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底的話排版•植字•印刷 超企印刷及傳訊有限公司 香港 新界 將軍澳...

1
排版•植字•印刷 超企印刷及傳訊有限公司 香港 新界 將軍澳 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一樓 一、本刊文章純由各界義工提供稿件,內容並不代表督印人之意見。 二、如欲轉載本刊任何文字或圖片,請事先知會本刊,並請惠寄所登書刊,以作記錄。 三、本刊歡迎投稿,賜稿請詳列姓名、地址及電話以便聯絡,屆時本刊有權刪改內容,如無聲明,稿件概不發還。 四、珍惜此刊,閱後請轉送其他人士,又或將新讀者之姓名、地址、電話及出生年份填表擲交本會,同時並請預先知會該新讀者。 五、本刊荷蒙公益金 贊助部份經費,謹此致謝。義工成員 採訪及撰稿 包括各界專業人士,如中西醫、社工、大學教授、編輯、記者、作家、詩人、漫畫家、攝影家、美容師、收藏家及退休人士等。 發行工作 –– 東區六通拳晨運人士、聖雅各福群會家長義工組、聖雅各福群會松柏會會員、個別社區熱心人士 眾 言 堂 【第五頁】 二○一七年月十五日 二○一七年月十五日 【第四頁】 奕 琪 科技的發達,網路 的進步,令很多不可思 議與詭異神祕的事情, 迅速地彰顯出來。科學 家發明了「天眼」,無疑 是一項偉大先進成就。 衹要有它在,任何細微 的行為動靜、作奸犯 科,無所遁形,更會 一一顯露人前。小至家 傭趁僱主不在時虐待少 主、偷竊家內物品,都 給僱主察覺;大至行走 的江湖大盜和街頭警民 衝突等等危險行為動 作,紛紛一目了然,難 逃「天眼」攝錄。 近日城中熱話, 是一位民主黨成員,報 稱在油麻地的街頭,遭 兩名操普通話口音的人 擄走、禁錮和虐打。事 件立即變得政治敏感 了,真實情況究竟如 何?為什麼惹得公眾恐 慌?跟「跨境執法 」有 關嗎?事件令全 港市民深受影 響,社會陷入疑 惑重重,人心不 安。及後,警方 根據「天眼 」提 供片段,又發展 出另一故事。 執筆之時, 事情發展仍未定 奪,惟仍要多得「天 眼 」,讓大家看到不一 樣的視點,事情可以有 其他可能。惟「天眼 」 終歸是死物,亦有盲 點。我寄望,是真正的 「天眼」顯靈,告訴我們 「人在做,天在看」! 文:阿展媽媽 圖:敏  怡 乍看標題,你可能 已經在暗罵我,男人怎 可以這麼隨便哭起來?大 男人嘛,總要有點威嚴, 捱點苦、吃點虧算甚麼, 辛酸就往肚子吞嘛,何 需哭濕雙眼? 執筆前的一晚,我 因一些事情被掀動了情 緒,在回家的路上,我 一直淚流不止,受到的委 屈一直於心中翻滾,當我 踏入寓所大廈的電梯, 我就忍不住放聲大哭,在 那個小小的空間盡情狂 哭,再帶着一雙淚眼入 屋,再衝到浴室繼續…… 我自小就是「喊 包 」,很容易哭,很少掩 飾自己的情緒,不論是遇 上委屈,還是看了感人的 電影,我都會像黃河缺堤 一樣哭過不停。身邊的成 人說我「無用 」,當時的 我不懂反駁,只記住原來 哭是壞事。 人漸漸成長,哭的 機會也少了,但情緒依 舊常常被觸動,只是因 為有了社會的某些無形規 範束縛,眼淚都只能在 眼眶滾動,不敢輕易掉 下來。再過了一些日子, 我這個「喊包」也逐漸遺 忘該怎樣哭了。 可幸的是,近年我 又重拾「哭」這個嗜好, 當然我並非像嬰兒般常常 大哭大鬧,而是當我的 情緒被觸動時,我就會 讓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 場,宣洩不快,讓自己 重新輸入能量,面對之 後的挑戰。 你或者認為我太懦 弱,但近年科學研究顯 示,男士哭泣有助保持身 體健康。