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危機與管理 12 / 24 - hl.nou.edu.twhl.nou.edu.tw/on...

65
家庭危機與管理 12 / 24 如何因應家庭壓力,而不造成家庭 危機是家庭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知能林佩琪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Oct-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家庭危機與管理 12 / 24

如何因應家庭壓力,而不造成家庭危機是家庭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知能!

林佩琪

繼親家庭所面臨到的問題 p.231

(ㄧ )在家庭成員的心理調適部份:

如產生家庭認同問題、排斥繼父母

(二)在家庭成員的互動部份:

如缺乏情感基礎、繼父母威信難建立、夫妻因繼子女問題影響情感、繼手足爭寵

(三)在處理家庭衝突的問題時:

無法公平、理性。 如「你的」、 「我的」、「我們的」孩子…

(四)在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時:

開銷分配、繼子女費用分擔、遺產分配..

(二)再婚之後的調適 p.234

1.在家庭系統方面 (1)與家庭成員溝通彼此的認知差異 (2)與繼子女建立親子關係,塑造家庭認 同感 (3)釐清社會負面迷思,充分利用有限社 會資源

同居 男女伴侶共同居住在同一個地方,雖然雙方有性關係,情感與經濟連結關係,但是在法律上並未獲得公開承認,也未經過任何公開的儀式和承諾。 P.237

未婚同居的成因:工作(升學)、房貸、家庭負擔壓力;生活不穩定、對婚姻沒信心、高離婚率、不願承擔責任、不想有小孩負擔、想要自由空間。

20-34歲者的同居率與有偶率 資料來源:中山大學楊麗靜

2014.1.6

Sternberg愛情三因論

同居-缺乏”承諾“部分

同居家庭的特性 (徐光國,2003) p.238

1.缺乏正式的法律保障

ex:分手無贍養費、遺產無法繼承

2.社會支持的網絡薄弱

3.重視目前的情感需求

4.對未來沒有承諾

5.子女的生育及教育問題

ex:小孩身分問題、行為偏差的教養問題

6.單一性伴侶的問題 ex:無法約束第三者

同居前應考慮以下壓力(徐光國,2003) p.239

1.父母的態度

2.是否要結婚 ex:結婚爭執

3.性的協調

4.子女的問題 ex:若懷孕…

5.法律的問題

ex:無法使用法律保護自己權益

6.分手的痛苦

同性戀 ㄧ個成年人和自己相同性別的伴侶發生多次肉體關係並達到高潮,且在心理、情緒上,需要同性伴侶慰藉。 P.240

* 專家學者對同性戀形成原因的假設有基因、荷爾蒙、原生環境、模仿等(廖怡玲,2006)

*1974年美國才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刪除,而直到吧1987年才將其視為正常。

*同性戀伴侶的關係是否繼續維持與社會輿論有很大的關係,他們首先要面臨”認同”問題。

同性戀的類型: P.241

1.情境性同性戀 環境影響性別取向,情境消失即回復。

2.偶發性同性戀 好奇心驅使,大多是發生兒童或青少年,長大即回復。

3.反抗傳統的同性戀 如性解放主義

4.金錢交易的同性戀

輔導同性戀學生的建議(施淑芬,2006)p.242

(1)協助其澄清並接納自己

(2)引導其發洩情緒,不傷害自己與

(3)教導安全性行為

(4)協助建立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網絡

(5)鼓勵設定目標、做好生涯規劃、安排休

閒生活。

公開出櫃惹議 波蘭裔神父吶喊:「我是同性戀,不是野獸!」 風傳媒2015年10月29日

波蘭裔教廷神父卡倫薩在世界主教會議前夕公開出櫃,教廷對卡倫薩的作為表示震怒,即刻開除他在教廷的職務,羅馬的兩所宗座大學(pontifical university)也解除卡倫薩的聘任資格。

