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一片丹心映警徽epaper.bingtuannet.com/pc/att/201911/29/863356bf-d... ·...

1
5 援疆 新闻线索邮箱:[email protected] 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周刊 2019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赵华电话:0991-5509362 视觉:石磊校检:王元元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我深 爱着兵团这片热土。”11 月 1 日,山东省 援疆干部、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委员、政 治处主任李恩来看着办公室窗外的白 杨树,深情地说。 2017 年 2 月,李恩来满怀热忱,远 离故土亲人,来到万里之外的兵团开展 援疆工作。从山东到新疆,从机关到基 层,从“小家”到“大家”,李恩来用自己 的热血和激情,诠释了一名援疆干部的 使命和担当。 李恩来和妻子都是公安民警,作出 援疆的选择,在这样一个双警家庭实属 不易。“我的儿子两岁半了,我要来兵团 的那年,其实家里非常需要我,但是得 知我要来援疆,妻子和父母给予了理解 与支持,让我非常感动。”李恩来说。 来到兵团,李恩来主动要求到十二 师公安局工作。“既然来了,就要好好锻 炼自己,做最大的贡献。”李恩来说。 十二师公安局两个最远的基层派 出所交河西派出所、北亭派出所分别位 于高温炙烤的吐鲁番和塔克拉玛干大 沙漠边缘。李恩来将自然条件的艰苦 作为磨炼他吃苦耐劳品质的磨刀石,主 动申请将这两个派出所作为党建联系 点,一有时间,他就到派出所与民警一 起值班、出警、备勤。“干工作就要到基 层去,在基层的环境里才能更好更快地 成长。”李恩来说。 离家万里,总会想家。每天睡前, 来不及和家人视频通话,李恩来就会看 看手机相册里家人的照片,想到家人的 鼓励,心里就踏实一些。连着3年的中 秋节,李恩来都主动与家在新疆本地的 同事换班,让同事尽量能回家与家人团 聚。“节假日值班,让自己忙起来,就不 会那么想家了。作为援疆民警,我所能 做的、所付出的,与兵团的民警相比还 差得很远。”每当说起这些事,李恩来都 谦虚地摆手。 对口援疆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有一 个框架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来到兵团, 李恩来准确牵住援疆工作的“牛鼻子”, 积极协调山东省公安厅与十二师公安 局签订了《山东省公安厅对口支援兵团 十二师公安局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明 确了干部互派、交流考察、送教上门、专 项培训、警务合作、物资支援 6 方面交 流协作内容,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常态 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鲁兵警 务合作新局面。这是十二师公安局首 次与省级公安机关开展警务协作。 “在《框架协议》的引领下,山东省 公安厅相关业务处(总队)、青岛市公安 局、淄博市公安局等单位先后多次与十 二师公安局开展警务交流协作,为十二 师公安局的各项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 力。”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 茜说。 在十二师公安局工作期间,李恩来 先后分管政治处、办公室、指挥中心、装 财科、法制支队等部门,高标准完成局 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并主动承担了许 多急难险重的任务,将山东省公安厅先 进工作理念带到了兵团,不断推动促进 各项分管工作水平提升。 李恩来将十二师公安局民警业务 能力的提升作为比资金支持更重要、更 基础、更长远的工作来做。根据十二师 公安局的实际工作需求,在他的协调 下,2018 年 11 月,山东省公安厅选派 2 名扫黑除恶工作专家赴疆送教上门,指 导扫黑除恶重点案件办理;2018年7 月,山东省公安厅选派潍坊市公安局8 名交警和 7 名网安、法制、经侦、信通、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骨干民警来十二师 公安局工作一年,帮助组建十二师公安 局交警支队,并援助价值20万元的交 警装备。 除了“请进来”,李恩来还积极推动 业务民警和骨干“走出去”学习先进经 验,两年来共选派23批77名业务骨干 参加山东省公安厅举办的情报信息研 判、刑事侦查、技术侦察、网络安全、警 务保障、信息通信等各类专项培训班, 为十二师公安局业务水平的提升注入 了新鲜血液。 来到兵团,李恩来主动参与到“民 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中,在遥 远的边疆,他也有了心贴心的亲戚。“我 的亲戚叫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你看, 这是我和亲戚一家的合照。”李恩来拿 出手机给记者展示。 第一次走进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 的家,李恩来感受到了最朴素的情感。 “他家非常破旧,但是我一进门,他们一 家人就用温暖的微笑迎接我,还端出过 节才舍得吃的牛羊肉招待我,让我非常 感动。”李恩来说。吾吉买买提·图拉麦 提打零工,没有固定收入,妻子吾吉买 买提·布阿西没有工作,女儿古丽·吾吉 买买提还在上学,妻子的弟弟一家也在 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家常住,一家人 生活十分拮据。 了解了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家的 情况,李恩来便经常去他家,帮忙干活 儿、聊聊家常,还不忘及时宣传法律法 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了保障吾 吉买买提·图拉麦提一家的生活,李恩 来自费送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去学习 驾驶技术,并帮助吾吉买买提·布阿西 找到了一份保洁的工作。