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出水國產兩棲機首飛圓滿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8/10/21/a12-1021.pdf ·...

1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60 周年 創中國航天史逾 20 個第一 鯤龍出水 國產兩棲機首飛圓滿 適用森林滅火及海上救援 助海洋強國建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 道)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鯤龍」AG600昨日在湖北荊門 漳河機場完成首次水上飛行,這是 「鯤龍」作為水陸兩棲飛機水上特 性的關鍵驗證,堪稱該項目的重要 里程碑。繼去年底完成陸上飛行 後,「鯤龍」今又取得水上飛行的成 功,對提升中國民用機產品供給能力 和水平,有效促進應急救援航空裝備 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助推海洋強 國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A12 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譚月兒、張培嘉 2018 年 10 月 21 日(星期日) 小啟 因版面安排關係,「神州大地」今日 暫停一期。 習近平電賀 AG600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任務成功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自主 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 AG600,昨日上午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 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任務。中共中央總書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電 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航空工業重大科技成果 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AG600水上首 飛圓滿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 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全體參研單 位和人員奮勇拚搏、攻堅克難,項目研製 實現重要突破。我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祝 賀。」 習近平希望各有關方面繼續弘揚航空報 國精神,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動 創新發展,再接再厲,大力協同,確保項 目研製成功,繼續為滿足中國應急救援體 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實 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 李克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 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他在批示中指出, AG600 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 造業的標誌性裝備,圓滿完成水上首飛意 義重大。謹向參研參試的各單位和人員表 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望以習近平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 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高 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 略,再接再厲,奮勇拚搏,追求卓越,爭 取 AG600 早日投入使用,打造具有國際競 爭力的中國製造品牌,為中國自然災害防 治能力提升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供堅強 有力支撐,為促進航空工業發展、推動中 國製造邁向中高端作出新貢獻。 昨日上午 8 時 45 分,AG600 飛機在荊門 漳河機場滑行入水,隨即從水面騰空而 起。在平穩飛行 14 分鐘,完成既定一系列 試飛科目後,飛機於 9 時 5 分順利着水降 落。試飛機長向總指揮報告飛行情況,總 指揮宣佈 AG600 水上首飛成功。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現場宣讀了習近 平的賀電和李克強的批示。 從發射第一顆東風 導彈到發射首枚遠程 火箭,從放飛東方紅 一號衛星到放飛神舟飛船……位於甘肅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立 60 年來,幾代人 扎根大漠艱辛創業、自主創新集智攻關, 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 20 多個第一,助推 中國航天邁上新高度。 昨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 60 歲生 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中心擁 有中國最早的航天發射場和唯一的載人航 天發射場。 據該中心主任張志芬介紹,自 1958 年 10月20日成立以來,該中心先後執行 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 星、11 艘飛船、11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放飛首顆人造衛星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這裡 起飛,《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站在已 然銹跡斑斑的發射塔架前,75 歲的劉慶貴 心潮起伏。「大漠裡放飛東方紅一號,讓 我們提振了民族士氣、挺直了民族脊樑,宣 告了浩渺太空中有了屬於中國人的一席之 地。」當年參加衛星發射測試工作的劉慶貴 自豪地說。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 緣,自然環境惡劣。「藍天作帳地當床, 黑河邊上紮營房,三塊石頭架口鍋,野菜 鹽巴當乾糧」,是創建初始的生動寫照。 經過 60 年建設發展,該中心如今已是一 座現代化航天城,觀看數字電影、騎乘共 享單車、網絡購物、微信支付等成為生活 常態。 據介紹,該中心近年來緊盯科技前沿開 展技術攻關,航天發射能力實現新躍升。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成功發射了天宮 二號、神舟十一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 驗衛星「墨子號」、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 衛星「悟空」、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 衛星「慧眼」等,所執行的 47 次航天發 射任務「發發成功、次次圓滿」。 ■新華社 近七成內地生海外留學選擇英美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廣州第 41 屆啟德國際教育展昨日發表的數 據顯示,內地學生出境讀研最熱門目的地為 英國、美國、澳洲和中國香港。赴英讀研佔 比超過三成最高,赴美留學次之,佔比逾兩 成,前往澳洲讀研的學生人數佔比為 14.55%,赴港讀研的學生佔比為7.79%。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 年內地出境留學 人數達到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留 學 歸 國 人 數 為 48.09 萬 人 , 同 比 增 長 11.19%。 