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路面沥青试验段完成摊铺 - zhuhaidaily.hizh.cnzhuhaidaily.hizh.cn/resfile/2020-08-11/02/tqb2020081102.pdf · 家徒四壁的情景时被深深触动,“当时 我深刻地感受到,会长的责任太大

责任编辑:杨桦 美编:邱耀升 校对:刘刚艺 组版:陈晓明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02 要闻

本报讯 记者陈新年报道:10日,由珠海交通集团投资建设的洪鹤大桥与鹤港高速两大项目迎来同一工程节点。在洪鹤大桥与鹤港高速交接处,中铁十一局近百名建设者动用两辆摊铺机和10辆碾压机,经过 6 个多小时施工,成功完成600米路面(洪鹤大桥300米、鹤港高速 300 米)沥青试验段下层沥青混合料摊铺。

洪鹤大桥全长9.654公里,是连接洪湾互通与鹤洲南互通的跨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海东西部的黄金通道。因其对接港珠澳大桥和江珠高速,被列为广东省“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交通项目。鹤港高速长34.16公里,对接洪鹤大桥、江珠高速、黄茅海大桥,是我市东西方向主干道之一,是省、市“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关键性工程。

当日12时,炎炎烈日下,5辆满载沥青混合料的货车抵达施工现场,挥汗如雨的建设者们有序地将车上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随着摊铺机不断往前移动,螺旋摊铺器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到桥面,然后通过10辆碾压机对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

在沥青摊铺现场,热浪滚滚,空气中弥漫着沥青味。记者走在路面,脚底感觉发烫。现场一名测量路面平整度的王先生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测量一边说:“说不

热肯定是假话,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承担这份责任。”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有相应要求,摊铺温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因此,盛夏高温时节是路面沥青摊铺的好时机,高温既保证了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指标,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的洪鹤大桥项目总工杨斌财说。

记者了解到,洪鹤大桥和鹤港高速的路面沥青摊铺施工由中铁十一局负责。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廖明文介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顶着高温作业的压力,组织了近百名施工人员和15辆摊铺碾压设备参与项目建设。同时,该项目部严格按照规定,为施工人员发放高温作业补贴和防暑药品、西瓜、绿豆汤等,还备有移动休息车棚,确保施

工人员身体健康。“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600

米试验段下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任务如期完成,待检测及总结参数并改进后,再进行全面施工。”当日18时30分,廖明文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项目部将排除万难,力争航展前实现鹤港高速、江珠高速至珠海机场东路的桥面和洪鹤大桥通车。

洪鹤大桥与鹤港高速两大项目迎来新节点

路面沥青试验段完成摊铺

10日,工人们在洪鹤大桥路面沥青试验段进行摊铺作业。 本报记者 钟凡 摄

□本报记者 廖明山 佘映薇实习记者 杨丰赫

最近,珠海市妇女儿童福利会(以下简称福利会)会长陈伟光和她的团队正马不停蹄筹备2020年公益夏令营项目,预计在9月迎接近200名怒江学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丰富的夏令营活动,搭建起怒江学子与珠海连接的桥梁。

陈伟光于1992年到珠海参加工作,2003年以来她先后在珠海创办了三家公司,并成为业内的佼佼者。一次全市女企业家海选让她走上了公益之路,并见证了珠海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变迁。从此,她冲在公益最前线,成为会员眼里的“铁娘子”,同时也成为困境儿童心中温情无限的“会长妈妈”。

见证珠海公益事业发展变迁

2013年 10月,福利会面临换届选举。面对福利会基础薄弱、人手不足的情况,陈伟光从繁忙的创业道路上抽身,投入到福利会的公益事业中,自此与珠海公益事业结缘。

3万元资金、1枚公章、1名专职人员,这就是陈伟光接任时的全部资产。找到最适合福利会的品牌项目,聚拢人才和善款,是她的首要工作。她关注到贫困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立即广泛、深入地调研受助群体的现状与需求。

2014 年 4 月,福利会开始了“大手牵小手”小天使助学行动的名单报送、走访调查等前期工作。全市各个区、镇、村需要资助的学前儿童登记在册,分组每家每户入户调查。“当时,该项目在会员群里发起筹款,仅两小时就筹集了22.2万元,这令我倍受鼓舞。”陈伟光回忆说。

挨家挨户走访690户、帮扶困境幼儿1057人次、总帮扶金额为203.36万元……经过多年努力,“大手牵小手”小天使助学项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而在这数百个受助家庭中,斗门彭氏兄弟的故事令陈伟光久久牵挂、难以忘怀。

彭氏兄弟在上小学时就先后患上进行性肌无力营养不良症,成为一对

“渐冻人”,兄弟俩每天都面临着病魔折磨。当陈伟光走进他们家里,看到家徒四壁的情景时被深深触动,“当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会长的责任太大了!”

