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人类的心灵 - sznews.comszjy.sznews.com/page/3541/2017-05/19/14/2017051914_pdf.pdf ·...

1
14 2017 5 19 教育民生 教改先声 南方 古人说,上有 天堂,下有苏杭。 其实,地上并没有 天堂,所有的“天 堂”都可能成为我 们的缠累和困 锁。真实的教育 不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而是在地里 长起来的。我们 要在地上谈论教 育,是属于这个时 代的教育,是生命 中可以体验的教 育。教育到底是 什么?以历史的 眼光来看,笔者以 为,教育是一个开 放式的过程,是已 经发生、正在发生 和将要发生的,它 永远面朝未来。 教育就是触摸 人类的心灵。 心灵是教育的真正的目标 人的心灵超出了人的肉身, 它的丰富性、神秘性都超出了人 的肉身。肉身是可以解剖的,但 是心灵无法解剖。人的心灵是人 最本质的属性,人因为有心灵而 成为人。 心灵是教育所要指向的真正 的目标。教育不是指向哪一个你 看得见的人,而是指向你看得见的 人的那颗心。泰戈尔曾说: “孩子 们的潜意识比他们的显意识智力 更为积极……潜意识的认识能力 完全与我们的生活合一。它不像 一盏可以被点亮并从外部调节的 灯,而像萤火虫所具有的那种通 过生命过程放出的光线。”教育就 是要创造千千万万活的萤火虫, 而不是造出一盏盏电灯来。电灯 没有电就不会发光,萤火虫自己内 部会发光,自己就是光源、光体。 泰戈尔还说: “我们的教育宗 旨必须是人的最高目的,即灵魂 最全面的发展和自由。”“教育的 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 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就像 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 的。”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与他的这 两个说法是相通的,使用的关键 词一致,强调的是过程,强调的是 心灵,强调的是时间。 人文教育的滥觞 教育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超 越性。中国的教育往往在实用性 里打转,无论转多少年,都无法转 出那个泥潭。没有超越性,教育 就是匍匐在地上的,背朝着天,眼 睛只盯着地上,刀耕火种,千年不 动。只有背转过来朝天,才具有 超越性。但是我们几千年的文明 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文明。 近代以来,完整的学校教育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人 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今 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以科学 教育为核心,人文教育并不突出, 公民教育如果有,也是道德层面或 者政治层面的。今天中国的教 育是科学教育压倒一 切,最后变 成了术的教育,知识碎片化的教 育。从这个意义上,苛刻地说中国 今天没有教育,客气地说中国今天 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古代的中国有什么呢?无科 学教育,无公民教育,只有人文教 育。今天的人对科举制有很多看 法,但我仍要给予相当肯定的评 价,科举制并不是一无是处。因 为科举制,中国至少在将近1300 年的时间里保持了高水准的人文 教育。这个人文教育从孔孟老庄 的传统里来,一直穿过了唐宋元 明清。人文教育成为教育的主 体,它的背景就是科举制。过去 我们对科举制到底考什么一知半 解,但实际上,科举制不是我们想 象的那么不堪。 科举时代的人文教育以培养 状元、进士、举人、秀才为目标,也 就是培养社会的中坚—儒家标 准的“士”这个阶层。乡试和会试 的题目主要考的是对经典的解释 能力和治理国事的能力。到 1903 年和 1904 年,也就是科举 制度被废除的前夜,会试内容有 较大的变动,规定了文章不许用 八股形式,除了四书五经,还要考 中国政治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 策。1903年北京会试,有一道关 于“游学”的题目,“泰西最重游 学。斯密氏为英大儒,所论游学 之损,亦最挚切。应如何固其质 性,限以年期,以期有益无损 策”。要求考生读了亚当 · 斯密所 论关于留学的好处与坏处,提出 关于留学的看法来。这些题目都 跨出了传统人文教育的范围,一 个新时代降临了。 以人为起点的新式教育 生于1881年的鲁迅,一进三 味书屋,就要摇头晃脑地背诵“秩 秩斯干,幽幽南山”。而新式教育 一开始是很简单的,以 1912 年 《共和国教科书》小学国文第一册 第一课为例,就是一个“人”字,与 传统的人文教育根本不同,不是 一上来就背诵艰深的经典。 人就是民国教育的起点,《共 和国教科书》小学国文第三册第 一课,继续强调人。上学就是要 认识人、成为人。这篇课文的题 目叫《读书》: 学生入校。先生曰: 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 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 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这些话掷地有声。如果 说一年级第一课的“人”是家 庭中的人,是长幼次序中的人, 这里强调的人则是文明社会的 人,经过教育成为人。另外,1917 年《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一篇课文 也叫《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知饮, 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奇异 者,能为人言。惟不知书,故终不 如人。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 两篇课文强调的重点一致, 就是要通过接受教育成为文明的 人。可以说,这些课文都是围绕 着人来展开的。 人不仅有个体层面,还有社 会层面,“做人”还包括“做公 民”。早在 1917 年,就出现了教 育部审定的第一种公民课本《公 民须知》。