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12
免费 第70期 FREE COPY 每逢周六出版 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7日 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大马华人 C HINESE W EEKLY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 编辑部 ) [email protected] ( 发行部 ) [email protected] ( 行政部 ) [email protected] 大马华人 C HINESE W EEKLY 精彩内容 世界新闻自由 指数,只是标明我 国下跌两个排位, 就迎来网络上一片 哗然吵杂。这个指 数代表何种意义? 砂拉越州选或提早举行 新闻自由指数意义何在? 报告评价须持正确态度 本周人物 邵逸夫 6-7 8-9 10-11 火箭的务虚 5 .05全国大选过后,“马来西亚人第一”毕竟还是一个政治口号。我们 可以理解,讲的人可能感觉到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是事实上在 现实里却做不到。尤其关键的是,行动党在5.05的全国的大选,成功说服84% 的华裔选民支持民联三党;如何继续保持这个支持率,对行动党而言是非常大 的挑战:下跌的空间远远超越上升的空间。 更多内容见 2-3 “政治气虚” 华人的

Upload: chinese-weekly-msia

Post on 16-Mar-2016

27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9 download

DESCRIPTION

* 新闻自由指数意义何在? * 本周传奇人物---邵逸夫 * Sarawak州选或提早举行

TRANSCRIPT

Page 1: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免费

第70期FREE COPY

每逢周六出版

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7日

PP17868/09/2013 (033026)

www.chineseweekly.com.my

大马华人周刊

CHINESE WEEKLY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Printed by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Published b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4C & 4D, Jalan PJS 1/29, Taman Petaling Utama, Jalan Kelang Lama, 4615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Tel 603-77828871 Fax 603-77842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chineseweekly.com.my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 Akademi Kewartawanan & Informasi Taima

( 编辑部 ) [email protected]( 发行部 ) [email protected]( 行政部 ) [email protected]

大马华人周刊

CHINESE WEEKLY

精彩内容

世 界 新 闻 自 由指 数 , 只 是 标 明 我国 下 跌 两 个 排 位 ,就 迎 来 网 络 上 一 片哗 然 吵 杂 。 这 个 指数代表何种意义? 砂拉越州选或提早举行

新闻自由指数意义何在?报告评价须持正确态度

本周人物 邵逸夫

6-7

8-9

10-11

火箭的务虚

5.05全国大选过后,“马来西亚人第一”毕竟还是一个政治口号。我们可以理解,讲的人可能感觉到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是事实上在

现实里却做不到。尤其关键的是,行动党在5.05的全国的大选,成功说服84%的华裔选民支持民联三党;如何继续保持这个支持率,对行动党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下跌的空间远远超越上升的空间。

更多内容见 2-3

“政治气虚”华人的

Page 2: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2

专 题

5.05全国大选过后,“马来西亚人第一”毕竟还是一个政治口号。我们可以理解,讲的人可能感觉到自己站在道德的

制高点,可是事实上在现实里却做不到。尤其关键的是,行动党在5.05的全国的大选,成功说服84%的华裔选民支持民联三党;如何继续保持这个支持率,对行动党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下跌的空间远远超越上升的空间。

5.05后的行动党,绝对不能让“只要不是巫统”(ABU)的情绪消退,绝对不能让华裔重回国阵的怀抱。换句话说,在民联三党里,民主行动党得继续确保华裔支持民联的重大任务,绝对不能松懈。而最有效的说服方式,会是怎么样的方式?当然还是继续挑起种族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惯常看到的是:指控巫统是极端种族主义政党、马华“当家不当权”(暗示马华“卖华”)、国阵政府没有公平对待华文教育、国阵政府歧视华人等等。

行动党以种族主义论述还击

吊诡的是,在行动党指控巫统搞种族主义的时候,行动党本身却无可避免的以种族主义论述来回击。以上所举的就是其中一些例子。即使还没提名,加影州议席补选的选举活动已经开始,马华与民主行动党互相喊话,看谁比较像华人以及谁可更好捍卫华裔的权益。而董总则扮演看谁能够为华教做得更多的角色。

著名部落客拉惹佩特拉,对此现象感到“迷惑”。他说:“我搞不清楚的是,他们所讲的‘权利’指的是什么?投票权?公民权?使用你的母语交谈的权利?华裔与印裔的论点,好像他们被否决某些权利。但是,他们实际上从来就没有澄清他们被否决的是什么权利。因此,它听来似乎是没有实质的空谈。”

对于董总主席叶新田希望随着加影补选的到来,安华以及雪兰莪州政府可以协

助解决14年来悬而未决的新纪元学院坐落在雪邦的100英亩校地的问题,以及要安华拨出至少五英亩的雪州政府土地复办育华独中,雪州政府属下的高等教育机构承认统考文凭,拉惹佩特拉批评这是有关你可给我多少,我才决定要不要投票给你的问题。相反的,如果马来人对国阵及民联提出同样的东西,非马来人会对马来人说种种难听的话。

他语带讽刺的说:“华裔与印裔不是种族主义者。华裔与印裔只是为他们的权益斗争。当然,如果马来人也为他们的权益斗争,马来人是种族主义者。华裔与印裔可以这么做,马来人不可以。我感到好奇的是,这与1万年的印度文明以及5千年的中国文明是否有任何关系。”

华人的

火箭的务虚,

“政治气虚”

著名部落客拉惹佩特拉

华裔对友族捍卫权益缺乏同理心

拉惹佩特拉的批评,至少可让我们看到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非马来人的权利,到底有没有被否决?也就是说,华裔有没有被拒绝投票,被拒绝参加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文化等活动,有没有被限制使用“母语”等等。

第二,华裔乘补选的时候向有关政党及其领袖“讨价还价”,要的明显的是眼前的利益,有什么样的长远计划以及政策,却是模模糊糊的。

第三,即使是在高喊捍卫权益,华裔往往无法用同理心来看待其他族群,尤其是马来人捍卫他们的权益的诉求。把他们标签为极端种族主义者,或者可让许多华人对一些马来友族的诉求“视而不见”,但长远而言,对促进各族的交流并没有助益。

第四,许多华裔现在倾向把代表少数马来人的所谓“开明派”,当作是马来社群的主流,而忽略了占大多数的中庸派。在华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马来人一概而论,反而会失去这批中庸派对华人社会的信任。相对而言,由于华裔在第13届大选已经“翻出底牌”,使到友族对华裔的“一概而论”,即使华裔可以因此跳脚以及这种看法对支持国阵的少数华裔选民不公平,但事实是这“一概而论”反而有更大的客观根据。

