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11
2006年4月 第38卷 4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M onthly Apr.,2006 Vo1.38 No.4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俞 可平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2) [摘 要 ]现代 化和全球化 的 交织与 重舍 ,是理 解 改革 开放 以来 中 国文化 转 型 的钥 匙 。改革 时期 发 生在 中国的这 场 文化讨 论 ,实质上是 中华 民族 对现代 化 和全球 化 的一 种 文化反 应 ,是 中围传统 文 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发生转型的逻辑结果。从洋务运动开始 ,贯 穿于整个 中圆现代化进程 的“中化”与“西化”、“传统”与“现代”、“中体”与“西用”等文化话语 ,在知识界的影响 力正在 日益淡 化,开始让位于其他重要话语 ,如“全球化”与“本土化”、“全球性”与“民族性”、“固家认 同”与“民族 认 同”等 。从 五 四运 动开始 的 中国文化 转型过 程 已经接 近 完成 ,一 种新 型的 中固主流 文化 正在 形成 之 中 。这种 新型的 主流文化 ,既 不是 传 统文化 的复 兴 ,也 不是 西方 文化 的移 植 。它深 深根植 于 中田 传统之中,同时充分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 [关 键 词]文化 现代化 全球化 本土化 发展 逻辑 [作者筒介]俞可平(1959一),男,浙江省诸暨市人,政治学博士,中共中央鳊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 与经济研 究中心主任 、教授 ,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研究。 [中圈分 类号]G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o439—8O41(2o06)o4-0014-11 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特 征是 ,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 ,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 内在 的 、不可分 离 的和 日益加 强 的 相互 联 系。全 球 化首先 表现 为经济 的一 体 化 .但经 济生 活 的全 球 化 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 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 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 ,也极大地改 变 了人类 的思维方 式 和行 为 方 式 ,从 而 对 民族 文化 造 成极 大 的冲击 。在 中 国 ,全 球 化对 民族 文化 的冲 击 ,突出地表现在继 19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后, 从 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文化内部再次发生 剧 烈的碰撞 。这种 碰 撞 发生 在 多个 向 度 ,既 有 传 统 与现代之间的碰撞 、保守与激进的碰撞 ,也有民族化 与全球化之间的碰撞 、中国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碰撞 。 这 些剧 烈的文 化碰 撞 ,在 中 国 知识 分 子 中 引发 了对 · 】4 ‘ 文化 的热烈讨论和激烈争论 ,所谓的“文化热”再度 出现 。本文将就中国知识界普遍关注的几个富有争 议 的文化 话语 作一 简要 的评 析 ,以 此来 观 照 现 代 化 和全 球化 双 重背景 下 中 国文 化 发展 的 逻 辑 、目前的 现状及其未来的出路 。 文化现代化 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 纵向来看 。首先就是一个现代化 的过程。它 实际上 就是中国开始平稳地、全面地走上现代化道路。现 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经济上它追求 的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政治上它所要实现的是 民主政治 ,文化上它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自由、平等 和入的主体性。从整体上说 。现代化的这些政治 、经 济和文化要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因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Mar-2021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2006年4月

第 38卷 4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Apr.,2006

Vo1.38 No.4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俞可平

(中共中央编译局 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2)

[摘 要]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舍,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钥匙。改革时期

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文化讨论,实质上是中华民族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一种文化反应,是中围传统文

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发生转型的逻辑结果。从洋务运动开始,贯穿于整个中圆现代化进程

的“中化”与“西化”、“传统”与“现代”、“中体”与“西用”等文化话语,在知识界的影响力正在 日益淡

化,开始让位于其他重要话语,如“全球化”与“本土化”、“全球性”与“民族性”、“固家认同”与“民族

认同”等。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转型过程已经接近完成,一种新型的中固主流文化正在形成

之中。这种新型的主流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移植。它深深根植于中田

传统之中,同时充分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关键词]文化 现代化 全球化 本土化 发展逻辑

[作者筒介]俞可平(1959一),男,浙江省诸暨市人,政治学博士,中共中央鳊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

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研究。

[中圈分类号]G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o439—8O41(2o06)o4-0014-11

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特

征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

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全球

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但经济生活的全球化

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

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

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

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对民族文化

造成极大的冲击。在中国,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

击,突出地表现在继 19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后,

从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内部再次发生

剧烈的碰撞。这种碰撞发生在多个向度,既有传统

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保守与激进的碰撞,也有民族化

与全球化之间的碰撞、中国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碰撞。

这些剧烈的文化碰撞,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发了对

· 】4 ‘

文化的热烈讨论和激烈争论,所谓的“文化热”再度

出现。本文将就中国知识界普遍关注的几个富有争

议的文化话语作一简要的评析,以此来观照现代化

和全球化双重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目前的

现状及其未来的出路。

、 文化现代化

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从历史发展的

纵向来看。首先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它实际上

就是中国开始平稳地、全面地走上现代化道路。现

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经济上它追求

的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政治上它所要实现的是

民主政治,文化上它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是自由、平等

和入的主体性。从整体上说。现代化的这些政治、经

济和文化要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因

Page 2: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 学界视点

而,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便成

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上对改革开放所作出的第一

个反应。

所谓文化现代化,就是要按照现代的工业文明、

管理制度和民主政治的要求,对传统文明进行彻底的

改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建设先进的现代文

化,使之适合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现实发展。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现代化,归根到底是

