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email protected] 袁鹰又出新书了hongkouweekly.xinmin.cn/resfile/2016-09-12/04/04.pdf ·...

1
4 副刊 2016 9 12 责任编辑 张林凤 E-mail:[email protected]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 195 弄 12 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美丽的太湖边,也有一段西厢的故事, 传说中他和她,以为握住了一生幸福, 情深深意绵绵,在这里摇着爱的桨橹, 相遇相知相爱,订下千年的海誓与山盟。 荡悠悠晃悠悠,橹突然掉进了太湖里, 多少黎明黄昏,拼命寻找却白费心思, 浩瀚的波浪里,再也找不到那一把橹, 天苍苍湖茫茫,滔滔湖水变成了千行泪。 春风吹船儿摇,多少恩怨已随风飘逝, 人成各今非昨,往日情感也难以追忆, 空旷的太湖边,只有他一人还在徘徊, 孤单的日子里,与渺渺烟雨相伴数十载。 湖深深梦缠绵,缘来缘去只在一念间, 想忘却忘不掉,挥不去的情愁与谁讲, 梦幻泡影太多,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咽泪强作欢笑,掖在心里面只是瞒瞒瞒! 美丽的太湖边 倪祖敏 386 袁鹰本来叫田钟洛,因此我们都称他为田 叔叔。 在我的记忆里,田叔叔是个大诗人,小时 候读过他的《丁丁游历北京》,一直想到北京去 瞧瞧天安门、故宫等。1956 年,我考入中国福 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童声合唱队,唱过 许许多多中外好听的歌,但是印象最深的是田 叔叔作词,杜马舍夫(苏)作曲的《三毛和阿廖 沙》,当时还出版了一本单行本,收了他俩五、 六首歌曲。封面是张乐平爷爷画的:三毛和阿 廖沙互相戴红领巾。我现在还能背唱词:“一 个名叫小三毛/一个叫阿廖沙/他们两人相亲 相爱……”还有一首是这样的:“莫斯科有个米 国华/他原来名叫米沙/北京的刘力/取了一个 苏联名字阿廖沙/取外国名字为什么/为什么/ 只是因为这个爱苏联/那个爱中国/他们成了 好朋友……” 改革开放以后,田叔叔到我们家来,我才 第一次见到这位心中的大诗人,笑容可掬,说 话爽朗,走路大步流星,他与我父亲丁景唐相 识在 1946 年,那时都是地下党员,为革命而奋 斗。解放后,两人经常开会时见面,或互通书 信或赠书……最近,田叔叔又送了本今年 3 出版的《生正逢辰》,收录近几年来的好散文, 分两辑:第一辑风云记历、第二辑逝水留痕。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感激上 海》里的一段《濡沫相依古来稀》。说的是田叔 叔“深深感激上海,让我得到一位终生厮守的 伴侣” —吴芸红。 我没见过吴阿姨,但是见过照片:瘦瘦的, 慈祥的脸上泛着笑容,好像是老师,又像是知 心姐姐,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1946 年初,吴 阿姨参加地下党创办的《新少年报》,解放后担 任《中国少年报》总编辑。这两份报纸,我都看 过,前一份是因为研究木偶史,到图书馆寻找 读到的,后一份是长大后看到的,同学们都很 爱读。 吴阿姨读初中时,即投身中共领导下的抗 日活动,是个有革命理想,很能干又很有成就, 口碑很好的人。 1944 年,吴阿姨考入上海之江大学教育 系,与田叔叔成为同班同学,我不知道两人是 否一见钟情?但由于彼此志趣相投,性情相 近,渐渐互相吸引,于 1950 7 月结成伉俪。 你可别以为大诗人的生活特别浪漫,每天 花前月下,情诗绵绵,卿卿我我地腻在一起,事 实上完全两样。他俩结婚前一面工作,一面教 书,一面读大学,晚上还要写稿或批学生作业, 空闲时间极少,根本没有时间和余钱逛公园、 看电影、下馆子。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两 人走在一起时,只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 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天,田叔叔被突然关 进“牛棚”,什么东西都没带,在造反派的监视 下,打电话给吴阿姨,让给他送衣服等。