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网推出新服务 新闻会开口...

1
10 新加坡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早报网推出新服务 新闻会开口 听资讯学朗读皆可 陈紫筠 报道 [email protected] 联合早报网从今天起开设“新闻开 口”平台,让公众可以“听”到多达5000 篇刊载在《联合早报》上的新闻和文章, 用户还可以自己朗读,再由系统根据音调 和发音来评分,掌握资讯的同时,也提升 语文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 这个在线华文学习平台“新闻开口” (NewsTalk)由联合早报网和软件开发商 集思科技(GistXL)合作推出。它通过智 能语音阅读功能,将早报的内容转为语 音,让用户在读新闻之余,也能听新闻。 此外,把电脑鼠标放在文字上,还可以看 到它的汉语拼音。要是出现生词,系统 也会附上英文翻译,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华 文。 不仅如此,这套系统采用的互动语言 技术会在用户逐句朗读后,识别每个单字 的发音,让用户知道哪个字念得不准确。 最后,系统还会对整体流利度和发音打 分。用户如果需要用华语表达、演讲或致 辞,只要把文章或讲稿上传到系统上,便 能逐句听到系统进行朗读,或者由用户自 己朗读,练习发音。 “新闻开口”是一项付费服务,上载 到这个系统上的新闻和文章多达5000篇, 分成新加坡、中国、世界、商业、生活、 娱乐、体育及评论栏目。每篇报道也以阅 读难度、内容和关键词分类,查找起来更 加方便。 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博士说:“这 个新服务针对的是新加坡和海外具有一定 华文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提高华文华语水 平的用户,希望借助早报丰富的新闻和文 字资源以及网络平台,让他们能够轻松便 利地学好华语。” 周兆呈指出,让用户上载自己的文章 并练习朗读的功能具开创性,其他网络学 习平台上目前没有提供这类服务。 集思科技执行董事陈丹枫认为,无论 是文字的质量、内容的广度还是分析的深 度,《联合早报》都是全球最值得信赖的 华文报之一。这个新平台不但能提升用户 的语文能力,也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和 中文世界的了解。 从即日起至6月30日,公众可以99元 (不包括消费税)的优惠价订购一年的 “新闻开口”服务,原价为每年120元。 欲订购服务或了解更多详情,可浏览网站 http://newstalk.zaobao.sg。 世界记忆冠军吴天胜无师自通 “最强大脑”大学才开窍 杨萌 报道 [email protected]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 279……” 他说着自己的事迹,竟很自然地脱 口快速背出了多达30多位数的圆周率, 仿佛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眼前的这名30岁世界记忆冠军吴天 胜,能在20秒内轻易记住一副次序打乱 的扑克牌,更在近日风靡中国的《最强 大脑》节目中成功背出现场100多名观 众的名字和指纹。但脑力超强的他在中 学时,却只是个痛恨背课本和英文单词 的普通生。 目前在本地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 学位的他来自中国。当年就因为中考成 绩太差,他还要复读一年才考上高中。 之后高考成绩也不尽理想,还是因为大 学扩招人进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市 场营销。上了大学后,他还是成绩平 平,甚至有两科不及格得补考。 一篇《羊城晚报》的报道引述他高 中老师说:“他没有任何特长,典型的 农村孩子,比较沉默,上课老师都不愿 意点他回答问题,因为反应太慢。” 曾歧视记忆力好的人 吴天胜受访时坦言:“我以前有点 歧视记忆力好的人,觉得这些人就是死 背书,考完了马上就忘,没什么意思。 我也不是特别差,数理成绩还可以,喜 欢下象棋和玩智力游戏,只是比较调皮 和懒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因痛恨死记硬背而 在中国考场上一路跌跌撞撞的学生,今 天成为了将增强记忆产业化、受到社会 和学生推崇的“记忆大师”。 改变吴天胜命运的经历就发生在他 大学二年级时,一则有关“脑力开发” 的新闻促使他出于好奇上网自学有关技 巧。他在三四个月里就运用新学的技 巧,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记忆比赛并获 得冠军。之后他对提升记忆屡试不爽, 学业成绩也跃升到班里前几名,甚至获 得母校颁发表扬优秀生的“创新学子 奖”。 他2008年毕业后把自己掌握并进一 步发展出来的记忆法用来办学创业。目 前这个以上海为总部的复胜教育机构在 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为中小学生开 班,每年教的学生有几千人。 吴天胜的财富据报道超过千万人民 币,去年7月,他为了开拓视野,自费 来南大修读一年以中文授课的创业与创 新硕士课程。 记性好靠后天努力 从以前成绩一般到现在过目不忘, 吴天胜总结出,记性好不是天生的,谁 都可以掌握强化记忆的方法,但要成为 个中佼佼者,后天努力比天赋重要。 他说:“国际上有记忆比赛就一定 是有系统的培训方法,如果每个人专门 比天赋就没有意思了。就好像大胃王比 赛,不是说这些人天生就能吃,还是需 要大量训练。” 他的神奇记忆法说穿了就是把要记 的事物通过图像化和联想串起来,无论 是图画、数字、人名或脸孔,记住它们 的原理都大同小异,但仍需要很多灵活 变通和技巧,以及不断的训练。 他说:“几乎人人都能学会开车, 只是学成的快慢不同。但不是每个人都 能赛车,更不是每个人能成为冠军。”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最强大 脑》里,用一个多小时背下了100多名 观众的指纹和名字。