青少年的創意,創新台灣多元文化,在教育上扎根台灣,傳承台灣。

以下為四節課程特色精要介紹:

( 一 ) 心領神會,拼出智慧 認識文化的層次與基本特性

第一節為建立學生文化認知概念的基礎課程,透過「文化差異」四格漫畫情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再運用拼圖式教學法學習「文化特性」,翻轉教學角色,將學習化被動為主動,接著透過心智圖的繪製精熟學習成果,最後用創意式劇場讓學生發會創意做文化小劇場的展演。

( 二 ) 欣新人類,分門別類 認識文化的類型與多元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課為進一步教導學生認識多元文化,及學習區辨主流文化與次文化,以芭比娃娃瘋迷世界背後所帶來的影響當作引起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用大量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透過經驗來建構相關概念。最後利用學習單的設計,讓打破芭比娃娃所呈現的形象迷思,一起替芭比娃娃打造台味新裝。

( 三 ) 從欣出發,世界一家 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第三節課著重於學生對於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與欣賞,以各組分工事先查詢負責國家的資料,並打扮成該國家傳統服裝樣貌,再運用公民咖啡館的模式,讓學生代表各種不同國家的推銷員,至五種不同主題桌分享異國文化與交流,最後,藉由大自然之歌-世界一家的帶動跳,從中體會到彼此一家,世界一家的理念。

( 四 ) 薪火相傳,深耕台灣 創新台灣多元文化之美

第四節課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進行協同教學,以「拼出台灣之美」為主軸,讓學生從電影中去發掘有關台灣本土文化,進一步思考這塊土地上不同族群,透過馬賽克拼貼創作呈現學生眼中的台灣。最後於校園內牆進行馬賽克拼貼藝術作為成果展現,讓學生能夠藉由課程所學,實際從做中學,體認台灣多元文化之美。起替芭比娃娃打造台味新裝。

Page 3: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3師資生組 |

「心」文化「欣」朋友「薪」台灣

第一節/ 45 分鐘

核心概念:文化的內涵(1)文化的定義(2)文化三層次(3)文化五特性

教學特色:拼圖教學法

教學活動:創意劇場

心領神會拼出智慧

第三節/ 45 分鐘

核心概念:多元文化(1)文化交流的調適(2)文化交流的衝擊

教學特色:議題討論

教學活動:公民咖啡館

從欣出發世界一家

第四節/ 45 分鐘

核心概念:台灣文化(1)台灣文化特色

(2)台灣文化的新與變

教學特色:發表實作

教學活動:馬賽克拼貼

薪火相傳深耕台灣

第二節/ 45 分鐘

核心概念:文化的類型(1)主流文化(2) 次文化

教學特色:欣賞教學法

教學活動:小組創作

欣新人類分門別類

Page 4: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4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貳、教材與教法設計的理念

 一、設計動機與理念

單元名稱 設計動機與理念

【第一節】心領神會拼出智慧

期望將知識學習結合生活,引發學生長期之學習動機,藉由跳脫填鴨式教學法,運用拼圖式教學法,希望能翻轉學習角色,化被動為主動,進而學習新知識,並且融入議題討論,學習主動搜集資料、發表意見之軟實力,成為全人。

【第二節】欣新人類分門別類

希望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文化並不是只有一種分類方式,社會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文化,不論是強勢或是弱勢,每個社會中的主流文化裡也包含著許多未來有可能成為主流文化的次文化,應打破固有觀念,加以省思文化間的關係。

【第三節】從欣出發世界一家

文化交流所帶來的影響有正反面,透過小組合作運用公民咖啡館的模式,讓學生學習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的差異。最後,藉由世界一家的帶動跳,讓學生藉由運動,除了活動身體,也從中體會到彼此一家,世界一家的理念。

【第四節】薪火相傳深耕台灣

期望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與美術老師共同協同教學,以「拼出台灣之美」為主軸,透過「馬賽克」拼貼創作方式,表達對台灣文化的認同或欣賞,呈現學生眼中最美最有特色的台灣文化,從做中學,體認台灣文化之美。

運用課別 單元名稱涵蓋五育情形

教學核心概念 主要教學特色德 智 體 群 美

公民課 心領神會 V V V V 文化三層次、文化特性 拼圖教學法公民課 欣新人類 V V V V 多元文化、主/次流文化 欣賞教學法家政課 從欣出發 V V V V V 文化交流影響、強勢文化 議題討論美術課 薪火相傳 V V V V 台灣文化、馬賽克拼貼 服務實作

二、教材概念與特色

三、教材教法策略及方法

主動學習

問題思辨

尊重多元

看見台灣

心領神會拼出智慧

欣新人類分門別類

從欣出發世界一家

薪火相傳深耕台灣

自編教材

◆ 學生主體:脈絡化教材,運用學習單,提升學習效果與興趣。

◆ 教師客體:附「五功祕笈」提供教師運用,瞭解教材如何配合五育融通教學。

◆ 解決實際授課節數有限之問題,與各科老師合作。

◆ 發展協同教學,旨在培養五育均衡之學生,推動全人觀點。

◆ 欣賞教學法、議題討論法、發表教學法、拼圖教學法、講述問答法

◆ 服務實作、媒體融入、五育融通。

協同教學 多元運用教學法

Page 5: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5師資生組 |

四、教材教法融入五育之說明

本份教材透過「五育之心」為核心,透過五育教學融入設計,帶著學生展開一場「五心級的文化的洗禮」,將課程學習能力五育化,培養學生能力全人化。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心搭起鷹架學習,最後透過美育之心看見文化之美,進而深耕台灣、創新文化,從「心」到「新」的影響歷程。

第一節繪製心智圖精熟學習成果,用創意劇場將知識與肢體美育結合。第二節透過芭比等圖片,運用問答法,激發學生對美的看法。第三節異國展示活動中,運用美感自行設計搭配出負責國家傳統服裝。第四節發揮美感素養,創新思考設計出馬賽克拼貼圖樣,並實作之。

