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6
26 2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Oct-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2627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人間佛國

2627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建築

空間

Page 2: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2829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當你來到

佛陀紀念館

﹁哇,佛陀紀念館好大啊!﹂幾乎每一個有緣來到這

裡的人,都這麼讚歎著。因為映入眼簾的宏偉建築,大大

超出了許多人對﹁舍利寶塔﹂的想像。

星雲大師因佛牙舍利的殊勝因緣,而蓋紀念館供奉,

就如佛教史上許多令人嚮往的寶塔,是佛教徒禮敬佛陀舍

利、默思佛法的朝聖之地。然而,歷史上的佛塔,木造

的,石砌的,歷經風霜雪雨,時間久了,已漸漸頹圮,即

使重修,也成了遠觀懷古之塔。

那麼,在二十一世紀誕生的佛塔,除了讓大家都能登

塔瞻仰,親身禮拜佛陀的真身舍利;此外,如何讓社會大

眾與佛陀紀念館﹁發生關聯﹂,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個關

聯中滿心歡喜,而從這裡帶一些啟發、一些感動回家,這

個重點,多年來,星雲大師一直在思考。

當然,各式各樣的意見、想法,也不斷地提出與討

論。佛陀已經無比偉大了,之所以需要建館供奉,星雲大

師的觀點非常明確。

星雲大師說

早年我寫過︽釋迦牟尼佛傳︾,當佛陀到了八十

歲,有一天宣布了自己涅槃的日期,弟子們都感到就

要失去依靠。

阿難流著眼淚,問佛陀涅槃後大家該怎麼做?佛

陀沉思後囑咐說:﹁當我圓寂荼毘以後,你們收拾舍

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讓過路的人知道思慕、信

仰。﹂實

際上,佛陀並不需要人們禮拜供養,但眾生需

要藉此來啟發善念、淨化心靈。透過禮拜佛塔,與佛

陀的法身接觸,將思慕之情昇華為學習佛德,實踐於

日常生活。

佛陀並不需要寶塔,而是眾生需要,我憑著這句

話而建寶塔。

Page 3: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3031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西元前五四三年,那一天…

佛陀紀念館中央建築的這座寶塔,是印度式佛塔,黃砂岩的

外觀有一種蒼古的氣息,但內部的科技運作卻現代感十足。星雲

大師就是要這樣說故事,透過建築,來說佛陀永恆的故事。

西元前五四三年,佛陀在拘尸那羅涅槃,各部族的國王聽到

消息紛紛趕來,希望在佛陀荼毘後分

得舍利,請回國內起塔供養。但是,

拘尸那羅的末羅族人認為,佛陀既然

是在這裡涅槃,沒理由把舍利分給大

家。這個立場,立刻引發各國不服,

派兵準備奪取舍利。

眼看戰事一觸即發,有一位婆羅

門說話了,他提醒各國國王:「佛陀

長久以來積善修忍,各位也都經常聽

佛說法,如今怎麼能在佛陀入滅後,

為了爭奪舍利而大動干戈?」他提議

用和平的方式平分舍利,大家同意

了。於是,佛陀舍利分成八份,八國

如願以償,各自迎回起塔供養。

到了西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

朝阿育王統一全印,為了弘揚佛法,

他下令取出舍利,盛入八萬四千個寶

函,分發全國各地,廣建八萬四千佛

塔。佛塔興建從此隨著佛教的流傳,

開始風行起來。

二千多年後在台灣,供奉著佛牙

舍利的佛陀紀念館,名之為「本館」

而不是「主館」,星雲大師解釋,

「本」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本,在佛

陀紀念館包括四聖諦塔及八塔的整體

格局上,沒有主副之分,只有左右對

稱,前後相輝映。

經過百餘張設計圖淬煉,兼具中國與印度風貌的佛陀紀念館設計圖誕生了

Page 4: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3233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本館」與兩座「四聖諦塔」。「本」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的本,佛陀紀念館整體格局,沒有主副之分,只有左右對稱

Page 5: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3435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當你禮拜

佛牙舍利

佛教徒心裡總有一種渴慕,如果能生在佛陀時代,親

聆佛陀的教法,該是多麼幸福的事。

佛陀涅槃兩千六百年了,地球上的很多地方,已經接

觸不到佛法。台灣是幸運的,佛法的興盛,讓許多人有緣

拜佛、信佛、學佛,身心多了一分安定,生命開發出更深

刻的覺性。

一九九八年,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心靈運動。數十萬

佛教信眾以恭敬隆重的儀式,迎請佛牙舍利;而佛光山在

籌建佛陀紀念館的過程中,也容納了來自各方的聲音。

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

當人們藉由禮拜佛牙,將自己的心,化為佛心,

以慈悲來關愛社會大眾;將自己的手,化為佛手,奉

行善事,熱心公益,不做壞事;將自己的眼,化為佛

眼,對他人沒有歧視差別;將自己的口,化為佛口,

常說讚歎的語言,沒有惡言毀謗中傷。那麼,佛牙舍

利的功德,就真實體現為人生的悲智圓融。

Page 6: 空間建築 - 天下文化星雲大師認為,透徹討論是堅定信心的必要過程。 星雲大師說 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並非要烘托 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將佛陀的慈悲

人間佛國

3637

卡車司機的發願

在佛陀紀念館興建期間,佛牙舍利就供奉在佛光山如來殿四

樓的佛牙舍利殿,在這裡,結了許多善緣。

山上的知客法師,分享一件發

生不久的事。

有一天,來了一位大卡車司機

阿標,他一見法師就說:「那張佛

祖平安卡還有沒有?」

突如其來的問話,法師一時不

知所指,回問他:「請問是什麼

事?」原

來,在此一個月前,他和一

群司機來這裡禮拜佛牙舍利,離去

前,法師送給他們一人一張佛牙

舍利的照片。他拿回家後,告訴太太:「這是佛牙舍利的照片,

佛光山的法師送給我的,說可保行車平安。」太太於是恭恭敬敬

地,把照片黏貼在他駕駛座前的擋風玻璃上。

幾天後,這位司機開車上高速公路,被一輛十輪大卡車從後

面追撞,猛力的衝擊,導致他的車撞上前面車輛。當時他嚇呆

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感覺似乎有人抓起他的後領,把他丟到

右邊路肩。

當救護人員找到他,問他身體狀況時,驚魂未定的他看看全

身、手腳動動,回說:「只有手臂被芒草割傷。」便起身走回高

速公路,發現車子駕駛座上方的車頂凹陷,擋風玻璃上的佛牙舍

利照片也已經破碎。

救護人員見狀,直呼「不可思議。」並指著照片問:「這是

什麼?」他說:「這是佛光山的佛牙舍利。」在場的人都不禁動

容,自然地合掌禮拜。其中有人提醒他:「佛光山的佛祖真靈

感,你的命是佛祖救的,你要去佛光山還願,感謝佛祖的救命之

恩。」他

這次上山就是為還願而來,同時也想向法師多要幾張佛牙

當你禮拜佛牙舍利

本館頂端的摩尼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