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27
第六章: 1)阅读的题材和体裁必须多样化,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养分。 2记叙文: 特点: a) 通过些人写事来 表现主题思想 *记叙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叙述和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b) 有六大要素构成 *6 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也有人将它归纳成 4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 要素:人物、事件、环境 c) 把叙述、描写、 议论、抒情等表 现手法结合起来 *记叙文采用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综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三种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包括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动植物的动态、颜色和变化的描写 *议论必须对突出主题有作用才写 *抒情是作者为某件事所感动,必须把感情抒发出来 方法 a) 通过人物形象的 分析来揭示主题 思想 *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把握才能把课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出来 *捉住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人物在矛盾中的态度、表现和作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环境,细节的描写分析,体现文章的主题 b) 捉住文章线索来 理清课文结构 *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捉住文章的构思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 *探究结构因素,表现记叙形式的结构因素 c) 捉住关键字、 词、句深入理解 课文 *体验文章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 *领悟作者议论和抒情的语言 *探索文章中描写性的语句包括形容语、夸张语 d) 注意读写结合指 导学生由读到写 *学习课文某写法有关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单项练习如写外貌

Upload: st3155j

Post on 20-Jan-2016

28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第六章:

1)阅读的题材和体裁必须多样化,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养分。

2) 记叙文:

特点: a) 通过些人写事来

表现主题思想

*记叙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叙述和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b) 有六大要素构成

*6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也有人将它归纳成 4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要素:人物、事件、环境

c) 把叙述、描写、

议论、抒情等表

现手法结合起来

*记叙文采用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综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三种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包括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动植物的动态、颜色和变化的描写

*议论必须对突出主题有作用才写

*抒情是作者为某件事所感动,必须把感情抒发出来

方法 a) 通过人物形象的

分析来揭示主题

思想

*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把握才能把课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出来

*捉住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人物在矛盾中的态度、表现和作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环境,细节的描写分析,体现文章的主题

b) 捉住文章线索来

理清课文结构

*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捉住文章的构思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

*探究结构因素,表现记叙形式的结构因素

c) 捉住关键字、

词、句深入理解

课文

*体验文章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

*领悟作者议论和抒情的语言

*探索文章中描写性的语句包括形容语、夸张语

d) 注意读写结合指

导学生由读到写

*学习课文某写法有关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单项练习如写外貌

Page 2: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3) 说明文:

*分为 3种:科学知识性的说明文-常识性的说明文、生活常识的、应用性的说明文

*特点:

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一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只有一个。各段的中心,也是为总的说明而服务。

具有科学性 -它要求在说明事物时,力求准确,不夸大,不缩小,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实事求是

-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两点:

*捉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说明的内容要正确,不可虚构

富有条理性 -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

-说明的条理性可表现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确切、简洁、通

俗生动

-语言确切指语言恰如其分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语言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恰当

-语言简洁指用较少的话把较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干净利落

-语言通俗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畅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

*方法:

要把握说明对象及特

*说明对象是指文章说明的内容,分为两方面:具体事物(事物的状态)、抽象事理(事物的本质)

*把握说明对象先从标题入手,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理清结构,分析说

明顺序

*常见的结构形式:

总分式 先概括后具体分说

分总式 先具体说明后概括

并列式 从事物多层面说明

递进式 层层递进说明事物

承接式 一步一步说明事物

*三中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要分析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配图表

*方法恰当可使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复杂的过程变为简单

Page 3: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要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 诗歌教学=诗和歌的总和

特点:

用简练的语言,短小的篇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表现,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含蓄性

具有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人凭借着想象,对事物做出联想、比喻、象征和大胆的夸张,创造出优

美动人的诗歌,抒发思想感情

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诗歌内容集中,表达含蓄,诗人构思时注意语言的精练优美。诗歌的音乐

美表现在有韵律和有节奏

方法:

大体把握诗意 *紧扣诗意,了解诗意-教师从诗歌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诗意

*咬文嚼字,揣摩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捕捉关键词语,揣摩诗意

*深入细节描写,品评诗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的细节描写,有助深刻感受是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诵读出情景-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是要让学生感悟诗中之情,明白诗中之理