(一)美育之星

第一節透過專業小組合作,運用媒體資訊,促進鷹架學習效果。第二節運用問題討論小組發表法,學習組織新知進而上台發表。第三節各組的異國報告分工查詢負責國家文化資料,搭建鷹架學習。第四節小組針對台灣不同文化主題蒐集資料,完成拼貼大師活動。

(三)群育之星

藉 由 世 界 一 家 的 帶 動跳,促進體育之能力,也 從 中 體 會 到 彼 此 一家,世界一家的理念。也透過小組發表展演培養之體展現。

(四)體育之星

第 一 節 透 過 拼 圖 學 習法,學習文化新知概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第二節運用多元圖像,了解主流文化與次文化分類,學習問題思辨。第三節了解隨著全球化,文化間彼此交流所帶來正負面的影響。第四節在影片欣賞中,瞭解到台灣文化的豐富面貌與生活結合。

(五)智育之星

第一節課運用四格漫畫點出不同文化多元的存在,培養尊重的態度。第二節透過設計活動,打破對於文化僵固位階的印象,了解各有其好。第三節藉由小組發表,同儕相互欣賞尊重異國文化,促進多元素養。第四節從實作反思活動中,感受本土文化之重要,加強台灣文化認同。

(二)德育之心

Page 6: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6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五、評量方式

附件 學習護照內容

以議題討論、電影欣賞等教學媒介,讓學生 能 夠 主 動 進 行 思辨,並以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想法。

以創意劇場、各國文化介紹、拼貼大師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呈現學習成果,並培養學生主動上台發表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翻轉學習。

本課程之教學結合拼圖法、心智圖、公民咖啡館的方式,讓學生組成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討論、交流意見,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和思維。

教師自製課程學習單及活動單:我們都是小小設計師、各國美食風味館、拼貼大師,即時檢視學生之學習成效,而教師也可以視情況調整教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學生必須統整整課之課程內容,以馬賽克拼貼實作呈現學習成果,作為本課程總結性評量。並輔以教師自製之學習護照,提供學生連貫性的學習歷程,讓學生可以將課程內容結合生活,持續學習。

教 師 藉 由 觀 察 學 生上 課 的 學 習 及 活 動投 入 情 況, 檢 視 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Page 7: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7師資生組 |

參、教材內容一、教案內容

單元名稱 「心」文化「欣」朋友「薪」台灣 適用年級 八年級(上學期)

學習領域 社會領域 融入議題

資 訊、 人 權、 家政 節數/時間 四節

(45*4=180 分)

設計者 謝孟育、王爲平、姜庭歡、黃琬萱 設計日期 2014 年 5 月

課程內容

課程名稱 設計理念

第一節 心領神會 拼出知識 透過拼圖教學法讓學生學習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欣新人類 分門別類 利用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說明主流及次流文化。

第三節 從欣出發 世界一家 運用咖啡館的方式使學生懂得尊重多元文化。

第四節 薪火相傳 深耕台灣 藉由實作活動讓學生體會台灣文化的重要性。

十大基本能力 社會領域分段能力指標 七大議題能力指標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5-4-2瞭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會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5-4-6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4-4-3瞭解文化 ( 包含道德、藝術與宗教等 ) 如何影響人類的價值與行為。9-4-3探討不同文化背景者在闡釋經驗、對待事物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一)資訊教育

3-4-7 能利用網際網路、多媒體光碟、影碟等進行資料蒐集,並結合已學過的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

2-4-4 瞭解多媒體電腦相關設備,以及圖形、影像、文字、動畫、語音的整合應用。

(四)人權教育

2-4-1 瞭解文化權並欣賞文化差異。

(六)家政教育

2-4-6 欣賞服飾之美

3-4-8 瞭解並尊重不同國家族群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禮儀

4-4-1 肯定自己,尊重他人。

Page 8: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8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目標

1. 瞭解文化定義

2. 知悉文化三種層次

3. 認識文化特性

4. 認識文化的分類

5. 認識不同國家文化

6. 了解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

7. 認識台灣文化

1-1 能說出文化的定義

2-1 能區分文化三層次論

3-1 能說明文化六種特性

4-1 能了解主流文化的意義

4-2 能了解次文化的意義

4-3 能說出主流文化的例子

4-4 能說出次文化的例子

5-1 能比較各國文化差異

5-2 能說出各國文化的特色

6-1 能指出不同國家的所在地

7-1 能明白台灣文化的特色

7-2 能了解台灣與外國文化差異

二、情意目標

8. 尊重不同的文化類型

9. 體會世界多元的文化

10. 包容不同與己的文化

11. 體會台灣文化之美

12. 包容不同的文化

三、技能目標

13. 發表所討論之結果

14. 運用資訊查詢資料

15. 發表所學知識

16. 學會世界一家帶動跳

17. 應用美術課所學之馬賽克藝術

8-1 能欣賞不同類型文化之美

8-2 能包容不同類型文化差異之處

9-1 能欣賞不同文化之美

9-2 能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10-1 能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

10-2 能傾聽他人聲音

11-1 能欣賞台灣文化之美

11-2 能感受本土文化的重要

12-1 能尊重台灣文化的多元性

12-2 能接受不同的文化內涵

13-1 能與他人交流自身所學

13-2 能上台報告與發表

14-1 能透過網路查詢所需的資料

14-2 能做資訊的整理與組織

15-1 能在課堂中踴躍發言

15-2 能與他人互相討論

16-1 能跳世界一家帶動跳

16-2 能唱出大自然之歌-世界一家

17-1 能完成一張馬賽克拼貼設計圖

17-2 能將設計付諸實踐完成創作

Page 9: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59師資生組 |

二、自編教材

教學評量

1. 口頭問答 ( 含上台發表 )(25%)

2. 小組競賽(10%)

3. 活動參與程度(30%)

