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首诗 捡回金子般的童心 -...

1
金 子 美 玲(1903—1930),活 跃 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 去世时年仅 26 岁。其作品一度被世人 遗忘。1984年,金子美玲生前留下的 512首作品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 目,并广为流传。迄今为止,金子美玲 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 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 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捡回金子般的童心 金子美玲的诗 【诗人简介】 链接 听一首诗 FUYANG DAILY 达夫弄·文艺圈 13 2017 6 1 日 星期四 版面统筹 | 蒋立波 版式设计 | 施锡梅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 记者 寿光晓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报新媒富阳假日“听一首诗”特别推出儿童节专题。请孩子们读“给孩子的诗”,读玻璃般清澈透明的童诗。 这些诗出自日本女诗人金子美玲之手,收录于《向着明亮那方》。她的诗具有超凡的想像力,字里行间“有一种融融温情笼罩着整个童谣”。 “如果山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到东京吧”“如果天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见上帝吧” —金子美玲的童诗是童心做的,我们带着孩子一起 感受,触摸,仿佛也捡回了童心—金子般的童心。 来到“听一首诗”录音现场的小嘉宾分别是董亦可、王宇舟、陈时、丁奕清、汤筱恬,我们从公众号的后台报名者中找到了他们。 他们的到来,瞬间让录音室变成了花朵的世界、欢乐的海洋。童稚的声音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欢快地流淌,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了。 他们也在录音台前留影,和父母、指导老师合影,作为自己节日最好的礼物。 因为两位小姑娘的爸爸是同事,所 以,家长们一合计,让丁奕清、汤筱恬共同 读一首诗。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 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看 看还没轮到她们,在爸爸的指导下,姑娘 们在走廊上练了起来。 她们的诗稿上,标记着各自朗读的任 务。声音清脆干净,态度认真极了。 丁奕清戴着眼镜,时常露出顽皮的笑 容。8岁的她,目前在永兴小学读二年 级。汤筱恬则文静许多, 6 岁的她,在二幼 郦城读大班。 两个孩子都在学习很多才艺。丁奕 清学唱歌已经一年了,弹古筝则是每天的 必修课,枯燥的练习,让她哭过好几次鼻 子。但坚持下来,也获得了很多乐趣。不 久前,她参加西湖文化节的古筝比赛,已 经晋级复赛。 而汤筱恬学的则是琵琶,一年来,已 经会弹10多首曲子了。除此之外,她还 学习拉丁舞、围棋、画画。“刚刚还获得富 阳区三棋锦标赛幼儿组女子第一名。”她 爸爸说。 六一节想怎么过? 两个孩子希望能够出去好好玩一下, 或者有几本好书相伴。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 /就像小石头 沉在大海里,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白天 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看不见它却在那 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来自永兴小学六年级的董亦可读的 是《星星和蒲公英》。正如她所说的,“我 上国学班的,和同龄人相比,要成熟些,想 得不太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 亦可说,她已经在思考“读书到底为 了什么”这个问题了。 对于这首诗, 12 岁的亦可也有自己的 理解。她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神秘 感,告诉我们宇宙有无穷的秘密和未被发 现的东西,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看见的 未必是事实或事实的全部,“就像海面的 冰山一样,更多的部分隐藏在深海里”,所 以,要对一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去 仔细调查”。 亦可的兴趣广泛,喜爱阅读、画画、书 法,前不久,她现场创作的书法作品还获 得了富阳艺术节一等奖、杭州艺术节三等 奖。 说起六一节的愿望,她说,这是我最 后一个儿童节了,想买一套自己喜欢的 书。 我曾见过她,这个10岁的小女孩。 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听一首诗”举办 的逸兰湾元宵诗会上,王宇舟朗诵的声音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到了/萤火虫的季节。/用新新 的/麦秆, /编一个/小小的萤笼吧……”脆 生生的声音就像晨间的露珠,清清亮亮, 又充满向往。忍不住想,编一个萤笼吧, 带她去夏夜里捉萤火虫。 宇舟说,以前,夏天的晚上,爸爸偶尔 也会带她去乡下的田野里抓萤火虫。“我 们将捉来的萤火虫放在瓶子里,看它一闪 一闪发光。” 王宇舟目前就读永兴小学四年级,多 才多艺的她最近比较忙,“事情一件接着 一件”。 “忙什么呢?”听到我的提问,她认真 地说,忙少儿漫画大赛的现场绘画活动, 忙故事大赛,忙着弹钢琴,还要为六一节 晚会做准备。 “忙得过来吗?” “把磨蹭的时间挤掉就行了!”王宇舟 笑着说。 这个六一儿童节,宇舟最想买一套 《猫武士外传—蓝星的预言》,这样,她 的《猫武士》系列就全了。 在报社大楼,发现陈时对这里的环 境没有陌生感。“他是富阳日报的小记 者,又是小记者团秘书部部长,来过这儿 多次了呢。”陈时爸妈的这番话消除了我 的疑问。 这位阳光开朗的 12 岁男孩来自富春 三小,是该校的第一届最美学生。 “天空的影子/盈盈映在水中。/天 空的边缘, /也映着树丛, /也映着野蔷 薇。/水多么诚实, /无论什么影子都映 得出……”陈时说,他在读的时候,脑子 里浮现出一幅画面:河流静静地淌着,河 岸,树林茂密,野蔷薇绽放,一切都那么 美好。 这首诗陈时很喜爱,描写了令人向 往的乡村生活,朴素而安静。 陈时年纪虽小,却去过许多地方,芽 庄、普吉岛、沙巴……“外面的世界很精 彩,文化也不同,旅行中可以收获许多课 堂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最近,他还跟着我参加‘夕阳入画’ 公益活动,主要是想让他对这个社会有 更多接触和了解。”陈时的妈妈补充道。 说到六一节,陈时说,这是他最后一 个儿童节了,能来读诗,特别幸福,特别 难忘,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希望更多的 孩子像我一样有机会能来‘听一首诗’读 诗”。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 就像小石头沉在大海里,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白天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干枯散落的蒲公英, 默默躲在瓦缝里, 一直等到春天来临, 它强健的根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星星和蒲公英 又到了 萤火虫的季节。 用新新的 麦秆, 编一个 小小的萤笼吧。 沿着小路编呀编着 往前去吧。 鸭跖草开着蓝花, 小路上露珠闪闪, 光着脚踩啊踩着 往前去吧。 萤火虫的季节 天空的影子 盈盈映在水中。 天空的边缘, 也映着树丛, 也映着野蔷薇。 水多么诚实, 无论什么影子都映得出。 水的影子, 在树丛间闪烁。 明亮的影子啊, 清凉的影子啊, 晃动的影子啊。 水多么谦虚, 自己的影子映得那么小。 水和影子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有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向着明亮那方 董亦可: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王宇舟:最近比较忙 陈时:希望更多孩子来读诗 丁奕清、汤筱恬:看书或者旅行 董亦可,永兴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宇舟,永兴小学四年级学生 陈时,富春三小学生 丁奕清,永兴小学二年级学生(左) 汤筱恬,富春二幼郦城园区大班学生 扫二维码,听精彩读诗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Aug-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听一首诗 捡回金子般的童心 - fydaily.fynews.com.cnfydaily.fynews.com.cn/resfile/2017-06-01/13/fyrb2017060113.pdf · 《猫武士外传——蓝星的预言》,这样,她

