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8
六月底,師父(日慧老和 尚)因感冒發燒不退而住院, 我本不以為意,心想他過幾天 就會平安歸來。不料,七月六 日病逝於台大醫院,令人有如 晴天霹靂般驚慌失措,在難忍 的哀傷中,又聽慧寂師兄說: 慧炬雜誌社欲為師父出專題 報導,希望我能寫一篇紀念文 稿。師父之國學及佛學造詣 十分深厚,非我這等筆拙質 鈍之人所能表達於萬一,然不 得已,只得藉此聊表對浩蕩師 恩的感懷,僅就所聞所學舉其 一二,望讀者福至心靈能得以 窺其全貌。 辭章之學功力深厚 上人自小出身書香世家, 讀《四書》、《五經》,深受 古籍熏陶,氣質非凡,著書立 說用辭典雅,僅《伏心寮聞思 集》其中一篇〈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釋論.僧叡序校註〉即可 知悉師父辭章之學功力深厚。 全篇共有一百十一處註釋,原 文中每一典故或艱深難解處, 皆註明出處或疏通文意;其次 賞析部分,將全文分為八段, 每段段旨亦十分清晰,使人更 能掌握全文脈絡;原文屬駢體 文,句皆駢偶,文辭華麗,由 於文章簡約,辭意深微,令人 難以窺睹堂奧,故師父再用語 體敘述,令人讀之淺顯易懂, 進而了知全篇之旨趣。 綜觀〈釋論.僧叡序校 註〉一文,雖採意譯,然文意 通順、流暢,在譯事上可說具 偉哉!師父! 釋禪鼎 No.531 Sep. 20085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六月底,師父(日慧老和

尚)因感冒發燒不退而住院,

我本不以為意,心想他過幾天

就會平安歸來。不料,七月六

日病逝於台大醫院,令人有如

晴天霹靂般驚慌失措,在難忍

的哀傷中,又聽慧寂師兄說:

慧炬雜誌社欲為師父出專題

報導,希望我能寫一篇紀念文

稿。師 父之國學 及 佛 學造 詣

十分深 厚,非我這 等 筆 拙質

鈍之人所能表達於萬一,然不

得已,只得藉此聊表對浩蕩師

恩的感懷,僅就所聞所學舉其

一二,望讀者福至心靈能得以

窺其全貌。

辭章之學功力深厚

上人自小出身書香世家,

讀《四書》、《五經》,深受

古籍熏陶,氣質非凡,著書立

說用辭典雅,僅《伏心寮聞思

集》其中一篇〈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釋論.僧叡序校註〉即可

知悉師父辭章之學功力深厚。

全篇共有一百十一處註釋,原

文中每一典故或艱深難解處,

皆註明出處或疏通文意;其次

賞析部分,將全文分為八段,

每段段旨亦十分清晰,使人更

能掌握全文脈絡;原文屬駢體

文,句皆駢偶,文辭華麗,由

於文章簡約,辭意深微,令人

難以窺睹堂奧,故師父再用語

體敘述,令人讀之淺顯易懂,

進而了知全篇之旨趣。

綜 觀〈 釋 論 . 僧 叡 序 校

註〉一文,雖採意譯,然文意

通順、流暢,在譯事上可說具

偉哉!師父!

釋禪鼎

No.531 Sep. 2008∣53

Page 2: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偉哉!師父!

備信、雅、達,讀來猶如閱讀

《古文觀止》那般深入淺出。

該 文 乃 敘 述 當 初 僧 叡 參 與 鳩

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經》及

《釋論》之事,除具有文學可

讀性外,亦能引發讀者對《大

智度論》產生探討之興趣。

又,在全文之後,師父唯

恐讀者不知全文精妙處,仍援

引 原 文 精 要 處 一 段 作 感 言 囑

咐,原文如下:

「其為論也,初辭擬之,

必標眾異以盡美;卒成之

終,則舉無執以盡善。釋

所不盡,則立論以明之;