拉惹佩特拉与马哈迪一样,都不是一般的马来同胞。一般的马来同胞,是温和、含蓄以及容忍的,但是像拉惹佩特拉以及马哈迪,有话直说,看问题往往是一针见血,对涉及种族的课题也是如此。以这个角度来看,民主行动党反而因为本身的定位与政治现实之间的落差,而不得不披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外衣,实际上却得靠华裔才能继续生存。

Page 3: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3

专 题

《马来犀利呀!》针对华人观众

从一个角度来看,行动党副主席兼联邦直辖区士布爹区国会议员郭素沁的《马来犀利啊!》的农历新年贺岁短片,其锁定的观众目标是华裔族群,完全没有顾虑到其他族群尤其是马来人的听众的感受,反映了该党还得继续从华人社群里争取支持。

而行动党实权领袖林吉祥,还针对某些巫统领袖指《马来犀利啊》含有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的意味,指控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搞鬼,把错误的讯息传达给这些巫统领袖。无可否认,林吉祥这一套转移视线的方式,的确为郭素沁解除了不少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其中三个事实。

不把华人最重要佳节当一回事

其一,乘农历新年期间继续搞政治宣传,“恶搞”政治人物、前政治人物以及非政治人物,实际上是破坏了华人农历新年一家团聚、“迎新送旧”、说吉祥如意的话、和和气气等的传统。这一点,其实比林吉祥紧咬不放的反马来人以及反伊斯兰教更加值得关注。如果像郭素沁等华裔政治人物,连最重要的华人传统佳节也不当一回事,当作是攻击政敌的工具,那对华社多年来捍卫文化的坚持,可说是掴了重重的一巴掌。可悲的是,对行动党的务虚做法,华人社会普遍上感到不痛不痒,有的还拍手叫好,看来是把党派立场的地位,放到比文化还高的地位。要贬低自己民族文化的工作,还需要友族来做吗?行动党的华裔政治人物,也完全没有从华人文化的角度来指出郭素沁短片的根本问题,是华裔需要警觉的。

其二,郭素沁指批评以及“扭曲”她的贺岁短片的巫统政治人物不懂得幽默,其实是高估了她本身的“功力”。因为不懂得她的“幽默”的人大有人在,还认为那是低俗的政治宣传短片,贺岁只是点缀。

其 三 , 如果 郭 素 沁以 及 参 与演 出 的 演员 , 认为 马 来 西亚 人 对 政治 讽 刺 的接 受 , 已经 达 到

美国、台湾等的水平,那他们就敢做敢当不需要为自己辩护(其中一个演员林静苗说她是模仿已故沈殿霞,倒是让许多人感到她“事后”幽默感;假如是模仿沈殿霞,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她的招牌蝴蝶形眼镜?)而要在事后以种种理由做下台阶,证明了什么?要面对现实呀!向现实低头。

行动党提不出国家政策论述

其实,郭素沁的贺岁短片撞板,还反映了行动党所面对的困境:无法在对国家政策的论述开出大方向,只能原地踏步。从政党的层次来看,马华、民政以及砂拉越人联党,在第13届全国大选被民主行动党打得落花流水,处境堪怜;但是,民主行动党虽然获得华人选民的史无前例的支持,表现却是没有什么让人值得赞许的地方。它搞的还是老一套的华人“民粹主意”:继续制造华人对当前政府的不满,继续攻击国阵,尤其是马华与巫统,试图转移华人的视线,掩盖其无法表现的事实。

关心国家前途的华人现在应该开始质问的是:除了继续攻击政敌,民主行动党实质对维护华人的权益上,口头贡献多如牛毛,自不在话下;但实质上的贡献,又有哪一些呢?

如果华人认为选择行动党,并不是要她捍卫华裔的权益,而是追求民主、自由、公正、平等、透明化等,我们是不是一样要问:口头上的贡献,书不胜书,实际上的贡献,有哪一些呢?

行动党为什么挺泰益?

例如,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针对砂拉越首席部长丹斯里泰益玛目指巫统是种族主义政党的谈话,作为“挑战”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应该像泰益学习,向巫统的种族主义说不。头脑较为清醒的华人都是看到这“挑战”的大问题,那就是民主行动党在反对贪污的立场。

“白毛”泰益出任砂州首长33年,行动党向来对他的最大批评,是贪污腐败,其身家“富可敌国”,而砂拉越人联党只是“白毛”的附属。在2012年的砂州选举,更是以此为主题曲,誓要“拔毛”。可惜,即使许多华裔相信了“白毛不倒,华人吃草”,但正如《南洋商报》前老总张木钦所指出的“拔毛不成,只烧了几根须”。民主行动党最终也只能在华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胜出,对泰益玛目根本构不成威胁。而“泰益不倒,华人吃草”的确成为事实。因为人联党惨败给行动党,在砂州州政府内失去副首席部长职。行动党的胜利,使砂州华人的权益直接受损。

另一方面,虽然行动党对泰益恨之入骨,但却可以因为符合行动党宣传的一句话,而大捧泰益?难道行动之前批评他的“贪污腐败”问题,比白毛批评巫统的一句话更加不重要吗?

行动党在民联“不敢当家”

还有,行动党其实更加应该向白毛学习,因为泰益所代表的族群马兰诺族(Melanau)只占砂拉越人口的6%,但是泰益却能领导达雅族占29%,华裔占约24%,马来人占约23%的州长达33年。可是行动党即使有占总人口24%的华裔的全力支持,而且在民联三党中拥有最多国会议席,林吉祥却连国会反对党领袖的位子,也要让给安华。这完全是违反了民主精神,也反映出行动党在多元种族政治上根本就是无能为力。行动党在民联内“连当家都不敢”,比马华在国阵内“当家不当权”更不如。行动党笑马华只是“一百步笑五十步”,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也就是说,民主行动党的务虚,把太多时间放在攻击政敌,在宣传上为自己以及友党抬轿,对改变马来西亚政治生态不只没有贡献,还为这政治生态加进不良的元素,造成种族关系紧张。更加可悲的是,行动党的务虚,使到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气虚”。在中医里,气虚指的是“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无力,常出虚汗的症状。”华裔选民全力支持行动党,却付出“政治气虚”的代价,在政治上显得“有气无力”。

演员林静苗

Page 4: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4

纵目天下

郑赤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大马新闻资讯学院院长、

马来西亚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反共 的

昨天 与 今天

“新闻自由”

过去在港英的殖民地时代,因为英国是西方反共阵营的表表者,在香港,反共有很大天地的新闻自由;反之,反帝反殖的新闻自由可就得“自求多福”

