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三层能望远epaper.ntrb.com.cn/new/ntrb/page/1/2019-07/20/b03/...分析等同起来,而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设...

1
执编:刘卫锋 美编:邱珹 校对:曹云 组版:邱珹 2019 年 7 月 20 日 星期六 B3 南通教育 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已走过的百余年里,良师如林,李吉林老师无疑是一棵参天大树。 我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八年是在通师二附度过的。回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我在心底感谢通师二附给 予我的滋养。在二附,有许多的事值得铭记,有许多的人值得感谢,李吉林老师及其情境教育给予我专 业上的滋养和激励即是其中之一。 小楼三层能望远 —回忆和李吉林老师共事的日子 刘卫锋 在研究所期间,参与李老师文集前期整理的部分工作时,得以有机会阅读了李老师教育生涯各阶段 的研究成果,对她的专业成长轨迹有了全景式的了解,她志于教育事业、不断追求学术高度的进取精神, 激励着我用激情去创造,用智慧去耕耘,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勤勉严谨治学。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我 那曾经在教育教学田野里耕作的辛勤和自得,转为另一种劳作与体验,但角色的转换并没有一下子扭转 我在通师二附小工作的那些年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的惯性痴迷。我想,固守的不在于 所谓的研究成果,而在乎一种精神,一种敏锐的洞察,一种热情的关注,一种潜心的行动。 常想起李吉林老师在那栋三层小楼为年轻教师的题字珍惜青春年华,追求幸福人生! 老师们要上竞赛课了,往往会请教李老 师。记得2007年初,我所在的教研组全体成 员和李吉林老师共同研讨《孔子游春》的教学, 李吉林老师高屋建瓴的教材解读、重点突出的 教法设计、注重理蕴的教学思路给我们以巨大 的启发,并引发我对语文教学现状的一些理性 思考。 《孔子游春》全文记叙孔子与弟子春游泗 水河畔的事情,内容大概可分为“泗水春景” “观水论水”“漫谈志向”三部分。由于赛事要 求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所以我们的意见都趋 向择文章之要而教,但是教学内容的要点、重 点是什么呢?此时,各种理解不尽相同,有的 主张围绕文章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一句深入下去,重点放在孔子与弟子的情谊 上;有的认为教学当突出孔子作为教育大师、 善施教化的特点;有的主张重点教学“论水”部 分,“漫谈志向”可略带而过,联系这篇文章来 源的古代典籍,让学生在了解本文创作渊源的 基础上生发开去,学会一种对古代文化进行当 代再创造的思维;有的认为这篇文章属于叙事 范畴,不适合用“散文”(美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品味语句”来教。 李吉林老师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然后饶 有兴致地谈起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这篇文章 适合也需要采取“重点精读”的教学策略,重点 部分就是“论水”“漫谈志向”,至于“泗水春 景”,因为儿童对春天的感受并不陌生,而且 这段文字华彩绚丽,词藻铺陈,不必花大精力 学习。但是这堂课需要一种理念来贯串,课 堂伊始,可以通过一些资料的引入让儿童对 孔子这位世界级思想大师产生一种惊叹,比 如他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儒家文化圈国家 对孔子的推崇,西方国家对孔子思想的钦敬 等。至于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李老师提 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介绍性的语言一定 贴近儿童,它不是诸如“孔子,名丘,鲁国人” 这样的表述,而是教师口语化而不失庄重的 讲述,甚至可以先让儿童说说对孔子的了解, 然后在对话中逐渐揭示出孔子的伟大,使学生 激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带着对孔子的满心崇 敬(“大哉,孔子!”)走进课文的学习,让孔子的 形象“一下子立起来”,而且这种对大师的仰慕 之情要贯穿整个课堂的学习,这是文化的熏陶 和感染。 针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李老师主张在课堂 上唤起学生心理上对“孔子这位文化巨人”的敬 仰,并在这种心境下持续整堂课的学习过程,这 让我对情境教学的原则之一“以情为纽带”加深 了认识,这“情”不仅仅指学生的一种积极情绪, 它的内涵有多个向度,文章中“情”的因素、教师 个人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所产生的 “爱憎喜好”等都包含其中。我们在备课时首先 要披文如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情感,然后用 我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整合资源,并用合适的 方式,如语言描绘或音乐图画等创设情境,将各 种资源中的情感渲染出来,使学生在这种氛围 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因此形成一种积极 的学习心向。 