*媒体创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给学生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可助学生进

入诗歌意境中

*表演入情景-有些诗歌可让学生扮演诗中人物,以进入诗歌意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描述景物,体会诗人隐藏诗中的情感

*把握诗中表达意象的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朗读吟诵,强化感染-学生反复朗读有助深入体会诗意

5) 寓言、议论文、应用文

寓言 -用故事来寄寓道理文学的体裁、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

-寓言故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议论文 -讨论问题与阐明道理为中心的为文章

Page 4: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明确地表达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应用文 -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来处理日常事务的文章

-有一定的格式

-便条、日记、公函、私函

-可使儿童学习简洁的语言课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6)特点:

寓言 -故事短小、情节有趣、语言精辟、寓意深刻,如画蛇添足

-常用比喻方法,借此喻比、借小喻大如守株待兔

-采用拟人手法,把动、植物人格化,比喻社会上某些人的本质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常用夸张手法,突出社会上某人类的特征,深刻揭示其本质,给于讽刺如掩耳盗铃

议论文 i)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论点=讨论某问题时提出的主张,可以使赞成或反对,但立场必须明确一致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两种:搬事实的是事实论据、引用专家说法是理论论据

论证=论点和论据之间联系起来运用的方法

=直接论证是对于某种主张搬出积极的理由来证明、间接论证=证明对方的论点谬误,巩固自己的论点

ii)议论文的语言鲜明准确、简练到位

-一种论说道理的文章,阐明正面主张,反驳反面意见

-用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来阐明道理

-从词汇方面,成语、典故较多;从句子方面,判断句、设问句较多;从修辞方面看,比喻句、排比句较多

应用文 i)具有一定的格式

-采用比较简便而有醒目的写法,形成一种惯用的格式,必须按照格式写,才合乎规范

ii)应用文的语言力求简明扼要

Page 5: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要求把处理的事务说清楚就可以了、要把语言写的简明扼要,让人容易着重点、了解情况

7) 教学法:

寓言 i)读懂寓言故事,感受寓言形象

-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想象,以帮助学生对寓言故事有完整和清晰的印象

-感受寓言形象主要在于理解寓言里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形象的语言

ii)正确揭示寓意

-引导学生看懂故事后,说出其教育意义

iii)联系现实

-寓言中的讽刺、批评的对象是指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寓言揭示的形象指向现实社会

议论文 i)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把这些工作与语文基本训练结合起来

-讲解分析清楚议论文的逻辑结构

-捉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的讲解,来阐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ii)要密切联系

-议论文是用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来论述道理,所以教学中必须联系具体事例

iii)要重视读的指导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重视儿童读的活动,教师把讲解和朗读结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应用文 i)要交待应用文的性质、作用、范围、格式和写法

-应用文的格式是根据其性质、作用、范围而设,所以必须交待清楚。交待常用的词语如致、光临

ii)应用文是为了处理某具体事务而写,所以牵涉到具体的内容

-如请假信内容包括:向谁请假、为何请假、请假多久

iii)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注意练习应用

-教学时出示实际应用文例子,有助学生联系实际

-注意练习,内容比较简单,个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应用文,该在课堂上就完成练习。书写或做适当的展示

Page 6: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第 7 章

1)小学作文训练分 3阶段:

i)启蒙期-小学一二年级,称为些许哦的起始期

-这阶段的学生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

-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无论是顺序性、完整性,都已日臻完善

-小学生达到一定识字量后,就萌生一种发表欲,把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写话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的知

识经验进行复习、巩固。

-儿童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一切作文教学都得以兴趣为前提。小学生刚接触写作,教师必须呵护其写作欲望和兴趣

ii)过渡期-小学三四年级,称为写作的过渡期

-教师可以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可以让学生不拘文体、不必成文地写

-这时期的作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培植写作的信心

iii)发展期-小学五六年级,称为写作的发展期

-写作内容应着重训练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2)小学生写作经历:取材——构思——表达——修改

