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 茶馆 它的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

1
2?, )。 ”, · ? —— IP —— 120 2 23 3 5 》。 1958 700 ,《 —— wwwhb.cn 2019 3 5 9 / >> 120 2 23 3 5 —— —— —— ,“ 。” ,“《 。” 1949 。” “ —— !” 》(1950)、《 》(1953)、《 》(1956)、《 》(1959)、《 》(19591956 》( 》)。 ”, ,《 1957 7 》。 。” 》, 20 ”。 ”, ”。 )、 )、 )、 )、 !” 1999 》, 》, ”。 1980 9 11 ,《 50 15 25 ”。 1983 9 10 ,《 23 1986 4 6 ,《 1992 1999 》, 》, :“ ”。 :“ ”。 2002 6 2005 8 12 15 ”。 。” 》, 。” 2016 11 IP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Dec-2019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 茶馆 它的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 …dzb.whb.cn/images/2019-03/05/9/90305.pdf · 表现提出异议,集体脱粉告终。 与此前偶像明星公布恋情而导

近日,因为与汪峰一起参加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 2?,章子怡遭遇了大规模的粉丝脱粉(即宣布不再成为某个人的粉丝)。

无独有偶,谢娜的官方粉丝团也因不满谢娜在情感类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提出异议,集体脱粉告终。

与此前偶像明星公布恋情而导致的脱粉不同,这一次章子怡和谢娜的粉丝脱粉行为主要原因是对其事业规划表示失望。 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明星与粉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和视角。

在以往的认知里 , 明星与粉丝分居于产业链的两端 , 粉丝作为明星产业链终端的单向度追随者 ,购买明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 比如电影票 、 演唱会门票 、 音乐卡带或唱片 。 明星只需要专注于提供物有所值 、或物超所值的作品 ,粉丝就可

以通过持续性的消费行为来实现正向反馈 。

但在新媒介时代 , 明星与粉丝的身份属性都在发生着变化 ,

二者间的关系也愈发微妙、 复杂。

明星不再仅仅是作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 其自身的身份属性已经幻化为极具辨识性的符号 , 可以被标记、 被量化评估、 被商业变现。

粉丝们在消费明星作品之外 , 还会去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 、 明星推荐的商品 , 甚至复制明星的消费行为 。 在此情景下 , “明星 ”

已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身份 。

这种社会身份属性经过设计和建构 , 更诉诸公共意义 , 具有公共价值 , 从而弱化乃至告别了本为私人所有的个体身份特质。 于是,

“明星” 不仅属于其自身, 更是栖居于公共话语空间之中 , 任何个体性的行为活动都可能引发出具有社会意义的后果。

换句话说 , 现在的 “明星 ”,

是以明星本人为轴心 , 多个带有各自诉求 、 形色各异的群体相互磨合 、 合力塑造的产物 , 是一种社会化的共同实现。

与此同时 , 粉丝的身份也在发生多重变化 , 对明星的期待性诉求亦多元与复杂 。 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空间 , 粉丝圈原本是以对某部作品或某个明星的喜爱为最高宗旨, 以共同趣味为最高追求, 用极大的热情接纳、 允许粉丝们对大家共同喜爱的对象进行讨论, 予以

赞美或批判, 承接着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以此达成对日常生活的疏离。

但在交互性的时代 , 粉丝圈的概念发生了延展 , 涵纳进了更多的社交维度。 媒介文化学者亨利·詹金斯在 《文本盗猎者 ? 中将粉丝圈活动分为多个层面 , 例如某种特定的接受模式、 一系列批评与解读实践、

为消费者的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 拥有自己的文化生产形式和审美传统等 。 正是这些延展出的新特质 , 使粉丝行为蕴含了天然的商业属性 ,

暗淡了粉丝圈以往 “圈地自萌 ” 的色彩 , 转而变成了明星价值的评估标准, 成为了明星制造的重要环节。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助推下 ,

粉丝成为了可被量化的大数据 , 粉丝群体的数量 、 活跃度 、 评论数等都以数字符号的形式留存汇总 , 成为了商业考核的前期指数与发展指征。 身为粉丝 , 时间 、 精力 、 金钱的成本投入不断增加 , 粉丝的职能不断放大 , 为了维持明星的热度与良好形象 , 粉丝们要有组织地投入到明星的商业运营中去 。 在此过程中 , 粉丝圈成为了一个有着严密序列的群体 , 核心圈的粉丝对明星关注时间最久 、 粘性最高 , 具有专业知识 , 相对外围的粉丝则很可能只是心血来潮 , 跟个风 , 看看热闹 。