在“论水”这一环节,执教老师试图链接相 关古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比较着阅读。李 吉林老师赞同这一思路,认为可以增强课堂的 文化底蕴,但是原文太深奥,不能全部出示,需 要删去一些,留下这些即可:子贡问曰:“君子 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似德; 似仁;似义;似勇……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 也。”在营造出孔子凝神观看水的情境后,前半 部分子贡的问话可以作为过渡引入,将学生自 然带进对孔子言论的学习之中。在联系课文 时孩子能够读懂浅显的古文,这会给他们以信 心和兴趣,达到文化熏染的目的。这种点到即 止的有限拓展主张让我深受启发:文化的深度 不要远离儿童的高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 目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是一种伤害。 对“漫谈志向”环节的教学,李老师认为同 样可以继续引入一句古文,在“论水”环节是几 个词语,现在可以是一句话—子曰:“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较之先前,略有坡 度。在教法上,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 进入“师生漫谈志向”的情境,顺便将课文中表 示动作神态的词语加以形象化的理解。至于 课文最后一句话“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稍 微带过即可,让学生大略知道其中的双重含义 则可。此外,李老师还提醒执教者注意对课文 中的生字词的教学,首先对它们 作一难易区分,然后突出其中的 “难字”进行教学。 参与此次备课研讨,我对“提 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一俗语 的理解更深刻了,它不仅是一 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动的 实践智慧。课文重点的确定 我们应从大处着眼,秉承“删 繁就简三秋树”的气 度。唯有抓住课文内容 的重点实施教学,并在 教材处理、资源拓展、教 法选择等方面时刻记取 “从儿童出发、贴近儿 童、为了儿童”的原则, 方能臻入有效语文教学 之醇境。 在李老师的倡导下,研究所成立了理论 学习小组,她身体力行,成为我们年轻人的 楷模。她的学习往往结合自身的实践,所以 她每次的学习感言总是既有高度,又具有现 实意义。 在 2002 年 4 月 12 日的例会上,她谈了 学习维果茨基理论的思考,她说,教师应不 断地赞赏有进步的学生,用“心血”来爱孩 子;教师的语言应是理性、情感的,而不是低 俗、随意的;语文教学的“问题情境”不能与 分析等同起来,而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设 计,而不是陷入分析的泥潭。这些话,即使 现在看来,依然是那样的亲切而深刻。 2003 年 2 月的一次假期读书情况交流 时,李老师说她学习了李秉德的《一个老年 教师的心声》,联系李秉德三十年代的“廉方 教学法”实验,结合情境教育的实践,她有 许多精辟的见解,如:“在有限、宝贵的时间 里,让儿童学习优质的内容,要超越课本, 超越教材。”“减负之所以未能深入继续,在 于未在同时提出对‘提高质量’的要求。” “情境教育是创新的产物,它本身也需要创 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数学方面,如何 带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中,在生活中学数学, 在实际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从而明白其 中的科学道理。”最后,她特别强调,要“以实 践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这种学以致用的 态度,启迪我们在实践中遇到困惑时要善于 向书本学习。 2002年底,李老师应邀参加建构主义 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并作大会主旨 发言,我和同事王美随行。会后,我们在华 师大内的书店买了一些书。回到南通后,李 老师嘱咐我们分头阅读,以便进一步增强对 建构主义研究的了解。而在 9 月举行的两 个国家级课题开题论证会上,李老师介绍 “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的理论支撑 时,就曾提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情境 中的主动发展,建构自己的经验。但对建构 主义的学习并没有因为课题的成功开题而 结束,李老师不断在学习中创新自己的思 路,拓展研究的空间。在我们交流学习所得 的时候,李老师也会就她感兴趣的内容打破 砂锅问到底,有一次,我介绍了一个教育家 的理论和实践,李老师马上很感兴趣地问: “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就像一个刚入 学的孩子那样。这种倾听与追问,激励着我 们更加认真细致地读书,深入缜密地思考。 而这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也启发我们应如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对阅读的体认,在 我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 会·明日之学校》时更加深刻,前者封二上有 一句话“本书是一部堪与柏拉图《理想国》、 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书”。我忽然体 悟到,在有限的生命里,首先应当阅读教育 名著中的经典之作。 