論 其 未 辯 ,則 折 中 以 定

之。」

師父經常說「標眾異以盡

美」,「舉無執以盡善」這兩

句 是 掌 握《 釋 論 》宗 要 之 樞

紐,並 在 文 中 也 詳 論 二 者 之

別。前者「標眾異以盡美」是

■ 今年四月時於伏心寮翻閱《聞思集》

54∣ 雜誌 531期

Page 3: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敬悼日慧長老圓寂特輯

指《釋論.初品》前三十四卷

所說三乘聖者的根、道、果教

法,當時由於部派論議紛諍,

且 大 乘 未 興,龍 樹 菩 薩 乃 以

諸法無自性義,闡釋「緣起即

空,空即緣起」之理,貫通了

聲 聞 法 與 大 乘 法 的 差 異,遂

隨順博採《阿毘達磨》諸論師

之說,其中凡合理者存之,不

合理者則立論辨之。

至 於 後 者 「 舉 無 執 以 盡

善」者,乃指佛說《般若經》的

本懷,為了開顯第一義悉檀,

故《釋論》最後都為了離去一

切見一切執,導入般若波羅蜜

的「無執正道」,因而師父說:

「龍樹宗旨,亦盡在『無執以盡

善』一語之意涵之中。」又讚歎

僧叡說:「此雖寥寥數語,卻畫

龍點睛般指出《釋論》宗要和

論議規矩。」

自忖:何以師父在經論上體

會這麼深呢?世尊及龍樹等諸大

論師思想的精妙奧祕之處,老

人家往往都能深刻領悟,於心

靈上獲得與古聖相交之樂。或

許就如師父所說,古人閱讀文

章,頗重視文字讀誦的抑揚頓

挫,作者的理路思緒,種種情

感全蘊藏於音節變化,遣詞用

句中,這種細膩之處,從誦讀

中,便能得其意境。如今想起

師父曾說,包括他的著作《佛

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都以家

鄉音口誦,或許這也是真正的

原因之一吧!

又 , 回 想 當 初 讀 到 此 文

時,自己幼稚的心裏,除了十

分欽佩師父解讀古文的能力,

也 被 他 深 深 掌 握 般 若 心 要 之

聰慧所感動,心想:若是把這

篇 文 章 投 稿 到 編 輯〈 新 修 古

文觀止〉的單位,幸而添入其

新編之中,或是入選為高中國

文教材,將來若有引起回響之

日,或許龍樹菩薩的《大智度

論》,因而漸漸為社會大眾所

重視也不無可能。如今想來,

其實不論是否有那麼一天,師

父!您已成為千百年來《大智

度論序文》唯一的註釋者。偉

哉!師父!

No.531 Sep. 2008∣55

Page 4: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重視中觀見之修學

《伏心寮聞思集》裏有一

篇〈中論之鑰〉,從中可以窺

得 師 父 在 見 與 行 之 掌 握。有

一回,請問師父如何研讀《中

論》,師父拿下眼鏡,微笑地

說:「 要 先 讀 過《 佛 教 四 大

部 派 宗 義 講 釋 》的 中 觀 宗 之

後,再讀〈中論之鑰〉,才能

看懂《中論》所說之意。」事

後,私下讀了〈中論之鑰〉,

自 以 為 已 經 了 解,不 料 有 一

天,與 慧 澄 師 兄 正 在 安 忍 寮

前 閒 談,師 父 從 樓 上 緩 步 走

下 來,面 帶 笑 容,很 慈 祥 卻

也很突然地問我:「禪鼎!中

觀 宗 一 直 在 破 別 人,別 人 也

可以這麼問:『你中觀只破別

人的宗,那麼,你自宗之宗破

不破呢?』如果是這樣,你怎

麼回答呢?」我當下愣住,啞

口無言。

師父說:「去把《大智度

論 》拿 來,我 教 你 看。」當

下,我 快 速 地 把 此 論 從 書 架

上拿下來,回到師父身旁。師

父打開書中某頁說:「你看這

裏!」我仔細一瞧,就是《釋

論.卷第一緣起論》長爪梵志

的故事。心想這故事我也熟悉

呀!但為何看不出來呢?

