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7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mark-barnes

Post on 01-Jan-2016

1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 一节 概述 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制剂。药物制剂稳定性是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制剂稳定性研究主要是指体外稳定性情况。 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 1. 化学稳定性: 药物的化学变化,如水解、氧化、光解等降解反应,含量下降,色泽变化。 2. 物理稳定性:如固体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晶型变化;混悬剂沉降、粒度变化;乳剂分层。 3. 生物学稳定性:因微生物污染,药物腐败变质。.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 一节 概述 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制剂。药物制剂稳定性是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制剂稳定性研究主要是指体外稳定性情况。 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 1. 化学稳定性:药物的化学变化,如水解、氧化、光解等降解反应,含量下降,色泽变化。 2. 物理稳定性:如固体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晶型变化;混悬剂沉降、粒度变化;乳剂分层。 3. 生物学稳定性:因微生物污染,药物腐败变质。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药物降解可按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处理: 1. 零级反应: - dC /d t = K C=C0 – k0t

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其它因素影响 2. 一 级 反 应 : -dC /d t = KC lgC= -kt/2.303

+lgC0

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半衰期 : 反应物降解一半所需时间 t1/2=0.693

/ K

常用药物降解 10% 所需的时间( t0.9 )来衡量药物降解速度, t0.9 称为药物有效期。 一级反应 t0.9=0.1054 / K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3. 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 2次方或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称二级反应。若其中一种反应物浓度大大超过另一种,或其中一种保持浓度恒定,则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特征,故称为伪一级反应。 ( P67 表 5-1 反应速度方程及特征)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㈠水解 1.酯类药物的水解:在 H+ 、 OH- 或广义酸碱的催化下水解反应加速,特别是碱液中,酰—氧键断裂,生成羧酸和醇。酯类水解后,溶液pH↓ (酸生成)。内酯与酯一样,在 OH- 条件下易水解开环。 代表药:盐酸普鲁卡因 还有:盐酸丁卡因、盐酸可卡因、 溴丙胺太林(胃肠解痉药)、乙酰水杨酸、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后马托品、毛果芸香碱(内酯)等。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 一 ) 水解 2.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 生成羧酸和胺 属于这类药物的有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等药物。 氯霉素水溶液易分解 pH 6 最稳定 pH 2 以下, pH 8 以上,水解加速 pH 5.4 暴露于日光下,产生黄色沉淀,可能由于氧化、还原、缩合反应所致。 常用制剂氯霉素滴眼液, pH6.4 有效期 9 个月。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途径

2. 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结构中存在不稳定的 β—内酰胺四元环,在 H+或 OH- 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因四元环张力大, β—内酰胺环与抗菌活性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如氨苄西林在中性和酸性中水解为 α-氨苄青霉酰胺酸,碱性下酰胺键断裂。 最稳定 pH为 5.8 pH 6.6, t1/2=39

天 故本品只宜制成固体剂型、粉末安瓶制剂。

2. 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氨苄西林钠用前 0.9%氯化钠 (pH4.5-7.0)稀释静注。 GS( pH3.2-5.5) 乳酸钠注射液 (pH6.0-8.0)加速水解。

2. 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如头孢唑啉钠在酸与碱中都易水解失效,由于分子中同样含有 β—内酰胺环。 水溶液在 pH 4-7 较稳定 pH4.6 缓冲液中: t0.9 约为 90h 生理盐水、 5%GS:室温 5 天仍符合要求, pH略有上升。 有些酰胺类药,如利多卡因,由于邻近酰胺基处有较大的基团,空间效应的影响,不易水解。 3. 其他药物的水解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二)氧化 药物氧化常是自动氧化,即在大气中氧的作用下缓慢进行氧化。药物氧化后,不仅效价降低,而且可能产生颜色或沉淀。即使被氧化的量极少,有些药物色泽变深或产生不良气味。

1.酚类药物(具酚羟基) 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阿朴吗啡、水杨酸钠等。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红 棕红聚合物或黑色素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二)氧化 2. 烯醇类 Vc 是代表药,分子中含烯醇基,极易氧化