在师范求学期间,李吉林老师的声名已经 如雷贯耳。记得学校当时发给我们一本《小学 语文情境教学》,就是老师的著作,上面有她的 画像,出自范曾之手。到了二附,我能感受到 大家对李老师的敬重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 落。她办公的地方在镜心楼顶楼东侧,虽然只 是三层的楼,但在大家的心目中,那里无疑代 表着一种学术的高度。所以,走进那里,聆听 李老师的教诲往往成为教师们的一种幸福。 当然,那里的门向每一位教师敞开,因为李老 师喜欢和教师们在一起,无所不谈。 李老师奖掖后学,学校也十分支持李老师 的科研工作。工作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一边在 学校上课,一边在研究所理论部兼职。我已记 不起第一次登上三楼情境教育研究所的准确 时间,但我曾一次又一次登临,每一次都能从 那里获得诸多教益。这种置身其间,完全是情 境式的。李老师是一个随和的人,她认为平等 宽松的氛围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研究 所虽然也有事务性的工作,但是因为有了定期 召开的例会、理论学习和研讨,大家觉得生活 很丰富,合作很融洽。这种工作和学习紧紧相 融的方式兼具许多优点,既有认知学徒式的在 场,又不乏苏格拉底产婆术般的对话,许多智 慧的火花常常在不经意的交谈中迸射出来。 2002 年 2 月 24 日例会,其特别之处在于 它是一次研究新学期研究所工作的会议。会 议的主题围绕情境教育网的建设和科研课题 的管理展开,提出了网站建设要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发挥大家的才智。并确定每周六上午 十点半是研究所成员的碰头时间。在这次会 上,成立了信息组、理论组、课题组、网站建设 组等,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到了3月30日 的例会,着重就“优化情境,提高德育的实效 性”(全国教育学会课题)和“开发情境课程的实 验与研究”(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的分层管理进 行了讨论部署。当时,李吉林老师有几点意见 非常好,我赶紧记在了本子上。她说,“德育要 有实效,要内化,变成行为的,变成情感的。” “年 级课题要考虑层次性、阶段性(渐次认识)。” “孩 子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德育活动应思考的问 题。”谈到学习和向专家请教,她要求大家“先自 学专家理论,武装自己,然后听专家介绍”。谈 到研究,她说要“开展理论学习,结合理论学习 来探索工作。”她的这种走自己的路,自力更生, 首先强健自身的态度深深感染了大家。 在课题研究的重要节点,或者教学研究 进入一个高位有停滞不前的苗头时,她总是 想尽办法努力推动,乃至身体力行做好表 率。记得2002年9月,连续召开了多次科研 工作会议。9 月 9 日她召集学校领导及有关 处的负责人,就“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 究”课题申报材料中的课题论证部分,再次带 领大家学习情境课程的四大理论支撑,指出 学科情境课程要突出“镶嵌在情境之中”。9 月12日的会议,她再次强调,将知识点镶嵌 在“情境”之中,使学生进入其中,老师转变角 色,成为指导者、合作者……(实现)师生间的 真情交融,师生互动。时任校长吴和平也适 时提出:“希望各位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坚信不 改革就没有出路,从事务中解脱出来,不研究 就没有特色,组织全校老师加强学习,更新观 念,学习新课标,实践情境教育的成果。”副校 长、主任们也纷纷表态。在这次会议上,我就 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作了交流,提出以“文化专 题”的形式整合教材,与“单元组合”相融,使学 生既在习作上有帮助,同时获得文化的熏陶。 最后,李老师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搞科研, 儿童的发展包括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两者应 互相融合统一,而不是对立。”“对‘情境’的理 解要加深,一切知识存在于情境之中,一切知 识运用于情境之中。”“情境课程的五块是不同 的领域,但其设置的目的是一致的,用‘美智趣 ’构建生活的世界,利用儿童经验,强调体验, 突出‘个性’,使学生成为人、社会、自然的融 合,和谐统一,构成自主性、社会性、自然性相 统一的新主体。”“要通过科研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开发创造性,从而确保质量,向四十分钟要 质量。要抓本质:调动学生主体性;抓关键:基 础知识少而精;抓手段:教学形象、鲜明、生动, 在优化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教学与现实生活 相沟通。”9 月 28 日,两大课题开题论证会在二 附成功举行,情境教育研究和学校发展历程中 的一件大事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办成 了!李老师当然功不可没。她的这种认准了 目标就奋力进击、百折不回的执着让我心生敬 —干事业,需要一种忘我的精神! 听李老师话科研 听李老师讲备课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Jan-2020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小楼三层能望远epaper.ntrb.com.cn/new/ntrb/page/1/2019-07/20/B03/...分析等同起来,而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设 计,而不是陷入分析的泥潭。这些话,即使