得知古丽·吾 吉买买提因为家庭困难几度面临辍学 后,李恩来坚持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 出300元钱资助孩子,鼓励孩子好好学 习。 “结一门亲戚,多一份情谊。我会 尽己所能帮扶亲戚,让他们通过我感受 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李恩来把自己当 作一粒石榴籽,在民族团结中践行着自 己的援疆诺言。 3年来,李恩来被兵团精神激励 着、感动着,也自觉做兵团精神的践行 者、承载者、传播者。从省厅机关到兵 团基层,他用理想信念和坚持坚守证 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民警,更是一名 合格的兵团人。 援疆 3 年,李恩来忠诚如一,履职 如一。“在他的身上展现着无论在东 部还是西部,共产党员只讲奉献的可 贵精神;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不管前 线还是后方,人民警察维稳先锋的热 血激情;在他的笑容里流露着这一代 青年不负时代,不管在‘小家’还是 ‘大家’都具有的担当定力。”十二师 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陈国 军说。 一片丹心映警徽 —记十二师公安局援疆干部李恩来 兵团日报记者 徐彤彤 通讯员 段广宇 淮安市援疆干部帮助七师受灾的 葡萄种植户采摘葡萄(摄于 9 月 7 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西安 摄 淮安市援疆医生、七师医院副院 长李明超博士(左二)在为七师医院医 生讲解脑梗取栓技术(摄于 2018 年 5 月 16 日)。 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摄 七师一二三团中学援疆教师薛仕扣(左)在“薛老师工作室”开展教研展示活 动(摄于 3 月 27 日)。 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摄 践行初心使命 践行初心使命 情润第二故乡 情润第二故乡 —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 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通讯员 杨冰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干部按照淮安市委 和七师党委的部署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活跃于七师经济、文教、卫生等各个领域,把智慧、力 量和爱心奉献给七师,向淮安市委、七师党委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心系七师 扶贫帮困暖心田 8 月 23 日,七师 5 个团场遭受历史 罕见的雹灾,受灾面积 22.91 万亩,受灾 职工6696人。雹灾发生后,淮安市全 体援疆干部分为4个慰问小组,先后来 到一二八团、一二九团、一二三团、一二 六团,看望慰问40户受灾严重的职工 家庭,送去了 5.2 万元慰问金和面粉、清 油、月饼等慰问品,把党的温暖和淮安 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七师受灾职工的 心坎上。 为了帮助受灾职工将损失降到最 低,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组织全体援 疆干部来到一二八团七连受灾职工蒲 新峰的葡萄地里,帮助他采摘葡萄,购 买受损葡萄 32 件。看着淮安援疆干部 头顶烈日、忙碌采摘葡萄的身影,蒲新 峰激动地说:“感谢师、团党委的关怀, 感谢淮安人民!”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中,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 干部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援疆工作的激 情和动力,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无私奉 献、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援疆干部人才 队伍,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将主题教育落实到 为民服务中,为谱写好援疆崭新篇章 注入强劲动能。 天山雪松根连根,淮安、七师一家 亲。在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的牵线搭 桥下,淮安市红十字会、结对县区纷纷 向受灾职工伸出温暖之手,捐款帮助受 灾职工抗灾自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开展以来,淮安市援疆干部按照淮安 援疆前方工作组提出的“把七师当故 乡,把淮安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七师 困难职工的心坎上”的要求,在积极投 身七师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始终把 援疆工作同走访慰问、扶贫帮困、捐款 献爱心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为失学儿 童送去助学款,为重病职工送去慰问 金……把淮安人民的无私大爱及时送 到困难人群心中,为七师和谐稳定、持 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送医送教 倾情倾力“传帮带” 8 月 31 日,七师医院组织 8 名淮安 市医疗专家赴一团开展“爱在七师”巡回 义诊活动。淮安市援疆医生戴上听诊 器,拿出血压仪、血糖仪,为 300 多名职 工进行了常见病、慢性病检查。 医疗和教育,都是与职工生活密切 相关的大事,也是淮安市对口支援七师 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中,淮安市援疆医疗专家每 周六、周日巡回送医送药到连队,让职工 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 务。淮安市援疆教师经常上公开课,与 七师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发挥“传帮带”作用。 