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买房 - blwb.kf.cnblwb.kf.cn/tplimg/2/2019-02/18/a07/20190218a07_pdf.pdf ·...

1
林语堂《苏东坡传》写道: 苏东坡父子二月抵达京师,他们在“仪秋门” 附近买了一栋花园住宅,占地半英亩左右,远离 热闹的街市。房子四周有高大的老槐树和柳树, 朴实的气氛很适合诗人一家。 这段话交代了月份,没有交代年份。不过联 系《苏东坡传》的上下文可以看出来,林语堂写的 是宋仁宗嘉五年(1060 年)农历二月,苏东坡父 子守丧期满,从四川老家返回首都开封,在“仪秋 门”附近买房定居。 苏东坡父子为何要守丧?“仪秋门”又是哪个 地方?他们为啥会在那里买房呢?读者朋友未 必一定读过《苏东坡传》,所以请允许我对故事背 景稍作解释。 众所周知,苏东坡父子是四川眉山人。宋仁 宗嘉元年(1056 年),他们父子从四川眉山到河 南开封,准备参加嘉二 年(1057 年)举 行 的 进 士 考试。那一年,苏洵 48 岁,苏轼 20 岁,苏辙 18 岁。 那时交通不便,为了不耽误考试,远路的举 子往往会提前一年抵达京师,赁房定居,用剩下 的时间温习功课,寻找机会结交同道高人和朝中 官员。考生很多,对住房的需求自然也多,开封 城房租大涨。为了节省房租,苏东坡父子住进了 太平兴国寺开设的浴池客房里。 宋仁宗嘉四年(1059 年)年底,守孝三年的 苏氏父子再度奔向开封,于次年二月抵达。关于 这一点,林语堂准确无误。但是东坡父子抵达开 封后,并没有立即买房。《苏轼文集》卷第 59 卷载 有嘉 五年三月苏东坡写给乡党杨济甫的一封 信:“为别忽已半岁,自离家至荆南,数次奉书,前 月半已至京,见在西岗赁一宅,与子由居住。春 喧,千万珍重。”意思是说他与杨济甫分别半年, 二月中旬抵达开封,在开封西岗租了一所房子, 与弟弟苏辙住在一起。 宋朝进士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恩科除外), 公务员考试则是年年都有。从嘉 五年到嘉 六年(1061年),苏东坡和苏辙先后两次参加公务 员考试,都通过了。苏洵不是进士,只能弯道超 车,向朝中大佬四处求情,希望通过举荐获得一 官半职。嘉六年,苏洵靠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元 老重臣韩琦的举荐,总算得到“文安县主簿”的官 衔,实际工作则是“太常寺编撰礼书”,即在文化 机构修订礼仪准则。苏东坡被派往陕西,担任 “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凤翔签 判”,相当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市长助理。苏辙则 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精神,留在开 封陪伴苏洵。 从宋仁宗嘉六 年 到 宋 英 宗 治 平 元 年(1064 年),苏东坡一直在陕西做官,从市长助理(签判) 升任副市长(通判)。治平元年,苏洵在开封买了 房。《苏轼诗集》第 5卷收录苏东坡于治平元年四 月写给苏辙的十一首《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全是 他们兄弟在来往书信中描写新购住宅的唱和之 作,诗后有小注:“南园在京师宜秋门内,公在京 所置业也,时子由奉宫师居其中。”说明苏洵购买 的那所房子被称为“南园”,位于开封宜秋门内, 苏辙陪苏洵(“宫师”是对苏洵的敬称)住在那里。 林语堂写苏东坡父子在开封买房,时间和地 点都有误。第一,买房时间不是1060年,而是 1064年;第二,房屋位置不是仪秋门,而是宜秋 门。 