执编:刘卫锋 美编:邱珹 校对:曹云 组版:邱珹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B3 南通教育

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已走过的百余年里,良师如林,李吉林老师无疑是一棵参天大树。我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八年是在通师二附度过的。回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我在心底感谢通师二附给予我的滋养。在二附,有许多的事值得铭记,有许多的人值得感谢,李吉林老师及其情境教育给予我专业上的滋养和激励即是其中之一。

小楼三层能望远——回忆和李吉林老师共事的日子

■刘卫锋

在研究所期间,参与李老师文集前期整理的部分工作时,得以有机会阅读了李老师教育生涯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对她的专业成长轨迹有了全景式的了解,她志于教育事业、不断追求学术高度的进取精神,激励着我用激情去创造,用智慧去耕耘,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勤勉严谨治学。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我那曾经在教育教学田野里耕作的辛勤和自得,转为另一种劳作与体验,但角色的转换并没有一下子扭转我在通师二附小工作的那些年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的惯性痴迷。我想,固守的不在于所谓的研究成果,而在乎一种精神,一种敏锐的洞察,一种热情的关注,一种潜心的行动。

常想起李吉林老师在那栋三层小楼为年轻教师的题字——

珍惜青春年华,追求幸福人生!

老师们要上竞赛课了,往往会请教李老师。记得2007年初,我所在的教研组全体成员和李吉林老师共同研讨《孔子游春》的教学,李吉林老师高屋建瓴的教材解读、重点突出的教法设计、注重理蕴的教学思路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并引发我对语文教学现状的一些理性思考。

《孔子游春》全文记叙孔子与弟子春游泗水河畔的事情,内容大概可分为“泗水春景”

“观水论水”“漫谈志向”三部分。由于赛事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所以我们的意见都趋向择文章之要而教,但是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是什么呢?此时,各种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主张围绕文章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一句深入下去,重点放在孔子与弟子的情谊上;有的认为教学当突出孔子作为教育大师、善施教化的特点;有的主张重点教学“论水”部分,“漫谈志向”可略带而过,联系这篇文章来源的古代典籍,让学生在了解本文创作渊源的基础上生发开去,学会一种对古代文化进行当代再创造的思维;有的认为这篇文章属于叙事范畴,不适合用“散文”(美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品味语句”来教。李吉林老师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然后饶

有兴致地谈起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也需要采取“重点精读”的教学策略,重点部分就是“论水”“漫谈志向”,至于“泗水春景”,因为儿童对春天的感受并不陌生,而且这段文字华彩绚丽,词藻铺陈,不必花大精力学习。但是这堂课需要一种理念来贯串,课堂伊始,可以通过一些资料的引入让儿童对孔子这位世界级思想大师产生一种惊叹,比如他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儒家文化圈国家对孔子的推崇,西方国家对孔子思想的钦敬

