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46
07制制制制制制 制制制制制制制 《》 1 化化化化 制制制制制

Upload: dakota-hines

Post on 31-Dec-2015

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化工原理. 讲解: 陈光友. 教学计划( 90 学时,其中实验 36 ):. 1. 课堂讲授: 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讲授,以教材为蓝本; 2. 习题课: 讲完课后安排一次习题课; 3. 实验教学: 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 雷诺准数的测定;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传热系数的测定; 精馏实验; 吸收实验; 干燥实验 ……. 4 .辅导答疑 5 .作业: 每章交一次,计算题求解步骤(抽查)。 6 .考核 平时: 30% (包括出勤、作业、实验) 考试: 70%. 本课程的特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

化工原理

讲解:陈光友

Page 2: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

1. 课堂讲授: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讲授,以教材为蓝本;2. 习题课:讲完课后安排一次习题课;3. 实验教学: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

雷诺准数的测定;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传热系数的测定; 精馏实验; 吸收实验; 干燥实验 ……

教学计划( 90 学时,其中实验 36 ):

Page 3: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

4 .辅导答疑

5 .作业:每章交一次,计算题求解步骤(抽查)。

6 .考核 平时: 30% (包括出勤、作业、实验) 考试: 70%

Page 4: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

本课程的特点:

1 .划分工和理科的标准,是化工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2 .难度较大,有较多的公式需要记忆、需要大量做题。

3. 很重要,化工类研究生升学考试科目

Page 5: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5

1. 课程性质

化工原理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

础上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属工程学科,具有工程

性和实用性。

Page 6: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6

课程的性质

食品工业

制药工业

Page 7: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7

2. 课程任务1 、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能进行过程的选择和计算 ( 即对指定的产品,选择一个适宜的过程,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过程要求 )。

2 、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3、依据过程的不同要求,进行操作调节和控制。

4 、掌握强化过程途径,以提高过程和设备的能力、效率。

Page 8: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8

绪 论

Page 9: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9

一 . 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

1.1 化工生产过程

化工生产是以化学变化或化学处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在化学工业中,对原料进行大规模的加工处理,使其不仅在状态与物理性质上发生变化,而且在化学性质生也发生变化,成为合乎要求的产品,这个过程即叫化工生产过程。

Page 10: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0

原料预处理 化学反应 产物后处理

物理过程单元操作

化学反应工程 物理过程单元操作

化工生产过程 = 单元操作 + 化学反应

化学工程 = 化工原理 + 反应工程 = 三传一反

化工生产过程

Page 11: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1

1922 年美国化工学会年会 , 里特尔 (A.D.LiThle) 提出建立 “单元操作” ( Unit Operations )的概念

“任何一个化学过程 ,不管它的规模如何 ,都可分解成为一系列互相类同的被称作“单元操作 (Unit operation)”的组成部分,如粉碎、混合、加热、吸收、沉淀、结晶、过滤、溶解等。

Page 12: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2

单元操作进行的方式

1. 间歇操作:每次操作之初向设备内投入一批物料,经过一番处理后,排除全部产物,再重新投料。

间歇操作设备内,同一位置上,在不同时刻进行着不同的操作步骤,因而同一位置上,物料组成、温度、压强、流速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属非定态过程,即:

参数= f(x,y,z,θ)2. 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地从设备一端送入,产品不断从另一

端送出。连续操作设备内,各个位置上,物料组成、温度、压强、流

速等参数可互不相同,但在任一固定位置上,这些参数一般不随时间变化,属定态过程,即:

参数= f(x,y,z)

Page 13: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3

单元操作分为三类:1 、流体动力过程 ( 传动 ) :研究流体流动及流体和与之

接触的固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的基本规律,以及受其支配的若干单元操作 (包括输送、沉降、过滤等 )。

2 、热量传递过程 ( 传热 ) :研究传热的基本规律及受其支配的单元操作 (包括热交换、蒸发 )。

3 、质量传递过程 ( 传质 ) :研究物质通过相界面迁移过程的规律及受其支配的单元操作 (包括吸收、蒸馏等 )。

三种传递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Page 14: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4

1923 年 MIT 的著名教授 W.D.Walker 、 W.H.Lewis和 W.H.Mcadams 等人根据此概念写成了第一部单元操作的书 “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

1960年,美国威斯康新大学的 Bird等人把“三传”的内容组织在一起写成了《 Transport phenomena》 一书,加强了学生工程学科基础的训练。与此同时,化学反应过程经过了由“单元过程”到“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发展。至此,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到了“三传一反”的较完整阶段。

Page 15: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5

nClHCClHCHClHC 323222聚合合成

原料提纯 单体合成单体精制

压缩冷凝

聚合脱水干燥产品

乙炔法制聚氯乙烯

Page 16: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6

Page 17: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7

单元操作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结构;

单元操作设备选型设计计算。

研究内容

高效率、低能耗、环保;