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去世时年仅26岁。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1984 年,金子美玲生前留下的512首作品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迄今为止,金子美玲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捡回金子般的童心

金子美玲的诗

【诗人简介】

链接

听一首诗

FUYANG DAILY

达夫弄·文艺圈 13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版面统筹 | 蒋立波 版式设计 | 施锡梅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

记者 寿光晓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报新媒富阳假日“听一首诗”特别推出儿童节专题。请孩子们读“给孩子的诗”,读玻璃般清澈透明的童诗。

这些诗出自日本女诗人金子美玲之手,收录于《向着明亮那方》。她的诗具有超凡的想像力,字里行间“有一种融融温情笼罩着整个童谣”。

“如果山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到东京吧”“如果天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见上帝吧”——金子美玲的童诗是童心做的,我们带着孩子一起

感受,触摸,仿佛也捡回了童心——金子般的童心。

来到“听一首诗”录音现场的小嘉宾分别是董亦可、王宇舟、陈时、丁奕清、汤筱恬,我们从公众号的后台报名者中找到了他们。

他们的到来,瞬间让录音室变成了花朵的世界、欢乐的海洋。童稚的声音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欢快地流淌,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了。

他们也在录音台前留影,和父母、指导老师合影,作为自己节日最好的礼物。

因为两位小姑娘的爸爸是同事,所以,家长们一合计,让丁奕清、汤筱恬共同读一首诗。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看看还没轮到她们,在爸爸的指导下,姑娘们在走廊上练了起来。