5 年后,公民教科书也 问世了,对公民之权利、义务的阐 述都十分清晰,比如什么叫自由, 讲得清清楚楚。简而言之,教育 就是要让一个人成为人。 叶圣陶之问 1919年,叶圣陶还是甪直的 一个小学老师,他在《今日中国的 小学教育》文中提出: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 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 已具备了……如今把植物比作小 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小 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 是栽培小学生的,我们究竟希望小 学生达到怎样的地步呢? 教育就是播种,到底要把学生 培植成怎样的人?我把这一问称 为“叶圣陶之问”,私见以为,此问 要比“钱学森之问”重要多了。钱 学森说: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 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 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 发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 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即是“钱学 森之问”。其实,教育和能不能为 一个民族提供“杰出的人才”,可能 没太大关系。相比之下,笔者觉得 叶圣陶之问更为关键—教育要 培养出怎样的学生。笔者认为,前 面我们提及的公民教科书都在回 答这个问题。叶圣陶之问,在那个 时代是有明确答案的,因为教科书 上充满了这样的课文。 殷海光先生说过一句话: “自 由的伦理基础,有而且只有一个: 把人当人。”笔者借用一下: “教育 的伦理基础,有而且只有一个:把 人当人。”从人文教育时代,到人 文教育、科学教育、公民教育并存 的时代,教育的伦理基础是不会 改变的,就是“把人当人”四个字。 从校歌、校训看校园文化 再看看那个时代的校园文 化,试看江苏高邮县立第五小学 的校歌: 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 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 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 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 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 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汪曾祺当年的国文老师 写的。这样的校歌在民国时期的 中小学非常普遍,它们常常从身 边看得见的美好景色开始写起, 再到“吾校巍巍峻宇”。其实他们 的学校往往是平房,很少有楼房, 但因为他们心目中以自己的学校 为荣,所以都成了“巍巍峻宇” “连 云栉比”。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 也是教室矮小,脚下是泥地,顶上 是草顶、铁皮顶。但西南联大却 是真正的大学。一所好学校的定 义,就是有好老师、好学生和好课 —没有大楼也没关系,茅草 屋也可以,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 生,他们才是主体。 “允公允能”,是张伯苓先生为 南开中学定的校训。 “诚爱勤勇”, 这是北师大附中的校训。 “勤朴忠 诚”,是天津耀华中学的校训。 “勤 俭忠慎”,是莫干山小学的校训。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 乎勇”,是北京汇文中学的校训。 “智仁勇恒”,是重庆兼善中学的校 训。笔者最喜欢的,是中央大学附 属小学的校训—“诚者自成”。 可以发现,这些校训大体上 是两个序列,一个序列是“勤、朴、 忠、诚”序列,另一个是“智、仁、 勇、恒”序列。这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核心价值,就是要让一个人成 为这样的人。这两个序列,就是 那个时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 育是培养一代大国民,而不是培 养身居高位或腰缠万贯的人。教 育不应在乎培养天才,不应关心 产出多少个诺贝尔奖—那不过 是副产品。品格才是教育指向的 目标。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最 初即是以培养人的品格为第一追 求,也就是要触摸人的心灵。 心灵与心灵的相互触摸 教育是提供常人教育,教育 是针对常人的,不关心学生能不 能成为爱因斯坦。只有常人教育 才能成为可持续的教育、可以共 享的教育。所以,要把最基本的 东西跟学生分享,然后在相互的 对话、碰撞、交汇中产生出神奇 来。孩子充满了朝向未来的可能 性,教育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教育充满神秘的地方,就在于通 过生命能量的交汇,产生新的意 外、新的美好。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儿 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在杨柳 树下,青草地上,师生在问答,这 就是最好的教育。师生才是教育 的主体,大楼、教室这些硬件只是 辅助性的。教育无非是问答、对 话、互动,也就是生命能量的交 汇。老师和学生的相遇,就是生 命能量的交汇。 我深信,心灵是人类的本质, 教育就是触摸人的心灵,是人类 在时间中心灵与心灵相互触摸的 过程。你如何,这个时代就如 何。不要问中国往哪里去,首先 问你往哪里去。你往哪里去是你 可以决定的,中国往哪里去,你决 定不了。但是你往哪里去了,中 国就有可能往哪里去,因为你就 是中国的一部分。 摘自《同舟共进》2017 年第 1 期,本报有删节修改。 叶圣陶 江苏吴县第五高等小学 全体教师合影(二排左二为 叶圣陶)。 资料图片 《共 和 国 教 科 书》由上海商务印 书馆首版于 1912 年,是当 时影响最大的 一套教科书。 资料图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4