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它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

分o.“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人本身,必然伴随着现代

化的文化。文化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充分吸收以往

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

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文化

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取代。”cD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

是批判性地改造传统中国文化,剔除其腐朽落后的

糟粕,继承其合理有用的成分;二是向其他先进文化

学习,借鉴和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之融入中

国文化,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内在要素。对于多数中

国学者来说,上述两个方面对于实现中国文化的现

代化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不断地引进西

方近现代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合理的因素,并结合中

国的国情加以吸收消化,这是实现传统的现代化所

绝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同样必不可少的是,重新对

我们的传统进行审视和筛选,使传统中的精华部分

发扬光大、消极落后部分逐渐消除。“这就是说,建

设现代化的、适应历史要求的新文化,固然离不开对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的,却是发现并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

粹。”0但是,他们中间也有许多人在继承传统和学

习西方两端之间各有侧重。提出了不同的文化发展

道路,从而引发了激烈的文化争论。

对于一些人来说,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首先在于对传统的批判。尽管他们也不否认传统文

化有其合理的内容和优秀的成分,但在他们看来,就

其主体而言。它与现代化是相对立的。是中国实现社

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特别是中国的封建主义专制

文化传统,它扼杀人性。反对自由平等,重农轻商,重

男轻女,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天敌。不清

除这些落后的传统文化。就无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

适应时代的要求。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现代化。著名

历史学家黎澍在改革开放初的 1979年即发表了一

篇冠为《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

件》的长文,作者在该文中系统分析了反现代化的封

建势力得以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在感

叹“在中国进行这样一场改变封建生产方式的思想

革命,使人们乐意接受这种改变,实在比登天还难”

之余,强调指出,“彻底完成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的反

封建思想革命,是实现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

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0。这篇文章在当时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 2o世纪 7o年代末开始的

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先声。

与“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不同,改革开放时

期中国知识分子在批判传统文化时,不仅举起了“德

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而且增加了一面“骆先生”

的旗帜,即法治的旗帜。他们认为,我们现在所要实

现的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在民主和科学之上,而且也

必须建立在法冶之上。中国传 统文化强调法制

(rule by law),但从来就没有法治(rule of law)的内

容。法制与法治虽然字面差别不大,但其含义有实

质性区别。法制强调严格依法办事,这在传统文化

中从来就不缺少;但法治除了强调严格依法办事外,

更强调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样的内容不仅是传统文化所没有的,而且与传统

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对立的。因为传统文化说到底是 一 种君主专制主义的文化,其前提就是君主超越一

切法律之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仅是

民主和科学的需要,而且也是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

需要。

二、文化复兴

如果说基于对传统文化批判之上的文化现代

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文化热”的第 一 个高潮的话,那么,多少有点讽刺意味的是。接下

去的另一个高潮则正好是与批判传统形成鲜明对照

的“中华文化复兴”。文化复兴论者也同样主张中国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但他们不是把推动文化现代化

转型的重点放在对传统的批判上。而是放在对传统

的复兴上。他们的基本主张是,从根本上说,中国传

统文化并不与现代化相矛盾和冲突;中国在近现代

① 齐振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载《哲学研究》.1992(6)。

0 敏泽 《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载《哲学研究》.1989(4)。

0 黎澍;《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载《历史

研究 》,1979(1)。

· 15 ·

Page 3: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学术月刊 2006·4

的衰落。并不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恰恰是因

为没有将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的现代化进

程不仅不应对传统文化采取否定性的批判态度,反

而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

要前提条件。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中国实现现代化是

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他们甚至还为这种

“文化复兴”说找到了“强有力”的现实证据:在社会

经济现代化方面获得巨大成功的韩国、新加坡和中

国的香港、台湾这四条“亚洲小龙”,都深受中国传统

文化的影响,它们不仅没有对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

定的态度。反而努力倡导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大体上由三

个方面组成。一是儒学的复兴,或称现代新儒学;二

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三是国学的复兴。三者之间既

有联系,但亦有区别。三者对传统文化持基本的保

留态度,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张在基本

肯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造,就可

以使中华传统文化适应并且促进中国正在进行的现

代化事业。但三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新儒学把

传统中国文化主要界定为儒家学说,倡导通过复兴

儒学来复兴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复兴论者更强调中

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希望中华文化重

现历史的辉煌,期盼 21世纪成为中华文化的世纪;

国学倡导者则把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的知识基础

上,试图通过发现和传承中国古代经典的知识价值

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传承儒家“道统”、复兴儒家精神为己任的现

代新儒学,肇源于 2O世纪 2O年代梁漱溟等人的思

想。1949年后,这一思想流派主要活跃于中国的香

港、台湾和美国等地。2O世纪 8O年代后,随着中国

大陆的改革开放,它也开始在大陆产生影响,并且出

现若干有代表性的人物①。当代大陆的儒学复兴论

者不仅主张全面复兴儒家传统思想,而且力图将“转

型”或“改造”后的新儒学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的主

导意识形态,并认为这是中华振兴或中国实现现代

化的唯一出路。当代儒学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蒋庆明确指出,中国近百年来之所以对内失去民族