责编:王 版式:赵月娇 校对:张书歌 A 7 人文热线:22926801 WEEKLY 2019年2月 18 日 星期一 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 河南省一级报纸 查《宋会要辑稿·方域志》,宜秋门又叫“郑门”,俗 称“老郑门”,是开封内城的西门,位于皇宫西南方向 (所以苏东坡称其为“南园”)。该门位于今开封大宋御 河包公湖码头西侧两公里处,所以苏洵购买的南园应 该就在包公湖码头西侧。后来苏东坡从陕西回开封, 也住进南园,在《与杨济甫第四简》中提到了这所房子: “舍弟差入贡院,更半月可出。都下春色已盛,但独处,无与为乐。所居厅前有小花圃,课童种菜,亦少 有佳趣。傍宜秋门,皆高槐古柳。”正房南边有一个小 花园,可以种菜。房子旁边是宜秋门,城墙下槐柳森 森,颇为幽静。 苏洵买房时官位很小,俸禄微薄,而开封人口稠 密,房价奇高,他其实是拿不起房款的。好在当时开封 有许多四川籍的高官,其中一位川籍大臣名叫范镇,非 常欣赏苏东坡和苏辙的才华,与东坡兄弟结为忘年交, 多次在经济上扶持苏家,所以苏洵厚着脸皮向范镇借 钱,才得以付清房款。 买房后第三年(1066 年),苏洵就死在了开封,宋 英宗赐给苏东坡和苏辙100两银子,让兄弟二人安葬 父亲。但苏东坡考虑到父亲毕生都在追求官位,死后 倘若能得到一个稍微光鲜的官衔,九泉之下必定开 心。所以他辞掉了银子,帮父亲求得一个“光禄寺丞” 的虚衔,用自己积攒的俸禄扶柩还乡。那一年,他30 岁,苏辙 28 岁。 现在我们一说到苏东坡,都会想到一个潇洒风流、 幽默诙谐的大才子。其实他恪守儒家提倡的“孝悌”之 道,对父亲极其孝顺,对兄弟极其友爱。他在陕西当市 长助理(签判)时,俸禄也不高,还有妻儿要养活,每月领 到俸禄,总是先拿出一部分寄给留在京城的苏洵和苏 辙。他知道苏洵晚年信佛,特意花10万文为苏洵购买 了唐朝画家吴道子亲笔画的两幅菩萨像。苏洵死后,他 又把这两幅画像捐给寺庙,让和尚为亡父念经超度。 苏东坡与异母兄弟苏辙友爱终生,他知道苏辙儿 女太多,负担太重,把养家和接济亲族的重担放在了自 己身上,除了为他和苏辙幼时的奶妈任氏养老送终,还 抚养了大伯苏瞻和侄孙苏林留下的几个孤儿寡母。他 的几个得意门生,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以及李清照 的父亲李格非,在官场上都不太顺利,经济上都不太宽 裕,他也经常出钱接济他们。对于公益事业,他同样是 慷慨解囊,例如担任杭州知府时,杭州爆发瘟疫,为了 筹措医药,他用俸禄兑换黄金50两,盖了一座免费发 药的安乐坊。 苏东坡自己的小日子却比较清贫。宋神宗元丰二 年(1079 年),他被贬黄州,一家老小在寺庙里借住,俸 禄停发,度日艰难。元丰四年(1081 年),黄州官员拨 给他几十亩耕地,让他自种自吃。为了安顿家小,他在 那片耕地上盖房,居然筹不出建房费用,不得不向朋友 借钱。《苏轼文集》第 60 卷有《答李寺丞第二简》:“蒙分 辍清俸二千,辄请至年终或来春,即纳上。”向一个姓李 的官员借了2000文,当时还不起,承诺到年底或者第 二年开春还清。 宋 神 宗 元 丰 七 年(1084 年),48 岁 的 苏 东 坡 结 束 贬 谪生活,决心离开官场,去常州宜兴太湖之畔买房安 家。卖家索要50万文,他手里只有几万文,又向老乡 范镇写信,请范镇帮忙抵押掉父亲苏洵在开封买的那 所南园,贷到80万文,在宜兴买了房子。 那是苏东坡一生中第一次买房,也是最后一次。 苏洵在开封买房 苏东坡一生只买过一次房 苏东坡一生只买过一次房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苏洵买房 - blwb.kf.cnblwb.kf.cn/tplimg/2/2019-02/18/A07/20190218A07_pdf.pdf · 1064年;第二,房屋位置不是仪秋门,而是宜秋 门。 责编:王 惠 版式:赵月娇

