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新崇川...

1
编辑:杨楼成城 美编:刘玉容 校对:梁桥 组版:毛益民 A5 2018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四 崇川在线 崇川在线 官方微信 23 日,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吴旭率队调研 全区派出所基础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新建业务用房 主体建筑施工相关问题。 吴旭一行先后来到文峰派出所、正在建设的钟 秀派出所、和平桥派出所以及待建的任港派出所新 址开展调研,对崇川公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保障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作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吴旭强调,要站在讲 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认识 公共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普惠,保障公众安全 感和满意度,是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最基本的要求 和期待,更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要 站在重基层打基础的高度,高度重视基层派出所建 设,牢固树立重心向基层下移、警力向基层下沉、精 力向基层下倾的正确导向。各街道各部门要为基 层派出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协调保障工作。要站 在保稳定保安全的高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维护 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提高队 伍战斗力,加强重点领域防控,努力营造更加和谐 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作 出重要贡献。 吴旭要求,要坚持治理的理念,进一步推动警 力下沉,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要求,做强 做优社区警务室,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充分调动 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扎牢群众基础,让老百姓 成为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好帮手”;要坚持法治 的原则,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善于运 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化 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对犯罪 及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 感;要坚持信息化建设,提升软件运用水平,以大数 据、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为维护公 共安全发挥更大优势。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顾德华要求,要通过加 强“软硬件升级”,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作为,不断提 升公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形象;要继续加大各方 面工作力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高度重视公安基 层基础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要更倾力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认真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 题,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社会稳定,为崇川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在区委、区政府和市 局的统一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紧盯“六个提升”的目标,大力实施 “三大攻坚行动”,共破获侵财案件 655 起,立案侦办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案件 35 起,抓获各类刑事作案成 1723 名, 30 起“八类”案件全部破案,有力推动了 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区领导陈剑锋、谭真、瞿建等参加调研。 ·金驰· 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落实好“两高”关 于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相关规定, 20 日,崇川区检 察院检察长邹建华就该院办理的两起职务犯罪案 件列席崇川区法院审委会。崇川区法院院长娄宏 春主持审委会, 8 名审委会委员出席。 会上,在法院审委会委员发表意见过后,邹建 华从两起案件滥用职权犯罪造成损失的数额认定、 两名被告人滥用职权的定性,以及是否使用缓刑等 内容发表检察意见。 “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是检察机关履 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种重要方式。”邹建华表示,今 后检察机关将更加积极地与法院沟通、协调,努力 推动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工作常态化开展,共同维护 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司法办案政 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娄宏春认为,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是 “两院”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法院将 和检察院积极协作配合落实该项制度,进一步完善 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 ·崇检· 16 日,崇川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团区委、区文 联、区红十字会、区科协工作动员会在区委中三楼 召开。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区纪委副书 记、区监察委副主任丁静华,区委第一巡察组组长 徐建忠,区委第一巡察组全体成员,区纪委派驻纪 检组负责同志以及四家被巡察单位的班子成员和 全体机关干部,基层团委负责人,各协会主席以及 文联、红十字会、科协基层分管领导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陈晓冰 主持。 