4. 學習單(30%)

5. 準時進教室(15%)

(一)文化的定義

「文化」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人類在面對各種挑戰時,所創造發明的一套生活方式及符號系統。

(二)文化的三個層次

「器物層次」屬於物質上的類別 ,是最明顯的改變。例如:生活所需之各種器具、文物與科技發明。「制度層次」屬於一種規範,例如各種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制度與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規範。「理念層次」屬於觀念、想法的一種,是改變最慢,層次最高。例如宗教信仰、價值判斷、人們的感情寄託或創意表達。

(三)文化的五種特性

「普遍性」指文化即人類生活,文化普遍存在於每一個人類社會中,例如:中國文化、美國文化都有屬於自己的符號語言。

「差異性」是指因背景的差異,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風情和生活習慣與方式。例如紐西蘭的毛利人打招呼是用鼻子與對方摩擦,我們則是用握手或鞠躬。

「制約性」指人類受其文化的約制,而有相同的行為與規範。例如國家有法律、制度來約束人類的行為。

「累積性」指文化經過長期累積並改進,會由簡單變繁雜,由粗糙變精緻。例如:中秋節團員賞月的文化、交通工具的演進。「延續性」指文化會一代一代相傳,不因朝代的遷移而終結。例如:端午吃粽子的習俗沿襲至今。

單元一、文化的定義與特性

★「五」功祕笈

教師可利用圖帶領同

學省思文化的差異會

帶來的影響。透過文

化定義的學習與省

思,將智育與德育的

概念作結合。

★「五」功祕笈

教師利用拼圖式教學

策略,透過小組專業

分工討論學習,由群

育結合智育學習。上

台發表活動,與海報

繪製,結合群育與美

育的發展。

各國手勢意涵:台灣人、希臘人的語言與手勢表意的不同

空污法三讀停車不熄火開罰:法律規範屬於文化中的制度 層次

手機的演進:文化的演進過程具累積性

Page 10: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0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一)多元文化

不同的民族與社會間,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多元文化是由不同信念、行為、膚色、語言的文化所組成,彼此之間是相互支持且均等存在的。

(二)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社會中大多數成員所共同持有的風俗、價值、信仰和規範。組成因素為社會當中,多數人的價值和信念;成員規模較大,但同質性較低。主流文化較符合規範性,因為本身所傳遞出來的價值多半就是規範本身。

(三)次文化

次文化是由較少人數或弱勢團體所共享,並且流通於特定群體內的文化價值與行為模式。源自不同的年齡、職業、性別、環境、族裔或宗教信仰者,他們為了要尋求自主性或自我認同,因此特別展現出與主流社會某些不一樣的特色。學會辨別「次文化」中的「次」,並非次等的意思。

次文化的內涵,雖與主流文化不同,但是對這些群體的成員而言,其重要性並不低於主流文化。有許多次文化存在於社會中,像是青少年次文化、勞工次文化、男性次文化。

(四)主流文化和次文化是相對的概念

台灣青少年流行文化在近年出現明顯轉變。早期港星、港劇曾經在台灣風靡一時,「哈日」一詞其實在 90 年代後期才開始流行,現在卻已顯得有點過時;哈日之後的今天,哈韓潮流以演藝文化為首正在改變年輕人的喜好。

次文化轉變不只是年輕人的一時流行,也連帶漸漸影響廣大的台灣進出口貿易、成衣業、旅遊業、國人學習外語的傾向等等,最終可能成為主流文化的一支。

單元二、文化的分類

★「五」功祕笈

除了在智能方面培養

學生分辨主流文化和

次流文化外,也須強

調主流文化和次流文

化並沒有優劣之分,

藉此提升德育層面。

孔子: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街頭塗鴉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時下年輕人的休閒娛樂。韓劇從網路上流傳到電視,可見其觀眾並非小眾。

Page 11: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1師資生組 |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透過交通和網路發展日趨便利,在日常生活中,可看見不同文化之間相互接觸和影響,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一 ) 文化交流的調適

觀察周遭的生活中,不難發現東西文化碰撞而相互融合,帶給我們更豐富精采的選擇。如雲門舞集的水月,將傳統太極拳,融入了現代舞,搭配上古典音樂和現代舞,給人們全新的藝術感受。在飲食方面,米漢堡、米披薩、地瓜薯條的推出,也碰撞出不一樣的飲食新滋味。

( 二 ) 文化交流的衝擊

世界上擁有人口、經濟或軍事等強大資源的國家如:美國,常透過廣告、媒體播送的方式,讓其他國家常常在不自覺得過程中,接受他們的文化,我們會稱為「強勢文化」。例如:麥當勞、好萊塢電影、搖滾樂都是屬於美國文化。

但這樣的強勢文化,有時候會使得較為弱勢的文化,產生自我文化認同的危機,甚至自我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以台灣來說,原住民族群因為人數較少,加上族群融合的結果,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考驗。

單元三、文化交流的調適和衝擊

★「五」功祕笈

可用小組準備各國資

料和服裝,搭配公民

咖啡館的系列活動,

增進學生群育與美育

的學習。

★「五」功祕笈

此部分除了強勢文化

與弱勢文化智能的培

養外,亦可強調對自

我文化認同的德育培

養。

黑糖麻糬蛋塔:將日本的黑糖麻糬結合西方的蛋塔所產生的產品。

雲門舞集作品-水月:為結合太極拳、古典樂和現代舞的藝術作品

慶祝聖誕節:聖誕節的流行,為西方傳入的強勢文化

Page 12: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2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一)台灣文化特色

台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發展背景,使得這個島嶼的族群組成多元,包括原住民族、閩南人、客家人…等,多族群的組成,也造就了台灣擁有極為豐富且獨特的文化特色,無論是語言、食物、特殊習俗,都讓台灣成為一個文化的大熔爐。

