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 - jxwmw.cn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9-17/10/10.pdf ·...

1
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江西在行动 江西在行动 近年来,萍乡市中医院突出 中医特色,壮大医院技术实力,拓 宽中医专科服务领域,提高中医 专科防病治病能力,给患者带来 了更多就医获得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 春满园。萍乡市中医院充分发挥 公立医院公益性,在提升基层医 院医疗水平、立足中医特色精准 帮扶等方面不遗余力。 Jian Kang 健康 健康广 广“团体沙盘”治疗 近日,南昌大学三附院(南昌市第一医院) 9 医护人员身穿手术服,腋下、怀里各抱着一袋血液 的照片“走红”,被网友们称为“最暖的温度”。 据介绍,患者是一位 72 岁的老人,突发脑动 脉瘤破裂,脑部大量出血,需进行紧急手术。当 医生打开患者颅骨大量鲜血喷涌而出,患者的血 压骤降为零,急需输入大量血液维持生命,从血 库调配的 2500 毫升血液送到手术室时只有 4左右,等待自然回温的话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 上。时间不等人!当时在岗有空的麻醉医生、护 士齐冲进手术间,将冰冷的血袋夹在双侧腋下, 怀里也抱着血袋, 9 个人拿起了 24 袋血液,用体 温将冰冷的血捂暖,十几分钟后带着医生体温的 血液输入了病人的体内…… “我当时拿了 3 袋血,也不记得捂了多久,血 液温度接近我的体温时,将血迅速输入患者体 内。”该院麻醉医生熊彦青说,其实,在手术室的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冰冷的血液会 使患者体温降低,更有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心脏和 大脑,在紧急需要用血的情况下,用体温捂暖血 袋,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尽快让患者输上血 的最有效方式。 (张晶津 周 密) 南大三附院 9 名医护人员捂暖 24 袋救命血 江西日报健康头条 江西日报特刊部重磅打造 江西日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10 健康 美编 吴琳君 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19 9 17 日 星期二 JIANGXI DAILY 今年 60 岁的陈女士(化名)没 想到经历了普外科的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恢复这么快, 特意送来锦旗向省人民医院肝胆 外科主任陈晓亮表示感谢。 陈女士 3 个月前在当地接受了 胆囊切除术,术后一直感到上腹部 疼痛,反复去当地医院治疗没有明 显改善。陈晓亮团队诊断后认为, 其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只有 手术切除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 手术切除范围涉及胰头、十二指肠 等多个脏器,加上患者 3 个月前才 做胆囊切除手术,于是决定采用微 创切除病灶,为患者实施了完全腹 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据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 除的脏器多,消化道重建复杂,至 今仍是腹部外科最复杂和风险最 高的手术之一,尤其是完全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难度更大,有 人把它比喻为普外科手术技术的 “珠穆朗玛峰”,目前省内只有几位 专家尝试做过。 (朱小华) 患者术后恢复快 省人民医院开展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的起 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内涵。近年来,宜春市人民医院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 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 为中心,深度参与健康江西建 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 众健康。 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升 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实力 是医院发展的“命脉”,更是医院 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 面,我院主要采取优化人才结 构、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物、 百名精英境外研修等举措,构建 了一支结构合理、医术精湛的人 才队伍;在学科建设方面,突出 重点科室建设,加强各学科亚专 业建设,建立博士工作站,设立 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在急危重 症能力建设方面,建设了创伤中 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 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 生儿救治中心,有效降低急危重 症患者致死致残率。我院消化 内科、儿童重症科获批首批省级 临床重点专科, 14 个学科被列为 省市医学共建学科, 39 个临床专 业共设立亚专科 84 个。 以智慧医疗为抓手,改善 群众就医体验。 “智慧医疗”是当 前热点研究和应用的领域。我 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 式,上线了“智慧便民服务系 统”,融合了预约诊疗、统一支 付、院内立体导航和智能信息推 送等功能,实现了院内所有非诊 疗环境由患者自主完成;上线了 宜春市首家“云影像”平台,促进 了“精细化读片”时代的到来;即 将上线电子健康码(卡),解决 “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 用”的就医堵点,实现跨机构、跨 区域健康服务“一码(卡)通”;积 极筹备互联网医院建设,满足个 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推 动优质医疗下沉。医联体建设 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 效载体。2016 年底,宜春市成立 了以我院为牵头单位的医联体, 覆盖了 39 家基层医疗机构。我 院发挥龙头医院医疗技术优势, 通过医联体内技术帮扶、定期巡 诊、人才进修培养等方法措施, 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 力,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 “医改红利”;加强远程医疗协作 网建设,成立远程医学中心,目 前已对接 97 家基层医疗机构,开 展远程会诊 566 例,远程教学 6 期,全方位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推动优质医疗下沉基层,极大提 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健康管理为抓手,提升 群众健康素养。医院是开展健 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医生是健康 知识的重要传播者。近年来,我 院高度重视健康宣教和健康管 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治疗 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理念转变,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于人民的健康。