赴港求學的學生中讀研的佔比達 95.16%。十大熱門專業為包括金融、計算 機科學和多媒體創意。內地學生認為香港高 校的金融類專業水準高,就業前景看好。由 於香港本地 IT 人才的高需求,計算機也是 碩士階段的熱門專業。 超過八成學生將「教育質量」列為首要 目的地選擇因素。選擇院校時學生最關注 「院校排名」與「教學質量」。 此外,選 擇出境讀研的學生主要目的是提升就業競爭 力和開拓眼界,而本科、高中留學的目的主 要是「開拓眼界和更好教育條件」。 有人形容 AG600 「會飛的大船」或「會游的飛 機」。「鯤龍」是由中國上世紀 研製的「水轟五」水上飛機為原 型的新設計。值得一提的是,中 國航空工業對「鯤龍」的機體 結構、動力裝置和主要機載系 統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 識產權。 「鯤龍」採用懸臂式上單翼、 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 水陸兩棲飛機佈局形式,選裝四 台國產渦槳-6 系列發動機,機長 37 米、翼展 38.8 米、機高 12.1 米 ( 外 部 尺 寸 與 波 音 737 相 當),最大起飛重量 53.5 噸。 據介紹,「鯤龍」可在水源 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 火,一次可最多汲水12噸,可 在距離樹梢 30 米到 50 米高度處 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對 4,000餘平方米的火場進行有效 撲滅。此外,「鯤龍」還具有 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 在不低於兩米海浪的海況執行 救援任務。 在海上作業方面,「鯤龍」擁 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在水面低 空搜索外,還可在兩米高海浪的 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 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 護 50 名遇險人員。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會飛的船 會游的飛機 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數據參考 數據參考 用途: 大型滅火及水上救援任務等等 最大起飛重量: 53.5噸 最大航程: 預估5,300公里,一期產品4,500公里 定位: 大型水陸兩棲救援飛機 最大平飛速度: 預估555km/h,一期產品500km/h 穩定飛行高度: 最低50米 取水能力: 20 秒內汲水 12 噸 發動機: 四台 WJ6 發動機 救援能力: 一次最多可救護 50 名遇險人員 設計思想: 一機多型\水陸兩棲\系列發展 起降抗浪高度: 原預估 2.8 米,一期產品介紹為 2 米 歷史地位: 大飛機三劍客之一,水轟 5 繼任者 里程碑: 目前在研的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 突出意義: 適應南海 75%海況,可去曾母暗沙;一期 產品2016年7月23日總裝下線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 中國學生研究生留學白皮書 中國學生研究生留學白皮書顯示 顯示近七成海外留學生選擇英美澳求學 近七成海外留學生選擇英美澳求學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 ()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昨日水上首飛成功 昨日水上首飛成功航空工業供圖 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 鯤龍 AG AG600 600 在水上滑 在水上滑 航空工業供圖 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滑向水面 滑向水面 準備起飛 準備起飛新華社 新華社 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在水上平 在水上平 穩降落 穩降落航空工業供圖 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在水上 在水上 滑行 滑行新華社 新華社 鯤龍 鯤龍AG AG600 600 在水面低空 在水面低空 飛行 飛行新華社 新華社 「鯤龍」研製時間 2009年6月 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 2016年7月 在珠海實現總裝下線。 2017年12月 在珠海完成陸上首飛。 2018年8月 從珠海轉場至荊門,全 面進入水上試驗、試飛 階段。 10月20日 成功完成水上首飛。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日上午 8 時 30 分許,「鯤龍」水上首飛 正式開始,飛機滑行後進入漳河水庫。8 時 51 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陳明、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 員孫康寧組成的首飛機組,按預定科目,駕駛AG600 從水面起飛,畫面壯美宛如巨鯤出海。經過拉升和飛 行,AG600 在 9 時 05 分穩穩降落水面,「鯤龍」首次水 上飛行取得成功。 首次研製大型特種民用機 「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由中 國航空工業歷時多年自主研製,這也是中國首次研製的大 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與「鯤龍」在去年 12 月完成首次 陸上飛行相比,昨日進行的首次水上飛行難度更大。 為保證水上首飛的安全,AG600 此前已進行過十餘次水上 滑行試驗,速度涵蓋低、中、高速,驗證了飛機水面操縱性 和穩定性指標。 AG600 離水速度達 180 公里 AG600 總設計師黃領才表示,一般民用船舶速度在每小時 30 公里左右,高速快艇也只能達到每小時 70 公里左右,AG600 在 水上起飛的離水速度要達到每小時 180 公里左右,這對飛機的設計 提出新挑戰。此外,如何保證機體結構在水面時不漏水,保證在風 浪影響下飛機狀態穩定,都是對研發人員的考驗。 針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製的難點,航空工業開展技術攻關,先後 攻克了氣水動佈局設計和船型機身設計上的多項關鍵技術。在 AG600 的研製過程中,探索研究並確立了水上飛機適航審查方法,形成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和適航體系,全面提 升中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和適航能力,推動水面飛行器水動力 設計技術的發展,為新型水面飛行器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鯤龍」的用途廣泛,可應用在多種行業。按照「水陸兩 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鯤龍」在滿足森林滅火和 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還可滿足執行海 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提供 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 航空工業表示,「鯤龍」成功水上首飛,標誌着中國已 經完全掌握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總體設計、氣動結構、航 電系統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未來,AG600 將加快 研製步伐,盡快進入市場,滿足國家應急救援體系 建設對大型航空裝備的需求。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May-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60周年創中國航天史逾20個第一

