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20.4.10星期五责编/刘静 文检/周萌文艺C04

■联韵沁芳文联万家 艺润芝罘

■诗歌鉴赏

■生活偶拾

■凡人琐记

疫雾退时,云天开霁;东风过处,草木返青。江城患者不增,安然出院;吾国疫情严控,持续向佳。今乃外防输入,内戒反弹。各地严防严控,九州复产复工。家国齐心,扶困济弱;邻里聚力,克难攻坚。山海生机重焕,芝罘曙色初开。碧野欣荣,勤耕希望;厂房整洁,乐倡创新。集市重开,蔬翠果橙,复看春之鲜润;园林初秀,桃红杏白,共品诗之温馨。众力方遒,群心大振。乃作联以记,挥墨而歌,祝吾国之春长暖,吾民之志常新;兼祝众生离苦,寰宇归仁。谨序。

寒梅浴雪初留馥;暖户耕春喜垦福。——邢华荣

集句波涛江汉暂时险;(明•舒頔)磅礴乾坤气象横。(宋•陈与义)——王振才

疫去霾消清气溢;南来北往笑颜开。——杨刚

按下复工加速键;莫松防疫拉弓弦。——邵子勤

劲随春燕筑新梦;情畅宅心展大猷。——韩名和

田野和风扑笑脸;马达乐韵奏春声。——李桂华

度尽劫波,一元复始;染成草色,万马齐奔。——孙宗祥

家国同心,复兴大业;军民聚力,防控魔疫。——邵爱敏

控疫情输入,当严防死守;促经济繁荣,须聚力凝心。——苏裕生

妙手驱瘟,大爱何曾离肺腑;勤耕织梦,桃花依旧笑春风。——朱本喜

疫去春回,市井飞歌声浪起;人勤业兴,工农筑梦画图新。——冷濯江

天暖地苏,好借春风圆大梦;病消疫退,更坚宏志写华章。——刘文涛

九域焕精神,更借阳和开百业;三春生意气,好凭风发助千帆。——孙慧铭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严格防控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从上期起,“联咏芝罘”系列征联活动已开始。本期,我们将继续此活动。南山公园栖云阁,是芝罘人喜爱的登临佳处,登阁,南可望群山,北可观沧海;四月可赏缤纷百花,十月可览烂漫秋色;晨可看壮美日出,暮可吟绚丽落霞。本期征联:请以“栖云阁”为题,自撰联。截止日期:4月25日。稿件请寄到[email protected].欢迎赐稿!

芝罘区楹联家协会 供稿

“复工复产”主题联欣赏(一)

春天,学着鸟儿欢叫声□郁蔚

这个春天,改变了我的习惯和心态在休憇的花园里喜欢与鸟儿对话交流

她们在枝条上交头接耳张开小嘴叫声不断逗得我也努力地学叫几声她们竟然也回复几声分明听懂了我学叫的语言她们的回声里有欢乐的风韵

清晨、翠绿、湛蓝、静谧的空间我们在欢叫声中愉悦快乐地交流着

树芽(外一首)

□蔡同伟

娇嫩的春娃探头在枝桠青碧的小手擎起滴翠童话鲜亮的媚眼掬满日月光华

柔柔春风抚摸他的面颊绵绵细雨催开他的心花在爱的滋润下葱绿的生机勃发

春天的树赤裸的枝柯长出片片碧绿羽翼跟着和风细雨飞舞在春天里青翠欲滴的诗意滑落声声清纯鸟啼流淌人们心中化作悠悠情思

摇晃的春天□珠珠

1

过了春分,门前那棵榆树开始忙碌榆树钱一串一串

想到清明,她就想抓住风的胳膊希望今年的榆树钱多穿一些

枝头两只黄嘴麻雀叽叽喳喳像是抱怨她走漏了风声

2

春天催醒雪,鸟鸣枝头,阳光转动灿烂的钥匙

把南山的梅放在诗里再看一次暗香含于舌下安稳重逢的心跳

3

风轻得像栖云阁头顶上一丝云走过百年的古柏一群鸟儿飞起青砖绿瓦的院墙里开始摇晃春色浅浅自语

随着塑料、陶瓷等机械化生产制品的普及,纸缸儿这种胶东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近些年渐渐被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难觅踪影了。

