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12
─企業管理 管理概論 .................................................................. 1 管理學派的演進 ................................................... 10 組織文化與環境 ................................................... 21 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 28 管理決策 ................................................................ 35 規劃:管理功能之首 .......................................... 48 規劃技術 ................................................................ 53 策略管理 ................................................................ 59 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 .......................................... 72 管理溝通與資訊科技 .......................................... 84 第十一章 組織成長、變革與創新 ...................................... 86 第十二章 組織行為 ................................................................ 95 第十三章 群體、團隊與衝突管理 .................................... 108 第十四章 .................................................................. 125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Feb-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企業管理第 一 章 管理概論 ..................................................................1

第 二 章 管理學派的演進 ...................................................10

第 三 章 組織文化與環境 ...................................................21

第 四 章 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28

第 五 章 管理決策 ................................................................35

第 六 章 規劃:管理功能之首 ..........................................48

第 七 章 規劃技術 ................................................................53

第 八 章 策略管理 ................................................................59

第 九 章 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 ..........................................72

第 十 章 管理溝通與資訊科技 ..........................................84

第 十 一 章 組織成長、變革與創新 ......................................86

第 十 二 章 組織行為 ................................................................95

第 十 三 章 群體、團隊與衝突管理 ....................................108

第 十 四 章 激 勵 ..................................................................125

Page 2: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 十 五 章 領導理論 ..............................................................143

第 十 六 章 控 制 ..................................................................160

第 十 七 章 全球化經營之管理.............................................167

第 十 八 章 行銷概論 ..............................................................172

第 十 九 章 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市場 ....................................186

第 二 十 章 目標行銷:市場區隔、目標市場、定位 .....207

第二十一章 產品策略與服務行銷 ........................................222

第二十二章 價格策略 ..............................................................240

第二十三章 通路策略 ..............................................................245

第二十四章 推廣策略 ..............................................................251

第二十五章 生產管理與作業管理 ........................................260

第二十六章 人力資源管理 .....................................................278

第二十七章 財務管理 ..............................................................292

Page 3: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一章 管理概論 1

第一章

管 理 概 論

關於 Katz 所研究之管理者能力,何者錯誤?

技術性能力(Technical Skills)指的是具備特定領域之專業知

識與技能

人際關係能力(Human Relation Skills)是指能與他人良好共

事之能力

概念性能力(Conceptual Skills)是指對抽象與複雜情境具備

思考與分析的能力

三種技能對不同階層管理者而言皆須具備且重要性一樣

之定義皆對,三種技能對不同階層管理者而言皆須具

備,但重要性不同。概念性能力對高階主管重要性最大;技

術性能力對基層主管重要性最大;人際關係能力則是對於承

上啟下、具多重角色衝突(高階主管交付任務的達成者、安

撫基層主管完成任務的協調者)的中階主管之重要性最大。

對於企業的中階管理者應特別加強何種能力的訓練?

技術能力 戰略能力 企劃能力 協調能力

對於承上啟下、具多重角色衝突(高階主管交付任務的達成

者、安撫基層主管完成任務的協調者)的中階主管,協調能

力之訓練是重要的。

下列何者為權變觀點?

一種管理理論可適用於任何情況

組織內的功能領域之決策和行動會互相影響

簡化的理論模式可應用在各種變化的情況下

Page 4: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2 企業管理

組織基於組織特性差異與環境的變化,面臨不同的情況,採取

不同的管理方式

:為管理程序學派之主張;:為系統學派的系統概念,

決策和行動形成管理的系統,在此管理系統內,決策子系統

與行動子系統互為關聯與影響;:為管理科學學派解決管

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有關公司法所規定之公司,何者錯誤?

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為董事會

董事會主要負責公司經營業務的監督角色,是公司治理主要的

範圍之一

公司最高負責人在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為董事

有限公司由一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

其責任

: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為股東大會;:公司治理主要的範

圍包括董事會負責公司經營業務的監督角色以及維持財務資

訊的公開透明與及時揭露;:依公司法第 8 條第 1 項:「

本法所稱公司負責人: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

代表公司之股東;在有限公司、股分有限公司為董事。」

在管理程序中,設定組織的目標與決定達成組織目標的手段,為

何項管理功能?

生產 組織 規劃 控制

本題為「規劃」之定義題。

下列名詞解釋何者有誤?

效率(Efficiency):意味著把事情做對

組織(Organization):指一群人為了追求某種共同目的而形

Page 5: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一章 管理概論 3

成的集合體

效能(Effectiveness):指在產生輸出的過程中不浪費輸入

不確定性(Uncertainty):指一個人缺乏足夠的資訊來推估替

代方案結果的機率

:應是指效率,而效能則是輸出的結果能夠達成原先設定

的目標。

下列何者關於臺灣中小企業的描述錯誤?