凝聚力、对外失去国际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儒

家精神和儒家伦理的衰落。并因此得出结论说,复

兴儒学是中国大陆当前最大的问题,儒学理应恢复

其历史上固有崇高地位,成为当今中国代表中华民

族的民族生命与民族精神的正统思想0。更有甚

者。一些极端的儒学复兴倡导者干脆主张将传统的

· l6 ·

中国儒学发展成为“儒教”。“全国征收儒学遗产税,

辅以强力措施种种,立儒学为‘儒教’,立‘懦教’为

‘国教”一。

“中华文化复兴”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认

为,中华文化的兴盛与中华民族的强盛直接相关;中

华文化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文

化的鼎盛之期,也是中华民族的鼎盛之时。中华民

族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引以为自豪的辉煌时期。

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中华文化也曾经膺服

周边许多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因此,从历史经验看,要使我们的国家变成现代化的

强国,就必须复兴中华文化。二是认为,与西方文化

相比,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优越性。正是因为没有

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内在具有的优越性。我们的国家

才变得日益贫弱。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走上了现代

化道路,中国正在变得 日益强大 但中国要真正成

为世界强国,就必须使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用自己

的优秀文化去消除西方文化的种种内在缺陷。中华

文化复兴论者的结论是,荫方文化已经破绽百出,穷

途末路,其统治世界的历史将要结束,代之而起的将

是中华文化再度振兴 ,中华文化必将成为世界文明

的主流。正像 2O世纪的梁启超等人充满慈爱地呐

喊“大洋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

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④一样,

张岱年、季羡林等 76位中国文化研究者在 2001年

1O月联名签署了《中华文化复兴宣言》(副标题为

“为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

展而奋斗”),满怀激情和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21

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中华文化复兴,势不

可挡!“当今全世界文化的冲突、邪教的泛滥、宗教

的极端、自然的破坏、人性的恶化、科学的负面性等,

都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阻力。然而要消除和解决这

些问题和矛盾,中华文化具有西方文明无法取代的

0 参见方克立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1998。关于儒学复兴与现代新儒学的分期、代表人物、要点、

意义及更多评价,亦可参见该书的相关篇章。

0 蒋庆;《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原载台

北《鹅湖》杂志第170—171期(1989年 8--9月),见方克立‘现代

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第 424--425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I998。

0 朱学勤t《zoo5年,中国文化之形色》,裁<中国育年报》,zoo5一o1-

04。

④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饮冰室合集 ·专集》之二十三.第 40

页 。

Page 4: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 学界视点

作用。”“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世纪,

而应当是从过去‘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

文化为主流’的世纪 ,复兴中华文化不是对西方文明

的对抗,而是意味着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创

新出人类新文化,为人类开启新的文明。”① 一

般来说,国学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知

识体系。除了儒、释、道等传统思想流派之外,国学

还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学、兵学、医学、戏剧、书画、星

相、术数等等。因此,倡导国学,实际上也就是在更

广泛的意义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倡导者比 一 般的文化复兴论者更具有实践性,在复兴传统文