傳統以來,男 性在職場力求上進,希望 名成利就,在家要負起一 家之主的角色,擔子一點 都不輕,專家認為哭泣減 少男士「收收埋埋 」而令 壓力積聚體內,久而久之 會影響心理健康,長遠會 導致抑鬱、失眠等情況, 而一旦積壓的情緒到達 「臨界點」,更可能像山 洪暴發般一發不可收 拾,帶來的後果可能更為 嚴重。 除了有助男士紓解 情緒,哭泣亦有助我們 與身邊人建立人際網絡, 試想想如果你見到相識的 朋友心情不好,你也會 主動上前安慰一下吧!如 果對方哭了起來,就代 表事情嚴重了!所以, 哭泣也是我們向外求助的 訊號,讓我們跟社會產 生連結,從而找到解決 困難的方法,到最後亦 是減輕壓力的良方! 巴打們,下次再想 哭的時候,一於盡情狂 哭吧! 男兒有淚盡情彈 滿滿滿所思 所思 黃翠雲 日本人對死亡有一 套獨特的觀念,與大和民 族的社會倫理,宗教信仰 有密切關係,當你走進東 京一間大型書店,可以看 到一隅獨立的專區:「終 活筆記 」,乃是探討在生 前死後需要規劃的問題, 有感性的抒發,也有理性 和技術的安排,其中不乏 名作家手筆,更受歡迎是 一些平凡人如何記下自己 在生命進入倒數時之總 總。 年前香港也上演過 一部以死亡禮儀師為題材 的電影,拍來清新感人, 觀眾深受感動,其實這個 行業覆蓋之大,已經成 為日本高齡化社會一大產 業,無論如何,就是一 般人的離去也受到應有的 尊重,社會上的配套也足 夠。 香港卻是墓地與靈 灰位也不足,殯葬行業既 被壟斷,一切行禮如儀, 流水作業,大家只能無後 顧之憂接受。 話雖如此,每個人 還是可以在有限的客觀條 件下,保持個人的觀念與 安排,生下來是沒得揀 擇,如何終活卻有很大的 自主性,在於我們怎樣去 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此生還有什麼事教 我惦念,或許就是寫下一 本我的終活筆記。 李錦洪 便退便便言老 言老 邱可珍 好耐 冇試過 打十號 風球喇,居然過幾日又八 號。啲打工仔見打風通常 好開心,因為有假放, 遇啱係星期日扯波就好失 望。我地啲上咗年紀見過 世面嘅,知道溫黛有幾恐 怖,明白乜嘢係「幸福唔 係必然 」,就會多啲居安 思危。 重有,我地啲做阿 媽嘅梗係要識保護自己, 兼教識仔女點樣趨吉避 凶啦。我通常睇報紙有乜 新聞就乘機提醒兩個細 佬,乜嘢千祈係唔好學囉。 今次隻天鴿打到周 圍千零八落,澳門重死好 多人,原來係喺地底停車 場浸死,好淒涼!香港 杏花邨都有浸壞車,但人 冇事。電視見到大浪打到 幾層樓高,真係好可怕。 打到正兼漲潮,冇法啦。 剩係天災冇人禍就算謝天 謝地嘞。 細仔畀個手機上短 片我睇,係個男人頂住架 貨車,點知強風吹 翻架車,梗係磧死啦。 唉,螳臂擋車!所謂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邊有 得逞英雄呢?大水湧嚟重 去地底,邊有得冒險呢? 但係太平盛世,啲 後生就唔識死喇。打風仲 走去行山,搞到要人救, 唉!又好似喺工廠大廈玩 啲乜嘢火焰雞尾酒,搞到 火燭,焗死自己。嗰啲 學生哥,示威完重去慫恿 群眾,爬欄搞破壞,結 果判坐監、留案底。大 好青春,你話幾可惜呢。 唉,要有啲危機意識至得 㗎。 月記 月記 珍 嬸 老友 記見久未 露面的陳 太,殷切地問候,胡小姐: 「你身體冇嘢嘛?咁耐唔出嚟 嘅? 」陳太嘆氣:「冇乜心 機……人老唔夠精力,冇條 件好似後生嗰陣咁周圍 玩……」秦先生:「係咪有心 事?」 陳太:「登六之後我覺 得自己衰老咗好多呀,有次 沖涼洗頭,偶然低頭望個肚, 嘩!