近年來,台灣國片興起,從電影當中,可以看到很多台灣具有象徵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但是也有某些文化處於弱勢地位,受到排擠,亦有部分台灣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逐漸式微、不被重視。

(二)台灣文化的新與變

文化代表了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是最直接可以展現特色的方式,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應該了解台灣多元的文化,並且對於自身文化產生認同,同時也應該對於流失的文化有所行動,以免消失殆盡。如同台灣國片復甦帶動了許多文化,無論是透過電影、活動推廣或法律保障,都應該為了台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付出一份心力。

單元四、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五」功祕笈

可強調對台灣自身文

化認同的德育培養。

夜市小吃、傳統美食:台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徵之一

泰雅族黥面文化:黥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隨著時代演進,逐漸式微。

電音三太子:將傳統民俗技藝結合電子音樂,跳出新的台灣舞步。

客家桐花祭:透過舉辦大型活動推廣客家文化

原住民正名運動:訴求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部落地方命名等,以維持文化的傳承與認同。

Page 13: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3師資生組 |

文化拼圖島

三、學習單

1. 配合第一節課【心領神會,拼出智慧-文化的定義與特性】

我是 ____ 班 _____ 號的文化拼圖特派員 ______________

★ 任務一 我負責的拼圖

★ 任務二 蒐集文化特性拼圖

★ 任務三 文化連繫劇 - 動動腦舉例

√ 說明:

√ 舉例:

√ 說明:

√ 舉例:

√ 說明:

√ 舉例:

√ 說明:

√ 舉例:

√ 說明:

√ 舉例:

聯繫劇演出規則:

根據右圖架構,決定一詞,討論其特性,畫在海報上,發表之。

Page 14: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4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2. 配合第二節課【欣新人類,分門別類-多元文化的分類性】

在上課一開始所提到的芭比娃娃,主要的穿衣哲學都是根據社會上的主流文化來設計。請各位同學動動腦,幫芭比設計嶄新的衣服,讓芭比也能夠穿上具有臺灣文化風格的衣服。

我們都是小小設計師

Page 15: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5師資生組 |

3. 配合第三節課【從心出發,世界一家-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哇,初次來到精彩豐富的各國文化風味館,除了感受各國不同的文化外,也別忘記認真記下在各桌所聽到的文化特色,並寫出每個主題中你最欣賞的國家和原因喔!

各國文化風味館

我是 ____ 班 _____ 號的文化拼圖特派員 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的是 (填入國家名稱),

因為

美食

我最喜歡的是 (填入國家名稱),

因為

建築

我最喜歡的是 (填入國家名稱),

因為

娛樂

我最喜歡的是 (填入國家名稱),

因為

服裝

我最喜歡的是 (填入國家名稱),

因為

交通

Page 16: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6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4. 配合第四節課【薪火相傳,深耕台灣-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拼貼大師

Page 17: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7師資生組 |

四、教學 PPT

1. 配合第一節課【心領神會,拼出智慧-文化的定義與特性】

Page 18: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8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2. 配合第三節課【從心出發,世界一家-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Page 19: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69師資生組 |

肆、教學方法一、心領神會,拼出智慧-文化的定義與特性

五育融入 德育、智育、群育、美育 教學節數 1 節 (45*1=45 分鐘 )

學習領域 社會、家政教育 設計者 謝孟育

教學重點

1. 透過「文化差異」四格漫畫情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情意面之感受,發展學生之德育。

2. 運用拼圖式教學法學習「文化特性」,翻轉教學角色,將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利用群育帶出智育的學習效果。

3. 繪製心智圖培養美育並精熟學習成果,再藉由小組討論之群育,用創意式劇場方式將知識的智育與肢體美育結合。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3-1

1-11-2

15-1

一、準備活動:確認學生出席,確認教室已排成五組分組討論座位,學生已照小組坐位做好。

二、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文化故事館_異國戀】1. 教師說明故事:

(1) 熊大是務實台灣人,兔兔是浪漫希臘人。

(2) 兩人透過 Line 認識並陷入熱戀,並相約見面。

(3) 見面後熊大熱情地伸出「五指」表示「嗨」打招呼。

(4) 當下兔兔立刻火冒三丈!熊大卻很疑惑!?2. 教師提問:「兔兔生氣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 為什麼 ?」3. 教師講述:各國「手勢」的意思不同,符號的象徵

代表意涵在各國不盡相同,這就是一種文化差異。

(二)課程內容講述重點一:【文化層次大不同】文化三層次1. 教師說明文化定義,並舉例。2. 教師說明文化的三個層次:器物、制度、理念層次3. 教師提問:有哪些例子,可以分別代表這三個層次?4. 同學發表,教師回饋。

1

5

2

5

2

新聞影片PPT

PPT

PPT

智育

德育

智育

Page 20: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0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12-1

2-1

講述重點二:【島島專家】文化特性島1. 教師發下學習單(詳見附件一)活動說明:

(1) 專業分工,各組每人抽一個拼圖籤,決定負責哪項文化特性。(填寫附件一第一部分)

(2) 採取專業小組討論方式,每桌一個主題是一種特性:普遍性、累積性、差異性、延續性、約制性。(如下圖之座位分配)

(3) 每桌皆放各桌主題牌、該特性的資料(上圖)、一台筆電,同學可進行資料查找確認。

(4) 每桌皆有來自不同的小組的專業特派員,在時間 5 分鐘內共同討論該特性,並試圖舉出 1 ~3 個例子。

2. 討論過程老師進行協助,並運用抽問法,確認各專業島之學習組別有效學習並舉例適當。

3. 專業小組討論完後,各組專業特派員回到原本的組別,各自分享該專業島之知識領域。(學生填寫附件一第二部分)

5

學習單(附件一)

