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一起努力...

1
读书 10 读 周刊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责编:李煦 版式:丽菲责校:江洋 快览 疫情之后,让我们为 垃圾分类一起努力 张先锋 话题·文化 把面对面进食的危险变为一场欢宴 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要一起吃饭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39 位全球翻译志愿者“云上”联手 把中国战疫经验传向海外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走出中国近代史》 章开沅 著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本 书收录章先生历年随笔,或考订史实,或品评 文章,或吟咏抒怀,或经世论道,反映出一位 历史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心 路历程,是章开沅先生多年来治学育人思想 和经验的集合,是章先生众多优秀作品中的 点睛之作。 《“大流行”经济学》 蔡昉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考察了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对 中国经济不同方面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 方面分析了“三农”工作、产业和供应链、就业 和民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公共 卫生对策等问题。提出了“走出疫情的人文 经济学”概念:疫情冲击不是单纯的经济问 题,思考宏观政策时应有人文经济视角。 《帝国游戏》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波拉尼奥40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 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 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 探》在拉美文坛引起轰动,而其身后出版的 《2666》更是引发舆论压倒性好评。《帝国游 戏》是波拉尼奥备受瞩目的早期杰作《2666》 创作主题的先声。 《秋园》 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 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 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 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 80 岁的女 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我写了一 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 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 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 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 史的长河。” 《科学家的笔记本》 [英] 杰克·查洛纳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本书涵盖 250 余位科学家、 300 多项发明 创造和著作,收录其画像、产品图片、结构模 型、设计图纸、笔记手稿、专利证书。资料来 自大英图书馆、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英国国 家传媒博物馆、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博物馆、英 国皇家协会、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 馆等十余家机构,展现科学发展史,见证科学 家们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2019年夏季,垃圾分类逐步在全国推行。为配合湖北省 垃圾分类的实施,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及时联络我们“汉派科 学松鼠会”的一帮志愿者,组织编写一本既包含垃圾分类基础 知识,又具有一定中部区域特色,还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指导 垃圾分类的图书。 