長爪梵志因外甥舍利弗隨

佛 出 家,心 中 不 滿,找 佛 辯

論,他對佛說:「瞿曇!我一

切法不受。」

佛慈祥的問:「你一切法

不受,那麼『一切法不受』這

個見受不受呢?」

這時長爪梵志如好馬見到

鞭 影,馬 上 覺 悟 正 道。他 放

下 貢 高 我 慢 心,慚 愧 地 低 頭

沉 思,我 墮 入 二 難─ 回 答

受 或 不 受 都 不 對,我 完 全 輸

了!若是回答受,當場大家都

知道我錯,既然「受」,何以

要說「我一切法不受」;若回

答 不 受,或 許 還 不 易 為 眾 人

察 知 我 的 負 處,所 以 當 下 長

爪 梵 志 就 回 答 佛 說:「 我 一

切法不受,是見亦不受」。

佛微笑地對長爪梵志說:

偉哉!師父!

56∣ 雜誌 531期

Page 5: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敬悼日慧長老圓寂特輯

「 你 不 受 一 切 法 , 是 見 亦

不 受,則 無 所 受,與 眾 人 無

異,那 何 用 貢 高 而 生 驕 慢 心

呢?」長 爪 梵 志 慚 愧 得 不 知

如何回答。因此,深深為佛所

攝 受,就 皈 依 在 佛 陀 座 下,

旋即證得大力阿羅漢果。

師 父 講 解 : 中 觀 不 自 立

宗,唯 破 他 人 所 立 之 宗 的 精

神,就 在 此 一 切 法 不 受,是

見亦不受的「無所受」上,這

是 第 一 義 諦。第 一 義 中「 語

言 道 斷,心 行 處 滅,遍 無 所

依,不示諸法……」因此,凡

有 所 立 便 是 執。這 樣,中 觀

宗自然無宗可立;既不立宗,

有 何 可 諍?中 觀 宗 只 須 就 他

宗的所立,點出其錯即可,而

他宗對中觀宗則束手無策。

偉哉!師父!中觀宗不自

立 宗 的 中 道 無 遮 旨 趣,甚 深

難 解,您 藉 由 一 則 故 事,就

能 如 此 輕 易 又 生 動 地 為 人 點

明,讓 我 終 身 難 忘。這 種 掌

握 任 何 場 合 隨 機 教 導 的 慈 悲

與智慧,真是少人能及啊!

為法忘軀,動人不已

師父原本就為腸疾所苦,

體衰氣弱,民國九十四年第二

次宣講《佛法基本知識》,由

於每回都是用盡心力,體力透

支 甚 巨。記 得 在 課 程 最 後 的

兩三週中,當他老人家講至修

行用功之時,不僅語意真誠悃

切,且自然融入其境,聲音越

來越響,越說越有力,此情此

景讓我深受感動:這樣的說法

幾乎是嘔心瀝血,肺腑盡出,

聞 之 動 人 心 弦,久 久 難 以 忘

懷。然而自此之後,師父體力

就日漸衰弱了。

在講《金剛般若箋註》的

課堂中,師父也有幾句教誨的

話讓人動容,他說:

修行就是為了使心猿意馬的

心歇下來,身心歇下來就不

分別。每天留給自己一點點

時間,讓自己在這忙碌的塵

緣裏面有一點點休息時間,

這樣不好嗎?難道一定要緊

No.531 Sep. 2008∣57

Page 6: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張到最後一口氣嗎?

人在世間,要把名利看淡

些,留一點給別人。自己要

留下一點什麼呢?留一點修

行的清淨之氣還歸於大自

然,說還給大自然,不如說

是還給自己。我們自己本來

就有這份清淨的東西不要,

反而往外拼命的追求那些惡

濁的東西,值得嗎?

「身心歇下來就不分別」,

「留一點修行的清淨之氣還歸

於大自然」這些話聽來觸動人

心,修行不經一番寒徹骨,怎

得梅花撲鼻香,這不是那麼容

易成就的。我以為,老人家的

意思是要我們把一句無意義的

「無」字話頭,時時能舉得起

來,成為清淨無分別慧的一念,

慢慢的令心能相續,讓心住於

道所緣,不只在坐上,在日用中

也盼望我們能加以省察。

正因現代生活忙碌,修行

不易,老人家鼓勵我們在日常

中能繫念道業,並以偈頌「先

當修一念,水到渠自成」勉勵

我 們 慢 慢 的 修,自 然 水 到 渠

成,它 自 會 成 為 一 股 清 淨 的

智 慧 之 法 流,雖 不 是 坐 上 的

功夫,卻也是與法相應之流;