会上,徐建忠作动员讲话,他详细介绍了巡察的 依据、目的、要求、流程。对巡察工作方式和时间阶 段做了明确的部署,着重强调“六围绕、一加强”要 求,突出巡察政治定位。 丁静华强调群团部门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 桥梁纽带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 央、省、市、区委精神和要求,深刻认识本轮巡察 的重要意义;二是切实担负“两个维护”的政治责 任,牢牢把握巡察工作的“魂”,坚定不移深化政 治巡察;三是强化政治使命担当,确保巡察工作 圆满完成。 吴霜、陈晓冰、唐吉玲、朱康权分别代表团区 委、区文联、区红十字会、区科协就支持配合巡察工 作进行了表态发言,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认识、加 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责任、全力支持配合、积极落 实整改,使巡察工作圆满顺利完成,给区委交上一 份满意答卷。 巡察组在巡察期间接受与被巡察单位党风廉 政建设有关的群众信访举报。举报电话为: 55081385 (接听时间:工作日上午 9:00-11:30,下午 13:30-17:30 );举报邮箱: [email protected] 信件举报地址:南通市桃坞路 44 号区委北楼 213 室,崇川区委第一巡察组,邮编: 226007·崇轩· “围绕‘三城同创’要求,突出生态 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整体提升城市品 质。”市政协副主席、崇川区委书记吴 旭在区委八届六次全会上,为崇川生 态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至“十三五” 末,崇川将全面满足市民出行“300 见绿、 500 米见园”的要求,基本建成 “绿廊绕城、绿楔入城、绿带漫城、绿点 缀城”的城市绿地生态。 在南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关键 期,崇川区上下迅速行动,打响了创建 国家森林城市攻坚战,通过建园增绿、 见缝插绿、提质保绿,扩大全区绿化覆 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 位。2017-2018 年完成了新增造林面 19410 亩,森林抚育 5000 亩,全民义 务植树 20 万株,辖区内古树名木的保 护率达到 100%,建设森林城镇 2 个, 建设绿化示范村 1 个。全区森林覆盖 率达 37.26%建园增绿,生态文化更繁荣 “我们全家人吃好晚饭总爱来这 个小游园散散步,这里树木葱郁,河水 清清,伴着秋风别提多舒服了!” 20 晚,家住凤凰莱茵苑的黄大伯照常带 着孙子出来散步,他打算穿过小游园 去印象城逛逛。记者了解到,根据森 林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崇川区住建局 在小游园建设过程中大量栽植了常 绿、落叶搭配的大规格乔木树种,提高 全区森林覆盖率,印象城东侧的小游 园,整体设计沿袭印象城的设计肌理, 种植了 4000 平方米的高大乔木,绿化 覆盖率达 85%,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 去处。 同样为城市“新绿”所自豪的,还 有前些日子参与狼山镇街道组织的 “浓情在秋意,敬老正当时”重阳节活 动的一群老年居民,他们手挽手一起爬 狼山,游植物园,共赏狼山镇的新变化、新 发展。家住五山新苑的成爷爷开心地说, “我家就住在最靠近路边的一栋,原来站 在阳台上往外看全是一些破旧的矮房 子。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这边一天天地发 生着变化,还没到两年,这里已经变成了 风景秀丽的植物园了,远处的狼山前面也 没有遮挡完全显露出来了,每天光站在阳 台上看看,心情就很舒畅了。” 能否让老百姓在森林城市创建中得 到实惠,既检验着森林城市的质量,又决 定着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崇 川区加快建设狼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注重绿化建设与健身、休闲、采摘、观光 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相结合,让百姓 在城市生活中多一点获得感和幸福感。 崇川区住建局按照“市民出行 300 米见 绿、 500 米见园”的规划要求, 2016-2018 年,重点推进了观音山太平公园、姚港公 园、城山公园、任港公园、新桥公园五个 区级公园建设,观阳路小游园等 39 个区 级小游园建设,剑山周边地块等 10 个临 占绿地建设。记者了解到, 2017 年已重点 启动小游园项目8 个,滨河滨路绿廊项目 21 个、林荫停车场 3 个、代建占领性绿化 项目4 个,全年实施绿化新增面积69 万平 方米。今年,重点围绕两河两岸、五山区 域的生态廊道体系建设,完善了主要生态 休闲旅游景点之间、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之 间的旅游景观通道,为建立完备的森林生 态旅游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见缝插绿,生活环境更宜居 丽茵嘉园老小区内有一个人人知道 的“亮点”,它曾是杂草丛生的废弃花园, 大家意见不断。跃龙社区党委根据居民 提议,结合老小区改造,带领居民骨干、 辖区共建单位志愿者开展“见缝插绿”小 游园大变身活动。 “以前羡慕新建小区环 境优美,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打造,老旧小 区华丽变身,感到非常自豪!”参加志愿 活动的居民激动地说道。 现如今老旧小区中可供绿化的空间 越来越少,通过“见缝插绿”,不仅能增加 绿量,也能丰富绿化层次。今年,崇川区 出台了《崇川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行动 方案( 2017-2018 年)》,并召开全区创建 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签下《创建国家 森林城市责任状》,并成立创森领导小 组,结合区情,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 时,把创森工作与城市基础建设相结合、 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以保护和改善生 态环境为本、加快城郊生态林建设为重 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城市道路、 安置房建设、小游园、生态停车场建设、 城乡河道整治以及占领性绿化等项目建 设,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和生态绿地工程。 据悉,崇川区结合老小区改造、积水 点改造、河道截污、道路改造和环境整治 等工程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见缝插绿”, 安排专项经费对零星空地绿化补种到 边。在道路景观绿化方面,实施运河物 流园配套路、国胜路、经十七路、经十八 路等“绿色通道”工程,完成造林面积近 1820 亩。在河道绿化美化方面,人民路 南侧河道、兴石河一期、八一横河等河道 综合整治完成造林面积近 2500 亩;海港 引河部分地段的绿色长廊建设,完成造 林面积 1500 亩左右。在安置小区造林 方面,每个安置小区建设都按有关建设 标准进行绿化造林,且绿化覆盖率都要 求达到 35%以上,截至目前,完成新城新 苑小区、江景国际、锦城苑、临江家园等 安置小区配套绿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 1500 多亩。 