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劑、瀉下劑...

66
解表劑、瀉下劑 消導化積劑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解表劑、瀉下劑消導化積劑

  • 解表劑

  • 治法與方劑

    • 《靈樞·本臟論》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三部九侯論》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 《素問·至真要大論》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 治法與方劑

    《素問·至真要大論》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 治法與方劑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1. 故因其輕而揚之(解表法),2. 因其重而減之(瀉下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癰瘍劑),3. 因其衰而彰之(溫裡劑,補益劑),4.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裡劑,補氣劑),5.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補血劑,補陰劑,治燥劑),6. 其高者,因而越之(湧吐劑),7. 其下者,引而竭之(瀉下劑,利水滲濕劑),8. 中滿者,瀉之於內(理氣劑,消導化積劑),9.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解表劑),10.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安神劑,清熱劑,固澀劑),11. 其實者,散而瀉之(理氣劑,理血劑,祛濕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1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

    實宜決之(活血祛瘀劑),氣虛宜掣引之(補氣升提劑)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五常政大論》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 治法與方劑

    • 清·程鍾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 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溫,補

  • 解表劑

    1. 病症:六淫外邪侵襲人體,衛氣受邪,外感風寒或溫病1. 惡寒發熱,身痛,頭痛,有汗或無汗,脈浮2. 疹、痘

    2. 治療原則與分類:辛散輕宣藥物使外邪從肌表出於人體,治療表症,發汗、透疹作用1. 辛溫解表:表寒症2. 辛涼解表:表熱症3. 扶正解表:氣血陰陽虛者,加入補益藥以扶正祛邪。

    3. 煎藥與服法原則1. 辛散藥物,不可久煎2. 溫服,禁食生冷及甜膩之品3. 避風寒,食用粥增加營衛氣,助汗出,不可大汗,大汗易傷津液

    及耗氣

  • 解表劑

    解表劑

    辛溫解表

    用於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脈浮緊或脈浮緩

    辛涼解表

    用於風熱表證。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扶正解表

    用於表證而兼正氣虛弱者。正虛指氣、血、陰、陽不足。氣虛或陽虛者外感風寒,因正虛不能抗邪外出而致不癒。

  • 解表劑

    • 辛溫解表• 麻黃湯• 桂枝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九味羌活湯• 加味香蘇散

    • 辛涼解表• 桑菊飲• 銀翹散• 麻杏石甘湯• 柴葛解肌湯

    • 扶正解表• 敗毒散• 麻黃細辛附子湯

    • 加減葳藸湯

  • 解表劑

    • 辛溫解表• 麻黃湯• 桂枝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九味羌活湯• 加味香蘇散

    • 辛涼解表• 桑菊飲• 銀翹散• 麻杏石甘湯• 柴葛解肌湯

    • 扶正解表• 敗毒散• 麻黃細辛附子湯

    • 加減葳藸湯

  • 桂枝湯

    •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 【製法用量】桂枝(3兩) 白芍 (3兩) 甘草炙 (2兩) 生薑(3兩) 大棗12枚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服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 桂枝湯

    • 桂枝:辛溫,溫經通陽。• 芍藥:酸苦微寒,能益陰

    和營。

    • 生薑:辛溫,散寒。• 棗:甘平,益脾和胃。• 甘草:甘平,補益中氣。

    桂枝,白芍

    棗,甘草

    生薑

  • 葛根湯

    •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 【製法用量】葛根4兩 麻黃3兩 生薑3兩 桂枝3兩 芍藥2兩 甘草炙2兩 大棗12枚

    •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 葛根湯

    • 葛根:甘、辛,涼。升津解表,升陽明清氣。

    • 麻黃:辛苦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桂枝:辛溫,溫經通陽。• 芍藥:酸苦微寒,能益

    陰和營。

    • 生薑:辛溫,散寒。• 棗:甘平,益脾和胃。• 甘草:甘平,補益中氣。

    桂枝白芍葛根

    棗,甘草

    生薑

    麻黃

  • 麻黃湯

    •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 【製法用量】麻黃 (3兩) 桂枝 (2兩) 甘草炙(1兩) 杏仁 (70個)