筆電

學習資料卡

桌牌

智育群育

智育群育

1-2 三、綜合活動(一)活動設計-【文化聯繫劇】

影片:外籍勞工來臺灣 多元文化面面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chKUGpOcM

1. 透過影片瞭解外籍勞工在台灣生活遇到文化差異上的問題,並配合影片不同主題之片段,用所學分析該文化特性。組別分配主題如下:(1) 飲食 : 不吃豬肉。 (2) 語言 : 中文語義學習。 (3)節日:越南與台灣同(4)信仰: 拜拜的廟宇文化。(5) 禮俗:求婚送檳榔。(6) 禮儀:禮貌用語的習慣。

2. 小組判斷該議題屬於器物、制度、理念哪種層次。根據該文化之五項特性分析舉例之。討論負責之影片片段中,移工文化議題與台灣有何異同。

3. 根據拼圖式學習法織學習成果,運用心智圖模式,完成文化拼圖島海報(詳見附件一第三部分)

4. 各組上台 1 分鐘發表,不限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說故事、演唱法、等皆可。

5. 教師回饋與抽問。投票決定最佳表演獎。頒獎。

8

7

2

學習單

海報紙、彩色筆、

獎品

德育

智育

群育

美育

群育美育

Page 21: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1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二)文化護照說明:【來自「心」「欣」的你_文化護照】透過每堂課的學習,希望學生能在生活中實踐所學,本堂課的任務是:「心領神會,找出心文化」詳見護照內容。

(三)教師小結:文化差異無所不在,生活即文化,文化即生活。

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材選用

教師運用自製教材,將文化的知識脈絡化,輔助教師授課亦促進學生學習。並且教師自製四格漫畫,透過情境故事引發德育概念。也透過美化後的島嶼資料卡增加學生對美育潛意識的接觸進而學習興趣。

課程實施

本節課,主軸採用「拼圖式教學法」此方法旨在翻轉學習角色,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唯應用之時教師應隨時注意學生學習與吸收狀況,運用問答法檢測學生自主學習之成效,並且注意討論時間的掌控,以及各小組討論發表的狀況。

五育連結

智育與德育:教師可利用圖 1-1 帶領同學省思「文化的差異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透過文化定義的學習與省思,將智育與德育的概念作結合。

智育與群育:教師利用拼圖式教學策略,透過小組專業分工討論學習,由群育帶出智育學習。

群育與美育:上台發表活動,與海報繪製,結合群育與美育的發展。

建議與

省思

因採用翻轉角色之學習策略,故教師事前提供之資料以及當場提供之協助,都需要準備非常充分,避免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反而造成討論效果不彰。而小組討論學習法也會因分組之組員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操作風險,建議教師在分組尚須格外注意,可先與導師討論之,並且各組須有一名領導型人物帶領討論工作之進行與發表。

二、欣新人類,分門別類-多元文化的分類

五育融入 德育、智育、群育、美育 教學節數 1 節 (45*1=45 分鐘 )

學習領域 社會、美術、綜合活動 設計者 王爲平

教學重點

1. 透過貼近生活之圖片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藉此激發學生對於美的想法,發展學生之美育。

2. 利用小組討論以及上台發表,使得學生能夠學習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利用群育來進行智育的學習效果。

3. 藉由「我們也是小小設計師~」活動,讓學生結合這節課所學之智育轉化為美育,進而引發學生尊重主、次流文化之德育。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一、準備活動:(一)課堂準備

1. 教師確認學生出席人數。2. 教師確認教室座位已照小組排列。

1

Page 22: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2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3-113-215-2

二、發展活動(一)引起動機

1. 教師展示圖片。

2. 教師針對圖片提出下列問題:(1) 大家知道圖片中的人是誰嗎?(2) 對於芭比娃娃有什麼看法呢?舉例來說:很

美、很瘦…等。(3) 覺得芭比娃娃對社會上的文化有什麼影響?

3. 學生口頭回答教師之提問。4. 教師講述芭比娃娃所引起的文化上爭議。

(二)多元文化1. 教師展示圖片。2. 教師講述多元文化的意涵。3. 教師講述面對多元文化時該具備的態度。

(三)主流文化1. 教師展示圖片。

4

5

7

圖片

圖片

圖片

美育

德育

智育

美育

4-14-38-18-2

2. 教師講述主流文化的意涵。

3. 教師介紹與台灣相關國家之主流文化。(印尼:回教;越南、泰國:佛教;菲律賓:天主教)

4. 教師強調各個國家主流文化的相同與相異之處。(越南因長期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不論是宗教、生活習慣或是風俗節慶都和台灣十分相似,但在某些文化上,還是有所差異。)

(四)次文化

1. 教師展示圖片。

7 圖片

Page 23: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3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5-14-4

2. 教師說明圖片分別為街舞、塗鴉及角色扮演 cosplay及火星文。

3. 教師針對圖片提出下列問題:(1) 你們認為這些文化被普遍的社會大眾所接受嗎?為

什麼?(2) 這四張圖片中的文化起源分別是那些國家?(3) 台灣有沒有類似的文化?舉例。

4. 學生口頭回答教師之提問。5. 教師講述次文化的意涵。6. 教師講述次文化的類型。(勞工次文化、青少年次文

化、原住民次文化…)

 (五)主流文化和次文化為相對的概念1. 教師分享一則新聞。“一名雇主強逼三名信奉回教的印尼外勞吃豬肉,還規

定一餐不吃就扣薪 500 元,檢方痛批雇主既不尊重宗教信仰,也違反人權。”

2. 教師針對新聞提出下列問題:(1) 你們認為雇主的行為是正確的嗎?為什麼?(2) 當跟我們有著不同信仰與習慣的人在我們周圍生活

時,我們是否該尊重他的文化?3. 小組進行討論。4. 小組發表討論結果。5. 教師舉例說明文化相對的概念。

(1) 台灣人吃豬肉,但印尼人大多不吃。(2) 台灣人不用手抓食物,但印尼人會。(3) 在台灣摸頭為親密的舉動,但越南不能隨意摸頭。(4) 台灣早餐大多是豆漿油條,越南早餐以麵食為主。(5) 台灣人吃的稀飯,在菲律賓是家中有人過世才吃。