資本與規模小,在產業中影響力較小,通常為產業價格接受者

在市場上缺乏談判的議價力

在組織結構與策略上,較缺乏彈性

在薪資結構上,通常較大企業缺乏競爭力

臺灣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小,在組織結構的轉變上較具彈性,

策略也容易隨著環境調整。

依管理學家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對管理者角色的分類,

當管理者安排策略與評估會議以處理困擾時,則此時管理者之角

色稱為:

頭臉人物 資源分配者 創業家 困擾處理者

依管理學家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對管理者角色的分類,

當管理者需代表組織參加企業合作的剪綵活動時,則此時管理者

之角色稱為:

聯絡者 領導者 企業家 頭臉人物

頭臉人物(Figurehead)對外代表企業進行社交儀式,又稱

為代表人物。

下列何者不是管理者在扮演人際間的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時應從事的人物角色?

Page 6: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4 企業管理

聯絡者(Liaison Role) 偵察者(Monitor Role)領導者(Leader Role) 代表人物(Figurehead Role)

偵察者屬於資訊角色。

總經理在公司的年度表揚大會上頒發獎金給績效卓越的員工是屬

於 Mintzberg 所指管理者的:

傳播者角色 企業家角色

領導者角色 資源分配者角色

透過頒發獎金給績效卓越的員工,激勵內部員工,讓部屬瞭

解組織所重視的目標,此時管理者扮演的是領導者角色。

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認為管理者需扮演十種不同的角色

,請問下列角色中何者屬於「資訊角色」?

聯絡者(Liaison)資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傳播者(Disseminator)談判者(Negotiator)

為人際角色;、為決策角色。

管理學者明茲伯格(H. Mintzberg)曾對美國一百家大企業的領

導者進行工作內容調查,發現他們一天的工作時間中幾乎有百分

之八十是花在那些工作上?

策略規劃 績效考核

會議與溝通工作 目標訂定

此為明茲伯格的研究結果。

管理的主要核心目的為何?亦即組織為何需要管理?

因為組織有許多資源

Page 7: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一章 管理概論 5

因為組織有目標須完成

因為組織有人員需要妥善運用

因為組織有許多部門需要協調

因為有目標須完成,才需管理人員、設備等各種資源配置,

乃至於部門協調等事務。

主張企業運作會受到組織內外在系統影響的管理理論為:

系統理論 行為論 動機論 權變論

系統理論主張企業運作會受到組織「內外在系統」影響;此

外,與外在系統(環境)互動的系統,為「開放系統」。

在同樣的努力下,「第一次就做好」(Do Right at First Time)是表示:

高效率、低效果 低效率、高效果

高效率、高效果 低效率、低效果

在同樣的努力下,表示生產投入一樣,但強調第一次而非第

二次、第三次才作好,即不必浪費更多資源,資源浪費率最

低,所以有「高效率」;另外,強調「做好」,而非「沒做

好」,則表示有完成、達成目標,此為「高效果」。

組織的運作,係一開放系統的管理意指:

一成為變 固執守成

僵化 考量內外在情境

開放系統:指會考量內外環境變化與環境有互動的系統。

關於管理者的敘述,何者為非?

管理者是指那些與他人共事且透過他人,藉由協調工作活動的

分配以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Page 8: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6 企業管理

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部門與層級疆界

管理者常花很多時間協調跨部門的工作

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要專業分工、工作分配與責任

明確;例如在其提出之職能式組織中,八位領班各司其職,

而操作工人在執行工作過程發生難以解決的特定問題時,可

以就教具有專長的領班;若是例行性問題,工人則依例行程

序處理,這也就是「例外管理」的專業分工精神。

※、、之敘述可詳見 Robbins 管理學第一章。

關於管理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根據功能學派的說法,管理者透過某些行動或職責,來有效率

與有效能地協調他人的工作

亨利費堯首先提出所有管理者都是在執行規劃、組織、命令

、協調、控制等五項基本的管理功能

決定需要做什麼、如何做以及分配誰去做,屬於規劃功能

監督各項活動,以確保所有工作能按計畫執行,屬於控制功能

依 Robbins 管理學,管理功能通常包括規劃、組織、領導、

控制等四項。確定目標、制定策略與發展計畫方案來協調活

動,屬於規劃功能;決定需要做什麼、如何做以及分配誰去

做,屬於組織功能;指導、激勵團隊成員,並處理和人有關

的其他事物,屬於領導功能;監督各項活動,以確保所有工

作能按計畫執行,屬於控制功能。

管理者透過工作指導、激勵、溝通、團隊衝突解決,來影響部屬

趨向組織目標達成的過程,稱為:

Page 9: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一章 管理概論 7

目標管理 工作設計 領導 規劃

此為 Robbins 管理學第一章對於「領導」功能的定義。

任一重要社會任務,不論是從經濟生產或衛生保健,教育或環境

維護,新知識之追求或國防任務,全都交由一些大型組織機構擔

任。此一社會的組織型態,杜拉克(Drucker)稱為: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機構性社會(Society of Institution)社會助長

功能性社會(Society of Functionality)

本題為許士軍管理學內針對杜拉克(Drucker)所指稱「機

構性社會」的定義。「社會助長」:指由於眾人的注意,加

強個體的動機,因此在眾人面前的表現比自己單獨作業時要

好;「社會助長」屬於「管理群體與團隊」的章節內容。

關於組織構成要素,何者為誤?