3)各方面心理特征

取材 -小学生观察事物的 3方面特征:

a)无意性-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处于初阶,所以观察中注意力容易分散

b)情绪性-儿童观察事物常离开原有的目的,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观察要求毫无相干的方面

Page 7: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c)轮廓性-低年级儿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往往停留于笼统的、大致的观察,不善于观察事物的局部

构思 -这方面是对获取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内在的理性阶段

-发展过程:

i)萌发阶段-学生的所思、所感,尚处于迷茫朦胧状态,其特征是片断性和浅表性

ii)孕育阶段-学生有了写作的突破口,对头脑中有关的情感可以做进一步扩充、延展

iii)定型阶段-对习作有了具体形式的构想后,学生才能进入文字的表述阶段

表达 i)书面语言的发展以口头语言的发展为先导

ii)书面语言的掌握和内容语言的发展相联系

iii)书面语言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修改

4)作文教学的两项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掌握书写技巧,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

5)写话与写作的不同点

写话 写作

*写作的基础,适合一、二年级进行

*重点: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对写话有兴趣

*写话教学的延续和提升

*目的:让学生掌握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的基本能力,并懂得写

Page 8: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可通过看图写话、读课文写话、听故事写话、感受生活写话来

进行

*要写好一句话,学生必须在识字、写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作内容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先决条件

*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建立文章的中心思

想,让学生搜集和组织写作材料,草拟纲要

*多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从阅读中学习多样化的创作手法

6)作文教学的目标:

总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使用各类卡、表格和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掌握书写的技能,以达致创作各种文章的目的

一年级 正确地应用词素构词和看图造句

二年级 正确地书写字词、句子、记叙文和童诗

正确地应用词素构词、完成句子、改写句子和看图造句

三年级 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造各种类型的句子,看图作文,书写记叙文、应用文和童诗

四-六年级 和总目标一样

7)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a)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为了突破学生害怕写作的难点,我们必须认清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自己的所闻、感受和想象

-教师要充分考虑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应该按照既定作文的概念要求学生

b)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写作

-写作内容应该多自由少限制

-低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高年级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作文感情真实

-教师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c)写实、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重

-教师应考虑到借写想象作文,激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Page 9: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写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写想象作文。

d)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8)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达致:

*求真-童真、童趣、童语 *求实-有实在的内容,不空洞,讲实话

*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写自己做想写的

*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写作要写自己的新发现,表达自己的新感受、新想法

9)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重视各个学段在写作要求上的情况:

-低年级的写话、中年级是习作、高年级继续写作

10)作文教学的要则:

a)写话教学

破除神秘感,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入学后,有口头语面向书面语过度,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如果破除写生对写话的神秘感,会使他们觉得写话容易,把日常生活经历高兴、难过的

事写下来

调动情绪,激励参与 -教师应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都把它写下来,哪怕是拼音画图都行

开掘课外阅读,扎好写话基础 -阅读能让学生通过文字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从中得到创作启发

-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词汇、句式,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千方百计,开发写话资源 -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观察大自然,以找寻写话资源

发挥优势,鼓励想象 -不是一开始教学就让他们走进模式、走向技能、放弃自己想象的自由

-要让学生想什么些什么,形式上不加干涉,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

Page 10: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b)习作教学

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教师应将学生引向课外,还学生一片有利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的广阔空间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让学生投入活动——学生畅谈感想)

打破形式与内容上的讲话模

式,鼓励自由表达

-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感受、想象写出来

-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能培养观察力、促进勤动笔的好办法

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习作

的乐趣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以激发习作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相互交换阅读,彼此欣赏写得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在活动中:优等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中等生向优等生多学习、后进生将会成为

师生共同关心的对象

11)林美琴老师提出作文的三大基本能力:

收集资料 精准表达 组织文章

*重点是放在感官开发,以有趣的活动

开发学生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上的感受力,让学生透过五感收集

资料

-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创造力及锻字与

修辞的能力

-训练想象力能让学生运用感官教学训

练获得丰富的材料、构思

-开发想象力,让学生活化文章的内容

-创造力及锻字与修辞的技巧培养学生

遣词用字的能力,写出精准的文字

-让学生关注各类文体的结构,训练学

生组织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重象、议论

文重理、抒情文重情各类文章不同调性

的写作技巧

Page 11: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第 8 章

1)低年级在说话、写话教材的特点:

*教材编排形式多样,以看图写话为主 *内容有教育意义,贴近儿童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说、写同步训练。说得多、说的要求高;写得少、写得要求低,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2)写话教学训练的方法:

扩词写 -低年级教学主要是以字、词积累为主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话时,应捉住这个特点,利用低年级学生丰富的词语,及时进行写话训练

说后写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

-教师结合说话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先说后写

-要注重写好人物的对话,不但要写好语言,还要写好表情、动作、语气

做后写 -教师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游戏或参加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

-做后写,写的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

学后写 -低年级课文里的童话、寓言、故事都是练习学生写话的素材

-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精彩又可以模仿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仿写

看后写 -小学课本中彩色的插图、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都是写话的好材料

-看图写话=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看整体——初步感知、看部分——分清主次、看顺序——理清思路、统领全图——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把图中内容有重点的写下来

Page 12: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3)片段作文训练的类型

模仿性练习 -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一般安排在教学课文段落后,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仿写练习

分解性练习 -通常在大作文前,有意识地将下次作文内容分解几个单项进行练习

-可从文章的结构上进行分解如写开头、结尾、重点段落

直观性练习 -组织活动(观察、比赛)后进行片段素描(不是写成文章)

-素描的对象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为主

感受性练习 -安排高年级学生写体会形式的读书笔记、影视观后感

创造性练习 -通过想象,创造思维进行的片段练习

4)片段作文训练的方法:

写句子 包括用词造句、扩句、缩句、重组词序、改写句子、修改病句的方式

写段落 包括:写人物外貌、神态;写人物语言;写人物行动;写自然景物;写社会生活如大扫除

5)片段作文训练的重点:

制定计划 -要求做到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结合,使每次片段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单一的要求和独特的形式

突出特点 步子小-每次训练,跨度适合学生实际作文水平

目标小-一次寻乱解决一个问题

篇幅小-低年级要求一两句话

时耗小-一次训练在 20分钟内

体现过程 过程包括:

明确要求,激发兴趣、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构思写作,修改成文、批改讲评,总结提高

Page 13: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6) 看图作文的要求:

-依据所提供的画面内容,写出自己观察思考所得,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

-提供画面内容,实际上是限定了写作题材。图或照片是表达活动的出发点。离开了图或照片,另选材料,就失去练习的

意义

7)看图作文的过程:形象视觉——思维及内部语言——书面语言

8)看图作文的指导:

指导学生有序有重点地观察 *单幅图或多幅图都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画面的不同内容,采用相应的观察顺序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观察、把握特点、注意细节

*指导观察宗旨是使学生把握画面的整体意思,边看边想,能用简洁的言语概括画面上的中心

思想和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通过学生交流讨论、相互启发

-所有的想象必须紧扣画面的具体内容,表现出画面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图中的人物

指导学生编拟提纲、养成想

清楚再写的作文习惯

-动笔之前,先拟定适合图意的提纲,包括中心主题、内容的详略和顺序

-单幅图要突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多幅图要注重每幅画之间的过度照应

-要确定好人称,方便叙述

9)看图作文的训练步骤

低年级 中高年级

自由观察,整体感知画面面

细致观察,展开想象

练习说话,掌握句式

指导写话,修改提高

感知画面

研究画面

概括画面

表达画面

Page 14: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10)仿写、改写、续写

形式

仿写 根据范文提供的内容或形式,让学生进

行模仿

i)仿其文-仿用范文的部分语言文字写作

ii)仿其格-模仿文章的结构、布局或写作思路

iii)仿其法-仿照作者的思维方法、观察角度写作

改写 不改变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题材,只改变

原文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培养多样化地

组织材料和灵活地运用表达方式

i)改写文体-从一种文体变另一种文体如:叙事诗—记叙文

ii)改写结构-改变文章叙述的顺序,但不该内容如:顺叙-倒叙

iii)改写人称:更换叙事者的身份

续写 按原文的意图,接续原文的内容情节,

获得新的发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

思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i)篇内续写-原文残缺,让学生续写残缺部分,常见的是提供开头,学生

