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6
2016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 August2016 No4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赵静漪 ,魏江生 ,周 ,赵鹏武 ,刘 ,刘 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 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 赤峰 025150 摘要: 大兴安岭中段森林曾经是内蒙古采伐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通过天然林恢复以及 “天保工程”的实施,森 林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兴安盟五岔沟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地调查法,设置面积为 88hm 的针阔 混交林样地,利用软件 Winkelmass10 进行数据分析,对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 个空间结构参数进行研 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树种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黑桦 ( 52%)、兴安落叶松( 17%)、白桦( 17%)、 蒙古栎 ( 14%),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整体林分大小分化差异较大,兴安落叶松为优势种,但数量少且混交 度差,分布集中;)整体林分空间分布较合理,接近随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中段林区的经营管理以 及人工抚育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6622 2016 04-0059-06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16.04.012 StudyonSpatialStructureCharacteisticsof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ForestinCentralRegionofDaxing anlingMoutains ZHAOJingyi WEIJiangsheng ZHOUMei ZHAOPengwu LIUFen LIUChang Collegeof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 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 Huhhot 010019 China ForestEcosystemRe searchStationAtSaihanwula ChifengInnerMongolia 025150 China Abstract ForestinthecentralregionofDaxing anmountainswasoneofthehighestcuttingintensityin InnerMongoliaThroughtheselfrecoveryofnaturalforestandimplementationofthe naturalforestpro tectionproject ”, theforestqualityisimprovedtoacertainextentWithWuchagouForestFarminXingan leagueastheresearchobject thesamplesurveymethodwasused thesampleplotof88hm setupinco niferousbroadleavedmixedforest datawereanalyzedusingWinkelmass10 studyonthreeofspatial structureparameter namedminglingintensity neighborhoodcomparisonanduniformangleindexResults showthat 1TheregionalspeciesproportionfromhightoloworderisBetuladavurica 52 Larixgme linii 17%), whitebirch 17%), Quercusmongolicafisch 14%), minlyfordeciduousbroadleavedfor est2Therewasbigdifferenceindifferentiation dominantsocialesis Larixgmelinii butitissmallin numberandpoorinmixedability thedistributionisveryconcentrated3Thespatialdistributionisrea sonable closetorandomdistribution Keywords coniferousbroadleavedmixedforest minglingintensity neighborhoodcomparison uniform angleindex 收稿日期: 2016-03-30 修回日期: 2016-05-11 基金项目: 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 20120421 20110527 );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能力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赵静漪( 1992- ),女,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与植物生长研究。 Email 578979106@qq.com 通讯作者: 魏江生( 1969- ),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与植物生长研究。 Email weijiangsheng1969@163.com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Aug-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2016年8月第4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August2016No4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赵静漪1,魏江生1,2,周 梅1,2,赵鹏武1,2,刘 芬1,刘 畅1

(1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 赤峰 025150)

摘要:大兴安岭中段森林曾经是内蒙古采伐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通过天然林恢复以及 “天保工程”的实施,森

林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兴安盟五岔沟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地调查法,设置面积为88hm2的针阔混交林样地,利用软件Winkelmass10进行数据分析,对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树种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黑桦 (52%)、兴安落叶松 (17%)、白桦 (17%)、蒙古栎 (14%),以落叶阔叶林为主;2)整体林分大小分化差异较大,兴安落叶松为优势种,但数量少且混交度差,分布集中;3)整体林分空间分布较合理,接近随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中段林区的经营管理以及人工抚育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16)04-0059-06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4.012

StudyonSpatialStructureCharacteisticsofConiferousBroadleavedMixedForestinCentralRegionofDaxing’anlingMoutains

ZHAOJingyi1,WEIJiangsheng1,2,ZHOUMei1,2,ZHAOPengwu1,2,LIUFen1,LIUChang1(1Collegeof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uhhot010019,China;2ForestEcosystemResearchStationAtSaihanwula,ChifengInnerMongolia025150,China)

Abstract:ForestinthecentralregionofDaxing’anmountainswasoneofthehighestcuttingintensityinInnerMongoliaThroughtheselfrecoveryofnaturalforestandimplementationofthe“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ject”,theforestqualityisimprovedtoacertainextentWithWuchagouForestFarminXinganleagueastheresearchobject,thesamplesurveymethodwasused,thesampleplotof88hm2setupinconiferousbroadleavedmixedforest,datawereanalyzedusingWinkelmass10,studyonthreeofspatialstructureparameter,namedminglingintensity,neighborhoodcomparisonanduniformangleindexResultsshowthat:1TheregionalspeciesproportionfromhightoloworderisBetuladavurica(52)%,Larixgmelinii(17%),whitebirch(17%),Quercusmongolicafisch(14%),minlyfordeciduousbroadleavedforest2Therewasbigdifferenceindifferentiation,dominantsocialesisLarixgmelinii,butitissmallinnumberandpoorinmixedability,thedistributionisveryconcentrated3Thespatialdistributionisreasonable,closetorandomdistributionKeywords:coniferousbroadleavedmixedforest,minglingintensity,neighborhoodcomparison,uniformangleindex

