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 - hku alumni...[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4...

55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1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 體會分享 編者: 葉渭汶 整理: 應芬芳 [email protected] 2012/1/8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Feb-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

體會分享

編者: 葉渭汶 整理: 應芬芳

[email protected]

2012/1/8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

目錄

前言 3

養生的兩個重要目標 6

I. 骨骼及肌肉 8

II. 能量 11

III. 體溫 14

IV. 經絡 16

V. 臟腑 17

VI. 情緒 19

VII. 環境 21

七大因素相互循環影響 24

後記 25

參考文獻 27

圖一 29

附錄一 養生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習慣 A-1

附錄二 蒸浸腳經驗分享篇 A-4

附錄三 淺談經絡及其與養生之關係 A-11

附錄四 十二時辰臟腑 A-14

附錄五 五行 A-23

附錄六 四季養生法 A-26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3

前言

最初身體不適時,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西醫治療方法,

除了血壓偏高,要依從西醫建議吃藥控制外,對於健康持續轉差(主要是

自覺各樣機能水平下降,包括精神欠佳、身體沉重乏力、消化系統轉弱等

等,後來看中醫書籍稱之謂「亞健康」。)的情況則沒有甚麼靈丹妙藥去應

付。後來看了一些中醫有關於養生保健和運動拉筋等各類型的書籍和自己

不斷嘗試,建立了一點「久病成醫」的心得,漸漸開始明白、了解一些道

理──身體要以一個整體來看待,不同部位(肌肉、骨骼、血液、五臟六

腑、經絡、五官等等)都在互相影響(可以是好的也可能是壞),需要細心

保養、使用和保護,方可避免疾病纏身或形虧骸損。只要我們多傾聽身體

不時發放出來的不滿訊息(痛楚、身體左右不對稱、眼睛乾澀、關節活動

不暢順、嘴唇發熱等等),適時回應(維修保養),便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

身體。要明白任何訊息大多是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致(筆者歸納為七種因

素),而且它們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是一個互相影響的整體。只要知道一些

基礎原因,即使只能改變其中一項,也會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故此本冊子

會嘗試陳述他們之間的關係。

所謂「積勞成疾」,這正是為甚麼很多時即使病治好了,不久又會復

發的原因,因我們的生活習慣並沒有改變「停止積勞」這個循環。所以本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4

冊子會提到日常生活中要留意的事項,讓那些太忙,沒有時間做養生活動

的人可從生活入手,爭取在日常生活中改善自己的身體,做到「行、坐、

卧皆養生」皆能養生。

很多養生書籍亦提到一系列的習慣或飲食,因各人生活習慣與體質

不同,很難完全跟從。即使跟從了,有時會適得其反,所以懂得一些基本

原則,提升自覺能力,自己安排一些配合自己生活習慣及家居環境的養生

方法,並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自覺能力強,(例如一

個月)便能很快察覺到身體在產生變化,有時是好轉,例如減少痛楚,有

時是增加排毒,例如排汗多了,體味變濃,多了排放胃氣或排泄糞便不同

了或多了;有時是轉移,例如本來腳痛變成腰痛,即以往隱藏的舊患顯現

出來了……上述各種不同的變化,也是身體治療過程的一種,血氣能量水

平提升後的自然反應。一段時間後可能沒太大反應,但也應堅持,因為可

以維持身體健康。若果自覺能力低,就學習多留意身體的變化。坊間有林

林總總的養生運動,其實只要堅持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養生運動便足夠,不

要貪心,但要做到「堅持」,必須把它融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小冊子主要是筆者看了不同書籍及醫生後的筆記,用自己的角度重

新整理,有試過的那些會作出分享,並不是完整的醫學記錄,只希望透過

小冊子的分享,提升大家的興趣,多看看相關的參考書,多想想最切合自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5

己的養生活動,對自己的身體多加留意,量力而為地安排日常的生活及更

有效率地運用身體罷了。

歡迎大家的意見及分享,有機會再修訂當中的內容。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6

養生的兩個重要目標

1. 提昇能量,保持足夠能量(開源節流)

(a) 開源->良好飲食習慣(定時定候;慢、開心及專心進食)及保持

脾胃良好,並不是要吃甚麼補品。如果脾胃不好,多吃易消化之食

物或將食物搗成粥狀或糊狀以方便吸收。

(b) 節流->減低消耗,例如保持身體溫暖,慢生活、多休息、保持心

境平和(恬淡虛無);不過份追求名利、知足、感恩等。

2. 無毒 - 包括減低負面能量及促進新陳代謝(排走廢物和廢氣)

(a) 減少吸入/攝取有毒物質,例如少到空氣污染的地方,保持家居空

氣流通,減少吃藥,減少用化學清潔劑,減少穿化學成份高的衣服,

減少用化粧品等。

(b) 減少接觸負面能量,多和有正面能量(開心平和)的人一起活動。

(c) 盡快排出->每天要做一些排毒的養生活動 e.g.夏天多出汗,冬天

使氣血快速運行,拍打、拉筋、泡腳、保健操等。

(d) 保持腸道清潔->不吃生的肉類,不吃受污染的食物等等。

〔以上只是一些筆者自己的做法。讀者可依據自己的生活模式,以攝取足

夠能量及排毒為原則,選取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以達到有活力的高質素生

活。附錄一〕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7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8

I.骨骼及肌肉

A.解釋

比喻:骨骼及肌肉好像衣架一樣,如果衣架良好,掛在上面的衣服便能

筆直,否則便會東歪西倒。所以骨骼及肌肉要四平八穩,依附其上之臟

腑及經絡才可運行良好及暢通無阻。

除了支持身體外,另外兩個功用是產生熱力及令流通身體內的水道(血

管)暢通無阻,但身體時刻面對三大環境挑戰:

1. 地心吸力(對抗吸力,保持骨骼四正)

2. 空氣溫度(過冷令肌肉收緊,血液運行緩慢)及

3. 空氣濕度(過濕令身體沉重,難於排汗)

除了外在結構外,還要兼顧的是運動模式,即身體各肌肉是否協調地工

作。

比喻:如果 20 人齊心合力抬重物,很容易,但如果不協調,便互相浪費

/消秏大家的能量,最終可能還是抬不起重物。

如果各肌肉協調,行、坐、卧皆不會浪費太多能量,身體有充足能量應

付其他工作(如排毒、修復身體、發熱等),但如果某些肌肉因受傷/患

病或長久都被忽略而不發力,那樣便沒有能量,身體會怕冷,脂肪自然

積聚。就好像一間公司中,其中一個員工不能上班,其他員工便要做多

些,他們很快也會因過勞而相繼出現問題,繼而影響公司的運作。身體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9