当田 叔叔收到衣物,打开一看,心中一热,眼泪都快 流下来了。你猜,他看见什么了?是四盒“前 门牌”香烟!平时田叔叔不抽烟,吴阿姨想丈 夫蹲“牛棚”,整天不是写检查,就是写“揭发材 料”,这不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是被迫的, 心情肯定不好,又不能送营养品,只能让香烟 来解解闷吧,殷殷之情、切切之爱尽在其中。 2005 5 27 日,吴阿姨离他而去,当我 们得到这个不幸消息后,立刻写了封信,并派 在北京工作的弟弟,马上去田叔叔家探望。 田叔叔与吴阿姨濡沫相依 70 年,千言万语 也说不尽。田叔叔曾写过一篇有关吴阿姨的 文章,他说:“这短短一两千字,连‘提要’都说 不上,只是简单抽象地点点题罢了。” 此文写于 1999 年清明节前后,朋友问田叔 叔,吴阿姨是否看过?回答:“读过。”我想吴阿 姨一定知道田叔叔对她有多少爱,多少情,他 们俩的心粘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9 1 日,由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老 年旅游服务规范》开始实施。这使我想起了老 年旅游。 我长期从事上海老年旅游的研究工作,对 老年旅游的情况有所了解。老年旅游萌芽于改 革开放初期,发展于二十世纪 90 年代,壮大于 新世纪。有首《银发旅游之歌》是这样传唱的: “披一头耀眼的银发,着一身休闲的轻装,我们 是银发旅游族,年老不失稚童心……”这歌声激 荡着银发一族的旅游热情,银发旅游已成为今 日神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昔日看到国外老年 人走出家门到中国看世界,令人羡慕,如今我国 老年人走出家门看世界,足迹已遍及地球上的 五大洲。从当初眼红“洋人看我”到如今“我看 世界”,老年人的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 中国的成长。 但是老年旅游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据上海 老年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组织的《上海市老年 人旅游权益保障调查报告》中披露,当前老年旅 游权益情况不容乐观,侵害游客利益的纠纷时 有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旅行社的满意 程度评价“一般”占比 56.83%,还有一部分人对 旅行社“比较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当然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不单单取决于旅行 社。因为旅游活动离不开三个基本元素,即旅 游主体,就是旅游者;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如 自然景点、人文遗迹等;旅游业,即旅游的依托 和媒介,指旅行社和旅游交通设施和旅游膳宿 设施等。三个基本元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活 动产生重大影响,但旅行社的规范服务对游客 旅游满意度肯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旅 游局抓旅行社是抓住了牛鼻子。那末,时下的 旅行社服务不规范有哪些情况呢?从调查情况 看,主要是:有些旅行社不签旅游合同,或者合 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任意“宰客”; 有的导游擅自减少或改变旅游景点,住宿、交通 工具、餐饮等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有的在旅 途中诱骗老年游客购物、甚至毁约抛客;有的未 尽安全保障义务,致老年游客人身或财产受损; 有的以老年人消费能力低,任意加价;有的以 “最优惠价”忽悠老年旅客,然后用“特价机票” 不得退票将你套住等等。 