    •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 麻黃湯

    • 麻黃:辛苦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杏仁:宣降肺氣• 桂枝:辛溫,溫經通陽。

    • 甘草:甘平,補益中氣。

    桂枝

    甘草

    麻黃

    杏仁

  • 九味羌活湯

    [組成]羌活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蒼朮一錢半 細辛五分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生地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一錢[來源]張元素《此事難知》[功用]發汗祛濕,兼清裡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用法]:水煎溫服

    川芎

    甘草

    蒼朮

    羌活,防風,細辛白芷

    黃芩,生地

  • 小青龍湯

    [組成]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桂枝 五味子半夏[來源]傷寒論[功用]解表散寒,溫化寒飲[主治]風寒客表、水飲內停、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脈浮緊者。[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桂枝白芍

    甘草,半夏

    乾薑

    麻黃,細辛五

    味子

  • 大青龍湯

    [组成]麻黃 桂枝 甘草炙杏仁石膏 生薑大棗[來源]傷寒論[功用]發汗解表,清熱[主治]外感風寒表實兼裡有熱證。發熱惡寒,寒熱俱甚,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脈浮緊。[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桂枝

    甘草,大棗

    生薑

    麻黃

    杏仁

    石膏

  • 解表劑

    解表劑

    辛溫解表

    用於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脈浮緊或脈浮緩

    辛涼解表

    用於風熱表證。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扶正解表

    用於表證而兼正氣虛弱者。正虛指氣、血、陰、陽不足。氣虛或陽虛者外感風寒,因正虛不能抗邪外出而致不癒。

  • • 辛溫解表• 麻黃湯• 桂枝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九味羌活湯• 加味香蘇散

    • 辛涼解表• 桑菊飲• 銀翹散• 麻杏石甘湯• 柴葛解肌湯

    • 扶正解表• 敗毒散• 麻黃細辛附子湯

    • 加減葳藸湯

  • 桑菊飲

    [組成]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5g) 薄荷八分 (2.5g) 苦桔梗二錢(6g) 生甘草八分(2.5g) 葦根二錢(6g)[來源] 溫病條辨[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主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感燥而咳者,桑菊飲主之。[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甘草

    桑葉,菊花, 連翹,薄荷杏

    仁桔梗

    蘆根

  • 銀翹散

    [組成] 連翹一兩(30g) 銀花一兩(30g) 苦桔梗六錢(18g) 薄荷六錢(18g) 竹葉四錢 (12g) 生甘草五錢(15g) 芥穗四錢(12g) 淡豆豉五錢(15g) 牛蒡子六錢(18g)[來源] 溫病條辨[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主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太陰溫病,惡風寒,服桂枝湯已,惡寒解,餘病不解者,銀翹散主之。[用法]上杵為散。每服六錢(18g),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甘草

    荊芥,連翹,薄荷,銀花,牛蒡子桔

    梗蘆根,竹葉

  • 麻杏石甘湯

    [組成]麻黃去節,四兩(9g) 杏仁去皮尖,五十個(9g) 甘草炙,二兩(6g) 石膏碎,綿裹,半斤(18g)[來源] 傷寒論[功用]辛涼宣洩,清肺平喘[主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甘石湯。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甘石湯。[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甘草

    麻黃

    杏仁

    石膏

  • 解表劑

    解表劑

    辛溫解表

    用於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脈浮緊或脈浮緩

    辛涼解表

    用於風熱表證。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痛,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扶正解表

    用於表證而兼正氣虛弱者。正虛指氣、血、陰、陽不足。氣虛或陽虛者外感風寒,因正虛不能抗邪外出而致不癒。

  • • 辛溫解表• 麻黃湯• 桂枝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九味羌活湯• 加味香蘇散

    • 辛涼解表• 桑菊飲• 銀翹散• 麻杏石甘湯• 柴葛解肌湯

    • 扶正解表• 敗毒散• 麻黃細辛附子湯

    • 加減葳藸湯

  • 敗毒散

    [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茯苓 桔梗 人參各一兩 甘草半兩[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功用]發汗解表,散風祛濕[主治]治傷風、瘟疫、風濕,頭目昏暗,四肢作痛,增寒壯熱,項強睛疼,或惡寒咳嗽,鼻塞聲重。[用法]上為末 每服二錢

