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苏州举行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8-06/25/01b/2018062501b_pdf.pdf ·...

1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出版发行:中国环境报社 2018年6月 星期一 农历戊戌年五月十二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5 邮发代号: 1-59 中国环境网: WWW.CENEWS.COM.CN 25 C C C HINA ENVIRONMENT NEWS HINA ENVIRONMENT NEWS HINA ENVIRONMENT NEWS 50 7309 今日8版 意见全文及解读 详见今日二、三版 本报记者杜宣逸苏州报道 第二十次中日 韩环境部长会议于2018年6月23日~24日在中 国苏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日本 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恩京 分别率团出席会议,分别就本国最新环境政策 和全球及区域热点环境问题发表主旨演讲。 李干杰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做了 主旨发言。他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在理念 引领、顶层设计、法治保障、体制改革等四个方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决 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作出新的顶层设计。二是,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 国的要求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 一步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依法行政、依宪行政 的法治基础。三是,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 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 本遵循。四是,组建生态环境部,将原环境保护 部全部职责和其他六个部门相关职责进行整 合,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 行政执法职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 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 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李干杰强调,在推动国内生态环境质量改 善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 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 公约或议定书,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 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 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日、韩部长也分别做了主旨发言。日本着 重介绍了第五个基本环境计划、污染防治进展、 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适应法案,以及生 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等;韩国则主要介绍了有 关可持续发展与提升生活质量、细颗粒物防 控等国内环境政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 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化学品与环境健康等国 际环境合作。 三国部长听取了中日韩环境合作回顾与 展望报告的介绍;听取了企业圆桌会、化学品 管理政策对话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研讨 会、沙尘暴研讨会、青年论坛5个分论坛的成果 报告;三国部长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大 学胡敏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论坛首席执行官 后藤敏彦先生和名古屋大学井村秀文教授、韩 国汉斯 · 赛德尔基金会和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金哲 熙教授颁发了“中日韩环境合作20年特别贡献 奖”;三国部长还对中日韩环境合作的发展前景和 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探讨,通过并签署了《第二 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干杰表示,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是三国领导人会议框架下 的重要合作机制,环境合作是三国合作中起步 最早、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领域之一。20年 来,三国环境部门始终坚持落实领导人会议精 神,频繁开展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强化优先领 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挑战,先 后 实 施 两期《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在大气 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等多 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今年 5月召开的第七次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对三国环境合作给予积极 评价,对继续深化合作作出战略规划。 李干杰介绍了他与中川雅治大臣、金恩 京部长就未来三国环境合作达成三点共识。 一是应全面落实好三国领导人会议精神和倡 议,推动合作更加聚焦和务实;二是应更加关注 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 展议程、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筹办生 物多样性公约第 15次缔约方大会等方面加强 交流与合作;三是应创新“中日韩+”环境合作模 式,与更多国家分享三国环境合作的经验和成 果,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回答记者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 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具体部署的提问 时,李干杰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当前中 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将以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蓝天保卫 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 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 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7场标志性重大战 役为重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 战。他还详细介绍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总体 思路和打法。 会前,李干杰分别与日本环境省大臣中 川雅治和韩国环境部长金恩京举行了中日、 中韩双边会谈,李干杰部长与中川雅治大臣 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 日本环境省关于合作开展改善大气环境相关 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备忘录》。 中 日 韩 环 境 部 长 会 议 开 始 于 1999 年 ,旨 在落实三国首脑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 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 展。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三国轮流举行。 今年是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二十周年。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6月23日~24日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日 本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恩京分别率团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邓佳摄 左图: 6月 23日,生 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 江苏省苏州市会见了出 席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 部长会议的日本环境省 大臣中川雅治,双方就 加强和深化环境领域合 作交换意见并签署了中 日合作开展改善大气环 境相关研究与示范项目 的备忘录。 右图: 6月 23日,生 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 江苏省苏州市会见了出 席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 部长会议的韩国环境部 部长金恩京女士,双方就 加强在大气污染防治、推 进中韩环境合作中心建 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换了 意见。本报记者邓佳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 我国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李干杰会见日本环境省大臣 李干杰会见韩国环境部部长 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 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 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 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 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广大干部增强 “四个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 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 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的意见》 摘要 摘要 6 月 24 日 发 布 的《中 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 步做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 署,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的总体目标,向全党全 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的有力号召。 《意 见》是 以 中 共 中 央 、 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加强生态 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 件,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历 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 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治污攻坚进入 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入决胜阶段的时刻,这一 《意见》的出台,有着深刻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影响。 《意见》全面体现和贯彻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 调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 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 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 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 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 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 生态文明建设。广大干部必 须增强“四个意识”,以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推进美 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方向指 引和根本遵循,并用以武装 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 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 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 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 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 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意见》阐述了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和基本 原则,突出了全面加强党对 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要求 严格、措施具体、目标明确, 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强烈的 约束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 障和根本指南。 贯彻落实《意见》,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 治站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上 来,统一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上来, 在思想上看齐,在行动上对标,真正做到在思想上 不落伍,在行动上不掉队,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贯彻落实《意见》,要强化党的领导,扛起政治 责任。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 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协 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要按照《意 见》要求,明确具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健全督察 机制、夯实政治责任,强化考核问责、严格责任追 究。坚决把责任落严、落定,把工作落细、落实。 贯彻落实《意见》,要紧扣目标原则,攻坚带动 全局。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 新,注重依法监管,推进全民共治。抓住本地区、 本行业的突出问题全力攻坚,在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上花大力 气,下大功夫。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 整升级和能源资源全面节约,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 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公众绿 色生活,实现优美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 春潮涌动万象新,战鼓激越号角鸣。让我们紧 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 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你追我赶的行动,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不懈奋斗。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苏州举行 据新华社电 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坚决打赢蓝天 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 保卫战。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意见明确,编制实施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 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 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 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 一步明显降低PM2.5 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 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 蓝天幸福感。 水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 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 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 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 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 标水体。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 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 险。具体措施集中在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 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 染防治等领域。 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三大保卫战具体指 标:全国 PM2.5 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 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 量 优 良 天 数 比 率 达 到 80%以 上 ;全 国 地 表 水 Ⅰ 至 Ⅲ 类 水 体 比 例 达 到 70%以 上 ,劣 Ⅴ 类 水 体 比 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 )比例达到 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 放 量 比 2015 年 减 少 15%以 上 ,化 学 需 氧 量 、氨 氮 排 放 量 减 少 10%以 上 ;受 污 染 耕 地 安 全 利 用 率 达 到 90%左 右 ,污 染 地 块 安 全 利 用 率 达 到 90%以上。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Aug-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苏州举行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8-06/25/01B/2018062501B_pdf.pdf ·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出版发行:中国环境报社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出版发行 :中国环境报社

