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外語教學學會年會(actfl)hr.ntnu.edu.tw/visit/99058.pdf ·...

11
報告人 國語教學中心 主任 周中天 教師 陳立芬 行政專員 田欣凱 參展日期:991119日至991121全美外語教學學會年會(ACTFL) 出國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報告人 國語教學中心 主任 周中天 教師 陳立芬

    行政專員 田欣凱

    參展日期:99年11月19日至99年11月21日

    全美外語教學學會年會(ACTFL)出國 報 告 書

  • 2

    ACTFL 是美國唯一一個專門致力於在各級教育層面上推動外語教學與學習的全國性組織,主要參加人員為來自美國各地的語言教師。和華語關聯度最大的美國中文教師學會

    (CLTA )、全美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CLASS )等組織的年會也在此會期中同時舉行。被視為是海外中文教育與主流社會交流的重要活動。面對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影響,臺灣必須積極推動

    拓展海外華語文教育業務,展現自身高等教育特質,讓世界看見臺灣華語文教學的獨特優勢

    及學習環境。為此,今年度本校受高等教育基金會委託,統籌組團前往參加此年會,以宣傳

    我國華語文教學環境及現況,期能為臺灣華語文教育打開更多通往國際的大門。亦欲藉由此

    次機會,於會場上推廣並介紹我國專業華語文課程、教材、教師、以及華語文能力測驗等項

    目,如此,不僅能加強在美國地區之招生宣傳,以達增加外籍學生來臺學習華語文之目的,

    更有助於雙方加強交流的可行性。

    本中心由主任率領 2 位同仁參加,除設攤參展之外,亦與美國 Grand Vally State University

    的史國興老師和澳洲大學張臻老師共同合作組織會議論壇,由周主任主持、史國興老師、張

    蓁老師及陳立芬老師分別於年會上發表論文,展現其學術上的研究,將台灣華語教學優勢推

    向國際舞台。

    壹、 參展行程

    日期 時間 活動事項 11/17(三) 前往波士頓,於美國時間 17 日抵達 11/18(四) 07:00~17:00 佈置會場

    周主任拜訪住波士頓辦事處

    11/19(五) 10:00~18:00 ※展覽期間 10:00~11:30 ◎展場活動 Happy Hour(大師揮毫,成大提供) 11:30~13:30 駐外及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餐會 13:30~14:00 ◎展場活動 Happy Hour(悅讀動漫「E」學習--五子登科動漫

    閱讀網,陸鋒科技提供) 11/20(六) 08:00~17:00 ※展覽期間

    10:00~11:30 ◎展場活動 Happy Hour(大師揮毫,成大提供) 13:30~14:15 ◎展場活動 Happy Hour(台灣華語文數位教學發展簡介,全

    美中文提供) 11/21(日) 08:00~12:00 ※展覽期間

    10:00~11:00 論文發表 Active Mandarin learning: Success stories without phonetics 由周主任主持、史國興老師、張蓁老師及陳立芬老師分別以

    研究理論及實際教學層面探討活動式的發音教學 12:00~14:30 撤場

    11/22(一) 返台

  • 3

    貳、 成效檢討

    全美外語教學協會(ACTFL)的年會,為美國最大的教學協會,和華語關聯度最大的美國中文教師學會(CLTA)、全美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CLASS )等組織也在此會期中同時舉行年會,係為美國外語教學界一年一度最大盛事。此行收穫及心得都多,以下僅摘要簡述。

    ㄧ、對此次參展的觀察1

    (一) 展場攤位的規劃 今年臺灣團的參展單位對攤位也多持好評:「臺灣館的展場設計,整體統一的形象非

    常能展現臺灣之美,有助深刻台灣品牌形象」。在空間規劃上,不同於以往以主題區隔展

    場空間,今年華語中心區首次以校為單位,每所參展學校皆有獨自的展示空間及會談桌,

    並將展示立牌往前移至通道旁,讓與會者能自由索取文宣資料。 多數參展校認為這樣的設計有助與訪客會談但也反應立牌高度過高並且因為會談空

    間內椅子數量較多,能使用空間相對略顯狹小,動線亦受影響,建議可重新考慮桌椅的

    配置與選擇。 今年在活動區成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吳榮富主任的現場揮毫依舊是整場的焦點,不

    少參觀者慕名而來求取墨寶;文藻外語學院學生著古典宮庭服飾亦吸引不少人潮圍觀拍

    照。但整題而言,活動區的展演活動依舊稍顯零星。建議日後仍可繼續推動此類與傳統文

    化相關的活動,更期望明年能有更多學校規劃更多元的展演活動,除了吸引人潮增加宣傳

    效益外,亦得使訪客知道,在台灣不只是語言的學習還包含人文及文化知識的導入。台大

    表示,既規劃活動區塊,其活動安排如能設立更明確之目的、主題與規劃方向(如:配合

    當年參展主題進行包裝),由特定單位統籌規劃,其餘參展單位參與執行,或可使此空間

    發揮更大效益。 (二) 華語教材的推廣

    相較於其他參展攤位,台灣團在”教材”這部分的發展及推廣仍偏弱,畢竟教材是吸引老師走過來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對於教材的需求也趨於年輕化。因金融風暴的影響,在

