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塘村建房 要唱上梁歌 这口屋盖得强 观音老母来上梁 门窗户...

1
2012 6 19 本报本报芳芳 西15 (1456 ) 仿500 当地沿座座石狮当地便直至退约在元 由于( ) 。” 西区强便。” 300 婿民们婿72 。” 婿婿机会。” ( ) 婿婿( ) 婿72 便( ) ”。 婿72 屋为西村村委委500 艺已”。 22 广38 寿大锤当地 当等的穿当地绘画鹿线法分艺以当地既减无污 脸料160 有用窘境。” 活化。” 村村使。” 很好300 让人吊到某年某( ) ( ) ( ) ( ) ( ) ( 年年 有余) ( ) 婆婆是石首是兰老个高。” ……” 芳芳 500 当地30 族祖难能式时还互80 新续修的第郑重以一西( 民们西西) 幼有婿西原则好喝好。”婿婿要一还会重之己家要以更改宗族融融之中· · 本报本报清区期齐长城究竟清区镇正4 山上400 由于山上上山 穿。” 2 沿线 西攀爬上山便山上诉说底的40 吁吁有用塌损角进10 1.8 1 便的叠使到的使心协山上500 便较结单叠是石得担究竟是什由于长城线 长城沿 线说它期齐当地”。 到的村村70 当地烧杀山上到底个更可靠应与差不长城实是长城2500 长城 点的长城长城的敌角建传达”。 寨寨西低的 者站外望梯田蔚为。“山上草不早早绿油油长成。” 沿者找远远匍匐个更。” 向下当地口宽中之 的地是石 当地并不是什到的实是烟熏了两长城史时西此次筑中并不低的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井塘村建房 要唱上梁歌 这口屋盖得强 观音老母来上梁 门窗户 ...paper.dz2012/06/19  · 来。村里百姓也常说:“先有井塘,后有井塘村。”

傅欣迎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王红军本报通讯员 刘芳芳

从青州市区向西南行15公里,踏进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的井塘古村,仿若一下子远离尘世的喧嚣,置身于宁静、古朴、秀丽的世外桃源。这座历经500多年沧桑风雨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前行,一座座古老的石屋扑面而来。这些石屋虽然已经不复完整,但那平整光滑的墙面、错落有致的石块、雕刻精美的挑翅,以及惟妙惟肖的石狮、石鼓等,无不体现着古代工匠原始而高超的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

衡王嫁女“井塘村”

当地人相传,井塘村在北魏时期便有人居住。但此后的历史无从查考,直至明朝,才在吴氏家谱中有所记述。

据本村小学退休教师孙全道考证,“大约在元末朱元璋登基前,由于战乱、天灾、瘟疫、旱涝饥荒等,原来的人(山东人)逃亡已尽。”

如此以来,明朝之初,山东人口骤减,官府在山西、河北等人口聚集地区强制百姓大批迁移,吴氏三兄弟就是在这时从河北冀州府枣强县马安场迁来的。

吴氏老三迁至吴家井,历三世后于明景泰年间又迁移至井塘立村。据传说,当吴氏三祖迁入井塘时,村内有旧屋框子,于是砍树作檩、盖屋立家。吴氏迁来之后,孙氏九世祖孙彪自临朐开井移民至此,住在井塘南边山岭之下。再之后,张氏由临朐县涝洼迁此。

三大姓氏立村之时,在井塘村东山下有一眼清泉,常年不涸,后村民凿为井塘,村名便由此而来。村里百姓也常说:“先有井塘,后有井塘村。”

顺着平滑的青石路进入陡峭的村内古居,记者看到,整个村坐落在高约300米的山坡上。村落北侧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多已建造了现代民房,这里是明朝时期衡王女儿与其女婿居住的旧址。村

