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28
DOI:10.3966/207321472018121004001 通訊作者汪志堅為商略學報執行編輯、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教授,地址: 237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商學大樓 8 樓, 電話:+886-2-8674-1111#53137E-mail[email protected]。作者黃營杉為商略學報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國立師範大學名 譽講座教授,地址:11491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13 28 3 樓,電話:+886-2-2658-9282E-mail[email protected]。作 林清河 為商略學報總編輯、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地址: 701 台南市大學路一號,電 :+886-6-2757575#53137E-mail[email protected]239 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黃營杉 國立師範大學 林清河 國立成功大學 汪志堅 國立臺北大學 論文編號:IJCS2018080 本篇為商略學報編輯委員會特稿。 本文整理 1998 年至 2017 年間的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統計資料,並對管理領域的未來展望,提出討 論。台灣管理人才培育可追朔自三個不同來源:起始於日治時代開始的基礎商業人才養成、起始於 1950 年 代的管理領域大學專科教育、起始於 1960 年代的美式 MBA 教育。本文介紹不同起源的管理教育,並簡要 討論 1970、1980、1990 年代的發展。之後,本文將焦點放在 1998 年到 2017 年間的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 究發展。經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發現台灣高等教育的管理科系所名稱非常多元化,培育了一般化管理人才, 以及各種特定產業的商業、管理與行政相關人才。在人才培育的管道方面,基層人才培育的部分,早期是 由專科培育基層管理人才,目前則是以培育大學部畢業生為主。而中階管理人才培育方面,碩士畢業人數 比率非常高,每年培育了一萬二千多位碩士級的管理人才,人數似有偏多現象,其中有半數為在職進修人 才,另外半數為一般全職生,且在職生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研究人才的培育方面,本文整理發現,博士班 人才培育在 2000 年代達到尖峰,但目前已有開始減少的趨勢。而從管理期刊論文量的趨勢觀察發現,在 2000 年代,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達到頂峰,而從 2010 年後成長已趨緩,並開始微幅減少,且此趨勢同時適用 在國內期刊與國際期刊的發表量。本文並對於管理研究的未來發展挑戰,提出討論。 關鍵字:管理教育、管理研究、管理人才培育、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博士班。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Feb-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DOI:10.3966/207321472018121004001

通訊作者汪志堅為商略學報執行編輯、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教授,地址:237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商學大樓 8 樓,

電話:+886-2-8674-1111#53137,E-mail:[email protected]。作者黃營杉為商略學報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國立師範大學名

譽講座教授,地址:11491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13 巷 28 號 3 樓,電話:+886-2-2658-9282,E-mail:[email protected]。作

者林 清 河為商略學報總編輯、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地址: 701 台南市大學路一號,電

話:+886-6-2757575#53137,E-mail:[email protected]

商 略 學 報

239

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現況與展望

黃營杉 國立師範大學

林清河 國立成功大學

汪志堅 國立臺北大學

論文編號:IJCS2018080

本篇為商略學報編輯委員會特稿。

本文整理 1998 年至 2017 年間的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統計資料,並對管理領域的未來展望,提出討

論。台灣管理人才培育可追朔自三個不同來源:起始於日治時代開始的基礎商業人才養成、起始於 1950 年

代的管理領域大學專科教育、起始於 1960 年代的美式 MBA 教育。本文介紹不同起源的管理教育,並簡要

討論 1970、1980、1990 年代的發展。之後,本文將焦點放在 1998 年到 2017 年間的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

究發展。經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發現台灣高等教育的管理科系所名稱非常多元化,培育了一般化管理人才,

以及各種特定產業的商業、管理與行政相關人才。在人才培育的管道方面,基層人才培育的部分,早期是

由專科培育基層管理人才,目前則是以培育大學部畢業生為主。而中階管理人才培育方面,碩士畢業人數

比率非常高,每年培育了一萬二千多位碩士級的管理人才,人數似有偏多現象,其中有半數為在職進修人

才,另外半數為一般全職生,且在職生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研究人才的培育方面,本文整理發現,博士班

人才培育在 2000 年代達到尖峰,但目前已有開始減少的趨勢。而從管理期刊論文量的趨勢觀察發現,在

2000 年代,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達到頂峰,而從 2010 年後成長已趨緩,並開始微幅減少,且此趨勢同時適用

在國內期刊與國際期刊的發表量。本文並對於管理研究的未來發展挑戰,提出討論。

關鍵字:管理教育、管理研究、管理人才培育、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博士班。

Page 2: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DOI:10.3966/207321472018121004001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h-Chien Wang, is Executive Editor of IJCS, Profess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Address: 8F., Business Building, No.151, Daxue Rd., Sanxia Dist., New Taipei City 237,

Taiwan (R.O.C.) Tel:+886-2-8674-1111#53137, E-mail:[email protected] Ing-san Hwang, is Advisory Board Convener of

IJCS, Emeritus Chair Professor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ddress: 3F., No.28, Ln. 513, Ruiguang Rd., Neihu Dist., Taipei

City 11491 , Taiwan R.O.C. Tel:+886-2-2658-928, E-mail:[email protected] Chinho Lin is Chief Editor of IJCS, Chair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ddress:No.1, University Road, Tainan City 701, Taiwan (R.O.C.) Tel: +886-6-2757575#531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2018, Vol.10, No.4, 239-266

240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aiwan

Ing-San Hwa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Ho Li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ih-Chien Wa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Paper No.:IJCS2018080

This article is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IJCS editorial board.

This article uses the statistical data to summary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aiwan.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three origins: basic business

education for entry level staffs starting from the period of Japan rule, college level business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1950s,

and MBA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1960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origins of Taiwan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1970s, 1980s, and 1990s. Then, we discus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1998-2017)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aiwa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the

current article obtains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Firstly, the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Taiwanese univ ersities is

diversified, that cultivate generalize talents as well as specialize business professionals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for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and professional fields. Second, prior to 1990, junior colleg e

was the place to train the entry level staffs for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Currently, most entry level staffs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ceived four year college education. Besides, in the master level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twelve thousand master graduates per year in the recent years. Half of master degree graduates are full time students,

while remains are working professionals. The proportion of master students of working professionals inc reases in the

recent year. Fourth, the amount of doctoral graduates reached the peak during 2000s and decreased in the late 2010s.

Finally, we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academic articles also reached the peak in 2000s and slightly decreased in

2010s. Both the amount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local journals had similar trend. Discussions

are also provided for the challenge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 Managem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Cultivation of Management Talent, College Education,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octoral Program.

Page 3: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41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緒論