澳洲國會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

2017/12/07 中央社

澳洲國會今天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結束數十年來的政治爭論,澳洲成為全球第26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有65個國家法律規定同性戀是違法的,大部分在非洲及中東。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富汗、葉門、索馬利亞、奈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茅利坦尼亞、卡達及蘇丹共10國,會對同性戀及同性性行為處以死的,都是伊斯蘭教國家。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處死同性戀。

視為合法婚姻:

巴西、法國、冰島、南非、荷蘭、丹麥、瑞典、挪威、紐西蘭、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阿根廷、烏拉圭、加拿大。

視為類似婚姻的民事結合:

英國、瑞士、捷克、德國、芬蘭、澳洲、愛爾蘭、哥倫比亞。

部分州或城市視為合法婚姻: 墨西哥、美國。

全球同志婚姻認可狀況

2017年5月24日,同性婚姻支持者在台北市內舉行集會,在聽到立法院宣告《民法》不允許同性建立「親密、排他、永久關係」的相關規定違憲後,支持者都互相擁抱慶祝。

隔代教養家庭 祖父母替代子女的親職工作,幫忙照顧孫子女之家庭 P.243

隔代教養形成的原因-

父母皆有工作,無法照顧子女、父母雙亡、父母

未婚生子、遺棄、父母入獄…

隔代教養的特性 p.244

1.管教思維方面 ex:祖父母與父母不同

2.兒童心理方面 ex:兒童有失落、被拋棄感覺

3.醫療保健方面 ex:祖父母身體負荷大

4.文化刺激方面 ex:文化刺激、網路資源較少

5.代溝方面 ex:祖父母觀念較保守

家庭界域 由家庭系統理論而來,主要說明參與系統與次系統成員間的情形,即家庭生活中的各項活動是由哪些成員(who)?在什麼時間(when)?如何參與(how)?p.259

界域含心理、生理兩部分,兩者間一致性是家庭界域是否清楚的基礎。P.260

家庭界域模糊不清 指不清楚誰在家庭系統之內、誰在家庭系統之外,或是家庭成員角色改變,使的新角色任務界定不清楚。P.260

家庭系統圖

爸爸

媽媽 哥哥

弟弟

手足

親子 夫妻

親子

家庭界域的類型 p.261

可從生理與心理的存在是否一致來分:

ㄧ、高度家庭界域模糊不清

家庭成員對誰在家庭系統之內、外的認知不確定時,則家庭界域就產生模糊不清的情形。

(ㄧ)生理上不存在,心理上存在(第Ⅲ類型)

ex:父親離婚搬離家,子女不願接受事實

(二)生理上存在,心理上不存在(第Ⅱ類型)

ex:父親長年外出工作,子女對他無感覺

二、低度家庭界域模糊不清

家庭不會失去其功能,家庭成員對誰在家庭系統之內、誰在家庭系統外有清楚的認知。

(ㄧ)生理上不存在,心理上不存在(第Ⅳ類型)

ex:父親過世,心理已接受

(二)生理上存在,心理上存在(第Ⅰ類型)

ㄧ般的家庭系統模式

生理與心理的一致,使得家庭界域模糊不清降低或消失,減少家庭危機時的阻力。

生理上

心理上

存在

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Ⅰ類型 Ⅱ類型

Ⅲ類型 Ⅳ類型

低度界域

模糊不清

高度界域

模糊不清

高度界域

模糊不清

低度界域

模糊不清

家庭界域類型 p.262

家庭的界域會隨著家庭發展的階段改變,如子女出生、離家、配偶的死亡。

否認 為一種防衛機轉,指拒絕去相信或接受已發生的事實。P.264

不被預期的事件,衝擊很大,「否認」可視為一種緩衝劑,可試著調整自己及尋求幫助,以減少一些偏激的防禦手段。使家庭功能暫時維持原有機制,但長期的「否認」,反而使家庭壓力增加。