续写文章后续部分

ii)篇后续写-从结尾处生发,通过想象,续写完整的文章

指导

仿写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范文

-读懂范文才能仿写、对范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深刻理解,仿写才能得心应手

2) 指导学生有重点地仿写

-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捉住范文的特点、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范文

3) 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仿写材料得靠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搜集和积累

-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热爱和体验生活

改写 1) 指导学生把诗歌改成记叙文,要把握文体特点,充分发挥想象

-诗歌:内容概括性强,语言精练,情节跳跃性大

-记叙文:有记叙性和具象性特点,叙述有序而连贯

-改写时,指导学生先按记叙文的要求编列提纲,将诗歌改写为记叙文

Page 15: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启发学生围绕原诗中心,通过合理想象,扩充必要的情节和细节

2) 指导学生进行结构改写成把握原文的叙述顺序,注意转换后的衔接

-让学生懂顺叙和倒叙区别:顺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倒叙=将事情的结局写在前面

-引导学生理清原文的叙述顺序

-改写后的文章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或句

3) 指导学生改写人称,辨别对象、符合叙述的习惯

-弄清原文中的我你他所知的对象

-改写后的人称要准确,不能遗漏

续写 1) 指导学生选准续写后的切入点,顺理成章

2) 指导学生大胆并合理想象,选准原材料的切入点

3) 指导学生续写作文,要做到前后连贯、衔接自然

11)缩写和扩写

形式 指导

缩写-将篇幅较长的文字材料按规定

的要求压缩成较短的短文、主要培

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提炼语言的

能力

-缩段

-缩篇

*指导学生在把握原文要点的基础上,编列缩写提纲

*指导学生根据编写要求,逐段删减或概括-删除次要人物、次要

情节/概括是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

*指导学生简要复述

扩写-把原来的情节简单的短文、故

事扩展成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描

述具体的文章

扩段成篇

扩篇成篇

*指导学生读懂原文,确定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划分原文层次,确定扩写重点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会描述

12)命题作文:

*教师出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材料,安排层次结构,写一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

*帮助家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有系统、规范化的作文训练

*分为 3种: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统一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

Page 16: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规定范围命题作文没有限定题目,题目

由学生自定,只规定表达内容的范围

统一命题作文限定题目,让学生按指定

的题目作文

自由命题作文让学生自由确定题目,自

由选择材料

13)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的步骤:

明确要求——立意——选材——定题——组材——表达

明确习作要求 -提出习作要求,没有限定作文题目

-习作要求:包括了内容和形式的要求

立意 -要学生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为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安排、表达方

式提供了依据和限制

-在立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需确保中心思想是正确、集中及鲜明的

选材 -写作材料大多来自生活中所观察及积累的

-采用课堂讨论方式,通过漫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

定题 指导学生确定题目要注意:

题目要切合文章的内容,文字简洁、醒目

对相同的题材,鼓励学生用上不同的题目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组材 -组织材料包括确定记叙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度应照

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编拟好的作文提纲进行主端口数或全编口述练习,然后指出写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随时给予指点

-写后要认真修改

14)统一命题作文:

*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

*审题:学生只能按指定的题目来写,不能随意该题目

*统一命题的其余步骤和规定范围命题相同

Page 17: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第九章:

1)学会听说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a)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

b)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C)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d)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

2)口头语言特点:

a)词句的发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个别词或多音词过于延长或句子的发音有迟滞,会产生困难和误解

b)在说整个句子时,必须对句子中全部结构进行综合,才能用连贯、恰当的词语表达

C)为了协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思想的考虑必须跑在语言的前面,这才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和完整