经过两个多月,湖北乃至全国逐步走出了新冠疫情的阴 霾,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实施垃圾分类也被提上了日程, 5月11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市生活垃圾分 类管理办法》,计划 7 月 1 日起施行。与此同时,本书出版过程 重启。 关于垃圾分类,要从这场疫情说起。今年疫情期间,我是 在武汉度过的,同其他武汉市民一样,经历了抗击新冠疫情的 全过程。初期,我们恐慌、不安、忐忑,甚至有些绝望。我经历 了昔日同事和好友的离去、至亲的“重症”,自己也一度咳嗽流 涕、头昏脑胀,感觉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中期,我们逐渐接受了 疫情生活下的特殊状态,并严格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做 好自我隔离和自我防护;后期,我们看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 北胜则全国胜”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希望;最近,经过武汉市民 核酸检测全覆盖,李兰娟院士一句“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 健康的”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信和力量。回忆这个过程,前言的 思路慢慢清晰了。 经历过上述过程,我们武汉人都习惯了,疫情流行期间, 一是要做好消杀,包括电梯、楼梯、过道等公共环境定期消杀, 家庭门口、厨房、餐厅、卫生间等部位定期消杀。二是严格做 好个人防护,出门必须戴口罩、携带消毒用品,必要时戴手套 和防护镜。外出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回家后首先消毒鞋底, 换鞋,摘掉口罩,把口罩污染面朝里包扎,放入专门垃圾袋,洗 手不少于 20 秒,脱掉外衣,消毒手机、钥匙。三是收到快递、 团购物品等,首先消毒外包装,尽量在进屋之前将外包装放入 垃圾桶,内包装还要再次消毒,然后才可以打开使用。四是社 区严加防范,无论是进出社区扫码、测体温“进出必扫进出必 测”,还是核酸、抗体检测“应检尽检一个不漏”,都习以为常。 这些过程看似繁琐,当时为防疫不得不这么坚持,而形成习惯 以后,这些动作现在做起来一气呵成,自然连贯,已感觉不到 不便或繁琐。有时漏掉了某个环节,还感到像少了点什么,反 而觉得不自在了。 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过程,跟垃圾分类的操作、垃圾分类 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样的吗?我们之前没遇到过像新冠一样 的病毒,对如此严格的防范措施开始是不习惯、抵触,后来逐 渐接受并适应。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也是之前没有经历过 的,一开始也会不习惯、抵触,甚至是反感。相对于防范新冠 病毒,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更简单易行,更便于理解, 也会习惯成自然。 经过疫情的洗礼,我们一定都能够像抗击疫情那样,养成 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作者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生生物博物馆 馆长,此文系作者为《垃圾分类,您准备好了吗》写的序言,本 报刊登时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饭局”演变成一场仪式感 十足的社交剧 《饭局的起源》说,“吃”这种最基本的生物机 能,会演变成一场充满礼节和仪式的华丽社交 剧。就连苏美尔人的聚餐活动,在泥板文书上也 有着生动记录,充分反映那时的宴会已是一种复 杂的活动,奢华的场面和时尚的外来因素体现了 规范的礼节仪态和服饰。 到今天仍然如此。一些简单的会餐就像一出 戏,举杯畅饮或者播放音乐,以咖啡开始,以游戏 结束;在开场和谢幕之间,我们吃的是预先设定 好的一道道带有文化意味的菜肴。父母和孩子的 不同座次和着装,以及饮食的准备,采购与消费 相关的潜在规则,背景音乐,电视或其他娱乐项 目的有无,这些都是饭局的无声礼仪。还有比如 按照节日划分的大餐、生日宴、成人宴、结婚宴, 乃至我们习以为常的三餐,都有着固定的时间和 形式,带有各自的显著特征,都是礼仪的一部分。 毕业几十年后大家热衷的同学聚会也包含着 丰富的社会信息,赴宴的人用各种细节暗示身 份。生日宴则充满礼仪,每个人留意着寿星的一 举一动,只有他坐下后我们才坐下,他开始敬酒 我们会笑而相迎,品尝每一道暗含祝福意义的菜 品。一些交际宴会上,大家怀着各自的心绪站起 来又坐下,盯着最尊贵的人物,想着能否攀上几 句话。 我们受到各种道德框框的限制:性别、年龄、阶 层、种族,人类社会的潜在结构在分享食物的交流圈 中表现,反过来又被这些行为不断强化,于是规则便 一代代传递下去。 今天我们靠分享食物来打发时间,庆祝生命中 的重要时刻,处理事务,确定交际圈子。