鯤龍出水 國產兩棲機首飛圓滿適用森林滅火及海上救援 助海洋強國建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

道)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鯤龍」AG600昨日在湖北荊門

漳河機場完成首次水上飛行,這是

「鯤龍」作為水陸兩棲飛機水上特

性的關鍵驗證,堪稱該項目的重要

里程碑。繼去年底完成陸上飛行

後,「鯤龍」今又取得水上飛行的成

功,對提升中國民用機產品供給能力

和水平,有效促進應急救援航空裝備

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助推海洋強

國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A12 中 國 新 聞 ■責任編輯:譚月兒、張培嘉

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

20182018年年1010月月2121日日((星期日星期日))

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

小啟因版面安排關係,「神州大地」今日

暫停一期。

習近平電賀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任務成功香港文匯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昨日上午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任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電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航空工業重大科技成果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AG600水上首

飛圓滿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全體參研單位和人員奮勇拚搏、攻堅克難,項目研製實現重要突破。我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祝賀。」習近平希望各有關方面繼續弘揚航空報

國精神,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動創新發展,再接再厲,大力協同,確保項目研製成功,繼續為滿足中國應急救援體

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

李克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

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他在批示中指出,AG600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業的標誌性裝備,圓滿完成水上首飛意義重大。謹向參研參試的各單位和人員表

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接再厲,奮勇拚搏,追求卓越,爭取AG600早日投入使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品牌,為中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有力支撐,為促進航空工業發展、推動中

國製造邁向中高端作出新貢獻。昨日上午8時45分,AG600飛機在荊門

漳河機場滑行入水,隨即從水面騰空而起。在平穩飛行14分鐘,完成既定一系列試飛科目後,飛機於9時5分順利着水降落。試飛機長向總指揮報告飛行情況,總指揮宣佈AG600水上首飛成功。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現場宣讀了習近

平的賀電和李克強的批示。

從發射第一顆東風導彈到發射首枚遠程火箭,從放飛東方紅

一號衛星到放飛神舟飛船……位於甘肅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立60年來,幾代人扎根大漠艱辛創業、自主創新集智攻關,開創了中國航天史上20多個第一,助推中國航天邁上新高度。昨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60歲生

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中心擁有中國最早的航天發射場和唯一的載人航

天發射場。據該中心主任張志芬介紹,自1958年

10月20日成立以來,該中心先後執行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星、11艘飛船、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放飛首顆人造衛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從這裡

起飛,《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站在已然銹跡斑斑的發射塔架前,75歲的劉慶貴心潮起伏。「大漠裡放飛東方紅一號,讓我們提振了民族士氣、挺直了民族脊樑,宣告了浩渺太空中有了屬於中國人的一席之地。」當年參加衛星發射測試工作的劉慶貴自豪地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

緣,自然環境惡劣。「藍天作帳地當床,黑河邊上紮營房,三塊石頭架口鍋,野菜鹽巴當乾糧」,是創建初始的生動寫照。經過60年建設發展,該中心如今已是一座現代化航天城,觀看數字電影、騎乘共享單車、網絡購物、微信支付等成為生活常態。據介紹,該中心近年來緊盯科技前沿開

展技術攻關,航天發射能力實現新躍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成功發射了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等,所執行的47次航天發射任務「發發成功、次次圓滿」。

■新華社

��

近七成內地生海外留學選擇英美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廣州第41屆啟德國際教育展昨日發表的數據顯示,內地學生出境讀研最熱門目的地為英國、美國、澳洲和中國香港。赴英讀研佔比超過三成最高,赴美留學次之,佔比逾兩成,前往澳洲讀研的學生人數佔比為14.55%,赴港讀研的學生佔比為7.79%。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內地出境留學

人數達到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留

學歸國人數為 48.09 萬人,同比增長11.19%。赴港求學的學生中讀研的佔比達

95.16%。十大熱門專業為包括金融、計算機科學和多媒體創意。內地學生認為香港高校的金融類專業水準高,就業前景看好。由於香港本地IT人才的高需求,計算機也是碩士階段的熱門專業。超過八成學生將「教育質量」列為首要目的地選擇因素。選擇院校時學生最關注「院校排名」與「教學質量」。 此外,選擇出境讀研的學生主要目的是提升就業競爭力和開拓眼界,而本科、高中留學的目的主要是「開拓眼界和更好教育條件」。

