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12
(说明:网上收集整理) 苏州市 2020 年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 初三语文 2020.1 注意事项: 1.本调研卷满分 130 分,调研时间 150 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16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做繁容易,做简最难。若看惯了五彩缤纷的华丽景致,冷色调的黑白更能叫人 甲 (A. 倾心 B.省心)。从苏州园林,到整座苏州古城,打底的基调都是黑白色,褪去缤纷色彩, 乙 (A.简要 B.简约)反而更显奢华。黑,晦也,如晦冥时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 色也。黑色深沉幽远,黎明欲曙;黑是屋瓦,是(bì) 护;白是素,是静,是虚无。建 筑中的黑色和白色,白墙黑瓦,搭配得简洁纯(cuì) ,朴实无华,却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历久弥新。 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bì)____②纯(cuì) ____ ⑵在画线的甲、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甲: ____ 乙: ____ 2.依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 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⑵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开头写“黑云压城城欲摧”,渲染出战事紧张的氛围。许浑的《咸 阳城东楼》中的诗句“________”也能形容这样的气氛。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情境对话。(2 分) 晚饭后,小苏打开当天的《苏州日报》,读到一则消息: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景点的 枫桥景区,将从 2019 12 8 日起免费开放。 爸爸:这真是个好消息,等你放了寒假,我们可以去“枫桥”“铁岭关”“江枫洲”这些 景点免费游览了,我还特别想去看看寒山寺里那个藏经楼呢。 小苏:爸爸,您看这两张示意图,您想去的这几个地方不全免费啊。 爸爸:小孩子眼尖!那这几个景点哪些是免费的?哪些是收费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说明:网上收集整理)

苏州市 2020 年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

初三语文 2020.1

注意事项:

1.本调研卷满分 130分,调研时间 150 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16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做繁容易,做简最难。若看惯了五彩缤纷的华丽景致,冷色调的黑白更能叫人 甲 (A.

倾心 B.省心)。从苏州园林,到整座苏州古城,打底的基调都是黑白色,褪去缤纷色彩,

乙 (A.简要 B.简约)反而更显奢华。黑,晦也,如晦冥时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

色也。黑色深沉幽远,黎明欲曙;黑是屋瓦,是(bì) 护;白是素,是静,是虚无。建

筑中的黑色和白色,白墙黑瓦,搭配得简洁纯(cuì) ,朴实无华,却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历久弥新。

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bì)____护 ②纯(cuì) ____

⑵在画线的甲、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甲: ____ 乙: ____

2.依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 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⑵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⑶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⑷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⑸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开头写“黑云压城城欲摧”,渲染出战事紧张的氛围。许浑的《咸

阳城东楼》中的诗句“________”也能形容这样的气氛。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情境对话。(2 分)

晚饭后,小苏打开当天的《苏州日报》,读到一则消息: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景点的

枫桥景区,将从 2019 年 12 月 8 日起免费开放。

爸爸:这真是个好消息,等你放了寒假,我们可以去“枫桥”“铁岭关”“江枫洲”这些

景点免费游览了,我还特别想去看看寒山寺里那个藏经楼呢。

小苏:爸爸,您看这两张示意图,您想去的这几个地方不全免费啊。

爸爸:小孩子眼尖!那这几个景点哪些是免费的?哪些是收费的?

Page 2: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小苏:________________

图 1:现状管理区域图(12 月 8 日前) 图 2 免费开放区域图

第二部分(5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5-10 题。

题乌江亭①

乌江亭

杜牧 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 百战疲劳壮士哀,

包羞忍耻是男儿。 中原一败③势难回。

江东②子弟多才俊, 江东子弟今虽在,

卷土重来未可知。 肯与君王卷土来?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④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

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何

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

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⑤,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相传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

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③中原一败:指项羽垓下之败。④檥(yǐ)船:停泊船只。⑤吕马

童、王翳:都是汉王刘邦手下之将。

Page 3: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4.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相应空格处。(4 分)

加点字 《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义 选项

⑴胜败兵家事不期 ①期限 ②期望、要求 ③约定时日 ④运数

⑵若非吾故人乎 ①好像 ②你、你的 ③假如 ④怎样

⑶马童面之 ①脸 ②当面 ③面对、面向着 ④前面

⑷亦足王也 ①帝王 ②大 ③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 ④称王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⑴天之亡我,何渡为!

