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14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 期) ■ 第 1 期(1995.3) ■ 篇名 作者 台灣已婚婦女的問題與家庭福利政策 謝秀芬 家庭研究中的測量問題 羅國英 從糾結中走出來一一個(家庭重塑)探索者的改變歷程分析 日本單親家庭福利政策與措施 余巧芸 論社會計劃的三種模式 李淑容 殘障與家庭政策 周月清 社會團體工作在台灣 莫藜藜 中國佛教的社會福利觀 趙碧華 日本的勞動保險制度 蔡宏昭 影響父母二十四小時兒童托育決策相關因素之探討 彭淑華 ■ 第 2 期(1996.3) ■ 篇名 作者 從家庭觀點探討青少年問題的防法措施與福利服務 謝秀芬 不斷的牽繫-一位單身女性"離家困擾"的改變歷程分析 王行 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 王行 莫藜藜 日本社區家庭教育振興策略 余巧芸 由中美貧窮現制之檢討論我國貧窮線之研擬 李淑容 心智發展障礙者家庭在宅服務方案之評估研究 周月清 社會工作者對臨終病人家屬的服務 莫藜藜 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 張英陣 彭淑華 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推力與拉力-一項抑制理論的實證研究 趙碧華 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 人員為例 萬育維 賴資雯 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 王國羽 國民年金與政府角色-兼論社會福利「排除政治化」邏輯的困境 張世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 期)

■ 第 1 期(1995.3) ■

篇名 作者

台灣已婚婦女的問題與家庭福利政策 謝秀芬

家庭研究中的測量問題 羅國英

從糾結中走出來一一個(家庭重塑)探索者的改變歷程分析 王 行

日本單親家庭福利政策與措施 余巧芸

論社會計劃的三種模式 李淑容

殘障與家庭政策 周月清

社會團體工作在台灣 莫藜藜

中國佛教的社會福利觀 趙碧華

日本的勞動保險制度 蔡宏昭

影響父母二十四小時兒童托育決策相關因素之探討 彭淑華

■ 第 2 期(1996.3) ■

篇名 作者

從家庭觀點探討青少年問題的防法措施與福利服務 謝秀芬

不斷的牽繫-一位單身女性"離家困擾"的改變歷程分析 王行

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 王行

莫藜藜

日本社區家庭教育振興策略 余巧芸

由中美貧窮現制之檢討論我國貧窮線之研擬 李淑容

心智發展障礙者家庭在宅服務方案之評估研究 周月清

社會工作者對臨終病人家屬的服務 莫藜藜

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 張英陣

彭淑華

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推力與拉力-一項抑制理論的實證研究 趙碧華

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

人員為例

萬育維

賴資雯

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 王國羽

國民年金與政府角色-兼論社會福利「排除政治化」邏輯的困境 張世雄

Page 2: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3 期(1997.3) ■

篇名 作者

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的期待之研究 謝秀芬

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 王 行

從離婚問題探討健康的婚姻 余巧芸

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觀念與態度之研究 莫藜藜

變遷中的家庭與社會工作教育 鄭麗珍

家庭與青少年生活型態之建構 闕漢中

趙碧華

樂齡女童軍-老年社會工作的新嘗試 關銳宣

陳肇始

美國社會工作教育-挑戰與危機 演講稿

■ 第 4 期(1998.3) ■

篇名 作者

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 謝秀芬

青少年前期的同儕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延續、競爭或彌補 羅國英

已婚男性婚姻經歷變化與滿足感初探 王行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之本質與教學方針 高迪理

台灣受虐婦女專業整合服務問題面之研究—社會福利工作人員觀

點之分析 彭淑華

機構外籍監護工服務提供及老人接受服務感受之初探-以台北市

立案養護機構為例

萬育維

李碧姿

發展台北市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模式-一個「行動研究」

的取向

鄭麗珍

陳毓文

Page 3: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5 期(1999.3) ■

篇名 作者

慢性精神病障礙者安置照顧模式之初探-以台北市領有殘障手冊

者為例

萬育維

方雅麗

曾婉君

日本老人福利政策新趨勢:高齡社會的挑戰 莊秀美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建構的理念初探 李明政