氧 水解 去氢 Vc 2.3 - 二酮古罗糖酸

无氧 呋喃甲醛 + CO2

聚合

黄色

脱水、水解

Vc草酸 + L – 丁酸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3. 其他类药物 芳胺类如 SD—Na 、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噻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等。 具有双键的药物 VA 、 VD 的氧化是典型的游离基链式反应。 易氧化的药物要特别注意光、氧、金属离子、 pH 对它们的影响。金属离子是极强的催化剂。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三)光降解 光降解是指药物受光线作用使分子活化而分解的反应。典型例子硝普钠。 硝普钠 激发态硝普钠 水合铁氢化物 ( [Fe (CN)5 (H2O)] +3 + NO ) 氢氰酸 HCN +普鲁士蓝 光敏药物还有: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 VB2 )氢化可的松、 VA 、 VB12 、辅酶 Q 等。酚类和分子中有双键的药,一般对光敏感 , 生产、包装应注意避光。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四)其它反应 1.异构化 ( 1 )光学异构化 外消旋化:左旋肾上腺素具生理活性,外消旋化后,活性只有 50%,本品水溶液 pH 4以下易外消旋化。但本品也易氧化,要从含量、色泽等全面考虑,以选适宜的 pH 值。 差向异构化:指有多个不对称碳原子的药物,其中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基团发生异构化的现象。 如四环素酸性下 4 位 C 出现异构化 , 4-差向四环素,活性下降。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稳定性 (四)其它反应 1. 异构化 ( 2 )几何异构化 :顺反式之间发生变化。 VA 活性形式为全反式 , 2,6 位 -顺式异构体,活性下降。 2. 聚合 贮在 氨苄青霉素 二 聚物 高聚物(过敏) 聚合 3 . 脱羧 失去羧基而放出 CO2

对氨基水杨酸钠易脱羧变色。 普鲁卡因脱羧生成苯胺氧化后呈黄色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 增加稳定性方法

1.pH的影响 pH对酯类、酰胺类药物水解起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称专属酸、碱催化或特殊酸碱催化, pH值对水解速度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以 lgK对 pH作图水解速度常数 K ( lgK)最低点的 pH值为最稳定的 pH以 pHm表示。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1.pH 的影响

药物水解速度常数随 pH变化曲线有三种形状:⑴V 型图,很少,只是相似。如非解离型药物。 ⑵ S 型:含一个解离基团药物,如盐酸普鲁卡因有一部分呈 S 形。⑶钟形,含二个解离基团药物。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1.pH 的影响 确定 pH m 是溶液型制剂处方设计中首先要解决问题。 计算公式: pHm = pKw - 1/2·lgKOH-/K H+ 一般通过实验求得:保持处方中其他成分不变,配制一系列不同 pH的溶液,加速实验,求出各种pH溶液的 lg K,作图求 pH m ( lg K最低点)。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1.pH 的影响 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也受 H+ 或 OH- 的催化,因为有些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依赖于 pH值 E=Eo+ 0.0592/n·lg[H+][氧化型 ] / [还原型 ]

pH值调节要同时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疗效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称广义酸,接受质子的物质称广义碱。药物受广义酸、碱催化作用而水解,称广义酸、碱催化,或一般酸、碱催化。常用的缓冲剂醋酸盐、磷酸盐、枸橼酸盐、硼酸盐均为广义酸碱。 如 HPO4

= 广义碱对青霉素 G 钾盐的催化作用,已得到证明(保持盐与酸比例不变 pH值恒定,只改变缓冲浓度↑, K↑)。 为减少广义酸碱催化作用,处方中缓冲剂浓度应尽可能低或选用无催化作用的缓冲系统。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3.溶剂的影响 易水解药物可采用非水溶剂(乙醇、丙二醇、甘油)使其稳定。两种离子反应时,溶剂介电常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lgK= lgK ∞ - K’ZAZB /ε lgK对 1/ ε作图为一直线 如果药物与攻击离子带电相同 (ZA、 ZB荷电相同 ) :ε(溶剂 )↓ lgK↓(药物分解速度↓ )ZA、 ZB带电不同: ε↓ lgK (分解速度 )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4.离子强度的影响 lgK= lgK0+ 1.02ZAZ B( μ) 1/2