组建健康宣教 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 区、农村,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 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 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提供系 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 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 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强化 慢性病管理,成立了专业的健康 管理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 与治疗知识宣传,并注重早期干 预,早期治疗。 宜春市人民医院院长 曹盛生) 健康江西 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为强化儿童口腔疾病的早诊早 治,日前,江西省口腔健康教育现场 会在萍乡市召开,全省 11 个设区市 140 余位口腔医学专家就建立长效 的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机制,丰富口腔 健康教育形式,以及提高儿童口腔保 健知识知晓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歌舞表演《刷牙舞》、萍乡春锣 《爱牙护牙人人夸》、情景剧《牙细 菌大战》……此次活动通过形式多 样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旨在助力 提升江西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培 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预防 口腔疾病的发生。 (慈向科) 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意识 江西省口腔健康教育现场会举行 JIAN KANG SHI DIAN 健康 9 月起,省精神病院主 动转变门诊服务模式,将患者 需求视为工作导向,逐步落实 以患者为中心、以专病诊疗为 核心的新诊疗模式和空间布 局 ,以 提 高 门 急 诊 医 疗 服务应 对能力。 据了解,该院在前期梳理 调研亚专科细分、特色病种诊 治等情况后,明确了有利于病 人快速准确定位的特色专病及 亚专科门诊模式,将专病门诊 的设置细分为情感障碍、睡眠 障碍、成瘾医学、老年科、儿少 科五类,不仅增加了患者就医 的导向性,满足了患者就医需 求,而且激发了亚专科建设的 活力,提升了学科竞争力;进一 步加强了导诊分诊的工作,在 原门诊志愿服务岗的基础上再 增无假日志愿服务岗,快速引 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地选择就诊 科室。 与此同时,该院优化信息 系统,协调专科专病医生的门 诊排班,增加门急诊相关辅助 人员配置,联合门诊、急诊、医 技等多部门,建立和规范危急 值病人识别、诊治的相关工作 流程,提高医院门急诊服务的质量效率;对门急诊部 分诊室及医技检查室的局部空间进行布局调整,针对 相关专病及亚专科患者就诊特点,把诊治过程中需求 比较集中的医技检查项目,调整至就近区域,既方便 诊治患者,又便于门诊与医技人员的沟通,逐步在门 急诊打造有利于专病诊治的空间布局及环境,并进一 步理顺相关专病诊疗流程。 省精神病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以患者为中心 重组优化门急诊诊疗环境、流程的举措,基本满足了 该院今年以来门诊服务的增量需求,在解决患者看病 难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医院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激发了医院亚专科建设的活力。 (过江帆) 日前,南昌市 西湖区红十字会开 展了生命健康安全 教育进校园活动, 以亲子互动的形式 向学生及其家长传 授了溺水事故的预 防和救护、心肺复 苏术、家庭日常急 救知识和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方法,发 放家庭急救包 30 个。 (王 璐)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 万载县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近期,万载县卫生健康委从县 级医疗机构抽调 11 名专家组成复 核小组,“不打招呼”对全县 17 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优质服务基层 行”活动进行复核,全面提升各乡 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据了解,该县“优质服务基层行” 活动以开展服务能力建设为形式,推 动乡镇卫生院全面合理设置科室布 局,引导居民预约就诊;优化门诊和 住院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 治疗能力,增强急诊、院前急救、应急 能力,提高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 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 强化检验检查服务能力。 (郭仕清) 西湖区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杏林春暖进万家 为“传承中国国粹、传播中医文 化、共享健康和谐”,萍乡市中医院近 年来持续开展了“中医进万家,百万惠 农民”活动。该院专家团队先后深入 萍乡辖区 53 个乡镇, 600 多个行政村, 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让广大群众更 多地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 接受中医,使群众切实体会到优质、实 惠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为减轻农民负担,该院对住院农 村患者的部分检查费用、手术费用、治 疗费用等实施优惠政策, 9 年来累计优 惠农村患者 6576 人次,优惠总金额达 300 多万元。 该院还制定了惠农方案,通过各 乡(镇)农医所、村农医所、医院农医直 补窗口、“中医进万家”宣传队,将优惠 卡发放到参合农民手中,该院核算中 心根据优惠卡,对看病的患者进行优 惠,真正惠及百姓。 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是“看病难”面 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 构诊疗及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早在 2010 年,萍乡市中医院就开 始探索“科院合作”模式,即医院各临 床科室与一所乡镇卫生院和一个村卫 生室缔结友好合作单位,通过每个科 室“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采取派出 人员到乡镇医院带领查房、病例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帮助组建中医科、手把 手传授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定期开展 专业培训、协助进行质控检查等方式, 开展了实实在在的帮扶。 在“科院合作”过程中,会诊及疑难 病例讨论 120 余人次,开展临床教学查 285 次,开展学术讲座35 次,双向转诊 收治病人 100 余人次,提高了乡镇卫生 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 质,实现了双向转诊的良性循环。 组建“治未病”联盟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 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2018 1 月,由萍乡市中医院牵头、 77 家单位参 与的“萍乡市中医院治未病技术联盟” 成立。