虽说是靠辨认指 纹的纹路和特征,但因为人的指纹很相 近,难度很高,因此这也是他最有成就 感的比赛。 《最强大脑》席卷中国各地,在本 地也有不少观众追看。节目中选手各出 奇招展现记忆,包括辨认双胞胎、展示 心算能力,以及解魔术方块等。吴天胜 还在其中一期中国队对垒意大利队的节 目中,代表中国队在六秒内正确背下15 个叠成金字塔的杯子号码,无论是速度 和准确程度都轻松打败意大利选手。 在参加节目之前,吴天胜早已称霸 各类记忆比赛。2007年,还是大学生的 他,到伊朗巴林参加世界记忆锦标赛, 在一个多小时里记住了1800多个随机排 列的数字,问鼎世界记忆冠军宝座。 吴天胜所创办的复胜教育每个课程 约有70个课时,主要通过记忆力、注意 力、想象力和观察力来提升整体学习能 力。已有一家新加坡公司跟他合作,在 本地开班授课。 重视鼓励学生思考 增强记忆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和 想象力,因此吴天胜重视鼓励学生多思 考,并表扬那些具有创意思维的学生。 对于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会把这些 “脑力开发”课程视为取得好成绩的手 段,吴天胜希望复胜教育能为社会带来 更大价值。“从商业角度,公司必须 满足家长对成绩的需求;但从教育角 度,如果能引导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成长 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那更 好。” 两副扑克牌散落在地,普通人看似纷乱如麻,吴天胜却看得清晰有序,他能在20 秒内把一副次序打乱的扑克牌给记住。(萧紫薇摄) 如何增强记忆力 ●大脑喜欢色彩——可使用有色笔书写以增强记忆 ●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20到30分钟后就 应该休息10分钟 ●大脑需要水分——要多喝水和饮料,垃圾食品里 的化学物则会影响大脑运作 ●大脑喜欢问题——当自己提出问题时,大脑会自 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如果身体懒散,大脑就会 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所以在学习 时应该端坐,让大脑保持警觉 ●大脑需要氧气,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身体 ●大脑喜欢整洁和宽敞,可尽量在宽敞的地方学习 吴天胜脑力超强,但他在中学时却是个 痛恨背课本和英文单词的普通生。当年 因为中考成绩太差,还要复读一年才考 上高中。 精彩报道 刊于4月7日 你错过了吗? (陈紫筠报道)20名来自亚细 安国家的社工昨天起到我国接受三 天培训,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帮助暴 力事件中的受害妇孺。 这项交流计划由教育部前高级 政务部长简丽中博士和新加坡儿童 会会长许俊辉发起,两人是亚细安 维护妇幼权利委员会的新加坡代 表。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办类似跨国 社工培训项目。 简丽中博士负责保护妇女权益 的事务,许俊辉则负起保障儿童权 利的责任。 三天的培训课程由国家福利理 事会属下的培训机构社会服务学院 开办,学员能透过这个平台讨论造 成家庭暴力和虐待事件的原因、事 件对犯案者、受害者和证人的影 响,以及彼此学习处理事件的最佳 方案。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刘 燕玲昨天出席欢迎式后受访时说,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建立和谐的家 庭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希望各国 社工能够互相学习,确保亚细安妇 女得到安全保障,并让孩子们生活 在温馨的环境中。 刘燕玲透露,社会及家庭发展 部将在课程结束后向学员收集意 见,以了解如何改进课程内容,或 是否也让其他亚细安国家有机会主 办类似课程。 来自菲律宾的玻利瓦尔 (Emelita C Bolivar)有27年担任社 工的经验,目前是当地社会福利和 发展部的社工主任。她说:“越来 越多妇女清楚自己的权利,也愿意 站出来接受辅导服务。我希望通过 课程学习到各国为家暴受害者制定 的方案,以在回国后进一步帮助菲 律宾妇女和孩童。我也打算在日后 把所学与其他社工分享。” 20名来自亚细安国家的社工到我国接受三天培训,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帮助暴力事件当中的受害妇女和儿 童。(梁麒麟摄) 关注暴力事件受害妇孺 亚细安社工来我国参加培训 这个在线华文学习平台“新闻 开口”(NewsTalk)由联合 早报网和软件开发商集思科 技(GistXL)合作推出。它通 过智能语音阅读功能,将早报 的内容转为语音,让用户在读 新闻之余,也能听新闻。此外, 把电脑鼠标放在文字上,还可 以看到它的汉语拼音。要是出 现生词,系统也会附上英文翻 译,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华文。 ▲这套在线华文学习系统能够显示文字的汉语拼音,并让用户自 己朗读,再由系统根据流利度和发音来评分。(互联网) 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博士(左)和集思科技执行董事陈丹枫 向记者介绍“新闻开口”平台的多种功能,包括让用户“听” 新闻及文章,用户也可以进行朗读,由系统根据音调和发音来打 分。(梁麒麟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19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早报网推出新服务 新闻会开口 听资讯学朗读皆可newstalk.zaobao.sg/SampleRecorder/mediapdf/zaobao090413_pg10.pdf · 华文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提高华文华语水