Hodge & Johnson(1970)提出組織構成要素包括:人員、目

標、責任、組織、協調

企業投入 5M 要素包括人力(Man)、財力(Money)、物力

(Material)、機器設備(Machine)、技術方法(Method)人力(Man)、金錢(Money)、物料(Material)、機器設

備(Machine)、技術(Method)、市場(Market)、士氣(

Morale)、管理(Management),稱為企業投入「8M」要素

企業構成五大要素包括生產、管理、利潤、風險、效率

Hodge & Johnson(1970)提出組織構成要素包括:人員、

目標、責任、設備及工具、協調。

企業經營會面臨效率(Efficiency)與效能(Effectiveness)的問

Page 10: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8 企業管理

題。下列有關效率與效能的敘述,何者正確?

效能是指企業面臨的成本問題

效率是企業面臨的目標達成問題

效能是指實際產出與期望投入成本的關係

效率是指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企業面臨的成本問題是指效率;:企業面臨的目標達

成問題是指效能;:效能是指實際產出與期望產出的關係

,公式為「效能實際產出期望產出」;:正確,效率

公式為「效率實際產出實際投入」。

關於管理功能、企業功能與績效之關係,何者錯誤?

管理者活動以所欲達成的功能性任務來描述,稱為「管理功能

」;企業欲達成之目標以所欲執行的功能性任務表示,即稱為

「企業功能」,或稱為「業務功能」

管理績效是指一管理者在從事「管理功能」上的表現

管理績效是指組織(所有)活動的最終結果,組織績效則為衡

量管理有效與否的指標

管理績效是影響組織績效的重要因素,但並非影響組織績效的

唯一因素

:依 Robbins 管理學,管理績效為衡量管理有效與否的指

標,組織績效則是指組織(所有)活動的最終結果;:正

確敘述,依許士軍管理學,管理績效是影響組織績效的重要

因素、但非唯一因素,因為組織績效尚會受到其他諸如市場

需求、競爭、科技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組織型態有多種,其中最容易設立,也最容易解散的組織為:

獨資 合夥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Page 11: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第一章 管理概論 9

獨資:由一人出資,並擔負(完全)經營責任;為一人責任

的組織,最容易設立,也最容易解散。

下列有關公司組織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重大事項,必須經由股東大會議決

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管理人員缺乏所有權,可能對公司

成敗較不關心

若缺乏適當的公司治理機制,公司容易被少數人把持,產生流弊

股東的投資,非經其他全體股東同意,不得中途退出或轉讓

股東的投資,不須經其他全體股東同意,可中途退出或轉讓。

Page 12: GA09-目錄book.sir.com.tw/prvpdf/010GA091304.pdf由於組織與工作本質不斷改變,許多企業中,管理者與員工的 界線不再像以往那麼清楚 科學管理學派泰勒主張管理者與員工之工作與責任分配要打破

10 企業管理

第二章

管理學派的演進

「將工作動作進行分析及合理化,消除非必要的動作以提高工作

效率」是下列那一位管理學者的重要貢獻?

甘特(Gantt) 吉爾博斯(Gilbreth)泰勒(Taylor) 費堯(Fayol)

吉爾博斯著名的研究為砌磚研究,減少了砌磚動作,屬於工

作流程的削減。

以下何管理理論較關心組織整體,以及如何使組織更具效能?

科學管理理論 行為管理理論

一般行政管理理論 決策管理理論

一般行政管理理論即為管理程序學派理論,重視的是組織整

體的管理,與科學管理學派之專注工廠操作層面的生產效率

提升不同。

亨利‧費堯認為一個管理者有五項基本的管理功能,包括規劃、

組織、協調、控制及:

財務 行銷 用人 指揮

Fayol 將管理設計為一套普遍適用的功能組合,視規劃(

Planning)、組織(Organizing)、命令(Command)、協

調(Coordination)與控制(Control)為管理之五大要素。

命令又可譯為指揮(指揮命令之意)。

古立克(L. H. Gulick)提出 POSDCoRB 彰顯「行政管理」的七

項主要功能,其中 R 所指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