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21
刑刑刑刑刑02 - 刑刑刑刑刑刑刑刑 刑刑刑刑 - 刑刑刑刑 刑刑刑 刑刑刑 刑刑

Upload: sakora1023

Post on 14-Nov-2014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刑事訴訟法( 02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基本原

則 -

東海大學 法律系張麗卿 教授

Page 2: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一、刑事訴訟法目的實質真實之發現 (p.23)

1. 公平正義的維護。2. 落實實體法規範,並有效追訴犯罪。但實質真實的發現不能不擇手段。→人權維護

Page 3: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一、刑事訴訟法目的基本人權之維護 (p.23)

1. 實現司法正義與基本人權之維護2. 法定程序之進行3. 建立法秩序刑事訴訟於人權保障與追訴犯罪間

尋找平衡點

Page 4: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一、刑事訴訟法目的迅速之裁判 (p.24)

1. 同時兼具國家利益與被告利益2. 遲來的正義非正義3. 追求迅速裁判的同時,仍應遵守「法律安定性」及「程序維持原則」

Page 5: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一、刑事訴訟法目的法治國原則之實現 (p.24~25)1. 形式上:法律的確定性,亦即「法律優位」及「法律保留」原則。

2. 實質上:比例原則,刑事法的建置內容須有普遍妥當的認知、合理考量。

Page 6: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基本原則之依據  1. 憲法基本權利  2. 大法官解釋  3. 最高法院判決要旨  4. 國際公約  5. 外國的法律與判例  6. 學理

Page 7: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審檢分立原則 (p.29)1. 檢察官與法官隸屬不同的司法體系2. 國家行使刑罰權須於法院之外,設立檢察機關,作為控訴機關。 →起訴與審判分離

Page 8: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不告不理原則 ( 控訴原則 ) (p.30~31)

1. 告即應理2. 假如:(1) 告而不理:已受請求事項未予判決(2) 不告而理:未受請求事項予以判決

→判決違背法令 (§379 第 12 款 )

Page 9: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當事人地位平等原則 (p.32)

1. 當事人包含檢察官、自訴人、被告2. 起訴之立法例:起訴一元制;起訴二元制3. 我國採公訴與自訴雙軌之制度

Page 10: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當事人地位之實質平等 (p.32)

1. 機會平等:原告有此機會,被告亦應有 如: §290 審判長宣示辯論終結前應詢問被告有無陳述

2. 地位平等:事實與法律的地位平等 如:爲防止被告或自訴人其與檢察官之地位不等,因此可委任辯護人,達到平等。

Page 11: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審級制度原則 (p.33~34)

1. 三級三審為原則 三級二審為例外 (§4 但書、 §376)

2. 審級救濟依當事人意思 §344Ⅳ之職權上訴為例外

Page 12: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二、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具體真實發現原則 (p.34)

1. 被告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唯一依據2. 縱然被告自白,仍須調查其他證據

Page 13: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訴訟制度職權進行主義 (p.39)

1. 法官全面主導程序的進行2. 法官主動調查證據3. 檢察官僅為偵查主體,而非當事人4. 舊刑訴法採職權進行主義,產生許多弊病

Page 14: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訴訟制度當事人進行主義 (p.39~40)

1. 訴訟程序進行或中止,法官中立與被動 2. 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負有舉證責任。 3. 如證據為傳聞法則,不得採為證據。 4.在英美國家審判前不先行調查證據。

Page 15: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訴訟制度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p.40)

緣起:1. 建立司法公正的訴訟制度。2.在實務運作上,通常檢察官未能切實到庭實行公訴。

3. 法官主導證據之調查,混淆法官與檢察官之權責分際,飽受人民質疑。

Page 16: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意義:貫徹無罪推定原則1.讓檢察官到庭負實質之舉證責任,由當事人主導證據之調查。

2. 法院立於中立之地位,於當事人無法使法院形成心證或維護社會公益及被告之重大利益時,才被動介入。

3. 與美國之當事人進行主義有差別。

Page 17: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相關法律規定: §161 、 §1631.§161 : (Ι) 檢察官之舉證責任及到庭的說服責任 (Π)參考德國「中間程序」→起訴審查制2.§163 :規範當事人之舉證;釐清法院與檢察官之權責

Page 18: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效果: 1. 檢察官慎重起訴:讓檢察官對被告提出充分之證據,否則會被駁回。

2.釐清法院與檢察官之職責:法官是中立的聽訟者,不再以與被告對立的角度質問被告。

Page 19: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訴訟制度我國與美國法院刑事案件之審判流程 (p.44)我國之情形 1.提起公訴 2.傳拘 3.準備程序 4.通常審判程序:朗讀案由、人別 訊問、檢察官陳述起訴要旨、 告知 §95 事項、調查證據、訊問 被告被訴事實、科刑資料的調查、 辯論、被告之最後陳述

Page 20: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三、刑事訴訟制度美國之情形 1. 起訴 2.傳拘 3.初訊 4.協商 5. 定期 6.陪審 7. 審判 8. 裁決、科刑與判決

Page 21: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與基本原則

預習刑事法院及當事人之介紹

法院意義、組織及管轄?當事人?訴訟關係人?

   See you

next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