見到 D 肌肉挪埋一執, 皺曬皮,好鬼難睇,塊面 D 皮膚又鬆弛,由頭到腳成身 都多咗好多皺紋……成個阿 婆咁,我家陣都唔敢照鏡。」 李姑娘點頭認同: 「六十過後,我都自覺衰老咗 好多,以前患感冒,一星期 就好番,家陣幾個禮拜至能 完全康復。細個由朝到晚打 羽毛球,完全唔駛休息,而 家落街行三兩個鐘,就攰到 不得了。」 「各位女士,人老就係 咁,老化係人生必經階段, 唔開心都於事無補。」陳伯 說。「男人老得慢 D,你梗 係咁講啦。」眾女七嘴八舌, 胡小姐:「我年紀大過曬你 哋,容我分享吓感受,步入 衰老初期,的確有 D 難受, 不過當我肯勇敢接受,積極 面對之後,就可以放下,做 足心理準備去走埋人生最後 呢程。」 受歡 受歡 黃美嫦 西滿滿滿書屋 書屋 岑家雄 每天我從 網絡上「認識」世界不同角落 的新朋友,從他們身上得知 一些令人鼓舞振奮的真實故 事。今次要介紹的是九十七 歲的英籍牙醫查理(Charles Eugster),長居瑞士的他雖剛 於今年四月因心臟病辭世, 但在大家心中活着的是一位 充滿活力的老先生(見圖 ), 大家永不忘懷他的積極人生 觀! 年青時的查理工作繁 忙,沒有時間鍜練身體,退 休後選擇過着活躍的生活, 繼續他喜愛的划船訓練,但 讓他的人生作出真正轉變的 是八十七歲那年,他 赫然醒覺自己過重, 肌肉又不斷流失,於 是决定接受專業教練的各種 訓練。結果他以卓越成績囊 括不少競賽獎項,更被譽為 「世界上最弗的退休人士 」, 他的生活從此變得更精彩。 值得留意的是查理的目 標不僅是全力訓練體能,而 是他不斷為自己訂下新目標, 追求活得精彩的精神。他經 常接受媒體訪問,抓緊每個 機會將理念與人分享,查理 有不少發人深省的金句:「退 休後是人生另一開始 」,「我 們必須將自己循環再用」「學 習新事物永不嫌遲 」!不久前 更完成了《年齡祇是一個數 字 》一書,將過去的經驗分 享,期望成為他人的生活靈 感。 較早時候美國名人講座 邀請他作演講時,他指出現 時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如 果大家老是多吃少動,自己 和社會醫療必然要付出沉重 的代價。他鼓勵大家好好繼 續「工作」,注意飲食,勤運 動,經常保持活躍狀態,活 出精彩每一天。 吳之瑩 危機意識 敢接 願人和月 永雙圓 者之歌 者之歌 調:平湖秋月 詞:冰 虹 全人類再無爭戰,「我哋」共慶中秋美景, 盼望年年團聚有今天, 人間,無憂,無怨, 家家暢聚快樂過天仙, 人瑞見,花香嬌美朗月永圓。 使使廿彿留情 留情 鍾 怡 耆想 耆想 王浩鈞 餘暉 餘暉 鄧駿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排版•植字•印刷 超企印刷及傳訊有限公司 香港 新界 將軍澳 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一樓一、本刊文章純由各界義工提供稿件,內容並不代表督印人之意見。 二、如欲轉載本刊任何文字或圖片,請事先知會本刊,並請惠寄所登書刊,以作記錄。 三、本刊歡迎投稿,賜稿請詳列姓名、地址及電話以便聯絡,屆時本刊有權刪改內容,如無聲明,稿件概不發還。 四、珍惜此刊,閱後請轉送其他人士,又或將新讀者之姓名、地址、電話及出生年份填表擲交本會,同時並請預先知會該新讀者。 五、本刊荷蒙公益金贊助部份經費,謹此致謝。義工成員 採訪及撰稿 包括各界專業人士,如中西醫、社工、大學教授、編輯、記者、作家、詩人、漫畫家、攝影家、美容師、收藏家及退休人士等。 發行工作 –– 東區六通拳晨運人士、聖雅各福群會家長義工組、聖雅各福群會松柏會會員、個別社區熱心人士