了。别的英国殖民地不说,就远东的英国殖民地来说,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还有香港,汶莱,殖民地政府有特设的“政治部”,专门负责侦查通缉反殖反帝的新闻报导与“不法” 传播,一旦人被逮,便要严刑拷问,还会被不审而坐牢。这种经验,香港早有人尝过个中滋味,不受其害者,也都还会记得到这种“白色恐怖”的岁月。

只有反共的“新闻自由”

正因为港英时代反共的新闻自由固习难改,一到了九七主权回归后,香港的主权落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来,担心被“秋后算账”的新闻界走的走,不走的,留下来的心态可就百感交集:有人一意反共到底,用反共的新闻自由去挑战大陆的能耐;有人心大心细,不甘放弃反共,却又心大胆小,週三五四,怕有一天跑不掉,进退两难之余只好抱着静观其变的心态,这时新闻自由在他们的笔下变成“杯弓蛇影”,危机四伏;又有人迁居海外后,反共意识挥之不去,结识一批同道,在海外仍操反共的新闻能事,专注报道撰写中国大陆“异见”,为自己反共找快感。

正是因为港英时代怂恿反共媒体积重难返,政权在九七易手后,尽管《基本法》第27条写明原有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维持不变,本来有《基本法》的保证,而特区又有其自己的司法制度不变,变的只是加了一条“人大常委”在特首提出的情况下可以有最后的释法权,即使是特区终审法庭的判决出来后,如被“人大”释法判为有违《基本法》,终审庭的判决便会被推翻。因为人大常委有此释法权,以捍卫人权自许的法律界便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有人大释法便有损特区的司法独立,没有最终的司法权,像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那么容易产生政治立场两极化的东西,尤其在香港一向高调反共的新闻媒体,早已和共产党对立,大陆拥有最终的释法权,难道还会轻易放过反共的新闻自由吗?

的确,如果将《基本法》第27条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拿去终审法庭来审判反共的新闻案件,对于本港的反共媒体与其工作者来说,肯定是一场有没有反共新闻自由的“生死斗”。如果终审法庭的判决“反共的新闻自由”也是一般新闻自由的权利涵盖之内,将案件当无罪释放来论处了,这时若特首呈请人大去释法,而人大常委释法结果却刚好相反,即有罪。对反共新闻自由来说也就从此在特区被剥夺了他们的反共新闻的人权自由。

港英“政治部”有权不审判监

像这样的案子涉及的司法问题,人权问题,行政问题,与立法问题,非常复杂,其中涉及的政治斗争更是剧烈。这番话如用具体的实例去加以说明,可用过去英国殖民地统治的经验,便可有助了解其中政治问题的复杂性,复杂到叫政府没法去叫司法机关处理,改由其他途径去处理,严重时触发公共秩序失控,便会由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冻结一切言论,集会,示威,当然也包括禁止新闻自由与出版自由。犯者往往不经司法程序的审讯,直接坐牢,而且可以不定刑期。其他的途径,惯见到的有“政治部”直接监控媒体的一举一动,随时也可抓人。“内部安全法令” 授予“政治部”大权,可禁报刊,其他出版物,随时入屋搜查(不必向法庭先申请搜查令),也可用非正常的方法去讯问(包括拷刑)。这种“内安法”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都曾盛行。

Page 5: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5

纵目天下

主权谈判前港英解散“政治部”

而香港的“政治部”却在中英谈判主权交接的第一时间,被港英政府给解散了,据罗亚所著《政治部回忆录》一书的说法:以防后患,因为该“政治部”的人与事,以及档案,都是隐秘的东西,解散了便不留痕迹,连人员也有另作安排,关键人物则被“化整为零”安插到其他部门。这是政治的高招。

由此可见,在英国殖民地统治的年代,新闻自由也者,並非毫无条件听之任之的事,也有非司法权能过问的,只要不反殖反帝,便可有新闻自由。否则便是以“政治”手段处理。可是97主权回归到中国身上,特首职责也在《基本法》的第43条写明:他的工作是向中央政府负责的,而执掌中央政权的执政党又是共产党。根据全球一般国家的政治体系,都有体制规定着合法与不合法转换政权的做法,循合法途径的政权轮替,去留有法可循,可和平落幕。反之,不循合法途径的,便会被在任的政府当“革命”论,此时“革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往往以暴力流血收场。

中国的政治体制也行政党执政的办法,但执政权不行自由竞争的办法,而是在1949年国共联合政府破局,共产党通过内战取得执政权后,便邀请其他八个政党参与协商去立法与制订政策,这办法有别于政党“竞争”的制度,中国共产党基于其相信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资本主义那套政治体系是资产阶级剥削的工具,对广大劳工階级不公平。反之相信由共产党邀请其他政党奉行协商民主(Deliberating Democracy)政制,得出来的政策与立法会有更好的民主代表性与均衡参与。根据中国这个政治体制,其政府产生办法也自有合法与不合法的途径,每屆政府换班,都会有一套体制让参政者依法行事,否则便当“革命”论处。

特区政府不会任由反共

因此《基本法》的第43条说的特首职责是向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负责。就新闻自由这点来论,特区的新闻自由可否像过去港英殖民地时代那样去高调反共?这问题若用个案诉讼到终审庭,进而又由人大常委释法的话,肯定会引起广泛关注。如果终审庭的判决是反共也是特区新闻自由的人权之一,而人大释法的判断以违反《基本法》来推翻终审庭的判决的话,以过去长期以来的反共新闻行为来判断,特区的反共一方的新闻行为肯定不会罢休。反之,中央政府也肯定不会让中国一个行政特区的新闻自由竟然可以自由到任由反共的地步。如此一方不会罢休,一方不会有放任的空间,这个矛盾有无解决或纾解的出路?本文的看法不妨在此作出讨论。

首先必须指出的一点:任何自由都只能是合法的自由,换言之便是没有犯法的自由。这 当 然 包 括 了 新 闻 自由 , 何 况 新 闻 今 天 已成了“第四权”那样极具正面或负面影响的公器,不但要有法制 去 规 范 , 而且还要与时並进 , 紧 跟 着新闻媒体不断扩展的空间去制法,以确保这个新闻自由不被滥用。