⑵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6.项羽为什么没有接受亭长的建议?请结合文意简述理由。(4 分)

7.比较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说说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实,两位诗人

的想法有什么不同。(2 分)

8.项羽兵败垓下,司马迁却用一个“笑”字写他的表情。请结合文段内容,揣摩作者想表现

项羽内心怎样的复杂感情。(3 分)

9.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项羽持赞赏态度,你是否认同?请联系《史记·项羽本纪》节

选内容简述理由。(2 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 10-13 题。

国际博览中心正在举办一场新年日历书展会,小苏约了同学小州一起去参观。

10.来到展会现场,小苏和小州在电子检索机上查阅日历书的相关资料,看到了下面这两张

表。(2 分)

小州:我发现,2012 年以来,日历书越来越受出版社青睐,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小苏:是的,我在右边的图表上还发现了其它一些信息。

小州:嗯,说来听听。

Page 4: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小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参观完琳琅满目的日历书展览,小苏在展会上购买了 3 本日历书。(3 分)

小苏: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历书设计有相同的地方?

小州:当然啦,_______。

Page 5: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12.班级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始了,语文老师要求大家运用个性化方式推介名著,并进行方法

交流。小苏看到《水浒传》第一回“楔子”里的一段话,来了灵感,准备做一页日历书来交

流。 (6 分)

《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楔子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

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

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

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小苏在做日历书前,作了素材准备,他依据楔子中提到的“成名”“图名”“逃名”三种

类型,确定了《水浒传》中几位人物和相关事件的对应关系。

小州对小苏做日历书很感兴趣,兴冲冲来看他怎么做,却发现他对《水浒传》中人物类

型的理解有误。

小州:我觉得你有几个地方把人物和类型的关系连错了。

小苏:是吗?哪几处?

小州:_______。

小苏:哦,你能举个例子给我讲讲原因吗?

小州:_______。

小苏:哦,明白了。另一个我来讲,你听听对不对。

________________。

小州:这回就对了!

13.小州认为小苏制作的日历书很有创意,觉得《艾青诗选》也可以这么做。“诗选”的编者

导语部分内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4 分)

《艾青诗选》编者导语(节选)

首先,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

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味唱不尽的旋律。

其次,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农民的。他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紧密相

连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此外,艾青的诗歌还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而这种情感集中

表现在“太阳”这个意象上。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等是艾青诗中的“永恒主题”。

小州决定以这三个方面为主题,选取“诗选”中的诗句作为日历书的素材,并配上相应

的图片。他把做好的日历书页拍了照在微信上传给了小苏。

Page 6: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小州: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小苏:________。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4-19 题。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

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

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董华的《大地知道你的童年》,

正是一本充满故乡味道的散文集。全书九个单元,一百五十篇短章,花鸟虫鱼,世情百态,

写尽了北方童年的生动与丰富,让我这个旅居北方多年的南方人也增长了不少的见闻。

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

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

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

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

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青山绿水的

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良善,他们的狡黠,他们卑微而又坚韧勉力活着的状态。(甲)

《大地知道你的童年》写顽劣的孩童,斗草捉虫,爬树下河,偷瓜摸蛋,打泥仗捉迷藏,正

月十五散花灯,追忆童年的背后,却让人感受到“那个地方”生活着的人对泥土的热爱,对

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的悲悯。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逝者如斯夫的忧伤,因为年华老去,记忆

中的故乡终究还是成了一代人回不去的遗憾。

我料想董华在写作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和享受

一般,因为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

乡。(乙)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

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

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

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

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但是童

年的乐趣却很丰盛。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圓月缺,四季

Page 7: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流转。

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

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

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

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

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

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

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

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正如董华在书中所言,“对于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

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

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让我感动的还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乡土社会凝结的基础除了

土地,就是情感,而这种情感除了血脉亲情联系之外,就是乡情、部里之情,进而生成对于

天地、自然、人世的态度和相应的礼节。书中那个可爱机灵的叫董为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他在爷爷的教导下,离开都市,回归乡村,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在和睦淳朴的