商略學報創刊於 2009 年,迄今正好滿十年。藉

此之便,以商略學報一隅,整理彙整了商略學報創刊

前十年(1998 年)到學報創刊後十年(2017 年)之間,

台灣管理教育的變化趨勢,以記錄下這二十年間,台

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經歷了蓬勃發展,以及快速成

長後經歷的調整與轉型。

鑑古知今,本文存在的目的,在於藉由整理過去

來討論未來。教育為百年大計,研究發展則為社會進

步的根本,既是眾人之事,就會有眾人的意見,或有

論者認為大學教育與大學研究首重拔尖,在這種論述

下,追求卓越與頂尖是絕對必要。但也有論者認為教

育是普羅大眾之事,研究則為了支持整個社會的進步,

兩者均是社會階層翻轉與普遍提升的工具,因此重點

應放在提供優質且普及的教育與研究環境。這兩種論

述方向,均有可取之處,本文並沒有想要針對特定的

教育政策或特定的做法,進行批評或攻擊,而只是以

盡量客觀的方式,彙整過去的資料,供管理學界參考。

不同時期的商管教育,有當時面臨的挑戰,不斷

的檢討與分析趨勢變化,可以幫助面對未來的挑戰。

舉例來說,1970 年代當時科技進步造成的企業環境

重大變化,例如塑膠取代天然纖維、半導體取代真空

管這兩項重大科技,造成當時的企業管理挑戰。當時,

黃俊英老師在 1975 年提出的當前管理教育的問題包

括:教材、師資、產學差距。在教材方面,當時的問

題包括教材中文化、個案國情化、譯名統一化等問題。

另外,當時的師資供應不足,大專院校又在擴充管理

科系,使得當時只能讓大學畢業生來教大學。

但隔了十幾年後的 1991 年,黃俊英老師提出了

完全不同的管理學界未來展望,包括重視非營利性組

織的管理、加強研究發展的管理、加強公共事務的管

理、增進對中國大陸管理制度的了解、建立階段性的

進修教育制度(黃俊英,1991)。

時空背景不同,每個時代的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

的未來展望,也會有所不同。在討論管理教育之時,

需要進行統計資料的整理,而統計資料的整理,會因

為範圍定義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對於資料的詮釋,

也會因為立論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論。在撰寫

本文時,已經盡量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管理教育與管理

研究的現況,但推論結果,可能仍與讀者的想法有所

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基本理念的差異,而且任職於不

同等級學校、職級的讀者,會因為所處場域的差異,

而對同一資料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本屬常態,先予

敘明。請讀者根據本文所收集之資料,自行思慮推論,

思考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未來發展。

以下將分別介紹台灣管理教育的起源、過去二

十年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發展,並討論台灣

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未來挑戰。

台灣管理教育的濫觴

公認的台灣 MBA 教育源於 1960 年至 1965 年

間,政治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合作。不過,雖然

美國的MBA 制度是在這段期間才引進,但在這之前,

台灣還是有其他的商業與管理人才的養成管道。以下

將早期的台灣商業與管理人才養成區分為三個階段,

包括起始於日治時代的基礎商業人才養成、1950 年

代的商業人才養成、以及 1960 年代政大與密西根大

學的管理教育合作,這三個階段應屬於管理教育的濫

觴。

日治時代開始的基礎商業與人才養成

1960 年代引進的美式 MBA 制度,雖是 MBA 管

理教育的濫觴,但在這之前,台灣仍有一些基礎的商

學管理人才的培育,最典型的例子是 1917 年(日治時

代)創校的台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國立

台北商業大學。以及 1919 年創校的台灣總督府高等

商業學校,也就是後來的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的前

身,原址現為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日治時代的

商業學校與高等商業學校,現址在台北市濟南路的兩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時代這兩所學校的創立,是經過計畫的。

除了台北之外,日治時代也注意到中南部的基礎

商業人才養成,在 1919 年創校的台灣公立台中商業

學校(現為台中科技大學),也是早期培育基礎商管人

才的學校。

不過,台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台灣公立台中商

業學校在經過多年發展後,雖然後來都轉型為大學,

但在 1960 年代,都仍屬於職業學校或專科學校,

1968 年台北商職才改制為市立台北商專。因此,許

多人在論述管理教育時,較少被討論。許多人在管理

教育發展時,仍常提到的是 1960 年代政大與密西根

大學的合作。

Page 4: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4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1950 年代的管理教育

1964 年政大企研所是最早成立的企業管理研

究所,但在這之前,許多大專院校已經開辦了工商管

理科系,在此時普遍使用的系所名稱為工商管理,之

後名稱陸續調整為企業管理。最早成立的應該是 1953

年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後來的中興法商,以及現在

的國立台北大學)二年制的工商管理科,1954 年改制

為三年制(劉佐人,1969)。行政專校成立的是專科部,

因此,1956 年成功大學開辦工商管理學系,算是公

立大學之中最早籌辦的大學部。逢甲工商學院(現為逢

甲大學)則是最早開辦工商管理學系的私立大學大學

部,開辦時間是 1961 年。除了此處所列科系外,1966

年前,已經成立工商管理系或類似科系的學校,還包

括:台大商學系、輔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大同工學

院工商管理學系、淡水文理學院(淡江大學)企業管理

學系,一些專科學校也已成立類似系科(劉佐人,

1969)。

1960 年代政大與密西根大學的管理教育

合作

1960 年至 1965 年間,政治大學與美國密西根

大學的合作,是公認的台灣 MBA 管理教育的起源(許

士軍,1993, 2012)。當時,美援即將結束,在結束

之前,美國政府決定協助台灣建立前,協助台灣建立

自行培育管理人才的機制,讓台灣人能夠自行管理台

灣的商管與行政活動。這種美援結束之時,建立培育

當地管理人才的機制,與後來美軍從伊拉克撤軍時,

大力協助伊拉克培育人才的做法,有些神似。二次世

界大戰後,美軍在結束日本佔領的期間,在日本廣設

大學,似乎也是類似的作法。

這段期間的合作,包括了協助政大設置企業管理

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所、建立金華街的公共行政與

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並選派年輕教師赴美進修深造,

許士軍老師就是第一批三位赴美進修的老師之一,另

外兩位是華力進老師與王國璋老師。

當時的合作計畫內,也包括了全套的課程設計,

這套課程設計首先在政大企管採行,因為課程並非從

台灣的教育體制自然發展而得,因此當時是採專案核

准的方式(許士軍,1993, 2012)。根據許士軍老師的

回憶,其他後來陸續成立的企業管理系,基本上也是

採用這套課程。

1964 年政大企管所成立,由楊必立老師擔任所

長,是台灣第一個企業管理研究所,陳定國老師為第

一屆畢業生(陳定國,2012)。隨後,成功大學開辦工

業管理研究所,淡江大學與交通大學開辦管理科學研

究所,十年後的 1974 年,台大商學系也開辦了商學

研究所。

台灣管理人才的培育

1970 至 1980 年代,以基層管理人力培育

為主

1990 年代以前,台灣的管理教育,集中在基層

人力的培育,主力在於專科學校以及更基層的高職,

培養出來的基層管理人才,可協助企業、公部門或非

營利組織,進行基層工作。直到 1990 年代以後,才

逐漸增加研究所等級的人才培育。根據黃俊英老師的

文章(黃俊英,1991),1990-1991 學年度,台灣仍

僅有 17 所大學與學院提供管理類的碩士課程,以

1991 年為例,當年總共培育出 27,494 位各領域管

理人才,包括 17,734 位專科畢業生、9,087 位大學

畢業生、660 位研究所碩士畢業生、以及 14 位博士

畢業生。專科生與大學生的比率約為 2:1,而大學畢

業後能繼續就讀研究所的名額大約為大學畢業生的

7%。若以當時出生人口約在30至40萬的比率來說,

可就讀商管碩士的人口比率約在 0.2%左右。總結來

說,在 1990 年以前,管理領域的研究所教育的比重

非常低,若要接受碩士以上的教育,必須出國。

1990 年代起,廣設大學並增加管理領域碩

士人力培育

1990 年代,開始增設大學,也開始培養本土的

碩士與博士,培育的管理人才逐漸增多,以 1998 年

為例,當年共培育出 47,829 位各領域管理人才,包

括 30,885 位專科畢業生、15,294 位大學畢業生(專

科與大學比率仍約為 2:1)、1,,610 位碩士(較 1991

年增加許多)、73 位博士)較 1991 年增加許多)。

這段期間,整體社會的經濟狀況改善,各家庭均

願意出資讓子女就讀大學,而大學招生人數並沒有大

幅增加,使得升學壓力非常的重。1994 年教改團體

發起遊行,廣設高中及大學的訴求獲得社會肯定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臺 灣 教 育 改 革 ) ,

Page 5: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43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1996 年政府具體回應並開始增設大學,並鼓勵私立