那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这 些年来,我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老年人的队 伍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旅游也越来 越红火。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 年,我国国内 旅游突破 40 亿人次,旅游收入过 4 万亿元人民 币,出境旅游 1.2 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 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 世界第一。这其中近五分之一是老年人,也就 是去年有超 8 亿人次老年人参加旅游,这是一 个相当规模的旅游人群。林子大了,当然什么 鸟儿都有。二是从事老年旅游的旅行社越来越 多。单就上海而言,现有旅行社 900 多家,其中 有一百多家开展银发旅游,专设“老年部”和专 业从事老年旅游的也有 40 多家。翻翻《新民晚 报》上每周二集中刊登的旅游广告,就会发现其 中不少是“夕阳红”旅游广告。三是随着我国小 康社会的全面到来,现在“常出去转转”已成许 多老年人的共识,故而造就了红红火火的老年 旅游市场。这就难免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因此近年来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开始制订老年 旅游服务规范。现在国家旅游局推出《旅行社 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可以说正是时候。 我们相信随着《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 开始实施,老年旅游会越来越规范有序,越来越 红火。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中秋赏月,人们 祈盼着花好、月圆、人寿。把酒饮月,举杯 吟月,心中氤氲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月亮亘古不变,月下故事多多。于是, 有了“猴子捞月”的趣味寓言;有了“萧何月 下追韩信”的逸风雅韵;有了“阴晴圆缺”的 情感喟叹;有了月老媒妁之言的赓续;有了 月下倩影的缠绵;有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的衷肠互述;有了“花好月圆”的江南丝竹; 有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牧村演绎;有了 “月亮湾”的笑声;还有了月光似银的都市 之夜;更有那月球探险的人类壮举…… 醉眼看湖,水清鱼读月;击石听山,林 静鸟枕月。环四野:月上柳梢、飞檐挑月、 桂香染月、大地沐月;仰苍穹:月悬银河、群 星拱月、宇清月洁、彩云追月…… 相传当年红军与赣区老的一段佳 话,是那碗“四星望月”的客家菜;催生人月 互诉如泣的旋律,是那曲“二泉映月”的瞎 子丝弦;而激励神州追梦豪情的诗句,是那 阙“九天揽月”的湘楚吟哦…… 文人雅士在秋风皓月之际,山水凭栏 之间,清辉下把盏,是揣度孤狼嗥月的千年 扣题?抑或释义崖猴望月的伤感情怀?举 杯邀明月,是谪仙“对影成三人”的醉白? 抑或终生伴月儿成兰若之交的终极禅悟?! 月华幽人,当属诗人的精神世界最精 彩。 关于中秋起源,流传甚广的有嫦娥 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传 说,世代口口相传亦如造梦,所以,中秋 也就成一年一度造梦的节日。 相传,远古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 并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便专心传艺狩猎并娶嫦娥为妻。