该联盟旨在助推当地中医药人 才培养、科研教学、技术水平等各方面 全面提升,形成 “未病先防、已病 早治、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为目 的的健康管理服 务模式。 通过区域合作,实现互促互 进、优势互补,使联盟共同进步和 发展,不断提升了萍乡市中医药服 务能力和水平,通过联盟单位和联 盟的新媒体平台,多种形式向当地 群众传播中医药防病养生观念、普 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保健知识, 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价廉、便捷 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了广大人民群 众看中医、用中医、用中药的需求。 作为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萍乡 市中医院院长林家坤表示,今后, 将推进联盟成员单位中医“治未 病”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功能 明确的市、县、乡三级服务平台和 运转流畅的联盟工作机制,多形式 向居民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 “治未病”方法和技术。 让中医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 —萍乡市中医院提高中医专科防病治病能力 汪清林 张 娜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平均住院天数是衡量医院医疗 效率、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为缓解群众住院难,降低群众住院费 用,南大二附院采取综合措施,狠抓 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促进卫生资源合 理利用,提高医疗管理水平。该院平 均住院天数逐年下降,从 2011 年的 11.03 天下降至 2019 年上半年的 7.36 天。 为了给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 便捷、全程的服务,有效改善患者“一 床难求”的现状,该院“入院一站式服 务中心”利用全新的智能信息服务系 统,打造了智能医院服务平台,实行 医院床位资源统筹动态化管理。目 前,该平台已实现了统一办理出入院 结算、调配床位、预约检查检验、出院 带药、回访,同时实现了超声检查、抽 血检验、心电图检查功能,并做到了 3 100%”: 100%的患者通过“一站 式服务中心”入院、 100%的患者大型 检查通过中心集中预约、 100%覆盖分 时段精准预约。 丰富优质护理内涵 该院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的学科优 势,完善延伸护理服务机制,为基层卫 生机构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帮助 40 家基层医疗机构独立开展 PICC 置管 技术,在全省建立 80 余个 PICC 维护 网点,提升了全省静脉治疗水平;该院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到广昌县、万年县、 丰城市等地指导开展脑卒中患者吞咽 障碍早期康复技术,降低患者误吸发 生率,同时联动社区、家庭开展延续康 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该院构建并实施以磁 性护理服务为抓手的“一病一品”项 目,提升专科护理精度和护理品质,塑 造了专科护理品牌,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疾病护理实践规范。 该院护理部还联合心血管内科、 信息中心、社工部及医联体单位,成立 心衰照护支持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等 路径开展“自强学堂”“聪明照料者” “翻转出院”等项目,实现从医院到家 庭无缝隙闭环式管理。项目实施以 来,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得以规范,生 存质量稳步提升,再住院率、平均住院 日和医疗费用显著降低。 此外,江西省首个国家心衰中心、 心脏康复中心、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均 落户该院,获益人群超 2 万人次。 创新“互联网+智慧医疗” 近年来,该院不断探索实施“互联 +智慧医疗”,在让患者获得了智慧 诊疗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医院的诊疗 水平。该院与第三方合作实现了患者 面部识别挂号功能,患者无需携带身 份证就可关联到公安部的身份证系统 完成认证,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同时,该院引入智能语音识别系 统,解决了诊间噪音、医生行动受限 等难题,医生以口述的方式描述电子 病历内容,经过“语音识别+ 自然语 言理解”,在工作站实时生成病历文 字,极大地提高了录入速度,减少了 门诊医生的书写负担,缩短了患者的 就诊时间。 此外,该院引进了智能影像识别 系统,日均处理 100 150 CT 据,目前已通过辅助诊断系统完成 21909 人次肺结节诊断,有效提升了 医生影像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 该院还通过整合医院医疗信息资 源,成立了“江西省医疗大数据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目前大数据中心已整合 该院 13 年的临床数据,共计整理数据 11.4 亿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为辅 助临床决策( CDSS )、智能导诊、精细 化管理等应用提供支撑,有效促进了 智慧医院的建设。 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 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 南大二附院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侧记 □ 汪清林 舒 羿 日前,在南大二附院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宣讲会—江西站暨2019 医学创新与发 展院士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谋医院发展之道。近年来,南大二附院在精进医术、 提高诊疗水平、实施“互联网+ 智慧医疗”等方面先行先试,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患者就医体检,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针对 6 名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一次 “团体沙盘”治疗。据悉,沙盘治疗,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其通过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 或物的微缩模型来呈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而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经过治疗,患 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融入生活,最终实现个体的心理成长。 (曹水军)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 - jxwmw.cn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9-17/10/10.pdf · 诊治患者,又便于门诊与医技人员的沟通,逐步在门 急诊打造有利于专病诊治的空间布局及环境,并进一