而不同的粉丝群体 , 显然有着不同的期待性诉求。 核心圈的粉丝与明星有着深度的情感关联———尽管这种情感关联可能带有粉丝自我投射的意味 , 明星承接着粉丝的情感投

入 , 粉丝则希望明星能够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形象 , 甚至升级自己的品牌价值 。

在此意义上, 粉丝已开始介入明星制造的核心环节, 涉及到明星发展路径和形象维护问题, 而二者之间一旦在形象定位、 审美趣味、 对艺术性与商业性尺度把握等方面产生了分歧, 粉丝便以 “脱粉” 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与价值取向。 这种反转的行为不仅仅是对明星的反转, 更是对明星背后的资本运作和 IP 维护的反转。

因此 , 对于资深粉丝的 “脱粉 ”

行为, 不能简单地用 “任性” 二字来概括, 而要看到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价值诉求———对文化产品的品质、 品味与品格的要求。 文化不仅是那些经典化的东西, 也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我们终日生活在海量的大众文化产品里, 这些文化产品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经历, 成为了我们沉积的情感关联, 镌刻着我们的共同记忆, 也反过来构筑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也正因为如此 , 对于以明星制造为重要标志的文化工业来说 , 正确认识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关系 , 推动这种关系向着更加健康 、 良性的方向发展 , 就显得格外重要 。 毕竟现代工业的成熟与发展有赖于全产业诸多环节的紧密咬合 , 依赖产业体系的升级与完善 。 而这些 , 需要广大消费受众的支撑 , 需要对受众进行精细化 、 分众化的分类 , 也需要将已有的明星视为品牌进行长期的建设与运营维护 , 更需要给 品牌 、 形象留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 只有这样 ,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 来满足受众精准的审美诉求与多元的文化取向 。

(作者为文学博士、文化评论人)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 120 周年 ,2 月 23

日至 3 月 5 日, 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茶馆》。 从 1958 年首演至今,该剧创造了超过 700 场的演出纪录, 每一次公演都引发观众热捧 ,直到今天 ,尽管网上购票已经如此方便 ,仍然有观众早起排队 ,络绎不绝,几近一公里。

《茶馆 》的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 人们不禁要问,《茶馆》为什么这么火?

它又给了我们哪些艺术启示?

———编者

www.whb.cn

2019 年 3 月 5 日 星期二 文艺百家 9责任编辑/邵岭 郭超豪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 120周年, 2月 23日至 3月 5日, 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 《茶馆》

它的每一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宋宝珍

老舍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的《茶馆》是一部久演不衰的话剧。 时至

今日,看《茶馆》不再是一次普通的观剧

经验或文化消费 , 它更像是一种仪

式———向大师、向艺术、向经典致敬;它

也像是一种标识———标志着一种超脱

的文化选择和艺术格调;它更像是一种

狂欢———参与 、见证 、释放某种群体性

心理体验。

《茶馆》为什么这么火? 它又给了我

们哪些艺术启示? 笔者就此问题请教濮

存昕、任鸣、谢玺璋等人,他们的回答大

体一致 :经典之作 、深刻内涵 、表演魅

力 、老观众的怀旧之情 、新观众的追星

之举 ,诸多因素 ,让 《茶馆 》成为当下的

文化热点。

《茶馆 》是真正配得上 “经典 ”之谓

的话剧,也是新中国产生的了不起的杰

作。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说,“老

能演 ,老有人看 ,几代人常演不衰的才

是经典, 时间是检验经典的唯一标准,

导演要活在作品里 , 作品要活在时间

里。 ”濮存昕说,“《茶馆》之所以拿得住

观众,就在于它的戏剧内涵之中饱含着

敬天爱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当时的剧院负责人于是之总

是忧心两个问题:一是剧院怎么样才能

像个剧院, 二是戏剧怎么演才能上座。

《茶馆》受到观众欢迎,证明我们的路子

走对了,我们一直延续着北京人艺的艺

术传统。 我们真对了吗? 要时时躬身自

问,要谦虚谨慎,不断进取,不能自以为

是。 兜里有钱、心中无礼的人的通病就

是自以为是。 ”

今天的 《茶馆 》是如此成功 ,然而 ,

《茶馆》的诞生和培育,却经历了不寻常

的过程。

在第一幕的开场 ,焦

菊隐安排一个卖福音书

的角色前来,他的走动带

动一股气息,使全场形成

一种韵律, 一个画卷 ,北

京街头叫卖的声响穿插

进来,整场演出犹如一首

雄浑的“交响诗”