不 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后羿向王母 娘娘求得不死药并交给嫦娥珍藏,而门 徒蓬蒙欲偷吃此药飘然成仙,待后羿率 众外出狩猎时,称病不起的蓬蒙持剑闯 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 急之下吞下不死药,随即身轻如云飞向 天空,只因牵挂人间,便在月亮成仙,蓬 蒙却乘机逃遁。后羿仰望夜空不停呼唤 爱妻,此时皎洁月光中有酷似嫦娥的身 影晃动,后羿只能摆上香案放上嫦娥爱 吃的蜜食鲜果遥祭。百姓见状,也纷纷 摆设香案祈求吉祥平安。 怎么觉得如此凄美的传说中竟有些 当下热门的师徒开撕、朋友反目情节? 思前想后,只缘污浊甚重的俗心作祟,罪 过啊!亦或人为造梦,就免不了带着尘 世间功利冲突和情变矛盾的桥段? 不管怎样,中秋被世人赋予无数美 好期许,造梦的意境相同只是情景各异 罢了。譬如在著名老字号月饼店前排着 的长队就是造梦者的集合,为那口酥香 宁愿承受“黄牛”的挤兑和盘剥。一个位 置要价百元,十个就是千元,无本的生意 就有如此厚利;而乐滋滋拎着刚刚出锅 的老字号鲜肉月饼回家,一路不停与邻 居招呼,渲染购买的不易,比吃月饼本身 更有滋有味。有时想想,排队的与“黄 牛”其实是愿打愿挨的关系,在排队时间 消耗、技巧比拼上是专业和业余的博 弈。排队的享受“舌尖上的中秋”,而黄 牛想的是“无本发大财”。幸好中秋之 梦,大不过十天半月总有梦醒时。 楼市如日中天,小区里时有住家易 主。房价高企下有个温馨小窝,应算作 人生成功的象征。所以刚腾空的房子很 快就传来隆隆机器声,新主人通常不惜 工本,大动干戈,要把斗室装点成“寝 宫”,将有限空间无限接近理想的梦境。 所以装修就成了一场持续五、六十天的 “造梦”行动,只有旁人会幽幽地抱怨:这 楼,不是住坏的而是装修坏的。 造梦时的意识清晰、指向明确,毫不 犹豫地将掌握所有资源用于认为合适的 位置和时刻,至于结果如何?往往不会 比过程有更多关注。因此,造梦令人愉 悦所以带有褒义;而“做梦”就如“白日做 梦”等常带着贬义。上海话里“捏鼻头做 梦”与“一枕黄粱”款曲互通;再譬如谁也 不愿有被人劫杀、慌不择路、前有深渊的 体验,但噩梦依然时有出现。 至于先人如何中秋造梦,可看看丰 子恺的画。时下中秋未至,办公室的年 轻人已在盘算远游、聚会、拜客、访亲,更 有佳酿美食……有人会抱怨:中秋节成 了“月饼节”,但“吃”何尝就不是一种梦 境的记忆?至于被赋予太多涵义的中 秋,原本没那么多累赘。假期一过,专家 就来心理疏导缓解“节日综合症”,说白 了,意思就是“梦该醒了”。 几年前有个广而告之的问题:你幸 福吗?可以这样回答:没梦的人生怎么 会幸福?就如有首歌唱得那样:“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 还有梦”,按当下最时髦的话来说:万一 实现了呢?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长城是炎黄子孙的荣耀记忆 剑拔弩张兵戎相见并非建造者初衷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才是真挚的希冀 谁都会向 2600 多岁的长城 这位老人,虔诚地行注目礼 谁都会对 21190 多公里 的长城,遥致崇高的敬意 “去酷爱长城,去保护长城” 因为心中有了你,才会这样铭记 我愿做一个长城宣传员 展示你的逶迤,恢宏你的壮丽 我愿做一个长城保护员 我的心像长城砖那样和你永远在一起 据报载,长城总长度为 21196.18 公里。 袁鹰又出新书了 丁言昭 鲍国樑 造梦的中秋 陈茂生 想起了老年旅游 朱亚夫 书法 李玉林 诸葛八卦村 钢笔彩绘 王世安 长城谣 葛乃福 花好 月圆 人寿 篆刻 鲍国樑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mail:hkbs765@163.com 袁鹰又出新书了hongkouweekly.xinmin.cn/resfile/2016-09-12/04/04.pdf · 空闲时间极少,根本没有时间和余钱逛公园、 看电影、下馆子。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两