    美國的學生選擇留在當地學習遠比來台灣就學的比率高,這也影響到未來課程發展的方

    向及教材發展的重要性。 以紙本教材而言,目前台灣各語言中心少有自編教材,即使有,也未必是正式發行、

    出版的,只能算是講義形式。就內容編排而言國內教材大體上獲致不錯的評價,但太在

    地化、偏正體、難度過高(只適合純華裔班)是比較多人提到的問題。 國際上雖以中國為主但卻非常看重台灣教材的多元及創意性,只是內容要如何修訂

    更符合國外的需求。幾位老師不約而同的說未來續編的教材是否能做過更全面性的市場

    調查,甚至邀海外老師共同編輯會更符合大家對華語教材的期待。 整體而言,國內教材發展遠比數量遠比中國教材少得多,而且多以發展為 E 化教學

    及互動式學習。台灣應掌握其科技運用優勢,發展更精緻多元華語平面與數位教材,考

    慮與國際華語學習者的接軌實際層面,並加強與美國中文教學界的合作與交流,才更能

    深化台灣品牌華語教育。

  • 4

    (三) 華語師資的需求

    近年由於美國政府大力推動華語學習,並在 2007 年開辦 AP Chinese 考試等,美國各級學校分設中文課程,華語教學發展快速,相對也產生師資短缺的問題。在展場,許多

    當地華語老師詢問台灣派遣華語師資或碩博士實習生到美國任教或擔任助教的可能性。

    也有越來越多的幼稚園或是雙語學校尋求全方位的華語幼兒老師。在師資培訓方面,雖

    多與語言中心皆開設短期師資培訓課程,但由於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來台灣進修師資課

    程對老師而言實屬不易,多位老師建議能開設線上遠距課程。

    各語言中心除開設華語師資培訓課程外,亦鼓勵本國華語教師配合教育部教師初初

    計畫到國外任教實習,以學習及吸取不同環境之教學經驗,精進自我之華語教學素質,

    再回台致力於華語教學種子之散佈,以使華語文領域在世界語言中佔有一席之地。

    (四) 「短(暑)期課程」的推廣 在展場,寒暑假短期遊學團是依舊是詢問度最高的課程之一,並且年齡層逐下降。

    一方面顯示遊學團的市場需求,也證明對岸的削價策略已不再是競爭優勢。教學的品質、

    課程的內容活動的安排才是選擇遊學的主要因素。這樣的市場需求也正意味各語言中心

    在活動空間擴充及教學人力資源分類的急迫性。例如上課教室分配、AP Chinese 師資培訓以及中學遊學團引申出學生住宿及生活輔導等種種配套措施。

    二、對未來參展的建議

    ACTFL 的主軸在於教學研討,會員多於教師而非行政決定權的校內人士。所以來攤位的參訪者以中文學校教師或各校代表之舊識居多。在短短的會期當中,工作人員可以發揮的功

    能也只是初步接洽提供資訊及回覆詢問,日後是否合作定案還需回國後做進一步協商。雖然

    無法馬上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數參展校仍表示此會確實是為海外華人中文教育保持溝

    通聯繫,讓台灣華語教學品牌持續發聲的最佳管道。 整體而言,各參展單位對這次的年會都回以正面評價,也看到了全球華語學習者年齡層

    的下降及對華語教學教材、師資的需求。另外也意識到台灣華語教學界必須改變發展策略及

    推廣主題以因應全球市場的需要,使華語文領域在世界語言中佔有一席之地。

    面對市場的需求及改變,台灣仍可展現出精緻、結合傳統及現代科技的優勢,再加上政

    府相關單會的帶領及支援,將台灣推向華語界之國際展台!製造雙贏的契機!

  • 5

    參、 附錄 一、 論文發表介紹

    Active Mandarin learning: Success stories without phonetics

    Spons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CLTA)

    Schedule Information:

    Scheduled Time: Sun, Nov 21 - 10:00am - 11:00am Building/Room: Hynes Convention Center / Room

    204

    Title Displayed in Event Calendar: Active Mandarin learning: Success stories without phonetics

    Session Participants:

    Chair: Felicia Zhang (University of Canberra)

    Presenter: Curtis D. Smith (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Presenter: Li-fen Ch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enter: Chung-tien Chou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earning Mandarin through Technology Enhanced A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Felicia Zhang (University of Canberra)

    Abstract:

    “Learning Mandarin through technology enhanced a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Zhang); “Direct

    association of meaning, sound, and characters through active learning” (Smith); “Active learning of

    Chinese Mandarin for Beginners” (Chen).

    Outcomes and Benefits

    The panelists hope to present theoretical arguments, as well as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literacy is best taught directly, with minimum use of phonetic symbols. Those

    symbols are meant to be an instrument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t an interim stage. Experience shows,

    however, that many learners tend to resort to the phonetic symbols as a safety shelter so much that

    they feel reluctant to move on to learn the words. As a consequence, they often have difficulty with

    pronunciation and word recognition, even after many years of learning.

    The active direct learning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direc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und, meaning,

    and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anelists will share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hope to provide

    enlightening arguments in this regar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eaching approach presented can save

    much effort and is worth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teachers as well as developers of teaching materials.

  • 6

    二、 展期照片 台灣展區

  • 7

    CLTA 展示中心研發教材

  • 8

    論文ㄈ表

  • 9

  • 10

  • 11

    館及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