學校升格,包括獨立學院升格為大學,以及專科學校

升格為技術學院(1998 年起)、科技大學(2002 年

起)。

2000 年代,大學數目逐漸過多

自 1998 年起,直到 2017 年間,培育的商管人

才數目與日俱增,商管領域培育的人才數,以 2004

年、2005 年為頂峰。以 2005 年為例,當年度管理

相關領域各學制畢業的總人數為 79,536人(不同的統

計資料,因為科系歸類計算方法不同,略有差異),是

1991 年的 2.89 倍,短短 14 年的期間,成長數字驚

人。

2005 年前後,單一學校科系各種學制在學總人

數超過 1,000 人甚至於 2,000 人以上的,比比皆是。

也就是說,當時,有些系主任負責的學生超過 2,000

人或者更多,這是商管領域的蓬勃發展期間。2005

年的畢業生,包括 19,643 位專科畢業生,51,897 位

大學畢業生,7,803 位碩士,以及 193 位博士。從

2005 年畢業生也可以看出,專科的人數已經在減少

了,大學畢業生人數則是巨幅增加,2005 年畢業的

大學畢業生人數,是 1991 年的 5.71 倍。

2005 年所有學門領域加總共有 210,763 位大學

畢業生,其中 24.62%畢業生為管理相關領域的大學

畢業生,也就是四分之一的畢業生屬於管理領域,若

再加上專科學校培育的 19,643 位人才,比率更是驚

人。整個社會是否真的需要這麼高比率的商學與管理

人才?實在值得商榷。

2000 年代後期,出現低分錄取大學現象

經歷過 2005 年前後的商學與管理教育高峰期

之後,整個高教市場開始出現供給過剩的情況,大學

開始面對社會對其學生素質的質疑。

低分錄取現象出現於一般大學與技職院校

2007 年的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為 18 分,備受社會

關注與質疑。2008 年最低錄取分數更進一步降低到 7

分。這現象持續存在,2010 年仍然發生 10 分錄取大

學的情況,直到 2011 年後,開始設置申請分發的基

本門檻,並允許招生不足的學校獨立招生,才不再出

現如此低分錄取的狀態。

技職體系(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因為入學考試

除國文作文(佔 24 分)與英文非選擇題(佔 18 分)外,

採取選擇題,答錯不倒扣,每科總分為 100 分,但專

業科目二科各加權 2 倍,因此分發總成績滿分為 700

分。扣除作文與英文非選擇題,滿分為 658 分,四選

一,全部都亂猜的期望值為 164.5 分,但錄取分數低

於 165 的系,仍所在多有,顯示低分錄取問題並非僅

出現於一般大學,而是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共同出現

的問題。

2000 年代後期仍未面臨少子女化問題

必須注意的是,2007 至 2010 年間的低分錄取

大學的狀況,並非導因於少子女化。事實上,當時仍

無少子女化的問題,2008 年入學學生主要為 1990

年出生,當時出生人口仍有 335,618 人,與這之前的

十五年間(1985-1990),出生人口差異不大。因此,

2000年後期的大學過剩問題,並非導因於少子女化,

而純粹是因為大學過度擴充的結果。

2019 年起,將面臨少子女化的挑戰

1998 年起,台灣的出生率出現前所有為的巨大

變動,在 1997 年以前,出生人口相當穩定,1985

年到 1997 年間,每年出生人口總在 35 萬到 30 萬之

間變動,相當穩定。1997 年的出生人口仍有 326,002

人,與過去十年幾無差異。但在 1998 年開始,台灣

社會風氣開始出現非常特異的改變,養育子女的觀念

開始改變,不願養育子女或僅願養育一名子女的比率

開始增加,1998 年出生人口減少到 271,450 人,

1999年出生283,661人,2000年出生305,312人,

均已是歷史新低,2001 年以後,少子女化的趨勢確

立,當年出生 260,354 人,已是高點,之後開始出現

非常明顯的持續下滑之趨勢,且從此沒有再回升到

2001 年的水準,2010 年的出生人口更進一步的減少

到 166,886 人。2001 年的出生人口,在 2019 年就

讀大學,在 2023 年大學畢業,因此,各大學在 2019

年將開始面對少子化的挑戰,2023 年各研究所開始

面臨少子化的挑戰。

近年的管理教育發展現況

管理相關系所的範圍界定

Page 6: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4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到底哪些科系屬於管理領域,不同的學者有不同

的看法,而且有狹義與廣義的區分。為了避免在定義

上的混淆,以下將先簡要討論廣義與狹義的管理科系,

以及管理相關領域。

哪些科系算是管理科系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

論,但卻沒有定論的課題。最狹義的管理科系定義,

是企業管理學系。不過,這樣的定義,真的是太過狹

義了。適度的放寬管理相關系所的定義,才具有實質

意義。

各系所名稱的差異,使得統計工作相當難以進行,

因此,教育部很早就發展出學科標準分類,以供統計

分類之用,使教育相關統計能在一致的比較基礎下,

相互連結應用。不過,自行發展學科分類的企圖,常

常吃力不討好,比較好的定義方式,是比照國際標準。

畢竟,科系名稱是世界各國都會碰到的問題,而非台

灣的特殊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了解國際的做法,

比起閉門造車,來得好多了。教育部目前使用的科系

代碼,是「第 5 次修正編訂之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

https://stats.moe.gov.tw/bcode/,根據教育部的說

法,此代碼是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教育培訓學科,2013」(簡稱

ISCED-F 2013),並參考台灣的大專校院教育實際現

況,及教育統計實務修訂,該分類共區分為 11 領域、

27 學門、93 學類及 174 細學類。

管理科系可以狹義到領域代碼「04 商業、管理

及法律領域」之下的「041 商業及管理學門」之下的

「0413 管理及行政學類」之下的「04131 企業管理

細學類」。也可以放寬定義,將「041 商業及管理學

門」的全部科系都納入討論。

放寬管理科系的定義後,會發現除了企管外,財

金相關,以及 04122 財政細學類與 04134 公共行政

細學類,都會被納入。從 1960 年代密西根大學與政

治大學合作時,協助政治大學成立的是公共行政與企

業管理教育中心,就可以知道國際上經常會把公共行

政與企業管理相提並論,同列為管理的一部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醫療管理也被列為「041

商業及管理學門」的一部份,因此,在討論廣義的管

理科系定義時,醫療管理的相關科系,也不應該被遺

忘忽略。

「041 商業及管理學門」共有十三個細學類,區

分過細,會使本文討論過度瑣細。因此,本文還是進

行了一些歸併整理,在討論時,若稱呼為企管,指的

是國際代碼為「04131 的企業管理細學類」。若稱呼

為財會國貿,則是指「04111 會計及稅務細學類」、

「04121 財務金融細學類」、「04123 保險及風險

管理細學類」、「04141 國際貿易細學類」。若是稱

呼為行銷流通,則包括「04132 流通及供應鏈細學

類」、「04143 行銷及廣告細學類」、「04142 公

共關係細學類」。若稱呼為其他商管,則是指「04191

一般商業細學類」、「04199其他商業及管理細學類」。

另外,「041 商業及管理學門」還包括了「04122 財

政細學類」與「04134 公共行政細學類」,這兩個細

學類簡稱為公行或公行財政,以及「04133 醫療管理

細學類」,在本文裡簡稱醫管或醫療管理。

管理系所名稱的多元化發展

由於教育部允許各校系所根據特色取名,也允許

不隸屬於系的研究所、學程、專班等各種教學單位的

存在,因此系所名稱非常多元,「04 商業、管理及法

律領域」下,1998 年共有 52 種系所名稱,2008 年

增加到 372 種系所名稱,2017 年的畢業生則來自於

434 種系所名稱。如果把 1998 至 2017 年間畢業科

系名稱都納入,可以找到 1410 個科系學程專班名

稱。

不過,這樣的系所名稱差異,可能是由於招生來

源(在職、進修、境外、國際…),也可能是因為隸屬

學制(學程、在職專班、產學專班、產業專班、學院下

屬教學單…),也可能是合作對象的不同所導致。

就算扣除了招生來源、隸屬學制、合作對象等的

差異,系所名稱仍然相當多元。舉例來說,與企業管

理高度相關的系所名稱,就有以下的名稱差異(依據筆

畫順序):

工商管理、中小企業經營策略、企業高階管理、

企業創新發展、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企業電子

化、企業實務管理、企業管理、企業與創業管理、

全球華商經營管理、全球經營與策略、事業經營、

亞太工商管理、兩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服務業

經營管理、高階主管、高階經營、高階經營管理、

高階管理、商學、產業創新與經營、產業經營管

理、創新事業與島嶼經營、創新產業經營、創新

與專案管理、創新與創業管理、創業管理、經營

決策、經營管理、經營管理技術、經營與管理、

經營與管理技術、領導。

Page 7: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45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Page 8: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4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Page 9: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47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如此多樣化的系所名稱,令人驚嘆,也顯示台灣

的管理教育,為了求新求變,各校在科系名稱上,都

花了很大的心思。

不過,常見的科系名稱,仍然以傳統的科系名稱

為主。依出現頻次為序的科系名稱羅列如下:

企業管理、財務金融、國際企業、國際貿易、國

際商務、會計、會計資訊、會計統計、行銷與流

通管理、醫務管理、銀行保險、工業管理、財政

稅務、經營管理、管理科學、傳播管理、公共行

政、科技管理。

列示整理 1998、2008、2017 較常使用的科系

名稱排行,可以發現1998年最常出現的是國際貿易、

企管、會計等,但到了 2008 與 2017,企業管理已

經超越過國際貿易,成為最常出現的系所名稱,顯示

台灣已不再是單純的外貿導向獨大。而財務金融的名

稱,在 2008 年成為第二常出現的系所名稱,流通與

行銷管理在 1998 年仍無法排到前十名,但在 2008

年已經躍居第四名,2017 年更躍居地三名。顯示行

銷與流通科系名稱受歡迎程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醫療管理與健康事業管理,

在 1998 年與 2008 年都未能列入前十名的常見科系

名稱,但到了 2017 年,雙雙進入前十個最常出現的

科系名稱,顯示社會上對於醫療管理與健康事業管理

人才的需求。

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育:專科

1998 至 2017 年的二十年間,專科學校紛紛改

制為技術學院,改制為技術學院後又繼續改制為科技

大學,在這樣的風氣下,專科部慢慢的萎縮,基層的

管理人才不再由專科來培育,而是提升到大學部學

生。

從統計圖表可以得知,這樣的趨勢不只發生在商

管各領域,也發生在公行財稅與醫療管理。整體來說,

專科培育的管理畢業生人數從 2000 年的全盛期,下

滑到 2017 年時,畢業生人數已不及 2000 年時畢業

生的一成。最近幾年,部分的科技大學專科部恢復招

生,不過,趨勢已成,專科部已非基層管理人才培育

的主要學制,從新恢復專科部的招生,是否能被接受,

值得觀察。

基層管理幹部的培育:大學部

1998 至 2017 年間的大學部管理人才培育,可

以區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 1998 到 2004 年

間的快速成長期,這段期間畢業生人數的成長速度非

常驚人。2004 到 2008 年間,畢業生人數持續成長,

但成長速度已趨緩和。2009 年之後,管理領域畢業

人數開始走下坡。

表 1 較常被使用的大學部科系名稱排行

年 1998 2008 2017

常見科系名稱

國際貿易(國企)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財務金融 財務金融

會計 國際貿易(國企) 行銷與流通管理

銀行保險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會計

會計統計 會計資訊 會計資訊

財務金融 醫務管理 國際企業(國貿)

財稅 財政稅務 工業管理

會計資訊 工業管理 醫療管理

管理科學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 健康事業管理

公共行政學系 經營管理 行銷管理

總計 共有 52 種系所名稱 共有 372 種系所名稱 共有 434 種系所名稱

說明:本表的系所名稱,是指在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中,屬於「04 商業、管理及法律領域」內的科系單位名稱。系所名稱差異,也

可能只是反映出招生來源、隸屬學制、合作對象的不同。

Page 10: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4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a ) 各領域畢業人數趨勢比較

(b) 商管畢業人數趨勢 (c) 公行畢業人數趨勢 (d) 醫管畢業人數趨勢

(e) 商管各子領域的分佈變化

圖 1 專科畢業生趨勢

Page 11: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49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大學的管理畢業生人數,在

這二十年來,雖有成長,但變化並沒有特別激烈,主

要是 1998 至 2007 年間的穩定成長,之後持平,並

沒有太多變化。但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培育的四技人

才,卻有快速的增加,直到 2016 年,畢業生人在成

長中。2007年之後的大學入學學生素質不足的問題,

並沒有讓科技大學心生謹惕,而放緩四技部增加招生

的腳步。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專科部與二技部學生名

額被移轉到四技。

總體說來,2009 年起,管理領域大學畢業生人

數開始減少,主要是因為這些二技人數的減少,二技

畢業生之所以減少,是因為專科部畢業生(五專部與

二專部)的減少,使得二技的畢業生人數跟著減少。

另外,若將管理領域區分為幾個子領域學科,可

以發現行銷流通這個領域,並沒有衰退的情況,仍然

持續成長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去這個領域被忽

視,但台灣社會卻有迫切的需求。需求原因是因為企

業開始重視行銷活動,以及零售產業與電子商務的蓬

勃發展,這都產生對於行銷流通專業人才的需求。因

圖 2 專科畢業人數趨勢:五專與二專

圖 3 大學畢業人數趨勢:一般大學、四技、二技

Page 12: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5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a) 各領域畢業人數趨勢比較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醫管

(b) 商管畢業人數趨勢 (c) 公行畢業人數趨勢 (d) 醫管畢業人數趨勢

(e) 商管各子領域的分佈變化

圖 4 大學畢業生趨勢

Page 13: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51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a) 各領域畢業人數趨勢比較

(b) 商管畢業人數趨勢 (c) 公行畢業人數趨勢 (d) 醫管畢業人數趨勢

(e) 商管各子領域的分佈變化

圖 5 碩士畢業生趨勢

Page 14: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5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此,行銷流通這個領域並沒有衰退的趨勢。除了行銷

流通領域以外,其他商管領域也沒有衰退的趨勢,顯

示針對特定領域的商管人才培育,仍有其市場。

1996 年 10 月 14 日,教育部頒布專科學校改制

為技術學院的辦法,開啟了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

的序曲。同一時期,公私立學校紛紛改制,從專科學

校升格為技術學院,再升格為科技大學。2002 年,

龍華科技大學成為第一所由私立專科學校(1969 年),

改制為技術學院(1998 年),再改制為科技大學(2002

年)的學校,算是以辦學績優而逐步升格的典型案例,

但自此技職體系陷入了改制升格戰。

各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的升格,看似各校的定位

選擇,但其實是不得不然的做法。因為教育部開放專

科學校升格時,若競爭學校升格而自己學校未能升格,

將會導致學校排名與招生狀況的變動。因為符合土地

建物面積、教學品質、設備要求等資格的學校,才能

升格,不符合標準的不能升格。對於一般學生而言,

既然升格的學校符合品質要求,未升格的學校不符合

品質需求,當然要優先選擇就讀已升格的學校。為此,

各校紛紛加入賽局,競相升格。

當大部分學校都升格為技術學院時,教育部又允

許這些學校升格為科技大學。而 1997 年台北科技大

學升格的同時,教育部要求學校在 1998 年停招五專

部。這個要求似乎言之成理,因為同一所學校,如果

同時招生五專、大學、碩士、博士,學制範圍似乎太

寬廣了,學生年齡從 15 歲到 30 歲,範圍也太大了。

不過,這樣的要求,也斷送了專科學校這個學制的發

展,直到後期發現專科學制已經土崩瓦解,教育部再

次要求各科技大學重新設置專科部,但木已成舟,難

以返回了。

中高階管理者的培育:碩士班

前已述及,1990 年代以前,台灣的管理教育集

中在基層人力的培育。直到 1990 年代以後,才逐漸

增加研究所等級的人才培育。

碩士畢業生人數的快速成長

1998 年至 2017 年間,是碩士級管理人才培育

的蓬勃成長期,直到 2017 年,畢業生人數仍在成長

中,還沒有衰退的趨勢。不過,1998 年的碩士畢業

生為 1,692 人,2011 年的碩士畢業生則有 12,057

人,是 1998 年的 6.15 倍,短短期間成長 5 倍,成

長速度實在驚人。因為碩士生比重已經非常高,已無

繼續成長空間,2011 年到 2017 年間,一般生與在職

生加總後的碩士畢業生人數基本上是持平,都在 1 萬

2 千人以上而不到 1 萬 3 千人。

每年培育 1 萬 2 千人管理領域碩士畢業生,其中

有半數為一般生,但台灣的企業界是否需要這麼多的

管理者?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1980 年代,可以

就讀管理類碩士班的人數之學生,約佔該年出生人口

的 0.2%,但到了 2010 年代,碩士畢業生人數已佔該

年出生人口的 3%至 4%,增加了 20 倍。因為企業對

於中高階管理人才的需求,可能並沒有那麼高,因此

碩士畢業生在職場上,並不一定獲得較好的待遇與工

作條件。因此,有意報名碩士班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在

下滑中。加上大學部招生狀況變差,遞延幾年後,大

學部管理領域畢業人數逐漸減少中,條件較不理想的

碩士班,報名人數持續降低,開始出現報名即可錄取

的情況。

在職生已成碩士班主流

2000 年,台灣開始有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可

以簡稱為 EMBA,但其實有些在職碩士班並非進行

EMBA 教育),最初的碩士在職專班屬於試辦性質,

因此第一年僅有 43 位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2001 年

則有 581 位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自此開始允許各校

申設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人數也不斷增加。2002

年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仍僅 1,396 人,當年一般碩士

生畢業生則為 2,845 人,仍是以一般生為主。但到了

2010 年,在職碩士專班畢業生已達 5,987 人,超越

了當年一般生畢業人數的 5,964 人。之後碩士在職專

班的畢業人數雖仍有成長,但成長速度已經趨緩。在

2014 年,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生人數達到歷史新高的

6,613 人。已經超越一般碩士畢業生的 6,344 人。

境外在職班的設置

台商遍佈世界各地,但這些台商並沒有合適的進修管

道,因此許多腳步較快的學校,紛紛在大陸與東南亞

各城市設置專門招收旅外台商的境外在職專班。設置

境外碩士專班的學校,至少包括國立台灣大學、國立

台北科技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中興大學、

龍華科技大學、醒吾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義守

大學、美和科技大學、明道大學、世新大學等學校。

Page 15: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53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無學位推廣教育轉向短期教育訓練