D)人在说话时,能听到自己口头发出的声音。这种听觉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在口头语言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E)在人们交谈过程中,许多事物已知或正发生,彼此都清楚,可以意会,不用一一表达出来

3)听说和说话的共同特点:

i)听话比较粗略,分辨理解能力不强

@ 儿童求知欲和表现欲强,但思维未得到充分发展,听话注意力不集中,说话表达也不清楚。

@儿童感知能力处于初期阶段,观察事物较笼统,听话表现较粗略,不能完全理解说话人的意思、不能细致听清全部意思、不

能听清楚言外之意。

@小学生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受客观因素干扰,注意力容易转移,也会影响听话的质量。

ii)说话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语言不够完整

@儿童习惯于说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说话随心所欲,要说什么就说什么

@小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欠缺,表达内容往往带有随意性,他们不注意场合和听众,会说些不该说的话

@语言上表现出凌乱、结巴、残缺、不完整、语义不清

Page 18: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iii)不会利用自己的听觉反馈来调节口语表达的内容

@ 成人说话时:利用听觉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调节

@小学生说话:听到自己口语的声音,但多数不能利用这种反馈信息审视自己的口语表达,不能合理地监控自己的语言表达,

不能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

4)听者和说者的地位:

说者: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语言材料

听者: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

5)听说形成的特征:

a)互动性 听说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语言信息是呈现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参与交际的人得认真倾听、听懂对方

所交流的信息,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双向和多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

b)即时性 听说一开始,思想就必须跟上,大多是现想现说。时间的急迫,就要求听者尽快吧思维转换成语言,听者才能

把对方的话语转换成认知

C)情境性 所谈的话题、交际的对象、交际的场合都是特定的并受情景控制。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言语表达

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D)复合性 听说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复合行为。口语不是简单地念出词句,还得注意声调的高低、强弱、长短,使

语言充满感情色彩;听说不只是听和说能力。

构成听说能力的因素:i)智力因素-思维的敏捷性、快速性、语言组合的准确性

ii)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听说的仪态、习惯

Page 19: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6)听说能力的培养包括:

a)敢于与人交际的勇气及与人交际的愿望

b)具有规范的语言

c)良好的听说态度

d)敏捷的思维能力

e) 快速地语言组织能力

7)听说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中与人达到共识,以解决问题 /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理,发表意见

8)听说教学理念:

a)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c)重视听说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听说能力

9)落实听所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充分理解听说教

学目标的重点

用语规范:讲纯正标准的华文

学会倾听:听人讲话要认真耐心,要能了解把握主要内容

用语文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注意语言美

表达要章法:要求逐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语言要修养:要求逐步做到完整准确,清楚明白,具体生动,语气语调适当

充分理解听说教

学的理念

重视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重视感情的培养

重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Page 20: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10)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听说教学的实施后,希望完成的目标包括: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在讨论中跟别人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

*针对课题发问

*发表意见

11) 听说教学遵循的原则:

a)努力选择适合

学生进行听说训

练的话题

-话题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 / 一定要学生熟悉的,处在学生生活范围内 /可围绕在学校生

活话题:有趣的游戏

-为了引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在选择话题时得考虑:

话题的形象性 低年级学生感知是具体的形象,教师应该避免选择抽象逻辑思维的话题

话题的简易性 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积累

话题的情节性 话题要有连贯的情节,有利于记忆

话题的多样性 把动手做和听说训练 1结合起来进行

b)重视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情境可扣动学生心弦,引导学生学习

营造场面创设情境 教师先营造一个场面,诱导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角色,以最真实的方式进

行训练

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相声、戏剧都是学生最喜欢的表演形式,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c)确保双向互动

的落实

做好互动前的准备 加强互动中的调控 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明目标:目标明确、学有方向,