如果以合不合法的新闻自由来讨论“反共”的问题,便可以更具体地指出:合法的“反共”新闻自由,用过去港英时代的合法标准,一个原则:就是认可反政府的新闻处理与言论发表,不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破坏公共秩序(Public Order)。例如煽动群众不守法或进行暴力破坏公共秩序。没造成这种破坏公共秩序的,便是合法,否则便是不合法。因为这种新闻与言论是不是导致破坏公共秩序的原因,若要提呈到法庭去审讯,因为是刑事案,根据普通法必须要百分百证据确凿,才能成案,但这种涉及破坏公共安全的证据在动乱中已毫无意义,一旦要具体落实到谁是因为这种反政府的新闻与言论的影响而参与破坏的行动,当事者肯定不会承认,因为殖民地时代便具备了“内部安全法令”与“政治部”,全权处理这类案子,不经法庭审讯便可抓人坐牢。

既然97前的港英殖民地政府已有先例去处理这种合不合法的新闻自由案子,虽然“政治部”已被解散,但“内部安全法”仍属香港法律的一部份,合不合法的新闻与言论的标准原则也有先例可援用(即反政府而导致破坏公共秩序或安全),因此要处理这类案件,有无必要拿到法庭去审讯,会不会造成终审庭与人大常委的司法矛盾?也都是可以回避的问题。

何况《基本法》已有条文清楚界定特区政府是被国家授权直接管治香港,特首是被授权来管治,同时也向中央政府负责。因为反政府新闻与言论若导致破坏公共秩序,便属非法而要负责后果。

反特区政府者“强烈挑衅”

在97后常见到的新闻处理与言论发表,在反政府与反共方面已给人一个强烈的挑衅观感,例如发动群众示威去否定特首的合法性(不经一人一票普选产生的特首便没有经选民授权,也就不合法,选民大可不必视他为合乎“道统”(Legitimacy)的政府首长)。甚至直指特首选举交中央操控,是中央的傀儡,並进而将这类指摘的新闻与言论矛头直指中央,指摘中央已将大陆的共产主义制度蚕食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港制名存实亡。在此同时,有媒体又不断用香港的“核心价值”置于大陆的对立面,在群众游行高举的布条中更出现“天诛共产党”等各种反共文宣,有媒体的处理也推波助澜,在头版打横全面刊登这类反共文宣,这种情况往往在反特首的示威群众出现,侭管组织示威的团体以为可以用群众不满政府的“诉求”来掩盖这类反共的文

宣。可是市民会不会因此而把不满累积到仇视大陆的中央政府与共产党?会不会由

积恨而引爆为破坏公共秩序,危害香港安全?

这些问题如果反共的新闻 与 言 论 一 味 以 自 由 与 人

权作自辩,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因而不好好自

己 省 度 社 会 的 忍 受 性问题,以为自己小心

处 理 便 是 示 弱 , 便是“自找检查”,便是出卖民主。须知,真正捍卫自由的人是能在律法面前有守有为的人,而 不 是 一 面 倒 全不考虑犯不犯法的人。

Page 6: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6

本周人物

1907年11月19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祖籍浙江宁波,原名邵仁楞。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因此被称“六叔”。

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上千部华语电影。

1967年,与利孝和等合作创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无线电视台)”。日后发展成为覆盖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华人社区的华语电视媒体。

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经常大额捐款给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或其他福利事业。

1977年,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1993年,由香港TVB投资成立的台湾“无线卫星台(TVBS)”开播,打破台湾“老三台”的电视格局,把香港电视管理和制作模式推广到台湾。

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2011年,退休。

2014年1月7日,家中辞世,享寿107岁。

1907-2014生平大事记 邵逸夫影视大亨-

邵逸夫建立影视王国

香港著名的电影业和电视业钜子,教育慈善家邵逸夫,在1月7日于香港去世,享年107岁,是真正的福寿全归。

在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影片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年方19岁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星马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集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

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拍摄第一部华语有声电影

1934年,邵氏兄弟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在港推出。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他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

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间,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

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在邵氏影城拍摄的电影超过1千部,多数“叫好又叫座”。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邵氏拍摄的影片 以 娱 乐 为 主 。邵 逸 夫 领 导 有

方 , 拍 摄 的 影 片都能领导潮流。影

片 种 类 繁 多 , 包 括时 装爱情片、歌舞片、功 夫 片、喜剧片,另有古装黄 梅 调 影片,如:《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貂蝉》。一时又拍摄武侠片,如《独臂刀》、《独臂片王》等等,都风靡一时,票房奇佳。邵氏机构也累积巨额财富,作为邵逸夫慈善捐款的来源。

邵氏机构培养出许多著名影星,包括影帝,影后,另外各类影片的著名导演也多如繁星。

邵逸夫深谋远虑,设立演员训练班培养新人,因此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在 还 没 有 电 视 和 电 脑 的 时 代 , 电 影 是老 少 咸 宜 的 最 佳 娱 乐 。 套 用 邵 氏 的 招 牌 口号,“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使邵氏机构称霸华语影片界50年。

这一切,主要是邵逸夫的心血结晶。

邵氏的影片还突破华人社会,受到其他族群喜爱。尤其是武侠片如《独臂刀》,受到马来人、印尼人和泰国人的影迷追看。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宣传海报

Page 7: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7

本周人物

1965年,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猛的电视业,他与利孝和、余经纬及英资公司合资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选定1967年11月19日正式启播,并由公司最大股东利孝和出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则为常务董事。70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精明的邵逸夫立即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当时曾有人批评他误入歧途,邵逸夫却笑骂由人,我行我素。

1974年,邵逸夫由于贡献突出,获得英女王伊莉苏白二世颁发的CBE勋衔。

1977年,再获英女王赐予爵士头衔。

1980年,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出任香港“无线”董事局主席。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

1997年,在美国拉斯韦加斯迎娶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时年90岁。

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以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授予100万美元奖金。 这项奖金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来百岁诞辰。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十分悲痛,即向中国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

2010年1月1日起,他卸任香港无线电视台TVB行政主席职务,只出任董事局非执行主席。

2011年3月31日,邵逸夫将所持的26%香港电视广播(TVB)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以86亿港元售给李嘉诚密友、富豪陈国强,TVB逾40年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2011年12月31日,时年104岁的邵逸夫卸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辖行政 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时任副行政主 席 的 梁 乃鹏接任主席一职,任期 两年,邵 逸 夫 妻 子 方 逸 华则继续 留 任 副 主 席 兼 董 事总 经 理 。 邵 逸 夫则 获 委 任为 荣 誉 主席。

捧红马来巨星P • 南利

当年邵氏机构与陆佑之子陆运涛主持的国泰机构是竞争激烈的两家电影公司,在拍摄华语片方面固然互争雄长,即使在拍摄马来影片方面同样是壁垒分明。

邵氏成立马来电影制作机构(1947-1969)

