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23
解讀第18屆三中全會決議文對台商之影響  一窺中國大陸新經濟政策藍圖 國策顧問施顏祥開講 凝聚共識 讓台灣成為自由貿易島 以兩大技術為基礎 創新商業模式 手機支付 輕鬆快速完成消費 全球 經濟趨勢 解析 p.34 東元電機 鴻展5大洲事業版圖 2014 201401271 No. http://www.ieatpe.org.tw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解讀第18屆三中全會決議文對台商之影響  

一窺中國大陸新經濟政策藍圖

國策顧問施顏祥開講 

凝聚共識 讓台灣成為自由貿易島以兩大技術為基礎 創新商業模式

手機支付 輕鬆快速完成消費速完成消費

全球經濟趨勢解析

p.34 東元電機 鴻展5大洲事業版圖

2014.01 NO. 271

2014

全球經濟趨勢解析

2014年01月271No.

http://www.ieatpe.org.tw

Page 2: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18

14

編輯室報告

3 不完美的時代舞一場精彩的出場秀

名家專欄Column

6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巫立宇 網頁優化商機無遠弗屆

新聞微囊NewsClips

8 台灣外銷訂單再創新高全年接單可望創紀錄 大陸觀察MainlandFocus

38 解讀第18屆三中全會決議文對台商之影響 一窺中國大陸新經濟政策藍圖

產業趨勢IndustryTrend

46以兩大技術為基礎創新商業模式 手機支付輕鬆快速完成消費

企業實戰錄Enterprise

34多元化與國際化的營運策略 東元電機鴻展5大洲事業版圖

名人講堂CelebrityTalk

42國策顧問施顏祥開講 凝聚共識讓台灣成為自由貿易島

特別企劃SpecialReport

50 打造自我學習計畫累積成長能量 進修充電讓職涯邁向新境界

Contents

2014 全球經濟趨勢解析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10

回顧2013年,全球經濟經歷了不少大事件,儘管復甦力道不

如預期,但總體而言,世界經濟呈現好轉現象。展望2014

年,將由先進國家引領復甦,新興市場表現降溫,全球仍需面

對美國QE退場、中國大陸消費力道疲弱等問題,台商應更加團

結,藉由創新、高品質的服務,優化產業體質,提升競爭力,

樂觀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年。

經貿焦點 Focus

趨勢觀察 Trend

職場競爭力 Attitude22

Page 3: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貿易園地 IEAT Field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每月1日出刊發 行 所: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地 址:台北市松江路350號電 話:(02)2581-3521~7網 址:www.ieatpe.org.tw

發 行 人:黃呈琮

主任委員:陳正雄

副主任委員:林承斌

編輯委員: 林平貴、柯彥輝、潘偉景、高泉興、宗緒順 簡壽宏、廖伯祥、李友青、謝昆霖

社 長:黃俊國策 劃: 關小華、許玉鳳、方芬美、謝美玲執行編輯:吳燕惠

編 輯 所: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總 經 理:王學呈

經 理:蘇偉華資深編輯:許騰文、倪可孟、吳至涵

美術編輯:劉錦堂

地 址: 104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41號6樓電 話:(02)2505-6789 分機5503、5504傳 真:(02)2507-6773印 刷: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 經 銷: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專線:(02)2668-9005中華郵政台北誌字第17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本刊訂閱全年12期1,000元(含郵資)劃撥戶名: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帳 號:0113726-6

47

總論篇

12 4大質變、3大風險 掌握關鍵變數

2014全球經濟樂觀可期

區域篇

16 先進國家好轉、新興國家降溫

美、歐、日撐起經濟一片天

台灣篇

22 擺脫內需疲弱、出口不振的困境

3大策略強化台灣經濟體質

產業篇

26 聚焦消費性電子、生技、批發零售與餐飲業

瞄準利基市場迎戰多變產業局面

Jan.2014271No.

貿易甘苦談ExperienceSharing

54 勇敢抓住機會縱橫鋼鐵貿易40年 挫折當練功培養精準判斷力

創新設計Design

56 拒絕寒冷暖冬設計下 冬季限定傳遞溫馨時尚感

樂活養生Lohas

58事先預防、尋求專業意見 解救腰痛大作戰!

享樂生活Life

60人文與藝術共佐 隨著南國春陽行春去

62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談台灣未來 台灣加入區域經濟體刻不容緩

64第16屆京台科技論壇暨產業合作大會 深化兩岸產業交流共築繁榮願景

66台北市進出口公會「冬令慈善捐贈」邁入第45年 號召業者慷慨解囊愛心不落人後

67 匯率表

樂活人生 Life

60

57

Page 4: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自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就充滿

高度不確定性,原本市場預期諸多不確定性因

素將在2013年逐漸明朗,使經濟得以走出陰霾,但

是在政經變化依舊激盪之下,2013年整體經濟表現

並不如預期。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指出,由於

新興經濟體表現不佳、國際經貿擴張有限,再加上美

國量化寬鬆(QE)政策不會無限期延長,因此,全

球景氣雖可望持續復甦,但力道有限,速度可能較

緩慢。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也表示,原本市場

預期全球經濟歷經2012年的動盪與波折,在2013年

可以U型復甦逐漸回穩,不過,由於歐美經濟回溫不

如預期,新興國家市場也已度過成長高峰,開始往下

全球經濟度過2012年的混沌不明,2013年雖有回溫現象,但是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展望2014年,各專

家機構皆認為經濟成長率上看3.6%以上,不過包括失業問題、QE退場、中國大陸消費力道疲乏等,仍

可能對未來前景帶來變數。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法新社

4大質變、3大風險 掌握關鍵變數

2014全球經濟樂觀可期

12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總論篇

Page 5: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走,雖然日本在首相安倍晉三「三支箭

政策」的刺激下有較亮眼的表現,但是

唯獨日本有超乎預期的成長也難以加速

全球經濟成長。

由於成長力道不盡理想,國際各大

研究機構紛紛調降2013年的經濟成長

預測,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在2013年10月提出的《最新全球經

濟報告》即將2013年經濟成長率調降

為2.9%。另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也將2013年成長率前次的3.1%

調降至2.7%。

2013年復甦不如預期的4大因素

綜合國內外分析機構與各經濟專家的看法,造

成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態勢不如預期的因素有四:

因素1》美財政懸崖問題

美國自實施貨幣寬鬆(QE)政策以來,各種景

氣指標皆呈現緩步復甦現象,不僅失業率持續降低,

而且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ISM)公布的製造業指數

也重回50%以上的擴張區,照理說2013年美國經濟應

該快速回溫,但是各種利多因素在美國財政懸崖問題

未解決的情況下,減緩其經濟復甦力道。尤其2013

年10月,美國政府預算支出法案未能通過,導致其

聯邦政府甚至在2013年10月1日起停擺16天,根據

德國ifo經濟研究院訪問全球120個國家、1,091位專

家進行的「世界經濟調查」(World Economic Survey,

WES)顯示,美國聯邦政府暫停運作的影響,使受訪

專家對當前美國經濟現況評價較為悲觀。

因素2》QE退場風波 衝擊新興市場

另一方面,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調整,也對全

球經濟復甦造成很大的打擊。自美國聯準會(Fed)