从那以后,陈伟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福利会的公益事业中。几年时间里,她牵头组织了数十场爱心活动,每月固定捐赠4000元爱心款,帮兄弟俩经历了人生很多的“第一次”,还给兄弟俩的爸爸找了份工作,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2014年,彭家获评“广东百名最美家庭”,彭妈妈也获得“广东百名慈母”称号。

福利会也渐渐迈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陈伟光的带领下,几年来福利会资金从3万元发展到1500万元,会员从10多名发展到100余名,品牌项目从零发展到10多个,走进全国 5000 余户受助家庭,举办1000余场活动,帮扶人群50万人次。

公益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6月下旬,从云南怒江前往西藏林芝的川藏线,因为雨季的到来到处塌方,滚石不断。作为

“决胜时刻——怒江林芝行”大型采访公益活动的发起人之一,陈伟光行走在她“一生中走过的最艰险的路”上,遭遇严重过敏及高原反应。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福利会联合珠海传媒集团和人民日报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工作室,在怒江和林芝开展了9场公益活动,将从各界汇集到的近百万元物资和珠海人民的温暖问候送到了当地的12所学校。

这次痛并快乐着的公益活动,让陈伟光深有感触:“我们不仅仅要解决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要在他们心里播撒阳光雨露,种下梦想的种子。”

这不是陈伟光第一次踏足怒江。自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以来,她六进怒江,把公益的目标对准了高山峡谷里的孩子们,开展活动数十场,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会长妈妈”。除了云南怒江,近年来,福利会多次深入西藏林芝,四川甘孜、汶川、大凉山,以及广东高州、阳春、阳江、茂名、化州等地扶贫济困,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7年夏天,福利会承办“四地儿童心手相牵共筑中国梦——跨越山海的相会”公益夏令营项目,邀请了50名怒江留守儿童走出大山,与港珠澳家庭结对。他们走进日月贝、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上港珠澳大桥,在海洋王国畅游,在大海上扬帆起航。从那以后,每年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架起了贫困地区学子与珠海沟通的桥梁,“会长妈妈”成了陈伟光和许多孩子联系的爱称。

让珠海公益声音唱响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近年来,珠海喜事连连。“如何把公益活动和家国宏大主题相连接,这是我考虑最多的事情。”陈伟光表示。

创新形式,将珠海公益之声唱响湾区,这是福利会提出的良策。2019年3月5日,珠海建市40周年之际,陈伟光作为导演带领珠海和怒江500名青年,在日月贝用一场快闪为珠海“庆生”。2019年9月22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福利会特别策划让来自珠港澳三地的70名“大手牵小手”小天使助学行动受益儿童,在游轮上共同唱响《歌唱祖国》。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陈伟光作为导演与央视联合举办“一路欢歌 扬帆起航”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这些活动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珠海传媒集团等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将珠海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传播得更广更远。

在珠海从事慈善事业有哪些感受?陈伟光说:“珠海妇女儿童福利会在筹募善款、扶危济困方面已积累了成功经验,成为珠海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当前,在时代潮流中我们应该抢抓机遇,创新探索,努力塑造大湾区时代的珠海慈善模式。”

“珠海是我的第二故乡,珠海给了我成长发展的机会,现在是我回报这个‘家’的时候!”她说。

珠海有个“会长妈妈”:

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

本报讯 记者陈新年报道:《屏西五路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通过市发展改革局批复。10日,记者从市公路事务中心获悉,该项目设计双向四车道,计划明年6月开建,建设工期约12个月。项目建成后,往返珠海、中山的居民出行将添新选择。

据了解,屏西五路西侧现状桥为一座危桥,由中山市负责管养,这座桥也是珠海跨越猪乸涌河道接通中山的唯一通道。目前

这座危桥已不能通车,计划新建的屏西五路北延工程将解决珠海市与中山市在此处道路交通的连通问题。

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屏西五路北延工程是珠海市南屏镇连接中山市坦洲镇南村的重要通道。该项目已纳入省政府督察的跨界道路,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改善两地交通状况,解决危旧桥梁通行安全隐患,方便珠海市南屏镇和中山市坦洲镇两地人民群众往来。

批复显示,屏西五路北延工程北起中山市坦洲镇规划路,向南跨越猪乸涌河道,经珠海市南屏镇沿河路规划交叉口,终点接现状屏西五路。项目设计范围总长203米,148米位于珠海,55米位于中山。施工范围长度 170米,珠海115米、中山55米,其中跨境桥长 72米,27米位于中山,45 米位于珠海。桥宽 22 米,包括两条 3.5 米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15 米的机动车道,全线包

含两处交叉口衔接规划路和现状道路。

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按双向四车道设计,全线建设工期约12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桥梁、道路、软基处理、照明、交通、安全监控、给水、排水、电力沟、通信共沟、绿化工程以及征地拆迁、青苗补偿和管线迁改等。记者从市公路事务中心获悉,目前已着手编制工程和设计方案,计划明年6月开工建设。

珠海往返中山将再添新通道屏西五路北延工程设双向四车道

“会长妈妈”陈伟光和米林派镇小学的学生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本报讯 记者康振华报道:近日,杭萧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杭萧)签下温氏楼层式畜牧养殖项目钢结构工程建造合同,该项目是目前在建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楼层式畜牧养殖项目。