,国泰则成立国泰克里斯公司(1953-1972),争夺马来电影市场。两家公司在50年代和60年代拍摄了260部马来影片,是马来影片的“黄金时代”。邵氏捧红了马来传奇巨星P • 南利。当年P • 南利只有26岁,但邵氏却重用他,让他担任演员、导演、制片人、歌星及歌词作词人。他也不负所托,拍摄了多部吃好又叫座的马来影片,他本身也一举成名,成为马来影艺界的一代风云人物,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P • 南利

1965年踏足电视业 设立“邵逸夫奖”

在1980年代,邵逸夫就已经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物。

1985年伊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现时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捐资办学。至今,逸夫教学楼范围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大学、小学等学堂;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达人民币25亿元。

而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及星马一带,邵逸夫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

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亦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

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88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在1994年,邵逸夫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镑,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在中国捐助教育邵逸夫奖(英语:The Shaw Prize)由邵逸夫于2002年11月创立,以表彰在科学学术研究上取得“对人类生

活産生深远影响”的成果的科学家。邵逸夫奖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科学奖项,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首届的颁奖礼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举行。邵逸夫奖基金会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每个奖项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表扬他们近期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及应用上获得的突破成果。如果一个奖项有超过1人得奖,则奖金平分。评选的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人之专业贡献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素及精神文明。它是个国际性奖项,形式与诺贝尔奖相似,原则上仅能授予在世者,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作管理。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宗旨。10年来有58名科学家得奖,主要是欧美人,美国就有32人得奖。华人有6人得奖(2名中国人,4名美籍华人)。

邵逸夫奖

Page 8: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8

今年2月12日,国际媒体监督组织“无疆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依法文简称RSF),全球同步公布“2014年新闻自由指数”。成立于1985年的该组织,设有官方网页http://rsf.org,专门报道各地新闻界消息,多数属于负面,例如记者受逼害、新闻出版受钳制等。RSF网页,公开征求经费赞助,说明用途于媒体相关事宜。

RSF垄断专业数据

这些,对一个媒体监督机构宗旨来说,专业化保护新闻从业员人身安全,并非过分要求,值得尊重和支持。但至于发布新闻自由指数,垄断专业数据,不惜与西方民主自由意识挂钩,以新闻言论自由警察自居,却有商榷余地。

RSF把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2月7日-23日举行),给予“逮捕、威胁和无罪”负面评价,违反了政治和体育分开的原则。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RSF曾推动“中国新闻开发和言论自由”运动,呼吁世界政府首脑,抵制8月8日开幕礼。如此滥用体育项目作为报复施压工具,心态可见一斑。

2014年新闻自由指数,所有排名以一幅地图展示。颜色各有意义:白(良好)、黄(满意)、橙(需留意)、红(有问题)、黑(糟糕),其中白色地区,多处北欧国家。我国和大部分东盟国,都标以红色,也就是代表有问题。至于是什么样的问题?附带的评文中,并无实际提及我国的情况,却打了相当差透的成绩。无从让人知晓,毛病出在何处?

去一年(2013年)指数附带的短评,是这样批评我国的:“大马(145名)有个糟透记录,从2012年的排位下跌23位。尽管人权分子和网络媒体代表使出浑身解数,难抵政府打压行动,显现于4月份被镇压的“净选盟3.0”抗议集会,以及重复的审查工作,危害基本自由权利,特别是讯息获取权。”

(我国2012年排第122名,2013年滑落23名至第145名,2014年再下跌两名列第147。)

话是如此说,2014年我国轮值第13届全国大选,竞选气氛浓厚,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新

媒体,卯足马力为双方宣传拉票,结果朝野旗鼓相当,基本上维持2008年大选情势。而在网络角力方面,民联一方等于是占尽优势,充分利用新闻和社交网媒,几乎让执政党无招架之力。这样“健康”(以RSF的一般要求)发展,理应让我国加分,排位进步,可是情况却不是这样!何解?

现在的新闻自由比马哈迪时代多

这显示评估制度,标准不一,也不一定能反映真相!迷信RSF新闻指数的,必须要正视这类的缺陷!自2002年推行12年以来,我国曾在2006年高居第92名,今年属于“最差”,甚至输给东盟小弟缅甸两个名次。公平地评论,我国现在所享有的新闻自由,远比上个世纪马哈迪掌权时代还多。可是,为何排名从来没有上扬过?

新闻自由指数出炉后,民联资深领袖林吉祥如获至宝,即发表文告以“耻辱中的耻辱”形容。他大泼冷水,对于首相宣称,要让我国成为“全球最佳民主国家”的承诺,比喻为最大的“挫败”。他预言,明年度排名再度惨不忍睹。

网路世界

世界新闻自由指数,只是标明我国下跌两个排位,就迎来

网络上一片哗然吵杂。这个指数代表何种意义?对欠缺一般常识,深入思考能力有限,且盲目接受网络讯息的民众,确实是一道难题。他们失去客观中肯立场,加上某些方面的政治化煽动,不可理喻地做出错误判断,令人感到万分遗憾。

的确,健全的国家体制,必须实现同等的新闻开放和言论自由宏愿,但实质环境中,没有绝对的开放自由可言。《网络世界》于第63和64期,上下两篇探讨如何解读类似报告、厘清排名含义,要求做到严谨客观、理智冷静,避免犯下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谬误。此外,必须遵守一些条件,譬如小心政治化陷阱,不拘束国与国比较角度,尊重学术精神等等。2014年新闻自由指数

新闻自由指数关山渡报告评价须持正确态度

意义何在?

Page 9: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9

美国号称世界民主大国,与民主紧密联系的新闻自由指数,却排第46名,比分别排第22和27的纳米比亚及加纳(非洲国家)不如,为何没有人指责这是“耻辱”?而且,奥巴马总统为何没动静?白宫为何拒绝回应?对立的共和党领袖,为何不大事利用课题,炮轰无能的白宫领导层,却选择保持沉默?

合理的解释是,美国上下不重视这个排名。另一方面,排名起落,朝野自觉各有责任,不是执政一方独立扛起。再如邻国新加坡,东盟国里拥有最稳固经济,可是讲到新闻自由,成绩比我国差,几时轮到我国的在野人物,五十步笑百步,讥讽一番?为什么一向尊崇新加坡的林吉祥,没有指出那是新加坡人“耻辱中的耻辱”?

根 据 R S F 网 页 , 调 查 报 告 的 方 法 论(Methodology)为,根据问卷调查回馈,再用统计学计算得分,最后拟出排位表。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所谓无疆界记者、伙伴组织成员,以及相关媒体专家、研究员、法学家和人权活跃分子。值得一提的是,谁对我国作出评估?RSF并没有说明。这点很重要,如果受访者本身带有偏见,与政府对立,那么数据是否可信赖?

