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共读中外诗词这本大书 - wb.sznews.comwb.sznews.com/attachment/pdf/201804/22/0a1a7fd3-1658-46f5-a28… · 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周汝昌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如大家所愿,村上春树又为读者送来一本引发热议的书——《刺杀骑士团长》。陪跑诺奖七年算什么,村上春树只要一出现,就能抓住你的时间。“4·23世界读书日”前夕,深晚记者分别采访了《刺杀骑士团长》的译者、责编、装帧设计者。该书中译本自一推出,就引发热议不断,让我们回到“出发点”,听听他们对这本书的“共读”。

林少华是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近 30 年间,林少华翻译了村上春树 43 部作品。这一本《刺杀骑士团长》,林少华评价,虽然时隔十年,但村上的“调调”还是那个“调调”,翻译进行得非常顺利,甚至不用查字典。“村上的文学主题是孤独,我和村上的相遇,应该是两颗孤独的心的相碰。至于我是因此变得更孤独了还是不怎么孤独了,我不得而知。”

上海译文出版社日文编辑、副编审姚东敏从业逾十年,编辑出版了包括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村上春树等在内的诸多日本名家名作。她介绍,《刺杀骑士

团长》是村上春树七年磨一剑的突破之作。小说中的“我”36岁,美术科班出身,多年来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专业肖像画家。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求离婚,于是“我”独自离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最终应好友雨田政彦之邀,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其父雨田具彦的旧居兼画室。“我”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由此,“我”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读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刺杀骑士团长》的设计是由千巨万设计工作室完成的,该工作室设计总监、资深图书设计师任凌云表示,从一开始,就决心要用更“具象”的语言,去设计一个不太一样的“村上春树”封面。“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感到自己与书中身为肖像画家的‘我’,有某种意义上的重合。”

这本书的设计是用戏剧海报的视觉语言——“简洁的图形”和简单强烈的“黑红”对比,来表现“善恶对峙”这个概念。然而这本书中的“善恶对峙”,即使是最后的刺杀,也都是主角对“理念”小人进行的,这种

“刺杀”更像是对自我心中黑暗与恶的自省与审判。

共读一本书

共读经典

13 4·23专题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李立新

共读中外诗词这本大书

/ 读者说 /

读者“百家号”:在喧嚣热闹的假日期

间,一直想给自己找一本最适合假期阅读的书。直到几天前,假期的尾巴了,捧起这本琦君的《词人之舟》,读来仿佛一股清流流入内心,洗涤掉年留给我的油腻与喧闹。相比这个假期,这本书真是十足清丽。

豆瓣网友“眼泪流回去”说:“哈代爷爷的诗很好

读,古朴自然,没有夸张晦涩的比喻、修辞,大多是对人生直抒胸臆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喟叹、对先逝故人的怀想、对乡间传说的再现,部分内容与他的小说创作形成回响。”

著名文学翻译家、译者林少华:

虽然时隔十年,但村上的“调调”还是那个“调调”,翻译进行得非常顺利,甚至不用查字典。翻译完成的那天,用村上的一句话来形容:“心情好得就像夏日阳光下的奶油蛋糕。”

上海译文出版社日文编辑、副编审姚东敏:

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了战争年代挥之不去的伤痛经历和现实生活中超脱想象的意外离奇。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读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资深图书设计师任凌云:我打定主意,不去做

一本清新、小资气质的书。我想去试着表现不太一样的村上春树的世界,并且它只匹配这本书。

/ 读者说 /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说起世界读书日,我国的戏剧大家汤显祖也在4月23日辞世,汤显祖的《牡丹亭》为许多戏剧爱好者所熟知,“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许多国学爱好者都能随口吟来。这几年国学渐热,中国的古诗词引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同时,一些追求“诗与远方”的文艺青年,除了热爱中国古诗词外,对国外大家的诗词也很推崇,大家共读中外诗词这本大书。千百年来,像汤显祖这样的大师们在作品的流传中得以不朽,我们的阅读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笔尖所到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如画卷般展开近日,周汝昌先生的经典作品《千载有余情:周汝

昌赏会古典诗词(全二册)》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与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周汝昌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泰斗,其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周汝昌先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著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