除了正規的管理教育以外,推廣教育也是培育管

理人才的重要管道。最早發展管理推廣教育的是政治

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而早期的企業家

管理發展進修班,也是重要的推廣教育培育管道(黃俊

英,1991)。早期,這類推廣班會設計長達二年或更

多年的課程,是重要的在職進行管道。

不過,隨著 EMBA 在職碩士專班制度的設置,

推廣教育慢慢朝向有學位的方向前進,無學位推廣班

則面臨轉型的壓力。雖然仍有無學位的推廣課程,但

無學位之推廣教育比重已經慢慢降低,主流變成是有

碩士學位的 EMBA 學制。

無學位的推廣班,慢慢轉型成學分班與短期訓練

班兩種,學分班的目的是為了學位班(碩士在職專班)

而做準備,是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前的暖身課程,許多

學校甚至於變成碩士在職專班的主要學生來源。

另外,短期訓練班則以不具學分、時數較短的訓

練班為主。主要招生對象為無暇完成二年期的碩士在

職專班訓練,但又希望進修的在職人士。這類推廣班

的課程種類較為多元,因此仍有存在的空間。

管理教育與研究者的培育:博士班

前已述及,1991年台灣僅有14位博士畢業生,

當時的博士畢業生屬於鳳毛鱗爪,許多無法籌措出國

經費的菁英,競爭這少數的進修機會,因此,早期的

管理領域博士畢業生,屬於菁英中的菁英。

1990 年代開始增設博士班

出國進修博士學位,所費不貲,而且畢業後可能

留在國外,不一定回國服務。因此,自行培育本土博

士,便成為必要的教育行政策略。1990 年代,各校

開始設置博士班。

從博士班畢業生的趨勢可以得知,1998 至

2009 年間,博士班畢業生的人數持續成長。1998 年

共有 81 位管理領域博士畢業生,1999 年畢業生則有

89 位,之後管理領域博士畢業生人數開始成長,2009

年的畢業生已來到 395 位,已達頂峰。

2010 年後博士畢業人數開始減少

而在 2010 年之後,博士班畢業生人數開始減少。

分析博士畢業生人數變化趨勢,可能與博士生來源有

關。

博士班的就學學生來源約略有四種:全時間就讀

的一般生、在職進修的現職老師、在職進修的業界人

士、外籍生。這三種生源中的前兩種:全職一般生與

在職講師,在 2010 年代後都開始快速減少,取而代

之的是第三種的在職業界人士。而因為頂尖大學仍有

從事學術研究的需求,但研究的主要博士生人力必須

仰賴全職一般生,全職一般生生源缺乏,各校僅能以

高額獎學金,尋找外籍博士生,作為填補。

高教市場萎縮使得全職博士生人數逐漸降低

第一種博士生來源是一般生,碩士生在撰寫論文

期間,應該有一定比率的研究生,對於學術研究產生

興趣,而有意願繼續就讀博士班。高教體系正常發展

或蓬勃發展的期間,每年都有一定的教職徵募,因此

全時間就讀的一般生在畢業後,可以找到合理的工作,

這鼓勵了碩士畢業生就讀博士班。這些一般生因為全

時間就讀,比較能專心進行研究,因此是重要的研究

人力,也是撰寫 SSCI/TSSCI 期刊論文的核心人物。

因為高教體系的萎縮,就業市場前景不佳,博士

畢業生無法順利找到專任教職,社會上開始出現流浪

博士的說法,大部分畢業博士只能找到兼任教師,或

者不具保障的專案教師的職缺。有些畢業生最好只好

到大陸市場任職。因為就業前景不佳,使得全職就讀

博士班的意願大幅降低。少了這些具有高度生產力的

研究人力,論文發表量也就跟著大幅減少。

在職進修碩士講師的博士生來源已漸枯竭

第二種博士生來源是大專院校未具博士學位的老

師,專科學校任職教師早期以碩士學歷為主,這些老

師在專科時代,擔任教職並無問題,但 1996 年開始

的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風潮,以及 2002 年開始

的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的風潮,使得各技職院校

必須加強師資結構。因此,在專科學校任職的碩士講

師,紛紛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就讀博士班(葉兆輝,

1996)。而 1992 年開始的技術學院科系評鑑首度公

開科系等第,以及 2006 年開始的一般大學系所評鑑

結合系所退場機制,更讓系所師資指標被仔細檢視。

Page 16: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5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回顧當時的資料,劉常勇(1994)針對當時的商管

學院院長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沒有博士班的商管學院

中,有 62.5%的商管學院,院內的博士師資比率低於

50%。也就是說,這些商管學院內,不具有博士學位

者佔大多數。而設有博士班的商管學院,也有 50%的

學校,院內師資具有博士學位者不及 75%,也就是說

這些學院雖設有博士班,但院內卻有超過四分之一的

老師不具有博士學位。這些碩士講師被要求進修博士,

成為博士班主要的學生來源之一。

隨著大部分學校都升格完畢,以及新聘老師都具

有博士學位,使得在職進修碩士講師的博士生來源已

漸枯竭。

實務在職人士已成為博士班主流生源

第三種博士生來源是在職進修的業界人士,這種

最早為從事管理顧問或管理工作,有興趣進一步提升

自我者,之後因為 EMBA 的普及,這種人員的比率不

斷提高。

圖 6 碩士畢業人數趨勢:一般生與在職生

圖 7 博士畢業生趨勢:企管與管理各領域

Page 17: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55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Page 18: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5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a) 各領域畢業人數趨勢比較

(b) 商管畢業人數趨勢 (c) 公行畢業人數趨勢 (d) 醫管畢業人數趨勢

(e) 商管各子領域的分佈變化

圖 8 博士畢業生趨勢

Page 19: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57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近年來,碩士班的分佈,已從一般生碩士生為主,

慢慢調整成一般生與在職專班的比重各半。而碩士在

職專班的設計,較不強調論文,反倒是強調在課程之

餘,有高比重的社交聯誼與康樂活動,因此一部分的

EMBA 學生在取得學位之後,覺得課程難度不高有再

往上深造進修,取得博士學位的意願。

大部分學校的博士班目前收費仍相當低廉,學費

遠比 EMBA 低廉,業界在職人士就讀博士班並不會感

覺到學費負擔,而且這些業界人士是利用工作之餘進

修,並不強求短時間內取得學位,取得學位後也不需

尋找專任教職職缺,不會受到高教產業衰退的影響。

使得實務在職人士成為招收博士生的良好目標對象。

因為教育部要求招生率必須達到七成,否則博士

班必須減招。各校不願意輕易減招或停辦博士班,又

無法招收到足夠的全職博士生,此時 EMBA 學生便成

為合適的招生對象。只要能找到足夠的 EMBA 畢業生

就讀,就能讓博士班存活下去。而各校為了這些

EMBA 畢業的博士生能夠順利的取得博士學位,也開

始調整畢業規則,降低畢業時的期刊發表門檻。影響

所及,台灣的期刊論文發表數目也跟著衰退。自此,

各校的管理類博士班,開始在哲學博士(Ph.D)與管理

博士(DBA)之間,產生擺盪,也產生了界線上的模糊。

許多學校仍讓畢業於 EMBA 的博士在學生,撰寫

TSSCI/SSCI 論文,運作上出現了可以討論的空間。

外籍博士生補充了博士班生源

教育部追求頂尖大學的企圖,並沒有因為高教市

場萎縮,而有動搖。被選為頂尖大學(或邁向世界一

流大學)計畫的成員學校,在領取教育部高額補助的

同時,也蒙受重大壓力,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聘請專

任研究人員來從事研究,又沒有一般全職博士生可以

擔任研究人員,如何補足具有研究能量的博士生,便

成為各校的重要課題。

許多學校的具體作法,是以高額獎學金,尋找外

籍博士生,作為填補。但台灣並無法出得起高額獎學

金,因此,主要的外籍博士生,以南亞、東南亞、東

歐等國家為主,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地所得較低,較

容易受到台灣獎學金的吸引。

近年的管理研究發展現況

在討論近年的管理研究發展近況時,我們必須收

集研究狀況,以做為討論基礎。學術研究成果的展現,

可以從研究計畫金額、產學案金額、研究與教學的配

合、學術期刊發表等不同面向來看。不過,這些項目

都不容易整理資料,而且本文係配合商略學報創刊十

週年的特別文章,因此,本文以學術期刊發表作為分

析的標的。

學術期刊的分類上,商管與企業管理是難以切分

的,在科技部的 TSSCI 名單中,名稱稱為管理學門,

我們分析這個學門內的論文發表,但不分析行政管理、

醫療管理領域的期刊。在討論 SSCI 論文時,我們分

析 Web of Science (SSCI)的 Business 領域、

圖 9 近 20 年(1998-2017)博士畢業生:學校與畢業生數目

Page 20: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5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Business Finance 領域、與 Management 領域內