    2017

    年5

    月1 9

    星期五

    责任编辑

    李媛莉

    美术编辑

    庄雪婷

    往事今视

    教育民生 教改先声

    南方

    触摸人类的心灵——以历史的眼光看教育

    古人说,上有

    天堂,下有苏杭。

    其实,地上并没有

    天堂,所有的“天

    堂”都可能成为我

    们 的 缠 累 和 困

    锁。真实的教育

    不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而是在地里

    长起来的。我们

    要在地上谈论教

    育,是属于这个时

    代的教育,是生命

    中可以体验的教

    育。教育到底是

    什么?以历史的

    眼光来看,笔者以

    为,教育是一个开

    放式的过程,是已

    经发生、正在发生

    和将要发生的,它

    永远面朝未来。

    教育就是触摸

    人类的心灵。

    心灵是教育的真正的目标

    人的心灵超出了人的肉身,

    它的丰富性、神秘性都超出了人

    的肉身。肉身是可以解剖的,但

    是心灵无法解剖。人的心灵是人

    最本质的属性,人因为有心灵而

    成为人。

    心灵是教育所要指向的真正

    的目标。教育不是指向哪一个你

    看得见的人,而是指向你看得见的

    人的那颗心。泰戈尔曾说:“孩子

    们的潜意识比他们的显意识智力

    更为积极……潜意识的认识能力

    完全与我们的生活合一。它不像

    一盏可以被点亮并从外部调节的

    灯,而像萤火虫所具有的那种通

    过生命过程放出的光线。”教育就

    是要创造千千万万活的萤火虫,

    而不是造出一盏盏电灯来。电灯

    没有电就不会发光,萤火虫自己内

    部会发光,自己就是光源、光体。

    泰戈尔还说:“我们的教育宗

    旨必须是人的最高目的,即灵魂

    最全面的发展和自由。”“教育的

    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

    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就像

    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

    的。”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与他的这

    两个说法是相通的,使用的关键

    词一致,强调的是过程,强调的是

    心灵,强调的是时间。

    人文教育的滥觞

    教育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超

    越性。中国的教育往往在实用性

    里打转,无论转多少年,都无法转

    出那个泥潭。没有超越性,教育

    就是匍匐在地上的,背朝着天,眼

    睛只盯着地上,刀耕火种,千年不

    动。只有背转过来朝天,才具有

    超越性。但是我们几千年的文明

    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文明。

    近代以来,完整的学校教育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人

    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今

    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以科学

    教育为核心,人文教育并不突出,

    公民教育如果有,也是道德层面或

    者政治层面的。今天中国的教

    育是科学教育压倒一

    切,最后变

    成了术的教育,知识碎片化的教

    育。从这个意义上,苛刻地说中国

    今天没有教育,客气地说中国今天

    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古代的中国有什么呢?无科

    学教育,无公民教育,只有人文教

    育。今天的人对科举制有很多看

    法,但我仍要给予相当肯定的评

    价,科举制并不是一无是处。因

    为科举制,中国至少在将近1300