7 新聞

智育

德育

智育

三、綜合活動(一)我們也是小小設計師~

1. 教師發下活動單,一組一張。2. 說明活動內容:在上課一開始所提到的芭比娃娃,主要

的穿衣哲學都是根據社會上的主流文化(例如:洋裝、晚禮服)來設計。現在要請各位同學動動腦,幫芭比設計嶄新的衣服,讓芭比也能夠穿上具有臺灣文化風格的衣服。

3. 小組進行討論活動單內容並設計。4. 小組發表討論結果。

10 活動單

群育

智育

德育

美育

Page 24: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4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3-113-215-110-1

(二)總結1. 教師總結課程內容。2. 教師宣布回家作業:同學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試

著去觀察外籍移工的處境。舉例來說,台灣人在路上看到外籍移工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是避開?還是裝作若無其事?

2 德育

智育

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材選用

此單元的主題為文化的分類,顧名思義是想藉由課堂讓學生學習到文化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透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像是讓學生欣賞相關圖片後,教師引導作答;或是利用時下流行的時事,引起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教學;以及藉由相關的報導,讓學生理解主流文化與次文化並非不會改變,而是會隨著時間與時俱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課程實施

此單元最主要的活動為「我們也是小小設計師~」。在上完一整節連續的課程後,學生必須要利用課程中所教授的內容,結合自身的美感,替芭比娃娃設計出一套新衣服。而這個活動也必須要藉由小組討論來完成,目的是希望學生學會聆聽他人的聲音,也試著向他人傳遞自己的想法,藉由這樣的模式,使得創意能夠更加多元、豐富,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五育連結

在課堂中透過教師的講述、提問,以及學生自身的思考和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藉此增進學生的智育和群育;而教師上課時,所利用的圖片則是希望學生透過美育來欣賞並且跟課堂知識作結合;課堂的最後,透過活動帶領來讓學生學習到所有的文化不論是主流或次流,都有其值得學習、欣賞的地方,此為德育的展現。

建議與

省思

本堂課最主要的授課方式為教師講述以及口頭問答。形式上可能較容易流唯一般的授課模式,但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習得且吸收正確的知識,教師必須要掌握好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中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多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能夠透過同儕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與思維。而課堂結束前的活動,不但能總結課堂中所學,也結合了美育的部分,讓學生能夠將腦中所想用圖畫表現出來。

三、從心出發,世界一家-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五育融入 德育、智育、群育、美育、體育 教學節數 1 節 (45*1=45 分鐘 )

學習領域 社會、家政教育、健康與體育 設計者 姜庭歡

教學重點

1. 透過教師教學,學生能夠明白隨著全球化,文化間彼此交流所帶來正負面的影響,增進學生智育發展。

2. 各組分工合作查詢負責國家文化資料有助群育的養成,且需發揮美感素養,自行設計搭配出負責國家傳統服裝。

3. 運用公民咖啡館的模式,讓學生代表各種不同國家的推銷員,至五種不同主題桌分享異國文化,學習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的差異,促進學生德育的素養。

4. 藉由大自然之歌-世界一家的帶動跳,提升學生體育,從中體會到彼此一家,世界一家的理念。

Page 25: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5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5-15-29-19-2

一、準備活動(一)課堂準備

1. 確認出席2. 確認教室已排成五桌討論座位,桌上擺放好茶點3. 學生已照小組坐位做好,每組依上堂課教師指示準備相

關資料

二、發展活動(一)引起動機:

1. 教師講述 : 介紹 2012 倫敦奧運各國選手進場衣著2. 教師提問 : 對哪個國家的進場服裝印象最深刻 ? 為什麼 ?3. 教師小結 : 各國衣著皆充分展現自己國家的特色,鮮豔

了整場奧運會。如同各國文化的不同,豐富這個世界。

( 以上為教師設計之教學 PPT)

1

3

PPT

群育

美育

德育

8-18-29-1

(二)課程內容講述重點一:文化交流的意義與衝擊 1. 教師講述:隨著全球化,透過交通和網路的發達,除

了在運動場上看到各國文化交流外,日常生活中不同文化之間彼此也相互接觸和影響。

2. 影片播放:雲門舞集《水月》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AxWvJpSVa4

6 影片 智育

Page 26: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6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5-115-2

3. 教師講述:(1) 雲門舞集的水月,將傳統太極拳,融入現代

舞,搭配上古典音樂和現代舞,給人們全新的感受。

(2) 米漢堡、米 PIZZA、地瓜薯條、黑糖麻糬蛋塔,都是文化交流下的產物。

( 上圖為教學用圖卡 )

(3) 文化交流除了帶來更豐富的生活外,也產生負面的衝擊。

1. 教師提問:想到美國,會想到哪些生活中東西?

2. 教師講述:(1) 介紹強勢文化及弱勢文化並舉例說明(2) 比較強勢文化及弱勢文化兩者間的差別(3) 說明弱勢文化面臨的處境

3. 小結:撇開強勢文化所造成我們一昧重洋媚外的心態,應該用開闊的心胸,學習去欣賞、了解不同多元的文化。

圖卡 智育

群育

14-114-2

講述重點二:各國文化風味館

1. 教師發下學習單

2. 教師說明活動規則 :

(1) 每組的每位學生,皆是該代表國的推銷員

(2) 採公民咖啡館模式,將教室分為五桌,每桌一個主題(美食、服裝、建築、交通、娛樂)

(3) 每桌桌上皆擺放海報紙、各色彩色筆、該桌主題立牌以及點心

(4) 每回合每桌皆會有來自不同小組的成員,用推銷方式分享該國對於該主題的知識,相互欣賞交流,過程中,可食用茶點

(5) 推銷人須把自己所說的重點,寫在海報紙上。其餘學生,需填寫學習單

(6) 每隔 5 分鐘換桌,學生須依據指示更換主題,與新的成員進行討論

30 海報紙、各色彩色筆、該桌主題立牌、茶點

德育

智育

Page 27: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7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8-18-29-19-2