援疆教师薛仕扣在一二三团中学成 立“薛老师工作室”,通过课堂教学指导、 教学课题研究、开展教学交流等方式,和 该团中学教师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讲解自己的教学心得,传播新 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该校教师教育观念、 方法得到转变,着力打造一支教育教学 骨干人才队伍。 援疆医生郑翔翔在义诊活动中,每 到一个团场,在向职工普及健康知识的 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专业医疗技术给职 工进行健康检查。一次,郑翔翔为一位 40多岁的女职工体检时,发现她患有乳 腺肿瘤,立即建议她住院治疗。随后,这 位女职工来到医院,郑翔翔帮她办理住 院手续,及时进行了手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 展以来,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把更多的 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教育援疆、医疗援疆 中,与七师一起打造更好的教育和医疗 服务。援疆教师与七师教师经常开展教 学研讨,双休日放弃休息,送课送教进团 场巡回交流,授课 100 多堂,将 20 多名 年轻教师培养为教学能手。在七师医院 和中医院挂职的 16 名援疆医生共开展 学术讲座、进行业务培训 50 余次,实施 或指导手术409例,填补诊疗技术空白8 项,累计义诊 2000 多人,让职工享受到 优质的医疗服务。 团县互动 “小援疆”彰显大爱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中,在七师各团场挂职的11名淮安 市联络员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各展所 长做好“小援疆”自选动作,实施了一 批批“小援疆”项目,兴办了一件件民 生实事,使淮安市县区、园区到对口团 场交流交往全覆盖、常态化。 淮安市援疆干部、一二八团招商 局局长潘立军,积极促进一二八团与 淮安市洪泽区交流交往,争取援建资 金支持该团民生项目建设,洪泽区先 后援助 200 多万元帮助一二八团改造 老旧小区、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 等;设立“洪泽湖助学金”,助力教育事 业发展;促成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与一 二八团康盛里社区结对,争取援建资 金 5 万元用于康盛里社区的惠民设施 建设。 淮安市援疆干部、奎东农场招商 局局长吴坚立足“第二故乡”,牵好 线、搭好桥,积极推动淮安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与奎东农场深度融 合,争取 80 万元援建资金,助力奎东 农场改善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争取100万元援建资金,对奎东 农场基层党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 造,促成奎东分场与新港办事处结 对共建,新港办事处拨付援建资金 10万元,用于加强奎东分场的基层 党组织建设。 在淮安市驻七师各团场 11 名联络 员的积极推动下,淮安市各县(区)与 七师各团场交流交往密切,不断拓展 “小援疆”领域:8 月 18 日,清江浦区委 宣传部向奎屯日报社捐赠10万元,支 持七师融媒体建设;8 月 29 日,盱眙县 代表团一行考察了一二九团中心连队 建设、友谊渠等援建项目,向遭受雹灾 的十三连捐赠10万元,用于连队抗灾 自救;10 月 23 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 区分别向一三一团和奎东农场捐赠了 100万元,用于团场各项事业建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开展以来,淮安市各县(区)与七师各 团场互访交流 20 多批次,援建“小援 疆”项目15个,累计投入援建资金 1000 多万元,进一步丰富了“团县 (区)融合”内涵。 亲如一家 淮水润泽“团结花” 进了七师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 都要过上好日子。在全力推进项目援 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的同时,淮安 援疆前方工作组还把主题教育与扎实 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紧密结 合起来,为亲戚们办实事、办好事,把 民族团结的情谊融入亲戚心中。 淮安市援疆干部、一二三团招商 局局长穆亚东每次去看望结对亲戚阿 里腾一家时,都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 需品。得知阿里腾在为女儿的学费犯 愁时,他当即拿出 2000 元钱,叮嘱孩 子好好上学,有困难来找他。淮安市 援疆干部、一三七团招商局局长钮建 雨与一三七团职工才布加普交朋友、 结亲戚,每年资助他的孩子2000元学 习费用,直到其大学毕业。 一次结亲,终身结缘。淮安市第 九批38名援疆干部全部参与“民族团 结一家亲”活动,与 40 个少数民族家 庭结为亲戚,逢节日必访,为亲戚送去 米面油、新鲜的羊肉和慰问金,把节日 的祝福及时送到亲戚家中,帮助亲戚 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亲戚 切身感受到来自淮安的温暖。 暖心行动的背后,是援疆干部对 千里之外家人的愧疚,他们用“舍小 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浇灌着民族团 结之花。 牢记援疆初心、不忘援疆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 以来,淮安市全体援疆干部,发扬特别 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敬业的精 神,自加压力、自抬标杆,以强烈的政 治责任感和更高的追求推动主题教育 走深走实,用心、用情、用智谱写了一 首感人至深的援疆壮歌。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践行初心使命 一片丹心映警徽epaper.bingtuannet.com/pc/att/201911/29/863356bf-d... · 长李明超博士(左二)在为七师医院医 生讲解脑梗取栓技术(摄于2018年5