1949年末从美国回到故乡北京的老

舍先生,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北京城的崭

新变化,内心激动,写出了《我热爱新北

京》一文, 他说“北京解放了,人的心和人

的眼一齐见到光明。” “我爱北京,我更爱

今天的北京———她是多么清洁、明亮、美

丽! ”他写的讴歌新社会的戏剧,除了《龙

须沟》之外,还有《方珍珠》(1950)、《春华

秋实》(1953)、《西望长安》(1956)、《红大

院》(1959)、《全家福》(1959)等等,然而在

艺术水准上都无法与《茶馆》同日而语。老

舍对新生活、新环境不够熟悉,表达冲动

盖过了艺术思维的沉实、缜密与从容。

《茶馆》创作于 1956 年,它的前身是

一部歌颂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的话剧《一家

代表》(一说叫《秦氏三兄弟》)。 曹禺看到

剧本后,认为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但是却

有一个“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如此众多的人物,活龙活现,勾画出戊戌

政变后中国的整体形象。 焦菊隐和曹禺

一起在老舍家中长谈 , 统一了修改意

见,三个月之后,《茶馆》初稿告成。 1957

年 7 月 , 巴金主编的大型文学双月刊

《收获》在上海创刊,刊发了老舍的三幕

话剧剧本《茶馆》。 此后,它被翻译成英、

法、日、西班牙等多国文字,获得了广泛的

国际声誉。

《茶馆》 之所以是经典, 首先是因

为老舍以超凡的文学才华创造了一流的

文学剧本。 《茶馆》 透过一个北京大茶

馆的历史变迁和掌柜王利发的命运, 以

及穿梭于茶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折射

出时代的动荡和旧社会的黑暗。 茶馆不

仅是一个环境, 而且是一个象征, 正如

老舍自己所说: “一个大茶馆, 就是一

个小社会。” 《茶馆》 结构严谨, 各种

事件接踵而至, 却有条不紊; 它把时代

变迁的宏大主题映现于个体命运和生命

意识中; 它不无夸张地勾勒世人表情丰

富的嘴脸, 却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在败

落的历史氛围中, 普通人所面临的凶险

和欲哭无泪的悲惨。

提到 《茶馆》, 不能不谈到它的总导

演焦菊隐。 若是没有他的艺术能量, 这

部戏不可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

从二度创作出发, 焦菊隐帮助老舍整理

剧本, 根据舞台的动作节奏, 对台词进

行前后顺序的调整, 认真挖掘台词背后

的动作性和人物的心理特征, 力求使每

个人物都形象鲜明, 气韵生动。

在第一幕的开场, 焦菊隐增加了 20

多个茶客, 着意渲染大茶馆在繁盛期纷

繁、 撩乱、 熙熙攘攘的场面。 上场人物

众多, 焦菊隐安排一个卖福音书的角色

前来, 他的走动带动一股气息, 使全场

形成一种韵律, 一个画卷, 北京街头叫

卖的声响穿插进来, 整场演出犹如一首

雄浑的 “交响诗”。 这些诗化了的场面、

音响和节奏, 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

学精神中得到启示, 巧妙化用过来的。

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 “一片生活”, 而是

经过高度典型化、 高度美化的 “戏剧”。

若是没有于是之等一批杰出的表演艺

术家, 也不会创造出中国话剧史上这样的

舞台艺术奇迹。 《茶馆》 中的所有人物,

特别是王利发 (于是之扮演 ) 、 常四爷

(郑榕扮演)、 秦二爷 (蓝天野扮演)、 庞

太监 (童超扮演)、 松二爷 (黄宗洛扮演)

等, 他们的一笑一颦, 举手投足, 都并非

生活中的自然形态 , 而是经过加工提炼

的, 是表现力更强、 更有韵味、 更具美感

的艺术创造。 整台戏演员们的表演彼此默

契、 出神入化,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创造了话剧表演的美学境界。

《茶馆》 中的戏剧性不是靠着外部冲

突取胜, 而是靠着传神的语言、 生活的细

节、 典型的场面来加以彰显。 剧中, 一帮

人为了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 李宅扣住

不还, 竟然要闹出一场争端, 见此情景,

卖挖耳勺儿的老人说: “八十二了, 没人

管! 这年月呀, 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

一句话构成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的意象对比, 同时也暗示了清朝贵族们无

聊奢靡的消费生活。 刚刚发生了老态龙钟

的太监要买一个十五六岁的乡下丫头做老

婆的事件, 紧接着一个茶客就打了个拉长

音的哈欠, 这个哈欠打得十分惬意和舒服。

这是多么冷漠的世态啊, 实在是令人悲哀,

这样的世道焉有不变的道理?