化方面也更加彻底。他们把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的

知识基础上,把传统文化当作知识体系加以研究和

传授,力图通过系统地整理、挖掘和教授传统文化知

识,来传播和复兴传统中国文化。复兴国学的重要

举措,便是开办大大小小的国学研究院、国学培训班

等。2005年,在国学界最为轰动的盛事便是中国人

民大学正式开办国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该校

校长是这样介绍国学院的教学方案的:“教学方案还

在制订过程当中。在外语等公共课之外,专业课主

要分三大块。一些具体的课程正在制定当中,当然,

‘四书五经’肯定是要念的,而且决不仅仅是儒家的

东西,还有道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子百家的东

西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那些经典之作都要

学,而且还包括对经典的分析、评价性的内容。另

外,西方科学也要学习。”0此外,商界也成立了“中

国国学俱乐部”;北京大学开办了“乾元国学教室”,

俗称“老板班”,年收费24000元人民币。受知识界

国学热的影响,社会上开始出现传统的“私塾”。

发人深思的是,上述种种文化复兴思潮在中国

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激烈的反弹,既有热情的拥护

者,更有众多的批评者。一些温和的批评者指出,中

国传统文化中确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价值

的遗产,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价值,对于我们实现现

代化有其积极意义,因此,对于文化复兴思潮的积极

作用应给以充分肯定。但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整体而

言,是与我们所要达到的现代化目标背道而驰的,试

图把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寄托于复兴传统文化之

上,是注定要失望的。一些激进的批评者则直截了

当地把上述各种文化复兴思潮统称为“文化保守主

义”或“文化民族主义”。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说,以

儒学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

本阻力,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根本不足以证明

儒学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出路

不在于复兴传统文化,更不在于复兴儒学,而在于充

分汲取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优秀内容,建设

现代的新文化。

三、文化 自觉

2O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开始强烈地冲击

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从而使文化

讨论的语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新的问题,

诸如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何种挑战、全球化

背景下中西文化如何互动、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如何

在全球背景下定位中国文化等等,也逐一摆到中国

知识分子面前。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个新的

文化话语在2O世纪 9O年代后迅速在中国学术界扩

散开来,进一步助长了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热”。这

个新的话语就是“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 1997

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

班”上首先提出的。他说,“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

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人们希望了解为什

么世界各地在多种文化接触中会引起人类心态发生

变化的迫切要求。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

们各民族的文化是从哪儿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它

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他认为,

无论是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 1949年

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

“传统”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

现代化的敌人。在他看来,文化的现代化不仅仅是

“破旧立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

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的

继承。这就涉及一个文化转型问题,文化转型是当

前人类共同的问题。所以他说,“‘文化自觉’这个概

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

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

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

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

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③。

① 张岱年、季羲林等:《中华文化复兴宣言》,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

院院报》,2005—08—18

0 《人大校长详解国学复兴之路》,载《华夏时报》,2005—06—02。

④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白白》,载《学术研究》,2003(7)。

· 17 ·

Page 5: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学术月刊 2006-4

诚如费孝通自己对“文化自觉”所作的解释那

样,文化自觉就是为了应对现代化,特别是全球化对

中国文化的挑战,寻找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

文化的出路。但是,“文化自觉”的本质是什么?其

重点在哪里?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自觉?对诸如这

样的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作出

了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是把文化自觉的重点放在文化对社会发

展的作用上,认为文化自觉的概念突出了文化建设

对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

下,文化对社会现代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已经成

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国家

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

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制度建设已经有了基

本雏形,能否顺利实现向现代文明过渡的文化发展,

则是一个民族成功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因

此,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文化对于社会发展

的重要意义,并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地调整

和完善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在这些学者看来,“文

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随着全球

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力的竞争。具有文化优势的国

家,向世界输出的是价值理念、科学技术、生产标准、

管理模式。处于文化劣势的国家,输出的是按照这

些技术标准生产的产品。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

时代的文化困境”①。

第二种是把文化自觉的重点放在认识中国文化

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上,认为要从世界历史的高度

来看待中国文化。近年来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

者甘阳指出,所谓“文化自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 一

,今天的中国人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并非仅

仅只有经济史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这是与从前所谓“四小龙的经济崛起”完全不同的。