眾 言 堂【第五頁】 二○一七年九月十五日 二○一七年九月十五日 【第四頁】

◆ 奕 琪

天眼昭昭科技的發達,網路

的進步,令很多不可思議與詭異神祕的事情,迅速地彰顯出來。科學家發明了「天眼」,無疑是一項偉大先進成就。衹要有它在,任何細微的行為動靜、作奸犯科,無所遁形,更會一一顯露人前。小至家傭趁僱主不在時虐待少主、偷竊家內物品,都

給僱主察覺;大至行走的江湖大盜和街頭警民衝突等等危險行為動作,紛紛一目了然,難逃「天眼」攝錄。

近日城中熱話,是一位民主黨成員,報稱在油麻地的街頭,遭兩名操普通話口音的人擄走、禁錮和虐打。事件立即變得政治敏感了,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為什麼惹得公眾恐慌?跟「跨境執法」有

關嗎?事件令全港 市 民 深 受 影響,社會陷入疑惑重重,人心不安。及後,警方根據「天眼」提供片段,又發展出另一故事。

執筆之時,事情發展仍未定奪,惟仍要多得「天眼 」,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視點,事情可以有其他可能。惟「天眼」

終歸是死物,亦有盲點。我寄望,是真正的

「天眼」顯靈,告訴我們「人在做,天在看」!

相交樂相交樂◆ 文:阿展媽媽

圖:敏  怡 乍看標題,你可能已經在暗罵我,男人怎可以這麼隨便哭起來?大男人嘛,總要有點威嚴,捱點苦、吃點虧算甚麼,辛酸就往肚子吞嘛,何需哭濕雙眼?

執筆前的一晚,我因一些事情被掀動了情緒,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淚流不止,受到的委屈一直於心中翻滾,當我踏入寓所大廈的電梯,

我就忍不住放聲大哭,在那個小小的空間盡情狂哭,再帶着一雙淚眼入屋,再衝到浴室繼續……

我 自 小 就 是「 喊包」,很容易哭,很少掩飾自己的情緒,不論是遇上委屈,還是看了感人的電影,我都會像黃河缺堤一樣哭過不停。身邊的成人說我「無用」,當時的我不懂反駁,只記住原來哭是壞事。

人漸漸成長,哭的機會也少了,但情緒依

舊常常被觸動,只是因為有了社會的某些無形規範束縛,眼淚都只能在眼眶滾動,不敢輕易掉下來。再過了一些日子,我這個「喊包」也逐漸遺忘該怎樣哭了。

可幸的是,近年我又重拾「哭」這個嗜好,當然我並非像嬰兒般常常大哭大鬧,而是當我的情緒被觸動時,我就會讓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宣洩不快,讓自己重新輸入能量,面對之

後的挑戰。你或者認為我太懦

弱,但近年科學研究顯示,男士哭泣有助保持身體健康。傳統以來,男性在職場力求上進,希望名成利就,在家要負起一家之主的角色,擔子一點都不輕,專家認為哭泣減少男士「收收埋埋」而令壓力積聚體內,久而久之會影響心理健康,長遠會導致抑鬱、失眠等情況,而一旦積壓的情緒到達

「臨界點 」,更可能像山

洪暴發般一發不可收拾,帶來的後果可能更為嚴重。

除了有助男士紓解情緒,哭泣亦有助我們與身邊人建立人際網絡,試想想如果你見到相識的朋友心情不好,你也會主動上前安慰一下吧!如果對方哭了起來,就代表事情嚴重了!所以,哭泣也是我們向外求助的訊號,讓我們跟社會產生連結,從而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到最後亦是減輕壓力的良方!

巴打們,下次再想哭的時候,一於盡情狂哭吧!

男兒有淚盡情彈

我中學校友會,每

年春節都有聚會,校友

可携眷參加,而世界校

友懇親大會則五年一

次,去年剛完成的是第

四屆。由

香港校友會理事

們合力完成了這件重要

工程:連續十天時間,

連續六項活動,包括凝

聚八百多校友,六十八

席的晚宴。並把這連串

活動的照片、影片,集

中編輯起來,製成光

碟,留為紀念,把人數

創高峰的勝會,盛筵,

美、醇、笑、樂的光影

保存下來。美、加、澳、

紐、台的校友,聚會後

都各自回家,卻有香港

校友寫下《賀聖朝》暮春

的感受來比擬這次活動。

《賀聖朝》

北宋

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

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

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

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語譯:「斟滿淡綠

色的美酒,請您再住幾

日,不要就這樣匆匆離

去。剩下的三分春色,

二分都是離愁別緒,一

分又充滿了淒風苦雨。

年年都見花開花謝,相

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

讓我們高歌暢飲,不要

談論傷感之事。明年牡

丹盛開的時候,不知我

們會在哪裡相逢?」

我們當「記取眼前

事,珍惜眼前人」。人

生到底仍是快樂的時間

多!