4 副刊 2016年9月12日 责任编辑 张林凤 E-mail:[email protected]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195弄12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美丽的太湖边,也有一段西厢的故事,传说中他和她,以为握住了一生幸福,情深深意绵绵,在这里摇着爱的桨橹,相遇相知相爱,订下千年的海誓与山盟。

荡悠悠晃悠悠,橹突然掉进了太湖里,多少黎明黄昏,拼命寻找却白费心思,浩瀚的波浪里,再也找不到那一把橹,天苍苍湖茫茫,滔滔湖水变成了千行泪。

春风吹船儿摇,多少恩怨已随风飘逝,人成各今非昨,往日情感也难以追忆,空旷的太湖边,只有他一人还在徘徊,孤单的日子里,与渺渺烟雨相伴数十载。

湖深深梦缠绵,缘来缘去只在一念间,想忘却忘不掉,挥不去的情愁与谁讲,梦幻泡影太多,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咽泪强作欢笑,掖在心里面只是瞒瞒瞒!

美丽的太湖边倪祖敏

第386期

城好月圆

摄影

曹家海

袁鹰本来叫田钟洛,因此我们都称他为田叔叔。

在我的记忆里,田叔叔是个大诗人,小时候读过他的《丁丁游历北京》,一直想到北京去瞧瞧天安门、故宫等。1956年,我考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童声合唱队,唱过许许多多中外好听的歌,但是印象最深的是田叔叔作词,杜马舍夫(苏)作曲的《三毛和阿廖沙》,当时还出版了一本单行本,收了他俩五、六首歌曲。封面是张乐平爷爷画的:三毛和阿廖沙互相戴红领巾。我现在还能背唱词:“一个名叫小三毛/一个叫阿廖沙/他们两人相亲相爱……”还有一首是这样的:“莫斯科有个米国华/他原来名叫米沙/北京的刘力/取了一个苏联名字阿廖沙/取外国名字为什么/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个爱苏联/那个爱中国/他们成了好朋友……”

改革开放以后,田叔叔到我们家来,我才第一次见到这位心中的大诗人,笑容可掬,说话爽朗,走路大步流星,他与我父亲丁景唐相识在 1946年,那时都是地下党员,为革命而奋斗。解放后,两人经常开会时见面,或互通书信或赠书……最近,田叔叔又送了本今年 3月出版的《生正逢辰》,收录近几年来的好散文,分两辑:第一辑风云记历、第二辑逝水留痕。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感激上海》里的一段《濡沫相依古来稀》。说的是田叔叔“深深感激上海,让我得到一位终生厮守的伴侣”——吴芸红。

我没见过吴阿姨,但是见过照片:瘦瘦的,慈祥的脸上泛着笑容,好像是老师,又像是知心姐姐,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1946年初,吴阿姨参加地下党创办的《新少年报》,解放后担任《中国少年报》总编辑。这两份报纸,我都看过,前一份是因为研究木偶史,到图书馆寻找读到的,后一份是长大后看到的,同学们都很爱读。

吴阿姨读初中时,即投身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活动,是个有革命理想,很能干又很有成就,口碑很好的人。

1944 年,吴阿姨考入上海之江大学教育系,与田叔叔成为同班同学,我不知道两人是否一见钟情?但由于彼此志趣相投,性情相近,渐渐互相吸引,于1950年7月结成伉俪。

你可别以为大诗人的生活特别浪漫,每天花前月下,情诗绵绵,卿卿我我地腻在一起,事实上完全两样。他俩结婚前一面工作,一面教书,一面读大学,晚上还要写稿或批学生作业,空闲时间极少,根本没有时间和余钱逛公园、看电影、下馆子。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两人走在一起时,只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天,田叔叔被突然关进“牛棚”,什么东西都没带,在造反派的监视下,打电话给吴阿姨,让给他送衣服等。当田叔叔收到衣物,打开一看,心中一热,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你猜,他看见什么了?是四盒“前门牌”香烟!平时田叔叔不抽烟,吴阿姨想丈夫蹲“牛棚”,整天不是写检查,就是写“揭发材料”,这不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是被迫的,心情肯定不好,又不能送营养品,只能让香烟来解解闷吧,殷殷之情、切切之爱尽在其中。

2005年 5月 27日,吴阿姨离他而去,当我们得到这个不幸消息后,立刻写了封信,并派在北京工作的弟弟,马上去田叔叔家探望。

田叔叔与吴阿姨濡沫相依70年,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田叔叔曾写过一篇有关吴阿姨的文章,他说:“这短短一两千字,连‘提要’都说不上,只是简单抽象地点点题罢了。”

此文写于1999年清明节前后,朋友问田叔叔,吴阿姨是否看过?回答:“读过。”我想吴阿姨一定知道田叔叔对她有多少爱,多少情,他们俩的心粘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9月 1日,由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开始实施。这使我想起了老年旅游。

我长期从事上海老年旅游的研究工作,对老年旅游的情况有所了解。老年旅游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于二十世纪 90年代,壮大于新世纪。有首《银发旅游之歌》是这样传唱的:

“披一头耀眼的银发,着一身休闲的轻装,我们是银发旅游族,年老不失稚童心……”这歌声激荡着银发一族的旅游热情,银发旅游已成为今日神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昔日看到国外老年人走出家门到中国看世界,令人羡慕,如今我国老年人走出家门看世界,足迹已遍及地球上的五大洲。从当初眼红“洋人看我”到如今“我看世界”,老年人的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的成长。

但是老年旅游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据上海老年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组织的《上海市老年人旅游权益保障调查报告》中披露,当前老年旅游权益情况不容乐观,侵害游客利益的纠纷时

有发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评价“一般”占比 56.83%,还有一部分人对旅行社“比较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当然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因为旅游活动离不开三个基本元素,即旅游主体,就是旅游者;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如自然景点、人文遗迹等;旅游业,即旅游的依托和媒介,指旅行社和旅游交通设施和旅游膳宿设施等。三个基本元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但旅行社的规范服务对游客旅游满意度肯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旅游局抓旅行社是抓住了牛鼻子。那末,时下的旅行社服务不规范有哪些情况呢?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是:有些旅行社不签旅游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任意“宰客”;有的导游擅自减少或改变旅游景点,住宿、交通工具、餐饮等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有的在旅途中诱骗老年游客购物、甚至毁约抛客;有的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致老年游客人身或财产受损;有的以老年人消费能力低,任意加价;有的以

“最优惠价”忽悠老年旅客,然后用“特价机票”

不得退票将你套住等等。那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这

些年来,我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老年人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旅游也越来越红火。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 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 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 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这其中近五分之一是老年人,也就是去年有超 8亿人次老年人参加旅游,这是一个相当规模的旅游人群。林子大了,当然什么鸟儿都有。二是从事老年旅游的旅行社越来越多。单就上海而言,现有旅行社900多家,其中有一百多家开展银发旅游,专设“老年部”和专业从事老年旅游的也有40多家。翻翻《新民晚报》上每周二集中刊登的旅游广告,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是“夕阳红”旅游广告。三是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现在“常出去转转”已成许多老年人的共识,故而造就了红红火火的老年旅游市场。这就难免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因此近年来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开始制订老年旅游服务规范。现在国家旅游局推出《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可以说正是时候。

我们相信随着《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开始实施,老年旅游会越来越规范有序,越来越红火。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中秋赏月,人们祈盼着花好、月圆、人寿。把酒饮月,举杯吟月,心中氤氲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月亮亘古不变,月下故事多多。于是,有了“猴子捞月”的趣味寓言;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逸风雅韵;有了“阴晴圆缺”的情感喟叹;有了月老媒妁之言的赓续;有了月下倩影的缠绵;有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衷肠互述;有了“花好月圆”的江南丝竹;有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牧村演绎;有了

“月亮湾”的笑声;还有了月光似银的都市之夜;更有那月球探险的人类壮举……

醉眼看湖,水清鱼读月;击石听山,林静鸟枕月。环四野:月上柳梢、飞檐挑月、桂香染月、大地沐月;仰苍穹:月悬银河、群星拱月、宇清月洁、彩云追月……

相传当年红军与赣区老俵的一段佳话,是那碗“四星望月”的客家菜;催生人月互诉如泣的旋律,是那曲“二泉映月”的瞎子丝弦;而激励神州追梦豪情的诗句,是那阙“九天揽月”的湘楚吟哦……

文人雅士在秋风皓月之际,山水凭栏之间,清辉下把盏,是揣度孤狼嗥月的千年扣题?抑或释义崖猴望月的伤感情怀?举杯邀明月,是谪仙“对影成三人”的醉白?抑或终生伴月儿成兰若之交的终极禅悟?!