5版援疆新闻线索邮箱:[email protected]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周刊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客户端

责任编辑:赵华 电话:0991-5509362视觉:石磊 校检:王元元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我深爱着兵团这片热土。”11月1日,山东省援疆干部、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李恩来看着办公室窗外的白杨树,深情地说。

2017年2月,李恩来满怀热忱,远离故土亲人,来到万里之外的兵团开展援疆工作。从山东到新疆,从机关到基层,从“小家”到“大家”,李恩来用自己的热血和激情,诠释了一名援疆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李恩来和妻子都是公安民警,作出援疆的选择,在这样一个双警家庭实属不易。“我的儿子两岁半了,我要来兵团的那年,其实家里非常需要我,但是得知我要来援疆,妻子和父母给予了理解与支持,让我非常感动。”李恩来说。

来到兵团,李恩来主动要求到十二师公安局工作。“既然来了,就要好好锻炼自己,做最大的贡献。”李恩来说。

十二师公安局两个最远的基层派出所交河西派出所、北亭派出所分别位于高温炙烤的吐鲁番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李恩来将自然条件的艰苦作为磨炼他吃苦耐劳品质的磨刀石,主动申请将这两个派出所作为党建联系点,一有时间,他就到派出所与民警一起值班、出警、备勤。“干工作就要到基层去,在基层的环境里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李恩来说。

离家万里,总会想家。每天睡前,来不及和家人视频通话,李恩来就会看看手机相册里家人的照片,想到家人的鼓励,心里就踏实一些。连着3年的中秋节,李恩来都主动与家在新疆本地的同事换班,让同事尽量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节假日值班,让自己忙起来,就不会那么想家了。作为援疆民警,我所能做的、所付出的,与兵团的民警相比还差得很远。”每当说起这些事,李恩来都谦虚地摆手。

对口援疆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有一个框架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来到兵团,李恩来准确牵住援疆工作的“牛鼻子”,积极协调山东省公安厅与十二师公安局签订了《山东省公安厅对口支援兵团

十二师公安局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干部互派、交流考察、送教上门、专项培训、警务合作、物资支援6方面交流协作内容,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鲁兵警务合作新局面。这是十二师公安局首次与省级公安机关开展警务协作。

“在《框架协议》的引领下,山东省公安厅相关业务处(总队)、青岛市公安局、淄博市公安局等单位先后多次与十二师公安局开展警务交流协作,为十二师公安局的各项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茜说。

在十二师公安局工作期间,李恩来先后分管政治处、办公室、指挥中心、装财科、法制支队等部门,高标准完成局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并主动承担了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将山东省公安厅先进工作理念带到了兵团,不断推动促进各项分管工作水平提升。

李恩来将十二师公安局民警业务能力的提升作为比资金支持更重要、更基础、更长远的工作来做。根据十二师公安局的实际工作需求,在他的协调下,2018年11月,山东省公安厅选派2名扫黑除恶工作专家赴疆送教上门,指导扫黑除恶重点案件办理;2018年 7月,山东省公安厅选派潍坊市公安局8名交警和7名网安、法制、经侦、信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骨干民警来十二师公安局工作一年,帮助组建十二师公安局交警支队,并援助价值20万元的交警装备。