的運作也有同樣的問題:

a) 某些肌肉不發力,其他肌肉補上

-> 沒有效率,做得不好 => 痛楚,某些動作做不來。

b) 肌肉傳遞錯誤信息,不協調 -> 消耗能量

B.日常生活

留意及糾正行、坐、卧的姿勢

a) 正確坐姿(圖一)

i) 背脊、腹及胸用力

ii) 雙腳平放地面,三點著地

iii) 雙臂貼坐位

iv) 頭平視

v) 雙肩放鬆

b) 正確站姿(與 i, ii, iv, v 同)

c) 正確走路 -> 重心快速推向前腳,雙腳三點著地

d) 正確上樓梯 -> 抬大腿,腰胯要發力

e) 我的醫生建議盡量減少下樓梯,下斜路

f) 多走路 -> 可鍛練肌肉及伸拉筋腱 -> 可產生熱能,減少脂肪積聚

g) 不要長時間處於同一姿勢,特別是不要長時間坐著,因會影響雙腿的

血液循環。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0

C.養生活動

例如:1) 拉筋 -> 達致鬆、柔、長

2) 步行

3) 八段錦/太極 -> 鬆、柔、長及熱力

-> 鍛練肌肉

D.環境配合

工作間及家居傢俬的物料選用及擺放

例子 1.:枱/椅高度配合個人身型

例子 2.:椅的硬度要適中,不要太軟

例子 3.:灶頭高度

例子 4.:電腦鍵盤及顯視屏高度

例子 5.:電視機位置、高度和坐椅距離

E.提升自覺

例 1.) 日常生活姿勢

2.) 提取重物姿勢

3.) 握扶手姿勢(是否經常聳肩)

4.) 活動時那些肌肉在動

注意 -> 身體不停傳遞訊息予大腦,只是沒有留意才忽略。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1

II. 能量

.A. 解釋

能量水平越高,並不只是有活力,還會進行一些我們平時不察覺的任務,

例如監察、偵察、排毒、對抗病菌……等等,如果我們能量水平一般,

那樣身體只會做到維持生命基本要求罷了。就好像平日生活有很多東西

想做,或想將東西做好些,但沒有時間/金錢/精神時只可放棄一些東

西不做或只能馬虎了事,甚至有一些重要(如養生活動)但不是迫切性

的東西會放棄不做,久而久之會有惡性循環。

除了要有高的能量水平,還需注意要用多少能量才可到達其目的(這留

待下一章經絡才討論)。

能量是從大自然及食物中獲取,要使身體有能量,要注意四大原則:

開源--- a.空氣/食物有高質素的營養,

大自然中有陽光、正能量、氧份、負離子

b.可充份分解及消化營養

c.可貯存營養

節流--- d. 減少消耗能量

B.日常生活

保持空氣流通(減少用冷氣)

如有需要用冷氣 -> 引入鮮風,多清洗隔塵網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2

少到悶焗或沒有鮮風的地方

專心吃飯,慢慢咀嚼除可吃出食物味道外,並可在口腔中充份分解

食物中的營養,每口飯可咀嚼 50 次。

要吃早餐,因要有精力應付一天的工作。

不要太夜吃晚飯,或晚餐不要吃太多,因晚上休息不便於消化。

要好好排毒(包括排汗及排便),否則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佔用了

貯存營養的空間及會阻塞能量運輸。

要早睡,因晚上 11:00 膽經開始運作,膽經幫助消化食物。

要勞逸有序,即休息是重要的,不可只長時間做而不休息,倦了便

要休息。

保持心平氣和,避免或減少發怒,因發怒消耗很多能量 (於情感那章

再詳細解釋)。

C.養生活動

1. 到空氣好的公園或郊外散步

2. 敲打膽經 -> 加強膽汁分泌

3. 壓心包經 -> 排出廢物

4. 多休息

5. 八段錦 -> 按摩內臟及伸拉經絡(e.g.)胃、脾

6. 禪修以平和情緒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3

D.環境配合

人文環境-朋友/家人心態一樣,才會於工餘時多一起到郊外、運動與

禪修,或支持以上活動。

E.自覺

提升自覺。那些食物身體能接受及需要(注意,不是心想食、為食而食,

是身體發出訊息需要食,如口淡要吃點鹹的食物)。

自覺環境對身體影響,如太悶焗的地方會使身體缺氧,不宜久留。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4

III. 體溫

A. 解釋

人體的血液簡單來說是水加其他營養物,若果身體溫度太低,水(血)流

的速度便會較慢,那樣便容易積聚廢物,阻塞血管。溫度暖才可促進血液

循環,才可讓各臟腑正常運作。

B. 日常生活

1. 身體方面(注意保暖和避免寒氣入體):

- 一定要覆蓋足踝,膝頭,肚臍及頸,不要穿露背露臍服裝。

- 冬天穿厚褲,穿襪及厚底鞋,防範從地上傳來的寒氣。

- 冬天多曬太陽。

- 減少在冷氣間逗留。

- 避免淋雨。

- 洗頭後即刻用風筒吹乾,避免濕頭吹風,防範寒氣入身。

2. 飲食方面:

- 多吃溫熱食物,如喝溫水,少吃甚或不吃生冷或冰凍的食物。

- 另外食物有屬性,除夏天外,寒涼食物少吃或與溫熱食物同吃。

- 如游水後,最好喝薑茶,驅走寒氣。

C. 養生活動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5

1. 運動令身體發熱

2. 泡腳(附錄二)

3. 拍打

4. 艾灸

D. 環境

1. 保持室內暖和。

2. 冷氣不要直吹頭、頸、膊。

E. 自覺

身體方面:提升感覺,一覺冷便加衣。

飲食方面:多注意那些食物吃後身體會有不適的反應,例如胃漲、肚瀉、

腰背脹痛等。(例如西瓜,胃寒的人便要避免進食寒性食物和喝薑茶驅胃

寒。)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6

IV. 經絡

A. 解釋

簡單來說經絡是一個覆蓋全身而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主要功能是傳遞

訊息及營養,當然病(中醫稱「邪」)也可透過此網絡由外而入侵人體……

所以要保持此網絡暢通無阻是至為重要的。(附錄三會較詳細解釋經絡)

B. 日常生活

例如姿勢正確,經常活動(令循環順暢),保持溫暖等等。

C. 養生活動

1. 泡腳

2. 拍打->對經絡進行刺激,促進循環

3. 運動(八段錦,太極)