我們同屆的老同

學,也有一個群組聯繫

着,互通音問、茶聚

呢!

老有所思老有所思◆ 黃翠雲

話死知生日本人對死亡有一

套獨特的觀念,與大和民族的社會倫理,宗教信仰有密切關係,當你走進東京一間大型書店,可以看到一隅獨立的專區:「終活筆記」,乃是探討在生前死後需要規劃的問題,有感性的抒發,也有理性和技術的安排,其中不乏名作家手筆,更受歡迎是一些平凡人如何記下自己在生命進入倒數時之總總。

年前香港也上演過一部以死亡禮儀師為題材的電影,拍來清新感人,觀眾深受感動,其實這個行業覆蓋之大,已經成

為日本高齡化社會一大產業,無論如何,就是一般人的離去也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上的配套也足夠。

香港卻是墓地與靈灰位也不足,殯葬行業既被壟斷,一切行禮如儀,流水作業,大家只能無後顧之憂接受。

話雖如此,每個人還是可以在有限的客觀條件下,保持個人的觀念與安排,生下來是沒得揀擇,如何終活卻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於我們怎樣去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此生還有什麼事教我惦念,或許就是寫下一本我的終活筆記。

同心圓同心圓◆ 李錦洪

把想說出來的話藏

在心底,是長者群中一

個普遍的現象。

原因是甚麼各有不

同,試舉一些例子如下:

(一)不想家人擔

心,於是不

把真實的情

況說出來。

例如當事人

出現流鼻水

或咳嗽,當子女叫她或

他前去接受醫生診斷時,

他們總會這樣回應:沒

甚麼事,只是輕微傷風

吧了,很快便沒事的;

實情是想省錢,不願增

加個人或家人的經濟負

擔。

(二)不願意家人知

道自己的健康衰退,身

體不適時總是設法掩飾,

輕輕帶過地說:一把年

紀了,有點小毛病正常

不過呀!身為

子女的,要細

心留意這種現象,如發

現情況並不像他們所

描述的一樣,便得從

速採取行動,以免發

生意外。

有一項心願是長者

很少主動提及的是身後

事的安排採取甚麼形式

進行:土葬、火葬、骨

灰的放置等,身為子女

的,宜適時主動向父母

諮詢,以便

日後按照他

們的意願行

事,讓事主

不用遺憾離

世!

鼓勵長者說出心底

話很重要,但不易!

愛老言老愛老言老◆ 邱可珍藏

在心底的話

好耐冇 試 過打 十 號

風球喇,居然過幾日又八號。啲打工仔見打風通常好開心,因為有假放,遇啱係星期日扯波就好失望。我地啲上咗年紀見過世面嘅,知道溫黛有幾恐怖,明白乜嘢係「幸福唔係必然」,就會多啲居安思危。

重有,我地啲做阿媽嘅梗係要識保護自己,兼教識仔女點樣趨吉避

凶啦。我通常睇報紙有乜新聞就乘機提醒兩個細佬,乜嘢千祈係唔好學囉。

今次隻天鴿打到周圍千零八落,澳門重死好多人,原來係喺地底停車場浸死,好淒涼!香港杏花邨都有浸壞車,但人冇事。電視見到大浪打到幾層樓高,真係好可怕。打到正兼漲潮,冇法啦。剩係天災冇人禍就算謝天謝地嘞。

細仔畀個手機上短片我睇,係個男人頂住架

貨車,點知強風吹翻架車,梗係磧死啦。唉,螳臂擋車!所謂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邊有得逞英雄呢?大水湧嚟重去地底,邊有得冒險呢?