无法考证其起始年月,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糊纸缸儿这种技艺却十分盛行。纸缸儿一度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家什,用来盛装面粉、农作物籽粒、熟食,派生出来的纸笸箩则用来装水果、糖豆和炒货、针线、纽扣、小刀剪,纸盒用来存放胭脂、口红及各种细小的物件,既经济易得,又灵便耐用。

制作纸缸儿,绝对是门手艺活儿,因制作时要用力把纸浆拍打到模具上,所以又称作“打纸缸儿”,通常在多风少雨、空气干燥的春天进行。基本程序包括泡浆、制胚、晾晒、补料、装裱等几道。

首先是泡浆。原料来自废旧书报纸、用过的学生作业本、纸箱、各种包装纸,把这些纸分散开来泡到水里,三天三夜完全浸透后,用木棍搅成浆糊状,为了增加成品联结的韧度和硬度,还要掺入适量纤细、短截的麻绳

丝儿和少量小麦粉儿,二次搅拌均匀,当然要掌握好稀稠度,太稀了纸浆难粘连不易成形,太稠了又无法搅动。把预备好的模具,也就是水缸、脸盆、坛子倒扣过来,然后直接用手把纸浆糊到表面并用力拍打,以求其更加密实。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纸缸儿体量大小决定糊浆厚度,体量大的相对要厚,而且一定得均匀,一只纸缸儿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糊好后,在大太阳底下曝晒一两天,纸浆半干,纸缸的雏形显现出来时撤出模具,并用预留的纸浆找补薄弱缺损部位,用刀修理一下不规整处,继续晾晒。如果天气持续晴好,只需三四天光景,就能完全干透。因为模具的形状问题,比如口小肚大瓮形的、带长脖儿的坛子等,往往要格外费些工夫,模具本来就有璺裂无法继续使用的,干脆直接敲碎,模具完好的,只能趁着纸浆半干时沿着曲线分割外皮,分别晾晒后再用针线重新缝制到一起。巧手的女主人,还会取同样材质、用同样手法配套制作纸缸儿的上盖。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裱。纸缸儿朝里的一面要用纸张糊

起来,平整而光滑。除放置在不显眼位置、不常搬动的纸缸儿外表只糊层耐磨的黄裼色牛皮纸或者黑白书、报纸外,为了美观和便于区分,其它纸缸儿外表往往会贴上花花绿绿的糖果包装纸、年画、烟标、酒帖、罐头帖,以及老旧废止的邮票、粮票、油票、肉票、菜票、布票甚至钞票,有的还给缸沿儿或者踢脚位置贴上一溜儿金银纸,使原来呆呆麻麻没有表情的纸缸儿顿时灵动起来。最有个性的,为防止磨面时纸缸儿在磨坊丢失或者弄混,干脆用红漆或油墨写上“张记”“王记”或者户主的姓名。

总之,纸缸儿真可谓形状、规格、厚薄、表妆不一而足、百花齐放。纸缸儿结实耐用,孩子碰倒了,不能破碎也伤不到人;纸缸儿防潮,储存粮食不会发霉;纸缸儿防鼠防虫,加上盖儿老鼠咬不动、虫子进不去;纸缸儿好看,是女主人心灵手巧的直接体现。在当年,农村的家庭储物间、炕头上、磨坊里,几乎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或简约厚重,或端庄大气、或花哨诱人的纸缸儿的身影,家家都可举办纸缸儿艺术展览了。

小时候,我家住港城东郊,有一个大院子,院里不仅有果树,还有菜园。每当春风送暖,院子里的玉兰、桃树、杏树争相怒放,那枝芽、花苞赶趟儿似的,一天一个模样。院里的发芽葱、新韭也“小荷才露尖尖角”,冒出嫩绿的叶儿。父亲时常在园里忙活,手里的锄铲锨像画家手里的笔一样,描绘着院落里的五彩缤纷,也给予了我一个快乐的绿色童年。