这本书收入周汝昌先生六十余篇讲论诗词的文字,熔铸了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体现了作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研究收获,兼顾内容的难易程度、读者的接受水平及阅读兴趣,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字、对联等优秀文化做了细致深入的评点和分析。

有读者说,周汝昌的诗学造诣甚至高于他的红学造诣,只是红学造诣名气更大。看过周汝昌赏读古典诗词的书之后才会意识到上面这句话所言非虚。周老点评古典诗词,评中有诗,评中有画,评中有学养深厚的老者,评中也有俏皮可亲的顽童,评中有风花雪月、孤窗闺怨,评中也有金戈铁马、长河大漠。作者笔尖所到之处,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如画卷般展开,春花秋月跃然纸上,铁马冰河扑面而来,带读者体会诗词之美、诗词之趣、诗词之雅、诗词之味。

在琦君眼中,词作回归了情

而词人回归了真熟悉国学的人都知道夏承焘,他被称为一代词

宗,大家所景仰的夏承焘先生是琦君的老师,而琦君自己则又是多年来许多年轻学子的老师。文化的薪火传递,好比接力赛跑,就靠着醉心古典的有心人一代一代默默地传递这神圣的棒子。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炙名师门下聆听其课的,所以若能将课

堂上讲解古典文学的精华以文字替代口授,印刷成书册,那么就会传播更广,嘉惠更多的人了。琦君的新著《词人之舟》,正是符合此要求的书。

《词人之舟》是一本赏析评介词的书,共收温庭筠、李煜、柳永、晏殊、张子野、晏几道、苏轼、秦观、李清照、陆放翁、辛弃疾、朱淑真、吴藻等十三家(另附卓文君与花蕊夫人),前面有一篇《词的简介》分段说明词的形成、名词、体裁及讨论词与诗的区别,介绍几则关于词调的掌故。这篇替代自序的文字,以深入浅出的口吻介绍词学,好比是上词选课第一堂的开场白,使读者于接触个别词家的作品之前,对于词这个特殊文类的外在及内涵,能够有一个预先的通盘认识与了解。

在这本书中,所选取的词人均是不朽的,也是历来最常被赏析的词人,如何评析出新意呢?作者从一位女性作者的角度去看待词作本身就是一个新奇的体验,看过太多男性解读的诗词,其中美人芳草全部带上了家国之思,有些东西又带有固有的角度,反倒是在琦君的眼中,词作回归了情,而词人回归了真,词作不同于诗的宏大庄重,本身就是一种个人体验的产物,其中蕴藏的也是非常私人的角度与情感,如何在其中寻找到词人经历的烙印与私人的情感,是琦君独特的角度。

他的题材是人、人的生命、时间

和时间的流逝、爱和爱的消失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跨

越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代表了英诗的正统。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说:“我喜欢哈代主要是他的性情和他看待生命的方式。他不是一位超验作家,他不是叶芝,他不是艾略特;他的题材是人、人的生命、时间和时间的流逝、爱和爱的消失。”

哈代在中国有许多超级粉丝,豆瓣网友“眼泪流回去”说:“哈代爷爷的诗很好读,古朴自然,没有夸张晦涩的比喻、修辞,大多是对人生直抒胸臆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喟叹、对先逝故人的怀想、对乡间传说的再现,部分内容与他的小说创作形成回响。终于在这本诗选中读到了《1912-1913 组诗》,亦即著名的《艾玛组诗》,字字句句皆泣血,满是对亡妻的悼念,哈代夫妻晚年感情失和,哈代曾对妻子做过一些残忍的事,却在妻子猝逝后陷入巨大的悲痛,重游往日两人初见的故地,睹物思人,留下了这些英国诗歌最伟大的悼亡诗。哈代在小说创作中秉持着全能全知的上帝视角,营造氛围环境、塑造人物性格,是一种自外而内的书写,在他的诗篇中可以看到他对人世万物的观察和思索,是一种自内而外的书写,在一瞬间与读者的灵魂、视角合二为一,看他所看想他所想。末尾一首《他决意不再说什么》算是他对写作生涯的总结和告别了。”

它很新 也很热分享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

《哈代诗选》(英)托马斯·哈代 著刘新民 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刺杀骑士团长》(日)村上春树 著林少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千载有余情:周汝昌赏会古典诗词》周汝昌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词人之舟》琦君 著现代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