有 人 形 容「 鯤 龍 」AG600 是

「會飛的大船」或「會游的飛機」。「鯤龍」是由中國上世紀研製的「水轟五」水上飛機為原型的新設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空工業對「鯤龍」的機體結構、動力裝置和主要機載系統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鯤龍」採用懸臂式上單翼、

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佈局形式,選裝四台國產渦槳-6系列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 737 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據介紹,「鯤龍」可在水源

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一次可最多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米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對4,000餘平方米的火場進行有效

撲滅。此外,「鯤龍」還具有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在不低於兩米海浪的海況執行救援任務。在海上作業方面,「鯤龍」擁

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在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兩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護50名遇險人員。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

會飛的船 會游的飛機

「「鯤龍鯤龍」」AGAG600600數據參考數據參考用途:大型滅火及水上救援任務等等最大起飛重量: 53.5噸最大航程:預估5,300公里,一期產品4,500公里定位:大型水陸兩棲救援飛機最大平飛速度:預估555km/h,一期產品500km/h穩定飛行高度:最低50米取水能力: 20秒內汲水12噸發動機:四台WJ6發動機救援能力: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設計思想:一機多型\水陸兩棲\系列發展起降抗浪高度:原預估2.8米,一期產品介紹為2米歷史地位:大飛機三劍客之一,水轟5繼任者里程碑:目前在研的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突出意義:適應南海75%海況,可去曾母暗沙;一期

產品2016年7月23日總裝下線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

■■《《中國學生研究生留學白皮書中國學生研究生留學白皮書》》顯示顯示,,近七成海外留學生選擇英美澳求學近七成海外留學生選擇英美澳求學。。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攝攝

■■東方紅一號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左左))。。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鯤龍」」AGAG600600昨日水上首飛成功昨日水上首飛成功。。 航空工業供圖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鯤龍」」AGAG600600 在水上滑在水上滑行行。。 航空工業供圖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鯤龍」」AGAG600600滑向水面滑向水面準備起飛準備起飛。。 新華社新華社

■■「「鯤龍鯤龍」」AGAG600600在水上平在水上平穩降落穩降落。。 航空工業供圖航空工業供圖

■■「「鯤龍鯤龍」」AGAG600600在水上在水上滑行滑行。。 新華社新華社

準 備 起 飛

平 穩 降 落

水 上 滑 行

低 空 飛 行■■「「鯤龍鯤龍」」AGAG600600在水面低空在水面低空飛行飛行。。 新華社新華社

鯤 龍 出 水

「鯤龍」研製時間2009年6月 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

2016年7月 在珠海實現總裝下線。

2017年12月在珠海完成陸上首飛。

2018年8月 從珠海轉場至荊門,全

面進入水上試驗、試飛

階段。

10月20日 成功完成水上首飛。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凝哲

昨日上午8時30分許,「鯤龍」水上首飛正式開始,飛機滑行後進入漳河水庫。8時51

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陳明、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孫康寧組成的首飛機組,按預定科目,駕駛AG600從水面起飛,畫面壯美宛如巨鯤出海。經過拉升和飛行,AG600在9時05分穩穩降落水面,「鯤龍」首次水上飛行取得成功。

首次研製大型特種民用機「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由中國航空工業歷時多年自主研製,這也是中國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與「鯤龍」在去年12月完成首次陸上飛行相比,昨日進行的首次水上飛行難度更大。為保證水上首飛的安全,AG600此前已進行過十餘次水上滑行試驗,速度涵蓋低、中、高速,驗證了飛機水面操縱性和穩定性指標。

AG600離水速度達180公里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表示,一般民用船舶速度在每小時30

公里左右,高速快艇也只能達到每小時70公里左右,AG600在水上起飛的離水速度要達到每小時180公里左右,這對飛機的設計提出新挑戰。此外,如何保證機體結構在水面時不漏水,保證在風浪影響下飛機狀態穩定,都是對研發人員的考驗。針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製的難點,航空工業開展技術攻關,先後

攻克了氣水動佈局設計和船型機身設計上的多項關鍵技術。在AG600的研製過程中,探索研究並確立了水上飛機適航審查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和適航體系,全面提升中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和適航能力,推動水面飛行器水動力設計技術的發展,為新型水面飛行器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據介紹,「鯤龍」的用途廣泛,可應用在多種行業。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鯤龍」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還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航空工業表示,「鯤龍」成功水上首飛,標誌着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總體設計、氣動結構、航電系統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未來,AG600將加快研製步伐,盡快進入市場,滿足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對大型航空裝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