乡间活泼自在地生长着。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董为的童年幸福丰盛

得近乎奢侈,这一切都是他爷爷用心良苦的馈赠,而我相信这份生命中珍贵的馈赠一定会在

那个叫董为的小伙儿以后的人生中大放异彩。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

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

归属。(选自(光明日报》2019 年 11 月 29 日)

14.此文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的序言,作者在文中流露出阅读这本书的丰富情感。对

情感的理解归纳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喜爱②悲悯③愉悦④欣赏⑤敬畏⑥感恩⑦感动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⑥⑦

15.文中第二段提到汪曾祺和沈从文的作品,你觉得有必要吗?请说说你的理由。(3 分)

16.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董华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对于泥土和泥土里长出来的东西,他们还

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4 分)

17.结合下面的链接,探究儿童文学家曹文轩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作序的原因。(4

分)

【链接】

曹文轩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面对现代社会人的生活现代化但情感却

趋向简单和生硬这一存在,他深感“文学应承担起调节的职能,当田园生活将要逐步变成历

史时,它应当用温卑的、恬静的笔调去描绘田园生活”;面对那些充满生硬的钢铁形象、光

电形象而画面上绝无一点山水和田园的卡通片以及不能湿润心灵的“时尚”文字,小说更应

当培养读者的“优雅情趣和宁静性格方面多做一点文章”,“使它们不至于全部丢失从前的纯

Page 8: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朴的伦理观念”。描写田园生活与流淌在田园山水间的温馨人生,成了曹文轩小说的一个重

要特色。(王泉根《曹文轩:追求“永恒”的意义》)

18.甲乙两段文字,均为书籍内容的介绍,你更喜欢哪一种介绍方式?请简述理由。(4 分)

19.作者以《故乡在远方》为题是有深意的,请说说你的理解。(3 分)

第三部分(60 分)

20.作文。(60 分)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你觉得你更像两个孩子中的哪一个?你有着怎样的生活体验?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

本人的姓名、校名。

Page 9: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参考答案】

1.(1)①庇 ②粹(每个 1 分,共 2 分)(2) 甲:A 乙:B (每个 1 分,共 2 分)

2.(1)直挂云帆济沧海(2)寒林空见日斜时(3)戍鼓断人行(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5)鸡声茅店月《商山早行》 (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7)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空格 1

分,共 10 分)

3.(1)“枫桥夜泊处”“铁岭关”“景区古镇”免费,“藏经楼”要收费。(或者“这几个景点除了‘藏经楼’

都免费”)(2 分)

4.(1)B(2)B(3)C(4)D(每个 1 分)

5. (1)上天要让我灭亡,(我)还渡乌江干什么?(每个分句 1 分,共 2 分)

(2)于是下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每个分句 1 分,共 2 分)

6. 能通过分析,合理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得 4 分。

示例:项羽觉得自己必败无疑,因为他说“天要亡我”,可见他觉得通过人力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了,他

失去了东山再起的信心,所以他没有接受老亭长的建议。同时,项羽感觉到羞愧,因为他觉得八千江东子

弟跟随他打仗,却全军覆灭,没法向江东父老交代,自然没有颜面再回去,所以他没有接受老亭长的建议。

写出一个方面的原因,得 2 分。

示例:项羽觉得八千江东子弟跟随他打仗,却全军覆灭,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他没有接受老亭长

的建议。

缺乏分析,只概括写项羽的某一心理特点,得 1 分。

示例:项羽觉得不能独自活着回去。

分析错误,得 0 分。

示例一:他很自负。

7. 共 2 分。示例一:杜牧认为兵家胜败是不可预期的事;王安石则认为项羽败仗甚多,兵士倦于战争,败

局是不能挽回的。

示例二:杜牧认为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导致最终的失败;王安石认为项羽失去了人心(壮士哀),才是