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新闻多元化、媒体独立性、媒体环境和自我审查程度、法律框架、透明度及基础设施6个要点,意

在反映新闻自由度。问卷详细分类,无所不包,也问及政府是否干涉编采方针、政府政策透明度、媒体拥有者资料、政府广告分配、媒体人训练是否存在区分歧视等等。

RSF收集所有答案后,以统计原理打分,从0-100分,越低者为佳。问题是,全部180个国家,若是询问相同的问题,那么,可有兼顾个别的情况、有异他国的国情、突发事件等误差?

譬如我国宪法规定,伊斯兰教地位、马来人特权、皇室地位、非马来人公民权等,都属敏感课题,媒体讳避报道。这是否可视作个案?我国存在多种语文媒体,生态各自有别,问卷考虑了这些特点了吗?又或者某些政治人物,动辄法律诉讼或恐吓起诉报章,是不是也被视为妨碍新闻自由?(显然这些都未受RSF的认真考量。)

RSF于指数报告中承认,有些国家未列入排位表内,因缺少可靠或可证实数据。那么,180个国家的排名先后不就失准了?而且,她强调,新闻自由高下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媒体素质。此外,从2013年开始,指数调查来个大更动,RSF人员亲自处理媒体界有关侵犯人权的统计案例,并把这个标准加入计分制度内,以更为精准。

好了,那些战火蹂躏,媒体人生命轻如鸿毛,如叙利亚、马里、中非共和国等,排位扛大旗,全拜武装冲突所累。我国并非战乱国,除了个别案例,新闻从业员并无受到生命威胁,即使拿笃苏禄军侵略,采访的媒体基本上安全无碍。但如以色列国,曾经在2012年突检行动中,蓄意枪杀两名巴勒斯坦媒体人,并以保安理由长期打压巴人媒体(RSF指数评文有说明)。

当年以色列新闻自由表现,不过跌了20名次(从第92名滑落至112名)。整体成绩比我国亮丽,为何如此?也让人迷惑不解呀!

网路世界

问卷由谁解答是个谜

RSF问卷由谁解答是个谜。虽然有互联网相关部分,却不属于重要的打分项目。那么,我国首相署坚称,目前大马媒体享有史无前例的自由,特别是拥有开放和活跃的网络媒体环境,此外,我国的宽频渗透力极高,那也改变不了排名顺序!何况,我国已经放松《1984年出版与印刷法令》,印刷媒体不必每年更新出版执照。若出版执照撤销,也允许司法审核有关决策。

对我国新闻自由存有异议者,宣称我国存有恶法,打击媒体第四权,例如《煽动法令》、《官方机密法令》、《证据法令》等。但这些执法条文,并不旨在对付媒体人或网络用户,如果担心受到滥用,也必须提出具体证据,证明有无辜者受对付才行,因为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法律!

(日本便因为最近通过新“特定秘密保护法”,严惩洩漏国家机密人士,结果受“严惩”,下降5个名次至第59名。)

近日,再有许多媒体课题被挑起,包括冻结《热点》(最新演变是政府撤回成命),撤销《FZ日报》出版执照(已经带上法庭等待审讯),以及英文商业电台BFM禁播安华专访(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说明,该台违反商业电台执照条件),这些看似破坏新闻环境的举动,双方都各有说法。但因为这样,断定我国新闻自由不济,却是说不过去的!

有人形容,RSF公布新闻指数排名,从积极角度看待,无非是敦促各国政府,面对政治责任,让公民社会获得言论自由,捍卫知情权。但是,如果用西方民主模式,衡量发展中国家环境,那么观点就有所偏颇。美国已经证明,过度满足国家安全需求,可以不惜践踏新闻自由。

一个国家,有心提升新闻自由,朝野双方自然有责任,媒体本身也难辞其咎。我国不少传统媒体惯性思考,画地自牢,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无法向当局据理力争合理权利。而建议中的媒体理事会,却因为多方存在意见而拖延。其实,这个组织若是能结合专业媒体人、政府相关机构、报馆股东、报章读者等,可以扮演重大角色。

政治纷争干扰新闻自由

我国联邦宪法第10条文,保障言论自由基本权益,理应获得各界(包括朝野双方)的尊重。目前的情况为,政治纷争干扰新闻自由,使得媒体(传统或网络)成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工具,情况严重,当然新闻自由也受到一定损害!

总结一句,RSF新闻自由指数排名风波,如果欠缺正确态度,而将这些调查结果全面政治化,恐怕只会沦为一场闹剧,年年上演!

新加坡排名低于大马

这样的评价正确吗?亚洲国家如菲律宾(149名)、新加坡(150名)、中国(175名)、寮国(171名)及越南(174名),个个不如我国。一般人的了解,这些国家的媒体状况,一向来都被RSF所垢病抨击,排位垫底非奇事。但我们来看,为何美国的情况,却彻底的颠覆一般信念,让许多人哑口无言?

RSF特别点名,今次排名变动最大的国家,当属美国,她名次从第13名大幅滑落到第46名。事出有因,追捕“棱镜门”超大窃听风云告密者斯诺登、起诉向“维基解密”网站泄密的美军士兵曼宁,以及秘密蒐集美联社记者与编辑电话纪录等,为美国记大过。这点,我们应该赞扬RSF,不因为美国官方机构赞助其组织基金,而故意徇私隐瞒事实。

美国排名跌幅最大没人说是“耻辱”

Page 10: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10

东马视野

根据政治局势演变推测,下一次的马来西亚第14届全国大选,砂拉越州州选举也将同步举行。

这也就是说从第14届全国大选开始,马来西亚的国会选举和13州的州选举,到时候全都将同时举行,多年来个别举行的砂拉越州州选举从此刻或将走入历史。

上次的第10届砂拉越州州选举是于2011年4月16日举行,而上次的第13届全国大选则于2013年5月5日举行(注明:全国国会选举和州选举同步举行,砂拉越只同步举行国会选举,而没举行州选举,因州选举已提早举行了)。

砂州州选举自1970年起独立举行

回顾1963年9月16日砂拉越参组马来西亚,1969年不幸在西马半岛发生的“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影响了当时正进行中的砂拉越州选举,而后从1970年6月恢复的该州州选举迄今,砂拉越的国会选举和州选举也因此而分开举行。