4. 拉筋

5. 按摩/推拿

6. 艾灸

D. 環境及自覺

參考肌肉及體溫篇。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7

V. 臟腑

A. 解釋

臟腑是運作系統,亦可比喻為一個官職,並不是西醫概念中指的器官而

已。附錄四展示中醫概念中臟腑的作用。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

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每一個臟也會對應一個腑,互相

緊密聯系,執行任務,好像一個是政府中央官員,一個是地方官員。另外

按五行理論,臟腑與很多東西也可分為其中一行,而同屬一行的便可互相

影響,請看附錄五。

B. 日常生活

1. 姿勢正確不要壓住臟腑。

2. 均衡飲食,令各臟腑得到營養。

3. 按四季養生法(附錄六)善待臟腑。

4. 減少用化學藥品及穿非天然物料衣物。

C. 養生活動

1. 八段錦以按摩臟腑。

2. 搓腹法->按摩腹腔內之器官。

3. 搓背法->溫熱腎臟。

另外針對經絡之養生方法也可間接強健相連的臟腑,因使其得到養分及

正常地傳遞訊息。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8

D. 環境

天氣變化->風、濕、寒、暑、燥、熱(中醫稱「六邪」)都會傷我們的

內臟。

環境污染、輻射、化學用品則會慢性傷害臟腑。

E. 自覺

提升身體對環境的感覺,了解環境對我們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19

VI. 情緒

A. 解釋

不同的情緒會影響不同的臟腑,例如怒傷肝,思傷脾等,另外壓力及情緒、

發脾氣都會消耗十分多之能量,而負面的情緒更會影響健康。

B. 日常生活

有規律地生活,態度正面,學習捨得,學習放鬆及鍛鍊身體。多感恩,多

寛恕,對自己多了解,專心地從事每一件事,不要同一時間從事多項事情,

不要担心將來未發生的事及過去已發生的事情。例如專注吃飯、吃橙、飲

茶等。每日有自己靜下來的空間和時間。

如想發怒可以透過其他方法進行宣洩:

1. 寫

2. 哭

3. 對別人/自己說

5. 留意呼吸

6. 按壓隔俞穴及太衝穴

7. 按摩肝經、腹及腹的兩邊

C. 養生活動

1. 靜觀呼吸,數呼吸

2. 想想日常生活中那些事情會讓你能專注(例如看書、打太極、煮飯等),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0

多將那感覺掌握並伸延至其他日常生活事情或禪修時用。

3. 學習禪修

4. 學習「慈心觀」-為自己及為他人修,方法:

a. 冥想(觀想)

-舒服地坐

-想像自己的身體與大自然的光明化成一片(p.68 嚴浩書)

b. 念: 願我沒有危難,願眾生沒有危難

願我沒有內心痛苦,願眾生沒有內心痛苦

願我沒有身體病痛,願眾生沒有身體病痛

願我永遠保持快樂,願眾生永遠保持快樂

D. 環境

人文環境-是否有壓力及太多負面能量呢?

.E. 自覺

提升了解甚麼是我有的壓力及負面能量,注意外在環境只是對自身產生

誘發,但真正的源頭往往源於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例如貪、嗔、痴、慢、

疑等),因為我們自己如何看及如何解決事情是最影響我們的情緒。對已經

發生了的事情,如何可以找到事情中的正面的東西及應付事情便靠我們的

自覺能力(了解自己的態度),拼棄一些不好的想法及做法,改用較好的方

法以令情緒平和。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1

VII. 環境

A. 解釋

環境包括 1.) 天氣 2.) 生活 3.) 人文

1.) 天氣,正如前述天氣的變化,中醫認為就是侵傷人體的外邪,所以我們

要靠身體(包括皮膚及五官九孔)及衣服而防禦外邪的入侵,一般來說寒

濕是最容易令人生重病的,所以一定要避免。

2.) 生活環境即家居、工作環境及一切你會到的公共場所。

3.) 人文環境即社會大環境、文化背景、家人同學、朋友及一切你會接觸到

的人及文化。

這些所有的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能量水平及是否會增加毒物,是否會幫助/

防礙我們從事養生活動。

B. 日常生活

1.) 天氣,請參照四季養生(附錄四)

2.) 生活環境,簡約生活,因為擁有越多東西表示越需要能量來處理,越簡

約的生活,所需要之能量越少。看肌肉篇中知道日常生活的設計與擺設可

能引致長時間處於不良姿勢,要改掉那些不良設計。同時多留意睡房是否

可讓自己感到舒適(例如不放電子產品干擾睡眠,睡房溫度舒適、寧靜、

不光亮,另外睡床可讓人放鬆安睡,沒有太多東西,睡房盡量保持清潔,

空氣流通,少雜物等等),使每天可以好好地安睡讓身體自我修復。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2

另外,減少化學藥品及毒品侵害,筆者的一些心得是改用茶籽粉而棄用洗

潔精,因其去污力強及不傷害雙手,反而有少少滋潤成份。另外盡量用醋

加梳打粉作其他清潔用途(醋殺菌,梳打粉去污),例如清洗廁所及拖地。

另外如衫有汗漬,可用牙膏先刷才清洗等等。其他很多日常生活細節也可

以開始多加留意,如天然質地的衣服(如棉、麻、絲)是特別透氣及舒服,

不會引起皮膚敏感等等。

3.) 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反而是使筆者較頭痛的,因為:

i.) 可能由於經濟不景,香港負面情緒較高,生活步伐非常急速。自由行後,

香港變得更加人多擠迫及嘈吵。所以筆者會選擇多到公園、郊外、博物館

正面能量較多的地方,亦選擇少看負面報導如八卦雜誌、電視節目,多看

有益的養生書籍、佛教書籍等等。

ii.) 另外筆者本身很多的朋友與家人、學生與筆者之養生價值觀並不吻合,

故只能告訴他們,並不可以一起進行,少了很多交流的機會,故未能想到

很多切合不同人仕之方法,只能分享自己的方法,可能未必適合大眾,故

大家盡量留意基本原則,發掘切合自己的方法吧。

C. 養生活動及自覺

環境方面,除了狠狠地改變外(移居),筆者沒有想到任何一些東西是需要

每日做的。但較注意是覺得人生有不同階段,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東西,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3

不需要的東西在它完好時盡快捐出或送掉,沒有用的的東西不要因一時之

快而添置在家中,多留意及注意環境對自己的影響而作出相應的調節。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4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5

後記

在整合這兩年散亂的筆記,自己亦加深了解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同時

希望可與其他人分享。

除了因為自己不健康而著重養生之外,亦覺得養生等同優質生活,因

為身體上的小毛病也可以十分煩擾及影響平常的生活。另外學習及實行養

生活動的過程其實是十分愜意及享受的,例如泡腳、八段錦、到郊外、公

園散步,不但是讓身心溝通,而且可以放鬆心情,是一日工作的回報。同

時多留意自己日常生活也讓我更認識自己,甚至是最差最醜惡的一面也需

要接受才可以輕鬆自在地生活。

最初由於不懂,可能很努力地做了一些更傷害身體之事情(例如吃了

太寒涼的東西來降血壓,殊不料我是極寒濕之人)等等,現在更懂得關愛

及照顧自己,而且這些知識也可以幫到身邊的人。

由於貪心性格未改及一些壞習慣未改掉,故身體仍然是時好時壞,但

學會了與時好時壞的身體共同奮鬥及生活,所以也不再計較是否完全康

復,只是繼續做養生活動及多留意日常生活也是蠻不錯的樂趣,而且還常

常嘗試一些養生建議,把它們融入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是另一種樂趣。

所以朋友們只需記著身體的目標是能量夠及能排毒(有些人認為是三

得:吃得「吸收到」、睡得「早睡早起」、排得「大便通暢、出汗」),透過

提升自覺能力,你可以自編一套適合你生活習慣的日常生活及養生活動,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6