失败的主要原因。

示例三:杜牧认为项羽不应自刎,而应该渡过乌江,依靠江东才俊,东山再起;王安石却认为项羽已

失江东子弟的信任,人们未必肯再跟随项羽卷土重来,自刎可以理解。

8. 共 3 分。

写出感情,分析合理;或者在分析中点到了情感特点,得 3 分。

示例一:笑中表现“悲壮英勇”。项羽说“天之亡我”,应该是很哀伤的,但是,作者却写他“笑”,表

明项羽并不想表现出这种悲哀,还说:“何渡为!”表现出他有一种英雄不畏死的气概。

示例二:笑中表现“痛心无奈”。作者用笑,写出项羽内心苦涩无奈的情感。面对老亭长的劝慰,项羽

表达出一种放得下的气魄,故而“笑”,但他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痛心之

情可见。

示例三:愧疚羞惭:作者写项羽“笑”,实则是写出了他的对战败的不甘、不服,仿佛是对命运不公平

的嘲弄,但他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可见他内心还是

充满了对江东父老的愧疚。

感情特点概括正确,缺少分析,得 1 分。

示例:表现出他有一种英雄不畏死的气概。

9. 共 2 分,分层赋分。

有明确的判断,分析合理,得 2 分。

示例一:同意。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他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肯承担失败的责任,以死洗辱。所以李

清照称赞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Page 10: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示例二:不同意。项羽貌似一个英雄,实则是一个莽夫。李清照感觉死得悲壮,像个英雄。但如果他是

真英雄,就不会为一时的失利而灰心丧气,而应该创造机会卷土重来。像杜牧所说的要能“包羞忍耻”。

示例三:基本同意,但有不同。项羽是一个矛盾人物。他“不肯过江东”的自刎,表现出他勇于承担战

败责任的勇气;因此李清照对他的骨气和英勇是赞赏的;但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他的自杀,

可能辜负了江东父老对他的所有期待。

只有结论,没有分析,或分析不恰当,得 1 分。

示例:项羽不应该自刎。

笼统,无分析,得 0 分。

示例:同意。

10.共 2 分,分层赋分。

答出两个方面,得 2 分

示例一:高价位的日历书数量不断增加,低价位产品数量不断减少。从销售看,卖得最好的品种定价位

于 50-100 元这一区间(市场份额占得最多的是定价位于 50-100 元的产品)。

示例二:2015 年定价 100 元以上的日历品种数量很少,占比才 4%。到 2018 年占比近 30%。价位在 50-

100 元区间的图书品种数量也在上涨,但增幅没有 100 元以上的明显。2015 年这一价位区间的日历书数量

占比是 38%,此后三年基本保持在 60%左右,成为日历书主要的定价区间。从 2015 年至 2018 年,定价 50

元以下的日历书数量占比依次为从近 60%降为百分之十几。京东数据显示,2018 年销量最高的 TOP10 品

种,定价都在 50-100 元之间。

(以上两种无论是简洁型还是繁琐型,只要学生能就三种价格的品种数量回答出各自的变化,都可以

得 2 分)

答出一个方面,得 1 分。

示例一:高价位的日历书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低价位产品数量的不断减少。

示例二:50-100 元这一区间的日历书数量逐年增加,在三种价位中占比最高,到 2018 年趋于稳定。

11.共 3 分,分层赋分。

概括特点恰当,能反映几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得 3 分。

示例一:都把显示日期的功能和围绕相关主题的文化知识介绍很好地结合起来。

示例二:都有日期,都有与日历书主题匹配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概括正确,但缺乏关联,得 2 分。

示例一:都有日期,都有图片。

示例二:都有日期,都有文字。

概括出一部分,得 1 分。

示例一:都有日期。

示例二:都有图片。

概括笼统,得 0 分

示例:都很好看。

12.共 6 分。找出一处错误就得 1 分,两处 2 分;就每一处错误结合具体事例讲出理由,各得 2 分,共 4 分。

单单找出一处或两处错误,没有结合事例加以解释,得 1-2 分。

示例一:武松应该对应“成名”,杨志应该对应“图名”。武松出于朋友之义,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本

不为出名,但却于无形间,尤其施恩的宣传,广为传名。

示例二:武松应该对应“成名”,杨志应该对应“图名”。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的孙子,

自己做过制使,不肯辱没祖上清白,爱惜自家名声。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图名”的表现。

13.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指出得失,共 4 分。

示例:

优点:形式上图文并茂,符合日历书的通行做法。问题:所选图片、诗歌内容与主题不匹配,没有表

Page 11: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现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14.C (2 分)