價值取向 個人與家庭都有一個內在整合的價值系統,引導人們的判斷與行為。P.265

控制取向 個人與家庭相信他們有能力解決任何事,且能控制任何事件及情境。P.265

宿命取向 個人與家庭大多接受任何事情的發生,而非試著控制情境或改變情境。P.266

宿命價值取向多接受事件的發生,長期會減低人們試著改變壓力與危機情境,對壓力與危機處理沒有正向幫助。做任何努力都無法改變時,宿命信念系統才明顯有功效。

控制價值取向以積極、正向態度面對事物,較有能力因應壓力與危機。但家庭的情境處在無法控制或必然失敗的狀況時,想盡辦法來解決問題,反而可能使家庭陷入更嚴重的危機中。

兩者各有優缺點,重要的是了解家庭傾向何種價值,避免可能困境,增加優勢。

團結力量大 家庭資源-人力資源 p.267

物質資源-個人的資源

物質資源-家庭的資源

物質資源-社會資源

曬不到太陽! 大樓住戶興訟爭「日光權」

2010/06/06

高雄縣澄清湖附近大樓住戶,擔心隔壁空地蓋22層的大樓後,上百戶住家恐怕會曬不到太陽,因此跟建商打起官司,一開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否決住戶的訴求,直到最高行政法院,案情出現大逆轉,認為住戶有權針對日照提起訴訟,讓這案件可以繼續審理。

2016

5/10

花蓮縣政府預計拓寬一九三縣道,有環保團體憂心新城鄉海岸保安林地、花蓮市美崙綠帶將消失,發起活動,每天下午五點多在海岸路,由群眾舉牌橫排成三十米的寬度,讓民眾了解,一旦道路拓寬,沿岸的綠帶將全部消失。

9度闖關,過了! 花蓮193縣道拓寬案 以「新闢道路」通過 2017-10-30 民報

爭議不斷的花蓮193縣道拓寬案,2月底環差會議檢討案才遭審查委員決議退回,今天第9度召開環差審查會,報告書中首度出現「拓寬目的與蘇花改車流無關」的大轉彎,加上道路修正方案有8成不在縣道193上(另闢道路),被環評委員做出新闢道路「建議審核修正通過」。公民團體痛批環評委員根本是為虎作倀、泯滅良知。

家庭資源的分類 p.267

家庭資源

人力資源

ex.專長、特質

物質資源

個人資源

ex.收入、股票

家庭資源

ex.房屋、電器

社會資源

ex圖書館、公園

家庭資源 所有可供家庭使用的資源,可幫助家庭完成家人共同的生活目標,亦可協助家庭或個人因應特殊的事件與危機。P.267

McCubbin與Patterson(1985)針對家庭壓力與危機將資源定義為家庭成員資源、家庭系統資源,及社區資源能用以對抗壓力源事件的特質與能力。

(一)家庭成員的資源 屬個人層面的資源,包括經濟能力、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溝通能力、宗教信仰、人格特質及心理資源(自尊)等。 P.268

(二)家庭系統資源 屬家庭層面的資源,可在家庭面對危機或壓力時保護家庭免受壓力影響,或激發家庭回應壓力能力。如凝聚力、彈性。 P.268

家庭成員的資源、家庭系統資源對壓力與危機的因應並不全然正向。

*已工作之子女不ㄧ定會幫助失業的父親

*與長輩同住可減輕育兒壓力,但也帶來

生活習慣不同之壓力。

(三)社區資源 家庭動員系統以外的因應壓力的支援,亦稱為(社會資源)。 P.269

狹義社會資源 因應社會需要,由「非政府機構」所提供有形的物質資源與無形的精神資源。

廣義社會資源 為了滿足社會需求,並有助於社會服務實施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資源,包括 「政府機構」、 「民間團體」、 「個人」所提供的各式資源或服務。

有關家庭資源的觀念需澄清 p.271

(ㄧ)資源越多的家庭面臨危機事件的可能越低?

→危機發生在資源多與資源少的家庭機率差不多的,資源越多不一定可解決所有危機。

(二)資源都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有些資源可能造成更多的傷害與危機,如民間神醫訊息。

(三)家庭的資源是固定有限的?

→家庭的資源是有限的,但非固定。個人與家庭的價值、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可對家庭資源的利用更有效能。

(四)公部門福利政策是弱勢族群因應壓力的重要資源?