每個人的體質及喜好、生活作息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希望大家也享

受這個過程及有優質生活。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7

參考文獻

曲黎敏 (2008)。《黃帝內經: 養生智慧 I》。中國:鷺江出版社。

曲黎敏 (2008)。《黃帝內經: 養生智慧 II》。中國:鷺江出版社。

曲黎敏 (2008)。《把健康彻底說清楚》。中國: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曲黎敏 (2009)。《從頭到腳說健康 2-健康氣功與養生之道》。中國:湖北長江出版

集團

曲黎敏 (2009)。《從頭到腳說健康》。中國:湖北長江出版集團

簫宏慈 (2010)。《醫行天下(下): 拉筋拍打治百病》。台北:橡實文化。

吳清忠 (2010)。《人體健康手冊》。台北: 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吳清忠(2011)。《人體復原工程》。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紀大元 (2008)。《敲膽經》。中國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張珍玉 (2002)。《中醫學基礎》。中國北京:中國中醫药出版社。

吳朝中、高尚威 (2009)。《腧穴定位速查》。中國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林永傑、應芬芳、葉慧敏 (2004)。 《八段錦―城市人的保健操》。 香港:應傑

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剴鏘(2010)。《八段錦自癒療法》。台灣:台灣廣廈出版集團。

釋延億 (2010)。《祛病養生易筋經》。中國: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黃國強 (2011)。《每天十分鐘以增強體魄》。香港:投影片。

黑田惠美子、久保明著,魏滿良譯 (2003) 。《走路健身: 科學行走健身法》。中

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新谷弘實著,李強、朱慶福譯 (2007)。《不生病的活法—神奇的酶: 決定你的健

康與夀命》。中國北京:東方出版社。

馬悅凌 (2007)。《不生病的智慧》。中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馬悅凌 (2008)。《溫度決定生老病死》。中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馬悅凌 (2008)。《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中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8

Kaptchuk., T. J. (2000).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Understanding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McGraw-Hill.

Williams, T. (1996).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Boston:

Element.

Brad Walker (2011). The anatomy of stretching. 布萊德.華克著。郭嘉譯 (2011)《痠

痛拉筋解剖書》。台北: 橡實文化。

Thich Nhat Nanh (1998). Teachings on Love. California: Parallax Press. / 一行禪師

《愛的箴言》

Thich Nhat Nanh (2001). Anger: Wisdom for cooling the flames.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 一行禪師《你可以不生氣》

Thich Nhat Nanh (1987). 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 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跡》。

Thich Nhat Nanh (1992). Peace is every step: the path of mindfulness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 Bantam Books, 1992. / 一行禪師《橘子禪 : 正念生活, 當下

快樂》。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with Eric Swanson. (2007). 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Publisher: Bantam Books. / 詠給.明就仁

波切著 ; 艾瑞克執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江翰雯, 德噶翻譯小組(Tegar)

譯. 台北市 : 橡實文化, 2008.

Dalai Lama & Howard C. Cutler (1998). The Art of Happiness: A Handbook for

Living. NY: Riverhead.

Dalai Lama & Howard C. Cutler (2009). The Art of Happiness in a Troubled World.

NY: Doubleday.

九戒居士 (2010)。《做人的佛法:學會感恩,學會愛,學會生活》。台灣:木馬文

聖嚴法師 (2009)。《放下的幸福》。台灣:法鼓文化。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29

圖一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

附錄一

養生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習慣

為何要早晚用 15 分鐘去養護身體?

1. 可感知身體每日不同的狀態,以安排工作,尋求身體與精神的勞逸平衡。

2. 早上養護身體就好像每天刷洗一樣,準備身體以最佳狀態應付一天的工

作。

3. 晚上養護身體就像工作/晚飯後將凌亂的桌面整理一樣,將因工作關係而

引至的不良姿勢重新調整。

4. 亦好像每天要吃飯和睡覺一樣,養護身體可提升氣力。

5. 而且是一項沒有風險, 有即時及長遠回報的好投資──即有高質素之生

活。

6. 及對愛你的人或你愛的人的一份貼心的禮物。

(減少他們對你的擔憂/心,照顧你的時間)

我們可作哪些簡單的養護身體的習慣/態度?

* 一般人士可做到的簡單日常養生習慣

1. 簡單的按摩及睡覺習慣

a. 敲膽經 200 下(只需 2 分鐘) (是進補方法)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

b. 早睡早起,一般約 11pm-7am,最理想是 10pm 睡(也是進補方法)

c. 按摩「心包經」(只需 4 分鐘)(強心方法)

2. 兩個基本原則

a. 不生氣(才會不消耗能量及減少生病)

b. 保持腸胃的清潔(即防止唾液的感染及不吃生的動物性食物)

3. 每日進行約 15 分鐘的養生運動,如八段錦、太極等。

* 較注意健康人士可做到的其他日常生活習慣/注意事項

1. 可留意及調整日常生活的姿勢(站、行、坐),例如肩膊轉下不聳上、保

持胸膛擴張不弓背、腹背盆骨多用力及帶動身體、四平八穩不偏倚、不

蹺腳等;因不良姿勢可導致痛症及不必要地壓迫內臟。

2. 好好吃飯,即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及多吃包括小米、小麥、大米、

豆類等五穀雜糧。

3. 避免寒氣入侵,例如不喝冷飲,避免淋雨,吹乾頭髮,少開冷氣。

4. 多接觸陽光、生活簡單及單純一點

5. 不亂吃藥

增加身體感知能力及能與身體溝通的好處

1. 如果缺乏感知/溝通的後果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3

a. 現代舒適生活令身體某些重要部位(腹、胯、腿)得不到適當的鍛練,

從而影響內臟器官不能正常地運行。

b. 長時間工作及活動、缺少休息時間,務求以最短時間獲得最多的現

今生活模式,使身體過度透支。

c. 長時間重複進行相同的動作(e.g.打鍵盤),可導致個別肌肉勞損、形

成不良姿勢

d. 對身體沒有感知能力,十分依賴視覺才知道自己的身體姿勢位置,

常出現不良姿勢也不自知。

能重新與身體溝通的好處

a. 對身體有感知能力,可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良好姿勢。

b. 更好地利用我們身體強的部位(善待它)

c. 加強鍛練較弱的部位(透過針對性的運動,提升它)

e. 更好地控制身體

g. 更好地協調身體

i. 更好地與身體合作,避免因日常生活而過度損耗自己的身體,尋求

身體與精神勞逸上的平衡。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4

附錄二

蒸浸腳經驗分享篇

文:渭汶 圖:

Anson

按中醫指出,浸腳是通過熱力及微微出汗帶出以下的好處:

1. 放鬆腿部特別是小腿的肌肉,使血液循環加快。

2. 疏通腿上的經絡。腿部共有六對經絡運行,分別是膀胱經,膽經,胃經,肝經,脾

經及腎經。

3. 由於腿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心臟的負荷減輕,從而減低患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的

機會。

4. 排出廢物及寒氣。

5. 改善睡眠質素,特別是那些因太緊張而引致的失眠,可透過浸腳放鬆身體。

6. 調節體温。

7.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腿部是接觸地氣的身體部份,使之溫暖能預防濕寒之地氣進入

身體。

8. 降虛火。

9. 一年四季可達致不同的功效 :

春季: 「生陽固脫」,即生發陽氣及避免過度外散 ;

夏季: 去除濕氣,代謝暑濕 ;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5

秋季: 潤肺 ;

冬季: 「丹田溫灼」,即下丹田(肚臍對下兩寸)產生溫暖的感覺。

所以中醫說天天堅持泡腳能增壽10年。

如何浸腳

方法一:一般浸腳法

中醫師一般建議用一個面盆或高身桶加入熱水浸腳,水最少要達到腳跟位置,

最好是能浸到整條小腿。最重要是保持水溫,各人所能承受的熱度不同,可從較低溫度

如攝氏37度開始,隨着時日可增至攝氏45度。水溫只是參考性,因各人差異太大,最標

準的感覺是達致微微出汗的目的,一般浸20分鐘左右。

(註: 如想保持水溫,可覆蓋毛巾,其餘季節按各人喜好是否蓋毛巾。)

方法二:北方人浸腳

我認識的一位經絡推拿女中醫師是北方人,她告訴我北方人的浸腳方法是十分講究

的,首先將一個木桶盛滿很燙的沸水,把雙腿平放於桶上,並用大毛巾覆蓋,讓蒸氣先

蒸熏膝蓋和部份的大小腿,當水溫下降到合適的溫度時,便將雙腳放進水中浸泡,那樣

整條腿便會暖和起來。一般養生,只用清水。若然身體有「風」,可煲一斤薑來蒸浸,

又或是可按身體情況配藥煲滾後再加熱水做蒸浸腳。原來中藥不一定要吃的,可透過蒸

浸的方法讓身體吸收。

她笑說我們南方人不懂保暖雙腿。冬天時,上身穿很厚的衣服,但雙腿卻只有薄薄

的絲襪或褲子,很容易受風寒侵襲。應該下身穿兩層褲子及厚襪,那麼上身只需要穿擋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6

風的外衣便可,因寒氣是從地上傳來的,只要腿暖身便不會那麼寒。另外南方天氣潮濕,

所以居於南方的人多有風濕的問題。

筆者試了一個十天的中藥療程,真的覺得雙腿舒服了很多,但連續十天辛苦地搬抬

一大桶熱水十分疲累,而且非常耗時﹝總共用了一個多小時﹞,覺得很難成為日常生活

的一部份,所以完成療程後便放棄了!只是冬天加強保暖雙腳。

方法三:西藏人的藏藥蒸腳法

藏藥蒸腳的方法,是用一個高身的木桶,外接蒸氣機,藥粉則放置於木桶內的

盒中,透過蒸氣機把熱氣打入盒中,將藥力發揮出來。雙腿也是放入桶中並上覆上大毛

巾。

雖然溫度可以調校,但還是非常熱,並非任何人都可忍受到長達三十分鐘的蒸熏。

冬天尚可,夏天就不想了,而且木桶也頗大和清潔費力,筆者覺得天天做也非常困難。

其實藏藥有全身蒸法的,可想而知有多熱呢!不過筆者的師傅及朋友卻十分享受藏藥蒸

腳。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7

方法四:筆者日常做的簡單蒸浸腳方法

因為不想搬抬一大桶熱水,所以筆者只是煲了一瓶一公升熱水,倒進面盆中,放在

矮櫈上,先蒸腿膝,後再浸足,那舒服及溫暖的感覺悠然而生。但最重要的是,整個程

序變得方便簡易,時間又不多,半小時左右,所以自今年一月起竟然可以一直維持至今,

未嘗間斷。因筆者是十分「寒」的人,所以夏季不開空調蒸浸腳也十分暢快。一般讀者

可能在夏季時只浸腳較為適合。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8

由於每天蒸浸,所以特別留意雙腿變化,發現最初大腿上有紅色的點點,狀似出疹,

而膕窩位有網狀的情況出現。現在中醫常識多了,知道整個膝蓋是廢物積存地方,所以

應該是積存的廢物在慢慢排放出。近期那些紅點已經沒有了,但膕窩處的網狀情況仍然

持續,可以解釋筆者為何身體這麼差了。不過,在去了一些廢物及寒氣後,筆者的大腿

也細了一點。

提示及常見問題

1. 浸腳前後喝一杯暖水幫助排毒及補充水份。

2. 飯前飯後一小時避免浸腳以免影響消化。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9

3. 抺汗及小心不要着涼,因為浸腳時及浸腳後毛囊會打開。

4. 很多人喜歡將鹽放入熱水中,但我的中醫師和馬悅凌 (2008)皆指這方法不好,馬悅

凌說會傷害腎臟。所以如果我們能堅持每天熱水浸腳已經十分有效。當然如果你看

過中醫,中醫按你的情況要你加草藥,你可按他們建議做,那可是調理。一般養生,

熱水便可。

5. 另馬悅凌(2008)提出最佳浸腳時間是下午四時至五時,因為是身體最長的陽經(膀胱

經)的活躍時間,固於此時浸腳可加強陽氣,特別適合老人家及缺乏陽氣之人(筆者

試過於此時辰浸腳,晚上教功夫時,覺得腿特別輕)。

6. 浸腳時,筆者冬天時會將手也放進去取暖。另馬悅凌(2008)說有肩膊痛的也可以放

手進去一齊浸。如果夏天時,筆者有時也會做十巧手,再刺激手上的六對經絡,加

上腿上的六對,即一次可刺激全身十二對經絡!