举例从2001年起的砂拉越的国会选举(跟随全国国和州大选步伐举行)和州选举(没跟随全国国州大选步伐,个别举行)的个别选举时间表:2001年州选举、2004年国会选举、2006年州选举、2008年国会选举、2011年州选举、2013年国会选举。

这显示砂拉越平均每两年多就会出现一次大选,而以往的情况也显示州选举个别举行有利于州国阵,尤其是在野党还处于弱势时,当权的州国阵可在全国国阵的配合下,集中资源把每一场州选战都打得非常漂亮。

不过,随着民联(PR)于2008年和2013年的全国大选连续两次成功否决国阵在国会内一向来所占的三分之二议席数量的多数优势之后,加上民联在雪兰莪州、槟城州和吉兰丹州成为州政府,民联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倍增,可为砂拉越州民联提供更广泛和更丰富的支援,相对拉近砂州民联和砂州国阵原有的势力悬殊差距。

在这样的一种政治局势情况发展之下,砂拉越州州选

举个别举行,对以砂土保党(PBB)为首,并与砂人联党(SUPP)、砂人民党(PRS)、砂民进党(SPDP)合组而成的砂州四党联盟的砂州国阵来说,又是否还是一帖可克敌制胜的万灵丹呢?

纵观现年78岁的第4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丕显斯里泰益玛目卸任,并预计于2013年6月20日之前转任第7任砂拉越州州元首而必须放弃其N51万年烟州选区的州立法议员资格(出任州元首者不得兼任州立法议员),泰益玛目的砂拉越州首席部长接班人,即第五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也就得通报砂拉越州州议会议长拿督斯里默哈莫阿斯菲雅(Datuk Seri Mohammad Asfia Awang Nas-sar)万年烟州议席悬空,以便默哈莫阿斯菲雅通知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该州议席悬空,由选委会安排万年烟州选区举行补选。

第11届州选举或提早举行

如果情况是沿着这样的脉络发展的话,预计第五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或可能提早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之间宣布举行砂拉越州第11届州选举,取得砂拉越州人民的选票委托,让自己成为名正言顺的州首席部长,去除自己是因泰益玛目个人的政治庇荫,才有机会攀上州权力最高峰的一切流言蜚语,也借此清除遭泰益玛目在幕后间接操控之说法,让大家心服口服。

阿德南沙登已强调自己是一个全民州首长,也希望在野党接受他是一个代表全体马来西亚人民,尤其是代表全砂拉越州人民的州领袖。

刚落幕不久的第13届全国大选于2013年5月5日举行,以5年法定任期来计算,第13届全国国会和各州州议会(不包括砂拉越州州议会)的任期届满时间是落在2008年5月间。

因此,政治观察家认为,全国国阵主席拿督斯里纳吉或许可能与第五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来一次协商,讨论把砂拉越州第11届州议会提早解散,让第12届州选举与下一次即第14届全国大选(国会与州议会)同步举行的可行性,也就是从第14届全国大选开始“统筹统办”真正的“全国大选”。

永 中

砂拉越州选

提早举行

Page 11: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11

马兰诺族占全国人口的0.5%

纵观马兰诺人占砂拉越总人口250万人仅仅15万人或约6%,占全国人口2800万人的0.53%。而泰益玛目却有能耐在33年的政治斗争过程中,长期团结砂拉越各族人民,让砂拉越州国阵发挥维护全国国阵继续执政马来西亚的关键角色。

纵观在第13届全国大选,在总共222个国会议席中,由首相纳吉所领导的全国国阵赢得133个国会议席,当中,砂州国阵贡献了25个国会议席,可以说,这25个国会议席是维持全国国阵持续执政马来西亚的救命草。

2008年3月8日的全国国会大选,泰益玛目的儿子苏莱曼阿都拉曼第一次代表父亲守土,出征哥打三马拉汉国会选区并成功中选为国会议员。

因此,如果此次万年烟州选区会因为泰益玛目的辞职(可能为了转任砂拉越州元首)而必须补选的话,转由泰益玛目的长子阿布贝基尔或由其他子女代表出战的话,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典型的马兰诺人选区

由于万年烟州选区是一个典型的马兰诺人选区,马兰诺选民占了约70%,因此,委派一个马兰诺候选人(当然,懂得说马兰诺话也当然比较容易与马兰诺人沟通,也有血浓于水的亲切感)替代泰益玛目并代表砂州国阵出战乃理所当然。

如果到时候真的是由泰益玛目的长子阿布贝基尔或由其他子女代表出战的话,那意味着阿布贝基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砂拉越州首席部长,延续父亲的“政治神话”。

这样一来,马兰诺人在马来西亚总人口2800万人占绝对少数,不过,由马兰诺人所筑起的政治长城却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政局发展,这是一个马来西亚的“政治奇迹”。

根据政治观察家预测,如果泰益玛目的长子阿布贝基尔不在此次的万年烟州选区补选上阵,那也很可能于随时可能来临的第11届砂拉越州州选举上阵,那他依然有机会成为新任砂州首席部长,延续马兰诺政治长城佳话。

东马视野

阿芬迪可能是“黑马”

另一个传言可能代表泰益玛目出战万年烟州选区补选的人是拿督斯里莫哈末阿芬迪诺华威(Datuk Seri Mohd Effendi Norwawi),此君也是马兰诺人,也是前联邦农业部部长、前首相署部长、前砂拉越州达叻区(Dalat)州立法议员,目前也是知名企业机构Encorp Berhad执行主席,也是一个被人形容极为低调的德高望重名人。

随着早前第五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自动透露已和莫哈末阿芬迪诺华威取得电话联络,并透露两人将见面以讨论“一些事情”之后,关心政局者就预测 莫哈末阿芬迪诺华威很可能重返砂拉越政坛,虽然后者强调本身已退出政坛,对当政治人物“没兴

趣”,不过,大家还是把他看成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有机会成 为阿迪南的州首长职接班人。

由于莫哈末阿芬迪诺华威在新闻媒体上的曝光,2014年是木马年,股票市场也宛如买马押注般,一度推高Encorp Berhad的股价,股市交投也活跃起来,看好他是潜能砂州首席部长人选。

根据记录,Encorp的股价于2012年仅仅50仙,2014年2月18日和19日(截至下午3时),股价飙升到1.03令吉,股票升降情况与政治因素挂钩似乎相当明显。

砂拉越州未来的政局发展其实充满变数(虽然有人不这么认为),因为,还有许多内部因素牵动着政局演变,尤其是砂土保党和巫统之间的政治博弈,加上外围因素,何况当权者也不直接言明和表态,犹如让人雾里看花,而有些突发情况的出现或许出人预料之外。