收稿日期:2016-03-30;修回日期:2016-05-11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120421;20110527);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能力建设项目作者简介:赵静漪(1992-),女,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与植物生长研究。

Email:578979106@qq.com通讯作者:魏江生(1969-),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与植物生长研究。

Email:weijiangsheng1969@163.com

Page 2: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林业资源管理 第4期 

  大兴安岭中段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也是木材原料最主要的生产地,并且也是华北地区不

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占据独特生态地位。20世纪30—90年代期间,在该地区进行了长达 60年的大面积高强度砍伐。森林状态由原始森林类型

的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植被覆盖密度

大,乔木蓄积量高)变为群落层次单一、林分密度

低,乔木蓄积量低的林分类型。1998年以后,大兴安岭中段成为首批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林

区[1-2]。工程主要内容是使森林资源利用方向

从经济利用转变为生态保护,通过分类经营,最

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1]。实施“天保工

程”近20年以来,以白桦、黑桦为先锋入侵树种的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逐渐形成。本文针对大

兴安岭中段恢复后的森林空间结构是否合理进

行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

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

优先”[3]。在森林质量的提升过程中,林分空间结

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参数信息,它是对林分空间

结构进行调整的依据所在。因为森林空间结构体

现了林分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

的排列方式,树木之间分布、大小、距离等空间关

系[4-5],可以有效地描述树种间的竞争关系及其

优势度。本文采用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方

法,引入公顷级样地,以相邻木为结构单元,依据

每木检尺的调查结果得出种群数量分布的空间信

息[6],选取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空间结构参数,从优势种的确定、混交程度以及空间配置

3个方面进行研究[7-10]。本文目的是对“天保工

程”的效果以及天然林自我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旨

在为大兴安岭中段林区的经营管理以及人工抚育

提供数据依据。

1 研究区概况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中段的兴安盟五岔沟林场

(以下简称五岔沟)选取样地。五岔沟处于阿尔山

市行政区的南端,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

900m左右,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

均温度为 -32℃,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380mm,多集中在6—8月份。主要土壤类型有暗棕壤、灰色森林土及棕色针叶林土。其特点为

植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五岔沟属于典

型的针阔混交次生林,树种主要有落叶松、白桦、

蒙古栎、黑桦等,在大兴安岭林区具有典型性和代

表性。

2 材料与方法21 样地调查

本文以五岔沟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在该区选取了1块典型的面积为88hm2的大样地,坐标为120°2234′~120°2239′E,46°5187′~46°5212′N,并将其划分为 218块 20m×20m的标准地,以网格为结构单元,对每一块标准地内胸径≥1cm的林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树名、胸径、树高、活枝下高、冠幅、坐标(x,y),x表示单木距离该标准地西边边缘长度,y表示距北边边缘长度,最后统一换算为样地内 x,y坐标。因样地面积较大,为了消除处于林分边缘树木对结果的影响,在样地

周边设置了10m缓冲区,缓冲区内的林木只做相邻木处理,不纳入计算结果。最终选取缓冲区以外的

胸径≥5cm的活立木进行研究。22 空间结构参数选取

本文以样地内任意一株单木为参照树,通过混

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11-13]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来分析五岔沟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以上3个参数利用软件 Winkelmass10进行计算,利用Excel进行后期结果处理。221 混交度(Mi)

混交度 Mi为参照树 i的 4株最近相邻

木[12,14-16]与参照树不属同种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用

来分析林分树种组成及其空间配置情况,公式为:

Mi=14∑

j=1Uij (1)

式中,参照树 i与第 j株相邻木不属同种时,Uij=1,否则为0。Mi取值为0,025,05,075,1时相应表示零度混交、弱度混交、中度混交、强度混

交、极强度混交[17]。

06

Page 3: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第4期 赵静漪等: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林分平均混交度(M)计算公式为:

M =1N∑Mi (2)

式中:N为林木总株数。222 大小比数(Ui)