主席柏南克在2013年6月暗示美國QE將在2013年減

碼、2014年退場,並於2015年起開始升息,消息一

出即導致新興市場如印度、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

原本經濟處於高成長的國家,紛紛受到資金退潮的衝

擊,導致2013年這些國家的成長力道減弱,對全球

整體經濟帶來影響。

因素3》失業狀況威脅全球經濟復甦

雖然美國與日本的就業市場在政策引導下逐漸

改善,但歐元區失業率持續惡化,也成為經濟發展的

挑戰。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指

出,歐元區的失業率到2014年都將維持在高峰。台

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也分析,嚴峻的失業率已成

為歐洲經濟恢復的最大挑戰,甚至可能與歐債及其脆

弱的金融體系交互作用,進而對全球經濟造成負擔。

因素4》政治局勢不穩定 影響經濟前景

經濟因素之外,2013年世界多個區域的政治仍

舊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也連帶影響經濟發展。不管是

非洲的埃及或中東的利比亞動亂;或者是東協國家如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帶來陰霾。

4大質變影響2014年經濟

延續2013年的諸多不確定性,2014年隨著歐債

歐元區國家的失業率在2014年將維持高峰,嚴重的失業問題已成為歐洲經濟恢復的最大挑戰。

132014.01 no.271

Page 6: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危機逐漸和緩、美國財政懸崖問題也因政府調高舉債

上限並延長到期日,而暫時避免發生立即性危機,再

加上QE退場機制將緩慢進行,減少對市場的衝擊,

種種因素都使2014年全球經濟前景被各界看好。

IMF與OECD皆預估,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

達3.6%,儘管超過2013年的表現,但仍未恢復到

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5%水準。對此,元大寶華綜合

經濟研究所董事長梁國源分析,從各項指標數據分析

可以發現,過去幾年全球經濟在許多方面都產生質

變,不僅使全球經濟成長很難回到金融海嘯以前的水

準,也將在2014年以及往後的全球經濟展望與產業

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不容忽視。

質變1》中國人口紅利不再 產業價值鏈轉移

人口紅利向來是區域或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

標,目前全球的已開發國家中,除了加拿大仍存有人

口紅利外,其餘皆已度過人口紅利期,而在新興經濟

體中,儘管許多國家仍處於人口紅利期,但值得注意

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在過去幾十年的

一胎化政策下,人口紅利優勢不再,此一現象促使

2014年全球產業供應鏈將持續產生變化。

為了維持人口優勢,中國大陸近日放寬實施30

年的一胎化生育政策,根據中國大陸第18屆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次會議審議的「單獨兩

孩」計畫生育政策內容顯示,未來中國大陸一胎化政

策放寬的具體內容為: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為獨生子

女,該夫妻即可生兩個孩子。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指出,

中國大陸的一胎化政策已經促使該國老齡化社會快速

來臨,預計2020~2030年中國大陸勞動人口將比現

在減少1.4億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持續惡化,也將

加速全球製造業移出中國大陸,對全球製造業的發展

態勢,帶來深遠影響。

質變2》美國領導地位式微 經濟陷入困境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經濟多年來陷入

很深的陰霾,儘管2013年逐漸溫和復甦,但美國在

全球經濟的主導地位已逐漸喪失。「世界經濟如果沒

1

1. 中國大陸放寬一胎化生育政策後,預期將帶來人口紅利,進而擴大其內需市場的發展。

2. 中國大陸因儲蓄率過剩及消費占比低,顯示其內需市場已出現失衡現象,疲弱的消費力道將對經濟帶來衝擊。

2

14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總論篇

Page 7: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有一個強權的主導,反而會變得混亂、容易失控。」

梁國源認為,現階段中國大陸也還不到承接美國主導

地位的能耐,因此,未來全球經濟可能走向缺乏主導

的狀態,導致全世界經濟發展陷於失序的危機之中。

質變3》全球出口成長率降低 衝擊出口導向國家

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出口成長率明顯高於整

體經濟成長率,這意味全球貿易非常旺盛,然而,近

年來這樣的關聯性已不復存在,這代表著過去幾年全

球出口貿易量正不斷縮減,梁國源分析,出口成長

率不再遠高於經濟成長率的質變現象將持續到2014

年,此一趨勢對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將造成威脅,

做為出口導向經濟體的台灣不能等閒視之。

質變4》成長來自熱錢 引發泡沫化危機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經濟體的成長衰退,新

興國家成為全球經濟主要成長動能,但是,新興經濟

體的成長主要來自於熱錢的流入而非投資,梁國源分

析,資金多以熱錢形式流入新興經濟體,墊高經濟風

險。這也正是為何QE退場風聲一出,新興經濟體的

經濟表現即快速跌落的原因。

3大風險恐衝擊2014年經濟

除了上述4大經濟質變將對2014年經濟前景與產

業帶來影響外,未來經濟的4大風險,恐將對全球經

濟的向上發展帶來打擊。

風險1》美國QE退場疑慮仍在

談起風險,毫無疑問的美國QE退場議題將從

2013年中延燒到2014年,「QE退場是2014年經濟

發展的第一個風險」,朱雲鵬指出,2013年底美國

10年期公債利率大幅上升,代表QE退場是早晚的問

題,再加上美國財政危機達成協議,最近公布的經濟

數字也都非常正面,如失業率創新低、工業生產恢復

到金融海嘯以前,因此種種現象顯示,2014年上半

年QE可能就會退場,對美國以外的國家帶來風險。

風險2》中國大陸儲蓄過剩 債務偏高

繼日本之後,包括新興亞洲與歐元區在內的經

濟體,也都在2013年出現儲蓄過剩的現象,而此一

現象將持續延續到2014年,這意味著未來全球諸多

經濟體仍將處於消費與投資皆缺乏的失衡狀態,進而

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尤其中國大陸儲蓄率高達50%,

更顯示出其內需市場力道將持續不足的問題。

梁國源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指出,在所有新興

市場之中,中國大陸消費占比最低,但是投資占比卻

最高,顯示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已出現嚴重失衡。可以

想見,被全球視為關鍵市場的中國大陸,疲弱的消費

力道將對全球產業與經濟帶來持續性的衝擊。

除了儲蓄過剩導致民間消費不振,可能對經濟

成長帶來影響外,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債務偏高問題,

也將限制中國大陸2014年的政府支出。吳再益分

析,儘管中國大陸經濟硬著陸風險,如今看起來已經

獲得控制,不過現階段沉重且棘手的地方債務問題,

仍對中國大陸經濟的長期發展帶來挑戰,同時也成為

牽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危機。

風險3》青年失業成為長期結構性問題

美國熱錢不再、中國大陸消費不振兩大問題之

外,青年失業問題持續惡化,甚至成為長期結構性問

題,將是2014年全球經濟發展的另一大風險。聯合

國勞工組織(ILO)指出,青年失業不僅是就業市場

的問題,更嚴重影響一國經濟發展,甚至會帶來政治

風險的危機。例如,歐元區國家嚴重的青年失業問

題,導致抗議活動頻頻發生。

由於青年失業問題不容小覷,OECD提醒各國政

府必須正視,並且慎防國家的失業狀況從循環性失業

變成結構性失業,以免對國家政治與經濟帶來威脅。

綜觀來看,全球經濟發展自2008年金融海嘯危

機陷入低迷與混沌之後,經濟體質的質變使得過去幾

年的經濟前景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儘管2014年

全球經濟可望回升,仍有諸多疑慮存在,恐對經濟的

恢復帶來打擊,面對局勢的詭譎多變,世界各國政府

與企業都應謹慎對待,才有機會擺脫陰霾、迎接春燕

的到來。■

152014.01 no.271

Page 8: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瑞士銀行、經濟學人、IMF、OECD等機構都認