3. 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關心各組討論情況。

4. 結束五個回合,每位同學皆所有主題皆討論過後,回到小組座位。

5. 每組小組長,將該桌海報貼至黑板

6. 教師講評,並針對海報內進一步提問

7. 全班票選(1) 奇裝「異」服我最佩服獎(2)「食」在好吃口水直流獎(3)「建築」饗宴你最驚艷獎(4) 異國「交通」一點就通獎(5)「樂」遊異國玩心大起獎

8. 得獎最多組別,可得本次文化風味館總錦標

9. 頒獎

10. 教師收回學習單

學習單( 附件一 )

獎狀

獎品

德育

16-116-1

三、綜合活動(一)活動設計 - 帶動跳教學大自然之歌-世界一家

1. 教師講解歌詞意義你我一家,地球一家; 人人一家,天下一家 彼此一家,世界一家; 國籍不同,還是ㄧ家信仰不同,也是一家; 種族不同,依然一家膚色不同,仍然一家; 民族不同,統統一家文化不同,皆是一家; 風俗有別,同是一家習慣不同,不外一家; 語言不同,都是一家文字不同,全是一家; 所有人類,原是一家

2. 教師搭配舞蹈影片作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NntLLDln0

3. 教師帶動學生一起跳此首帶動跳

(二)教師小結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這樣的多元才豐富了我們的世界,要學習平等的對待不同的文化,相互理解、尊重與欣賞。

4 影片 體育

Page 28: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8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材選用

此單元強調全球化的到來,透過交通、媒體的發展,讓文化間交流日趨平凡。而不同文化間的激盪也產生許多火花。教師可進一步思考,各國在不同面向上的文化交流來引起學生興趣,如本次教案設計選擇蒐集倫敦奧運各國選手進場的服裝作為素材,讓學生體認到在運動場域裡,除了體能方面的交流外,也能從服裝中欣賞到各國文化特色之美。

課程實施

本堂課程一大重點為公民咖啡館模式的使用,課前學生須具備資料蒐集的能力,亦須將資料吸收過後,在課堂中,在有茶點的溫馨氣氛裡,與同儕做不同主題(美食、服裝、建築、交通)的分享交流。而在此過程中,除了培養學生學習口頭發表的能力外,更藉由學習單的撰寫,學習認真傾聽他人的聲音,欣賞其他不同於己的文化。

五育連結

在與同學間的相互知識激盪,以及教師在文化交流正負面影響的講述,增進學生智育的發展,而本課程實施透過小組間合作準備該組負責的國家,並一同設計穿著該國家的服飾,為群育與美育的展現。而透過公民咖啡館與同儕間的異國文化資訊交流,學習尊重與欣賞他人,為培養學生品德教育重要的一環。最後,藉由世界一家的歌曲帶動跳,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體育教育。

建議與

省思

本堂課藉由學生間的互動來做教學的部分佔了極大的比例,故在課前教師須多加注意各組準備以及蒐集資料的情況,給予明確的主題與方向。在進行公民咖啡館中,教師須在學生相互交流時,關注各桌學生間討論的情況,並適時引導,確認學生的學習,免淪落於各桌做主題外的閒聊。各桌交流過後,可將記錄海報張貼於黑板,讓全體同學觀看彼此間激盪的成果,教師也可進行進一步的提問確認學生的學習。

四、薪火相傳,深耕台灣-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五育融入 德育、智育、群育、美育 教學節數 1 節 (45*1=45 分鐘 )

學習領域 社會、藝術與人文 設計者 黃琬萱

教學重點

1. 透過教師教學,學生能夠明白台灣文化的多元性,而隨著全球化,對於台灣文化的影響,以及台灣本土文化的式微及創新歷程,增進學生智育,同時強調台灣文化認同,利於學生德育的發展。

2. 小組針對台灣不同文化主題蒐集資料,有助群育的養成,且需發揮美感素養,合作設計出馬賽克拼貼圖樣。

3. 運用電影片段,呈現台灣傳統文化式微以及弱勢文化的不利處境,進而去思考文化的多元及尊重、包容,促進德育培養。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5-1

一、準備活動(一)課堂準備:確認出席

二、發展活動(一)引起動機:

1. 教師提問 : 最能代表台灣的文化象徵或特色 ?2. 教師小結 : 台灣的文化特色多元、豐富,文化代表

了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應該了解台灣文化、認同台灣文化。

1

2

德育

Page 29: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79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7-17-2

11-111-212-112-2

(二)課程內容講述重點一:台灣主流文化釋例

1. 教師講述:台灣多元族群組合 - 閩南、客家、原住民、新移民的多元、豐富的融合文化。

2. 影片播放:雞排英雄、總鋪師電影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sS3JlooA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6HgAQXaSQ

3. 教師提問 : 對哪部影片或哪個情節、畫面印象最深刻 ?為什麼 ?

4. 教師講述:國片興起,透過電影的欣賞,不只是看劇情,更要從中看到屬於台灣的特色文化。

5. 教師提問 : 講到台灣美食或是夜市小吃,大家會想到什麼 ? 同學平均多久會吃呢 ?

6. 教師小結 : 台灣的夜市、傳統美食文化 - 台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徵之一。

講述重點二:台灣的次文化、強弱勢文化釋例

1. 教師講述 : 國際化的潮流之下,外來文化對於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本身弱勢文化的不利地位。

2. 影片播放 : 賽德克巴萊、陣頭、野蓮香 ( 原住民文化、民俗技藝、新移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C4eis2-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PJQzVSve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jB1hR5GbA

3. 教師提問 : 從影片中看到哪些台灣文化特色 ? 他們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 可以如何改變 ?