民们说,衡王女儿、女婿在该村有72间古屋。“衡王嫁女的故事发生在明嘉靖年间。”村民

们向记者讲述说,衡王是嘉靖的兄长,封地青州,有三个女儿。“井塘村人吴仪宾,跟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卖柴为生。在衡王选婿的那天早晨,他到城里卖柴,听说衡王选婿就来了精神,他想可以借机会吃饱肚子了。”

那时,坐的是八仙桌,吴仪宾不仅把面前的菜都吃完了,而且又吃了一箸饼(就是把筷子竖起来那么高,筷子放平那么长的一打饼),其他王孙公子只象征性地吃了几口。吃完饭后,他就要离开,但王府的人不让他走了。原来,衡王的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是得细食病(厌食症)死的,所以三女儿一定要找个身体好、能吃饭的人为婿。吃饭时,三小姐在绣楼上俯瞰众人,发现吴仪宾年龄不大,而且特别能吃,所以就选中了他。

婚后,衡王派人在井塘村为他们修盖房屋,据说有72间之多。而为了方便女儿回娘家,衡王专门在该村与衡王府(现青州城区)之间修建了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俗称“官道”,当时只有高级别的官员才能铺此“官道”。目前,此“官道”仍保留着部分遗迹。

石砌房技艺传承五百年

以衡王女婿吴仪宾的72间古屋为中心,井塘村形成了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也是我省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明代古村落。

这三家大院都坐落在一整块大石板上,以典型的青州西部山区四合院形式依山相连而建。通向院落的台阶均由石块砌成,少者七八级,最多一处有七十二级,建筑气势宏伟。

井塘村村委委员孙好平介绍说,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从井塘村有石房时开始,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种用石头做为主要建筑材料砌造房屋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建造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理念,“现在该技艺已经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孙全吉是青州市井塘村人,22岁时经本族孙

全礼介绍拜本村吴广祯为师学习石砌房建筑技艺。从拜师学艺到停止不干,他经历了38年的石匠生涯,替师傅掌作、铺盘子、盖屋、修寿坟、开石料、打锲窝、抡大锤、做挑翅、打石头、刻字等,粗活、细活全部干过。

据介绍,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巧妙地将当地民俗与风水文化相结合,从选址、上梁、画符、镜子和石敢当等的设立,无不贯穿当地百姓祈求平安吉祥、辟邪纳福的朴实思想。该技艺还运用了大量的绘画雕刻技巧,其门枕、挑翅、迎风、山墙上通气孔等采用菊花、梅花鹿、铜钱等图案,线条流畅、绘画精美,增加了石砌房屋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石砌房建筑技艺是井塘古村特有的一种手工技艺,几百年来已经与井塘村民的生活起居深度融合、无法分割。该建筑技艺以当地青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既减少房屋备料过程中的相关程序、环节,又降低房屋造价成本,解决了井塘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居住问题。

井塘石砌房建筑技艺利用原始的“看平”工具,科学地处理了房屋基础建筑的水平问题,其石块错落有致,缝隙处贴补铁片、石片,既严丝合缝,又空气流通,有着冬暖夏凉、稳定坚固、环保无污染的居住效果,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

不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井塘古村也没有通电,没有修路,挑水困难,大部分井塘人搬离古屋,住进了山下的井塘新村。更重要的是,石砌房建筑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仅石屋前脸料石的打制就需要四五个工匠160个工作日。现在新瓦房建设已不再需要这种技艺,年轻人觉得学习这门技艺没有用途,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面临消亡的窘境。

生活民俗没有“隔断”过

“井塘古村保存比较完善,更重要的是非物质形态的生活民俗都没有隔断过,在鲁中地区比较典型。”青州市政协副主席、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指挥部指挥孟庆刚说:“井塘村民的生活民俗、节日民俗、生产民俗、民间信仰等,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韵味,就像是活化石一样。”

