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ing-chapter6

35
1 ●導線(Traverse)之意義 已知:ABFG之平面坐標 觀測:水平 角及水平距 未知數:CDE之平面坐標 註:導線測量目的為平面坐標之求定,水準測量則為高程之 求定。在實務中,導線點與水準點經常共用,但並不表 示水準點即為導線點。兩種不同類型之點位共用僅為便 利提供三維之控制點。 導線測量

Upload: zenphi

Post on 12-Dec-2015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Surveying handout

TRANSCRIPT

1

●導線(Traverse)之意義

已知:A、B、F、G之平面坐標

觀測:水平 角及水平距

未知數:C、D、E之平面坐標

註:導線測量目的為平面坐標之求定,水準測量則為高程之

求定。在實務中,導線點與水準點經常共用,但並不表

示水準點即為導線點。兩種不同類型之點位共用僅為便

利提供三維之控制點。

導線測量

2

●導線測量之目的:

平面控制,為細部測繪及測設之依據

◎細部測繪:將真實世界地物經測量後繪成地圖

3

●導線測量之目的:

◎測設:

A、B、C為導線點(現地已

有,坐標已知)

P1、P2、P3為中心樁(坐標

已知,現地待定)

由B點BS:A、C,定P1、

P2、P3

應用於:道路定線、橋樑、

隧道、都市計劃中

心樁、界樁

4

●控制測量:

包括平面控制及垂直(高程)控制

◎平面控制:

1. 導線測量

2. 三角測量

3. 三邊測量

4. 三角三邊測量

5. 以上之組合

6. 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垂直控制:(高程)

1. 直接水準測量

2. GPS

3. 三角高程測量(精度較低之要求)

5

●台灣地區之坐標系統

◎高程:基隆驗潮站,19年之MSL(Mean Sea Level)為高

程零點。並以直接水準測量佈設一等水準點。

◎平面:以南投埔里之虎子山為基準。

投影採用二度分帶橫麥卡托投影

(2°TM,2°Transverse Mercator)。

中央經線(子午線)為121°,左右各經度1°。

另有六度分帶之環球橫麥卡托投影(UTM,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用於小比例尺

之軍圖。

6

●地圖投影之目的:

地球為一橢圓,其表面不可展開為平面。在應用上,三維坐標系統中,必須以一平面作為坐標系統之定義。因此,欲將不可展開之橢球表面,展開為一平面,需經地圖投影之過程。

◎方法:尋求一可展為平面之曲面(如圓柱或圓錐),而此曲

面與橢球曲面之曲率相似(局部)。再將橢球表面之

各點位置,由地心投射於該曲面上,再展為平面。

◎特性:投影處理之範圍越大,則投影誤差越大。台灣地區採

二度分帶之小範圍處理,即在於降低投影誤差。

◎投影發展之時間順序:1. Mercator:16世紀

2. TM:18世紀(Gauss Krueger)

3. UTM:1947年

7

◎橫麥卡托投影示意圖:

8

9

●導線測量之種類:

1. 自由導線(Open Traverse,又稱展開導線)

由已知點A、B觀測角度、距離,求C、D、E之坐標。

自由度為0。

2.閉合導線(Loop Traverse,或Closed Traverse)

自由度為3(完整者)

10

●導線測量之種類:

3. 附合導線(Connecting Traverse)

已知A、B、E、F,求C、D,自由度為3(完整者)

註:(1)自由度的計算視觀測條件而定。

(2)自由度與約制條件(應滿足之條件)有何關係?

11

●導線之精度分級:

指標:閉合差與導線之總長之比值,稱閉合比數。

等級 閉合比數

一等導線 <1/25,000

二等導線 1/25,000-1/10,000

三等導線 1/10,000-1/5,000

四等導線 1/5,000-1/2,500

普通導線 >1/2,500

●導線測量之步驟:

1. 規劃:目的、已知點、測區形狀、大小、儀器之選擇

2. 選點:通視、幾何性(邊長近似)

3. 測角、測距

4. 坐標計算(含平差)

5. 繪圖

12

●測水平角:

1. 折角法

以方向組法或複測法,作正倒鏡觀測

2. 偏角法

13

●測水平角:

3. 使用羅盤儀

註:(1)上述2、3均屬低精度之測量

(2)羅盤儀所測為磁方向角

●測距

◎電子測距儀(光波測距,EDM)

◎光學距離測量

◎捲尺

14

●測角與測距精度之配合

目的:針對不同類型之觀測(角與邊),以最經濟之組合

達到滿足精度要求之結果。

即:

:測角誤差以〝秒〞為單位

:測距誤差

d:距離

:半徑角(206265〞)

""

d

d

"

d

"

15

●導線測量中角度誤差累積:

角度觀測總和:

假設:

(1) 僅含隨機誤差,且為常態分布

(2) 間獨立不相關

(3) 等權觀測,即

則角度中誤差總量Ω之誤差為:

n

i

i

1

i

i

n

......21

nn

iii

2

1

1

22

1

2 ( 1

i)

16

◎工程規範中,對導線測量之角度誤差累積(閉合差)之限制

導線等級 測距之相對誤差( )

1 1/30,000 ±10〞 ±(10〞+10〞 )

2 1/15,000 ±15〞 ±(10〞+15〞 )

3 1/7,000 ±20〞 ±(10〞+20〞 )

4 1/3,500 ±60〞 ± 60〞

dd / 'θσ 'Ω

σ

n

n

n

n

17

注意:

(1) 導線等級及測距誤差間之關係依不同之規範而略有不

同。

(2) 測距與測角誤差 稍有出入(僅採近似)

(3) 與導線等級之關係在數值上,依不同規範亦有不

同。但其型式:P〞+Q〞 則為一定。

其中P〞:考慮已知點之坐標誤差所生之方位角誤差

Q〞= (滿足誤差傳播定律)

思考:欲滿足規範P〞+Q〞 ,則其基本假設為何?欲滿

足其基本假設,則實務中應注意的事項為何?

""

d

d

n

"

n

18

●導線計算:

1. 檢核測角,及距離記錄;計算折角,及距離之系統誤差

改正

2. 繪草圖,並標註已知點、角、及邊

3. 折角閉合差改正

4. 方位角計算

5. 縱橫距計算

6. 縱橫距閉合差改正

7. 縱橫坐標計算

8. 閉合比數計算

19

●折角閉合差改正及方位角計算:

1. 閉合導線:

n邊形內角和=(n-2)‧180°

n邊形外角和=(n+2)‧180°

因觀測量有誤差,故上式均不完全滿足

內角閉合差

外角閉合差

1802nfw

1802' nf w

20

●折角閉合差改正及方位角計算:

1. 閉合導線:

假設等權,角度累積之誤差總量平均分配至每一觀測量

上,即每一角度之修正量:

因此,修正後之角值為 或

註:計算時採用內角和外角,視草圖(順時鐘或逆時鐘之

導線計算)而定。

n

fwn

f w'

'

'

ii ''

ii

21

◎方位角計算:順時鐘為例

已知

= +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check: + ±180°=

註:以上所列±180°其意義為當 >360°時應扣360°,亦

即(+180°-360°)=-180°

12

2323

1212 '

2'

2

3434 '

3

4545

5151

'

4'

5'

1 12

ij

22

2. 附合導線

閉合差計算程序:(1)求 ,

(2)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 (應滿足之約制條件)

'

1C

'

5D

'

5D

12

23

34

45

D5D5

1'C

12'

23'

34'

45'

1

2

3

4

5

23

2. 附合導線

總角度閉合差 -

假設等權;每站均等量修正:

修正後之折角

將修正後之 代入步驟(2)

重新計算方位角,並檢核 =

wf D5 D5'

5

wf

'

i

'

i

D5 D5'

24

●縱橫距計算

閉合導線

…………………..