μ:离子强度 K0 :溶液无限稀释( μ=0)时的速度常数 ZAZ B :溶液中药物所带电荷 如药物带负电,受 OH – 催化 ,μ , K 如药物带负电,受 H+ 催化 ,μ , K 如药物为中性分子,离子强度无影响。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一)处方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易水解药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升高。如苯佐卡因受碱催化水解,在 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稳定性增高。因在胶束内部增溶,胶束形成屏障且带负电荷,阻止OH – 的攻击。但也有加速反应,如吐温 -80 使维生素 D 稳定性下降。 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如软膏基质PEG,可促进氢化可的松的分解。栓剂基质 PEG可使乙酰水杨酸分解。片剂中硬脂酸镁对乙酰水杨酸有影响,呈碱性加速分解。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1.温度的影响 根据 van‘ t 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度约增加 2-4倍。 Arrhenius 指数定律:定量地说明温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K=Ae –E / RT lgK= - E /2.303RT +lgAA—频率因子 ,E—活化能 ,R—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 工艺设计:保证灭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温度,缩短时间。特别是热敏性药物。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2.光线的影响 波长↓,能量↑,故紫外线更易激发化学反应 光能激发氧化反应,加速药物的分解。辐射(光线)作用使分子活化而产生分解,此种反应叫光化降解,其速度与温度无关。易被光降解的物质叫光敏物质。 如硝普钠(降压药)用 5%G.S配成 0.05%溶液静滴,阳光照射 10min分解 13.5%失效,颜色变化 , pH↓。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3.空气(氧)的影响 大气中 O2 是引起药物制剂氧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中 O2 进入制剂的途径:①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温度↑,溶解度下降 ,100℃水几无 O2 存在。②容器空间中 O2 。 2.除 O2 方法 : ①采用真空包装;②在溶液或容器空间通 CO2、 N2置换 O2;③使用非水溶剂;④加入抗氧剂。

3. 空气(氧)的影响抗氧剂:①本身为强还原剂,首先被氧化而消耗氧,保护主药免遭氧化,抗氧剂逐渐被消耗。 ②为链反应阻化剂,能与游离基结合,中断链反应,抗氧剂不被消耗。分类:水溶性抗氧剂和油溶性(阻化)抗氧剂 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用于弱酸性药液 ,亚硫酸钠用于偏碱性药液 , 硫代硫酸钠碱性药液。 协同剂:枸橼酸、酒石酸等。 VE 、卵磷脂为天然抗氧剂。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4.金属离子的影响 对自动氧化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如 0.0002M的 CU

2+ 使 Vc氧化速度增大 1万倍。 微量金属离子的来源:原辅料、溶剂、容器以及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器具等。 增加稳定性的方法:①选用高纯度原辅料。②操作中不用金属用具。③加入螯合剂如依地酸盐( EDTA二钠)或枸橼酸、酒石酸等。与抗氧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对固体制剂影响最大。水是化学反应的媒介。固体药物吸附水分以后,在表面形成一层液膜,分解反应就在液膜中进行。只要有微量的水分均能加速药物的分解。如乙酰水杨酸、青霉素 G 钠,特别是氨苄青霉素极易吸潮。药物是否容易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 (CRH) 。 如果其临界相对湿度越小,越易吸潮。 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药物的 CRH 以下。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6.包装材料的影响 包装材料既要考虑药物能与外界环境隔绝以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同时也要考虑与药物制剂的相互作用。 玻璃: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作用,不透气。但能释放碱性物或脱落不溶性玻璃屑,棕色玻璃能阻挡< 470nm的光线透过(防紫外线)。 塑料:透气性;溶解性,塑料中物质可迁移进入溶液;吸附性,溶液中物质可被塑料吸附。质轻,不易破损。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二 ) 外界因素对制剂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6.包装材料的影响

橡胶:塞子、垫圈、滴头等,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它可吸附溶液中主药和抑菌剂,橡胶中的附加剂也可被药液浸出,污染药液。 金属:多用锡、铝。阻隔性好,耐高温和低温,防止内外腐蚀或发生化学变化,往往表面涂保护衣。铝箔具防湿、遮光、隔气的保护功能。铝价格贵,目前多用铝塑复合膜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 三 ) 增加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其它方法1.改变药物的结构⑴制成难溶性盐 混悬液中药物水解只决定其溶解的部分,所以将药物制成难溶性盐或难溶性酯类衍生物,可增加其稳定性,水溶性↓,稳定性↑。 青霉素 G 钾制成普鲁卡因青霉素⑵制成复合物⑶制成前体药物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 三 ) 增加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其它方法2.制成固体剂型: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制成固体制剂(片剂、胶囊、颗粒剂、粉针)。3.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湿热不稳定药4.制成微囊、微球或包合物