父亲行事仔细,屋里屋外一尘不染,干起农活更是讲究层次,农具整整齐齐靠墙一字排放,用什么拿什么。印象里,父亲挥舞锄头前,会先将两只手掌相互揉搓,然后哈上一口气,

“嗨、嗨、嗨”随着喊声,土壤在锄头下一片片翻起,散发出新鲜的泥土清香。

清晨,当曦光照耀在乡间田野上,勤劳的父亲已经迎着朝霞在小园里忙活了。父亲要上班,只能早晨和傍晚管理菜园,每天浇水、捉虫、锄草,给黄瓜、芸豆搭架子。无论是锄头或铁锨,一到了父亲的手里就仿佛有了生命力,父亲撅腚弯腰,刨地,培垄,栽苗,像农民一样关心着天气和墒情。经常翻看台历,按照节气撒种栽苗。在他的精心料理下,院子里瓜果蔬菜一片生机勃勃,青翠缠绵成一片,深绿配浅绿,吸纳着阳光雨露。夏季是园子最茂盛的季节,西红柿“滴里嘟噜”挂满枝头,小葱,辣椒,黄瓜,茄子,一个个“翘首挺身”,整齐地排列,像在等待检阅的仪仗兵。成群的小蜜蜂低声哼着小曲儿,对对蝴蝶在菜花上翩翩起舞。小小的我,总觉得父亲的双手有魔力,种什么都能长得那么好,连院里的花也比别人家开得水灵。

靠墙根栽了一圈儿拉瓜(亦称小方瓜),藤蔓自由自在地顺

着木棍爬上墙头。一个夏天不停地开花结瓜,一个个拉瓜绿油锃亮,有的弯曲,有的修长。父亲说拉瓜是好东西,吃了对身体好。那年我10岁,暑假里,父亲跟我说:“燕子啊,你今晚早早睡觉,明天跟我去城里卖拉瓜。”我一听,兴奋得不得了,那一晚我觉得格外漫长,看着夜空中眨眼的星星,听着院子里蝉声鸟鸣,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天还没亮,父亲装车的声音唤醒了熟睡中的我,我麻溜起床,来到独轮车前。我要拉着绑在车前的那根绳子,减轻父亲推车的重量。而父亲却在独轮车的最佳位置,给我绑了个小垫子,累时让我坐在上面休息。出门后,父亲说:“燕子啊,先到车上坐着,等到上坡时,你再到前面拉车,好不好?”我爽快地“嗯”了一声。

一路上我踮着脚丫,一蹦一跳地绕着父亲的小推车,感觉无比惬意和欢畅,空荡的马路上不时回荡着我们父女俩的说笑声。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放亮。曙光初现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西南河菜市场,街道马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城市的一切对

我来说,是那么新鲜,犹如色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在建昌街东面有口自来水井,有居民在那里排着队挑水、抬水。父亲也拿着水壶,排队接水。我“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清凉解渴,甘甜滋润。

我们家的拉瓜娇嫩新鲜,很招人喜爱。父亲又热情,摊位上很快围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等我们卖完收摊的时候,天已过晌。父亲带我来到所城里南门大街一家馄饨店,要了碗热乎乎的馄饨和一个香喷喷的烤饼。碗里的馄饨上面飘着金黄的蛋丝,绿绿的香菜沫儿扑鼻。我端起碗让父亲吃,他却舔舔干巴巴的嘴唇说不饿,等一会儿回家再吃。此后经年,每当想起那一幕,我都会情不自禁泪眼朦胧。

后来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便会想念父亲的菜园子。每每想起往事,儿时的回忆因为那满园的蔬菜瓜果而多了些许的温馨与美好。父亲辛勤耕耘着生活,丰盈着家中的日子。他在晨曦朝阳、夕阳余晖中弯腰躬身忙碌的身影,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画中,我的家幸福安详。

父亲的菜园□郝丹红

糊纸缸儿□王光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