聚餐时我们 的行为和谈话,体现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现文化,这 让整个世界井然有序。今天的聚餐仍然是人们社会 生活的核心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谁是我们的朋友和 亲戚,谁与我们更加亲密。回过头看看50万年前火 塘边的那次聚餐,不一定奢侈,但也早已具备了现代 社会饮食的一般性质。 动物从聚餐中读出了危险,而人类把危险变为 一场形态奇妙的欢宴。伟大的人类! 有那么几个月,我们不敢聚 餐;如果在一起吃饭,那完全是 过命的交情。后来复工了,上班 族们各自领了盒饭,给自己找个 角落吃完,孤独又安静。安全是 安全,可少了点什么。为什么, 我们那样怀念面对面吃饭、聊 天、吹牛的日子? 因为我们是人类。 《饭局的起源》纵横上下,用 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和生物 学来解释这个问题。 《饭局的起源 我们为什么喜欢分享食物》 (英)马丁·琼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只有我们人类 才会如此热爱聚餐 大约50万年前的一天,英格兰南部上演着这样一幕: 一群人在山坡激烈围猎一匹野马,不断向它抛掷长矛。带 头大哥能力最强,野马身上插的长矛就是他投的;他身边不 少弟兄奋力投掷,也有不少人在偷懒。最终野马还是被放 倒了。 所有人立马放下长矛,拔出身边的鹿角锤打制石器,终 于打制出一把锋利的手斧。有了工具,带头大哥有条理地 屠宰了这匹马。 出过力、没出过力的人们慌不迭地聚集过来,想分得一 些柔软易食的部位。一些年轻的母亲挤进来,央求分得几 块肉,男性们同意了。 整个分食场面静谧和谐,大家合作着把能吃的部位挑 拣出来,切割,扭转,抖动。人群自动分散为不同的小组,分 别去取自己要吃的部位。小组内部成员也分工协作,忙着 把吃的分割得更细致。 “饭局”现场洋溢着吸吮和咀嚼的欢乐气氛。人们并没 有食用最好的肉,最好的都被“打包”带回家再享用。但这 场饭局还是持续了几个小时,让人们感到满足和迷醉。 这个看似遥远的故事的每一个情节,考古学家都基本 找到了切实证据。 50万年过去了,人类饭局的故事好像变化不大。一位 钓鱼爱好者和朋友们钓到不少鱼,大家不管各自水平如何, 战利品都混在一个大桶里。大家回城后想一起分分,还有 的人闻风而动,说想尝尝鲜。他们一合计,干脆组了个饭 局,找了个私厨,把鱼都做了,请所有人来享用。大家边吃 边热烈地聊着天,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家了。 但你回想下动物们是怎么吃东西的?比如牛,多数时 间都在咀嚼牧草,进食时会开辟一块相对独立的地方,避免 与同类的眼神接触,独自安静。孤独而无休止地进食和消 化,这是动物常见的共性。如果你这时走到正在进食的动 物跟前,它们会感到威胁。就连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吃饭方 式跟人也不太一样。寻找食物的时候尚且能合作,一旦要 分食了,就连小黑猩猩都要乞求自己的母亲。当黑猩猩们 为了食物聚在一起时,旁观者能轻易感受到敌意、紧张和暴 力的氛围,不会有人类那样静谧和谐的气氛。 说白了,人类的祖先早已脱离动物的进食共性—甚 至比50万年前更久远,不知何时就形成了特有的面对面的 进餐方式,这种方式似乎是人类最具特色的特征。 饭局的起源 竟然与火有关 谈到聚餐就不得不谈到“火”。可以说,没有 “火”,就没有人类的聚餐行为。 恩格斯说过,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 是“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此言不虚。火首先 让我们不再茹毛饮血,我们学会用火对食物预先 加工,让我们能吸收补充更多蛋白质,我们的大脑 得到高速发展,快速进化。我们也学会围着篝火 取暖了。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不幸的是,它们跟我 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火种珍贵,保存火种成了难题。大家很喜欢 说“借个火”,借走也并不是没有了。寻求帮助,也 拉近了彼此,大家慢慢习惯了聚集在一起。人们 也不断学习与熟人分享资源和能源,甚至与陌生 人分享。 到了今天,我们都喜欢围着热气腾腾的餐桌 吃得尽兴,聊得酣畅;都喜欢去郊外野炊,围着炉 子烤点肉,笑着闹着;也都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有的人家里用不着烟囱,却仍 然做个假的壁炉,看着那团熊熊烈火就高兴…… 这些与“火”相关的人类偏好,已经深深印在了我 们的基因里,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过去的聚集总跟食物相关,而食物有助于交 流,有助于塑造人一生的经历和一整套用餐体系。 人们在一起吃完一顿饭,同时也经历了一次谈话。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确认家庭内部以及家庭之 间的关系,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关系。可以说,我们 的一顿“饭局”,只有 30%是因为进食的需要。 