7. 有人會問那為何不全身浸浴或焗桑拿。個人來說,我試過全身浸浴,但覺得太熱、

心跳太快,而且上身容易著涼。另外桑拿也太熱,所以我一定不會天天做。另外,

中醫養生是十分平和的,因為要每天做,而中醫認為汗是心之液,不想一次過失去

太多。而且一次過出太多汗亦會令人覺得很疲倦。所以較注重濡汗,即有少少出汗

排廢物便可,而之後人應該是精神的。

後記

打個比方,身體好像我們的家,家中是很容易積塵的,特別是不常開的抽屜很容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0

易發霉。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防止積塵或發霉,但實際上這些情況是不能避免的,所以

較實際的方法是常常清潔。另外,因常常打理,表面的塵埃沒有了,便有時間打理櫃內

的污垢,使家中各個角落少了積聚垃圾,而每次清理也較容易及舒服。不用等大掃除時

那麼辛苦。

同樣道理,對我們身體而言,如果我們可以改變生活,飲食及思想習慣而減少毒

素的積聚是最理想,但改變習慣需要時間。故如果我們能每天浸腳排毒,雖不能令身體

全無毒素,卻可減少毒素積聚,那樣氣血流動便更有效率,身體運作得更好。氣血得以

提升,便可收復身體,故浸腳可延年益壽。

希望讀者能嘗試及堅持浸腳以養生。即便是繁忙的讀者未能每天浸腳,一星期放

假浸一至兩次也可給身體休息的機會。

最後可參考以下書籍或文章獲取更詳細的中醫解釋浸腳養生的妙法!

參考文獻:

曲黎敏 (2009)。《從頭到腳說健康》。中國:湖北長江出版集團

馬悅凌(2008) 。《溫度決定生老病死》。中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http://www.relativehumanity.com.tw/cm/cm12.htm

http://www.relativehumanity.com.tw/cm/cm30.htm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1

附錄三

淺談經絡及其與養生之關係

經絡是連接人體內外(又稱為裡表,即體內的五臟六腑和體外的

筋、骨、肉和皮膚)及五官九竅(五官即眼耳口鼻舌,而九竅即身體的九

個空隙,包括兩個眼孔、鼻孔、耳孔,下陰的兩個孔及口腔)的一個複雜

網絡系統。見圖一。例如肺經(全名為手太陰肺經)連接體內的肺、體外

的大拇指橈側端、上肢屈面的橈側、上胸外側和五官中的鼻。

而這系統在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生理方面

經絡連絡內臟、肢體及五官九竅,便能運送營養(即中醫稱氣血)

到身體內外不同的部位。當身體得到足夠營養後,每天便能有良好的抵

抗力對抗因工作、食物、天氣、情緒、細菌等對身體所做成的侵害,維

持正常機能運作,亦即中醫所謂調節器官,使身體陰陽獲得平衡,衛氣

充足,肌腠至密,便可抵抗內感外邪。

(二) 病理方面

中醫認為「病」皆因內感外邪所引起的。內感是由內在器官所引發,

外邪則由外在入侵身體。透過經絡,內感可傳至體表(即由裡傳表)或

由外邪傳至器官(即由表傳裡)。 例如肺有毛病,通過肺經反映於手肘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2

的痛楚和鼻子不適,即由裡傳表,使四肢五官相應部位出現病理反應。

反之由表傳裡,如細菌從鼻孔入侵身體或風邪從手肘部位的皮毛進入身

體,也會通過肺經而影響肺部。

(三) 診症方面

中醫診症方法為「望聞問切」。望是觀看顏色,聞是用嗅覺感知病

人的氣味,問是詢問病人的自我感覺及日常生活行為,而切即是把脈。

當中望和切與經絡息息相關。

臨床診斷時,觀察指紋、舌質等便是透過辨別經絡中的色澤、形狀

來診斷疾病。例如經絡中的絡脉如果是青色的表示有寒,赤色的表示有

熱,在不同位置的絡脉的顔色則反映各臟腑氣血的虛實寒熱。例如手魚

的絡脉是青色的表示胃有寒,是赤色的表示胃有熱;亦例如拇指上有小

半月表示肺部健康,半月過大或沒有皆代表肺部不太健康。

同時透過在肢體上不同部位的望及切亦可得知內臟器官的毛病。例

如肺經途經部位出現痛點、皮下結節、斑疹、隆起、凹陷等,即反映肺

部系統有疾患。

(四) 治療方面

中醫治療涵蓋多方面,計有開藥方、食療、推拿、足底按摩、針灸

及灸法等,它們都是與經絡息息相關的。例如入肺經的中藥有黃苓,用

於清肺火﹔食用百合有潤肺的功能﹔生果中枇杷肉可潤燥清肺、止咳降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3

逆;另外推拿、足底按摩、針灸及灸法是針對經絡中的穴位施行,例如

按壓肺經的中府穴可治肺臟疾病,用針灸施於尺澤穴可治熱咳、痰黃、

氣喘及沿肺經產生的頸、肩、肘、臂痺痛等等。

由於經絡在生理及病理方面有如此這般的重要,日常生活中的勞逸不當

或內感外邪也會引致經絡不能暢通運行。那麼,我們可如何作出保健呢? 對

經絡作出適度刺激可加強其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使氣血能順暢地在經絡

中運行。刺激可透過外力,即針對經絡的推拿按摩及自我鍛練,例如進行

養生導引運動,八段錦便是其中一種。八段錦八式的不同動作可刺激不同

經絡,從而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例如「雙手托天理三焦」能刺激肺經,

可協助調節呼吸系統。

圖一 經絡系統簡表

十二經脈 (各經脈都連屬一個臟/腑)

十二經別 (在經脈經過的肘膝附近別出的通路)

經脈 十二經筋 (指/趾末端開始,從下向上循行,連接于骨關節)

奇經八脈 (主要是調節十二經脉的陰陽氣血)

經絡

十五絡 (直接聯絡于表裡經之間)

絡脈 浮絡 (浮淺常見的絡脈)

孫絡 (最細小的絡脈)

十二皮部 (各經所循行過部位的皮膚及其下面的孫絡)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4

附錄四

十二時辰臟腑

時辰 子(晚上 11-1 時)

人體壽命激素-褪黑素

分泌最旺盛的時候

丑(上午 1 時-3 時)

生肖 鼠 牛

臟腑 膽 肝

比喻 中正之官 將軍之官

功能 -決斷:「凡十一臟,取決

於膽」「比喻:車匙轉動瞬

間發動汽車」

-生發陽氣,交通陰陽,陽

氣雖少,但生發力最旺盛

-謀慮-策劃

-肝主臟血,重新做血的濾化

-肝主筋

日常生

振奮膽之陽氣:

-手臂高舉

-打呵欠

-撓頭

-隨時隨地休息眼睛

-不要大量喝酒

養生 睡覺 -「臥則血歸於肝」

-「閉目養肝因為肝開竅於目」

出毛病

原因/

生活習

慣:

1. 生機被壓制(鬱悶/壓力

太大)

2. 長期晚睡

3. 飲食不節(e..g.長期暴飲

暴食)