的論文。

本土管理學術期刊

1973 年,管理學者共同創辦了中華民國管理科

學學會,是早期的管理學術社團,當時的管科會與政

府的關係密切,會所設立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科學館。

1983 年,管科會的管理科學學報創刊,根據當時參

與的老師的一些回憶紀錄,當初社團組織與期刊名稱

的取名,有「管理」或「管理科學」兩種論述,最後

取名為「管理科學」,以免被外界低估學術含量,並

以 發 展 管 理 科 學 與 管 理 技 術 為 宗 旨 ( 陳 定 國 ,

2012b)。

2001 年台灣管理學會的設置,以台灣為名,提

供了另一個產業與學術的交流平台。2009 年商略學

報創刊,則為台灣管理學界提供了另一個學術發表的

平台。

本土管理期刊的創刊

約略在 1980 年代,許多管理學術期刊陸續發行,

1981 年,具有政大企管背景的光華管理基金會,發

行了管理評論,同一年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發行了交

大管理學報,1983 年管科會發行了管理科學學報,

中興法商企業管理學系(目前的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也在這段期間發行了企業管理學報,1990 年,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發行台大管理論叢,1993 年中山

大學發行了中山管理評論,1994年管理與系統創刊,

1996 年成功大學的亞太管理評論創刊,初期收中英

文稿,之後只收英文稿,成為純英文期刊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1998 年義守大學的 Pan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創 刊 ( 似 乎 已 於

2014 年停刊,網站與圖書館均已查無新的卷期發行)。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是本土管理學報創刊的主

要期間。

TSSCI 制度

1990 年代,由於電腦科技與網路科技的進步,

期刊的發行難度降低,而且商管領域的科系規模大幅

成長,許多本土期刊在這段期間創刊。期刊增加的結

果,稀釋了原本期刊的稿件。為了將期刊區分等級,

台灣在 2000 年開始推出了 TSSCI 制度,自此期刊

區分為 TSSCI 與非 TSSCI 兩個等級。

TSSCI 原本的構想是仿照 SSCI,建置索引資料

庫,幫助研究者追蹤論文引用與共引用狀況,以利文

獻探討。但實務運作時,雖然建立了 TSSCI 名單,

卻遲遲未建置引用文獻資料庫。未建立引用文獻資料

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力與經費不足,原因之二則是

管理理論來源多為國外期刊,因此在引用論文時,引

用國外文獻的比率遠高於國內文獻,因此台灣論文被

引用的比率低,引用文獻資料庫的價值不如國外的

SSCI 資料庫。後來,台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資料庫(http://tci.ncl.edu.tw/)廣納各種學術期刊,提

圖 10 TSSCI/非 TSSCI 刊登論文數

Page 21: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59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供索引,TSSCI 則侷限於期刊等級的標示。

TSSCI 制度的設立,實質性的鼓勵學者投稿

TSSCI,但也使得非TSSCI期刊稿件來源大幅減少。

因為期刊已區分出等級,因此作者自然優先選擇

TSSCI 進行投稿。在 TSSCI 制度推行幾年後,被

TSSCI 收錄之期刊,稿件數目大幅成長。反之,非

TSSCI 期刊的稿件則是大幅衰退。許多非 TSSCI 期

刊都在很艱困的狀態下經營。

本文分析整理 TSSCI 所刊登的文章,以及跨校

性管理類非 TSSCI 期刊所刊登的文章,從統計數字

的觀察可以得知,1999 年,還沒有 TSSCI 制度,共

有 386 篇稿件出版。在 2000 年 TSSCI 制度推出,

當年度 TSSCI 稿件數為 234,非 TSSCI 稿件數為

223。由於制度的提出,有遞延效果,各大學制度的

調整需要幾年才會產生效果,而且初期 TSSCI 期刊

數不多,影響不大。到 2003 年,非 TSSCI 稿件數

仍有 300 篇,TSSCI 稿件數則為 258 篇,TSSCI

與非 TSSCI 的差異並不大。但這之後,趨勢開始有

明顯的變化,2004 年 TSSCI 期刊共 340 篇,超越

非 TSSCI 期刊,自此差距開始擴大,到了 2017 年,

TSSCI 刊登的稿件數達到 357 篇,而非 TSSCI 期

刊刊登的稿件數已經減少到 145 篇。

非 TSSCI 期刊經營的困境

各校都將焦點放到 SSCI 的結果,是 TSSCI 期

刊的稿件量開始減少。而非 TSSCI 的期刊愈來愈難

經營。無論是 TSSCI 或非 TSSCI,都開始減少每期

刊登稿件數目,或者降低發刊頻率,從雙月刊減少為

季刊,或是從季刊減少為半年刊。有些期刊甚至於被

迫停刊,例如義守大學發行的純英文 Pan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期刊,就在 2014 年後停刊。

牛步化的期刊稿件審查速度

TSSCI 要求各期刊必須每年或隔年重新申請收

錄並重新審查,因此,已經被收錄的期刊,以及想要

被 TSSCI 收錄的期刊,都必須準備大量的文件。這

些審查文件包括了稿件處理過程的所有細節。各期刊

為了彰顯自己期刊的嚴謹性,多要求稿件評審委員進

行詳細而嚴格的審查。但在台灣,擔任評審委員對於

老師的生涯發展與聲譽,並沒有實質的幫助,僅有的

是 1000 元、1500 元或最多 2000 元的審查費用,

相對於審查所需的工作時間,這筆審查費用實在相當

微薄,而台灣老師經常又有各式各樣的行政與服務工

作。這些,都造成審查速度緩慢的結果。投稿到刊登

經常花上數年時間,曠日費時,許多較具時效性的主

題,在刊登時,已經是老舊過時的研究。

新期刊創刊,以加快審查速度、鼓勵本土學術研究

為訴求

TSSCI 期刊期刊經常有審查速度緩慢的問題,

而且審查嚴格,每年刊登的稿件數相當有限,學者撰

寫的本土研究,常常無法獲得收錄,導致學術研究成

果無法被記錄,妨礙學術研究的進步。

為此,包括商略學報在內的許多期刊,在這段期

間陸續創刊,希望能夠以較快的審查速度,並提供稿

件的刊登平台,讓學術知識得以被記錄與傳播。

在這同時,許多 TSSCI 期刊也察覺審查速度過

慢會影響作者的投稿意願,進而影響稿源,因此,開

始加快稿件的處理速度。

本土期刊的國際化

本土期刊的國際化,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是創刊

初期就希望成為國際期刊,一種是更改英文期刊名稱,

並改為收英文論文(或以英文為主),以期能轉型為

國際期刊,第三種則是期刊文章除了中文外,同步翻

譯為英文版,第四種是期刊雖允許中文撰寫,但為了

將來收錄到國際期刊引文資料庫,中文參考文獻也使

用英文拼音。

直接定位為國際期刊

四種模式中,第一種模式最為單純,就是在創刊

時 或 創 刊 初 期 , 便 以 國 際 期 刊 為 定 位 , 例 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 Pan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 、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Research 、 Asia 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與資管有關的英文期刊,還

包 括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以及大部分稿件為技術稿件,

少 部 分 為 資 管 稿 件 的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中文期刊轉型為國際期刊

Page 22: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6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第二種模式是原為中文期刊,逐漸改為純英文期

刊,並伴隨著改名。這種類型最典型的例子為交大管

理學報,交大管理學報的英文期刊名稱原為 Chiao Da

Management Review,改為全英文發行一段期間之

後 , 為 了 爭 取 國 際 稿 件 , 改 名 為 Corporate

Management Review。

有些有收錄中文稿件的期刊,期刊名稱也具有國

際化,以利吸收國外稿件。舉例來說,管理學報的英

文名稱 Journal of Management,易與國際知名的

同 名 期 刊 產 生 混 淆 , 因 此 改 名 為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Research。而商略學