大小比数Ui是通过林木个体大小的分化程度

来分析不同树种的优势程度[18],i定义为参照树 i的4株最近相邻木中,胸径、树高或冠幅(本文采用胸径)大于参照树的个体所占比例,公式为:

Ui=14∑

j=1Kij (3)

式中K为变量,当第 j株相邻木的胸径比参照树i大时K为0,否则为1。Ui取值区间为0,025,05,075,1,相应表示优势、亚优势、中庸、劣势和极劣势[19]。

平均大小比数(U)计算公式为:

U=1N∑Ui (4)

式中N为林木总株数。223 角尺度(Wi)

角尺度用来描述参照树i的4株最近相邻木的均匀性,也就是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9]。任意2个

邻接的相邻木都有2个夹角,把小角设为为 α,而相邻木均匀分布时的夹角设为标准角 α0,通常 α0=

72°[9]。角尺度被定义为α角小于标准角α0的个数

占所考察的4个夹角的比例[12],公式为:

Wi=14∑

j=1Zij (5)

式中,当 j个 α角小于标准角 α0时,Zij=1;反之Zij=0;平均角尺度的取值在[0475,0517]区间内时,林分属于平均分布,小于0475的分布为均匀分布,大于0517的分布为团状分布[8]。

平均角尺度计算公式为:

W =1N∑Wi (6)

式中,N为林木总株数。

3 结果与分析31 林分树种组成

由表1可知,样地内树种数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黑桦 (52%)、兴安落叶松 (17%)、白桦(17%)、蒙古栎(14%),平均胸径从大到小排序为兴安落叶松、黑桦、白桦、蒙古栎。以落叶阔叶林

为主。

表1 样地基本情况Tab1Basicinformationofsampleplots

指标 黑桦 兴安落叶松 白桦 蒙古栎 全林地

密度/(株数/hm2) 39943 13545 13091 11114 77693

平均胸径/cm 1535 2308 1241 982 1517

32 林木混交度表2可以看出,蒙古栎因数量较少,相邻木中不

属同种的概率大,所以混交度相对最高,值为054,呈中度以上的混交状态,说明每株蒙古栎周围4株相邻木中有一半为不同种。兴安落叶松混交度最

低,仅为024。其中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频率之和达到074,说明有 74%的林木是聚集在一起生长的,只有14%的林木与其他树种混交生长。如图1所示,兴安落叶松集中在样地的东南角生长,其种

间隔离程度非常低。白桦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7,

表2 各树种平均混交度及其频率Tab2Minglingintensityandfrequencyfordifferentspecies

树种混交度频率

0 025 05 075 1平均混交度

黑桦 038 028 019 011 004 029

白桦 023 021 019 019 017 047

兴安落叶松 060 014 007 007 012 024

蒙古栎 010 021 028 028 014 054

全林地 036 022 018 016 008 035

16

Page 4: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林业资源管理 第4期 

图1 林木分布图Fig1Distributionoftrees

仅次于蒙古栎,其中Mi=0,Mi=025,Mi=05,Mi=075,Mi=1的林木频率分布几乎没有差异,说明林木在弱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之间均匀分布。数量

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黑桦处于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

之间,Mi=0,Mi=025,Mi=05,Mi=075,Mi=1的频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研究表明,越稳定的林分结构,零度混交的频

率越低,极强度混交的频率有越高的趋势[20]。五岔

沟整体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35,其中零度混交频率为036,极强度混交频率仅为008,说明五岔沟是一个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

较复杂群落,以结构单元为单位的树种多样化程度

很低,该研究区在混交程度上距离最优结构还有很

大的差距。这样的空间结构使得各个树种之间的

协调关系未达到平衡,没有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和调控结构的能力,不能有利地维持群落的可持续

发展。

此阶段可看做森林演替的重要过渡期,足够的

时间里,兴安落叶松有可能会演替取代其他树种,

朝兴安落叶松纯林发展。

33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本文利用大小比数来分析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表3 各树种平均大小比数及其频率Tab3Valueandfrequencyoftheuniformangleindex

basedondiameterfordifferentspecies

树种大小比数频率

0 025 05 075 1平均大小比数

黑桦 023 024 021 017 015 045

白桦 013 016 020 024 027 059

兴安落叶松 040 024 015 015 006 037

蒙古栎 005 012 018 025 039 070

全林地 020 020 020 019 021 050

通过表3可知,各树种大小比数取值在037~070之间,说明不同树种的胸径优势度差异明显。根据大小比数的定义,Ui取值越大,说明比参照树胸径大的相邻木越多,参照树越不占优势;相应的