    ,入生薑、薄荷煎,

    茯苓,甘草

    柴胡,羌活,獨活,川芎前

    胡桔梗

    人參

    枳殼

  • 麻黃細辛附子湯

    [組成]麻黃去節,二兩(6g) 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細辛一兩(3g)[來源] 傷寒論[功用]助陽解表[主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麻黃,細辛

    附子

  • 瀉下劑

  • 治法與方劑

    • 《靈樞·本臟論》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三部九侯論》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 《素問·至真要大論》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 治法與方劑

    《素問·至真要大論》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 治法與方劑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1. 故因其輕而揚之(解表法),2. 因其重而減之(瀉下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癰瘍劑),3. 因其衰而彰之(溫裡劑,補益劑),4.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裡劑,補氣劑),5.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補血劑,補陰劑,治燥劑),6. 其高者,因而越之(湧吐劑),7. 其下者,引而竭之(瀉下劑,利水滲濕劑),8. 中滿者,瀉之於內(理氣劑,消導化積劑),9.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解表劑),10.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安神劑,清熱劑,固澀劑),11. 其實者,散而瀉之(理氣劑,理血劑,祛濕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1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

    實宜決之(活血祛瘀劑),氣虛宜掣引之(補氣升提劑)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五常政大論》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 治法與方劑

    • 清·程鍾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 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溫,補

  • 瀉下劑

    1. 病症:

    1. 便祕,有熱結、冷積、正虛之分別。

    2. 水飲內停,水腫,小便不暢,陰水、陽水之分。

    2. 治療原則與分類:通導大便、瀉下積滯、及攻逐水飲等作用,治療裡實證便祕與實熱水飲症。

    1. 寒下:熱結

    2. 溫下:寒結

    3. 潤下:燥結

    4. 逐水:水結

    5. 攻補兼施:邪實而正虛

    3. 煎藥與服法原則

    1. 瀉下劑易傷胃氣,得效即止,慎勿過劑。

    2. 服藥期間應注意調理飲食,少食或忌食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3. 對年老體弱、病後津液耗傷或失血過多者,孕婦、產後均應慎用,必要時宜配伍補益之品。

  • 瀉下劑

    瀉下劑

    寒下用於裡熱積滯實。症見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身熱,苔黃厚,脈滑。

    溫下用於裡寒積滯實。症見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喜溫,手足冷,脈沉弱。

    潤下用於腸燥津虧,大便秘結。症見大便乾,舌苔少,脈細。

    逐水用於水飲壅盛於裡的實證。常見胸脅引痛(pulmonary edema, pleural effusion,肋膜腔積水)或水腫腹脹(ascites,腹水),脈滑有力。

    攻補兼施用於正虛之大便秘結證。常兼氣血陰津不足。

  • 瀉下劑

    • 寒下• 大承氣湯• 大陷胸湯

    • 温下•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三物備急丸

    • 潤下• 麻子人丸• 濟川煎

    • 逐水• 十棗湯• 舟車丸

    • 攻补兼施• 新加黃龍湯• 增液承氣湯

  • 寒下 大承氣湯[組成]大黃酒洗,四兩(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g) 枳實炙,五枚(12g) 芒硝三合(9g)[來源] 傷寒論[功用]峻下熱結[主治]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鞭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鞭者,不可與之。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

    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 潤下麻子人丸

    [組成]麻子仁二升(500g) 芍藥半斤(250g) 枳實炙,半斤(250g) 大黃去皮,一斤(500g) 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一升(250g)[來源] 傷寒論[功用]潤腸通便。[主治]大便乾結。[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大黃,厚朴,枳實,杏仁

    麻仁,芍藥,杏仁

  • 新加黃龍湯

    [組成]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另煎,一钱五分(4.5g)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4.5g) 海参洗,二条(2条) 姜汁六匙(6匙)[來源] 《温病条辨》[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用法]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参或可加入。

  • 醫家介紹

  • 伊尹

    伯高

    淳于意

    華佗

    扁鵲

    張仲景

    蘇耽

    董奉

    孫思邈

    葛洪

    宋慈

    李時珍

    http://goo.gl/quYo2e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佗之絕技,凡此類也。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家思歸,因曰:「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到家,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勑郡縣發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於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荀彧請曰:「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