受虐兒童對父母施虐的因應行為之初探 鄭麗珍

王淑娟

既營利且競爭的公辦民營模式──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健康

保險為例 郭登聰

R A‧ 案例分析:多重家人關係問題之個案工作以心理社會學派處

遇模式為中心 余巧芸

墨、孟、莊三子社會思想與當代社會工作 周月清

陳純適

■ 第 6 期(2000.3) ■

篇名 作者

社區照顧的理念基礎---正常化觀點的分析 黃源協

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

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 羅國英

高齡社會的老人長期照護對策:以日本的公共介護保險法為例 莊秀美

台北市青少年服務整合之問題與因應---以政府部門為例 彭淑華

張英陣

社會工作專業自主之探究---以台北市公娼事件中為例 方雅麗

鄭麗珍

原住民族兒童福利需求探討 鄭麗珍

社區照顧的理念基礎---正常化觀點的分析 黃源協

Page 4: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7 期(2001.3) ■

篇名 作者

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

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

鄭怡世

張英陣

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以經歷外遇者為例 李雅惠

鄭麗珍

日本單親家庭福利服務措施之研究 謝秀芬

醫病互動關係中身體自主權---以女性乳癌病患為例 林怡欣

潘淑滿

■ 第 8 期(2002.3) ■

篇名 作者

華人社會團體初探:從觀察三個兒童團體之反思 廖盧慧貞

霍瑞堯

台灣「社區照顧」與「由社區照顧」之研究---以障礙者及老人照顧

為例 周月清

收養服務本土化的探討---兒盟六個收養家庭案例分析 王美恩

原住民族老人生活狀況與福利需求:南澳鄉之研究分析 莊秀美

毛毛蟲與變形蟲:為「施虐者輔導」之行動研究中知識建構的「變」 王行

鄭玉英

社區老人使用福利服務的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為例 張宏哲

也是青少年外展工作:一個鄉間青少年「樹屋」的營造 闕漢中

Page 5: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9 期(2003.3) ■

篇名 作者

社會福利民營化的迷思:公部門的困境?私部門的願景?---社會福

利資源配置的思考 趙碧華

台灣非營利老人福利機構現況分析初探 楊培珊

吳玉琴

社區統理的實踐場域---兼論新願景促進會在文山的行動脈絡--- 羅秀華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親師互動與合作關係之探討 莫藜藜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 第 10 期(2004.3)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日據時期台灣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莊秀美

當非原住民遇到原住民 馬宗潔

全球化?本土化?全球本土化?以台灣障礙福利為例 周月清

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以「陽光社會福利

基金會 90 年度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為例

王雲東

林怡君

犯案少年的家庭系統:都是家庭惹的禍?! 林巧翊

陳毓文

研究議題討論

不利於施暴者輔導的婚暴論述從不一樣的認識主體發聲 王 行

Page 6: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11 期(2004.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老人安養護機構工作人員處理機構住民死亡態度之研究---以臺北

市立浩然敬老院為例

蔡秋敏

張宏哲

社會工作研究法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果評估---以東吳大學社工系碩

士班為例 周月清

社會福利民營化執行面的評估檢視---以大台北地區公設民營機構

為例 趙碧華

病患權益倡導的參與式行動研究:以罕見疾病基金會為例 曾敏傑

■ 第 12 期(2005.6) ■

篇名 作者

特約論文 社區工作教學與實務結合 徐震

研究論文

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在台灣實施之前驅性研究 魏芳婉

趙雨龍

研究議題討論

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與本土化 謝秀芬

「團體家屋」模式運用於失智症老人照護服務推動之探討 莊秀美

台灣社會役制度的政策發展與運作困境 賴兩陽

■ 第 13 期(2005.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我國青少年勞工的失業風險與變遷 曾敏傑