但係太平盛世,啲後生就唔識死喇。打風仲走去行山,搞到要人救,唉!又好似喺工廠大廈玩啲乜嘢火焰雞尾酒,搞到火燭,焗死自己。嗰啲學生哥,示威完重去慫恿群眾,爬欄搞破壞,結果判坐監、留案底。大好青春,你話幾可惜呢。唉,要有啲危機意識至得㗎。

珍嬸月記珍嬸月記◆ 珍 嬸

開學前,學校通

常會舉行家長會,特

別是給一年級的家

長。校方不單會介紹

學校的情況和家長需

留意事項,而最重要

的是協助家長幫學生

適應新校園的環境,

避免因壓力引起情緒

問題。或

許,大家作為

爺爺嫲嫲,將自己在

湊孫的事上定位為玩

孫或照顧出入,但在

長時間陪伴下,孩子

跟身邊同學、老師、

四周環境及你都在

不停互動,你對他的

日常行為和學園生

活,可能是更清楚。

所以,當談到開學及

適應新環境,你也可

以為孫兒幫上一把。

孩子對新校園,

未免因陌生而產生一

些恐懼,那時可以鼓

勵他把不明白的事向

同學、學姐請教,作

為大人亦可透過閱讀

學校通告和向其他家

長交流,這會有助孩

子釋去疑慮。同時,

鼓勵孩子以合宜的方

法認識新朋友,曾經

聽到一位中一生表

示,第一天上學,有

位同學問他小學時全

級考第幾,令他感到

十分奇怪!而且令他

不想再接近這位同

學。

有很多爺爺嫲嫲

分擔了子女照顧孩子

的責任,而因著社會

轉變,當今孩子跟從

前子女成長的環境截

然不同,大家都要認

識新生一代的需要及

照顧教育方法,有需

要的可找相關課程參

考一下。新學

年,爺爺嫲

嫲也一起努力!

老友記見久未露面的陳

太,殷切地問候,胡小姐:「你身體冇嘢嘛?咁耐唔出嚟嘅? 」陳太嘆氣:「冇乜心機……人老唔夠精力,冇條件 好 似 後 生 嗰 陣 咁 周 圍玩……」秦先生:「係咪有心事?」

陳太:「登六之後我覺得自己衰老咗好多呀,有次沖涼洗頭,偶然低頭望個肚,嘩!見到 D 肌肉挪埋一執,皺曬皮,好鬼難睇,塊面 D皮膚又鬆弛,由頭到腳成身都多咗好多皺紋……成個阿婆咁,我家陣都唔敢照鏡。」

李 姑 娘 點 頭 認 同 :

「六十過後,我都自覺衰老咗好多,以前患感冒,一星期就好番,家陣幾個禮拜至能完全康復。細個由朝到晚打羽毛球,完全唔駛休息,而家落街行三兩個鐘,就攰到不得了。」

「各位女士,人老就係咁,老化係人生必經階段,唔開心都於事無補。」陳伯說。「男人老得慢 D,你梗係咁講啦。」眾女七嘴八舌,胡小姐:「我年紀大過曬你哋,容我分享吓感受,步入衰老初期,的確有 D 難受,不過當我肯勇敢接受,積極面對之後,就可以放下,做足心理準備去走埋人生最後呢程。」

做個做個受歡迎的人受歡迎的人

◆ 黃美嫦

談什麼最無私奉

獻,也許你們會讚美

蠟燭,它燃燒自己,

照亮別人;也許你們

會讚美石灰,它不怕

烈火焚燒,脫胎換骨

只為被刷白牆壁,毫

無怨言;你們也許會

讚美小草,它頑強不

屈,不怕風吹雨打,

依然茁壯成長;而我

卻要讚美我們家中角

落裡那個不起眼的垃

圾簍。 新

買的垃圾簍看

起來還是那麼的美

觀,我們總是把廢紙

丟進垃圾簍,有時還

把早上吃的剩飯、殘

渣倒在裡面,但是它

毫無怨言,甚至還為

自己做出了貢獻而感

到高興。大掃除了,

開始打掃衛生,執拾

貯物柜,擦玻璃,認

真的掃着各新舊東

西。打掃過後,堆着

一堆堆垃圾,這時垃

圾簍會毫不猶豫的

說:「把垃圾都倒進我

這裡吧!」不一會

兒,那空空的身子,

一下子就被塞得滿滿

的了,但當看到整

潔、乾淨的家室時,

你卻甜甜的笑了。 

天長日久,由新

變舊,由凈變髒,身

上粘滿了殘渣、墨

水,蓬頭垢面的,但

是你從沒有發出一聲

呻吟,依然默默的挺

立在那個不起眼的角

落裡…… 

垃圾簍是那麼的

平凡,但它那種無私

奉獻的精神是多麼的

可貴呀! 