    法不受,佗亦不彊,索火燒之。佗死後,太祖頭風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

    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及後愛子倉舒病

    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彊死也。」

    • 《後漢書‧華陀傳》「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

    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

    傅以神膏,四五日創癒,一月之間皆平復。」

    2017/4/25 47

  • 華佗

    • 《華佗別傳》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餘日中,鬢眉墮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養治也。使飲藥令臥,破腹就視,脾果半腐壞。以刀斷之,刮去惡肉,以膏敷瘡,飲之以藥,百日平復。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zJ3Kj.html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視脉,日:「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則男,在右則女。人云「在左」,於是為湯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脉,曰:「傷娠而胎不去。」將軍言:「聞實傷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將軍以為不然。佗舍去,婦稍小差。百餘日復動,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當生兩兒,一兒先出,血出甚多,後兒不及生。母不自覺,旁人亦不寤,不復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復歸,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當與湯,并針一處,此死胎必出。」湯針旣加,婦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長可尺所。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皃有壯容。又精

    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煑熟便飲,語其節度,舍去輙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

  • 華佗

    • 《三國志》華佗傳:•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普依準佗治,多所全濟。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糓氣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輓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 消導化積劑

  • 治法與方劑

    • 《靈樞·本臟論》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三部九侯論》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 《素問·至真要大論》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 治法與方劑

    《素問·至真要大論》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 治法與方劑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1. 故因其輕而揚之(解表法),2. 因其重而減之(瀉下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癰瘍劑),3. 因其衰而彰之(溫裡劑,補益劑),4.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裡劑,補氣劑),5.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補血劑,補陰劑,治燥劑),6. 其高者,因而越之(湧吐劑),7. 其下者,引而竭之(瀉下劑,利水滲濕劑),8. 中滿者,瀉之於內(理氣劑,消導化積劑),9.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解表劑),10.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安神劑,清熱劑,固澀劑),11. 其實者,散而瀉之(理氣劑,理血劑,祛濕劑,祛痰劑,消導化積劑),1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

    實宜決之(活血祛瘀劑),氣虛宜掣引之(補氣升提劑)

  • 治法與方劑

    • 《素問·五常政大論》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 治法與方劑

    • 清·程鍾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病之源,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 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溫,補

  • 消導化積劑

    1. 病症: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脾虛飲食難消所致

    2. 治療原則與分類:消食藥為主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積導滯作用,治療食積停滯1. 消食導滯劑2. 消痞化積劑

    3. 煎藥與服法原則1. 食積內停,易使氣機阻滯,消食劑常配伍理氣藥,

    使氣行而積消。2. 消食劑雖較瀉下劑緩和,仍屬於攻伐之劑,故不

    宜久服,

  • 消導化積劑

    消食劑

    消食導滯劑

    用於食積內停。症見胸脘痞悶,噯腐吞酸,惡食嘔逆,腹痛泄瀉。

    消痞化積劑

    用於脾胃虛弱,食積內停之證。

    症見脘腹痞滿,不思飲食,面黃體瘦,倦怠乏力,大便溏薄。

  • 消導化積劑

    • 消食導滯劑• 保和丸• 枳實導滯丸• 木香檳榔丸• 枳朮丸

    • 消痞化積劑• 枳實消痞丸• 鱉甲煎丸

  • 保和丸

    [組成]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兩(各30g)[來源] 《丹溪心法》[功用]消食和胃。[主治]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用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

    萊菔子

    連翹

  • 枳术丸

    [組成])枳實炒,一兩(30g) 白术二兩(60g) [來源] 《內外傷辨惑論》[功用]健脾消痞。[主治]脾虛氣滯,飲食停聚。胸脘痞滿,不思飲食。消食和胃。[用法] ) 同為極細末,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無時(現代用法:共為末,糊丸,每服6~ 9g,荷葉煎湯或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枳實,白术

  • • 參考書目• 方劑學知音出版社• 《方剂学》七版, https://goo.gl/i2Qy1V

  • 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