4. 教師小結 :(1) 同一國家內的文化也會有強弱勢的產生,不論面對

何種文化都應該去學習欣賞和尊重。(2) 文化代表了一個地方或一個群體,身為台灣人,應

該要了解台灣文化、認同台灣文化,並對於式微的文化特色有所行動。

(3) 面對台灣社會的結構改變,新移民成為台灣的一大新群體,但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閡、刻板的歧視,還有越來越多的新移民之子,都需要去重視這樣的新文化議題。

3

4

電腦設備

影片

影片

智育

德育

17-117-2

講述重點三 : 台灣文化的創新與傳承

1. 教師講述(1) 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認同 - 母語學習、正名(2) 傳統民俗文化的創新與改良 - 電音三太子(3) 客家文化活動推廣 - 客家桐花祭(4) 新移民文化活動推廣 - 台北市立圖書館多元文化中

心年度推廣活動(5) 教師提問 : 除了透過電影、活動、法律、教育…還

有什麼方式可以來激起大家對於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創新呢 ?

(6) 教師小結 : 面對不同的文化,保持互相欣賞尊重的態度,同時對於自身文化應該多去認識和了解。

4 影片 智育

德育

Page 30: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80 | 104 年度 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徵選 得獎作品專輯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15-115-2

三、綜合活動(一)活動設計-拼貼大師

1. 分組活動 :(1) 展示局部圖片,讓同學選擇最喜歡的一張(2) 選擇相同局部圖片的同學組成小組(3) 依完整圖片為主軸,使用各組的電腦去搜尋

相關素材、資料 ( 例如 : 選擇客家花布的小組,可以以客家文化為主軸,搜尋相關客家文化,食衣住行育樂皆可 )

2. 線上設計圖稿 ( 附件 1):小組蒐集並統整資料

(1) 選定主題、確定架構及方向

(2) 設計馬賽克圖案雛形

(3) 上傳完成表單於網路平台

3. 小組發表 :(1) 說明設計主題、理念(2) 欲表現的文化特色(3) 是否有隱含任何課程中所教授的概念(如文

化層次、主次流、強弱勢文化、傳統創新等)

8

15

6

2

電腦設備

智育

群育

美育

群育

(二)教師總結

1. 課程小結 :(1) 體認台灣文化之美,認同、欣賞本土文化。(2) 對於台灣不同的文化學習尊重與包容。(2) 面對傳統文化的式微、弱勢文化的處境可以

嘗試去創新、傳承。

2. 馬賽克實作拼貼 ( 非本節活動 )

(1) 圖形設計及教學 : 跨領域結合藝術與人文課程,由美術老師協助同學修改設計,並教導馬賽克藝術歷史及製作方式。

(2) 製作時間、地點 : 綜合活動時間、校園圍牆

(3) 參與人員 : 全校國一同學、公民及美術科老師、班導以及校內其他行政人員、老師,家長會同仁。

德育

美育

Page 31: 「心」文化 「欣」朋友 「薪」台灣¸«資2.pdf · 透過德育之心習得尊重多元文化、智育之心學習主動思辨、體育之心體驗肢體操作、群育之

181師資生組 |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教學資源

五育對應

(4) 製作流程 :I. 準備工具 ( 由教師事前準備 )II. 馬賽克磁磚選取、裁剪III. 調白膠 ( 白膠 : 水 =3:1,攪拌均勻 )IV. 塗膠、開始拼貼V. 完成後,待膠乾VI. 填補縫劑 ( 補縫劑 : 水 =3:1),並利用刮板鋪平牆面

VII. 濕海綿將多餘的補縫劑擦掉,即完成

(5) 反思與回饋 (3W 反思提綱 )I. WHAT?II. SO WHAT?III. NOW WHAT?

(6) 活動慶賀與服務認證

德育

教學省思與建議

教材選用

單元強調台灣本土文化的認識,以及在全球化之下,對於台灣文化的影響,使得部分文化式微,同時在多元的台灣文化中,亦有部分文化處於弱勢地位,要如何去傳承與創新,並建立學生的文化認同。教師可思考如何從生活中舉例引起學生興趣,如本次教案設計選擇近年熱門國片片段作為素材,讓學生從電影片段中了解台灣文化特色,也體認到部分文化的不利之處,以及如何去改變、創新及傳承。

課程實施

本堂課程一大重點為馬賽克拼貼的實作活動,在課中學生首先需要結合並運用課程所學,將知識面的東西,實際的轉化為行動,並且須具備資料蒐集及統整的能力,同時在小組共同合作之下,如何去溝通及接納他人想法,亦為重要一環。此外,透過小組發表,也提供學生學習口頭發表的機會,而在設計之後,也讓學生能夠去真正的實踐,讓學習走出教室外,並結合服務學習的歷程,透過此課程去進行進一步思考台灣文化的創新與變革,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五育連結

教師在台灣文化概述介紹及電影片段的舉例講述,讓學生了解台灣文化的多樣貌,並同時結合生活,增進學生智育的發展,而本課程實施透過小組間合作準備馬賽克拼貼實作,為群育與美育的展現。透過影片欣賞及教師講述,及最後實作活動反思,讓學生可以了解台灣部分文化的弱勢地位,學習尊重與欣賞他人,此外,也藉此課程希望讓學生感受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培養文化認同,增進學生品德教育的養成。

建議與

省思

本堂課藉由馬賽克拼貼實作,作為驗收學生在此次課程的總結性評量,故在課前教師需要與校內行政溝通協調、老師協同教學合作之外,也要有充分的活動準備以及突發狀況的因應措施,而在課間也須多加注意各組準備以及蒐集資料的情況,並且給予適時的幫助。實際實作時,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展現他們的成果,但也要注意到活動進行的安全,而在活動之後,並非結束,還必須透過反思的進行,讓學生進一步去思考此活動的目的以及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是否有藉此去深入思考弱勢文化如何創新、改變等,實為重要,才能夠達到活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