现在全世界都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21世纪的最大

事件,尤其对西方来讲。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提出了是

不是会改变六百年来西方统治整个世界的格局问

题,认为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和改变整

个世界格局。对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这种地位,中

国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

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

· 】8 ·

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其二,更重要

的是,提出“文化自觉”是要指出,中国目前的文化状

况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我们的文化基础

非常薄弱,我们的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我们的文化历

史视野更是相当狭隘。因此,提出“文化自觉”不是

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要反对文化自大狂,反

对文化浮躁气,反对文化作秀风。这里所说的“文化

自觉”,提倡的是从非常具体的事情着手,做文化筑

基的工作0。

第三种是把文化自觉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的复

兴上。或者认为文化自觉主要就是自觉地去认识传

统文化的优点,自觉地去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

或者认为通过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不适应之

处,推进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创新,从而实现中国文化

的复兴。另有一些人则进而认为。文化自觉就是儒

家文化的自觉,就是通过对懦学的转化和改造 ,实现

懦学的复兴。有学者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倡导中国

文化自觉,就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的好东西提

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间去,把我们文化中的好东西

变成世界性的东西。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文

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文化承传与文化创新精神、

兼知兼行的文化实践精神为价值内核的儒家文化自

觉精神仍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应

积极完成儒家文化自觉精神的现代价值转换”。并

指出,首先要“把儒家弘道的自觉转化为全民族的文

化自觉,转化为全民族的文化担当”0。

第四种是把文化自觉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或民

族文化的创新上,认为文化自觉就是要从理性的高

度对待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在他

们看来,文化自觉的要点不是向传统文化的回归,而

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北京大学的乐

黛云说:“文化自觉并不是文化回归,也不是文化他

化,而是适应新的历史来调整自身的文化,从而在文

化转型的过程中求得新生。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看待

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仔细想一想,文化上

的原汁原味究竟有没有?或者说,到底有没有纯而

又纯的东西?其实,这里有两个传统,一个是成型的

遗迹 ,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另一个是存活的现实,

① 王海光,《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载《文汇报》,2004—09—14。

0 甘阳t《文化自觉与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载《东方早报》.2005-

O9—09。

0 朱人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文化 自觉》。载《福建师范大学学

报》,2004(5)。

Page 6: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 学界视点

可以称之为文化传统,也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新的诠

释。因此,最好的对传统的保存,就是要发展传统,

这是文化自觉最重要的一条。”①中山大学的李宗桂

也把民族文化的创新看作是文化自觉的关键,他说,

“文化自觉所讲的文化,是从民族意义上讲的,亦即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

化的自觉。具体而言,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

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对本

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在经济

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趋势 日益增强的今天,文化自

觉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于理

性地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以及

文化的继承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0。

第五种是从建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理

解文化自觉,认为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把文化作

为一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使之成为一门有理论体

系的学科。北京大学的汤一介就这样理解费孝通倡

导的文化自觉。他说,我们是否可以说。一种学科或

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对象有了理论与

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究的对象作为“对

象“来研究,并拥有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

论与方法。他认为,“任何学科的研究大体都是如

此,‘文化的自觉’大概也应是如此。比如对中国文

化的研究,我们必须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对象,进

行系统的、有创造性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才可以揭

示出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才可以知道中国文化的优

缺点,才可以自觉发掘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才

可以有目的、积极地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

秀部分,以适应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0。

如果像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所理解的那样。把文

化自觉理解为通过对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

化的传统与现状的深刻反思,寻求中国文化的未来

发展道路,那么,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看起来似乎正相

对立的两种代表性观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

化。

四、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争议颇大的概念,至今还有

不少人反对使用这个概念。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

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文化全球化”不过是推

行西方文化的代名词④,而且“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的

语境中也受到强有力的抵制”@。一些人反对它,是

认为文化全球化只是一种臆想,根本没有这样一种

事实,甚至没有这样的可能;另一些人抵制它,是因

为不希望看到中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不

论怎样,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文化全球化

的概念,并且开始对之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

判断和建议。

文化全球化的倡导者首先断定,随着经济全球

化进程的日益展开,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或必将成

为一种客观现实。它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

事实判断。首先,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劳动力在

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迫使民族国家日益“与国际

接轨”,接受所谓的种种“国际规则”或“全球规制”,

从而不仅打破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壁垒,对民

族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产生极大的影响,而

且也无情地打破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壁垒,深刻地改

变着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制度规则。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在将其资本、技术

和产品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将其价值、理念、

文学、艺术,甚至生活方式带给了发展中国家。在西

方文化面前,发展中国家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变得

相当脆弱,其许多固有的文化传统顷刻土崩瓦解。

最后,全球化使人类自身之间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

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恐怖活

动、资源短缺、人口爆炸、传染病、核扩散等问题,已

经超越民族国家的范围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问

题”,需要全人类协力解决,由此产生出空前强烈的

“全球意识”,呼唤一种相应的“全球文化”。

在绝大多数文化全球化的倡导者看来,文化全

球化不是简单的民族文化的同质化或单一化,而是

民族文化之间产生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并且对于

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产生越来越多的“全球共识”或

“全球意识”。对他们来说,文化全球化与其说是一

种状态,还不如说是一种过程。一位学者解释说:

“在我看来,从根本上讲,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

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

息全球化为依托,通过日益紧密而又频繁的交往,相

① 乐黛云 《多元文化与文化自觉》(2003年 1月 17日在中央音乐

学院的演讲).引自httpt//www.ccmce.net/ShowArticle.asp

0 李宗桂 《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载《中山大学学报》,2004(6).

0 汤一介t《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载《学术月刊》,2002(9)。

④ 王和玉t《“文化全球化”质疑——经济全球化的文化思考》·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

@ 王宁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论争和文化对话》。见俞可平主编《全

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第 26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02。

· 19 ·

Page 7: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学术月刊 2006·5

互学习、相互影响。更新自身的文化整合过程;同时。

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通过良性互动,对于人类共

同关注的问题逐渐形成某些共识的过程。在这个意

义上讲,文化全球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趋势,而不是

既成的结果。更不是弱势民族的宿命。”①

文化的内容相当丰富,其范围甚至难以确定。但

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的价值。据此。一些学者尤其强

调人类的普遍价值或全球价值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实

质性意义。他们认为,全球化进程不仅使人类日益

认识到共同的命运。而且对人类的共性,特别是对自

由、平等、公正、安全、福利、尊严等基本价值。也有更

加深切的体验和认同。对这些人类普遍价值的追

求。既是正在发生的文化全球化过程的核心所在,也

是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最终目标所在,追求这样的文

化全球化。是民族国家的光荣,“全球价值已经有了,

如<人权宣言=》、<环保宣言=》、《核不扩散宣言》等等

⋯ ⋯ 但许多还不能为各国自觉遵守。而且还可能引

起冲突。今后,一个民族最大的光荣是在全球价值

的形成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全球化的未来将是全球

价值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局面”0。

与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相比,全球化

时代的文化交往有着明显的特征,一些学者试图对

这些特征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认为文化全球化有以

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

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与经济被迫捆绑在一起,经济

上的优势衍生出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霸权衍生

出文化上的霸权。第二,文化交流日益蜕化为文化

输出。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势,一

方面将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地传播和渗透到世界各

国,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地阻止有悖于其价值观的

异质文化的传播。因此,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国家

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简单的文化进出

口关系。第三,文化的功能日益膨胀,对社会生活形

成全面冲击。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 。文化除了教化

功能外,还具备消费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和娱

乐功能,其作用大大超出意识形成层面,不仅对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影响,而且对生活方式、