林语堂《苏东坡传》写道:苏东坡父子二月抵达京师,他们在“仪秋门”

附近买了一栋花园住宅,占地半英亩左右,远离热闹的街市。房子四周有高大的老槐树和柳树,朴实的气氛很适合诗人一家。

这段话交代了月份,没有交代年份。不过联系《苏东坡传》的上下文可以看出来,林语堂写的是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 年)农历二月,苏东坡父子守丧期满,从四川老家返回首都开封,在“仪秋门”附近买房定居。

苏东坡父子为何要守丧?“仪秋门”又是哪个地方?他们为啥会在那里买房呢?读者朋友未必一定读过《苏东坡传》,所以请允许我对故事背景稍作解释。

众所周知,苏东坡父子是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 年),他们父子从四川眉山到河南开封,准备参加嘉祐二年(1057 年)举行的进士考试。那一年,苏洵 48岁,苏轼 20岁,苏辙 18岁。

那时交通不便,为了不耽误考试,远路的举子往往会提前一年抵达京师,赁房定居,用剩下的时间温习功课,寻找机会结交同道高人和朝中官员。考生很多,对住房的需求自然也多,开封城房租大涨。为了节省房租,苏东坡父子住进了太平兴国寺开设的浴池客房里。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 年)年底,守孝三年的苏氏父子再度奔向开封,于次年二月抵达。关于这一点,林语堂准确无误。但是东坡父子抵达开封后,并没有立即买房。《苏轼文集》卷第 59 卷载有嘉祐五年三月苏东坡写给乡党杨济甫的一封信:“为别忽已半岁,自离家至荆南,数次奉书,前月半已至京,见在西岗赁一宅,与子由居住。春喧,千万珍重。”意思是说他与杨济甫分别半年,二月中旬抵达开封,在开封西岗租了一所房子,与弟弟苏辙住在一起。

宋朝进士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恩科除外),公务员考试则是年年都有。从嘉祐五年到嘉祐六年(1061 年),苏东坡和苏辙先后两次参加公务员考试,都通过了。苏洵不是进士,只能弯道超车,向朝中大佬四处求情,希望通过举荐获得一官半职。嘉祐六年,苏洵靠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元老重臣韩琦的举荐,总算得到“文安县主簿”的官衔,实际工作则是“太常寺编撰礼书”,即在文化机构修订礼仪准则。苏东坡被派往陕西,担任

“ 签 书 凤 翔 府 节 度 判 官 厅 公 事 ”,简 称“ 凤 翔 签判”,相当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市长助理。苏辙则秉承“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精神,留在开封陪伴苏洵。

从宋仁宗嘉祐六年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苏东坡一直在陕西做官,从市长助理(签判)升任副市长(通判)。治平元年,苏洵在开封买了房。《苏轼诗集》第 5 卷收录苏东坡于治平元年四月写给苏辙的十一首《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全是他们兄弟在来往书信中描写新购住宅的唱和之作,诗后有小注:“南园在京师宜秋门内,公在京所置业也,时子由奉宫师居其中。”说明苏洵购买的那所房子被称为“南园”,位于开封宜秋门内,苏辙陪苏洵(“宫师”是对苏洵的敬称)住在那里。

林语堂写苏东坡父子在开封买房,时间和地点 都 有 误 。 第 一 ,买 房 时 间 不 是 1060 年 ,而 是1064 年;第二,房屋位置不是仪秋门,而是宜秋门。