林佩瑤

台灣年輕女性性別角色特質之研究---以高中高職畢(肄)業女性為例 劉珠利

婦女二度就業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以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

會課後照顧師資培訓 15 期(基隆班)為例

陳燕卿

王雲東

民眾參與志願服務及其投入時間的影響因素 呂朝賢

鄭清霞

Page 7: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14 期(2006.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向非施虐母親揭露亂倫經驗及其影響之探究 簡美華

管貴貞

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 彭淑華

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

比較

曾華源

黃俐婷

探討失能老人家庭選擇長期照護福利服務之決策過程—老人自主

權之分析研究

劉雅文

莊秀美

論福利國家的內在危機:從 Offe 與 Hayek 觀點的探討 郭俊巖

■ 第 15 期(2006.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保護為名,權控為實?---少年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分析 彭淑華

大學生成長於酗酒家庭經驗之初探:數量、個人特質及世代傳遞 陳圭如

制度性因素對長期照護保險費用影響程度之初探---以 ADLs 功能障

礙者為例

鄭清霞

林志鴻

鄭文輝

陳正芬

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優勢類型探討 張秀玉

現行居住政策檢視---以推動智能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為例 周月清

Page 8: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16 期(2007.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機構安置:保護他(她)?傷害他(她)?---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眼中

之機構虐待圖像 彭淑華

住民社區居住與生活參與、選舉與自主:以台灣六個團體家庭成年

智障者為例

周月清

李婉萍

張意才

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例 汪玉娟

趙善如

戲劇訓練與社會工作教學的省思:以一個戲劇工作坊為例 黃彥宜

研究議題討論

「積極促進」(activation)概念的解析 王永慈

■ 第 17 期(2007.12) ■

篇名 作者

特約論文 論徐震教授對台灣社區發展理論與實務的貢獻 林萬億

研究論文

台灣地區年長榮民生活照顧與婚姻狀況的研究---社會排除觀點的

初探

王雲東

楊培珊

黃竹萱

一個對台灣照顧住宅使用的質化觀點 謝美娥

育兒責任分擔的探討與推估---國家 vs 家庭 鄭清霞

特殊幼兒之家庭生活品質分析 許素彬

研究議題討論

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 常欣怡

宋麗玉

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 李淑容

Page 9: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18 期(2008.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 謝美娥

老問題、新思索:台北市社會工作者薪資現況和期望薪資之探索性

研究 沈慶鴻

競爭?選擇?論臺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市場理性 劉淑瓊

全球化下脫貧策略的政治經濟背景研究:從 Anthony Giddens 觀點

的探討

郭俊巖

王德睦

研究議題討論

精神疾病烙印及抗烙印行動之對話 張作貞

■ 第 19 期(2008.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推倒柏林圍牆---論家庭暴力防治之網絡治理課題 劉淑瓊

身心障礙者老化現象之概念探討與初探性實證研究 林昭吟

早期療育服務滿意度之研究

張秀玉

傅秀媚

林巾凱

劉芷瑩

吳淑

一個社區實作課群的實施經驗

闕漢中

羅國英

張菁芬

賴兩陽

Page 10: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20 期(2009.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Analyzing Poverty Risk in Taiwan:From 1995 to 2005 張菁芬

王紹樺

從社區復健到社區就業以台北地區醫院的支持性就業為例 余漢儀

高風險兒童少年家庭風險產生類型與影響因素 李旻昱

趙善如

我國結構性失業與因應政策之探討:以 1996 至 2000 年資料推估 曾敏傑

■ 第 21 期(2009.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建構小型老人養護機構社工員之團體身份認同一個社會認同理論