健康中国健康中国••江西在行动江西在行动

近年来,萍乡市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壮大医院技术实力,拓宽中医专科服务领域,提高中医专科防病治病能力,给患者带来了更多就医获得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萍乡市中医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在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立足中医特色精准帮扶等方面不遗余力。

J i anK a ng

健康健康广广角角 “团体沙盘”治疗

近日,南昌大学三附院(南昌市第一医院)9名医护人员身穿手术服,腋下、怀里各抱着一袋血液的照片“走红”,被网友们称为“最暖的温度”。

据介绍,患者是一位 72岁的老人,突发脑动脉瘤破裂,脑部大量出血,需进行紧急手术。当医生打开患者颅骨大量鲜血喷涌而出,患者的血压骤降为零,急需输入大量血液维持生命,从血库调配的 2500毫升血液送到手术室时只有 4℃左右,等待自然回温的话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时间不等人!当时在岗有空的麻醉医生、护士齐冲进手术间,将冰冷的血袋夹在双侧腋下,

怀里也抱着血袋,9个人拿起了 24袋血液,用体温将冰冷的血捂暖,十几分钟后带着医生体温的血液输入了病人的体内……

“我当时拿了 3袋血,也不记得捂了多久,血液温度接近我的体温时,将血迅速输入患者体内。”该院麻醉医生熊彦青说,其实,在手术室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冰冷的血液会使患者体温降低,更有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心脏和大脑,在紧急需要用血的情况下,用体温捂暖血袋,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尽快让患者输上血的最有效方式。 (张晶津 周 密)

南大三附院9名医护人员捂暖24袋救命血

江西日报健康头条

江西日报特刊部重磅打造

江西日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10 健 康 ■ 美 编 吴琳君 邮 箱 [email protected]年9月17日 星期二JIANGXI DAILY

今年 60岁的陈女士(化名)没想到经历了普外科的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恢复这么快,特意送来锦旗向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晓亮表示感谢。

陈女士3个月前在当地接受了胆囊切除术,术后一直感到上腹部疼痛,反复去当地医院治疗没有明显改善。陈晓亮团队诊断后认为,其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只有手术切除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切除范围涉及胰头、十二指肠

等多个脏器,加上患者 3个月前才做胆囊切除手术,于是决定采用微创切除病灶,为患者实施了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据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的脏器多,消化道重建复杂,至今仍是腹部外科最复杂和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尤其是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难度更大,有人把它比喻为普外科手术技术的

“珠穆朗玛峰”,目前省内只有几位专家尝试做过。 (朱小华)

患者术后恢复快

省人民医院开展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的起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宜春市人民医院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度参与健康江西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实力是医院发展的“命脉”,更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主要采取优化人才结构、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物、百名精英境外研修等举措,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医术精湛的人才队伍;在学科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科室建设,加强各学科亚专业建设,建立博士工作站,设立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在急危重症能力建设方面,建设了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有效降低急危重症患者致死致残率。我院消化内科、儿童重症科获批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学科被列为省市医学共建学科,39个临床专业共设立亚专科84个。