思索着社會上有

多少這樣的人呢?無

私奉獻,這個詞又有

多少人能真正配得上

呢!文天祥先生有一

名句:「壯心欲填海,

苦膽為憂天」,道盡了

無私奉献的人的承擔

和氣魄,但無私奉獻

的人在利字當頭、總

求私利的社會,真的

成了和廢物同處的垃

圾簍。朋友們你愛無

私奉獻的垃圾簍嗎?

你願當無私奉獻的垃

圾簍嗎?謹向

就是受盡迫

害、不公義卻還無私

奉獻為社會、為人群

堅持的「垃圾簍」致最

崇高的敬意,因你,

在醜惡中彰顯美善。

三味書屋三味書屋◆ 岑家雄每天我從

網絡上「認識」世界不同角落的新朋友,從他們身上得知一些令人鼓舞振奮的真實故事。今次要介紹的是九十七歲的英籍牙醫查理(Charles Eugster),長居瑞士的他雖剛於今年四月因心臟病辭世,但在大家心中活着的是一位充滿活力的老先生(見圖),大家永不忘懷他的積極人生觀!

年青時的查理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鍜練身體,退休後選擇過着活躍的生活,繼續他喜愛的划船訓練,但讓他的人生作出真正轉變的

是八十七歲那年,他赫然醒覺自己過重,肌肉又不斷流失,於是决定接受專業教練的各種訓練。結果他以卓越成績囊括不少競賽獎項,更被譽為

「世界上最弗的退休人士」,他的生活從此變得更精彩。

值得留意的是查理的目標不僅是全力訓練體能,而是他不斷為自己訂下新目標,追求活得精彩的精神。他經常接受媒體訪問,抓緊每個機會將理念與人分享,查理有不少發人深省的金句:「退休後是人生另一開始」,「我們必須將自己循環再用」「學

習新事物永不嫌遲」!不久前更完成了《年齡祇是一個數字》一書,將過去的經驗分享,期望成為他人的生活靈感。

較早時候美國名人講座邀請他作演講時,他指出現時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如果大家老是多吃少動,自己和社會醫療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他鼓勵大家好好繼續「工作」,注意飲食,勤運動,經常保持活躍狀態,活出精彩每一天。

◆ 吳之瑩

幫助孫兒適應開學

無私奉獻

危機意識

勇敢接受

願人和月永雙圓長者之歌長者之歌調:平湖秋月詞:冰 虹

全人類再無爭戰,「我哋」共慶中秋美景,盼望年年團聚有今天,人間,無憂,無怨,家家暢聚快樂過天仙,人瑞見,花香嬌美朗月永圓。

精彩每一天

珍惜眼前人

上個月一連打兩個

風,香港和澳門都被吹

到一團糟。從電視看到

近海地方一個個洶湧的

大浪、和一座大廈沒收

好的抹窗吊橋被狂風吹

得空中亂舞,撞毀了大

廈的窗戶及外牆,真是

看得驚心動魄,膽戰心

驚。

再看澳門一幕幕的

重災景況,救援人員和

災民的一臉惶恐,更是

使人醒覺,即使我們每

日在廿一世紀

的大都會中,

四周都是文明

科技的產品,

高聳的摩天大

樓,整個石屎

森林給人一種絕對安全

的牢固感,原來一切都

只是一種錯覺。我們其

實和遠古的原始人分別

不大,當大自然平平靜

靜時,我們彷若個個安

居樂業,以為我們掌控

了一切,要光就有了光,

要水就有了水!誰知等

到大自然突然向你咆哮

一聲,我們又彷彿數萬

年前的穴居人一樣,發

覺人類原來還是十分渺

少。

操控了自然?只是

我們腦中的幻想。

字裡留情字裡留情◆ 鍾 怡

忽發耆想忽發耆想◆ 王浩鈞

餘暉無限好餘暉無限好◆ 鄧駿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