除了“请进来”,李恩来还积极推动业务民警和骨干“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两年来共选派23批77名业务骨干参加山东省公安厅举办的情报信息研判、刑事侦查、技术侦察、网络安全、警务保障、信息通信等各类专项培训班,为十二师公安局业务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

来到兵团,李恩来主动参与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中,在遥远的边疆,他也有了心贴心的亲戚。“我的亲戚叫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你看,

这是我和亲戚一家的合照。”李恩来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

第一次走进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的家,李恩来感受到了最朴素的情感。

“他家非常破旧,但是我一进门,他们一家人就用温暖的微笑迎接我,还端出过节才舍得吃的牛羊肉招待我,让我非常感动。”李恩来说。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打零工,没有固定收入,妻子吾吉买买提·布阿西没有工作,女儿古丽·吾吉买买提还在上学,妻子的弟弟一家也在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家常住,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了解了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家的情况,李恩来便经常去他家,帮忙干活儿、聊聊家常,还不忘及时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了保障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一家的生活,李恩来自费送吾吉买买提·图拉麦提去学习驾驶技术,并帮助吾吉买买提·布阿西找到了一份保洁的工作。得知古丽·吾吉买买提因为家庭困难几度面临辍学后,李恩来坚持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300元钱资助孩子,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结一门亲戚,多一份情谊。我会尽己所能帮扶亲戚,让他们通过我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李恩来把自己当作一粒石榴籽,在民族团结中践行着自己的援疆诺言。

3年来,李恩来被兵团精神激励着、感动着,也自觉做兵团精神的践行者、承载者、传播者。从省厅机关到兵团基层,他用理想信念和坚持坚守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民警,更是一名合格的兵团人。

援疆3年,李恩来忠诚如一,履职如一。“在他的身上展现着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共产党员只讲奉献的可贵精神;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不管前线还是后方,人民警察维稳先锋的热血激情;在他的笑容里流露着这一代青年不负时代,不管在‘小家’还是

‘大家’都具有的担当定力。”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陈国军说。

一片丹心映警徽——记十二师公安局援疆干部李恩来

●兵团日报记者 徐彤彤 通讯员 段广宇

淮安市援疆干部帮助七师受灾的葡萄种植户采摘葡萄(摄于9月7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西安 摄

淮安市援疆医生、七师医院副院长李明超博士(左二)在为七师医院医生讲解脑梗取栓技术(摄于 2018 年 5月16日)。

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摄

七师一二三团中学援疆教师薛仕扣(左)在“薛老师工作室”开展教研展示活动(摄于3月27日)。 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摄

践行初心使命践行初心使命情润第二故乡情润第二故乡

——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兵团日报驻七师记者站 赵秋 通讯员 杨冰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干部按照淮安市委和七师党委的部署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活跃于七师经济、文教、卫生等各个领域,把智慧、力量和爱心奉献给七师,向淮安市委、七师党委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心系七师扶贫帮困暖心田

8月23日,七师5个团场遭受历史罕见的雹灾,受灾面积22.91万亩,受灾职工6696人。雹灾发生后,淮安市全体援疆干部分为4个慰问小组,先后来到一二八团、一二九团、一二三团、一二六团,看望慰问40户受灾严重的职工家庭,送去了5.2万元慰问金和面粉、清油、月饼等慰问品,把党的温暖和淮安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七师受灾职工的心坎上。

为了帮助受灾职工将损失降到最低,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组织全体援疆干部来到一二八团七连受灾职工蒲新峰的葡萄地里,帮助他采摘葡萄,购买受损葡萄32件。看着淮安援疆干部头顶烈日、忙碌采摘葡萄的身影,蒲新峰激动地说:“感谢师、团党委的关怀,感谢淮安人民!”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干部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援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无私奉献、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援疆干部人才队伍,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主题教育落实到为民服务中,为谱写好援疆崭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天山雪松根连根,淮安、七师一家亲。在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淮安市红十字会、结对县区纷纷向受灾职工伸出温暖之手,捐款帮助受灾职工抗灾自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援疆干部按照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提出的“把七师当故乡,把淮安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七师困难职工的心坎上”的要求,在积极投身七师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援疆工作同走访慰问、扶贫帮困、捐款献爱心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为失学儿童送去助学款,为重病职工送去慰问金……把淮安人民的无私大爱及时送到困难人群心中,为七师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送医送教倾情倾力“传帮带”