15.本题 3 分,分层赋分。

有观点,有合理的分析,得 3 分。

示例一:我认为有必要。汪曾祺和沈从文都是文章大家;两者都不仅能写出故乡的风景,更能写出这方

水土的人情;《大地知道你的童年》的作者也能像两位大家一样借写童年,写出故乡的人情。作者通过类比,

是对这本书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这样写能突出这本书的价值。

示例二: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除汪曾祺和沈从文作品的介绍,不影响读者对《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

的特点的了解,文字也更简洁。

有观点,分析比较笼统,得 1 分。

示例一:我认为有必要,因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的作者跟汪曾祺和沈从文的作品有相似的地方。

没有分析或者分析不合理,得 0 分。

示例一: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汪曾祺、沈从文和作者没有任何关系。

16.本题 4 分。

能写出引用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得 4 分。

示例:作者引用了董华的话,既与上文自己的看法“(孩子)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

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相吻合,又引出后文对这种现状的反思。作者借董华的话,既

体现了对文章内容的认同,也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对儿童远离自然,更缺失乡土情怀的忧虑,

以及对“远去的故乡”的留恋。

能写出引用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写出引用的意图,缺失情感,得 3 分。

只写出引用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者只写出引用的意图、情感,得 2 分。

答非所问或者不答,得 0 分。

17.本题共 4 分,分层赋分。

能结合文本以及链接材料,兼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得 4 分。

示例一:曹文轩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对儿童的精神成长非常关心;他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

思考和判断,他觉得温馨、恬静的笔调去描绘田园生活,可以弥补现代人,特别是孩子情感取向简单生硬

的缺憾。《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正是一本具有这样作用的散文集,他作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示例二:曹文轩自己就有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他在阅读《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时,田园生活的

描写能让他忘掉钢筋水泥般的城市,引发他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使他产生了愉悦感和享受感,他希望

这种感觉可以传递给儿童和更多作者。因此,他作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能结合文本以及链接材料,分析正确但缺乏具体阐述,得 3 分。

示例:曹文轩关心儿童的精神成长,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觉得《大地知道你的

童年》可以引发读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因此作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结合了文本,没有兼顾链接材料,得 2 分。

示例一:曹文轩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与作者的想法一致。所以作序。

示例二:曹文轩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这本散文集写了北方儿童的丰富生活。所以作

序推荐此书。

示例三:曹文轩对当下儿童的贫乏生活,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生活非常忧虑,因此希望儿童可

以通过这类书籍的阅读,去认识自然,拥抱自然,热爱自然。

引用原文或者链接链接中的语句基本正确,但是没有观点和分析。得 1 分。

示例:《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有对于乡土情怀的传承。

答非所问或者缺乏依据的臆断或者不答。得 0 分。

示例:因为书作者请曹文轩作序。

18. 共 4 分,分层赋分。

Page 12: 第一部分(16 - suzhouzhenhua.com · 我要用艾青的诗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 你觉得我在版面设计和内容表达上做得怎么样?

有观点、有评价和相关的分析,得 4 分。

示例一:我喜欢甲段。甲段语言简洁,概括介绍了书中顽劣孩童的很多趣事,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作者还写出了读这本书的感悟,对这本书的评价,引导我去理解书的内涵。

示例二:我喜欢乙段。这段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让我具体了解到《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中的

内容。

有合理观点或评价,无相关的分析,得 2 分。

示例一:我喜欢甲段。甲段用概述和议论。

示例二:我喜欢乙段。乙段用了描写。

答非所问,或者不答,得 0 分。

19. 共 3 分,分层赋分。

从实在的乡村被蚕食,故乡失去原本的面貌这个方面思考;同时从精神故乡的远去这个方面考虑。得

3 分。

示例一:曾城市的扩张,使乡村不断被蚕食,曾经熟悉的故乡已失去了原本的面貌;那种乡土情怀也

在渐渐萎缩和流失;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孩子都在远离自然。

示例二:《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所传达的对乡土情怀的传承让作者感慨这种情怀正在变得遥远;故乡是

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而如今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精神的故乡正在远去。

只写出精神故乡远去。得 2 分。

只写出实在的故乡远去的。得 1 分。

理解完全偏离或者不答。得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