    年的时间里保持了高水准的人文

    教育。这个人文教育从孔孟老庄

    的传统里来,一直穿过了唐宋元

    明清。人文教育成为教育的主

    体,它的背景就是科举制。过去

    我们对科举制到底考什么一知半

    解,但实际上,科举制不是我们想

    象的那么不堪。

    科举时代的人文教育以培养

    状元、进士、举人、秀才为目标,也

    就是培养社会的中坚——儒家标

    准的“士”这个阶层。乡试和会试

    的题目主要考的是对经典的解释

    能力和治理国事的能力。到

    1903年和1904年,也就是科举

    制度被废除的前夜,会试内容有

    较大的变动,规定了文章不许用

    八股形式,除了四书五经,还要考

    中国政治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

    策。1903年北京会试,有一道关

    于“游学”的题目,“泰西最重游

    学。斯密氏为英大儒,所论游学

    之损,亦最挚切。应如何固其质

    性,限以年期,以期有益无损

    策”。要求考生读了亚当·斯密所论关于留学的好处与坏处,提出

    关于留学的看法来。这些题目都

    跨出了传统人文教育的范围,一

    个新时代降临了。

    以人为起点的新式教育

    生于1881年的鲁迅,一进三

    味书屋,就要摇头晃脑地背诵“秩

    秩斯干,幽幽南山”。而新式教育

    一开始是很简单的,以1912年

    《共和国教科书》小学国文第一册

    第一课为例,就是一个“人”字,与

    传统的人文教育根本不同,不是

    一上来就背诵艰深的经典。

    人就是民国教育的起点,《共

    和国教科书》小学国文第三册第

    一课,继续强调人。上学就是要

    认识人、成为人。这篇课文的题

    目叫《读书》:

    学生入校。先生曰:

    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

    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

    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这些话掷地有声。如果

    说一年级第一课的“人”是家

    庭中的人,是长幼次序中的人,

    这里强调的人则是文明社会的

    人,经过教育成为人。另外,1917

    年《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一篇课文

    也叫《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知饮,

    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奇异

    者,能为人言。惟不知书,故终不

    如人。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

    两篇课文强调的重点一致,

    就是要通过接受教育成为文明的

    人。可以说,这些课文都是围绕

    着人来展开的。

    人不仅有个体层面,还有社

    会层面,“做人”还包括“做公

    民”。早在1917年,就出现了教

    育部审定的第一种公民课本《公

    民须知》。5年后,公民教科书也

    问世了,对公民之权利、义务的阐

    述都十分清晰,比如什么叫自由,

    讲得清清楚楚。简而言之,教育

    就是要让一个人成为人。

    叶圣陶之问

    1919年,叶圣陶还是甪直的

    一个小学老师,他在《今日中国的

    小学教育》文中提出: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

    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

    已具备了……如今把植物比作小

    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小

    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

    是栽培小学生的,我们究竟希望小

    学生达到怎样的地步呢?