為,一反2012~2013年中,先進國家呈現成

長停滯的惡劣局面,2013年下半年~2014年,包括

美國、日本與歐元區國家在貨幣寬鬆政策的效益帶動

下,2014年經濟可望有較明顯的成長表現,其中歐

元區雖成長力道仍不足,但是在歐債問題減緩的情況

下,可望擺脫2013年的負成長陰霾,恢復正成長。

反之,過去幾年動能十足的新興經濟體,在

2014的成長態勢將開始趨緩,包括印尼、泰國與馬

來西亞的成長率都將下降;至於中國大陸在2014年

的表現將因地方債務危機、消費力道疲弱、房地產泡

沫化危機等負面因素,再也無法維持過去的高成長。

全球經濟揮別2013年的停滯不前情況,隨著先進國家貨幣寬鬆政策的效益帶動、歐債問題緩解、製造

業回流及日本強力的經濟政策下,也帶動2014年整體經濟動能。反觀原本動能十足的新興經濟體,則

因中國大陸消費力道疲弱、地方債務危機,以及熱錢撤出的因素,導致新興市場成長態勢趨緩。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法新社

先進國家好轉、新興國家降溫

美、歐、日撐起經濟一片天

16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區域篇

Page 9: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美日歐牽動2014年成長動能

《經濟學人》雜誌在日前舉辦的2014年發展趨

勢論壇中指出,包括美國、德國、日本與英國在內的

4大先進國家,其對經濟的貢獻將超過金磚四國,成

為未來1年全球經濟的主要成長動能。

德國《世界經濟調查》(ifo)也顯示,美國經

濟指標表現持續轉好、經濟動能轉強,歐洲也緩慢復

甦當中,至於日本在成長戰略奏效下,出口成長、民

間消費也回穩。

美債務僵局解套 經濟露曙光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指

出,受惠於庫存回補,美國2013年第3季經濟季增率

達2.8%,顯示美國經濟正加速擴張中。永豐金控首

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與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也表

示,由於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針對債務僵局的談判有

成,讓美國挺過財政利空,促使該國在2014年的景

氣可望持續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環球透測(GI)分別預

估,2014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達到2.6%與2.7%,高

於2013年的1.6%。美國《路透社》報導指出,2014

年美國經濟將占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之多,影響

全球經濟發展甚深。

事實上,美國整體經濟成長持續向上,除了受

惠於QE政策奏效,2013年美國頁岩油氣採礦技術的

突破,也是使其成長的關鍵。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龔明鑫分析,頁岩油氣將使2014年美國製造業如虎

添翼,實質投資紛紛湧向美國,同時也讓美國製造業

回流政策奏效。2013年11月,全球最大電子產品組

裝廠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宣布,在美國賓西凡尼亞

州的哈里斯堡投資3,000萬美元設廠,生產電動汽車

電纜與精密工具等產品。

不過,雖然各經濟機構與專家都對美國經濟前

景看好,但是美國經濟仍存在諸多疑慮,劉孟俊舉

例,儘管QE引領美國失業率持續走低,但是其勞動

參與率仍有持續往下的趨勢,如果無法改善,最終仍

可能影響美國經濟成長動能。

歐元區債務問題紓解 邁向正成長

「2014年歐元區可望擺脫2012~2013年的成

長-0.5%與-0.4%,昂首闊步邁向正成長。」黃蔭基分

析,隨著歐洲央行在2012年第4季啟動的直接貨幣交

易計畫(OMT)策略奏效,2013年歐債危機逐漸解

除,除了愛爾蘭已於2013年12月退出紓困計畫外,

預期2014年葡萄牙也可望退出,2014年償債高峰將

集中在義大利、西班牙兩國,不過整體而言,歐債風

險可說逐漸紓解,歐元區也終能擺脫史上最長的衰退

局面。

劉孟俊也指出,2013年下半年起歐元區經濟出

現曙光,不僅債務危機緩和,歐元區的製造業PMI也

是過去兩年來首度呈現擴張狀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

持續回升,種種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可望從2013年

的負成長來到2014年的正成長。IMF預測,2014年

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將達到1%,聯合國更預測該區成

長率可達1.4%。

不過,2014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仍有多重風險

存在。劉孟俊分析,歐元區各國的失業率仍然偏高,

整體失業率維持在12%以上的高失業現象;另一方

面,歐元區CPI年增率逐月下降,也顯示其經濟復甦

美國QE政策奏效及頁岩油氣開採技術的突破,吸引製造業紛紛回流投資,讓美國整體經濟持續向上發展。

172014.01 no.271

Page 10: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仍顯疲弱。值得注意的是,歐元區金融體系疲弱,可

能拖累歐元區經濟成長,因此,未來歐元區各國政府

以及歐盟組織能否提升境內銀行金融資產監理和壓力

測試,增加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恢復其貨幣效率,對

於歐元區未來的經濟發展影響甚深。

經建會則指出,歐洲正面臨通膨緊縮的隱憂,

未來通膨率若持續偏低,各國政府將更難降低負債

占名目GDP的比重,因此不得不進一步緊縮財政;另

外,歐洲央行(ECB)也認為歐元區物價上漲率遠低

於目標,不利經濟復甦。

日本成長戰略存續性有待觀察

由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的「大膽金融政

策、機動財政政策與喚起民間投資」三大成長戰略,

日本在2013年終於一吐20年的經濟悶氣,使日本在

2013年的經濟指標回溫,不僅出口明顯成長、股市

強勢反彈,民間信心也轉好,景氣復甦力道顯著。

不過,看起來似乎正逐漸擺脫通縮陰霾的日

本,在2014年的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考驗。劉孟俊

指出,目前日本薪資仍然停滯、內需成長也還不夠

強勁,如果經濟成長戰略效益的存續性沒有延伸到

2014年,日本經濟成長恐不如2013年,包括IMF與

UN皆預測,2014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將回到1.2%與

1.3%,低於2013年的水準。

為了持續刺激經濟,日本政府已於2013年12月

5日正式決定總額高達5.5億兆日圓的經濟對策,預計

衍生的效果可達18.6兆日圓,不過,2014年日本將

調升消費稅至8%,此一利空消息恐對日本內需再度

帶來打擊,因此日本後續經濟發展仍待觀察。

與先進國家逐漸從泥淖中脫身相對比,新興國

家在走過擴張期後,在2014年的經濟表現開始呈現

下滑現象。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指出,OECD在

2013年11月19日公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調

降多個新興經濟體在2014年的展望,包括巴西、印

度、印尼與中國大陸等都在調降範圍之內。

中國大陸強化服務業 製造商困境多

觀察2014年中國大陸的發展趨勢,就整體經濟

表現來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認

為,一直到2020年以前,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都

將維持在7%~8%之間,之後才會落至6%。劉孟俊

也認為,2014年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在

7.5%。再看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趨勢,符銘財強調,

延續過去的政策方向,2014年中國大陸將繼續加強

推動服務業發展,以2013年9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的

2

1.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3大成長戰略,讓日本經濟回溫,今年�將調升消費稅,恐將衝擊內需市場,後續發展值得觀察。��

2. �中國大陸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服務業的開放與投資管制,促進兩岸企業的合作機會。�

1

18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區域篇

Page 11: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為例,此接軌國際的經

貿政策,重點不在製造業,而在擴大服務業的開放與

投資管制,可見中國大陸加強發展服務業的決心。

當然,在中國大陸政府決心全力發展服務業的

具體方向下,2014年在中國大陸的製造商將面臨許

多經營上的挑戰,其中又以「工資上漲」問題最令製

造商困擾。符銘財表示,2013年中國大陸平均工資

持續攀升,預估全國平均增幅達9.2%,高於2012年

的7.6%,2014年將持續增加,不僅工資上漲造成成

本壓力,許多台灣製造商也都表示,中國大陸招工問

題嚴重惡化。

東協經濟降溫 但仍為製造基地首選

繼金磚四國的高成長不再之後,東南亞、拉丁

美洲等新興經濟體的成長也將逐漸趨緩。尤其過去

幾年備受全球矚目的東協國家,2014年經濟也將放

緩。劉孟俊指出,金融環境惡化凸顯東協新興國家的

經濟結構性問題,再加上QE一再傳出退場消息,國

際投資者紛紛自東南亞撤資,促使2013年東協五國

經濟成長率下修至5.9%,2014年也下修至4.86%。

尤其印尼面對QE退場所帶來的衝擊最大,導致

其2014年GDP成長率可能降到歐債危機以來的最低

點4.96%。另外,泰國因為存在著政治風險、民間消

費力道疲弱與出口不如預期的困境,2013、2014年

經濟成長率恐將都低於4%。至於馬來西亞受困於全

球需求減緩導致的出口衰退,也使其經濟成長不如預

期,2013~2014年都將無法達到5%的水準。

菲律賓與越南的表現則相對較佳,其中,菲律

賓2013年成長率可望達到6.96%的高成長,2014

年預估也有6.63%。至於越南在政府積極改革經濟

之下,2013年與2014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分別達到

5.36%與5.57%。不過,儘管東協經濟成長不如往

年,但仍優於其他區域的表現,再加上東協人口紅利

依舊旺盛,因此不管是作為製造基地或是積極拓展的

海外市場,東協仍舊是台商矚目的關鍵投資區域。符

銘財即表示,在中國大陸人口紅利與製造優勢不再的

局勢下,湄公河流域的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與

寮國,逐漸成為台商首選製造基地。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則分析指出,從

東協GDP的組成結構來看,可以發現東協對外貿易

依存度高,此外相較於中國大陸消費占GDP比重只有

35%,東協民間消費占GDP比重高達55%,因此東協

內需消費市場非常值得台商注意。

觀察全球各區域經濟體的經濟前景與產業發展

趨勢,龔明鑫強調,未來幾年全球將發生供應鏈、價

值鏈、主流產業與市場的大變革與大洗牌,隨著市場

不再是過去的大一統格局,而是走向多元、百花齊放

的時代,因此台灣政府與企業必須在局勢的不斷轉變

之下,快速變動並從多個面向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

迎合各種新趨勢,掌握新商機。■

地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聯合國(UN)

環球透視機構(GI)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經濟學人智庫(EIU)

世界銀行(WB)

2013 2014 2013 2014 2013 2014 2013 2014 2013 2014 2013 2014

全球 2.9 3.6 2.1 2.9 2.4 3.4 1.2 2.3 2.0 2.7 2.2 3.0

美國 1.6 2.6 1.5 2.5 1.6 2.7 1.9 2.8 1.6 2.6 2.0 2.8

日本 2.0 1.2 1.9 1.3 1.8 1.8 1.6 1.4 1.9 1.7 1.4 1.4

歐元區 -0.4 1.0 -0.1 1.4 -0.6 0.7 0.6 1.1 -0.5 0.9 -0.6 0.9

中國大陸 7.6 7.3 7.6 7.5 7.5 7.8 7.8 8.4 7.5 7.3 7.7 8.0

台灣 2.2 3.8 2.2 3.3 2.8 4.0 -- -- 2.3 3.3 -- --

全球貿易 2.9 4.9 2.4 4.8 -- -- 3.6 5.8 3.3 5.2 4.0 5.0

2013~2014年國際機構對全球及各區域經濟預測(%)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2013/11

20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區域篇

Page 12: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首的

新一代領導團隊上路之後,習

李體制的財政與經濟發展路線走

向,一直備受全球矚目。由於自

1978年以來,中共歷年的三中

全會決議文,都是針對中國大陸

內部經濟發展做重要決策,因此

2013年11月9日~12日舉辦的中

共第18屆三中全會,被視為未來

5~10年「習李體制」對中國大陸

財經政策的具體發展藍圖。

當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

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

定》)出爐,不管是全球經濟專

家或是百萬台商,無不想要一窺

全文長達2萬字的改革藍圖,看

看習近平與李克強是否能夠跳脫

胡錦濤與溫家寶的窠臼,完成胡

溫體制沒有達到的「調結構」與

「擴內需」兩大經濟目標。

綜觀《決定》全文,共計涵

蓋3大板塊、16個領域、60條任務

TRADE MAGAZINE38

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在2013年11月舉行,被視為未來5∼10年「習李體制」對中國大陸財經政策的具體發展藍圖。

大陸觀察Mainland Focus

2013年第18屆三中全會決議文出爐,可說是中國大陸自1978年開放改革以來最關鍵的決策,內容包括

加速開放經貿、接軌國際,鬆綁執行33年的一胎化政策,以及全面改變地方政府的職權與角色,都被

解讀為提升中國大陸新經濟樣貌的重要變革。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法新社、達志影像