提质保绿,城市森林更健康 目前,崇川发展彩色珍贵用材树种 3520 亩、 17 万株。“三分种、七分 养”,城市绿化建设只是第一步,更重 要的是管养,配合设计图纸种植的树 木、花草需要精心养护,才能充分体现 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价 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 闲的好去处。 为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绿化 养护工作,崇川区住建局研究制定了一个 办法、一个标准、成立了两个专业小组。 一个办法即《崇川区小游园绿地管理办 法》,将十个街道分为三个片区,落实三家 服务外包单位,养护范围包括老旧小区、 支路两侧、河道两侧绿化;对小游园养护 等专业性较高的项目,以高标准专门落实 养护机构,实现小游园养护专业化、科学 化;一个标准即《崇川区游园绿地管理标 准》,明确了小游园、老旧小区、道路两侧 绿化的养护标准;两个专业小组中一是绿 化养护接收小组,与市级部门积极沟通, 全面负责各类管养项目的移交工作,明确 相关移交原则;二是绿化养护考核小组, 对照《崇川区小游园绿地管理标准》,对中 标管养单位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考核, 实现养护单位优胜劣汰,落实小游园长效 管理。 此外,崇川区重视林木的抚育工作, 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科学推进森 林抚育与林木管理,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 式修剪,不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在保护 树种方面,我们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保 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 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保护各 种野生动植物,构建生态廊道,营造良好 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区农工 局局长杜瑞山表示,将严格林业执法,确 保不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 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 件,管好、护好城市森林。 本报记者 仇禅慧 本报通讯员 成城 “住在这几十年,如今的工农河真让 人刮目相看啊!”看着河水清澈、沿岸风 景秀美的工农河,任港街道大庆社区的 老党员庄桂荣说。一条河流,从开挖开 始,已经陪伴了周边居民四十多年,见证 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农业在那时还是人们的主要生活依 靠,在战胜村,村里只有一些自然的小河 段,一遇到干旱天气,缺水灌溉,粮食就 会减产,老百姓也会因为分不到足够的 粮食饿肚子,生活比较艰苦。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任港公社(如今 的任港街道)提出搞好水利,旱涝保丰 收,让老百姓能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为了方便机械化作业,土地方整化, 1972 -1973 年期间,公社进行搬迁规划、开 挖河道和丰产沟。 于是,战胜大队 14 个生产队开始 挖人工河,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 挖,历经两年多,终于挖好了这条旱涝 保丰收的人工河,取名“工农河”。工 农河任港段总长 880 米,位于战胜路东 侧,南起任港路,北至任港河,干旱时 灌水,大雨时排涝,庄稼收成好了,老 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再 也没有了粮食不够分、村民吃不饱的 现象,战胜村的老百姓都把这条河称 作“母亲河”。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腾飞期”,任港 路一跃成为南通知名的工业聚集地,一 大批工业在这里崛起—柴油机厂、长 江汽配有限公司、无线电仪器厂、机电公 司……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被安排进了工 厂,农民开始向着工人转变。 工农河的作用也随着居民生活有了 改变,它不再需要灌溉农田,但依然守护 着战胜村的百姓。工农河是流经任港街 道境内一条重要的排水通道,每当暴雨 来临,工农河就成为辖区的守护者。在 那个城市排水系统还未如今天完善的年 代,工农河守护了一方百姓,让他们可以 安然出行。 如今,四十多岁的工农河重新焕发 起新的生机。2017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 《河岸共治行动方案》,推动河岸共治,突 出河岸共治与重点断面水质提升,促进 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崇川区坚 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 “河长制”,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有 序开展河道整治任务。 2017 4 月初,任港街道启动河道东岸 民居动迁工作。街道高度重视,专门成立 “走帮服”搬迁工作组,全力营造阳光征收氛 围,做细群众工作。一个月内,所涉民居 23 户全部签约交房。此后,区住建局等相关 部门联合街道,在对工农河东岸截污改造 的基础上,逐项推进河岸道路改造、河道清 淤、生态输水、绿化建设等项目。街道还组 建整治队伍,组织作业人员做好日常河面、 河坡漂浮打捞、河岸枯枝垃圾的清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高颜值”的工 农河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的工农河河水 清澈,岸边绿树葱葱,岸边居民其乐融融。” 现在,年近八旬的庄桂荣每天都要到河边 走一走,用他的话讲:“工农河承载了我们 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 40 年间奋斗的记忆, 也会陪着下一代人一起进步成长,见证新 的时代,新的发展。” ·刘美娟张水兰· 区领导专题调研崇川公安工作时要求 重基层打基础 保稳定护平安 强化案件审判监督 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 区委第一巡察组召开动员会 将对四个部门开展巡查 崇川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7.26%建设生态新崇川 让百姓诗意栖居 一条工农河见证新成就 在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点缀其中的一抹橙 黄色。他们,是守护城市洁净的环卫工人。明天是环卫工人节,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共同致敬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洁净、 舒适环境的最可爱的人。 本版摄影 李斌 包雷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编辑:杨楼 成城 美编:刘玉容校对:梁桥 组版:毛益民A5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崇川在线】 崇川在线官方微信