…………………

閉合差分量:

閉合差: 閉合比數:

附合導線:已知 、 、 、

閉合差分量:

閉合差與閉合比數計算同閉合導線

12121 sin dE

12121 cos dN

EWE NWN

2

122

NE WWW

d

WP

1E 1N nE nN

1EEEW nE 1NNNW nN

25

◎縱橫距修正

(1) 改正量依邊長與導線全長作正比分配(羅盤儀法則

Compass Rule,或稱 Bowditch Rule)(本課程採用)

即修正量:

(2) 改正量依縱橫距絕對值與導線之縱橫距絕對值和作正比

分配(經緯儀法則 Transit Rule)

即修正量:

ddW ijNNij/

ddW ijEEij/

ijijijijNN ddWij

cos/cos

ijijijijEE ddWij

sin/sin

26

●導線計算實例:

附合導線:已知坐標點A、B、E、F,待求坐標點C、D

27

點號 折角 方位角 邊長(m) △N(m) △E(m) N(m) E(m)

A 200.000 100.000

180-00-00

B -15

90-00-20

100.000 100.000

90-00-05 100.010 +0.003

-0.002

+0.003

100.010

C -15

135-00-00

100.001 200.013

44-59-50 141.400 +0.003

99.990

+0.003

99.980

D -15

270-00-20

199.994 299.996

134-59-55 141.420 +0.003

-99.997

+0.003

100.001

E -15

135-00-20

100.000 400.000

90-00-00

F 100.000 500.000

28

●導線計算實例:

=630-01-00 ,

=00-01-00 (近似) 閉合比數

(近似)

EFAB

514

06

009.0N 991.299E 21

22

EN WWW

0127.0009.0000.100009.0000.100 NW

003.0iN

009.0000.400991.299000.100 EW

003.0iE

078,30

1

d

WP

1. 2. 3.

29

●導線網簡易計算(Dell’s Method)

程序:

(1) 依角度(方位角)閉

合條件修正各觀測角

(2) 依邊長及方位角,計

算相鄰點間之△N,

△E

(3) 先考慮N之計算:

(a) 由完成Loop1(L1)閉合,並修正各△N

(b) 再對Loop2(L2)閉合,並修正各△N

(c) 再對Loop3(L3)閉合,並修正各△N

(d) 重覆(a)(b)(c)之步驟至三個Loop之ΣΔN均為零(或

近似於零)時停止

(4) 考慮E之計算,同(3)中N之計算

30

●導線網簡易計算(Dell’s Method)

註:

(1) 導線網狀分佈並同時平差較逐級平差之優點:

(a) 自由度高,故可靠度高

(b) 誤差較均勻(相對誤差較小)

(2) 本法與水準網平差相似(但E、N分別計算)

(3) 修正量計算時,應考慮〝方向〞

(4) 嚴密平差採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31

●以導線為平面控制之優缺點

◎優點:

(1) 靈活性高(通視條件易於達成)

(2) 測距與測角所造成坐標誤差為正交,坐標誤差傳播不致

因夾角大小而改變;可不考慮夾角大小

(3) 對狹長地區之工程應用(如鐵路及公路定線)經濟效益

32

●以導線為平面控制之優缺點

◎缺點:

(1) 幾何約制量較少

(2) 邊之長短不可差異過大(三角、三邊亦同)

(3) 因約制量少,故單一導線不可過長,測站數不可過多。

如因應用之需求,必須使用甚長之導線,則以導線網改

善。

(4) 此缺點可以三角/三邊測量或GPS測量補強。

●本單元練習題:

參考附錄-單元VI及下列2題

33

◎閉合差導線計算:

=350-00-00

=1000.00m =1000.00m

=239-59-10 =119.98m

=239-59-20 =120.01m

=240-00-00 =120.04m

=240-00-40 =120.03m

=240-00-10 =119.96m

=239-59-40 =120.03m

AB

AN

A

B

C

D

E

F

AE

ABd

BCd

CDd

DEd

EFd

FAd

34

◎參考答案:

N E

A 1000.000 m 1000.000 m

B 1118.149 m 979.162 m

C 1195.295 m 1071.080 m

D 1154.247 m 1183.883 m

E 1036.029 m 1204.705 m

F 958.932 m 1112.788 m

A 1000.000 m 1000.000 m

角度 N E

閉合差 60” -0.049 m -0.023 m

修正量 10” -0.008 m -0.004 m

35

◎A、B、C為導線點,A點位於圓環邊,假設該圓環之形狀為

理想之圓。圓環中央有建築物。

請問:如何使用經緯儀,及鋼尺以最快速方式求出該圓環圓

心之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