報英文期刊名取名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trategy,也是為了國際學者刊登稿

件時的方便性。

中文稿件提供英文翻譯

第三種類型是提供中英文稿件全文,典型的例子

是管理評論,管理評論允許中文稿件投稿,但在論文

錄取後,要求作者自行翻譯為英文。

期刊參考文獻以羅馬字母拼寫

第四種類型為中文稿件,但在引用文獻時,中文

文獻也需要以英文拼音(羅馬拼音)的方式呈現,這

有利於收錄於國際期刊資料庫。典型的例子是台大管

理論叢。該期刊的參考文獻均以英文呈現,即使中文

文獻也是以英文呈現,使得台大管理論叢得以收錄到

Scopus。不過,這也使得讀者較難查詢到中文文獻。

所幸,在網路時代,有英文的參考文獻,很容易就用

搜尋引擎找到該篇中文論文。

期刊發表產出

期刊論文發表可以反映學術研究的成果,因此,

以下討論 1998 年到 2017 年間,台灣管理學界的期

刊發表狀況。從以下的討論,將可以發現台灣的管理

學者在這二十年間,先是非常重視 SSCI 與 TSSCI

論文的發表,之後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學界的關心

重點開始移轉,SSCI 與 TSSCI 論文數的成長開始趨

緩,甚至於開始衰退。

重視 SSCI 論文的現象

2005 年開始,教育部推出了頂尖大學計畫,並

自 2006 年開始執行。該計畫希望提升大學的國際排

名,而因為教學活動涉及當地文化與民情,難以進行

跨國比較,因此國際排名多以學術研究為指標。因為

國際期刊的發表數目直接影響到大學排名,而頂尖大

學計畫要求每年檢視績效指標,以決定後續補助的經

費額度。因此,各大學莫不使盡全力,鼓勵或要求老

師與博士生撰寫收錄於 SSCI 論文。

在分析前,必須剔除某一本特定期刊,這本 SSCI

期刊的刊登狀況有些不合理。該期刊在 2010 年收錄

了 13 篇台灣學者的論文,2011 年收錄了 106 篇,

2012 年收錄了 343 篇。而且,2012 年後,SSCI

資料庫後來就停止了該期刊的收錄,因此,該數字應

該剔除,以免推導出錯誤結論。

說明:已剔除某一本刊登情況不合理的特定期刊。

圖 11 商管領域 SSCI 論文數(已調整)

Page 23: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61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Page 24: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6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從調整後的數字,進行資料分析可以得知,台灣

的 SSCI 文章數,在 1998 到 2011 年間,快速成長。

1992 年台灣全年度僅有 42 篇商管類 SSCI 論文,

2005 年起開始快速成長,2005 年有 206 篇,2009

年有 451 篇,2013 年有 697 篇,為歷史新高。

2013 年後商管 SSCI 論文數持平

2013 年後,刊登的 SSCI 論文數目就不再大幅

增加,保持平穩,甚至有略為減少的趨勢。

若將博士生畢業人數,與 SSCI 文章數這兩個數

字串接起來,可以發現這一趨勢是有跡可循的。因為

博士畢業生人數在 2009 年達到頂峰,2010 年、2011

年後,博士畢業人數雖開始減少,但也仍還在高點。

許多學校規定博士生畢業前,需有論文被 SSCI 期刊

(或 TSSCI 期刊)錄取,錄取到刊登通常需要一點時

間,博士班期間投稿的稿件,也可能投出多篇文章,

某些文章在畢業前未被錄取,畢業後才錄取刊登,因

此,畢業人數與畢業文章間,有明顯的遞延時間效果。

博士畢業生人數在 2009 年達到頂峰,論文數在 2011

年至 2013 年間達到頂峰,也是非常合理的。在 2010

年前後開始出現博士班報名人數減少的現象,而博士

班通常需要就讀四年至九年,因此,博士班畢業人數

應該會在未來幾年繼續減少,商管類 SSCI 論文數,

在未來幾年也可能會繼續緩慢減少。

SSCI、TSSCI、非 TSSCI 期刊論文都開始出現衰

退趨勢

TSSCI 與非 TSSCI 是競爭關係,但是否為零

和遊戲?答案可能並非如此。分析整理每本期刊每年

刊登的稿件數,可以發現在 2006 年,TSSCI 處於黃

金時期,每本期刊平均每年可以刊登 30.8 篇論文,

當時的非 TSSCI 每本期刊可以刊登 18.9 篇論文。之

後非 TSSCI 的稿件量大量減少,但 TSSCI 稿件量並

沒有增加。到了 2017 年,平均每本 TSSCI 期刊每

年刊登稿件量已減少到 23.8 篇,約為 2000 年的水

準,而非 TSSCI 期刊則減少到每年每本期刊平均刊

登 12.1 篇論文。

這樣的數字,如果搭配 SSCI 論文數目在 2013 年後

的逐漸減少,顯示 TSSCI 的論文減少,並非全然是

因為作者轉投 SSCI 期刊,而有更根本的原因是論文

量的減少。

重質不重量的期刊發表

稿件數目減少的現象,若只是因為「重質不重量」

的典範轉移,則是好事。但若是因為研究能量降低,

則並非樂見之事。不過,本次分析並非深究此事,要

留待其他有心人好好的分析。

另外,升等僅可送五篇著作,使得老師們不願意

多進行研究,也可能使得老師們將焦點放在高品質的

圖 12 每年 TSSCI/非 TSSCI 期刊平均刊登論文數

Page 25: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63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論文,若沒有高品質的論文,寧願不發表。而強調

SSCI 與 TSSCI,使得其他著作變成無價值,研究成

果寧願存參,也無意願發表,這也是一種「重質不重

量」典範下的結果。

除了頂尖大學以後,各校開始降低對論文發表的

重視降低

很多因素,造成期刊發表數在 2000 年代初期對於期

刊發表的重視,這些因素的不復存在,也是後來期刊

論文發表減少的主要原因。

1998 年起,因為各專科學校開始升格為技術學

院,再升格為科技大學,博士班人數也持續增加,而

頂尖大學計畫也重視論文,加上系所評鑑也在這段期

間執行,種種的因素,都使得這段期間,研究產出持

續增加。

不過,到了 2008 年前後,大部分學校陸續完成

升格,從大學入學成績反映出大學已經過剩,博士班

畢業人數不再成長,博士生入學人數開始減少,博士

研究人力已無法滿足頂尖大學的研究需求,而系所評

鑑也開始與研究成果脫鉤,社會上也開始出現技職院

校不應該追求論文發表的聲音,種種因素,都使得研

究產出開始出現成長趨緩與衰退的情況。

1992 年,教育部高教司開始進行評鑑(中華管

理學術通訊,1995),2006 年開始進行系所的評鑑。

評鑑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對於各校的研究成果進行

評比或品頭論足,這對老師們造成壓力,使得老師們

努力的增加論文產出。這也是該段期間內,老師們非

常重視研究產出的背後因素。

不過,這樣的評鑑方式,對於教學導向大學或技

職院校產生衝擊,因此不斷有質疑認為不該將系所評

鑑與研究產出結合。之後,系所評鑑與研究成果脫鉤,

老師們追求學術研究產出的壓力大幅降低。2017 年

統一進行的系所評鑑不再存在,改為由學校自行發展

系所品質控管的機制。至此之後,系所評鑑對於研究

產出的影響,已經不復重要。

2008 年開始出現低分可以上大學的情況,陸續

有學校出現招生缺額,因此各校開始將心力從學術研

究移往招生,許多學校甚至於出現「凡事莫若招生急」

的標語口號。

學生研究能力的提升:碩博士論文獎

學生研究能力雖然無法直接反映到大學老師的

期刊論文發表,但與大學老師的學術研究仍有相當程

度的相關,且學生研究能力的提升,有助於培養畢業

生的專業能力、科學素養、與獨立作業的能力。因此,

碩博士論文的撰寫,是同時涵蓋教學與研究成分的活

動,是碩博士班階段學習重點。

管科會所舉辦的碩士論文,以及台灣管理學會舉

辦、崇越科技贊助的崇越論文大賞,是商管領域最重

要的兩個論文獎。這兩個論文獎都已有多年歷史。

管科會碩士論文獎

管科會碩士論文獎,在 1993 年開始舉辦,至

2018 年共舉辦了 26 屆。管科會論文獎贊助單位曾經

改變過,目前是由富邦人壽公司冠名贊助。

台管會崇越論文大賞

2008 年崇越公司開始贊助舉辦崇越論文大賞,

與管科會碩士論文獎不同之處,在於崇越論文大賞從

第一屆開始,就包含博士論文與碩士論文,且在 2018

年開始增設外籍生論文組,以因應台灣管理學界的國

際化趨勢。崇越論文大賞目前是由台灣管理學會舉辦,

由崇越科技集團贊助。

未來發展與挑戰

檢視上述之台灣管理教育與管理研究的現況,以

古鑑今,整理出以下的未來可能發展與挑戰,提供管

理學界同仁們參考。

專科畢業生已成絕響,基層管理人員的基本學歷

為大學畢業

從趨勢分析結果,台灣的管理人才培育,已經從

專科移轉到大學。有兩類的大學人才培育,普通高中

學生受三年的普通高中訓練後,進入一般大學,就讀

四年後,成為基層的商業與管理人才。而高職的商管

科系畢業後,進入科技大學(以及少數的技術學院),

就讀四技。這些人受過七年的商管專業訓練,具有充

足的商業知識,可以從事更為細節性的商業工作,不

過可能在一般知識方面較不如一般大學生。

入學容易與學分數降低,需觀察是否影響專業知

識養成

Page 26: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6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由於大學供過於求,因此普遍出現入學容易的情