等。至于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李老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介绍性的语言一定贴近儿童,它不是诸如“孔子,名丘,鲁国人”这样的表述,而是教师口语化而不失庄重的讲述,甚至可以先让儿童说说对孔子的了解,然后在对话中逐渐揭示出孔子的伟大,使学生激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带着对孔子的满心崇敬(“大哉,孔子!”)走进课文的学习,让孔子的形象“一下子立起来”,而且这种对大师的仰慕之情要贯穿整个课堂的学习,这是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针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李老师主张在课堂上唤起学生心理上对“孔子这位文化巨人”的敬仰,并在这种心境下持续整堂课的学习过程,这让我对情境教学的原则之一“以情为纽带”加深了认识,这“情”不仅仅指学生的一种积极情绪,它的内涵有多个向度,文章中“情”的因素、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所产生的

“爱憎喜好”等都包含其中。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披文如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情感,然后用我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整合资源,并用合适的方式,如语言描绘或音乐图画等创设情境,将各种资源中的情感渲染出来,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因此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向。

在“论水”这一环节,执教老师试图链接相关古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比较着阅读。李吉林老师赞同这一思路,认为可以增强课堂的文化底蕴,但是原文太深奥,不能全部出示,需要删去一些,留下这些即可: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似德;似仁;似义;似勇……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也。”在营造出孔子凝神观看水的情境后,前半部分子贡的问话可以作为过渡引入,将学生自

然带进对孔子言论的学习之中。在联系课文时孩子能够读懂浅显的古文,这会给他们以信心和兴趣,达到文化熏染的目的。这种点到即止的有限拓展主张让我深受启发:文化的深度不要远离儿童的高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是一种伤害。

对“漫谈志向”环节的教学,李老师认为同样可以继续引入一句古文,在“论水”环节是几个词语,现在可以是一句话——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较之先前,略有坡度。在教法上,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进入“师生漫谈志向”的情境,顺便将课文中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加以形象化的理解。至于课文最后一句话“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稍微带过即可,让学生大略知道其中的双重含义则可。此外,李老师还提醒执教者注意对课文中的生字词的教学,首先对它们作一难易区分,然后突出其中的

“难字”进行教学。参与此次备课研讨,我对“提

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一俗语的理解更深刻了,它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动的实践智慧。课文重点的确定我们应从大处着眼,秉承“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气度。唯有抓住课文内容的重点实施教学,并在教材处理、资源拓展、教法选择等方面时刻记取

“从儿童出发、贴近儿童、为了儿童”的原则,方能臻入有效语文教学之醇境。

在李老师的倡导下,研究所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她身体力行,成为我们年轻人的楷模。她的学习往往结合自身的实践,所以她每次的学习感言总是既有高度,又具有现实意义。

在2002年4月12日的例会上,她谈了学习维果茨基理论的思考,她说,教师应不断地赞赏有进步的学生,用“心血”来爱孩子;教师的语言应是理性、情感的,而不是低俗、随意的;语文教学的“问题情境”不能与分析等同起来,而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设计,而不是陷入分析的泥潭。这些话,即使现在看来,依然是那样的亲切而深刻。

2003年2月的一次假期读书情况交流时,李老师说她学习了李秉德的《一个老年教师的心声》,联系李秉德三十年代的“廉方教学法”实验,结合情境教育的实践,她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如:“在有限、宝贵的时间里,让儿童学习优质的内容,要超越课本,超越教材。”“减负之所以未能深入继续,在于未在同时提出对‘提高质量’的要求。”

“情境教育是创新的产物,它本身也需要创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数学方面,如何带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中,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实际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从而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最后,她特别强调,要“以实践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这种学以致用的态度,启迪我们在实践中遇到困惑时要善于向书本学习。

2002年底,李老师应邀参加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并作大会主旨发言,我和同事王美随行。会后,我们在华师大内的书店买了一些书。回到南通后,李老师嘱咐我们分头阅读,以便进一步增强对建构主义研究的了解。而在9月举行的两个国家级课题开题论证会上,李老师介绍

“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的理论支撑时,就曾提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主动发展,建构自己的经验。但对建构主义的学习并没有因为课题的成功开题而结束,李老师不断在学习中创新自己的思路,拓展研究的空间。在我们交流学习所得的时候,李老师也会就她感兴趣的内容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次,我介绍了一个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李老师马上很感兴趣地问:

“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那样。这种倾听与追问,激励着我们更加认真细致地读书,深入缜密地思考。而这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也启发我们应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对阅读的体认,在我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时更加深刻,前者封二上有一句话“本书是一部堪与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书”。我忽然体悟到,在有限的生命里,首先应当阅读教育名著中的经典之作。