井塘村村民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家族,他们自明代由各地迁居至此,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四五百年的时间。井塘村的三个家族均保留有各自的碑谱,都位于祖坟之地,只是吴家的祖坟早已被破坏,如今碑谱上刻的文字也有些模糊,多亏还有新续的布谱,所以不至于使资料荡然无存。孙家和张家的碑谱都保存完好,字迹辨认起来也比较容易。

在村子里,盖房子是一件大事。但在井塘,一家盖房,亲戚、朋友、庄乡都来帮工,有着“帮忙”的习俗。孙好平表示,“帮工不用户主特意去邀,都是村里的人情往来。帮别人的多,自然将来盖房帮自己的就多。来帮工的都不要工钱,但是户主要负责饭、烟酒、茶水之类的费用。女帮工则主要是负责做饭等活计。”

当然,有在村里人缘特别好的,去“帮忙”的人就更多。据说,曾经有一户人家在盖房子时,因为在村里为人很好,竟然有300多人前来帮忙,虽然人多了也用不完,不过两层的楼房两天就盖了起来,让人不得不为这种相互间的互助精神所感动。

在井塘村建房,至今保留着一系列的规定和仪式。房子起工时要上梁,上梁要挂上梁红。上梁红是方块状的红布,用双股红绳系住红布,吊到脊梁上。脊梁上还要贴上写有“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上梁大吉”的红纸对联。除栓红布外,还要栓上栗子(立子之意)、花生(长生之意)、黄历(过好日子之意)、铜制钱(富裕之意)等。

女人们要在新房前的空地上摆放一张小方桌,上面放上“五个盘”,叫上梁贡。通常,要摆上八碗菜,有点心、馒头、芹菜(成才之意)、鱼(象征年年有余)、豆腐(表示幸福之意)等。然后,要请两个老婆婆来磕头,唱上梁歌。

上梁歌,在井塘村称为念佛。井塘村时兴的上梁歌有两个版本。一首为阎贵芝等所吟唱,她的老伴就是石匠孙全吉。另一首是王珍兰老大娘所唱。当村里有事,如上梁、结社时,王珍兰经常去唱佛:

“这口屋盖得强,观音老母来上梁。门窗户大安正当,金砖银瓦一起上。大梁上的沉香木,二梁上的满屋香,三梁上的全家宝,门神虎爷站两旁,桌椅条凳屋里有。屋里有个高官座,屋里有个状元郎,状元头上两枝花,富贵荣华头一家,弥陀佛。”

■ 古村落寻踪

井塘村建房,要唱上梁歌:“这口屋盖得强,观音老母来上梁。门窗户大安正当,金砖银瓦一起上……”

井塘村:世外桃源中古村沉香 □ 王红军 刘芳芳 整理

历经500多年风雨,井塘古村还保留有多少明代的风貌?除了石砌房民居遗址等物质形态的遗产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民俗的传承。

近些年来,来自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的民俗专家、学生,不停地走进井塘古村进行田野调查,仅古村民俗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对生活民俗、节日民俗、建房居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养老与分家等进行全面详尽的挖掘。

其中,伴随着请家堂的拜谱仪式,就是吴、孙、张三个家族祖辈上留下来的传统,难能可贵的是这三族在举行仪式时,除了参拜自己族里的祖先以外,还互相拜祭其他各族的祖先,这种传统从未因为时间的迁移而有所改变。

最近的一次拜谱活动,是在上世纪80年代重新续修完家谱之后。在修好谱的第二年,吴、孙两家都郑重其事地举行了拜谱和请家堂活动。如果某家举行请家堂这一活动,就必须一请三年,即是说家堂轴子和谱要同时在这家存放三年以上,存放族谱的人要求是口碑好、有一定声望的人,其他并没有严格的规范。下一期时,家堂轴子和谱就可以一并转放在另外一家。

拜谱与请家堂的具体程序是这样的:大年三十晚上,各族各支的男人们聚集到村外较为开阔的场地里,在年长者的带领之下,面向西方(村民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山西的,位于井塘以西)边烧纸钱,边在嘴里不停地喊:“老爷,老妈,少爷,少妈,来家过年吧!”当晚请回家堂后,大伙儿会在一起守夜。次日早晨,即年初一拜谱活动正式开始。