开发新的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集成工艺与技术。

研究方向

Page 18: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8

单元操作 目的 物态 原理 传递流体输送 输送 l 、 g 输入机械能

动量 传递

搅拌 混合、分散 g 、 l、 s~l

输入机械能

沉降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 g 、 l~ s

Δρ 引起沉降

过滤 同上 g 、 l~ s

尺度不同的截留

换热 升、降 T , or 改变相态

g 、 l 利用 ΔT 传入、移出热量 热量

传递蒸发 溶剂与不挥发性溶质分离

l 供热汽化溶剂

气体吸收 均相混合物分离 g 溶解度不同

质量 传递

液体精馏 均相混合物分离 l 挥发度不同 萃取 均相混合物分离 l 溶解度不同 干燥 去湿 s 供热汽化 吸附 均相混合物分离 g 、 l 吸附能力不同

Page 19: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19

2.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2.1 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选择几个独立的物理量,根据方便原则规定单位;

导出单位:由有关基本单位组合而成。

单位制度的不同,在于所规定的基本单位及单位大小不同。

Page 20: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0

2.2 常用单位制

基 本 单位: 7 个,化工中常用有 5 个,即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温度( K ),物质的量(摩尔),电流(安培),发光强度(坎)

国际单位制 SI制

基本单位:长度(厘米 cm ),质量(克 g),时间(秒 s)

物理单位制 CGS制

基本单位:长度(米),重量或力(千克力 kgf),时间(秒)

工程单位制

我国法定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即SI制)

Page 21: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1

2.3 单位换算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换算因数:同一物理量,若单位不同其数值就不同,二

者包括单位在内的比值称为换算因数(见附录一)。

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

经验公式是根据实验数据整理而成的,式中各符号只代表物理量的数字部分,其单位必须采用指定单位。

Page 22: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2

例 通用气体常数 R = 0.08206 atm.L/mol.K ,试用国际单位 J/mol.K表示。

解:R= 0.08206atm.L/ mol.K= 0.08206atm.L/ mol.K×1m3/ 1000L×101325Pa/ atm= 8.314 Pa.m3 / mol.K = 8.314 J / mol.K

Page 23: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3

定义:任何物理量通过物理关系与基本量联系起来的关系式。

性质:若用符号 L、M、 T 、 I、、 N、 J分别表示长度、

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 7个基

本量的量纲,则导出量 Q的量纲可用基本量量纲的组合来表示,

即 :

式中: — 量纲指数(因次)。

2.4 量 纲 (Dimension)

dimQ L M T I N J

、 、 、

Page 24: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4

如: 1dim ( )u LT 速度 ;

3dim ( )ML 密度 ;

若 :

则 : , 此时 Q称为量纲为 1的量,或称为无量纲量

0 = = = = = = =

dim 1Q

如: 3 3 0 0dim ( )d ML ML M L 相对密度

量纲一致性原理:任何一个理论(物理)方程两边的量纲必相等。

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自学内容

Page 25: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5

2.5 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分数

i ic n V物质的量(摩尔)浓度:

摩尔分数: i ix n n

物质的质量浓度与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浓度: i im V

物质的质量分数: i iw m m

Page 26: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6

摩尔比与质量比

摩尔比: A BX n n

质量比: 'A BX m m

Page 27: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7

【例 0-1 】 200kg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质量分数为 ω1=50% ,干燥后含水量的质量分数为 ω2 =5% ,试计算出去的水分为多少?

选定计算基准

Page 28: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8

气体混合物的表示方法( 1 )摩尔分数 yi

气体混合物中的组分 i 的摩尔分数常用 yi表示,

yi=ni/n( 2 )压力分数 pi

根据道尔顿定律,有p=p1+p2+…+pi+…

p——总压pi——分压

Page 29: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29

V

RTnp ii n

npp i

i /

对于理想气体:

( 3 )体积分数 pi

由: RTnpV ii nnVV iii //

结论,对于理想气体(一般的低压气体)有:摩尔分数 = 压力分数 = 体积分数

Page 30: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0

3. 单元操作中的两条主线和五个基本概念

3.1 两条主线

动量传递、传热和传质皆属于传递过程,是本

门课程统一的研究对象,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一

条主线。

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是联系各单元操作的

另一条主线。

Page 31: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1

a. 实验研究方法(经验的方法) 一般用因次分析和相似论为指导,依靠实验来确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无因次数群(或称准数)构成的关系式来表达。

实验:寻找函数形式,决定参数

Page 32: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2

在对实际过程的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抓住过程本质的前提下,作出某种合理简化,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得出数学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模型参数。

如一个物理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少,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能建立数学方程并能直接求解,则称为解析法。

b.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

Page 33: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3

3.2 五个基本概念

输入量 - 输出量 = 积累量

物料衡算

通式: ΣGi-ΣGo = GA

Page 34: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4

适用于:1. 任何指定的空间范围;2. 过程所涉及的全部变化:无化学变化;混合物任一组分符合此通式;有化学变化:各元素符合此通式;