要是有一天,人类再也不聚餐了,永远吃“独 食”,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 《饭局的起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它在书 中是这么客观平实地赞誉人类的聚餐行为: “人类 用餐的不寻常的亲密气氛,来自他们最为精华的 品质,那就是一种与食物本身至少同等重要的用 餐因素,就是无止境的活跃的谈话。”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那句鸡汤—“爱一个人, 就是和他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最起码的,“吃 独食”会少了好多精彩的对话,少了很多很多的 爱。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名作《船上的午宴》,画于 1880 年左右。 上周,由张文宏主编的《2019 冠状病毒病—从基 础到临床》英、法及西班牙文版正式发布。该书详细分享 了中国科学家的抗疫经验和方案,传递了中国科学家抗 疫的声音,介绍了关于如何在医疗机构进行个人防护和 院感控制等热门话题,还特意选编了疫情在我国流行期 间,张文宏教授等发表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的20余篇战 “疫”日记,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对疾病流行的深层思考。 该书中文版于今年3月付梓,电子版免费发布以后 点击量超过5400万人次。张文宏及其团队将该书版权 无偿授予复旦大学出版社,并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其 海外多语种版权免费输出全球。复旦大学出版社与新加 坡世界科技出版社、皇家柯林斯出版社通力合作,在全世 界招募了39位翻译志愿者,用两个月推出三种外文版。 出版方披露,尝试过使用常规渠道进行翻译和海外 版权输出,但是时间无法保证,最后决定向全球招募翻译 志愿者。3 月 27 日晚复旦大学出版社公号发布招募令 后,百余中央和地方媒体予以报道,网络阅读量达6600 万人次,短短四天即收到全球606位志愿者发来的应征 邮件,一些人还发来试译稿,其中英文稿 209 份、西班牙 文37份、法文30份。经过匿名评审和筛选,最终各选出 13 位译者。 “13”这个数字是根据一个月的出版周期来倒推的。 中文版共 26 章,每人承担 2 章,每人每天译 3000-4000 字,一周左右完成译稿,再花一周时间统稿、定稿,其余时 间留给外方出版社;这样可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推 出外文版。 随后组建了 3 种文字的翻译群,译者、作者、本土编 辑和海外编辑聚集在“云端”,高效工作。为确保翻译质 量,按初稿、互校、统稿、定稿四个环节开展工作。7 天 后,所有译者都如期交出初稿;然后组长对初稿进行互 校;互校完成后,交由专家匿名评审选出的最高分译者进 行统稿;统稿完成后,再交由华山医院团队终审定稿。据 海外出版社编辑反馈的信息,三份译稿的质量都得到了 肯定。 目前,意大利语、俄语、德语、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 等语种的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未来会有更多语种的版 本推出。 张文宏在海外版发布会上现身,他说:“为什么疫情 来了,全世界控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国家 在两个月到四个月,整个疾病就可以消失了。……从1月 底出征武汉时,全世界不知道疫情往哪里走的时候,我们 非常勇敢地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比如我说2-4个月中国 的疫情会结束。这不是赌了一把,核心是科学。……应 该把我们的思想、经验翻译成外文输送到全世界,这不是 教育全世界,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做了什么,供你们参考。” 最后他笑言:“我宣布下个礼拜二 (6月9日—读+ 注) 我开诊了,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一楼,挂号费有两种, 我先开诊的是普通专家门诊, 50元,……我的开诊预示着 上海对这个疫情的信心,只要我这个门诊在那里开着,基 本上预示着这个疫情是可控的,如果不可控了,你发现我 这个家伙不看门诊了,我又是在哪里日日夜夜跑不开了。”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ul-2020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垃圾分类一起努力 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要一起吃饭cjrb.cjn.cn/images/2020-06/09/10/09R10C.pdf · 餐;如果在一起吃饭,那完全是 过命的交情。后来复工了,上班