的觀點 楊培珊

不同居住型態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研究 石 泱

村里幹事之社會救助審查行為與影響因素—以台中縣為例

廖宗侯

陳世嫈

詹宜璋

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 方 昱

■ 第 22 期(2010.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醫院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評鑑理論與實作 張如杏

齊美爾的玫瑰:貨幣、貧窮與社會工作 方 昱

社區關懷據點的使用空間分析 羅秀華

貧窮家戶中原住民族女性之社會排除經驗:以南投縣仁愛鄉為例

劉鶴群

張琬青

陳竹上

Page 11: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23 期(2012.6) ■

篇名 作者

特稿 《社會工作老年學》一課的初步構想 徐 震

研究論文

「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審查會」運作之探討:以社工委員為例

吳慧菁

林萬億

張莉馨

唐宜楨

社會排除概念之本土意涵—臺灣民眾焦點團體的歸納研究 劉鶴群

從新自由主義觀點分析台灣庇護工場發展 周怡君

研究議題討論

「知道,其實是不懂的意思」:談新移民社會工作與語言 莊曉霞

劉弘毅

■ 第 24 期(2012.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從實務者觀點看弱勢青少年工作之價值信念與實踐策略 魏希聖

督導關係中隱而未說現象之探索:以家暴防治受督導社工為例 沈慶鴻

精神障礙者在就業服務中的復原與復健 沈詩涵

林萬億

美國世代公平的爭論與改革:以 OASDI 方案為例 莊正中

Page 12: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25 期(2013.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兒童照顧政策與福利體制的路徑變遷:瑞典、德國與美國之比較 黃志隆

從退休的規劃、老化適應理論、自我知覺與生命意義探討退休老人

的生活品質 謝美娥

研究議題討論

社會資源的盤整與運用探析:從某縣市社會行政部門的考察 林明禛

■ 第 26 期(2014.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應為與實為的落差: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專家成員的作為與困境之探

曾孆瑾

古允文

我國公部門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實施之多面向檢視 林昭吟

孫健忠

紐西蘭育兒就業家庭稅額抵減政策經驗之探討 顏淑韻

鄭清霞

Page 13: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27 期(2014.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客家高齡者入住機構之適應感受 王潔媛

楊培珊

女性新移民生活狀況的轉變與政策意涵 陳芬苓

研究紀要

從多元文化觀點反思外籍配偶入國前輔導工作的實施 王翊涵

臺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之初探:兩種服務模式之比較分析

呂寶靜

李佳儒

趙曉芳

原住民族貧窮與救助的社會文化意涵探討 詹宜璋

研究議題討論

再思考台灣的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發展 黃培潔

古允文

■ 第 28 期(2015.06)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臺灣藥癮者健康行為模式與社會服務取向

龍紀萱

李依臻

施勝烽

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影響寄養社工與寄養家庭友善/不友善關係

之因素

湯于萱

趙善如

研究紀要

告別悲觀主義預言?試論臺灣人口老化危機的迷思與挑戰 莊正中

靈性與戒癮:基督教戒毒村海洛因戒癮者的靈性之旅 蔡佩真

Page 14: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各期論文列表(1-29期) · 台灣未來開業社會工作的初探 李明政 馬宗潔 趙碧華 王 行 第10期(2004.3)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 第 29 期(2015.12) ■

篇名 作者

研究論文

精神科初診的醫病相遇:醫師會說些什麼? 余漢儀

「家」內鬩牆-兒少安置機構專業人員之專業互動分析 吳惠文

許雅惠

NPO推展程序監理人制度之行動研究-以現代婦女基金會雙專業

團隊模式為例

賴月蜜

林沛君

李姿佳

胡育瑄

溫筱雯

朱怡瑄

真的嚇著了:社會工作者的恐懼經驗

吳明珍

徐瑋婷

鄭友芳

蕭丞芳

陳淑玫

張英陣

圖卡與輔導工作—連續性會談之主觀效益研究 張家甄

社會排除下的遊民:處境與對策 李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