第四节 药物及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自学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1.高温试验:供试品, 60℃放置 10天,于第 5 、第 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若有显著变化,则在 40 ℃同法进行。2.高湿度试验:供试品, 25 ℃相对湿度( 90±5 ) % 放 10天,于第 5 、第 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准确称重,考察吸湿潮解性能。若增重> 5% ,则在( 75±5) % 同法进行。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

3.强光照射试验:供试品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中,照度( 4500±500) lx 条件下放 10天,于第 5 、第 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注意外观变化。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二)加速实验 要求:市售包装样品三批,温度( 40±2) ℃,相对湿度( 75±5) % ,放置 6 个月,于第 1 、 2 、3 、 6 个月末分别取样检测,与 0 月比较。如不符合要求改在( 30±2) ℃,相对湿度( 65±5) % ,同法进行试验。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一、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三)长期试验 接近药品实际贮存条件,是确定有效期和贮存条件的最终依据。 供试品三批,市售包装,温度( 25±2) ℃,相对湿度( 60±10) % ,放置 12个月,或温度( 30±2) ℃,相对湿度( 65±5) % ,放置 12个月 . 分别于 0 、 3 、 6 、9 、 12个月取样检测。 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于 18、 24、 36个月取样检测,结果与 0 月比较。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二、药物稳定性的加速试验研究方法

1. 经典恒温法 理论依据 Arrhenius指数定律 : K=Ae- E / RT lgK=lgA- E/2.303RT 以 lgK对 1/T 作图得直线,斜率 =- E/ 2.303R,由此计算 E 。 若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可得 K25 ,由 K25

可求出 t0.9=0.1054/ K25

实验设计:①建立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要准确、灵敏、专一②通过预试验、设计实验温度,最少选四个温度;③取样时间:样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定时取样测定药物的浓度。药物浓度对时间作图,判断反应级数,如一级反应 LgC= lgCo - Kt/ 2.303 ,斜率 =- K/ 2.303, 通过斜率求 K ; ④ 以 lgK对 1/T 作图,求出 K25 、 t0.9 (有效

期)。

第五节 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二、药物稳定性的加速试验研究方法 2. t0.9法 根据 Arrhenius方程。若测得各温度下的 t0.9 用 lg t0.9 代替 lgK 对 1/T作图,也可求出室温下的 t0.9

3.活化能估算法 4.温度系数法5.线性变温法

第六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一)固体药物与固体剂型稳定性特点1.分解较慢2.具系统不均匀,含量分析结果重现性差3.氧化作用往往限于表面,以致表里不一,为多相体系,研究十分复杂。

第六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二)固体药物制剂降解反应途径 1.溶剂催化 为主要降解途径之一,在溶剂参与下降解。 2.氧化 一般在液相中进行。 3.光解 一般在表面进行。 4.热解 高热时才会发生。

第六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三)固体药物分解中的平衡现象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仍可用 Arrhenius方程来描述。 若分解反应出现平衡现象则宜用 van‘ t Hoff方程来处理。

第六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二、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

1.水分影响大,每个样品必须测定水分2.样品必须置于密封容器中,为考察包装材料,可开口容器与密封容器同时进行。3.需测药物含量和水分的样品都要分别单次包装4.固体剂型的药物含量应尽量均匀。5.药物颗粒对实验结果有影响。6.实验温度不易过高, 60 ℃以下

第六节 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二、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

辅料对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药物:赋形剂 = 1: 5 药物:润滑剂 = 20: 1 以此比例配料,其中一半装于小瓶并密封,另一半喷入或加入水 5%后,同法密封。在 5 ℃、 25 ℃、 50 ℃、 60 ℃和 4500lx 光照下进行加速实验,观察含量、外观、颜色等变化。

小结

稳定是保证药物制剂安全、有效的前提,也是新药研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1.熟悉制剂化学降解的途径 ( 水解、氧化 )2.重点掌握影响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处方和外 界因素3.掌握稳定性试验方法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