23日,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吴旭率队调研全区派出所基础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新建业务用房主体建筑施工相关问题。

吴旭一行先后来到文峰派出所、正在建设的钟秀派出所、和平桥派出所以及待建的任港派出所新址开展调研,对崇川公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保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作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吴旭强调,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认识公共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普惠,保障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最基本的要求和期待,更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要站在重基层打基础的高度,高度重视基层派出所建设,牢固树立重心向基层下移、警力向基层下沉、精力向基层下倾的正确导向。各街道各部门要为基层派出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协调保障工作。要站在保稳定保安全的高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提高队伍战斗力,加强重点领域防控,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吴旭要求,要坚持治理的理念,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要求,做强做优社区警务室,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扎牢群众基础,让老百姓成为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好帮手”;要坚持法治的原则,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对犯罪及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坚持信息化建设,提升软件运用水平,以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为维护公共安全发挥更大优势。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顾德华要求,要通过加强“软硬件升级”,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作为,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形象;要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高度重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要更倾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社会稳定,为崇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统一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六个提升”的目标,大力实施

“三大攻坚行动”,共破获侵财案件655起,立案侦办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案件35起,抓获各类刑事作案成员1723名,30起“八类”案件全部破案,有力推动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区领导陈剑锋、谭真、瞿建等参加调研。·金驰·

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落实好“两高”关于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相关规定,20日,崇川区检察院检察长邹建华就该院办理的两起职务犯罪案件列席崇川区法院审委会。崇川区法院院长娄宏春主持审委会,8名审委会委员出席。

会上,在法院审委会委员发表意见过后,邹建华从两起案件滥用职权犯罪造成损失的数额认定、两名被告人滥用职权的定性,以及是否使用缓刑等内容发表检察意见。

“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种重要方式。”邹建华表示,今后检察机关将更加积极地与法院沟通、协调,努力推动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工作常态化开展,共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娄宏春认为,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是“两院”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法院将和检察院积极协作配合落实该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 ·崇检·

16日,崇川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团区委、区文联、区红十字会、区科协工作动员会在区委中三楼召开。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副主任丁静华,区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徐建忠,区委第一巡察组全体成员,区纪委派驻纪检组负责同志以及四家被巡察单位的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基层团委负责人,各协会主席以及文联、红十字会、科协基层分管领导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陈晓冰主持。

会上,徐建忠作动员讲话,他详细介绍了巡察的依据、目的、要求、流程。对巡察工作方式和时间阶段做了明确的部署,着重强调“六围绕、一加强”要求,突出巡察政治定位。

丁静华强调群团部门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区委精神和要求,深刻认识本轮巡察的重要意义;二是切实担负“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巡察工作的“魂”,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三是强化政治使命担当,确保巡察工作圆满完成。

吴霜、陈晓冰、唐吉玲、朱康权分别代表团区委、区文联、区红十字会、区科协就支持配合巡察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责任、全力支持配合、积极落实整改,使巡察工作圆满顺利完成,给区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巡察组在巡察期间接受与被巡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的群众信访举报。举报电话为:55081385(接听时间:工作日上午 9:00-11:30,下午13:30-17:30);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信件举报地址:南通市桃坞路 44号区委北楼 213室,崇川区委第一巡察组,邮编:226007。·崇轩·