10 新加坡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早报网推出新服务

新闻会开口 听资讯学朗读皆可

陈紫筠 报道[email protected]

  联合早报网从今天起开设“新闻开口”平台,让公众可以“听”到多达5000篇刊载在《联合早报》上的新闻和文章,用户还可以自己朗读,再由系统根据音调和发音来评分,掌握资讯的同时,也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  这个在线华文学习平台“新闻开口”(NewsTalk)由联合早报网和软件开发商集思科技(GistXL)合作推出。它通过智能语音阅读功能,将早报的内容转为语音,让用户在读新闻之余,也能听新闻。此外,把电脑鼠标放在文字上,还可以看到它的汉语拼音。要是出现生词,系统

也会附上英文翻译,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华文。  不仅如此,这套系统采用的互动语言技术会在用户逐句朗读后,识别每个单字的发音,让用户知道哪个字念得不准确。最后,系统还会对整体流利度和发音打分。用户如果需要用华语表达、演讲或致辞,只要把文章或讲稿上传到系统上,便能逐句听到系统进行朗读,或者由用户自

己朗读,练习发音。  “新闻开口”是一项付费服务,上载到这个系统上的新闻和文章多达5000篇,分成新加坡、中国、世界、商业、生活、娱乐、体育及评论栏目。每篇报道也以阅读难度、内容和关键词分类,查找起来更加方便。  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博士说:“这个新服务针对的是新加坡和海外具有一定