Ui取值越小,参照树越有优势。所以大小比数取值最大的蒙古栎是优势最低的树种,处于中庸和劣汰

之间。蒙古栎有 39%的林木处于极度劣势,只有5%的林木处于优势。说明它不仅数量最少,平均胸径也最小,分化严重,在结构单元中与其他树种相

比毫无优势可言,甚至有可能被其他树种所取代。

兴安落叶松平均大小比数为037,也就是说它最具优势。其中64%的林木处于亚优势以上,仅有6%的林木处于极度被压迫状态。白桦和黑桦优势度

在中庸左右,但 Ui=0,Ui=025,Ui=05,Ui=075,Ui=1的频率变化趋势相反,白桦为逐渐增加,黑桦为逐渐降低,所以白桦在结构单元内的优

势度略低于黑桦。五岔沟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

050,且Ui=0,Ui=025,Ui=05,Ui=075,Ui=1

26

Page 5: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第4期 赵静漪等: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的频率分布均匀,说明每株参照树周围4株相邻木的胸径有一半比参照树大,整体呈中庸状态。

岳永杰等[21]对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

结构研究表明,胸径或树高优势大的树种一般混交

程度较小,但伴生树种的混交程度一般均较大,与

本文结果相似。胸径占据优势的兴安落叶松在空

间分布格局上以集群分布为主,拉低整体林地树种

隔离水平,而作为数量少且胸径处于劣势的蒙古

栎,结构单元多样性丰富,常与不同种的林木混交

生长。此现象说明大兴安岭中段森林在经历砍伐

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以黑

桦、白桦及蒙古栎作的主要先锋树种最先出现,大

大提高了森林的郁闭度,而且白桦在改善森林土壤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耐阴的兴安落叶松提供了有

利的生长环境,兴安落叶松作为胸径优势种恢复生

长,但聚集程度高,与其他树种混交能力较弱。

34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本文利用角尺度来分析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表4 各树种平均角尺度及其频率Tab3Valueandfrequencyoftheuniform

angleindexfordifferentspecies

树种角尺度频率

0 025 05 075 1平均角尺度

黑桦 001 019 055 018 007 053

白桦 000 019 057 017 008 053

兴安落叶松 001 021 057 015 006 052

蒙古栎 001 020 054 019 007 053

全林地 001 019 055 018 007 053

由表4可以看出,4个树种角尺度均值几乎无差异。惠刚盈[22]等提出,当林分均匀分布时,角尺

度取值在05左侧的频率会明显高于右侧的频率,平均角尺度小于0475;当林分处于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取值在05两侧的频率基本对称,没有明显的偏差,平均角尺度取值区间为[0475,0517];当林分处于团状分布时,左侧频率则明显低于右侧的频

率,平均角尺度大于 0517。全林地 Mi=0,Mi=025,Mi=05,Mi=075,Mi=1的林木频率变化趋

势接近正态分布,取值在05左侧的频率之和略小于右侧频率之和。说明全林地属于团状分布的林

木比例略高于均匀分布的林木比例,导致该林分整

体格局呈团状聚集,但接近随机分布。而林分不受

人为或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并且经过多年的竞争演

替后,会朝着顶极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发展,也就

是随机分布[22-23],所以大兴安岭中段林分在空间分

布格局上比较接近顶级群落。

1826年德国洪德思哈根[24]提出法正林概念,

以木材生产量、蓄积量以及经济效益作为森林经营

与管理的标准,提倡对人工林进行轮伐,忽略了森

林的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经历了

长期人工砍伐后,德国森林质量与数量急剧下降,

出现了生态功能退化,木材生产量降低,林分结构

不稳定等状况,与大兴安岭中段森林变化特征相

似。1898年盖耶尔[25]提出“近自然林业”理论,提

倡利用人工干预使森林无限接近天然林的结构与

类型,主要是通过对天然林生长、发育、死亡、更新

及演替规律的长期观测,确定顶级群落最稳定的状

态,以此设计森林经营的导向和具体手段方案。目

的是通过一切人为手段,使森林群落结构达到优化

状态,让不同生物种占据其最有利的生态位,将经

济利益和生态效益最佳结合,发挥最大功效。

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大兴安岭中

段的森林需要合理的培育和经营,单纯的以禁伐取

代砍伐并不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森林结构,应适当地

采取人工抚育,提升林分混交度,根据森林空间结

构的不合理性进行适当砍伐,使其向顶级群落发

展,达到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平衡发展。

4 结论1)五岔沟树种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所占比例从

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黑桦 (52%)、兴安落叶松(17%)、白桦(17%)、蒙古栎(14%)。2)整体林分大小分化差异较大,兴安落叶松为

优势种,但数量少且混交度差,分布集中。蒙古栎

为劣势种,但因数量少所以混交度较高。林分整体

混交度处于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之间,隔离程度

较差。

36

Page 6: 大兴安岭中段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赤峰025150)

林业资源管理 第4期 

3)五岔沟林分空间配置较合理,接近顶级群落的分布特征———随机分布。

本文基于2012年度静态数据分析大兴安岭中段林分空间结构特征,日后会对该样地进行长期监

测,以5年为调查周期,以动态变化为研究重点,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多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炳柱,贾炜玮,李凤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

施效果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86.