读书10 读 周刊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责编:李煦 版式:丽菲 责校:江洋

快览

疫情之后,让我们为垃圾分类一起努力张先锋

话题·文化

把面对面进食的危险变为一场欢宴

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要一起吃饭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39位全球翻译志愿者“云上”联手把中国战疫经验传向海外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走出中国近代史》章开沅 著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本书收录章先生历年随笔,或考订史实,或品评文章,或吟咏抒怀,或经世论道,反映出一位历史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心路历程,是章开沅先生多年来治学育人思想和经验的集合,是章先生众多优秀作品中的点睛之作。

《“大流行”经济学》蔡昉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考察了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中国经济不同方面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三农”工作、产业和供应链、就业和民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公共卫生对策等问题。提出了“走出疫情的人文经济学”概念:疫情冲击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思考宏观政策时应有人文经济视角。

《帝国游戏》[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波拉尼奥40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轰动,而其身后出版的

《2666》更是引发舆论压倒性好评。《帝国游戏》是波拉尼奥备受瞩目的早期杰作《2666》创作主题的先声。

《秋园》杨本芬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 80 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科学家的笔记本》[英] 杰克·查洛纳 著中国画报出版社

本书涵盖250余位科学家、300多项发明创造和著作,收录其画像、产品图片、结构模型、设计图纸、笔记手稿、专利证书。资料来自大英图书馆、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英国国家传媒博物馆、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博物馆、英国皇家协会、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十余家机构,展现科学发展史,见证科学家们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2019年夏季,垃圾分类逐步在全国推行。为配合湖北省垃圾分类的实施,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及时联络我们“汉派科学松鼠会”的一帮志愿者,组织编写一本既包含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中部区域特色,还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指导垃圾分类的图书。

经过两个多月,湖北乃至全国逐步走出了新冠疫情的阴霾,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实施垃圾分类也被提上了日程,5月11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计划7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本书出版过程重启。

关于垃圾分类,要从这场疫情说起。今年疫情期间,我是在武汉度过的,同其他武汉市民一样,经历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初期,我们恐慌、不安、忐忑,甚至有些绝望。我经历了昔日同事和好友的离去、至亲的“重症”,自己也一度咳嗽流涕、头昏脑胀,感觉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中期,我们逐渐接受了疫情生活下的特殊状态,并严格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做好自我隔离和自我防护;后期,我们看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希望;最近,经过武汉市民核酸检测全覆盖,李兰娟院士一句“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健康的”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信和力量。回忆这个过程,前言的思路慢慢清晰了。

经历过上述过程,我们武汉人都习惯了,疫情流行期间,一是要做好消杀,包括电梯、楼梯、过道等公共环境定期消杀,家庭门口、厨房、餐厅、卫生间等部位定期消杀。二是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出门必须戴口罩、携带消毒用品,必要时戴手套和防护镜。外出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回家后首先消毒鞋底,换鞋,摘掉口罩,把口罩污染面朝里包扎,放入专门垃圾袋,洗手不少于20秒,脱掉外衣,消毒手机、钥匙。三是收到快递、团购物品等,首先消毒外包装,尽量在进屋之前将外包装放入垃圾桶,内包装还要再次消毒,然后才可以打开使用。四是社区严加防范,无论是进出社区扫码、测体温“进出必扫进出必测”,还是核酸、抗体检测“应检尽检一个不漏”,都习以为常。这些过程看似繁琐,当时为防疫不得不这么坚持,而形成习惯以后,这些动作现在做起来一气呵成,自然连贯,已感觉不到不便或繁琐。有时漏掉了某个环节,还感到像少了点什么,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过程,跟垃圾分类的操作、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样的吗?我们之前没遇到过像新冠一样的病毒,对如此严格的防范措施开始是不习惯、抵触,后来逐渐接受并适应。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也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一开始也会不习惯、抵触,甚至是反感。相对于防范新冠病毒,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更简单易行,更便于理解,也会习惯成自然。

经过疫情的洗礼,我们一定都能够像抗击疫情那样,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作者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此文系作者为《垃圾分类,您准备好了吗》写的序言,本报刊登时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饭局”演变成一场仪式感十足的社交剧

《饭局的起源》说,“吃”这种最基本的生物机能,会演变成一场充满礼节和仪式的华丽社交剧。就连苏美尔人的聚餐活动,在泥板文书上也有着生动记录,充分反映那时的宴会已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奢华的场面和时尚的外来因素体现了规范的礼节仪态和服饰。

到今天仍然如此。一些简单的会餐就像一出戏,举杯畅饮或者播放音乐,以咖啡开始,以游戏结束;在开场和谢幕之间,我们吃的是预先设定好的一道道带有文化意味的菜肴。父母和孩子的不同座次和着装,以及饮食的准备,采购与消费相关的潜在规则,背景音乐,电视或其他娱乐项目的有无,这些都是饭局的无声礼仪。还有比如按照节日划分的大餐、生日宴、成人宴、结婚宴,乃至我们习以为常的三餐,都有着固定的时间和形式,带有各自的显著特征,都是礼仪的一部分。

毕业几十年后大家热衷的同学聚会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赴宴的人用各种细节暗示身份。生日宴则充满礼仪,每个人留意着寿星的一举一动,只有他坐下后我们才坐下,他开始敬酒我们会笑而相迎,品尝每一道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品。一些交际宴会上,大家怀着各自的心绪站起来又坐下,盯着最尊贵的人物,想着能否攀上几句话。