    教育就是播种,到底要把学生

    培植成怎样的人?我把这一问称

    为“叶圣陶之问”,私见以为,此问

    要比“钱学森之问”重要多了。钱

    学森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

    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

    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

    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

    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即是“钱学

    森之问”。其实,教育和能不能为

    一个民族提供“杰出的人才”,可能

    没太大关系。相比之下,笔者觉得

    叶圣陶之问更为关键——教育要

    培养出怎样的学生。笔者认为,前

    面我们提及的公民教科书都在回

    答这个问题。叶圣陶之问,在那个

    时代是有明确答案的,因为教科书

    上充满了这样的课文。

    殷海光先生说过一句话:“自

    由的伦理基础,有而且只有一个:

    把人当人。”笔者借用一下:“教育

    的伦理基础,有而且只有一个:把

    人当人。”从人文教育时代,到人

    文教育、科学教育、公民教育并存

    的时代,教育的伦理基础是不会

    改变的,就是“把人当人”四个字。

    从校歌、校训看校园文化

    再看看那个时代的校园文

    化,试看江苏高邮县立第五小学

    的校歌:

    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

    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

    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

    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

    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

    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汪曾祺当年的国文老师

    写的。这样的校歌在民国时期的

    中小学非常普遍,它们常常从身

    边看得见的美好景色开始写起,

    再到“吾校巍巍峻宇”。其实他们

    的学校往往是平房,很少有楼房,

    但因为他们心目中以自己的学校

    为荣,所以都成了“巍巍峻宇”“连

    云栉比”。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

    也是教室矮小,脚下是泥地,顶上

    是草顶、铁皮顶。但西南联大却

    是真正的大学。一所好学校的定

    义,就是有好老师、好学生和好课

    程——没有大楼也没关系,茅草

    屋也可以,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

    生,他们才是主体。

    “允公允能”,是张伯苓先生为

    南开中学定的校训。“诚爱勤勇”,

    这是北师大附中的校训。“勤朴忠

    诚”,是天津耀华中学的校训。“勤

    俭忠慎”,是莫干山小学的校训。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

    乎勇”,是北京汇文中学的校训。

    “智仁勇恒”,是重庆兼善中学的校

    训。笔者最喜欢的,是中央大学附

    属小学的校训——“诚者自成”。

    可以发现,这些校训大体上

    是两个序列,一个序列是“勤、朴、

    忠、诚”序列,另一个是“智、仁、

    勇、恒”序列。这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核心价值,就是要让一个人成

    为这样的人。这两个序列,就是

    那个时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

    育是培养一代大国民,而不是培

    养身居高位或腰缠万贯的人。教

    育不应在乎培养天才,不应关心

    产出多少个诺贝尔奖——那不过

    是副产品。品格才是教育指向的

    目标。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最

    初即是以培养人的品格为第一追

    求,也就是要触摸人的心灵。

    心灵与心灵的相互触摸

    教育是提供常人教育,教育

    是针对常人的,不关心学生能不

    能成为爱因斯坦。只有常人教育

    才能成为可持续的教育、可以共

    享的教育。所以,要把最基本的

    东西跟学生分享,然后在相互的

    对话、碰撞、交汇中产生出神奇

    来。孩子充满了朝向未来的可能

    性,教育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教育充满神秘的地方,就在于通

    过生命能量的交汇,产生新的意

    外、新的美好。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儿

    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在杨柳

    树下,青草地上,师生在问答,这

    就是最好的教育。师生才是教育

    的主体,大楼、教室这些硬件只是

    辅助性的。教育无非是问答、对

    话、互动,也就是生命能量的交

    汇。老师和学生的相遇,就是生

    命能量的交汇。

    我深信,心灵是人类的本质,

    教育就是触摸人的心灵,是人类

    在时间中心灵与心灵相互触摸的

    过程。你如何,这个时代就如

    何。不要问中国往哪里去,首先

    问你往哪里去。你往哪里去是你

    可以决定的,中国往哪里去,你决

    定不了。但是你往哪里去了,中

    国就有可能往哪里去,因为你就

    是中国的一部分。

    摘自《同舟共进》2017年第1期,本报有删节修改。

    ▲叶圣陶

    江苏吴县第五高等小学

    全体教师合影(二排左二为

    叶圣陶)。 资料图片

    《共和国教科

    书》由上海商务印

    书 馆 首 版 于

    1912 年,是当

    时影响最大的

    一套教科书。

    资料图片

    傅国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