华文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提高华文华语水平的用户,希望借助早报丰富的新闻和文字资源以及网络平台,让他们能够轻松便利地学好华语。”  周兆呈指出,让用户上载自己的文章并练习朗读的功能具开创性,其他网络学习平台上目前没有提供这类服务。  集思科技执行董事陈丹枫认为,无论是文字的质量、内容的广度还是分析的深

度,《联合早报》都是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华文报之一。这个新平台不但能提升用户的语文能力,也能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文世界的了解。  从即日起至6月30日,公众可以99元(不包括消费税)的优惠价订购一年的“新闻开口”服务,原价为每年120元。欲订购服务或了解更多详情,可浏览网站http://newstalk.zaobao.sg。

世界记忆冠军吴天胜无师自通

“最强大脑”大学才开窍杨萌 报道[email protected]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他说着自己的事迹,竟很自然地脱口快速背出了多达30多位数的圆周率,仿佛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眼前的这名30岁世界记忆冠军吴天胜,能在20秒内轻易记住一副次序打乱的扑克牌,更在近日风靡中国的《最强大脑》节目中成功背出现场100多名观众的名字和指纹。但脑力超强的他在中学时,却只是个痛恨背课本和英文单词的普通生。  目前在本地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他来自中国。当年就因为中考成绩太差,他还要复读一年才考上高中。之后高考成绩也不尽理想,还是因为大学扩招人进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市场营销。上了大学后,他还是成绩平平,甚至有两科不及格得补考。  一篇《羊城晚报》的报道引述他高中老师说:“他没有任何特长,典型的农村孩子,比较沉默,上课老师都不愿意点他回答问题,因为反应太慢。”

曾歧视记忆力好的人  吴天胜受访时坦言:“我以前有点歧视记忆力好的人,觉得这些人就是死背书,考完了马上就忘,没什么意思。我也不是特别差,数理成绩还可以,喜欢下象棋和玩智力游戏,只是比较调皮和懒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因痛恨死记硬背而在中国考场上一路跌跌撞撞的学生,今天成为了将增强记忆产业化、受到社会和学生推崇的“记忆大师”。  改变吴天胜命运的经历就发生在他大学二年级时,一则有关“脑力开发”的新闻促使他出于好奇上网自学有关技巧。他在三四个月里就运用新学的技巧,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记忆比赛并获得冠军。之后他对提升记忆屡试不爽,

学业成绩也跃升到班里前几名,甚至获得母校颁发表扬优秀生的“创新学子奖”。  他2008年毕业后把自己掌握并进一步发展出来的记忆法用来办学创业。目前这个以上海为总部的复胜教育机构在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为中小学生开班,每年教的学生有几千人。  吴天胜的财富据报道超过千万人民币,去年7月,他为了开拓视野,自费来南大修读一年以中文授课的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

记性好靠后天努力  从以前成绩一般到现在过目不忘,吴天胜总结出,记性好不是天生的,谁都可以掌握强化记忆的方法,但要成为个中佼佼者,后天努力比天赋重要。  他说:“国际上有记忆比赛就一定是有系统的培训方法,如果每个人专门比天赋就没有意思了。就好像大胃王比赛,不是说这些人天生就能吃,还是需要大量训练。”  他的神奇记忆法说穿了就是把要记的事物通过图像化和联想串起来,无论

是图画、数字、人名或脸孔,记住它们的原理都大同小异,但仍需要很多灵活变通和技巧,以及不断的训练。  他说:“几乎人人都能学会开车,只是学成的快慢不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赛车,更不是每个人能成为冠军。”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最强大脑》里,用一个多小时背下了100多名观众的指纹和名字。虽说是靠辨认指纹的纹路和特征,但因为人的指纹很相近,难度很高,因此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比赛。  《最强大脑》席卷中国各地,在本地也有不少观众追看。节目中选手各出奇招展现记忆,包括辨认双胞胎、展示心算能力,以及解魔术方块等。吴天胜还在其中一期中国队对垒意大利队的节目中,代表中国队在六秒内正确背下15个叠成金字塔的杯子号码,无论是速度和准确程度都轻松打败意大利选手。  在参加节目之前,吴天胜早已称霸各类记忆比赛。2007年,还是大学生的他,到伊朗巴林参加世界记忆锦标赛,在一个多小时里记住了1800多个随机排列的数字,问鼎世界记忆冠军宝座。  吴天胜所创办的复胜教育每个课程约有70个课时,主要通过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观察力来提升整体学习能力。已有一家新加坡公司跟他合作,在本地开班授课。