月华幽人,当属诗人的精神世界最精彩。

关于中秋起源,流传甚广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传说,世代口口相传亦如造梦,所以,中秋也就成一年一度造梦的节日。

相传,远古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并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便专心传艺狩猎并娶嫦娥为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后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不死药并交给嫦娥珍藏,而门徒蓬蒙欲偷吃此药飘然成仙,待后羿率众外出狩猎时,称病不起的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不死药,随即身轻如云飞向天空,只因牵挂人间,便在月亮成仙,蓬蒙却乘机逃遁。后羿仰望夜空不停呼唤爱妻,此时皎洁月光中有酷似嫦娥的身影晃动,后羿只能摆上香案放上嫦娥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百姓见状,也纷纷摆设香案祈求吉祥平安。

怎么觉得如此凄美的传说中竟有些当下热门的师徒开撕、朋友反目情节?思前想后,只缘污浊甚重的俗心作祟,罪过啊!亦或人为造梦,就免不了带着尘世间功利冲突和情变矛盾的桥段?

不管怎样,中秋被世人赋予无数美好期许,造梦的意境相同只是情景各异罢了。譬如在著名老字号月饼店前排着的长队就是造梦者的集合,为那口酥香宁愿承受“黄牛”的挤兑和盘剥。一个位置要价百元,十个就是千元,无本的生意就有如此厚利;而乐滋滋拎着刚刚出锅的老字号鲜肉月饼回家,一路不停与邻居招呼,渲染购买的不易,比吃月饼本身更有滋有味。有时想想,排队的与“黄牛”其实是愿打愿挨的关系,在排队时间消耗、技巧比拼上是专业和业余的博弈。排队的享受“舌尖上的中秋”,而黄牛想的是“无本发大财”。幸好中秋之梦,大不过十天半月总有梦醒时。

楼市如日中天,小区里时有住家易主。房价高企下有个温馨小窝,应算作人生成功的象征。所以刚腾空的房子很快就传来隆隆机器声,新主人通常不惜工本,大动干戈,要把斗室装点成“寝宫”,将有限空间无限接近理想的梦境。所以装修就成了一场持续五、六十天的

“造梦”行动,只有旁人会幽幽地抱怨:这楼,不是住坏的而是装修坏的。

造梦时的意识清晰、指向明确,毫不犹豫地将掌握所有资源用于认为合适的位置和时刻,至于结果如何?往往不会比过程有更多关注。因此,造梦令人愉悦所以带有褒义;而“做梦”就如“白日做梦”等常带着贬义。上海话里“捏鼻头做梦”与“一枕黄粱”款曲互通;再譬如谁也不愿有被人劫杀、慌不择路、前有深渊的体验,但噩梦依然时有出现。

至于先人如何中秋造梦,可看看丰子恺的画。时下中秋未至,办公室的年轻人已在盘算远游、聚会、拜客、访亲,更有佳酿美食……有人会抱怨: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但“吃”何尝就不是一种梦境的记忆?至于被赋予太多涵义的中秋,原本没那么多累赘。假期一过,专家就来心理疏导缓解“节日综合症”,说白了,意思就是“梦该醒了”。

几年前有个广而告之的问题:你幸福吗?可以这样回答:没梦的人生怎么会幸福?就如有首歌唱得那样:“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按当下最时髦的话来说:万一实现了呢?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是炎黄子孙的荣耀记忆

剑拔弩张兵戎相见并非建造者初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才是真挚的希冀

谁都会向2600多岁的长城这位老人,虔诚地行注目礼

谁都会对21190多公里①

的长城,遥致崇高的敬意

“去酷爱长城,去保护长城”因为心中有了你,才会这样铭记

我愿做一个长城宣传员展示你的逶迤,恢宏你的壮丽

我愿做一个长城保护员我的心像长城砖那样和你永远在一起

注①:据报载,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

袁鹰又出新书了■丁言昭

月 华 ■鲍国樑

造梦的中秋 ■陈茂生

想起了老年旅游 ■朱亚夫

书法 李玉林

诸葛八卦村 钢笔彩绘 王世安

长 城 谣葛乃福

花好 月圆 人寿 篆刻 鲍国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