国州大选同步举行节省开销

这样的一次过大选,不仅可节省举办大选的开销和人力,让国阵在继续赢得执政权之后,可专心一志地落实各项政策,不必因政治因素而觉得碍手碍脚。

这尤其是中央国阵政府在执行全国性政策时,又得考虑两三年后可能举行的砂拉越州州选举,是否将因某些全国政策的落实,例如最低新薪金制和削减物品津贴措施等,人民对国阵政府的反应,以免州国阵流失大选选票等。

因 此 , 一 次 过 “ 统 筹 统 办 ” 全 国 大 选可尽量避免国阵遭政治因素捆绑,同时,由于是全国性国会和州议会同步大选,国阵的最大政治对手大马民联也就无法针对某个州

或地区采取大军压境的人海战术,在民联自顾不暇之下,对掌握国家执政资源的国阵来说,可各个击破在野党民联的攻势。

纵观第10届砂拉越州州议会的任期届满时间是落在2016年6月间,而第13届全国国会和各州州议会(不包括砂拉越州州议会)的任期届满是落在2008年5月间,相差了整两年时间,缺了聚焦点。

对此,若首相纳吉真的要一次过“统筹统办”举办第14届全国大选(即包括同步举行砂拉越州州选举)的话,那第五任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沙登就必须提早宣布砂拉越州州选举,这样一来,就可完成一次过举行第14届全国大选的计划。

所以,政治观察家预测,阿德南沙登极

大可能会于2014年或最迟2015年,宣布提早举行 砂 拉 越 州 州 选举 , 为 “ 统 筹 统办 ” 举 行 第 1 4 届全国大选铺路。

担 任 砂 拉 越州 首 席 部 长 职 长达 3 3 年 的 泰 益 玛目 是 砂 拉 越 马 兰诺族(Melanau), 一 旦 其 所 持 有的 万 年 烟 州 议 席悬 空 而 必 须 举 行补 选 的 话 , 泰 益玛目的长子拿督斯里玛目阿布贝基尔,有很大机会获得阿德南沙登钦点,代表父亲泰益玛目出战以捍卫万年烟州议席。

泰益玛目的长子拿督斯里玛目阿布贝基尔

Page 12: 第70期  火箭的务虚,华人的政治气虚

Chinese Weekly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大马华人周刊

12

华人研究

互免签证中国与东盟十国

山 客

自从中国主催的东盟十加一自由贸易区顺利推动以来,中国和东盟十国的各种经贸关系突飞猛进。

人民之间的来往十分频繁热络。

目前,中国是东盟各国最大或次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的贸易伙伴。而这第三大的贸易伙伴十分和谐、融洽,中国不会像和欧,美的贸易那样,时不时就要受到倾销的指控。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强

中国和东盟的经济互補性很强,中国相对的有较雄厚的科技能力,制造业能力,提供给东盟市场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其基建能力更能为东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效率,低建设成本的服务,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东盟的天然资源如矿产、棕油、橡胶、石油、天然气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如电脑硬盘微处理器、电子原件等大量输入中国,如今,传统上和中国有竞争的行业並被中国竞争到倒闭或奄奄一息的行业如纺织、鞋子、家庭用品等,随着近年中国人民币节节上升的汇率、高涨的工资、土地、劳工短缺、不断受到欧美的贸易反倾销措施的威胁等,中国企业已开始把这些行业搬迁到生产成本低于中国的东盟国家。这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最近,数家中国房地产公司砸下重金,超过百亿令吉的(土地加建设费)项目在我国高调的开展。

中国和东盟人口约十九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接近30%。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中国和东盟的往来历史超过千年,而住在东盟十国的华裔约有2千万人,和中国保持着亲密的血缘纽带关系。

凡此种种,将促使东盟十加一的国民往来日益热络频繁。

缅、越、柬、泰与东盟国之间免签证

以前在缅甸、越南、柬埔寨、泰国加入东盟之前,我们要访问那些国家需要签证。自从它们加入东盟,不再要求。如今东盟十国人民往来自由,说起东盟仿佛就是一家亲。

我国在数年前,就曾向中国当局提出互相豁免签证的意见,但不受理。可见签证的要求是中国当局首先要求的。

我在十多年前到过南宁,那是在东盟十加一创立之前。去年再到访南宁一次,恍如隔世。东盟十加一的展览中心,富丽堂皇,不在话下。全市地铁,即将开通,高铁直通全国各大主要区域,高楼林立,交通四道八达。据我当年穷酸,后因地产而成大富豪的中国朋友说:“我不是能干,我是运气好,政府把一块鸟不下蛋的地给了我不久,就碰上了东盟十加一的成立。从此,凤凰就不断来此筑巢。”

从我朋友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见东盟十加一成功的一斑。

中国在和平崛起,和东盟有历史悠久的关系,东盟十加一总部设在南宁。中国是名符其实的老大。因此,中国应主动向东盟八国(新加坡和汶莱国民到中国已是豁免签证了)提出免签证的要求,从而促进东盟和中国人民之间更方便的往来,进而促进国与国的经贸关系。

签证措施困扰着东盟与中国互访者

然而,东盟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来往至今还存在着障疑,那就是签证的问题。这问题困扰着特别是有要经常往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人民。还有如我,不时需要帮助中国友人、亲人到东盟来,替他们处理签证问题的人。

看看中国和东盟各国互相要求签证的措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各国互设屏障,为难对方国民。这些措施包括要申请者有欲访问的国家的公民做担保,缴交数额巨大的担保金。有要申请者先买好往返机票,申请时,机票被没收不退还,收去干嘛?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者要申请者提供银行存款证明,还要去做公证。有者要求申请者必须亲自到大使馆办理签证。如申请者居住距离签证处一千五百里,也就只好三千里路云和月的去办理。而且签证条例,说改就改。今时不同往日,也常常令申请者碰一鼻子灰。最近一位中国朋友在南马,欲申请到东盟某国的签证,由于靠近新加坡的缘故,欲到在新加坡的大使馆办签证,但因为出新加坡也需要签证,因此,须先办到新加坡的签证。然而,该国要求中国公民欲办签证,需提供银行存款证明和往返机票,在中国的银行存摺只有中文,没有英文。因此还要经过翻译,再经法院公证处作公证。如此折腾,所花的费用还高过往返机票。所花的时间比要逗留该国的时间还多了几天。最后,长叹一声,不去也。

诸如此类似的折腾,天天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往来人民间发生。

由于办理签证的过程繁琐,也造就了一些掮客替中国公民办签证,收取不菲费用,也造成贪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