目标就不会盲目和随意。

提要求:详细和具体的要求,学

生互动就不会感到困难。

做示范:主观形象、具体可感的

示范,学生能从中学到听说语

援助:调动学生生活和语言的积

累,根据听说内容适当提示和补

充语言材料。对学生的听说习

惯、方式、态度进行指点。

诱导:学生遇到疑难,教师可通

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启发学

反馈时可以选择小组上太玄场演

示、汇报,引导学生做好评价。

根据汇报者的情况给予恰当的评

价,好的要肯定、不足的要指出

和分析原因。这个过程教师应该

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打造师生共

Page 21: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言。方式和态度。

分小组:根据训练内容选择意见

相左的学生构成小组,有利于学

生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

批评

生自我解决。

参与:教师加入合作学习的小组

中,成为学生听说训练的伙伴,

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气氛,还能

发现学生在听说训练中的弊病,

现场给于纠正。

激励: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

激励少指责。不要过分挑剔学生

的毛病,评价中学生的优点要讲

足,缺点要讲准。

评的局面。

d)广开锻炼学生

听说能力的渠道

口述见闻 开展活动 争辩问题

组织学生把社会上、家庭里、学

校中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

组织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在

活动前后分享感想和乐趣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

开展话题争辩,让学生在争辩过

程训练听说能力

e)适时提升学生

的听说层次

-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话,让人听得明白

-指导学生依循思路,有顺序地说话,把话说得完整、清楚

12)听说教学的程序:

a)明确听说任务 通过导语、实例提出听说任务,讲明听说具体的要求

b)进入听说情景 要求学生亲历生活实际或投入模拟生活实际情境中,准备进行听说活动

c)操练听说技能 全体学生投入听说操练,单独操练和合作操练相结合

d)评价听说水平 用自评、互评、师评方式评价听说操练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尽可能有针对性

e)扩展听说成果 教师总结训练情况,要求学生课外校外投入相关的听说活动

Page 22: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13)听说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a)听说教学易转

为口语交际教学

*为何听说教学易转为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与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际,语言就是因人类交往的需要而产生

的,最初的沟通形式就是口语。

*听说教学的训练焦点是学生如何听、如何说,课堂上的操作一问一答(学生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

或只说不答乃至只说不听。单纯的听和说,将听话说话当成单项自我式的线型语言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活动,强调了真是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行为。交际的双方

要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焦急的需要不断转换。

*口语交际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

养。

b)应当致力纠正

长期实践中“口

语交际”的 5个

倾向:

重独立,轻联系 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补充的。因此,口语交际不能离开

各个环节独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听讲、朗读、背

诵。教师应提高对口语训练的认识,是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重单纯教学,轻教

学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创设情境就是淡化课

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是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重少数,轻多数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爱与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往往演变成与少部分说话的

局面。教师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称为口语交际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

与者。

重课堂,轻生活 -学生在社会上所占用的时间多于课堂。口语交际要打破封闭的局面,面向社会,

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炼。教师应适当安排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室,

在不同点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沟通。

重仿说,轻自我表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立的见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

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Page 23: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第 10章

1.综合性语文学习-让语文的学习走向多元,不仅仅限制在固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中。

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等课程资源,指导学生自护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

*进行资料的搜寻、整理和研究,形成和展示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

*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实践生活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时代的需要,它实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的相等,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解决问题

*是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加强了语文课程和生活的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突出学生作为学

习主体的地位。

4)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生活化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经验性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个性化课程

-语文教学必须综合各项技能

(听说读写)进行,不要独立

某项技能教学,脱离宇文实际

学习的现实

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的提出,解

放可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走

向了生活和家庭、自然和社会

综合性学习大多以“问题—解

决”和“活动—探究”为载体

充满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学

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

探究、活动、创造和表现

5)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小学生对周围是我和课本知识产生了好奇心和疑问,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

语言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表达观察所得 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即时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也能实现课堂学习与语文活动相结合的

途径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

域的语文学习

除了课室内学习,也要鼓励学校组织其他活动让学生参与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课程的总目标打破了书本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界限,表明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应

该扩展到校外,有能力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

Page 24: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6)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类型:

按设计的主体分类 -教材本位设计:指的是课本本身所编订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进行故事会

-教师本位设计:教师依据学生规划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课题,如栽种豆苗-观察成长过程-记录

-学生本位设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提出的语文学习问题,并自行规划学习活动

按学习方式分类 分为 3种:

-问题—解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运用语文知识来研究问题和解决

-观察—表达: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探究学习

按资源利用分类 可分为利用现在信息技术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以多媒体网际网络为平台的综合性学习,利用图书资料进

行的综合性学习

按成果呈现方式分

分类有:文字表达类、口语表达类、表演类、图片类、演示类

7)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开放性-

突破传统教材教学

的限制

*目的的开放-教学目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下会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和情景都会发生意

料之外的变化,目标难以预测

*内容的开放包括了:

-语文课程内部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开放(听说读写) -语文课程向现代信息技术开放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开放 -语文课程向社会生活开放

自主性-

让师生成为课程开

发和实践的主体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及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实践性-在活动中促

进整体语言学习经

验的形成

*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实践过程的完整

Page 25: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合作性-

实现教师、学生、

家长和社区人员共

同成长

*教师之间的合作

*师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8)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应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包括: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包括:校内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包括: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爱心妈妈”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包括: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寻资料、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推动活动的深入

9)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过程,应考虑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主题来自多方面,如:

@ 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开掘主题

10)小学华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强化沟通和交际能力

*人文性—重视内涵,注重于文教学的内容

语文德育内容的特点:丰富性 小学语文教材容量大,德育内容也丰富。德语系统的各项教育目标都包含在内

语文德育方法的特点:渗透性 教师要运化有方,借助教材传达德育。要传达德育,教师要有正确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教

师在传达德育时,也要注意形式的自然,分寸的适度,和谐的氛围。

语文德育时间的特点:相机性 *相机=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将德育渗透在理解课文的训练

语文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渠

道、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艺术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语文中

构建自己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者统一

Page 26: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包括平时的生活中,处理涉及德育的偶发性事件。

开掘语文德育的渠道: 在推敲词句中渗透德育、在梳理结构中渗透德育、在理解内容中渗透德育

15)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过程,教师扮演重要的作用,可以看成是多种角色的综合:

i)教师:审美的主体——

教学美:教学内容的美

-教师的教授活动导引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审美能力制约着学生的审美质量。

-教师的审美对象不仅是课文,如相关的课外读物都包含了教学内容的美

ii)教师:审美客体——

教学美:教学形态的美

-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道德品质、知识修养、能力结构、心理素质都成为学生的审美

对象

-教师应当把握外在美与内蕴美的统一(外在美:内蕴美的变现形式、内蕴美:外在美的表现

内容)

iii)教师:审美中介——

教学美:教学技巧的美

-教师必须充当审美中介的角色,从美学意义上来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

-教学技巧从 3方面表现出其美: 合适美、娴熟美、人格美

16)创造良好的审美情景-情感的诱发、情感的深入、情感的升华

17)审美方式:

i)感染法 形象感染法 通过实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触动人的情感

情感感染法 教师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情境、语言情景带学生进入审美阶段

ii)鉴赏法 语言的鉴赏 通过诵读、体味、推敲、比较来加强语言的灵感感觉

意境的鉴赏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与物象的形、神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技巧的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成功的写作技巧,体味构成作品的美形态

18)综合性学习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a)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基于语文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整体发展的时代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

对学生的素质的说正题性优化、全面提高

Page 27: HBCL 2103 Nota Ringkas 6-10

b)要努力追求个性发展与和谐

发展的统一

-学生对感兴趣的会积极学习,对不感兴趣的会避之则吉,这种个性是不健全的。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应设置情景,激发兴趣,用心指点,在活动中培养、增强学生的兴

趣。

c)要体现阶段性和渐进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活动,并提出合理的要求

d)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多关注动口、动手、策划能力较弱、缺乏家庭关爱而造成性格孤僻的学生,给与他们鼓励、

关爱,让他们融入进团队中学习

e)要引导学生会员参与 -学习成果是次要,让所有学生参与权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19)专案式学习:

*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

*在教室的辅助下,有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

*学生透过研习一个特定的专题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综合,并透过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地建

构知识,继而学会这个新的题目,而达致学会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