“围绕‘三城同创’要求,突出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整体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协副主席、崇川区委书记吴旭在区委八届六次全会上,为崇川生态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至“十三五”末,崇川将全面满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基本建成

“绿廊绕城、绿楔入城、绿带漫城、绿点缀城”的城市绿地生态。

在南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关键期,崇川区上下迅速行动,打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攻坚战,通过建园增绿、见缝插绿、提质保绿,扩大全区绿化覆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2017-2018年完成了新增造林面积19410亩,森林抚育5000亩,全民义务植树20万株,辖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率达到 100%,建设森林城镇 2个,建设绿化示范村1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7.26%。

建园增绿,生态文化更繁荣

“我们全家人吃好晚饭总爱来这个小游园散散步,这里树木葱郁,河水清清,伴着秋风别提多舒服了!”20日晚,家住凤凰莱茵苑的黄大伯照常带着孙子出来散步,他打算穿过小游园去印象城逛逛。记者了解到,根据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崇川区住建局在小游园建设过程中大量栽植了常绿、落叶搭配的大规格乔木树种,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印象城东侧的小游园,整体设计沿袭印象城的设计肌理,种植了4000平方米的高大乔木,绿化覆盖率达 85%,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样为城市“新绿”所自豪的,还有前些日子参与狼山镇街道组织的

“浓情在秋意,敬老正当时”重阳节活

动的一群老年居民,他们手挽手一起爬狼山,游植物园,共赏狼山镇的新变化、新发展。家住五山新苑的成爷爷开心地说,

“我家就住在最靠近路边的一栋,原来站在阳台上往外看全是一些破旧的矮房子。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这边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还没到两年,这里已经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植物园了,远处的狼山前面也没有遮挡完全显露出来了,每天光站在阳台上看看,心情就很舒畅了。”

能否让老百姓在森林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既检验着森林城市的质量,又决定着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崇川区加快建设狼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注重绿化建设与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相结合,让百姓在城市生活中多一点获得感和幸福感。崇川区住建局按照“市民出行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要求,2016-2018年,重点推进了观音山太平公园、姚港公园、城山公园、任港公园、新桥公园五个区级公园建设,观阳路小游园等39个区级小游园建设,剑山周边地块等10个临占绿地建设。记者了解到,2017年已重点启动小游园项目8个,滨河滨路绿廊项目21个、林荫停车场3个、代建占领性绿化项目4个,全年实施绿化新增面积69万平方米。今年,重点围绕两河两岸、五山区域的生态廊道体系建设,完善了主要生态休闲旅游景点之间、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之间的旅游景观通道,为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见缝插绿,生活环境更宜居

丽茵嘉园老小区内有一个人人知道的“亮点”,它曾是杂草丛生的废弃花园,大家意见不断。跃龙社区党委根据居民提议,结合老小区改造,带领居民骨干、辖区共建单位志愿者开展“见缝插绿”小

游园大变身活动。“以前羡慕新建小区环境优美,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打造,老旧小区华丽变身,感到非常自豪!”参加志愿活动的居民激动地说道。

现如今老旧小区中可供绿化的空间越来越少,通过“见缝插绿”,不仅能增加绿量,也能丰富绿化层次。今年,崇川区出台了《崇川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行动方案(2017-2018年)》,并召开全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签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责任状》,并成立创森领导小组,结合区情,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把创森工作与城市基础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本、加快城郊生态林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城市道路、安置房建设、小游园、生态停车场建设、城乡河道整治以及占领性绿化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和生态绿地工程。

据悉,崇川区结合老小区改造、积水点改造、河道截污、道路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工程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见缝插绿”,安排专项经费对零星空地绿化补种到边。在道路景观绿化方面,实施运河物流园配套路、国胜路、经十七路、经十八路等“绿色通道”工程,完成造林面积近1820亩。在河道绿化美化方面,人民路南侧河道、兴石河一期、八一横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完成造林面积近2500亩;海港引河部分地段的绿色长廊建设,完成造林面积 1500亩左右。在安置小区造林方面,每个安置小区建设都按有关建设标准进行绿化造林,且绿化覆盖率都要求达到35%以上,截至目前,完成新城新苑小区、江景国际、锦城苑、临江家园等安置小区配套绿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500多亩。