1999 年林兆华导演以

全新的演员阵容重排 《茶

馆 》, 黄宗江看了新一代演

员演的 《茶馆 》, 只说了两

个字 : “不易 ”。 老一辈评

论家王育生的评价是: “拿

下来了”

1980 年 9 月至 11 月,《茶馆》 应邀赴

德国、法国、瑞士三国进行访问演出,全程

50 天,访问了 15 个城市,共演出 25 场,被

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83 年 9 月至

10 月,《茶馆》赴日本东京、大阪、京都 、广

岛演出 23 场。 1986 年 4 月到 6 月,《茶馆》

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巡演。 然

而,岁月催人老 ,1992 年 《茶馆 》的老演员

们不得不进行告别演出,如何延续《茶馆》

的艺术生命,一直是北京人艺特别关注的

实践命题。 1999 年林兆华导演以全新的演

员阵容: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冯

远征等人重排《茶馆》,在舞台布景上大胆

追求写意化处理, 茶馆的房屋是倾斜的,

象征着旧时代的必然崩塌。 然而演出后却

是众口难调,毁誉参半。 据濮存昕回忆,黄

宗江看了新一代演员演的《茶馆》,只说了

两个字:“不易”。 老一辈评论家王育生的

评价是:“拿下来了”。

2002 年 6 月, 《茶馆》 恢复了焦菊隐

导演的旧版本 。 2005 年 8 月到 12 月 ,

《茶馆》 赴美国演出, 在华盛顿、 休斯顿、

洛杉矶、 纽约五座城市演出 15场。 常四爷

的扮演者郑榕说, “不怕演不好, 就是别

糟蹋 , 演不好可以慢慢来 , 糟蹋了就毁

了”。 新一代演员演出的 《茶馆》 不负众

望, 走向成功。 濮存昕说, “到目前为止,

我们这代 《茶馆》 的演员所演出的场次,

已经接近前辈艺术家演出的总量了, 我们

现在也有了一定的艺术自信和舞台经验。

《茶馆》 对于演员来讲就是戏保人啊, 演员

在角色中生活, 体验, 将文学化的一音一

词, 都注入了情感, 融入了体温, 在台上

一出口, 瞬间灵性乍现, 自然而然地奔涌

出来。 梁冠华演的王掌柜、 杨立新演的秦

二爷、 冯远征演的松二爷、 吴刚演的唐铁

嘴、 岳秀清演的小丁宝等等, 都已找对感

觉了, 逐渐进入境界了。 演员演戏, 观众

是凭着直觉被带入剧情, 在剧场里, 我们

一直是在与观众共同创造。”

当然, 《茶馆》 演出市场的火热, 也

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影视剧的影响有关。

老观众进剧场, 是带着怀旧的心理, 《茶

馆》 里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已经熟悉, 但是

仍然有期待, 有回味, 这就是舞台艺术的

魅力所在。 青年观众没看过 《茶馆》, 充

满好奇, 追求一种新鲜感和追星的乐趣。

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播出后, 饰演 “达

康书记” 的人艺演员吴刚火了, 后来 《茶

馆》 演出时, 剧场大厅里摆满了粉丝送给

吴刚的鲜花。 电视里的狄仁杰是梁冠华演

的, 金太郎是王雷演的, 贾志国是杨立新

演的, 家庭暴力男是冯远征演的, 青年观

众想要近距离看到真身, 也被卷入了追捧

《茶馆》 的观众人群。 不演电视剧,演员的

社会影响力受限, 但老演电视剧演员当众

表演的能力又下降。这是个矛盾,需要拿捏

好分寸并探索出解决途径。

谈到 《茶馆》 不竭的艺术生命力, 以

及观众对它的推崇, 北京人艺负责戏剧宣

传的孟姗姗说,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茶馆》 一票难求, 充分反映了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

矛盾。 在戏剧欣赏方面, 观众从演什么看

什么的 ‘不挑食’ 阶段, 已经过渡到了追

求物有所值, 追求品质、 品位的阶段了。”

这一方面显示了 《茶馆》 的独特而持续的

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也促使广大戏剧工作

者要不断努力, 创造出更多 “思想精神、

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 的优秀戏剧。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明星粉丝脱粉传递出什么信号?

边远

现象透视

看台

右图: 由于是之等主演的 《茶馆》 剧照

下图: 由濮存昕、 梁冠华、 杨立新、 冯远

征等主演的 《茶馆》 剧照

《文本盗猎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11 月出版

这种反转的行为不仅仅是对明星的反转 , 更是对明星背后的资本运作和 IP 维护的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