8月31日,七师医院组织8名淮安市医疗专家赴一团开展“爱在七师”巡回义诊活动。淮安市援疆医生戴上听诊器,拿出血压仪、血糖仪,为300多名职工进行了常见病、慢性病检查。

医疗和教育,都是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也是淮安市对口支援七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淮安市援疆医疗专家每周六、周日巡回送医送药到连队,让职工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淮安市援疆教师经常上公开课,与七师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发挥“传帮带”作用。援疆教师薛仕扣在一二三团中学成

立“薛老师工作室”,通过课堂教学指导、教学课题研究、开展教学交流等方式,和该团中学教师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讲解自己的教学心得,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该校教师教育观念、方法得到转变,着力打造一支教育教学骨干人才队伍。

援疆医生郑翔翔在义诊活动中,每到一个团场,在向职工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专业医疗技术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一次,郑翔翔为一位40多岁的女职工体检时,发现她患有乳腺肿瘤,立即建议她住院治疗。随后,这位女职工来到医院,郑翔翔帮她办理住院手续,及时进行了手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中,与七师一起打造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援疆教师与七师教师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双休日放弃休息,送课送教进团场巡回交流,授课100多堂,将20多名年轻教师培养为教学能手。在七师医院和中医院挂职的16名援疆医生共开展学术讲座、进行业务培训50余次,实施或指导手术409例,填补诊疗技术空白8项,累计义诊2000多人,让职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团县互动“小援疆”彰显大爱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在七师各团场挂职的11名淮安

市联络员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各展所长做好“小援疆”自选动作,实施了一批批“小援疆”项目,兴办了一件件民生实事,使淮安市县区、园区到对口团场交流交往全覆盖、常态化。

淮安市援疆干部、一二八团招商局局长潘立军,积极促进一二八团与淮安市洪泽区交流交往,争取援建资金支持该团民生项目建设,洪泽区先后援助200多万元帮助一二八团改造老旧小区、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等;设立“洪泽湖助学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促成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与一二八团康盛里社区结对,争取援建资金5万元用于康盛里社区的惠民设施建设。

淮安市援疆干部、奎东农场招商局局长吴坚立足“第二故乡”,牵好线、搭好桥,积极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奎东农场深度融合,争取80万元援建资金,助力奎东农场改善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争取100万元援建资金,对奎东农场基层党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造,促成奎东分场与新港办事处结对共建,新港办事处拨付援建资金10万元,用于加强奎东分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淮安市驻七师各团场11名联络员的积极推动下,淮安市各县(区)与七师各团场交流交往密切,不断拓展

“小援疆”领域:8月18日,清江浦区委宣传部向奎屯日报社捐赠10万元,支持七师融媒体建设;8月29日,盱眙县代表团一行考察了一二九团中心连队建设、友谊渠等援建项目,向遭受雹灾的十三连捐赠10万元,用于连队抗灾自救;10月23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向一三一团和奎东农场捐赠了100万元,用于团场各项事业建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各县(区)与七师各团场互访交流20多批次,援建“小援疆”项目 15 个,累计投入援建资金1000 多万元,进一步丰富了“团县(区)融合”内涵。

亲如一家淮水润泽“团结花”

进了七师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在全力推进项目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的同时,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还把主题教育与扎实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亲戚们办实事、办好事,把民族团结的情谊融入亲戚心中。

淮安市援疆干部、一二三团招商局局长穆亚东每次去看望结对亲戚阿里腾一家时,都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得知阿里腾在为女儿的学费犯愁时,他当即拿出2000元钱,叮嘱孩子好好上学,有困难来找他。淮安市援疆干部、一三七团招商局局长钮建雨与一三七团职工才布加普交朋友、结亲戚,每年资助他的孩子2000元学习费用,直到其大学毕业。

一次结亲,终身结缘。淮安市第九批38名援疆干部全部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40个少数民族家庭结为亲戚,逢节日必访,为亲戚送去米面油、新鲜的羊肉和慰问金,把节日的祝福及时送到亲戚家中,帮助亲戚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亲戚切身感受到来自淮安的温暖。

暖心行动的背后,是援疆干部对千里之外家人的愧疚,他们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

牢记援疆初心、不忘援疆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全体援疆干部,发扬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敬业的精神,自加压力、自抬标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更高的追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用心、用情、用智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援疆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