解讀第18屆三中全會決議文對台商之影響

一窺中國大陸新經濟政策藍圖

Page 13: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392014.01 no.271

項目,目標是要完全發展中國特色

的社會主義制度,讓中國大陸更全

面地朝市場化發展,提高其經濟效

率並升級經貿戰略,具體改革藍圖

則包括生產要素、經濟體制、社會

公平與經濟產業等面向。其中與台

商、台灣產業和經濟動向相關的

部分有4大重點,分別為:下一波

產業發展重點在服務業、一胎化政

策、利用「上海自由貿易區」做為

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

(TPP)的實驗室,以及財稅制度

與地方政府改革。

著重服務業

為企業帶來契機

做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

大陸的服務業占GDP不到50%,

比例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國家平均水準,因此

自2011年的十二五計畫以來,中

國大陸經濟政策方向就積極強調

發展服務業。延續過去幾年的服

務業發展政策,《決定》更積極

從吸引外資、提升國民所得、健

全福利與消費制度,藉以擴大內

需、提振服務產業的發展。

其中,放寬外資的部分,更

受到全球企業的矚目。中華經濟

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昱君指出,在放寬外資准入規

範中,中國大陸將統一內外資法

律法規,以保持外資政策穩定、

透明與可預期,從而推進各種服

務產業的開放。

需的證件。張榮豐強調,未來中國

大陸也將多管齊下,提振民眾消費

力,例如提高勞動報酬,讓民眾收

入更高而有錢消費;透過建立更加

公平且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讓

民眾敢於消費;建立食品藥物安全

機制,讓民眾放心消費。

當中國大陸以服務業為目

標放寬外資准入,並且透過政策

提振內需消費力道,此一做法將

對台灣服務業者帶來新商機與契

機。張榮豐指出,過去台商面對

中國大陸勞工成本提升、生產環

境惡劣,許多企業因此逐步由加

工製造轉進服務業,未來在中國

大陸政府加速扶植服務業的過程

中,這樣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另

外,張榮豐也提醒台商,未來在

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台商面對

的最大競爭者可能是中國大陸的

國營企業,包括金融、電信等多

「《決定》的放寬外資准入

項目,顯示中國大陸亟欲藉由外力

加速其服務業的發展。」中華經濟

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榮豐

表示。他認為中國大陸放寬外資准

入的產業大部分屬於服務業,包括

金融、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

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等,值得

台灣服務業者密切注意。

尤其中國大陸龐大的電子商

務市場,已經受到廣泛台商的矚

目。「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商機

龐大,卻也充滿競爭與挑戰,應有

完整周延之規畫。」藍新科技資深

總監黃泓琳指出,台商進入中國

大陸電子商務市場大致上可分為

C2C、平台式B2C、自主銷售B2C等

類型,不管是那一種類型,廠商都

應分析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企業及

商品競爭力,而且應該了解中國大

陸稅務種類與產品進入當地市場所

中國大陸將放寬外資准入項目,而且大部份屬於服務業,並多管齊下提振民眾消費力,對當地的台商而言,將有不小的潛在商機。

Page 14: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40 TRADE MAGAZINE

區,並於9月正式掛牌上路,而在

《決定》文中更可明確看出,上

海自貿區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

有為數眾多、大小不一的自貿區

會被開發與啟動。

面對中國大陸上海自貿區的

加速推動,台灣已經啟動的自由

經濟示範區,如何因應上海自貿

區的發展與競爭,備受台灣各界

矚目。日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聽

取經建會「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

方案(修正版)」報告後表示,未

來我國示範區不排除與上海自貿

區在內的其他先行先試自由貿易

區,進行對接及產業合作。

財稅與制度改革

成為台商新挑戰

市場面的改革,關係著台商

未來在中國大陸以及全球市場的

布局,與中國大陸台商至關重要

的財稅與地方政府的權力制度,

也是《決定》文中的重點改革項

目,是台商不可忽視的重點。

稅改提高部分企業成本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研

究所副所長劉柏定指出,目前中

國大陸在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所

稅的重複課稅問題之下,造成企

業整體賦稅水平太高,進而阻礙

產業分工與專業化。因此,三中

全會決議文中明確指出,將延續

2012年起開始進行試點實施的

「營收稅改增值稅」稅制調整動

作,持續深化稅制改革。

以做為其與全球接軌,擴大對

台、港、澳合作的國際化路線藍

圖。」林昱君指出,文中還提到

「目前除上海自貿區,也將另建

若干自貿園區、港區」,與國際

其他自貿區相比,中國大陸加快

腳步建設的自貿區並非以貨物貿

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較多在於

發展服務產業。

目前中國大陸在自貿區發展

戰略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屬於

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即

包括上海浦東、深圳特區、天津

濱海新區在內的10餘個自貿試

驗區;第二屬於國家發展戰略的

「戰略區」,即把地區發展戰略

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如目前正

積極推動的上海自貿區。

「加速自由貿易區建設,

已被視為中國大陸加入TPP的試

驗機制。」林昱君表示。她進一

步分析,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正

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

(TPP)與「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

夥伴協定」(TTIP),雙翼建構

由其主導的21世紀全球經貿新格

局。面對美國的雄心壯志,原本

中國大陸想藉由推動「區域全面

經濟夥伴關係」(RCEP)來抵制

美國,不過,眼見RCEP推動進程

不如TPP,中國大陸也開始探索加

入TPP的可能性。因此,中國大陸

於2013年中開始分析加入TPP的

利弊與可能性,7月中國大陸國務

院常務會議即通過成立上海自貿

由中國大陸中央與國企主導的服

務業。

一胎化鬆綁

嬰幼兒商機看漲

《決定》中的另一項重大

改革,即是針對一胎化政策的鬆

綁,此政策除了可望解決中國大

陸勞動人口快速減少的問題,同

時將對當地內需市場帶來商機。

按照目前中國大陸每年大約有

1,50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二胎化

政策將使未來5年,每年增加大約

800萬名新生兒,為嬰幼兒相關消

費產業帶來龐大的商機,台商包

括童裝品牌麗嬰房、東凌,不織

布大廠南六、嬰幼兒紙尿布供應

商康那香等都將受惠。

事實上,麗嬰房看準一胎化

政策鬆綁的可能性,早在幾年前就

積極布局電子商務市場,並且增加

投資在中國大陸的倉儲物流中心。

上海麗嬰房副董事長李彥認為,二

胎化政策將對麗嬰房未來經營帶來

很大的利多。南六董事長黃清山也

表示,由於目前中國大陸前10大

嬰幼兒產品的品牌之中,有多家都

是由南六代工,因此二胎化政策對

南六可望帶來很大的挹注。

推展自貿區

與國際緊密接軌

《決定》另一個對台商與外

資帶來影響的條文為:「未來中

國大陸將加速建立自由貿易區,

大陸觀察Mainland Focus

Page 15: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412014.01 no.271

能會面臨新的審批制度;此外,

過去各地方政府為吸引外國企業

投資而端出的利多政策,也將會

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為強化環

境資源保護與防止產能過剩,

《決定》也將實行嚴格的源頭保

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與責任追

究制度。未來對環境汙染可能帶

來損害的製造業,在中國大陸的

經營將持續面臨更大的挑戰。

綜觀來看,中國大陸歷經30

多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之後,其以

黨領政所進行的社會主義經濟改

革路線,已經使當地市場機能存

在著多重問題。而三中全會的決

議文內容,則代表中國大陸的經

貿戰略已經從2006年十一五起的

初級改革路線,進一步走向深化

改革,成效如何又將對台商在當

地的布局帶來哪些改變,將是台

商未來必須持續關注的焦點。■

的考評以追求GDP成長為主,因

此各地方政府為追求經濟高成

長,偏好快速拉動GDP的基礎建

設與製造業,因而造成投資過於

衝動、產能過剩的問題,對民生

與環境帶來極大影響,近日中國

大陸眾多省市陷入嚴重霾害,就

是過度投資的代價證明。另一方

面,中國式邦聯所導致的地方政

府相互競爭,也造成嚴重的行政

壁壘問題,對市場與環境發展造

成不利影響。

劉柏定分析,為解決上述

問題,《決定》明確地表示將改

革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包括消除

部門保護主義與地方保護主義、

統一市場規則,藉此遏止地方政

府透過優惠政策造成市場障礙,

並且減少行政審批干預,以深化

投資決策中的企業主體地位。因

此,未來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可

其具體內容包括:提高直接

稅比重、推進增值稅改革、簡化

稅率以及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

並且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

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徵收範圍。

各種稅制改革將對台商未來在中

國大陸投資的成本帶來變化,尤

其高耗能、高汙染產品的課稅,

可能加重部分製造業的經營壓

力。另外,持續加強推動的「營

收稅改增值稅」制度,也是台商

必須持續掌握的重點。勤業眾信

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自從

「營收稅改增值稅」實施以來,

即頻頻傳出供應商或物流業者漲

價的消息,對台商的經營成本帶

來不小壓力。

政策利多將大幅度減少

至於地方政府的權力與制

度改革的部分,劉柏定表示,過

去中國大陸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

2

1

1. 為強化環境保護,中國大陸將嚴格落實相關制度,對環境可能帶來損害的製造業,將面臨更大的經營挑戰。

2. 二胎化政策上路後,將使中國大陸未來5年,每年增加大約800萬名新生兒,為嬰幼兒相關消費產業帶來龐大商機。

Page 16: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在政治因素的干擾下,台灣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上面臨重重困難。施顏祥表示,目前台灣所參

與唯二的經濟貿易組織為亞太經合會(APEC)及世界

貿易組織(WTO),其中APEC為亞太區域中最重要

的經濟貿易合作論壇,會員國成員會透過許多不同的

小組會議,針對彼此所關切的議題進行討論,進而形

成共識決,這與WTO經過正式簽約形成的約束力有所

不同。

整個APEC可分為三個層次的會議:第一層是指

領袖會議,然而受限於主權意涵因素,我國在領袖會

議中僅能派領袖代表與會;第二層是指部長會議,此

會議通常由經貿部長參與,但其中有一個雙部長會

議,是在領袖會議召開之前舉行,通常是由會員國成

員的外交部長及經貿部長參與,但我國仍然僅能由經

貿部長、經建會主委、或交通部長參與。第三層是指

資深官員會議,許多經濟貿易類的技術議題,都會在

此層級討論,而這也是我國外交部所能參與最高層級

的會議。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的挑戰

在APEC中,近年來主要聚焦的全球經濟貿易

發展趨勢,以區域經濟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EI)議題最受關注,此議題的主要訴求

在於透過更開放、更自由化的方式,將亞太區域的經

濟予以整合,進而能在全球形成更大的競爭力。2013

年舉辦的APEC會議中,有兩大主題特別凸顯,分別是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與「跨太平洋經濟夥伴