-祛寒興陽

1. 長期晚睡

2. 長期打電腦

3. 大量喝酒

經証的

表現

1. 口苦

2. 善嘆息

3. 會引發心臟不舒服

4a. 臉好像蒙上了一層塵

1.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動之症、

抖症、頭搖晃等-肝血不足

2. 「兩脇下痛「,「引少腹「,善怒=實証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5

土,灰暗,沒有光澤(面微

有塵)

4b. 身上不滋潤(體無膏澤)

5. 兩邊頭痛

6. 「目外眦痛」-外眼角

痛,缺盆穴痛,「腋下腫」

3. 「目無所見「

肝->

1. 「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

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2. 如果睡醒吹風-「血凝於肤者為痹」,再

嚴重「澀」->即血脂黏稠,氣脈不通;

「凝於足者為厥」

3. 腰痛不可俯仰->可按摩太沖穴

4. 「大夫癩疝,婦人少腹腫」,即陽痿,注

意,通常腎也不好->疏通腎經經脈(因

水生木)

5. 「嗌干」-即嗓子會疼痛

6. 口苦,口乾(因為肝胆同源),兩邊頭痛

是肝胆的問題,腦子中空痛->肝血虛

7. 「面塵脫色」「如蒙土狀」=即蒙着一層

塵土,面無表情->肝血虛

8. 「胸滿嘔逆」-打嗝。方法->按摩胃

和肚子,大拇指下捋膻中穴,長遠->不

怒不憂

9. 飱泄-食谷不化,吃甚麼拉甚麼,因為

「下焦無火」

10. 「遺溺閉癃」:

-遺尿(咳一聲尿出來)-因下焦無火,

上有肺寒

-憋得難受,但尿不出來-因膀胱經陽氣

不夠,不能氣化,尿撒不出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6

時辰 寅(早上 3-5 時) 卯(早上 5-7 時)

生肖 虎 兔

臟腑 肺 大腸

比喻 相(宰相)傅(師傅)之官 傳道之官,可傳導糟粕及水液

功能 「治節出焉」:

-治=如肺功能好,人

正常氣機才會好

-節=節氣=轉節-

>休息-平安地過度氣

機的轉換點

肺主一身之氣=分配全身

的氣血。注意:不是呼吸的

空氣,而且「營衛之氣」源

於水谷。

*另外因腎主納氣,於胸悶

等是氣下不來(是腎的問

題)

「變化出焉」,「主津新生病者」,主導內分

泌的功能,例如:汗、涎、淚、尿、體液

日常生

魄=耳目之聰明-經常活

動手指

=本能(肝、腎)-指尖

相碰

肝經痛:

-肺脹滿,膨脹而喘咳

-缺盆中痛,肩膀會酸痛不

舒服等

大腸經痛

1. 下齒痛-扎合谷穴、頰車穴

2. 脖子粗、伸脹

3. 兩臂上緣痛、或者食指不靈活

4. 大腸火盛->便秘;「津」功能不足->

溏泄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7

時辰 辰(早上 7-9 時) 巳(上午 9-11 時)

生肖 龍 蛇

臟腑 胃 脾

比喻 倉廩之官 諫議之官

功能 -「五味出焉」

-胃收獲最多的是水谷化

(=吃喝)成的精和氣

-負責分類,按酸(肝)、

辛(肺)、甘(脾)、苦(心)、

咸(腎)

-「水谷皆入於胃「

-胃主血(精華)

-胃主燥

-胃主運化消化

「知周出焉」:

-發現問題及作出提醒

-脾主一身肌肉

-脾主統血:統攝

-通過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後輸送

到人的五臟去

日常生

養生

1. 7-9 時補陰,吃飯=精血

的來源

2. 七、八分飽

1. 按摩大腿內側

2. 減肥:沿脾經調理

經証的

表現

1. 「洒洒振寒」,無緣無故

哆嗦一下=胃火不旺

2. 「善伸數欠」=愛打呵

欠=胃寒、胃氣虛的自

救方式,讓氣旺一些

3. 口歪=胃火太盛,血又

不足,營養不夠,咀唇

上火

4. 唇外翻上火

5. 牙痛(上齒痛)扎內庭

6. 顏黑-因胃統攝血功能

降低時,血不能「上榮

於面」

7. 流鼻血(鼽衄),因脾胃

不統攝血

8. 喉痹-腫痛,特別乾,

1. 舌頭不靈活

2. 食則嘔,一吃飯就往外吐

3. 胃脘痛,腹脹善噫

=胃痛,肚子裡有腹脹感覺,打嗝(解

決方法:放屁)

4. 身體皆重,因濕氣重

5. 嘴唇變薄或者嘴唇有一些病變(解決方

法:改變飲食結構,多運動)

重症:消瘦、流口水、濕腫

1. 舌本痛-舌根底下開始出現疼痛

2. 體不能動搖-身體特別重,吃不下

3. 心下急痛

4. 有時會「溏泄」-拉稀/大便黏滯

5. 黃疸

6. 不能卧,躺下難受,勉強站起來,大腿

和膝蓋就會出現腫脹和厥逆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8

因胃氣不降,女人 35 歲

以後,胃氣衰,臉蒼老

有皺紋

9. 水腫-肚子特別大(陰

陽燥火及腎火不旺)

10. 膝臏腫痛

11. 如陽明燥火太盛,特別

容易餓

12. 實証-狂躁(不能制約)

虛証-憂郁(因為害怕

「聞木聲則惕然而驚「)

13. 女性經前乳房脹痛,因

冒經淤滯

14. 額頭和臉頰生痤瘡多是

由於胃寒造成(喜喝冷

飲及精神鬱悶)

7. 糖尿病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19

時辰 午(11-13 時陰陽交替) 未(13-15 時)

生肖 馬(心臟永遠跳躍不停) 羊

臟腑 心 小腸

比喻 君主之官(管它的是元氣) 受盛之官(稅務局)

功能 -神明出焉->管其他所

有臟腑

-心主血脈

-心臟神明-perception,

judgment, reaction,

coordination

-心主喜樂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化物出焉-分配食物精華消化及吸收->

上繳「國庫」:腎

養生 1. 睡覺/練功夫,使心腎

相交

午飯要吃好

經証的

表現

心主血脈的病

-看心臟病何時發:

9 點多-因脾胃

下午 2-3-因小腸

中午飯後-臉紅、胸悶(心

臟病先兆)

3-5=膀胱

5-7=腎

(肺)

-如心臟病兼便秘,喜歡長

出一口氣-危險

-吃飯七八分飽,少吃多

餐,否則飯後容易心臟病發

(子盜母氣)

