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6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望周刊社 孙英兰 “中科院将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为改 革的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目前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或多 或少、直接间接地与科技资源配置、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这已成为大家公 认的严重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科技国家 队”的“主帅”,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两会期间接受《望》新闻周刊专 访时表示,中科院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 望周刊》2014 年第 10 2014 3 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瞭望周刊社 孙英兰

“中科院将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为改

革的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目前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或多

或少、直接间接地与科技资源配置、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这已成为大家公

认的严重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科技国家

队”的“主帅”,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两会期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

访时表示,中科院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

《瞭望周刊》2014年第 10期2014年 3月 10日

Page 2: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文字作品二等奖

107

个率先”的要求,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为改革的主线,进一步深化

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并将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

点抓手,“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

置上抓紧抓好。”

科技体制改革先行者

【瞭望】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战略定位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做“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如何理解中科院在科技

改革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白春礼】中科院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60多年来,中科院的每一次

改革探索,都促进了中科院自身的发展并推动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前行。 在改革开放之初,因科研经费短缺、科研条件亟需改善,中科院率先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 1985年开始的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破冰”之举。

随后,中科院大胆提出了“一院两制”的改革发展模式,鼓励一些有

应用开发能力的研究所走向市场,这是中科院改革的基础性举措,也为日

后全国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提供了参考样本。 上世纪 90年代初期,中科院又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人

事管理方式,开始实施“百人计划”人才引进战略,为中科院的长久发展

奠定了人才基础。 1998年,经中央批准,中科院启动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2011年,中科院开始启动实施“创新 2020”计划,着力解决关系国家

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瞭望】中科院在实施“创新 2020”过程中,提出了“一三五”规划

和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等一系列新举措,实际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

些显著成效? 【白春礼】“创新 2020”是中科院实现跨越发展、践行科技强国、创新

为民的新发展路线图。“一三五”规划(即“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

个重点培育方向”)则是实现这一路线图的有力抓手。它要求各研究所明

确自身定位,主要研究领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

Page 3: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十三届科星奖获奖作品选

108

工作或机构中要达到的地位;凝练出未来 5年有望做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创新贡献;部署体现研究特色、有望成为未来竞争优势和

重大突破的方向。 围绕规划的实施,2012年初中科院又率先进行了科技评价体系改革,

提出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旨在发挥科技评价价值导向、诊断、

衡量作用。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把科研人员从各种表格和频繁的考评中

解放出来,确保一线科研人员 4/5的时间用于科研。 中科院还组织了国内外高水平同行专家和用户专家,对研究所“一三五”

进展情况进行诊断评估,结合关键指标年度监测,对研究所“重大突破”

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研究所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经

过一系列改革,中科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大

创新成果,比如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并测

得其振荡几率;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铁基超导体高压研

究取得新进展;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了科学家长期寻找的新粒子;在国际

上首次实现了氢键实空间成像,开辟了对氢键研究的一种崭新实验途径;

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和 H5N1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机制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等等。

“四个率先”发出进军令

【瞭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科院

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中科院是如何理解和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的讲话精神的? 【白春礼】2013年 7月 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中科院成立 60多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中科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

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这

是总书记对新时期中国科技界发出的新的进军号令,更是对中科院的期待

信任和要求。 为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党组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

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并在广泛深入调研、研讨的基础上,对照“四个率先”

要求,深入查找差距和不足,广泛听取院内外特别是一线科研骨干的意见

和建议,研究制定并形成了“率先行动”计划总体框架。

Page 4: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文字作品二等奖

109

首先,在“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以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为主要抓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

科技前沿,按照“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战略

重点,前瞻布局,突出优势、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确定了一批重大突破方向,

力争在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端科技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如在

载人航天与探月、载人深潜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相关领域,继续突破一批

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水平集成创新和应用能力。 其次,在“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方面,以深化人才人事制度

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和深入推进科教融合等为主要抓手,立足科技创

新实践,努力造就数十位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师、百余位战略科学家和领

军人才、千余名拔尖科技人才、万余名活跃在科技前沿的骨干人才;为社

会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研究生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第三,在“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方面,以改革运行机制、

健全组织体系和强化问题导向、凝练重大选题等为主要抓手,建设社会信任、

国家倚重、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科技智库,不断创出新思想,服务国家

宏观决策,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第四,在“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方面,以卓越创新中心、现

代院所制度建设和国际化推进战略等为主要抓手,建成 30个左右卓越创新中心,使之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地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

鲜明的世界级研究中心,成为中科院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

构的重要标志。依托大科学装置,在北京怀柔、上海浦东、合肥科学岛等

地建设 5~ 7个国家级大型综合研究基地;1/3左右的研究所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率先行动”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 20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率先”

的目标;之后,将实施第二步计划,即再用 10年左右时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因此,“率先行动”计划是“创新 2020”的延伸和发展,是目标上的凝练和提升,内容上的丰富和拓展,政策措施上的深化和充实。

以改革释放潜力激发活力

【瞭望】去年中科院启动实施了机关科研管理改革。今年还将进一步拓

展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将对中科院的发展起到怎

样的作用?

Page 5: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十三届科星奖获奖作品选

110

【白春礼】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也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政府职能转

变和大部门制改革。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一直强调中科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国

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中科院正在有针对性地提

出并落实深化改革的举措。 去年 5月,中科院启动实施机关科研管理体系重大改革。主要目标是

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机关管理。 本次改革,着力理顺关系,强化协同,简政放权,提高效能,提高机

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 通过改革,打破了学科壁垒和研究所间的藩篱,进一步理顺了院所两

级管理体制,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建制化特点和集团军作战的创新优势,也为推进研

究所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改革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并得

到院内外普遍认同和支持。 在改革中,我们也发现,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仅仅以论文或获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主要

绩效标准的评价导向等等,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

研经费管理改革已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不解决这个问题,科技体制

改革的很多问题都难以解决。对此,中科院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并将

突出以下几方面政策导向: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将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努

力打造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的科研环境。 二是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2013年我院成立了财务资

产监管办公室,以先导专项等重点项目为切入点,系统性开展了科研经费

监督检查工作,强化查出问题的沟通反馈机制和整改落实,并进一步完善

制度和规范管理。 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十二五”以来,中科院围绕重大产出导

向的资源配置体系,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资源配置与科研绩

效紧密结合的预算配置方式。中科院卓越创新中心的资源配置,也根据中

心的绩效产出和所需条件,量身定制每个中心的配置模式。强化对先导专

项经费的绩效管理,2014年我们还将首批立项的 10个战略性先导专项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将绩效管理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

四是改变科研经费管理碎片化现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宏观调控和

Page 6: 中国科学院改革再布局 - cas.cn · 尝试着在系统内进行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分配制 度等改革也相继铺开。这成为1985

文字作品二等奖

111

统筹规划,通过凝练研究所发展目标,减少同质化发展和竞争,确保将有

限的财力集中用于重点领域。加大对研究所统筹调控经费的支持力度,给

予研究所充分自主科技布局权;对功能相近的内部专项进行整合,集聚资

源克服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 国家财政近些年不断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

理制度,为中科院科研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将高度重视科

技经费管理工作,始终致力于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扎实推进科技事

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