在师范求学期间,李吉林老师的声名已经如雷贯耳。记得学校当时发给我们一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就是老师的著作,上面有她的画像,出自范曾之手。到了二附,我能感受到大家对李老师的敬重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她办公的地方在镜心楼顶楼东侧,虽然只是三层的楼,但在大家的心目中,那里无疑代表着一种学术的高度。所以,走进那里,聆听李老师的教诲往往成为教师们的一种幸福。当然,那里的门向每一位教师敞开,因为李老师喜欢和教师们在一起,无所不谈。

李老师奖掖后学,学校也十分支持李老师的科研工作。工作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在研究所理论部兼职。我已记不起第一次登上三楼情境教育研究所的准确时间,但我曾一次又一次登临,每一次都能从那里获得诸多教益。这种置身其间,完全是情境式的。李老师是一个随和的人,她认为平等宽松的氛围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研究所虽然也有事务性的工作,但是因为有了定期召开的例会、理论学习和研讨,大家觉得生活很丰富,合作很融洽。这种工作和学习紧紧相融的方式兼具许多优点,既有认知学徒式的在场,又不乏苏格拉底产婆术般的对话,许多智慧的火花常常在不经意的交谈中迸射出来。

2002年2月24日例会,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次研究新学期研究所工作的会议。会议的主题围绕情境教育网的建设和科研课题的管理展开,提出了网站建设要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发挥大家的才智。并确定每周六上午十点半是研究所成员的碰头时间。在这次会上,成立了信息组、理论组、课题组、网站建设组等,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到了3月30日的例会,着重就“优化情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全国教育学会课题)和“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的分层管理进行了讨论部署。当时,李吉林老师有几点意见非常好,我赶紧记在了本子上。她说,“德育要有实效,要内化,变成行为的,变成情感的。”“年级课题要考虑层次性、阶段性(渐次认识)。”“孩子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德育活动应思考的问题。”谈到学习和向专家请教,她要求大家“先自学专家理论,武装自己,然后听专家介绍”。谈到研究,她说要“开展理论学习,结合理论学习来探索工作。”她的这种走自己的路,自力更生,首先强健自身的态度深深感染了大家。

在课题研究的重要节点,或者教学研究进入一个高位有停滞不前的苗头时,她总是想尽办法努力推动,乃至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记得2002年9月,连续召开了多次科研工作会议。9月9日她召集学校领导及有关处的负责人,就“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材料中的课题论证部分,再次带领大家学习情境课程的四大理论支撑,指出学科情境课程要突出“镶嵌在情境之中”。9月12日的会议,她再次强调,将知识点镶嵌在“情境”之中,使学生进入其中,老师转变角色,成为指导者、合作者……(实现)师生间的

真情交融,师生互动。时任校长吴和平也适时提出:“希望各位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坚信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从事务中解脱出来,不研究就没有特色,组织全校老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学习新课标,实践情境教育的成果。”副校长、主任们也纷纷表态。在这次会议上,我就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作了交流,提出以“文化专题”的形式整合教材,与“单元组合”相融,使学生既在习作上有帮助,同时获得文化的熏陶。最后,李老师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搞科研,儿童的发展包括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两者应互相融合统一,而不是对立。”“对‘情境’的理解要加深,一切知识存在于情境之中,一切知识运用于情境之中。”“情境课程的五块是不同的领域,但其设置的目的是一致的,用‘美智趣’构建生活的世界,利用儿童经验,强调体验,突出‘个性’,使学生成为人、社会、自然的融合,和谐统一,构成自主性、社会性、自然性相统一的新主体。”“要通过科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创造性,从而确保质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抓本质:调动学生主体性;抓关键:基础知识少而精;抓手段:教学形象、鲜明、生动,在优化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教学与现实生活相沟通。”9月28日,两大课题开题论证会在二附成功举行,情境教育研究和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办成了!李老师当然功不可没。她的这种认准了目标就奋力进击、百折不回的执着让我心生敬意——干事业,需要一种忘我的精神!

听李老师话科研

听李老师讲备课

听李老师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