放谱的房间布置是有讲究的,轴子挂在堂屋的正墙上,左侧的墙上同时挂着家谱。轴子下方一张八仙桌或条几,摆上香炉,还需要八盘八碗十六样供品。拜谱严格按照长幼有序的宗旨进行,年辈长的人排在前排,如果无法一次排开,就需要合理安排好,分批次进行祭拜。

存放家堂轴子的这家人,如果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新女婿,正月初一当晚就要将家堂送走,带上同样的东西,按照“哪请哪送”的原则将祖先们送走,嘴里不忘交待一声:“吃好喝好,保佑一年平安。”但如果这家中有新女婿,则要求新女婿正月初二来拜谱,送谱的仪式就要一直拖延至年初五方能进行。

互相拜谱是井塘古村的一大特色,它是指在年初一拜谱之际,吴、孙、张三家各支除了祭拜自家祖先以外,还会以自愿的方式或派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到其他各家各支去拜谱。到了对方家之后,要向对待自己家的祖先一样,虔诚地磕四个头,主人要以烟、茶水招待,寒暄一番,表示感谢。

据说,这种互拜的行为是祖上传下来的,不容更改。与此同时,这一习俗进一步加深了不同宗族不同支派之间的感情,令整座村庄沉浸在和乐融融的氛围之中。

·相关链接·

井塘古村的拜谱仪式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郭继伟本报通讯员 田会银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历史文化悠久,不仅是春秋时期齐长城的起点,还有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得知在孝里镇的一座山顶发现了一个神秘山寨,记者也想去一探究竟,也许能发现一个世外桃源?

我们的车停在长清区孝里镇正东4公里的一座山下,与环绕的群山相比,这座山丝毫没有特殊之处,向山上望去根本没有山寨的踪影。孝里镇旅游办主任金晓是这座神秘山寨的最初发现者,他告诉记者,这座山叫“梯子山”,海拔400多米,山寨就在山的后面,想看山寨得先翻山。

□梯子山果然山如其名,山像梯子一样陡峭,登山如登梯。由于已是初夏时节,山上草木繁盛,让这座原本就没有路的小山更加险峻,要想上山就要穿过枝杈阻挡下的崎岖山路,还要不断忍受荆棘偷袭带来的刺痛。

“这条路是最好走的一条路。”看记者有些畏难,金晓说,他发现这座山寨是在2月下旬的时候。那天他在谷歌地图上搜寻孝里镇境内他还没有攀上过的山,意外发现一座小山的顶部排满了一个一个的小圆圈,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金晓叫了几个驴友一起来到了这座小山脚下,环绕一周,沿登山顶直线距离最近的西侧山麓开始攀爬,结果没想到山路非常陡峭,在大家的互相协助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登上山顶,下山时便重新找路,找到了北侧这条坡度稍缓的小路。

梯子山和周围的其他山体一样,是一座石灰岩小山,山上有很多藻类化石,诉说着这里曾为海底的久远往事。

40分钟后,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见到了这座山寨的寨墙。墙体依山势而建,巧妙地隐藏在悬崖峭壁之间,居高临下,可谓是易守难攻,不到近前很难分辨出是寨墙还是自然山体。寨墙由大块的石头叠起,缝隙之间用小石块填补,没有用来粘合石头的泥土。寨墙虽然已有坍塌损坏,还是能看出有不少的垛口,应为瞭望和射箭所用。

□从坍塌的寨墙一角进入山寨,数百间低矮的石屋跃然眼前,大部分石屋保存完好,也有一些顶部已经坍塌。这些石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布满山顶,就像建在山顶上的一个古村落。

石屋均随形就势而建,层次分明,或聚或散。除个别石屋外,房屋的面积都较小,只有10平米左右,高度大都在1 . 8米左右。石屋由厚薄不同的石板叠压垒砌,墙体看上去非常整齐,颇具美感。每个石屋都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有一块大石头,下部的石块较大,上面的石块较小,中间是一块长条形

的过梁石,屋顶则是一块面积较大的石板。石屋的门很低,过梁石的高度约为1米,得弯

下腰才能进入。为什么要把过梁石安得这么低呢?进出弯腰岂不是很不方便?