重视鼓励学生思考  增强记忆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因此吴天胜重视鼓励学生多思考,并表扬那些具有创意思维的学生。  对于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会把这些“脑力开发”课程视为取得好成绩的手段,吴天胜希望复胜教育能为社会带来更大价值。“从商业角度,公司必须满足家长对成绩的需求;但从教育角度,如果能引导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成长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那更好。”

两副扑克牌散落在地,普通人看似纷乱如麻,吴天胜却看得清晰有序,他能在20秒内把一副次序打乱的扑克牌给记住。(萧紫薇摄)

如何增强记忆力●�大脑喜欢色彩——可使用有色笔书写以增强记忆力

●�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

●�大脑需要水分——要多喝水和饮料,垃圾食品里的化学物则会影响大脑运作

●�大脑喜欢问题——当自己提出问题时,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如果身体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所以在学习时应该端坐,让大脑保持警觉

●�大脑需要氧气,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身体

●�大脑喜欢整洁和宽敞,可尽量在宽敞的地方学习

吴天胜脑力超强,但他在中学时却是个痛恨背课本和英文单词的普通生。当年因为中考成绩太差,还要复读一年才考上高中。

精彩报道 刊于4月7日 你错过了吗?

  (陈紫筠报道)20名来自亚细安国家的社工昨天起到我国接受三天培训,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帮助暴力事件中的受害妇孺。  这项交流计划由教育部前高级政务部长简丽中博士和新加坡儿童会会长许俊辉发起,两人是亚细安维护妇幼权利委员会的新加坡代表。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办类似跨国社工培训项目。  简丽中博士负责保护妇女权益的事务,许俊辉则负起保障儿童权利的责任。  三天的培训课程由国家福利理

事会属下的培训机构社会服务学院开办,学员能透过这个平台讨论造成家庭暴力和虐待事件的原因、事件对犯案者、受害者和证人的影响,以及彼此学习处理事件的最佳方案。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刘燕玲昨天出席欢迎式后受访时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建立和谐的家庭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希望各国社工能够互相学习,确保亚细安妇女得到安全保障,并让孩子们生活在温馨的环境中。  刘燕玲透露,社会及家庭发展

部将在课程结束后向学员收集意见,以了解如何改进课程内容,或是否也让其他亚细安国家有机会主办类似课程。    来 自 菲 律 宾 的 玻 利 瓦 尔(Emelita C Bolivar)有27年担任社工的经验,目前是当地社会福利和发展部的社工主任。她说:“越来越多妇女清楚自己的权利,也愿意站出来接受辅导服务。我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到各国为家暴受害者制定的方案,以在回国后进一步帮助菲律宾妇女和孩童。我也打算在日后把所学与其他社工分享。”

20名来自亚细安国家的社工到我国接受三天培训,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帮助暴力事件当中的受害妇女和儿童。(梁麒麟摄)

关注暴力事件受害妇孺 亚细安社工来我国参加培训

这个在线华文学习平台“新闻开口”(NewsTalk)由联合早报网和 软件 开发 商集 思科技(GistXL)合作推出。它通过智能语音阅读功能,将早报的内容转为语音,让用户在读新闻之余,也能听新闻。此外,把电脑鼠标放在文字上,还可以看到它的汉语拼音。要是出现生词,系统也会附上英文翻译,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华文。

▲这套在线华文学习系统能够显示文字的汉语拼音,并让用户自己朗读,再由系统根据流利度和发音来评分。(互联网)

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博士(左)和集思科技执行董事陈丹枫向记者介绍“新闻开口”平台的多种功能,包括让用户“听”新闻及文章,用户也可以进行朗读,由系统根据音调和发音来打分。(梁麒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