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0。

在中国知识界,对文化全球化的讨论 ,始终伴随

着对文化本土化的呼唤。这两种看起来正相对立的

现象,在改革时期的中国文化讨论中却非常奇妙地

交织在一起。

· 20 ·

五、文化本土化

文化本土化,即是凸显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过

程。对于民族国家而言,文化本土化就是文化民族

化。它是一个凸现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过程。也就

是发展民族文化,或者使文化发展具有民族特色。

文化本土化与文化全球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

方面,它是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自然反应。两者相

辅相成,构成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个“合理的

悖论”。因此,文化本土化是一个对应于文化全球化

的概念,离开文化全球化背景去思考和讨论文化的

本土化,就会发生历史性的错位。20世纪八九十年

代后,中国知识分子再度热切关注中国文化的本土

化,急欲弘扬民族文化,归根到底也没有挣脱全球化

时代的这一文化逻辑。正如一位学者所说:

全球文化的影响对于某些国家或地 区而

言。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本土文化的中断l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全球化本身是一种西方的强势

文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的过程,因而全球文

化带有明显的西方强势文化的特征。现代化或

全球化所产生的无家可归之感。导致文化认同

的危机感。如有人所指出的,20世纪以来的中

国哲学界的话语 已经全面的西方化,或者说已

经全面的“殖民化”,而中国传统哲学则出现了

失语症。认同危机与家园的失落感使人们再次

感到本土文化对于某一民族生存的意义,反全

球化对垒球化的抗拒,也是在回归本士文化的

前提 目标下进行的。而且是在这样一种背景

下,对于本土文化的寻根热的兴起就不难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本身的确带来了值得我

们注意的问题,它也弓l发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化

的重新注意回。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文体本土化或民族化之所

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可能,主要是因为全球化时

代各国文化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共存、普遍性与

特殊性兼容的发展格局。文化的全球化和趋同化倾

向,不仅没有消除各国文化的多样化,反而使文化的

① 李宗桂 《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载《南开大学学

报》,2oo2(5)。

0 俞可平主编t《全球化的悖论》。第 14—15页.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1998.

0 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载《哲学研究》.2OOl(3)。

④ 龚群一《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载《南开大学学报》,2002(5).

Page 8: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 学界视点

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变得更有价值。与文化的全球

化趋势相伴随的就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文化

的多元化根植于本土文化或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和多样性之上。客观的历史事实是,包括全球化在

内的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消除人类文化的这种差异

性和特殊性。一些学者论证说,文化的多样性正如

文化的普遍性一样,是不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

需要,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

重要前提,正是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冲突促进了人类

文化的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一位学者这样说 :

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普适

性,因此,各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背后都蕴涵

着共性。这也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可以相互交

流、沟通乃至融合的基础。同时,也由于人类实

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各民

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

色彩,它们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系统中的一个

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形

式展示和表征着人类的本质。民族本土文化价

值观的主体既是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建设者、创

造者、培育者,又是呵护者和捍卫者,他们对民

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偏爱、欣赏和珍视,会从心

灵深处激起肯定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存在和发

展的愿望、动机、责任和行为,促使民族本土文

化价值观生生不息地绵延下去,这也是世界文

化“和而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互异其趣

的根本原因0)。

中国文化本土化的实质,就是在全球化挑战日益

严峻的条件下,维护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保护中国文

化的自主性,以避免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被

湮没。要有效实现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的本土化,中国

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议,概括地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更加自觉地关注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到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

的严重挑战,从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有 一 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民

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样式,它本身有着很强

的自我维护机制。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

的文化,世界上其他的文化都没有我们的文化这样

悠久而不绝的生命力。因而在现代全球文化面前,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同样不可低估。但是,如果不能

更加自觉地提升我们对本士文化的关注力,本土文

化将在全球文化的强势进程中花果飘零。如果我们

的民族文化不能存在下去,那么我们的民族也就失

去了生存的文化根基0。

其次,要更加积极地保护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

自主性。许多民族文化的倡导者强调指出,坚持文

化的民族性,与坚持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截然不同。

它不是排斥优秀的外来文化,而是在融入文化全球

化的过程中着力维护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自主

性,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

统。他们还将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常用的一些话语引

入到文化领域,提出了诸如“文化安全”、“文化主权”

等概念,认为没有“文化主权”就谈不上“文化安全”,

而没有“文化安全”就谈不上文化保护。而保护“文

化主权”,措施主要有三:一是确立文化的主体意识,

即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

性原则;二是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发展起一套既能

积极促进本国文化建设,又能抗衡外来文化的政策

策略;三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保护,发展本国文化产业

体系,抵御西方文化通过产业形态推行其殖民化政

策0。

最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保持其先进性,才能

真正具有生命力。对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化

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先

进文化。按照一般的解释,所谓中国特色的先进文

化,即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

适应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精神、价值体系、知识

体系和文学艺术。关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

化,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对策和建议,究其内容不外乎

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至今仍

然有用的精华;其二,实行对外文化开放,积极参与

文化全球化进程,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

价值和知识,将其有机地融人中国文化之中;其三,

在继承传统精华和吸纳西方优秀文明的过程中,实

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和转型,建设当代中国的新文化;

其四,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中华民族特有的

智慧结晶融人人类的全球文明之中,使中国文化成

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

2o世纪 8O年代以后在中国知识界开始的文化

0 方世南t《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多元并存与双向结构》·载‘马

克思主义研究》.2001(4)。

0 龚群 《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载《南开大学学报》,2002(5).