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除了RCEP與TPP,另一個在APEC備受重視的議

題是「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Asia Pacific; FTAAP)。由於APEC會員國分布在太平

洋兩端,且各會員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極大,因此

相關概念的推動與整合困難重重。

國策顧問施顏祥開講

凝聚共識 讓台灣成為自由貿易島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名人講堂」活動中,日前邀請前任經濟部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施顏

祥發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促進台灣貿易發展」的專題演講。施顏祥不諱言台灣在對外貿易上所遭

遇的困境,但透過現況的分析、政策的努力方向,他期許對外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對內凝聚共

識,攜手突破困境,維繫台灣身為自由貿易島的地位。

◎撰文/陳玉鳳 攝影/邱如仁

名人講堂Celebrity Talk 名人講堂Celebrity Talk

42 TRADE MAGAZINE 432014.01 no.271

Page 17: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然而在RCEP及TPP這兩大議題中,RCEP的參與

成員為「10+6」國(10指的是東協10國,6指的是

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而

TPP的12個成員國皆為APEC會員國。在這兩個協議的

成員國中,除了印度不是APEC會員國外,其餘皆為

APEC會員國,而台灣雖身為APEC會員國之一,但卻

被排除在這兩大協議之外。因此當各國都在推動雙邊

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及區域經濟整合,以提升彼

此的競爭優勢之際,台灣近年來受限於政治議題導致

經貿實力下降,逐漸被邊緣化的危機也就更加被凸顯

出來,施顏祥不諱言表示,這將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挑

戰之一。

由複邊與區域 取代多邊協議

不同於APEC的共識決,WTO是有協定約束力的

組織,台灣在WTO擁有正式會員身分。在各個經貿組

織中,WTO擁有數目最多的會員國,因此台灣一直希

冀WTO能夠儘快達成一體適用的方案,就此一勞永

逸。然而,截至2013年3月,WTO的159個會員國,

彼此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甚大,即便是發展水平相

若的富國,如美國及歐盟,彼此對同一議題的想法依

然有巨大的差異性,因此很難達成共識,另外像是杜

哈回合談判自2001年起迄今仍未達成共識,正因為

多邊談判是如此困難,反而促成了各國傾向於由「複

邊」與「區域協議」來替代「多邊協議」。(編按:

WTO杜哈回合談判於2013年12月7日於印尼峇里島部

長會議中達成共識,若此談判達成協議,這是WTO自

1995年成立以來,第一個完成的全球貿易協議,對於

包含159個成員的WTO來說將是重要里程碑。)

就現階段而言,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暫時取代了

WTO這樣的全球經濟整合,其中最佳的例子就是歐

盟。歐盟首先透過區域經濟整合成為一個自由貿易區

塊,之後又進一步成為一個統合的政治實體。除歐盟

外,全球各地的區域經濟仍在不斷的整合,因而出現

國策顧問施顏祥開講

凝聚共識 讓台灣成為自由貿易島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名人講堂」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為建立業界宏觀視野、學習名人典範,特別開辦「名人講堂」,敦聘在財經領域有傑出貢獻和專業成就卓著之名人擔任講座教授,傳承知識與經驗,以協助企業因應全球趨勢洪流的各項挑戰。本文內容特別摘錄演講精彩內容,與讀者分享。

名人開講 施顏祥

■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美國麻

省理工學院博士

■ 經歷: 施顏祥於1986年起加入經濟部,

曾任科技顧問處主任、經濟部技

監、中小企業處處長、台灣菸酒公

司局長、工業局局長、經濟部常務

次長、政務次長、台灣中油公司董

事長等職,擁有多年經濟部公職資

歷。2009年起受行政院任命為經濟

部長,至2013年卸任後擔任總統府

國策顧問迄今。

42 TRADE MAGAZINE 432014.01 no.271

Page 18: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力量就是TPP,這是一個

號稱高品質、高標準、高

涵蓋率的自由貿易協議。

所謂的「高涵蓋率」是指

幾乎涵蓋所有的進出口商

品與服務;「高標準」是

指關稅要降得快,不能拉

長時間、緩慢降稅;「高

品質」則是指要將關稅降

低至零。由於TPP的章程

開宗明義歡迎所有APEC

中的每個經濟體參與,因

此台灣在面臨國際政治環

境被孤立的情況下,加入

TPP成為目前相對機率較

高的選擇,這也是政府一再宣示要全力爭取加入TPP

的原因。

另外一個新興協議RCEP,這是一個以東協為中

心所展開的區域經濟整合協議,但是在中國加入之

後,逐漸改由中國主導。然而,RCEP的參加資格必須

是會員國,因此對台灣而言,要以國家名義加入有一

定的難度。再加上最近香港以中國的一部分(part of

China) 的形式來加入RCEP,使得台灣加入RCEP更

顯困難。此外,在美國加入TPP之後,TPP逐漸轉變

為由美國主導,因此在亞太地區的兩大經濟整合協議

中,出現了中美政治角力的氣氛。

此外,東北亞地區的中日韓3國也正在談判

FTA,但由於中日間的領土爭議議題干擾,使得中韓

兩國的FTA談判進展較快速。目前中韓FTA協議所涵

蓋的項目高達90%,雖然低於TPP的涵蓋範圍,但高

過RCEP的內容。換言之,中韓FTA除了工業產品之

外,也開放了農業產品,所涵蓋的貿易額高達85%,

比一般FTA約涵蓋75%高出甚多,而服務貿易項目也

涵蓋三分之二以上。

隨著區域經濟協定的建立,區域內的成員國享有

許多經濟區塊,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包含加拿大到美

國,並一路延伸至墨西哥。

南美洲自由貿易區則是由「南方共同市場」與

「安第斯山國家共同體」予以合併而成,目前擁有

12個會員國及2個觀察員國,預計將分別於2014年和

2019年前取消非敏感商品和敏感商品的關稅。此外,

非洲自由貿易區和俄羅斯區域貿易談判也正在密集談

判洽簽中。

然而,亞太區域的經濟整合亦在逐漸加速中,其

中東協(ASEAN)的整合速度超乎預期。東協目前共

有10個正式的成員國,另外還有一個候選國和一個觀

察國,預定2015年將成立「東協共同體」。雖然東

協成員包括經濟已開發國家如新加坡、開發中國家如

泰國、馬來西亞,以及相對較為落後的柬埔寨、寮國

等,其中國民所得分布從新加坡的將近4萬美元到緬

甸的1~2千美元,差異如此大的整體經濟情勢,卻都

在進行經濟整合,而且速度愈來愈快。

中美政治角力氣氛中 積極爭取加入TPP

除了東協之外,亞太地區另一個重要的經濟整合

施顏祥期許台灣在安於「小確幸」的生活模式之餘,能同時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促進貿易持續成長,重振競逐全球的雄心壯志,以維繫台灣身為自由貿易島的地位。

名人講堂Celebrity Talk

44 TRADE MAGAZINE 452014.01 no.271

Page 19: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著兩位數的增長。在彼長我消的情況下,台灣的若干