2018年6月星期一

农历戊戌年五月十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5邮发代号:1-59中国环境网:WWW.CENEWS.COM.CN25

CCC H I N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N E W SH I N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N E W SH I N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N E W S

全 国 百 强 报 刊 中 国 报 纸 50 强

7309期

今日8版

导 读

意见全文及解读详见今日二、三版

本报记者杜宣逸苏州报道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于 2018 年 6 月 23 日~24 日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日本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恩京分别率团出席会议,分别就本国最新环境政策和全球及区域热点环境问题发表主旨演讲。

李干杰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发言。他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在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法治保障、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201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的顶层设计。二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依法行政、依宪行政的法治基础。三是,今年 5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四是,组建生态环境部,将原环境保护部全部职责和其他六个部门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李干杰强调,在推动国内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已批准加入 30 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日、韩部长也分别做了主旨发言。日本着重介绍了第五个基本环境计划、污染防治进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适应法案,以及生

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等;韩国则主要介绍了有关可持续发展与提升生活质量、细颗粒物防控等国内环境政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化学品与环境健康等国际环境合作。

三国部长听取了中日韩环境合作回顾与展望报告的介绍;听取了企业圆桌会、化学品管理政策对话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研讨会、沙尘暴研讨会、青年论坛 5个分论坛的成果报告;三国部长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大学胡敏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论坛首席执行官后藤敏彦先生和名古屋大学井村秀文教授、韩

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金哲熙教授颁发了“中日韩环境合作 20 年特别贡献奖”;三国部长还对中日韩环境合作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探讨,通过并签署了《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干杰表示,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是三国领导人会议框架下的重要合作机制,环境合作是三国合作中起步最早、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领域之一。20 年来,三国环境部门始终坚持落实领导人会议精神,频繁开展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强化优先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挑战,先

后实施两期《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在大气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今年5月召开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对三国环境合作给予积极评价,对继续深化合作作出战略规划。

李干杰介绍了他与中川雅治大臣、金恩京部长就未来三国环境合作达成三点共识。一是应全面落实好三国领导人会议精神和倡议,推动合作更加聚焦和务实;二是应更加关注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筹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5次缔约方大会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三是应创新“中日韩+”环境合作模式,与更多国家分享三国环境合作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回答记者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具体部署的提问时,李干杰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 7 场标志性重大战役为重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好污染 防 治 攻 坚 战 ,重 中 之 重 是 打 赢 蓝 天 保 卫战。他还详细介绍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总体思路和打法。

会前,李干杰分别与日本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和韩国环境部长金恩京举行了中日、中韩双边会谈,李干杰部长与中川雅治大臣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日本环境省关于合作开展改善大气环境相关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备忘录》。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 1999 年,旨在落实三国首脑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三国轮流举行。今年是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二十周年。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6月23日~24日在中国苏州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日本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恩京分别率团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邓佳摄

左图:6 月 23 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江苏省苏州市会见了出席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的日本环境省大臣中川雅治,双方就加强和深化环境领域合作交换意见并签署了中日合作开展改善大气环境相关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备忘录。

右图:6 月 23 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江苏省苏州市会见了出席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的韩国环境部部长金恩京女士,双方就加强在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中韩环境合作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本报记者邓佳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

我国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本报评论员

李干杰会见日本环境省大臣 李干杰会见韩国环境部部长

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摘要摘要

6 月 24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 做 出 了 加 强 生 态 环 境 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号召。

《意见》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加强生态环 境 保 护 的 重 大 政 策 性 文件,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治污攻坚进入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时刻,这一

《意见》的出台,有着深刻的现 实 意 义 和 深 远 的 历 史影响。

《意见》全面体现和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广大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意见》阐述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突出了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要求严格、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强烈的约束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根本指南。

贯彻落实《意见》,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上来,在思想上看齐,在行动上对标,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不落伍,在行动上不掉队,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贯彻落实《意见》,要强化党的领导,扛起政治责任。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要按照《意见》要求,明确具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健全督察机制、夯实政治责任,强化考核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把责任落严、落定,把工作落细、落实。

贯彻落实《意见》,要紧扣目标原则,攻坚带动全局。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注重依法监管,推进全民共治。抓住本地区、本行业的突出问题全力攻坚,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能源资源全面节约,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实现优美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

春潮涌动万象新,战鼓激越号角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你追我赶的行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不懈奋斗。

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苏州举行

据新华社电 6 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意见明确,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明显降低 PM2.5 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

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水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 管 控 农 用 地 和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土 壤 环 境 风

险。具体措施集中在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领域。

意见确定了到 2020 年三大保卫战具体指标:全国 PM2.5 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 年下降 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体比例达到 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 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 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 2015 年减少 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

氮排放量减少 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