以智慧医疗为抓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智慧医疗”是当前热点研究和应用的领域。我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上线了“智慧便民服务系统”,融合了预约诊疗、统一支付、院内立体导航和智能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了院内所有非诊疗环境由患者自主完成;上线了宜春市首家“云影像”平台,促进了“精细化读片”时代的到来;即将上线电子健康码(卡),解决

“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就医堵点,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健康服务“一码(卡)通”;积极筹备互联网医院建设,满足个

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的需求。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推

动优质医疗下沉。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载体。2016年底,宜春市成立了以我院为牵头单位的医联体,覆盖了 39 家基层医疗机构。我院发挥龙头医院医疗技术优势,通过医联体内技术帮扶、定期巡诊、人才进修培养等方法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

“医改红利”;加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成立远程医学中心,目前已对接97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 566 例,远程教学 6期,全方位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下沉基层,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健康管理为抓手,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医院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医生是健康知识的重要传播者。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于人民的健康。组建健康宣教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强化慢性病管理,成立了专业的健康管理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知识宣传,并注重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宜春市人民医院院长 曹盛生)

面对面健康江西

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为强化儿童口腔疾病的早诊早治,日前,江西省口腔健康教育现场会在萍乡市召开,全省11个设区市140余位口腔医学专家就建立长效的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机制,丰富口腔健康教育形式,以及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歌舞表演《刷牙舞》、萍乡春锣《爱牙护牙人人夸》、情景剧《牙细菌大战》……此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旨在助力提升江西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慈向科)

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意识

江西省口腔健康教育现场会举行

JIAN KANG SHI DIAN

健康 点视

自 9 月起,省精神病院主动转变门诊服务模式,将患者需求视为工作导向,逐步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专病诊疗为核心的新诊疗模式和空间布局,以提高门急诊医疗服务应对能力。

据了解,该院在前期梳理调研亚专科细分、特色病种诊治等情况后,明确了有利于病人快速准确定位的特色专病及亚专科门诊模式,将专病门诊的设置细分为情感障碍、睡眠障碍、成瘾医学、老年科、儿少科五类,不仅增加了患者就医的导向性,满足了患者就医需求,而且激发了亚专科建设的活力,提升了学科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了导诊分诊的工作,在原门诊志愿服务岗的基础上再增无假日志愿服务岗,快速引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地选择就诊科室。

与此同时,该院优化信息系统,协调专科专病医生的门诊排班,增加门急诊相关辅助人员配置,联合门诊、急诊、医技等多部门,建立和规范危急值病人识别、诊治的相关工作

流程,提高医院门急诊服务的质量效率;对门急诊部分诊室及医技检查室的局部空间进行布局调整,针对相关专病及亚专科患者就诊特点,把诊治过程中需求比较集中的医技检查项目,调整至就近区域,既方便诊治患者,又便于门诊与医技人员的沟通,逐步在门急诊打造有利于专病诊治的空间布局及环境,并进一步理顺相关专病诊疗流程。

省精神病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以患者为中心重组优化门急诊诊疗环境、流程的举措,基本满足了该院今年以来门诊服务的增量需求,在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医院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激发了医院亚专科建设的活力。 (过江帆)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省精神病院优化门诊服务模式

日前,南昌市西湖区红十字会开展了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传授了溺水事故的预防和救护、心肺复苏术、家庭日常急救知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发放家庭急救包 30个。 (王 璐)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

万载县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近期,万载县卫生健康委从县

级医疗机构抽调 11名专家组成复核小组,“不打招呼”对全县 17 家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进行复核,全面提升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据了解,该县“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开展服务能力建设为形式,推

动乡镇卫生院全面合理设置科室布局,引导居民预约就诊;优化门诊和住院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增强急诊、院前急救、应急能力,提高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强化检验检查服务能力。(郭仕清)

西湖区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杏林春暖进万家

为“传承中国国粹、传播中医文化、共享健康和谐”,萍乡市中医院近年来持续开展了“中医进万家,百万惠农民”活动。该院专家团队先后深入萍乡辖区 53个乡镇,600多个行政村,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接受中医,使群众切实体会到优质、实

惠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减轻农民负担,该院对住院农

村患者的部分检查费用、手术费用、治疗费用等实施优惠政策,9年来累计优惠农村患者 6576人次,优惠总金额达300多万元。

该院还制定了惠农方案,通过各乡(镇)农医所、村农医所、医院农医直补窗口、“中医进万家”宣传队,将优惠卡发放到参合农民手中,该院核算中心根据优惠卡,对看病的患者进行优惠,真正惠及百姓。