[2]李月辉,胡远满,常禹,等.从林业分类经营的空间分析看大兴

安岭采伐政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19.

[3]习近平.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EB/OL].[2016-08-

01].http://news.cri.cn/2016126/410567046d9b96f1dfb5

c74ca8336ebe.html.

[4]汤孟平,唐守正,雷相东,等.两种混交度的比较分析[J].林业

资源管理,2004(4):25-27.

[5]李荣,罗惠文,宋于洋.天山北坡天山云杉的种群结构特征和空

间分布格局[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91-96.

[6]惠刚盈,克劳斯·冯佳多.德国现代森林经营技术[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雷相东,唐守正.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研究综述[J].林业科学,

2002,38(3):140-146.

[8]ComasC,PalahíM,PukkalaT.Characterisingforestspatialstructure

throughinhomogeneoussecondordercharacteristics[J].Stochastic

EnvironmentalResearchandRiskAssessment,2009,23(3):

387-397.

[9]惠刚盈,VonGadow,胡艳波.森林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的标准

角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6):687-692.

[10]BoltonDK,CoopsNC,WulderMA.Measuringforeststructurea

longproductivitygradientsintheCanadianborealwithsmallfoot

printLidar[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13,

185(8):6617-6634.

[11]董灵波,刘兆刚.基于形态结构特征参数的樟子松人工林单木

可视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5):20-27.

[12]惠刚盈,VonGadow,AlbertM.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大小比数[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1):1-6.

[13]惠刚盈.角尺度———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布格局的结构参数

[J].林业科学,1999,35(1):37-42.

[14]PommeReningA.Approachestoquantifyingforeststructures[J].

Forestry,2002,75(3):305-324.

[15]汤孟平,唐守正,雷相东,等.林分择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研究

[J].林业科学,2004,40(5):25-31.

[16]惠刚盈,胡艳波,徐海.森林空间结构的量化分析方法[C]//

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场论文集(2),新疆:47-50.

[17]惠刚盈,胡艳波.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2001,14(1):23-27.

[18]惠刚盈,VonGadow,AlbertM.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构参

数———大小比数[J].林业科学研究,1999(1):4-9.

[19]惠刚盈,VonGadow,胡艳波,等.结构化森林经营[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0]安慧君,张韬.异龄混交林结构量化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4:12.

[21]岳永杰.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D].北京林

业大学,2008.

[22]惠刚盈,VonGadow,胡艳波,等.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角尺度

均值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04,24(6):1225-1229.

[23]张家城,陈力,郭泉水,等.演替顶级阶段森林群落优势树种分

布的变动趋势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3):

256-268.

[24]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1.

[25]王立方.浅议近自然林经营理论的内涵及理念[J].河北林业

科技,2013(4):77-78.

(上接第40页)[7]朱万才,李亚洲,李梦.森林立地分类方法研究进展[J].黑龙江

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1):24-25.

[8]LiuYang,KangXingang,GuoYanrong,etal.Anonlinearmatrix

modelforthepredictionofmixedunevenagedforestsgrowthwith

FORTRANprograminChangbaiMountain,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ofAdvancementsinComputingTechnology,2012,4(22):

163-172.

[9]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

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10]SkovsgarrdJP,VanclayJK.Forestsiteproductivity:areviewof

theevolutionofdendrometricconceptsforeven-agedstands[J].

Forestry,2008,81(1):13-31.

[11]马丰丰,贾黎明,段劫,等.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

编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6):78-82.

[12]陈永富.基准年龄立地质量评价的影响分析[J].林业科学研

究,2010,23(2):283-287.

[13]詹昭宁.用树干解析编制地位指数曲线的方法[J].林业勘查

设计,1982(2):36-40.

[14]郑聪慧,贾黎明,魏松坡,等.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

指数表的编制[J].林业科学,2013,49(3):80-84.

[15]王雪梅.陕西渭北刺槐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2001.

[16]孟宪宇.测树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