0 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载‘哲学研究》,2001(3)。

·21 ·

Page 9: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学术月刊 2006·5

争论,虽然在经历几个高潮之后热度有所减弱,但至

今仍在继续。2O世纪 8O年代全面开始的改革开

放,事实上是发轫于 l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的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继续。其基本目标仍然是实现中国的

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然而,中国现代化的历

史坐标此刻已经发生了变化:20世纪 8O年代,人类

开始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就

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现代化和全

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

转型的一把钥匙,文化转型也不例外。改革时期发

生在中国的这场文化讨论,是中国在全面实现现代

化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发生的,要全面

而深刻地理解这场文化讨论对中国社会的意义,就

必须把它放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整个语境中去,把

它看成是中华民族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一种文化反

应,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发生

转型的逻辑结果。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这场新的文化讨论的基本

任务,是发展起与现代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相适

应的价值理念和知识体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

代转型,或者说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基本的

着眼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这

个意义上说,它是完成“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

没有完成的任务,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继续。

它与开始于“五四”时期而在 2O世纪 2O一3O年代达

到高潮的文化争论,有着相似的逻辑和相同的观点,

并且共享许多基本的文化话语,如“传统与现代”、

“中化与西化”、“中体与西用”、“激进与保守”、“先进

与落后”等等①。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场文化讨论所要完成的

基本任务,是在中国文化中发展起一套与人类普遍

价值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一方面将人类

的普遍价值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要素,另一方面将

中国文化的某些要素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内容。其

基本的着眼点,是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关系。从

这个意义上说,它又与开始于“五四”时期的文化讨

论有着不同的逻辑和目标,并且发展起了一套新的

文化话语,如“全球化与本土化”、“单一性与多样

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

“民族认同与全球认同”等等。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变奏,使目前仍在进行

的这场文化讨论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当一

些人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时,另一些人则在

· 22 ‘

倡导文化的全球化 ;当一些人在呼吁文化的本土化

时,另一些则在批判文化的民族主义;当一些人在强

调传统文化的创新时,另一些人则在推动传统文化

的复兴;当一些人正在积极投身于文化的国际交流

时,另一些人则开始专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当一些

人还在为民族身份的失落忧心忡忡时,另一些人则

在开始为全球认同摇旗呐喊;当一些人正在历数中

国文化的种种落伍之处时,另一些人则已经自豪地

宣告“21世纪将是中华文化的世纪”。不过 ,如果我

们把这些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放到近代中国和现代

世界的宏观历史背景中,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

语境去解读它们,就会显得比较清晰和简明。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终于踏上了现代化的征

程。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中国

的经济文化落后,中国要摆脱落后,要富国强兵,要

实现现代化;另一条是,因为中国的落后,所以中国

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欺凌,处于半殖民化状态,中国要

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民族要独立。所以,现代化和

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基本任务0。从根本

上说,“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中国化和西方

化”等矛盾都可以从中国近代化过程的这两条主线

和两大任务中得到解释。

客观地说,世界的近代文明主要是工业文明,而

工业文明基本上是西方国家的产物,现代的机器、能

源、动力、化工、医药、通信等都导源于西方国家。如

果把现代化狭义地界定为工业化,那么,现代化势必

就是一个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生

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越与西方发

达国家接近,向它们学习得越多,社会就越现代化,

社会也就越进步。无怪乎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直接就

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反之,越不向西方国家学

习,或者向西方国家学习得越少,传统的东西保留得

越多,进步的速度就越慢,社会也就越落后。由于在

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西洋文明代表先进的

文明,而中国传统代表落后的东西,所以,在整个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先进势力与落后势力的交

锋和斗争,常常表现为“西化”与“中化”、“先进”与

“落后”、“传统”与“现代”之争。代表既得利益阶层

的落后势力总是通过强调“西方的文明如何没落”、

① 参见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第 27—56页.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5。

② 刘大年t《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载《近代史研究》.1996(6)。

Page 10: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 学界视点

“如何不适应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传统文明如何

优越”等论调,来反对中国的改革,反对中国向西方

学习。正如艾思奇所说,这是近代中国一切保守反

动力量惯用的伎俩,它抹杀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

律,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主义”①。

然而,近代中国除了向西方学习实现现代化以

外,还有另一大任务即实现民族的独立,而且这两大

任务之间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有冲突的。如何处理

“西方化”和“中国化”的关系,更准确地说 ,如何既有

效地学习西方国家,又能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一直

困扰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近代中国的

半殖民化状态,主要是由西方列强造成的。一方面,

中华民族要独立,也就是要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和

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又要现代化,也就是恰恰要向

西方列强学习。这一特殊的困境使近代中国先进的

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在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始终

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警觉:在学习西方时决不能受西

方的控制,使中国彻底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正因为

这样,他们特别强调要将西方的东西“中国化”或“民

族化”,生怕因为向西方学习而使中国“西方化”。

从 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 2O世纪 7O年代末,中

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

是客观地说,中国在经济文化方面依然远远落后于

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仍然必须老老实

实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

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的社

会主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调整

中国的现代化战略,把发展当作“硬道理”,重新对西

方发达国家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经验,吸引西方国家的资金,与西方发达国家积极进