3.间歇、连续操作:间歇操作: GA≠0

连续操作: GA= 0

Page 35: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5

1.画出流程示意图,标出物料流 向与流量、组成等;

物料衡算的步骤

2. 用虚线划出衡算范围;

3. 定出衡算基准;

4. 列出衡算式并求解。

W1 W2

F0 F1

第一蒸发器

第二蒸发器

F2

Page 36: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6

物料衡算举例

【例 0-3 】 : 已知原料液流量为 1000kg/h ,含 20 % KNO3 ,进入蒸发器,蒸出

水分 W kg/h ,浓缩液为 S kg/h ,含 KNO350 %进入结晶器,结晶产品为 P k

g/h ,含 96 % KNO3 ,循环母液 R kg/h ,含 37.5 % KNO3 ,回到蒸发器再循

环,求 W,S,P,R 各为多少 kg/h ?

Page 37: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7

蒸发器 结晶器1000kg/h20 % KNO3

W kg/h

S kg/h50 % KNO3

P kg/h96 % KNO3

R kg/h37.5 % KNO3

III III

解: 1. 绘简图:

2. 定基准: 1h3. 划范围:范围 I , II , III 见图

Page 38: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8

4. 列算式:方框 I :总物料: 1000=W+PKNO3 组分 :1000×0.2=W×0+P×0.96

蒸发器 结晶器1000kg/h20 % KNO3

W kg/h

S kg/h50 % KNO3

P kg/h96 % KNO3

R kg/h37.5 % KNO3

III III

W=791.7 kg/hP=208.3 kg/h

方框 II :总物料: S=P+RKNO3 组分 :S×0.5=P×0.96+R×0.375

S=974.8 kg/hR=766.5 kg/h思考:比较 R 流股在 I 内外的情况有何不同?

I , III 或 II , III 范围列算式时计算结果有何不同?

Page 39: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39

注意:① 方框代表方程式!② 画方框的目的:将未知数包括进去③ 方程式要求:线性无关

Page 40: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0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同物料衡算一样,绘简图、定基准、划范围、列算式,但有两点不同:

1 、物料所具有的热量由显热与潜热两部分组成,称为焓(H , kJ/kg) 。焓值为一相对值,且与状态有关,所以热量衡算时必须规定基准温度和基准状态,通常基准选 273

K 液态 (即此时 H =0 ) 。

2 、热量除了伴随物料进出系统外,还向外界散失或由外界传入系统,称热损失 QL 。

热量衡算通式: ΣQi=ΣQo+Q L

Σ(wH) i=Σ(wH)o+Q L

能量衡算

Page 41: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1

热量衡算举例

【例 0-4】在换热器中将平均比热为 3.56kJ/(kg. )℃ 的某种溶液自 25℃加热到 80℃,溶液流量为 1.0kg/s 。加热介质为 120℃的饱和水蒸汽,其消耗量为 0.065kg/s ,蒸汽冷凝成同温度的饱和水后排出。试计算换热器的热损失占水蒸汽所提供热量的百分数。

Page 42: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2

换热器25℃ 溶液

1.0kg/s80℃ 溶液1.0kg/s

120℃ 饱和水蒸汽0.095kg/s

120℃ 饱和水0.095kg/s

解:

2. 定基准: 1s , 0℃ ,液体3. 划范围:以换热器为衡算范围

1. 绘简图

Page 43: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3

4. 列算式:查附录六: 120℃ 饱和水蒸汽 H=2708.9kJ/kg , 120℃ 饱和水 H=503.67kJ/kg ,则:

1.0×3.56×(25-0)+0.095×2708.9=1.0×3.56×(80-0)+0.095×503.67+QL

换热器25℃ 溶液

1.0kg/s80℃ 溶液1.0kg/s

120℃ 饱和水蒸汽0.095kg/s

120℃ 饱和水

0.095kg/s

QL=13.70 kW

水蒸汽提供热量: Q=0.095×(2708.9-503.67) = 209.5 kW∴ 热损失百分数= 13.70/209.5=6.54 %

Page 44: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4

平衡关系

平衡关系可判断过程能否进行,及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任何传递过程都有一个极限,当传递过程达到极限时,其过程进行的推动力为零,此时净的传递速率为零,即称为“平衡”。 流体流动→ΔP 热量传递→ΔT 传质过程→ΔC

Page 45: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5

经济衡算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能量(动量,热量)或物质量 , 是决定化工设备的重要因素。过程速率的增大可节约时间,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推动力

传递速率阻力

传递速率

Page 46: 化工原理

07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案 46

(1) 要理论联系实际(2) 过程原理与设备并重(3) 掌握研究的方法(4) 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能力(6)培养非智力因素(刻苦、勤奋、好学、多问、实干、毅力等)

学好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培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