-心總會有點兒慌-脾經

-大腦缺血或心缺血-高

血壓

-早搏-元氣尚可

-間歇-元氣大傷

-腎精不足->煩躁、發

1. 蝴蝶斑:小腸吸收功能不好

2. 嗌痛頷腫,不可以頋。i.e.嗓子痛,脖子

兩側、兩個腮幫腫,或轉頭較費勁

3. 腹若垂囊-肚子特別大

4. 耳聾

5. 眼黃,臉頰腫脹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0

怒,因歛不住虛火->心梗

-扑通扑通->心包經有

問題

-胆經->心脇痛,不可轉

心主神明的病:

大腦昏沉,思慮不清,=心

氣不足

胃經有病影響心:特別討厭

生人,畏於火

胃虛証->心欲動,獨閉戶

塞牖而處

->聞木聲則惕然

而驚

胃實証->甚則欲登高而

歌,棄衣而走,賁响腹脹

腎經影響心:目如無所見,

心如懸若肌狀,可是飢又不

欲食;氣不足則善恐,心惕

惕如人將捕之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1

時辰 申(15-17 時) 酉(17-19 時)

生肖 猴 雞

臟腑 膀胱 腎

比喻 州都之官 作強之官=大力士

功能 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儲藏水液的地方,之後氧化

出去。

津:體液從裡向外滲出的意

液:脾胃運化

->水谷精微

->滙聚->收藏

->凝聚及生發

->補充和溫煦

->牢固衞外功能

-伎巧出焉:靈巧

-有勁,保護心臟,有力氣(幫助打仗)

-可以創造小生命

-腎主藏精

-固攝:經脈通暢(才可以補)

日常生

早上學的東西現在該練習

來強化

養生 (膝蓋以下)泡腳及按摩-

>使勁蹬腳跟,揉揉小腿肚

經証的

表現

1. 沖頭痛:後腦痛

2. 目似脫:眼珠子恨不得

要掉出來

3. 項似拔:整個後脖頸都

是僵硬的

4. 腰酸、背痛、腿抽筋、

膕如結,把腿放高處,

因腿很沉->伸拉膀胱

經痔瘡,子宮肌瘤

5. 容易出現狂証及癲疾

6. 小趾不靈活、麻木、疼

1. 飢不欲食

2. 面如漆柴:沒有光澤,發黑

3. 咳唾則有血

4. 哮喘-坐而欲起

5. 目??如有所見,心如懸若?狀,氣不

足則善恐

6. 口熱舌干,咽喉腫痛,氣往上湧

7. 痿厥嗜卧

8. 但欲寐,一隔會兒睡,晚上睡不了

9. 足下熱而痛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2

時辰 戌(19-21 時) 亥(21-23 時)

生肖 狗 豬

臟腑 心包 三焦

比喻 決瀆之官

功能 臣使之官(宦官):代君發

令及保護心不受外邪,宣發

正氣

-喜樂出焉

-疏通氣機

-水道出焉疏通水道,保障水利萬物

-主樞紐-保持恆溫

-做愛最佳時期

養生 -令心愉悅(與重要的人交

流十分鐘)

-雙手合十:收斂心包

-梳理、按摩膻中穴

-按摩極泉穴,才拍打心包

經証的

表現

1. 手心熱

2. 手心出汗

3. 臂肘彎急:抽筋,不舒

暢、麻木

4. 腋腫-腋窩下腫痛,胸

肋盛滿->「心憺憺大

動」「扑通扑通」

5. 面赤目黃

6. 喜笑不休

1. 耳鳴「渾渾沌沌」的聲音,蟬鳴=虛証;

「轟轟隆隆」=實証

2. 腫脹喉痹

3. 汗出不止

4. 目銳眦痛:外眼角痛

5. 無名指麻木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3

附錄五

五行

五行:五類基本物質的性質和作用及其運動變化。

1. 五行的特性

五行 特性 引申

木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自由舒展 生長、升發、柔和、條達舒暢

火 「火曰炎上」=温熱、上升 温熱、升騰、明亮

土 「土愛稼穡」(色)=播種到收穫的全個

過程;孕育、長養、、承載萬物的基礎

生化、承載、受納、(eg. 「土載四行」;「萬物土中生,萬物

土中滅」;「土為萬物之母」)

金 「金曰從革」=順從、服從;革除、變革;

堅勁、清肅、收殺

清潔、肅降、收歛

水 「水曰潤下」=滋潤萬物,向下流行 寒涼、滋潤、向下運動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4

2. 事物的五行屬性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 氣 五季 五方 五臟 六腑 五官 五體 五液 五志 五聲 五華

酸 青 生 風 春 東 木 肝 胆 目 筋 淚 怒 呼 爪 魂

苦 赤 長 暑 夏 南 火 心 小腸 舌 脉 汗 喜 笑 面 神

甘 黃 化 濕 長夏 中 土 脾 胃 口 肉 涎 思 歌 唇 意

辛 白 收 燥 秋 西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涕 悲 哭 毛 魄

咸 黑 藏 寒 冬 北 水 腎 膀胱 耳 骨 唾 恐 呻 發 志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5

3.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母子關係)

註: 實線為相生 , 虛線為相克

4.五行間的關係

相生-相互資生 生克制化 事物發展變化:正常現象

人體:生理狀態 相克-相互制約

相乘-對所勝的過度克制 強弱相殘,

亢者無制

事物發展變化:異常現象

人體:病理狀態 相侮-對所不勝的反克

參考書:張珍玉(2002)。<中醫學基礎>。中國北京:中國中醫药出版社。

[修身養性是養生的起點體會分享] 頁 A-26

附錄六

四季養生法

春 夏 秋 冬

養陽 養陰

節氣 生發之氣「發陳」 長養之氣「蕃秀」 收歛之氣「容平」 潛藏之氣「閉藏」

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 立夏、小滿、芒種 立秋、處暑、白露 立冬、小雪、大雪

春分、清明、谷雨 夏至、小暑、大暑 秋分、寒露、霜降 冬至、小寒、大寒

睡覺 晚睡早起(不過 11時) 晚睡早起、午睡 早睡早起 早睡晚起

活動 外出散步 大自然中多動、讀書習字 避寒就温

品茶吟詩、益友清談

神志 樂觀、無拘無束、

精神舒暢、情志條達、

少怒 神志安靜

寛懷戒怒

飲食

減酸增甘辛 少苦多辛 增酸少辛

eg.甘:蜂蜜、米麵、棗、桂圓 辛:蔥、蒜、韭

培養脾土、温、軟、易消

宜温宜軟、每餐不可太飽、 清潤、防燥護陰、滋陰

潤肺

宜温、不食性寒、生冷

食物 少食多餐、忌生冷過度、

平補腎氣、少吃肥甘厚味、

多食豆類、解暑利濕、健脾益腎

衣著 下厚上薄、披發緩形

參考書: 曲黎敏(2007)。〈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中國夏門:鷺江出版社。

紫圖(2007)。〈黃帝內經‧中國 3000年的醫與養生寶典〉。台北: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