行各种交往和合作。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新调

整,使得近代以后在中国产生“西化”与“中化”、“传

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之争的语境再度形

成:一方面,中国必须向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 自主性。这 一

语境直接导致那个长期困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和

政治家的问题被再度提出: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

如何避免西方对中国的控制;如何使中国既能吸收

西方的现代文明,同时又不致依附它41'77

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人类开始逐步走进全

球化时代。全球化已经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

实,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一个国家对

外开放,它就必然要被纳入全球化的轨道之中,这是

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途,中国也不例外。全球

化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倡导的,全球化的

规则由它们制定,全球化的过程也受美国和西方国

家主导,但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

全控制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全

球化进程的影响必将El益增大。全球化不仅对于发

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

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可能在全球化中受益,也可能在全球化中受损。这

样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一方面,迫使中国文化的现代

化与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交织在一起,难以分离;

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也必然使许多中

国知识分子再度产生“西方化”,特别是“美国化”的

焦虑0。

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

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

势,同时又含有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

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

土化。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但经济生

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

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邓小平把对内改革

与对外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战略,从改

革一开始就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使中

国传统文化的转型,除了受到上述现代化逻辑的深

刻影响之外,又必然地受到了全球化逻辑的深刻影

响。全球化自身的悖论,也就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中

国文化转型的悖论:既有人倡导“文化全球化”,又有

人倡导“文化本土化”;既有人看重“文化的单一性”,

又有人看重“文化的多样性”;既有人呼吁“文化的民

族性”,又有人呼吁“文化的世界性”;既有人强调“民

族认同”,又有人强调“全球认同”;还有人把上述对

立的两极当作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变迁的整体过程, 一

并倡导。

每一个真正关注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知

识分子和政治家都无法回避上述语境,都必须直接

或间接地对此提出自己的答案。在思考和探索上述

问题的过程中,一些人更看重发展对于独立、全球性

对于民族性的意义,认为经济实力和人类价值对维

护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民族性和全

① 艾思奇;《论中国的特殊性》,见罗荣槊编《从西化到现代化》,第

592—593页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90。

⑦ 参见俞可平主编。《垒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第 1—27页。

· 23 ·

Page 11: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 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20160415/csw-zjzk-y-20160415-8.pdf2016/04/15  · 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学术月刊 2006-5

球性从根本上是统一的,西方文化中许多先进的要

素其实是人类的共性,只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方

面先行一步,所以他们往往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学习

西方文明上,以期使中国人民也能尽快享受到西方

人正在享受的现代文明。对于这些人来说,比起弘

扬传统文化来,更重要的是向西方文明学习,倡导文

化的全球化。相反,另一些人则更看重独立对于发

展、民族性对于全球性的意义,认为维护民族文化的

纯洁和独立比起经济发展来更加重要;他们更担心

民族国家失去自主性,决不允许中国在现代化和全

球化进程中失去独立性而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比

起文化全球化和全球性来,他们更强调弘扬中华文

明和文化的民族性。当这两部分人不能很好地相互

沟通和理解时,就容易各自把对方和自己的观点推

到极端。在前者看来,后者的观点过于保守和传统;

而对于后者来说,前者的观点则过于激进和西化。

综观 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文

化争论,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这样几个趋势,这些趋势

实际上也就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中国文

化的出路。

首先,从洋务运动开始,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化

进程的“中化”与“西化”、“传统”与“现代”、“中体”与

“西用”等文化话语,在知识界的影响力正在 日益淡

化,开始让位于其他重要话语,如“全球化”与“本土

化”、“全球性”与“民族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

同”等。其次,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的转型过

程,已经接近完成,一种新型的中国主流文化正在形

成之中。这种新型的主流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的

复兴,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移植。它深深根植于中国

传统之中,同时充分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成果。它体

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在最

大程度上包容了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

种极端观点。再次,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正像世

界文化正在走进中国文化一样。中华文化正在成为

世界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由、平等、尊严等

人类普遍价值则正在被有机地整合进中国文化之中。

总而言之,全球化将现代文明提升为全球性的

抽象,而不管这种文明源于东方还是西方,所以,学

习现代的西方文明并不等于“西方化”,正如学习现

代的东方文明不等于“东方化”一样。中国目前正在

全力实现的现代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对

于中国来说,全球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民族化与

现代化的结合,而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全球

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

己的民族文明,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而言之,中

国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扬

自己的本土优势和民族特色。

(责任编辑:常山客)

The Logic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Variation of M 0dernizati0n and GIObalizati0n

Yu Keping

Abstract:The article explores main cultural discourses prevailing amo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logic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According tO author,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e—

bate in China nowadays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change has been happening under variation of moderniza—

tion and globalization.The debate is a cultural response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wards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such traditional discourses as Sinification VS.Westernization。

Tradition VS.Modernization,Chinese Body VS.W estern Function have been being replaced by new ones as

Globalization VS.Localization,Globality V8 Nationality,Cosmopolitan Identity VS National Identity,and

that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1910s is now coming tO

its end.Instead,a new kind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under formation,which iS neither the simple re

naiss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nor the copy of Western one.It takes its roots into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absorbs the merits of other civilization.

Key words..culture,modernization,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logic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