我们受到各种道德框框的限制:性别、年龄、阶层、种族,人类社会的潜在结构在分享食物的交流圈中表现,反过来又被这些行为不断强化,于是规则便一代代传递下去。

今天我们靠分享食物来打发时间,庆祝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处理事务,确定交际圈子。聚餐时我们的行为和谈话,体现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现文化,这让整个世界井然有序。今天的聚餐仍然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核心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谁是我们的朋友和亲戚,谁与我们更加亲密。回过头看看50万年前火塘边的那次聚餐,不一定奢侈,但也早已具备了现代社会饮食的一般性质。

动物从聚餐中读出了危险,而人类把危险变为一场形态奇妙的欢宴。伟大的人类!

有那么几个月,我们不敢聚

餐;如果在一起吃饭,那完全是

过命的交情。后来复工了,上班

族们各自领了盒饭,给自己找个

角落吃完,孤独又安静。安全是

安全,可少了点什么。为什么,

我们那样怀念面对面吃饭、聊

天、吹牛的日子?

因为我们是人类。

《饭局的起源》纵横上下,用

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和生物

学来解释这个问题。

《饭局的起源 我们为什么喜欢分享食物》(英)马丁·琼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只有我们人类才会如此热爱聚餐

大约50万年前的一天,英格兰南部上演着这样一幕:一群人在山坡激烈围猎一匹野马,不断向它抛掷长矛。带头大哥能力最强,野马身上插的长矛就是他投的;他身边不少弟兄奋力投掷,也有不少人在偷懒。最终野马还是被放倒了。

所有人立马放下长矛,拔出身边的鹿角锤打制石器,终于打制出一把锋利的手斧。有了工具,带头大哥有条理地屠宰了这匹马。

出过力、没出过力的人们慌不迭地聚集过来,想分得一些柔软易食的部位。一些年轻的母亲挤进来,央求分得几块肉,男性们同意了。

整个分食场面静谧和谐,大家合作着把能吃的部位挑拣出来,切割,扭转,抖动。人群自动分散为不同的小组,分别去取自己要吃的部位。小组内部成员也分工协作,忙着把吃的分割得更细致。

“饭局”现场洋溢着吸吮和咀嚼的欢乐气氛。人们并没有食用最好的肉,最好的都被“打包”带回家再享用。但这场饭局还是持续了几个小时,让人们感到满足和迷醉。

这个看似遥远的故事的每一个情节,考古学家都基本找到了切实证据。

50万年过去了,人类饭局的故事好像变化不大。一位钓鱼爱好者和朋友们钓到不少鱼,大家不管各自水平如何,战利品都混在一个大桶里。大家回城后想一起分分,还有的人闻风而动,说想尝尝鲜。他们一合计,干脆组了个饭局,找了个私厨,把鱼都做了,请所有人来享用。大家边吃边热烈地聊着天,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家了。

但你回想下动物们是怎么吃东西的?比如牛,多数时间都在咀嚼牧草,进食时会开辟一块相对独立的地方,避免与同类的眼神接触,独自安静。孤独而无休止地进食和消化,这是动物常见的共性。如果你这时走到正在进食的动物跟前,它们会感到威胁。就连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吃饭方式跟人也不太一样。寻找食物的时候尚且能合作,一旦要分食了,就连小黑猩猩都要乞求自己的母亲。当黑猩猩们为了食物聚在一起时,旁观者能轻易感受到敌意、紧张和暴力的氛围,不会有人类那样静谧和谐的气氛。

说白了,人类的祖先早已脱离动物的进食共性——甚至比50万年前更久远,不知何时就形成了特有的面对面的进餐方式,这种方式似乎是人类最具特色的特征。

饭局的起源竟然与火有关

谈到聚餐就不得不谈到“火”。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聚餐行为。

恩格斯说过,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是“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此言不虚。火首先让我们不再茹毛饮血,我们学会用火对食物预先加工,让我们能吸收补充更多蛋白质,我们的大脑得到高速发展,快速进化。我们也学会围着篝火取暖了。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不幸的是,它们跟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火种珍贵,保存火种成了难题。大家很喜欢说“借个火”,借走也并不是没有了。寻求帮助,也拉近了彼此,大家慢慢习惯了聚集在一起。人们也不断学习与熟人分享资源和能源,甚至与陌生人分享。