□责编:王 惠 □版式:赵月娇 □校对:张书歌

A7人文热线:22926801

WEEKLY

苏洵买房,苏东坡还贷

寻味开封

李开周

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

河南省一级报纸

查《宋会要辑稿·方域志》,宜秋门又叫“郑门”,俗称“老郑门”,是开封内城的西门,位于皇宫西南方向

(所以苏东坡称其为“南园”)。该门位于今开封大宋御河包公湖码头西侧两公里处,所以苏洵购买的南园应该就在包公湖码头西侧。后来苏东坡从陕西回开封,也住进南园,在《与杨济甫第四简》中提到了这所房子:

“舍弟差入贡院,更半月可出。都下春色已盛,但塊然独处,无与为乐。所居厅前有小花圃,课童种菜,亦少有佳趣。傍宜秋门,皆高槐古柳。”正房南边有一个小花园,可以种菜。房子旁边是宜秋门,城墙下槐柳森森,颇为幽静。

苏洵买房时官位很小,俸禄微薄,而开封人口稠密,房价奇高,他其实是拿不起房款的。好在当时开封有许多四川籍的高官,其中一位川籍大臣名叫范镇,非常欣赏苏东坡和苏辙的才华,与东坡兄弟结为忘年交,多次在经济上扶持苏家,所以苏洵厚着脸皮向范镇借钱,才得以付清房款。

买房后第三年(1066 年),苏洵就死在了开封,宋英宗赐给苏东坡和苏辙 100 两银子,让兄弟二人安葬父亲。但苏东坡考虑到父亲毕生都在追求官位,死后倘若能得到一个稍微光鲜的官衔,九泉之下必定开心。所以他辞掉了银子,帮父亲求得一个“光禄寺丞”的虚衔,用自己积攒的俸禄扶柩还乡。那一年,他 30岁,苏辙 28岁。

现在我们一说到苏东坡,都会想到一个潇洒风流、幽默诙谐的大才子。其实他恪守儒家提倡的“孝悌”之道,对父亲极其孝顺,对兄弟极其友爱。他在陕西当市长助理(签判)时,俸禄也不高,还有妻儿要养活,每月领到俸禄,总是先拿出一部分寄给留在京城的苏洵和苏辙。他知道苏洵晚年信佛,特意花 10 万文为苏洵购买了唐朝画家吴道子亲笔画的两幅菩萨像。苏洵死后,他又把这两幅画像捐给寺庙,让和尚为亡父念经超度。

苏东坡与异母兄弟苏辙友爱终生,他知道苏辙儿女太多,负担太重,把养家和接济亲族的重担放在了自己身上,除了为他和苏辙幼时的奶妈任氏养老送终,还抚养了大伯苏瞻和侄孙苏林留下的几个孤儿寡母。他的几个得意门生,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以及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官场上都不太顺利,经济上都不太宽裕,他也经常出钱接济他们。对于公益事业,他同样是慷慨解囊,例如担任杭州知府时,杭州爆发瘟疫,为了筹措医药,他用俸禄兑换黄金 50 两,盖了一座免费发药的安乐坊。

苏东坡自己的小日子却比较清贫。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他被贬黄州,一家老小在寺庙里借住,俸禄停发,度日艰难。元丰四年(1081 年),黄州官员拨给他几十亩耕地,让他自种自吃。为了安顿家小,他在那片耕地上盖房,居然筹不出建房费用,不得不向朋友借钱。《苏轼文集》第 60 卷有《答李寺丞第二简》:“蒙分辍清俸二千,辄请至年终或来春,即纳上。”向一个姓李的官员借了 2000 文,当时还不起,承诺到年底或者第二年开春还清。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48 岁的苏东坡结束贬谪生活,决心离开官场,去常州宜兴太湖之畔买房安家。卖家索要 50 万文,他手里只有几万文,又向老乡范镇写信,请范镇帮忙抵押掉父亲苏洵在开封买的那所南园,贷到 80万文,在宜兴买了房子。

那是苏东坡一生中第一次买房,也是最后一次。

苏洵在开封买房

苏东坡一生只买过一次房苏东坡一生只买过一次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