金晓解释说,这些石屋的原料为页岩,均是就地取材,是典型的叠岩式建筑。建这种石屋最困难的就是门上面的那块过梁,如果要想让门高一些,就要使劲往上抬过梁,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现在过梁石的高度正好是四个人抬起来放在腰间的高度,最容易使上劲,大家齐心协力把石头一放,这个过门就建成了。在梯子山上,修建500多间这样的石屋,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记者也想进屋体验一下古人在石屋里居住的感觉,便找了一间看上去比较结实的石屋弯腰钻了进去。屋内还算宽敞,勉强能够站直身板,里面空无一物,除墙角冒出的一两棵小草外,在石屋中央还有一个用碎石板简单叠起的柱状物,或许是石凳,也或许是石桌。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将阳光与凉风透进来,让记者不由得担心起来,这样的石屋能够遮风挡雨吗?究竟是什么人修建了这些石屋呢?

金晓说,他翻阅了很多资料,但均无这个山寨的资料。从山寨的建筑结构来看,应该是用来短暂居住的,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由于齐长城的主线正好从这个山寨经过,这个山寨可能是齐长城沿线第一个比较大的营垒,也就是说它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屯兵营。不过当地老百姓却称这个山寨为“刘黑七寨”。

记者在山下遇到的孝里镇北黄村村民李长木,今年70岁,他给记者说起刘黑七的故事。据他描述,“刘黑七”曾是山东的巨匪,后来投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被任命为警备司令驻长清高唐一带,在当地亦兵亦匪,还向各村派粮派款,如有抗拒或交不足数,即攻破村寨,烧杀抢劫。村民为了躲避

刘匪,就建起了这个山寨。但《长清地名志》则记载说,清朝咸丰年间,村

民为了躲避捻军的侵扰到山上来,修了营寨。这么多说法到底哪个更可靠呢?

□金晓推断,自古以来,山势险峻的山峰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山寨最早的修建时期应与齐长城差不多,或者是齐长城的附属建筑物,综观梯子山,确实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好战场。但后来中华一统,齐长城失去了作用,这个屯兵营也随之荒废,逐渐成为老百姓躲避土匪、战乱的藏身之地。这样算来,这座古山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从石屋石头的风化程度来说,下半部分的风化程度要比上半部分严重一些,说明下半部分的石头年代要久远和古老。下半部分应该是齐长城的基础,上半部分则经过历朝历代的翻修加固。

金晓带记者来到整个山寨的制高点的两间石

屋,竟发现朝向齐长城方向的石屋内墙上,也有瞭望口,可以通过这个瞭望口观察齐长城经过的山头的敌情。

不仅寨内建有瞭望室,寨墙的设计也极具防御性。整个山寨仅在最为隐蔽的东北角建有寨门,还搭建了掩体,很难被发现,寨门口有两间已经部分坍塌的小屋,应该是做登记审查的“传达室”。

山寨寨墙宽约两米,西侧寨墙被设计为高低两层,高的一层紧邻悬崖峭壁上面留有垛口,低的一层靠近山寨,可供巡逻,观察敌情。记者站在高层的寨墙上向外望去,群山、梯田、村庄尽收眼底,蔚为壮观。山下倘若有什么敌情,怎能瞒得过山寨里的巡逻人啊!