產品在全球市占率及貿易排名雙雙下滑。除了貨品貿

易之外,服務貿易也落後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

甚多。

綜觀近年來台灣的經貿處境受限政治因素,使我

們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過程困難重重,除此之外,台灣

內部由於對主權認同存在差異,導致內部爭議不斷,

也是造成談判對手國卻步的原因之一。所幸台灣的經

貿實力依然存在,仍受到世界各國看重,施顏祥認為

台灣不要妄自菲薄,應該延續當年進行WTO談判時的

成功經驗,制訂正確的談判策略並加強與社會溝通,

以建立全民共識。

「多一點經濟優先的共識,少一點政治鬥爭的考

量,積極贏得全體國民一致支持。」是施顏祥本次開

講一再強調的重點,在這個立基點上,談判機制化與

透明化便是爭取成功的關鍵因素。他表示,隨著台灣

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任何談判最終都需經過立法院

的通過,因此為了避免類似這次兩岸所簽署之服務貿

易協定的爭議再發生,台灣應該仿效美國由國會授權

談判代表,這樣最終的談判結論方能順利通過國會承

認。展望未來,施顏祥期許台灣在安於「小確幸」的

生活模式之餘,能同時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促進貿易

持續成長,重振競逐全球的雄心壯志,以維繫台灣身

為自由貿易島的地位。■

相關優惠措施,而非成員國則必須負擔較不利的競爭

因素,因此必定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排他性,也就是

某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由此觀之,台灣在國際經貿體

系中將逐漸遭受排斥,導致被邊緣化。事實上,前述

的亞太區域整體經濟在經過不斷整合後,目前僅剩台

灣與北韓兩國不在其內,該如何突破這個困境,將是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議題。

善用WTO多邊複邊協議 突破外貿困境

在這樣的困境之中,台灣必須善用WTO架構下

的多邊複邊協議,來突破區域經濟整合後,對我國所

造成的不利因素。其中有兩項最重要的協定,首先是

I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資訊科技

協定,目前已經進展至 ITA(II),幾乎把所有的IT

產品皆涵蓋在內,我國正積極爭取把工具機項目也一

併列入;另外一項是TSA(Trade Service Agreement)

貿易服務協議,目前宣布加入談判的國家約有20幾

國,整體參與數目尚在擴增。

雖然外在環境有重重阻擾,但台灣在加入WTO後

的經濟貿易仍持續成長,這是難能可貴之處。然而,

競爭對手的成長幅度遠大於我國,則是明顯的隱憂。

舉例來說,我們與東協雖無正式往來,但貿易額卻也

成長了7~8%,可是相較於我們的競爭對手韓國,拜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優勢所賜,對東協的貿易額更有

■ 台灣因政治因素,被排除在RCEP與TPP兩個重要區域經濟整合協議之外,如何克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一

大挑戰。

■ 目前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暫時取代了全球經濟整合,台灣必須加速洽簽與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

■ 台灣應善用WTO多、複邊協議來突破外貿困境,並以加入TPP為現階段努力的目標。

■ 多一點經濟優先的共識,少一點政治鬥爭的考量,積極贏得全體國民一致支持。

■ 台灣應仿效美國由國會授權談判代表,這樣在談判最終才能順利通過國會承認。

 

施顏祥開講重點摘要

44 TRADE MAGAZINE 452014.01 no.271

Page 20: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手機取代信用卡與鈔票,變成支

付工具。這樣的支付概念,一開

始由歐美國家率先進入應用測試

階段,當時位居手機龍頭寶座的

諾基亞(NOKIA),即先後在德

國、美國等地,與信用卡組織及

零售業者如7-11合作,試行手機

支付應用。

然 而 , 出 乎 意 料 的 是 , 歐

美國家並非手機支付應用最早開

花結果的地區。反而是經濟程度

遠不及先進國家、人均所得不到

1,000美元的東非肯亞,可說是

全球最先普及應用手機支付的國

家。2007年肯亞電信商Safaricom

與Vodacom合作推出的手機支付

平台M-Pesa,讓當地民眾使用低

階手機即可完成轉帳交易。2013

年8月,根據行動通訊發展協會

(GSMA)調查報告顯示,肯亞使

用行動支付人數已逾2,300萬人,

幾乎是台灣的總人口。

同樣位於東非的索馬里蘭,

因為位處沙漠地帶、基礎建設不

佳,ATM設置數量極少的背景

條件下,也讓手機支付應用快

速普及。由Telesom公司所開發

的行動裝置金流交易服務「Zaad

Service」,目前已經成為當地居

民進行買賣交易時的重要支付平

台,透過此一交易服務,買賣雙

方只要將彼此的手機互相感應,

「嗶」一聲即完成交易支付動

作,讓金流服務變得更簡單。

場景拉回距離台灣較近的印

度與中國大陸,手機支付應用普

及率同樣快速提升。2012年第3

季,在非洲取得成功的M-Pesa進

入印度市場,提供當地民眾包括

水電支付、個人轉帳、電子錢包

等應用服務。由於印度許多偏遠

地區與肯亞一樣,銀行設置據點

非常少,因此M-Pesa也快速在印

度被採用,加速了印度民眾跨入

手機當錢包」這個早在10年

前就被熱烈探討的科技趨

勢,多年來仍是電信營運商、金

融業者、手機業者、信用卡組織

等各路人馬,絞盡腦汁發展相關

技術與創新服務的重點領域,以

期在手機支付時代來臨之際,成

為市場的最大贏家。

在眾多資源的投入之下,時

至今日,手機支付應用的普及一

路從遙遠的非洲起步,延伸到歐

美、亞洲各國,各式手機支付應

用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宣告人

們已經正式進入手機支付時代。

需求帶動科技創新

東非國家率先普及

早在2005年行動網路風起雲

湧時,各界即在探討如何運用可

讀、可寫、能下載亦可上傳資料

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術,讓

以手機取代信用卡或紙鈔的支付方式,已經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不僅全球電信業者、銀行業者、終

端設備商皆卯足全力搶攻相關商機,零售業者也積極透過手機支付應用,提供消費者創新服務體驗,

迎接手機支付時代的來臨。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法新社

以兩大技術為基礎 創新商業模式

手機支付 輕鬆快速完成消費

46 TRADE MAGAZINE

產業趨勢Industry Trend

Page 21: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手機支付時代的腳步。

另外,手機支付應用在中國

大陸的發展同樣驚人,尤其中國

大陸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

寶的服務已經被廣泛使用。支付

寶國內事業群總裁暨支付寶錢包

負責人樊治銘指出,支付寶的手

機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光是

2013年中國大陸雙十一的購物狂

歡節當天,支付寶手機支付的交

易筆數就高達4,518萬筆,交易金

額逾人民幣113億元。

如今,在中國大陸3大電信營

運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

電信以及網路服務提供商騰訊及

小米科技等,紛紛推出手機支付

服務,預期中國大陸手機支付應

用市場將更快速普及。

另 一 端 , 同 樣 為 金 磚 國 家

的巴西,也開始掀起手機支付浪

潮。2013年5月,西班牙電信公

司看準巴西多數人沒有銀行帳號

的市場特性,推出結合手機號碼

的Zuum儲值卡,消費者只要透過

App上的控制選單,即可用手機進

行付款或轉帳服務。根據西班牙

電信預估,2013年巴西Zuum儲值

卡用戶數可達17萬人。

台灣法規鬆綁

推開行動支付大門

回 頭 檢 視 台 灣 手 機 支 付 相

關應用的發展歷程,事實上,早

在2007年1月台灣大哥大即攜手

萬事達卡(MasterCard)與台北

哥用手機買自動販賣機裡的可樂

等,只要一機在手,不用帶鈔票

與信用卡,就能輕鬆完成付款。

然而,這樣的願景並沒有真

正實現。「受限於安全授信技術

問題以及政府為保障消費者,而

遲遲未開放手機信用卡業務的營

運。」聯合國際行動支付營運長

洪文安指出。

因此,即使手機當支付工具

於多年前就在台灣延燒,但是基

於交易安全的疑慮、法規限制以

及消費者習慣等問題,導致手機

支付遲遲無法走向商用化。

富邦銀行推出全亞洲第一支NFC

Mobile PayPass信用卡手機,讓台

灣民眾利用內嵌NFC技術的手機,

在商店內輕輕感應機器即可透過

PayPass服務刷卡購物,以及下載

電子Coupon券,享有在消費過程

中自動折價的應用。

當時,電信營運商為台灣消

費者擘畫出一個手機支付時代的

美夢,宣稱不久台灣消費者即可

以帶著NFC信用卡手機到世界各

地消費,不管是在紐約搭地鐵、

看美國職棒大聯盟球賽,去日本

IKSPIARI廣場購物,或是在芝加

手機支付的便利,滿足了民眾快速付款的需求,也因此在全球各地掀起了應用浪潮。

472014.01 no.271

Page 22: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一直到2013年1月15日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開放金融機構辦