況,排名在前的大學或許未能感受,但排名在後的學

校,只要出現招生缺額,就會立即面臨入學成績大幅

降低的困境。這樣的困境,影響專業知識的養成。商

管學科知識必須有一般學識素養作為基礎,沒有良好

的一般學識素養為基礎,很難勝任基層的管理工作。

另外,大學普遍進行學分數降低的改革,這一改

革可避免無效的課堂學習過多,但也可能產生學養不

足的疑慮。

另外,除了原本的寒暑假實習外,教育部鼓勵各

大學推動全時間與部分時間實習,許多學校已經演變

成大四全年實習,實習可抵換學分 3-12 學分,或是

更多學分,或根本折抵一整年的課程,這是否會影響

專業知識養成,需要觀察。

優秀大學畢業生不一定願意就讀碩士班

碩士畢業生過多的問題,在最近這幾年中已經出

現,而產生學歷貶值的狀況,就讀碩士後的起薪與工

作機會,並不會明顯提升。因此,優秀的大學畢業生,

不一定願意就讀碩士班,進一步造成碩士生生源的問

題。造成的循環影響是碩士生素質降低,使得企業不

願意提供較高的起薪與工作機會,而因為沒有較高的

起薪與工作機會,願意就讀的優秀學生數減少,陷入

了惡性的循環。

如何提升碩士畢業生的素質,讓碩士畢業生真正

成為企業的中階管理幹部養成基地,才能將此循環轉

向正面。適當的轉型為招收有工作經驗者,或許是一

條可能的道路,但如何具體落實,避免成為另一個在

職進修專班,是必須思考解決的問題。

在職教育的專業訓練仍需維持一定水準

在職專班提供老師與企業交流的機會,是產學合

作的重要橋樑,重要性不言可諭。各校在職專班多以

EMBA的形式來設計課程,因此,除了課堂活動以外,

包含有許多的社交聯誼與康樂活動。這些活動的設計,

豐富了學習內容,但必須注意到不能忽略專業知識或

領導統御的培養,否則在職專班的本職學養成分降低

之後,只會成為企業人士的交誼聯絡場域,性質將與

青商會、扶輪社、獅子會之類的社團,產生重疊或衝

突。

目前每年培育六千人左右的在職進修碩士畢業

生,這些畢業生的本職學能若能真正獲得提升,領導

統御能力真能脫胎換骨,才能真正的有利於台灣的管

理實務工作的提升。

若沒有扎實的學養作為基礎,在職專班的教育功

能不一定能獲得彰顯,若只是將學位授予這些企業人

士,以換取企業和學校的良好關係,將使碩士在職專

班存在的意義大打折扣。

因為高教市場的萎縮,全職博士生已成鳳毛鱗爪

博士班訓練並不一定要成為大學教師,但大學教

師確實是主要的博士班畢業生的就業去處。如果大學

教師職缺極度稀缺,影響所及,應屆碩士畢業生不會

以就讀博士班作為可能的出路選項。

因為高教市場的萎縮,全職博士生已成為鳳毛鱗

爪,但這些博士生在過去二十年,是管理研究的骨幹。

缺乏博士生作為研究人力資源的未來,必須要填補這

一部分的人力資源缺口。

試圖招收全職博士生的做法,可能是逆向趨勢而

行。因為根本問題是高教市場的緊縮,如果沒有解決

高教市場緊縮的問題,無法徹底解決博士生生源不足

的狀況。目前教育部允許各校寄存博士生名額,以免

招生浮濫,但不容否認的,這些寄存名額,短期內難

以有解凍的一天。

繁雜的行政與招生工作,使得教師不願意從事研

高教緊縮的壓力下,各校節約成本,不只是老師

的職缺減少,行政人員的職缺也有同樣的減少趨勢,

但教育部各項經費多採取競爭型的預算,需要撰寫計

畫書、管考、結案,各種工作都需要行政人力支持。

各校老師便成為當然的兼任行政人力。

教學專案老師制度原始構想是除了教學以外,教

師不必負擔其他工作,因為沒有長遠的生涯前景,但

也不需負擔太多的任務,因此給予單純而較沒有保障

的職缺。但目前的專案老師,已經變成是次等老師,

老師不但要進行教學工作,還需要進行繁雜的行政工

作,許多學校甚至於直接把專案老師當成專職行政職

員,變成是具有博士學位的職員,除了教學之外,必

須負責學校職員的工作。這樣的安排,當然使得教師

不願從事研究工作。煩雜的行政,也讓教師的教學熱

忱受到影響。

大學面臨生存危機,不鼓勵老師們升等

Page 27: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018

265 I.-S. Hwang, C.-H. Lin, and C.-C. Wang

大學其實還沒開始面對少子女化的衝擊,先前的

出生人口降低,只是週期循環現象,出生率真正降低

的時間,始於 2001 年,這些 2001 年出生的學生,

在 2019 年才要入學。因此,各大學將在 2019 年之

後,開始面對少子化的危機。

許多招生不足的學校,紛紛將招生列為工作的第

一順位。至於教師升等,因為對學校沒有特別的好處,

因此並不會特別鼓勵。對於招生不足而又短視的學校

來說,老師們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升等,無利

於招生,但卻會增加薪資支出。相權之下,這些學校

並沒有鼓勵老師升等的誘因。

對於老師來說,因為學校沒有升等的鼓勵,而各

種行政工作的負擔又非常的重,因此並不會將升等列

為優先事項。沒有升等的慾望,自然影響研究工作的

進行。

科技部計畫通過率降低,研究資源不足

因為大學的普及,大學教師人數過多,但政府經

費有限,因此科技部計畫通過率始終偏低,而且有愈

來愈低的情況,造成研究資源不足的問題。這都會影

響到研究工作的進行。

近年來,由於政府傾向於將資源集中投入到特定

領域,與該領域無關的研究計畫經費,就受到排擠,

這也會影響研究的進行。

參考文獻

許士軍,1993,楊必立先生與我國管理教育,收錄

於楊必立著,華泰書局,1-10。

許士軍,2012,楊必立先生與我國管理教育,收

錄於楊必立教授百齡紀念文集,財團法人楊必

立管理教育基金會,22-29。

陳定國,2012a,楊必立老師對台灣 MBA 教育發

展的貢獻,收錄於楊必立教授百齡紀念文集,

財團法人楊必立管理教育基金會,30-35。

陳定國,2012b,楊必立教授與管科會的創立,收

錄於楊必立教授百齡紀念文集,財團法人楊必

立管理教育基金會,36-37。

劉佐人,1969,企業管理教育及其在經建計劃上

的影響,法商學報,第五期,377-396。

黃俊英,1991,台灣的管理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

台北市銀行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期,

45-50。

黃俊英,1975,當前管理教育的探討,中國論壇,

第一卷第五期,29-32。

中華管理學術通訊,1995,第 4 期,4-6 頁。

葉兆輝,1996,我國專科管理教育發展現況與趨

勢分析,高苑學報,1996 年,第五卷第一期,

331-343。

Page 28: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Dynamic Capability-Empirical ...ijcs.topco-global.com/WebSite/Articles/IJCS2018080M.pdf · 側(高等商業學校的地址為現今的徐州路),顯示日治

26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December

黃營杉名譽講座教授為商略學報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曾任經濟部長、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院長,目前擔任師範大學名譽講座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策略管理。

Ing-san Hwang, is Advisory Board Convener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He was former Minister of

Economic Affairs, Taiwan, and Dean of College of Business,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He is also emeritus chair professor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林清河為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講座教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企管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策略管理、供應鏈管理、

知識管理、全面品質管理和科技管理。學術論文曾發表於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vation, Decision Sci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等期刊。

Chinho Lin is Chair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ROC). He received his PhD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trategy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His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vation, Decision Sci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and other journals.

汪志堅教授為商略學報執行編輯,現任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教授,曾任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所長。主要研

究領域為資訊管理、網路消費者行為學、電子商務。

Chih-Chien Wang, is executive editor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Strategy. H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He was former chair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