或 者 每 天 抽 空 誦 一 部《 金 剛

經》,將這瓣心香供養於大自

然,還諸於宇宙。若能令此心

於道所緣有力,讓心有所住,

方 不 枉 費 學 佛 多 年。多 年 來

在師父身旁修學,不論在講堂

或餐桌上,這些都是時時勸勉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 有 出 世 的 清 高,又 有 與 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人,亦是一代高僧的典範。偉

哉!師父!請問您超然的智慧

是如何修學來的呢?

憶師恩,淚如水流

記得今年三月間,師父於

講《金剛般若箋註》課後,覺

得「 無 生 法 忍 」之 義 十 分 重

要,而又未說得詳盡,乃擇日

偉哉!師父!

58∣ 雜誌 531期

Page 7: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敬悼日慧長老圓寂特輯

又為大家講解《華嚴經.十地

品》中「無生法忍」之義,讓

我 們 深 深 體 會 您 的 精 神 所 在

與一片用心,在教誨後輩義理

時,若稍有疑問或未盡之處,

則立即更正,從不馬虎。

如今在紀念法會裏,當讀誦

到《華嚴經》中的〈賢首品〉偈說:

一切五欲悉無常,

如水聚沫性虛偽,

諸有如夢如陽燄,

亦如浮雲水中月。……

〈須彌頂上偈讚品〉又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

這 些 在 在 都 是 師 父 常 說

的性空、十喻或無生法忍之法

義文句,當這些經文躍入眼簾

時,便不自覺地憶念師父,感

恩師父,眼淚再度奪眶而出,

如水流般不能自已。師父!您

■ 今年五月四日圓滿講完《金剛經》時之講經神情

No.531 Sep. 2008∣59

Page 8: 偉哉!師父! - towisdom.org.t · 我們的金玉良言。師父喜愛中 觀,嚮往第一峰頭的第一義, 既有出世的清高,又有與人 無爭的淡泊,這正是古時讀書

偉哉!師父!

是菩薩道的嚮往者,無生法義

的追尋者。偉哉!師父!

今年五月您才講完《金剛

般若箋註》,經中最後的偈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才講沒多久,您還闡述此偈是

全 經 的 精 髓,也 是 精 神 的 所

在,更是一條從頭到尾的實踐

大道,不是我們簡單說說就算

了的。可是,您老人家竟然這

麼快就現身說法,讓我們如此

深刻的體會……。

師父!您走了,瀟灑地含

笑去文殊菩薩淨土了!您以無

常法印為我們顯現,以無我法

印為我們加持。作為弟子的我

們 今 後 從 何 再 請 益 受 教 呢?

您的一生由儒家「為往聖繼絕

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胸襟,

轉入佛門,如此深入法義,為

法 忘 軀,鞠 躬 盡 瘁,死 而 後

已,您老人家啟發我們的法身

慧命,如同〈釋論序〉中,僧

叡提到印度人稱讚大乘行者馬

鳴及龍樹菩薩那般偉大:

智慧的佛日已落,

此人使之再照臨!再光曜!

世間已經昏寢多時,

此人把他們喚醒,

令從夢覺!

如今卻如同智慧的佛日西

落,吾等愚昧,不知何時才能

夢覺?

您在最近的這幾個月裏,

接受了弟子的請法,為我們講授

《入中論》,在處理文稿時,即

使病魔來侵,您還是念念心繫於

法。依稀記得,明明當天就要住院

了,您還是在讀稿。如今您匆匆離

去,讓我們陷入無比的哀傷……。

雖然如此,今後仍得振作精神,

牢記您的教誨與志業,努力學習

並延續您遺留下來最珍貴的佛法

釋意,讓有緣人得以同沾法益。最

後,謹祈禱師父您在文殊菩薩淨

土早日證得無生法忍,返迴娑婆

常轉法輪,於世間常住,於苦惱大

海中,觀眾生苦作救度!

不肖徒禪鼎敬書於淨戒寮

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十六日

60∣ 雜誌 5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