该项目是我国畜牧养殖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在安徽省建设的首个楼层式畜牧养殖项目,计划投资超6.5亿元,建成后肉猪上市年产40万头,二期项目年上市肉猪15万头。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肥东县八斗镇,采用多层立体建设模式,主体结构为 7 层钢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608 亩,总建筑面积约 29万平方米,屋面结构高29.8米,平面轴线长86.4米、宽45米。广东杭萧承接的钢结构部分主要包括5个单体结构相同的育肥舍单体。近年来,楼房化养猪开始在养殖业兴起,楼房化养猪节约土地、节约人工,防疫隔离更科学,排污处理更方便,发挥着

越来越高的经济和卫生环境效益。广东杭萧表示,将全力做好履约工作,为当地畜牧业转型升级贡献积极力量。

广东杭萧是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高栏港区平沙镇,是华南地区大型钢结构生产基地之一。该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编多项广东省行业规范和地方性规程,多项工程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奖项。样板工程已覆盖30多个行业,遍布越南、韩国、印度、伊朗、印尼、泰国、安哥拉、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先后承接了广州亚运会综合体育馆、深圳火车北站、澳门大学图书馆、深圳华润万象天地、深圳前海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的钢结构工程。

今年以来,广东杭萧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开拓市场,先后签下嘉民惠阳产业园关项目、深圳创智云城项目(三期)工程、海口新甲物流美安仓储中心、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合同,全年有望达到20亿元的产值目标。

高栏港区企业签下楼房化养殖大单为全国规模最大楼层式畜牧养殖项目钢构工程

本报讯 记者宋雪梅报道:“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后,我市外贸企业可以更放心地开拓海外市场了。”10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近日与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我市外贸企业借助出口信用保险保障自身权益,切实提升我市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出口订单,增强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受疫情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骤增。今年3月,珠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兴智能接到罗马尼亚客户25台电动公交车的采购询单,但考虑到疫情影响,订单的回款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因此迟迟未敢接单。此时,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积极介入该项目风险评审,为中兴智能提供专业的风险防控建议和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促使该项目成功达成,车辆顺利出口。此外,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珠海市分行同步为该项目回款后续安排“建信通”应收账款买断型融资配套,以期加快中兴智能的资金回笼。

为应对疫情对珠海外贸造成的冲击,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促进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我市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外贸促增长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根据协议内容,我市与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将围绕加快构建多元化贸易体系、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护航企业“走出去”、协助企业开展保单融资、加强资讯信息领域合作等五个方面内容开展合作。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促进广东外贸企业稳定信心、增强抗风险能力、逆势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更加凸显,今年1-7月,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累计为珠海企业78亿美元的出口提供了信用保险保障服务,同比增长17.6%,其中服务支持小微企业超过800家,保障小微企业出口金额达5.5亿美元。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达908万美元,同比增长129%。

我市与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出口信用保险助力珠企开拓国际市场

本报讯 记者刘联报道: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健康局获悉,8月10日7时59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珠海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8月9日24时,我市累计确诊病例10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累计死亡病例1例,累计出院103例,现有在院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当日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现有无症状感染者0例。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8月9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均为广州报告。确诊病例来自沙特阿拉伯2例,来自菲律宾1例;无症状感染者来自沙特阿拉伯5例,来自菲律宾3例。以上均在入境口岸发现,入境后即被隔离观察。新增出院2例。截至8月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696 例(境外输入 301 例)。目前在院17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8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5例(上海18例、山东4例、四川4例、广东3例、陕西3例、辽宁2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4例(均在新疆);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0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2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3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确诊病例216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037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9日24时,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 460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079例(出院2847例,死亡5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77例(出院441例,死亡7例)。

珠海无新增确诊病例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本报讯 记者马涛报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香洲区卫生健康局党委日前举行“两个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暨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禹华超等5名香洲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基层代表被聘为该局机关作风监督员。

在工作推进会上,与会监督员听取了香洲区卫生健康系统“两个专项整治”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一致认为香洲区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任务重、机关作风转变成效显著。香洲区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代表禹华超表示,香洲区卫生健康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了抗疫主力军的作用,为工作人员的担当、奉献精神点赞,同时为香洲区卫生医疗机构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全力提供优质、便利医疗服务举措点赞。接下来,不仅要当好监督员,也要做好卫生健康工作的舆论引导员和宣传员,积极认真履行好职责,搭建好群众与卫生健康系统沟通的桥梁,为香洲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共同努力提升香洲区医疗服务能力,助力“健康香洲”建设。

据悉,香洲区卫生健康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作风监督员联络制度,通过邀请监督员参加区卫生健康系统的重大活动、列席重要会议等形式,听取监督员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等意见建议,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切实推进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新成效。

香洲区卫生健康局聘任社会监督员

搭建市民与卫健部门沟通桥梁

深化作风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两个专项整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