提质保绿,城市森林更健康

目前,崇川发展彩色珍贵用材树种

达 3520 亩、17 万株。“三分种、七分养”,城市绿化建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管养,配合设计图纸种植的树木、花草需要精心养护,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为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绿化养护工作,崇川区住建局研究制定了一个办法、一个标准、成立了两个专业小组。一个办法即《崇川区小游园绿地管理办法》,将十个街道分为三个片区,落实三家服务外包单位,养护范围包括老旧小区、支路两侧、河道两侧绿化;对小游园养护等专业性较高的项目,以高标准专门落实养护机构,实现小游园养护专业化、科学化;一个标准即《崇川区游园绿地管理标准》,明确了小游园、老旧小区、道路两侧绿化的养护标准;两个专业小组中一是绿化养护接收小组,与市级部门积极沟通,全面负责各类管养项目的移交工作,明确相关移交原则;二是绿化养护考核小组,对照《崇川区小游园绿地管理标准》,对中标管养单位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考核,实现养护单位优胜劣汰,落实小游园长效管理。

此外,崇川区重视林木的抚育工作,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科学推进森林抚育与林木管理,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式修剪,不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在保护树种方面,我们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构建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区农工局局长杜瑞山表示,将严格林业执法,确保不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管好、护好城市森林。

本报记者 仇禅慧 本报通讯员 成城

“住在这几十年,如今的工农河真让人刮目相看啊!”看着河水清澈、沿岸风景秀美的工农河,任港街道大庆社区的老党员庄桂荣说。一条河流,从开挖开始,已经陪伴了周边居民四十多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农业在那时还是人们的主要生活依靠,在战胜村,村里只有一些自然的小河段,一遇到干旱天气,缺水灌溉,粮食就会减产,老百姓也会因为分不到足够的粮食饿肚子,生活比较艰苦。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任港公社(如今

的任港街道)提出搞好水利,旱涝保丰收,让老百姓能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了方便机械化作业,土地方整化,1972年-1973年期间,公社进行搬迁规划、开挖河道和丰产沟。

于是,战胜大队 14个生产队开始挖人工河,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挖,历经两年多,终于挖好了这条旱涝保丰收的人工河,取名“工农河”。工农河任港段总长 880米,位于战胜路东侧,南起任港路,北至任港河,干旱时灌水,大雨时排涝,庄稼收成好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再也没有了粮食不够分、村民吃不饱的现象,战胜村的老百姓都把这条河称作“母亲河”。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腾飞期”,任港路一跃成为南通知名的工业聚集地,一大批工业在这里崛起——柴油机厂、长

江汽配有限公司、无线电仪器厂、机电公司……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被安排进了工厂,农民开始向着工人转变。

工农河的作用也随着居民生活有了改变,它不再需要灌溉农田,但依然守护着战胜村的百姓。工农河是流经任港街道境内一条重要的排水通道,每当暴雨来临,工农河就成为辖区的守护者。在那个城市排水系统还未如今天完善的年代,工农河守护了一方百姓,让他们可以安然出行。

如今,四十多岁的工农河重新焕发起新的生机。201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河岸共治行动方案》,推动河岸共治,突出河岸共治与重点断面水质提升,促进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崇川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

“河长制”,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有序开展河道整治任务。

2017年4月初,任港街道启动河道东岸民居动迁工作。街道高度重视,专门成立

“走帮服”搬迁工作组,全力营造阳光征收氛围,做细群众工作。一个月内,所涉民居 23户全部签约交房。此后,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街道,在对工农河东岸截污改造的基础上,逐项推进河岸道路改造、河道清淤、生态输水、绿化建设等项目。街道还组建整治队伍,组织作业人员做好日常河面、河坡漂浮打捞、河岸枯枝垃圾的清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高颜值”的工农河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的工农河河水清澈,岸边绿树葱葱,岸边居民其乐融融。”现在,年近八旬的庄桂荣每天都要到河边走一走,用他的话讲:“工农河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 40年间奋斗的记忆,也会陪着下一代人一起进步成长,见证新的时代,新的发展。”

·刘美娟 张水兰·

区领导专题调研崇川公安工作时要求

重基层打基础保稳定护平安

强化案件审判监督

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

区委第一巡察组召开动员会将对四个部门开展巡查

崇川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7.26%——

建设生态新崇川 让百姓诗意栖居

一条工农河见证新成就

在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点缀其中的一抹橙黄色。他们,是守护城市洁净的环卫工人。明天是环卫工人节,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共同致敬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洁净、舒适环境的最可爱的人。

本版摄影 李斌 包雷人群中的一抹橙黄

人群中的一抹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