理手機信用卡業務,並且允許業

者採取空中傳輸(Over The Air,

OTA)技術,將信用卡資料直接

傳送到手機中,終於開啟台灣進

入手機支付時代的大門。

手機支付模式

主流為NFC及QR Code

自金管會鬆綁法規1年後,國

內手機支付服務即如雨後春筍般

冒出,包括電信營運商與銀行業

者紛紛搶推行動支付服務,除了

2013年5月國泰世華銀行、遠東

銀行、玉山銀行與永豐銀行試辦

OTA手機信用卡服務;包括中華

電信、宣揚電腦、奇寶網路等都

已經推出採用QR Code的手機支付

服務;另外,聯合國際行動支付

公司則率先市場推出NFC模式的手

機支付服務。

付於2013年9月與高雄捷運共同

推出的「一卡通 I Pass Micro SD

記憶卡」,即屬於這一類服務。

以 一 卡 通 的 手 機 支 付 模 式

為例,來看NFC手機支付的具體

應用模式。洪文安表示,使用者

只要將一卡通的記憶卡置入搭載

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即可

在高雄捷運各車站、美麗島站商

品館,以及全家、萊爾富、OK等

便利超商、順發3C商場以手機支

付購物。

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透過

一卡通專屬的App,查詢交易明

細、卡片餘額、3個月歷史資料及

高雄捷運到站時刻等訊息。

QR Code支付模式

相 較 於 N F C 具 備 高 技 術 門

檻,採用QR Code技術的手機支

付應用,被認為是較容易導入的

行動支付模式,因此也成為許多

業者推展手機支付服務的關鍵模

式。具體來說,QR Code手機支付

應用是以App介面,讓消費者用手

機掃描商品上的QR Code,然後以

手機刷卡付費,完成交易。

以中華電信在2013年8月與

玉山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共同推

出QR Code信用卡行動支付服務為

例,消費者只要3個步驟即可完成

支付動作。首先,使用者先開啟

手機的「QR扣」App,接著拍攝

支援中華電信QR Code信用卡行動

支付服務的商品QR Code,手機畫

面將顯示商品金額資訊,然後選

目前,手機支付模式非常多

元,觀察國內外眾多應用模式,

大致上以採用NFC及QR Code技術

此兩種模式為主流。

NFC支付模式

所謂的NFC技術模式,是將

NFC與現行流通的信用卡、金融卡

或現金儲值卡整合,變成虛擬電

子錢包,然後內建於手機之中。

洪文安指出,NFC手機支付包括兩

種主要的整合模式,其一是將NFC

天線整合在Micro SD記憶卡中,

然後與手機結合;另一種則是直

接把NFC天線整合在SIM卡上。

由於將NFC放在SIM卡上,必

須與手機門號綁在一起,電信業

者將成為主導者而可能影響銀行

的商業利益,因此這種模式在各

方利益拉鋸之下,一直難以成氣

候。所以,目前主流的NFC應用大

多是將NFC天線整合在Micro SD記

憶卡上面,例如聯合國際行動支

目前,消費者在星巴克全美7,000家分店,皆能以整合信用卡的手機進行付款。

48 TRADE MAGAZINE

產業趨勢Industry Trend

Page 23: Contents · 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衝突持續激烈;乃至於東北亞 地區的日本與中國大陸政治緊張,以及北韓政治局面 對亞洲的影響,多個區域的政治風險,都對經濟前景

擇要用來付款的信用卡進行款項

支付即可。

由於技術門檻低,因此許多

規模較小的資訊服務商,也紛紛

推出以QR Code為基礎的手機支付

服務。例如,國內宣揚電腦整合

旗下既有的雲端時點銷售情報系

統(POS)、行動收銀等服務推出

「BiLike」App,讓消費者下載,

即可實現手機刷卡消費的應用,

而且店家也無需採購昂貴的硬體

設備,使用原有的信用卡刷卡

機,即可在店內導入手機支付的

付款模式。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

經理林國豐表示:「在QR Code技

術益發成熟的今日,透過手機掃

描QR Code進行支付,已成為全球

許多市場中熱門且受到消費者歡

迎的付款方式。此外,舉凡各種

廣告傳單、門票、高鐵票等都可

廣泛地運用QR Code技術。」

各行業齊投入

商業模式創新

事 實 上 , 手 機 支 付 應 用 不

僅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金流服

務,也為企業帶來創新商業模式

的契機。目前最成功的例子非星

巴克莫屬,多年前,星巴克即自

行開發以QR Code為基礎的行動交

易系統,讓消費者在星巴克店內

消費時,可以透過手機App所產生

的QR Code進行交易扣款。2012年

8月星巴克進一步與美國線上支付

廠商Square合作,讓消費者在全

美7,000家星巴克以整合信用卡的

手機進行付款。目前,星巴克在

美國市場,有高達10%交易採用

手機進行付款,每週創造的交易

金額高達400萬美元。

除 了 星 巴 克 之 外 , 世 界 各

國也都正加緊腳步趕上手機支付

潮流。在中國大陸,服飾零售商

佐丹奴就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

協議,將在其門市採用支付寶錢

包服務,提供消費者手機付款機

制,目前佐丹奴在華南地區的上

百家門市都已經採用。又例如,

在日本,軟銀為了讓跳蚤市場、

傳統市場或夜市攤販等沒有刷卡

機的業者,也能提供消費者刷卡

服務,與PayPal合作推出PayPal

Here服務,讓商家透過App提供消

費者刷卡服務。

在 台 灣 , 喜 唯 旅 行 社 也 已

經導入奇寶網路公司的行動支付

服務,讓民眾線上下單之後,能

馬上以手機付款。喜唯旅行社總

經理楊峻魁指出:「透過手機支

付,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也

大幅減少公司內部的作業。」在

美國,麥當勞正攜手美國電信商

AT&T進行一項行動支付測試,即

讓消費者在手機完成點餐之後,

臨櫃取餐時再以手機付款。

手機支付應用固然帶來許多

便利,然而,當店家導入手機支

付應用時,最需要注意的事情非

金流安全問題莫屬,才能避免導

入新交易機制可能產生的風險。

以QR Code模式而言,店家必須選

擇具備多重安全認證機制的解決

方案。林國豐表示:「從終端裝

置、App軟體本身到伺服器端,都

應該要有嚴密的把關機制。」

針對NFC模式的安全機制,

洪文安強調:「店家要選擇具

備多重認證的信託服務管理平台

(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

TSM),以及允許用戶在平台上

新增、刪除或修改資訊的功能,

一旦消費者的手機遺失,可透過

TSM終止手機的NFC功能,避免盜

刷問題發生。」

手機支付時代已經來臨,面

對新的支付模式,不僅企業應該

積極布局,搶攻相關商機,店家

也必須了解各種手機支付模式,

加速導入手機支付應用,才能趕

上時代,維持競爭力。■

PayPal Here服務主要透過App,讓傳統市場或夜市攤販等沒有刷卡機的業者,也能提供消費者刷卡服務。

492014.01 no.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