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是“看病难”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及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早在 2010年,萍乡市中医院就开始探索“科院合作”模式,即医院各临床科室与一所乡镇卫生院和一个村卫生室缔结友好合作单位,通过每个科室“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采取派出人员到乡镇医院带领查房、病例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帮助组建中医科、手把手传授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协助进行质控检查等方式,开展了实实在在的帮扶。

在“科院合作”过程中,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20余人次,开展临床教学查房285次,开展学术讲座35次,双向转诊收治病人100余人次,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实现了双向转诊的良性循环。

组建“治未病”联盟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2018年 1月,由萍乡市中医院牵头、77家单位参与的“萍乡市中医院治未病技术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助推当地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全面提升,形成

“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为目的的健康管理服

务模式。通过区域合作,实现互促互

进、优势互补,使联盟共同进步和发展,不断提升了萍乡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联盟单位和联盟的新媒体平台,多种形式向当地群众传播中医药防病养生观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保健知识,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中医、用中医、用中药的需求。

作为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萍乡市中医院院长林家坤表示,今后,将推进联盟成员单位中医“治未病”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的市、县、乡三级服务平台和运转流畅的联盟工作机制,多形式向居民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

“治未病”方法和技术。

让中医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萍乡市中医院提高中医专科防病治病能力

□ 汪清林 张 娜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平均住院天数是衡量医院医疗效率、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为缓解群众住院难,降低群众住院费用,南大二附院采取综合措施,狠抓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医疗管理水平。该院平均住院天数逐年下降,从 2011 年的11.03 天下降至 2019 年上半年的7.36 天。

为了给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全程的服务,有效改善患者“一床难求”的现状,该院“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利用全新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打造了智能医院服务平台,实行医院床位资源统筹动态化管理。目前,该平台已实现了统一办理出入院结算、调配床位、预约检查检验、出院带药、回访,同时实现了超声检查、抽血检验、心电图检查功能,并做到了

“3 个 100%”:100%的患者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入院、100%的患者大型检查通过中心集中预约、100%覆盖分

时段精准预约。

丰富优质护理内涵

该院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的学科优势,完善延伸护理服务机制,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帮助4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独立开展PICC置管技术,在全省建立 80 余个 PICC维护网点,提升了全省静脉治疗水平;该院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到广昌县、万年县、丰城市等地指导开展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技术,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同时联动社区、家庭开展延续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该院构建并实施以磁性护理服务为抓手的“一病一品”项目,提升专科护理精度和护理品质,塑造了专科护理品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疾病护理实践规范。

该院护理部还联合心血管内科、

信息中心、社工部及医联体单位,成立心衰照护支持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等路径开展“自强学堂”“聪明照料者”

“翻转出院”等项目,实现从医院到家庭无缝隙闭环式管理。项目实施以来,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得以规范,生存质量稳步提升,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显著降低。

此外,江西省首个国家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均落户该院,获益人群超2万人次。

创新“互联网+智慧医疗”

近年来,该院不断探索实施“互联网+智慧医疗”,在让患者获得了智慧诊疗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该院与第三方合作实现了患者面部识别挂号功能,患者无需携带身份证就可关联到公安部的身份证系统完成认证,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同时,该院引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解决了诊间噪音、医生行动受限等难题,医生以口述的方式描述电子病历内容,经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在工作站实时生成病历文字,极大地提高了录入速度,减少了门诊医生的书写负担,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此外,该院引进了智能影像识别系统,日均处理 100 至 150 套 CT 数据,目前已通过辅助诊断系统完成21909 人次肺结节诊断,有效提升了医生影像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

该院还通过整合医院医疗信息资源,成立了“江西省医疗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大数据中心已整合该院13年的临床数据,共计整理数据11.4亿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为辅助临床决策(CDSS)、智能导诊、精细化管理等应用提供支撑,有效促进了智慧医院的建设。

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南大二附院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侧记

□ 汪清林 舒 羿

日前,在南大二附院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宣讲会——江西站暨2019医学创新与发

展院士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谋医院发展之道。近年来,南大二附院在精进医术、

提高诊疗水平、实施“互联网+智慧医疗”等方面先行先试,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和患者就医体检,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针对6名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一次“团体沙盘”治疗。据悉,沙盘治疗,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其通过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微缩模型来呈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而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经过治疗,患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融入生活,最终实现个体的心理成长。

(曹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