站在寨墙上拍照,风势越来越大,总觉得腿有些颤,真担心会被大风吹下峭壁。而金晓却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首次发现山寨时上来的路,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往上顶爬的时候,我们遇到了

一条蛇,把大家吓了一大跳。山上有蛇不奇怪,奇怪的是当时离惊蛰还有十来天,蛇还没到出洞的季节,并且在附近的山坡上,小草不但早早地发了芽,还绿油油地长成一片。”

□金晓说,他们沿峭壁上来时,还发现了一个山洞。他用手指给记者看。果然,记者找到了那个远远看上去很小很小的洞口,就在斜下方的一处峭岩上。

站在山寨里看,这个洞口就在眼前,但如果在山寨外,在岩石的遮挡下是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个山洞的。显然这个洞应该和山寨有所关系,用石头修砌的洞口也在昭示着这里经常有人出入。据介绍,这个山洞的洞穴很深,但是空间狭窄,成年人只能弯下腰匍匐前行,里面的石头非常奇特,一层叠着一层,可惜洞内被岩石阻断了,无法继续通行。

“还有一个更隐蔽的山洞呢,在山寨东侧。”听金晓这么一说,记者特意走到东寨墙处向下探望,洞口隐藏在两个巨石之间,在植被的遮挡下,外人根本看不到这里还有一个山洞。

据介绍,这个洞被当地村民称为“鹁鸽洞”,洞口非常小,山洞里面比洞口宽敞多了。山洞里散落着两块石板,四周还有水迹。洞里还有一个洞中之洞,能够容纳三四十人,洞口的地面上有一个圆形的石槽,可能是古时人们用来研磨食物的,也有可能是存水的。洞穴周围布满形状各异的石钟乳,石头缝隙间还闪烁着颜色各异的晶体。石钟乳是石灰岩在水流的侵蚀下最终形成的奇异的溶洞景

观,可见这里不缺水,也许,这里就是山寨的“水源地”?

□当地村民说,四五十年前,四周的山都水流不断,后来封山造林,树长起来了,基本上也就没有长流水了。看来,山寨里的人解决喝水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不管是屯兵营也好,避难所也好,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山寨里总该有厨房吧?

没想到的是,这里不仅有厨房,还有炊事班呢,“民以食为天”确实是古训啊。

与多是独间或长方形两间相邻而建的石屋不同,在山寨南侧有两排一间挨着一间的并排建起的石屋,石屋里留有烟熏火燎的痕迹,甚至还能隐约闻到草木灰的气味。这里有一些发黑并泛黄的石块,经考古专家判定应为烧石灰,也就说明这些石块曾经被火烧过,这些房间可能经常用火,那这一排体量不大的房间则应该是厨房了。有的房屋还建有挡风墙,令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记者还在山寨中部发现了两间更为高大宽敞的“将帅房”,房前为一片空场,或为练兵之处。

金晓说,像梯子山的古山寨和石砌建筑在孝里镇境内已不是第一次发现,远近闻名的有大峰山齐长城山寨、晚清江北太谷文化的发祥地—黄崖山寨,也有不知历史时期的方峪西山寨、南凤东山寨等,这些山寨共同构筑成孝里镇的古山寨文化特色。但是,此次发现的梯子山古山寨,在国内同类山寨建筑中,无论是建筑规模、房屋数量,还是保存完好的程度,都是极为罕见的。对这座古山寨的考古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行,从而揭开隐藏在这座山寨中的历史谜题。

告别古山寨,按原路往山下返,并不比上山时轻松几分。回望那依然矗立在山头的古山寨,心中滑过一丝悲凉,我们找到了这座山寨,却还没有为它找回“历史”,我们看到了石屋,却看不到石屋内往日的喧哗。它希望继续默守千年吗?它还能够默守千年吗?

(图片摄影 陈巨慧)

“隐居”千载的古山寨

井塘石桥 石磊 摄 井塘古村 张欣 摄 井塘石砌房 石磊 摄

山寨内的石屋群

外高内低的寨墙

石屋内的瞭望口

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