到了今天,我们都喜欢围着热气腾腾的餐桌吃得尽兴,聊得酣畅;都喜欢去郊外野炊,围着炉子烤点肉,笑着闹着;也都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有的人家里用不着烟囱,却仍然做个假的壁炉,看着那团熊熊烈火就高兴……这些与“火”相关的人类偏好,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过去的聚集总跟食物相关,而食物有助于交流,有助于塑造人一生的经历和一整套用餐体系。人们在一起吃完一顿饭,同时也经历了一次谈话。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确认家庭内部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关系。可以说,我们的一顿“饭局”,只有30%是因为进食的需要。

要是有一天,人类再也不聚餐了,永远吃“独食”,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

《饭局的起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它在书中是这么客观平实地赞誉人类的聚餐行为:“人类用餐的不寻常的亲密气氛,来自他们最为精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与食物本身至少同等重要的用餐因素,就是无止境的活跃的谈话。”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那句鸡汤——“爱一个人,就是和他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最起码的,“吃独食”会少了好多精彩的对话,少了很多很多的爱。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名作《船上的午宴》,画于1880年左右。

上周,由张文宏主编的《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英、法及西班牙文版正式发布。该书详细分享了中国科学家的抗疫经验和方案,传递了中国科学家抗疫的声音,介绍了关于如何在医疗机构进行个人防护和院感控制等热门话题,还特意选编了疫情在我国流行期间,张文宏教授等发表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的20余篇战

“疫”日记,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对疾病流行的深层思考。该书中文版于今年3月付梓,电子版免费发布以后

点击量超过5400万人次。张文宏及其团队将该书版权无偿授予复旦大学出版社,并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其海外多语种版权免费输出全球。复旦大学出版社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皇家柯林斯出版社通力合作,在全世界招募了39位翻译志愿者,用两个月推出三种外文版。

出版方披露,尝试过使用常规渠道进行翻译和海外版权输出,但是时间无法保证,最后决定向全球招募翻译志愿者。3 月 27 日晚复旦大学出版社公号发布招募令后,百余中央和地方媒体予以报道,网络阅读量达6600

万人次,短短四天即收到全球606位志愿者发来的应征邮件,一些人还发来试译稿,其中英文稿209份、西班牙文37份、法文30份。经过匿名评审和筛选,最终各选出13位译者。

“13”这个数字是根据一个月的出版周期来倒推的。中文版共 26 章,每人承担 2 章,每人每天译 3000-4000字,一周左右完成译稿,再花一周时间统稿、定稿,其余时间留给外方出版社;这样可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推出外文版。

随后组建了3种文字的翻译群,译者、作者、本土编辑和海外编辑聚集在“云端”,高效工作。为确保翻译质量,按初稿、互校、统稿、定稿四个环节开展工作。7 天后,所有译者都如期交出初稿;然后组长对初稿进行互校;互校完成后,交由专家匿名评审选出的最高分译者进行统稿;统稿完成后,再交由华山医院团队终审定稿。据海外出版社编辑反馈的信息,三份译稿的质量都得到了肯定。

目前,意大利语、俄语、德语、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未来会有更多语种的版本推出。

张文宏在海外版发布会上现身,他说:“为什么疫情来了,全世界控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国家在两个月到四个月,整个疾病就可以消失了。……从1月底出征武汉时,全世界不知道疫情往哪里走的时候,我们非常勇敢地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比如我说2-4个月中国的疫情会结束。这不是赌了一把,核心是科学。……应该把我们的思想、经验翻译成外文输送到全世界,这不是教育全世界,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做了什么,供你们参考。”

最后他笑言:“我宣布下个礼拜二(6月9日——读+注)我开诊了,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一楼,挂号费有两种,我先开诊的是普通专家门诊,50元,……我的开诊预示着上海对这个疫情的信心,只要我这个门诊在那里开着,基本上预示着这个疫情是可控的,如果不可控了,你发现我这个家伙不看门诊了,我又是在哪里日日夜夜跑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