→不一定,有的因社會歧視、標籤化使他們不願接受此資源。

家庭外在影響 p.273

ㄧ、歷史與文化

(一)歷史 ex:228事件造成族群紛爭

(二)文化 家庭內、外在社會文化不一致,少數民族有較高壓力及危機產生。ex:搬到都市生活不適應

二、經濟與政策

(一)經濟 ex:景差氣造成失業問題

(二)政策 ex:12年國教學費補助

國教排富門檻 確定148萬 估76%家庭免學費

2013年06月19日 蘋果日報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排富門檻惹議,國民黨團昨討論三小時後獲共識,確定以家戶年所得一百四十八萬元為基準,未超過此基準的高一生免繳學費,預計涵蓋七成六家庭。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要求排富應訂落日期限,不然就找財團增稅,「不要只會跟受薪階級計較小錢!」

長照2.0的年齡大幅下修,讓可以接受服務的人數增加至73.8萬。

三、發展與遺傳 p.278

(一)發展 ex:不同家庭發展階段-中西

方不同

(二)遺傳 ex:智能、體能

四、其他 如環境汙染、自然災害、政治動盪,

社會價值改變…

10 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應類型

ㄧ、從面對危機的態度來看 p.289

1.積極面對

2.消極面對

3.逃避

4.溜溜球 面對家庭壓力與危機充滿矛盾有

時積極、有時逃避…

二、從處理危機的方式來看 p.291

1.行動類型

2.調適類型 強調人際間和諧、人人是贏家,

透過協調解決問題

ex:父親長年外出工作

3.澄清類型 冷靜傾聽、觀察,分析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有時被誤認為不重視家人

4.隨緣類型 「人算不如天算」

三、從處理危機的成員來看

1.獨立處理型家庭 家人互動不多,個人

發展因應的方法

2.整合處理型家庭 家人一起克服危機,有

強烈的凝聚力。

5.混合模型 家庭會嘗試增加功能因應困境,但不成功,家庭功能微幅上升後,再明顯下降,最後多數家庭仍可找出困境的出路,再度使家庭功能的品質提高。

危機事件

家庭功能

混合模型

家庭危機觀點的澄清 p.296

(ㄧ)家庭成員的個人危機皆會造成家庭的危機 →不一定,ex:華人社會「報喜不報憂」

(二)在家庭危機中每位成員皆會感到沮喪

→不一定,ex:有些成員堅強的面對壓力與

危機

(三)家庭的危機將使家庭的功能減弱

→不一定, ex:「化危機為轉機」

家庭因應危機的過程(路徑圖)p.297

壓力

A 有能力因應 壓力解除

B 無法因應

危機

學習因應能力

家庭功能復元且有能力因應

無法因應

危機解除

危機持續

家庭瓦解

增進壓力與危機因應能力的要素如下 p.304

(一)問題解決的能力

1.澄清問題 2.確認期望的結果 3.多元的解決模式

4.對事不對人 5.理性判斷 6.心動也要行動

(二)溝通的能力

1.清楚自己的訊息與企圖 2.注意非語言性的訊息

3.要求回應 4.傾聽 5.節制批評他人 6.幽默

(三)家庭的凝聚力

1.使家人成為重心 2.分享感受 3.正向態度

4.建立共同目標與價值 5.發展社會支持系統

(四)家庭的彈性力

1.新舊想法兼顧 2.給予弱勢家人表達機會

3.站在他人的角度 4.努力適應改變

問題解決能力 面對困境時,能有正向改變的能力來改善情境,並進而解決困境。P.305

溝通能力 與他人分享觀點與表達感情,以達成相互了解的能力。P.306

強壯的家庭有助於危機的因應,其特徵有 1.真誠的溝通 p.310 2.知足的生活 3.共享家庭歷史 4.幽默感 5.樂觀態度 6.有韌性 7.自我評價高 8.重精神層面 9.鼓勵家人的共同活動 10.共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