她们的诗稿上,标记着各自朗读的任务。声音清脆干净,态度认真极了。

丁奕清戴着眼镜,时常露出顽皮的笑容。8 岁的她,目前在永兴小学读二年级。汤筱恬则文静许多,6岁的她,在二幼郦城读大班。

两个孩子都在学习很多才艺。丁奕

清学唱歌已经一年了,弹古筝则是每天的必修课,枯燥的练习,让她哭过好几次鼻子。但坚持下来,也获得了很多乐趣。不久前,她参加西湖文化节的古筝比赛,已经晋级复赛。

而汤筱恬学的则是琵琶,一年来,已经会弹 10 多首曲子了。除此之外,她还学习拉丁舞、围棋、画画。“刚刚还获得富阳区三棋锦标赛幼儿组女子第一名。”她爸爸说。

六一节想怎么过?两个孩子希望能够出去好好玩一下,

或者有几本好书相伴。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就像小石头沉在大海里,/一直等到夜幕降临,/白天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看不见它却在那里,/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来自永兴小学六年级的董亦可读的是《星星和蒲公英》。正如她所说的,“我上国学班的,和同龄人相比,要成熟些,想得不太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亦可说,她已经在思考“读书到底为

了什么”这个问题了。对于这首诗,12岁的亦可也有自己的

理解。她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神秘

感,告诉我们宇宙有无穷的秘密和未被发现的东西,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看见的未必是事实或事实的全部,“就像海面的冰山一样,更多的部分隐藏在深海里”,所以,要对一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去仔细调查”。

亦可的兴趣广泛,喜爱阅读、画画、书法,前不久,她现场创作的书法作品还获得了富阳艺术节一等奖、杭州艺术节三等奖。

说起六一节的愿望,她说,这是我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想买一套自己喜欢的书。

我曾见过她,这个10岁的小女孩。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听一首诗”举办

的逸兰湾元宵诗会上,王宇舟朗诵的声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到了/萤火虫的季节。/用新新的/麦秆,/编一个/小小的萤笼吧……”脆生生的声音就像晨间的露珠,清清亮亮,又充满向往。忍不住想,编一个萤笼吧,带她去夏夜里捉萤火虫。

宇舟说,以前,夏天的晚上,爸爸偶尔也会带她去乡下的田野里抓萤火虫。“我们将捉来的萤火虫放在瓶子里,看它一闪一闪发光。”

王宇舟目前就读永兴小学四年级,多才多艺的她最近比较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忙什么呢?”听到我的提问,她认真地说,忙少儿漫画大赛的现场绘画活动,忙故事大赛,忙着弹钢琴,还要为六一节晚会做准备。

“忙得过来吗?”“把磨蹭的时间挤掉就行了!”王宇舟

笑着说。这个六一儿童节,宇舟最想买一套

《猫武士外传——蓝星的预言》,这样,她的《猫武士》系列就全了。

在报社大楼,发现陈时对这里的环境没有陌生感。“他是富阳日报的小记者,又是小记者团秘书部部长,来过这儿多次了呢。”陈时爸妈的这番话消除了我的疑问。

这位阳光开朗的12岁男孩来自富春三小,是该校的第一届最美学生。

“天空的影子/盈盈映在水中。/天空的边缘,/也映着树丛,/也映着野蔷薇。/水多么诚实,/无论什么影子都映得出……”陈时说,他在读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一幅画面:河流静静地淌着,河岸,树林茂密,野蔷薇绽放,一切都那么美好。

这首诗陈时很喜爱,描写了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朴素而安静。

陈时年纪虽小,却去过许多地方,芽庄、普吉岛、沙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文化也不同,旅行中可以收获许多课堂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最近,他还跟着我参加‘夕阳入画’公益活动,主要是想让他对这个社会有更多接触和了解。”陈时的妈妈补充道。

说到六一节,陈时说,这是他最后一个儿童节了,能来读诗,特别幸福,特别难忘,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希望更多的孩子像我一样有机会能来‘听一首诗’读诗”。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就像小石头沉在大海里,一直等到夜幕降临,白天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看不见它却在那里,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干枯散落的蒲公英,默默躲在瓦缝里,一直等到春天来临,它强健的根 眼睛看不见。看不见它却在那里,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星星和蒲公英

又到了萤火虫的季节。

用新新的麦秆,编一个小小的萤笼吧。沿着小路编呀编着往前去吧。

鸭跖草开着蓝花,小路上露珠闪闪,光着脚踩啊踩着往前去吧。

萤火虫的季节

天空的影子盈盈映在水中。

天空的边缘,也映着树丛,也映着野蔷薇。水多么诚实,无论什么影子都映得出。

水的影子,在树丛间闪烁。

明亮的影子啊,清凉的影子啊,晃动的影子啊。水多么谦虚,自己的影子映得那么小。

水和影子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有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向着明亮那方

董亦可: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王宇舟:最近比较忙

陈时:希望更多孩子来读诗

丁奕清、汤筱恬:看书或者旅行

董亦可,永兴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宇舟,永兴小学四年级学生

陈时,富春三小学生

丁奕清,永兴小学二年级学生(左)汤筱恬,富春二幼郦城园区大班学生

扫二维码,听精彩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