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83
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運用SCP模型分析台灣TFT-LCD產業 Using SCP Model to Analyze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研 究 生:洪仁財 指導教授:林亭汝 博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a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碩 士 論 文

    運用SCP模型分析台灣TFT-LCD產業

    Using SCP Model to Analyze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研 究 生:洪仁財

    指導教授:林亭汝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 運用SCP模型分析台灣TFT-LCD產業

    Using SCP Model to Analyze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研 究 生:洪仁財 Student:Ren-Tsai Hung

    指導教授:林亭汝 博士 Advisor:Dr. Grace Lin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June 2008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 運用SCP模型分析台灣TFT-LCD產業

    研究生:洪仁財 指導教授:林亭汝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摘 要

    本研究以台灣大尺寸 TFT-LCD 面板廠商為研究對象,探討目前台灣大尺寸

    TFT-LCD 面板廠商現階段產業生命週期為何?並且由產業生命週期中所呈現的產業特

    徵轉化成變數,運用 SCP 的模型,探討該變數對於台灣大尺寸 TFT-LCD 廠商經營績效

    之影響。

    現階段台灣大尺寸 TFT-LCD 面板製造廠商一共有五家,由於家數不多所以研究樣

    本將所有廠商全數納入,研究期間為 2000 年 Q2 ~2008 年 Q1。因廠商數量不多,所以

    計算期間以季為單位,採用 Eviews 軟體,並以 Panel Data 的資料型態進行迴歸分析,

    操作變數:市場結構部分,有兩個變數,市場佔有率與資本密集度,廠商行為方面,有

    五個變數,包含研發密集度、設備廠房投資、銷貨成長率、水平整合、垂直整合與負債

    比率等。

    實證結果發現,銷貨成長率與設備廠房投資對於經營績效有顯著正相關,資本密集

    度、研發密集度、垂直整合與負債比率對於經營績效呈現顯著負相關,其引申的管理意

    涵為持續擴充產能、增加銷貨成長率雖然可以提昇經營績效,但是並非唯一選擇,提高

    固定資產使用效率、降低負債比率也可以提昇經營績效。

    關鍵字:薄膜液晶顯示器、市場結構-廠商行為-經營績效、產業生命週期、縱橫資料

    i

  • Using SCP Model to Analyze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Student:Ren-Tsai Hung Advisor:Dr. Grace Li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factory owners of large size TFT-LCD panel maker as empirical objects.

    The them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at the life cycle of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at

    present is. This study transforms th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 into the factors that life cycle of

    industry shows. And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factors and

    TFT-LCD firms’ operating performance by S-C-P model.

    There are five firms to make large size TFT-LCD panel in Taiwan. This study picks all

    the makers as empirical sample because the numbers of the maker are less. The period of

    study is from 2000Q2 to 2008Q1. The data-calculating period is by quarter because of few

    samples. This study uses Eviews as analytic software and adopts panel data to conduc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market structure are market share and asset

    intensit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firms’ behavior include R&D intensity, investment,

    growth rate of sales, horizontal integration ,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debt rate.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sales growth rate and investment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asset intensity, R&D intensity,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debt rate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result provide us a managerial implication as follows: although expanding the product

    ii

  • capacity and increasing the sales growth rate sustained can increas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it is not the only one choice. It is also a good strategy to increas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b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using fixed capital or decreasing the debt rate .

    Keywords:TFT-LCD 、S-C-P、Industry Life Cycle、Panel Data

    iii

  • 誌 謝 睽違 13 年我又再度回到母校,完成碩士學位,沒有 13 年前的茫茫然,現在的我,

    對於所知所學有著更清楚的輪廓,在此我要感謝交大,開創這一個學習環境,讓我在工

    作中還可以學習、成長,謝謝所有師長。 求學期間特別感謝林亭汝老師的用心指導,給予學生在論文寫作上明確方向,使本

    論文可以順利完成,另外也要感謝徐作聖老師,在產業分析與企業策略的用心教導,給

    予學生分析產業的深入觀念,還要感謝的是 永祺學長,在 panel data 及 Eviews 軟體操作所給予的協助,最後要謝謝 95 同期的所有同學,和你們一起上課感覺真好。

    謹以本論文獻給我最最敬愛的母親,謝謝母親教養之恩。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太

    太 銘純,謝謝妳的一路支持與對家庭的照顧,讓我在求學期間能心無旁鶩,完成學業,人生路上有妳陪伴,真好。

    洪仁財 謹誌於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iv

  • 目 錄

    中文提要 i

    英文提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產品生命週期……………….……………………………..… 42.2 產業生命週期………………………...…..........…………….. 72.3 產業經濟學理論 SCP 模式分析………………………….… 12

    第三章 產業現況……………………….…………………………… 26

    3.1 TFT-LCD 產業結構……………….….…………………… 263.2 全球大尺寸 TFT-LCD 面板產業市況…….……………… 353.3 我國 TFT-LCD 產業發展現況……………….………….… 373.4 產業特性…………………………………….……………… 413.5 TFT-LCD 產業生命週期………………………...………… 4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5

    4.1 研究架構…………………………………….……………… 45

    v

  • 4.2 研究對象、期間與資料來源……………….……………… 454.3 實證模型的建立…………………………….……………… 464.4 變數說明…………………………………….……………… 484.5 資料特性與分析方法……………………….……………… 51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55

    5.1 固定效果模型與隨機效果模型選擇之驗證結果……….… 555.2 台灣 TFT-LCD 面板製造業之實證結果與分析………… 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0

    6.1 研究結論…………………………………………………… 606.2 研究建議…………………………………………………… 63

    參考文獻…………………………………………………………….. 68

    vi

  • 圖 目 錄

    圖 1 研究流程…………………………………………………….. 3

    圖 2 產品生命週期……………………………………………….. 5

    圖 3 產品生命週期曲線圖……………………………………….. 6

    圖 4 產業生命週期……………………………………………….. 7

    圖 5 產業經濟理論的 SCP 分析架構…………………………….. 14

    圖 6 不同廠商所處市場之競爭關係…………………………….. 16

    圖 7 LCD 顯示原理示意圖……………….……………………… 26

    圖 8 TFT-LCD 面板製作流程圖…………………………............. 27

    圖 9 TFT-LCD 面板製作製程細部流程圖………………………. 27

    圖 10 17” monitor 成本結構圖…………………………………… 31

    圖 11 2005-2009年全球TFT-LCD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需求

    面積之趨勢…………………………………………………. 35

    圖 12 我國大尺寸面板產值及全球市佔率………………………. 36

    圖 13 我國大尺寸 TFT-LCD 面板業產量之全球市佔率………… 38

    圖 14 Crystal cycle ( 1995~2007E )……………………………….. 43

    圖 15 研究架構……………………………………………………. 45

    圖 16 大尺寸 TFT-LCD 供需比率……………………………… 57

    圖 17 台灣地區 2004~2006 年大尺寸 TFT-LCD 銷貨成長率與… 57

    vii

  • 供需比……………………………………………………….

    圖 18 2005Q3~2008Q1 AUO 與 Innolux 經營績效與市佔率…... 64

    圖 19 2005Q3~2008Q1 AUO 與 HannStar 經營績效與市佔率…. 64

    圖 20 2005Q3~2008Q1 AUO 與 Innolux 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65

    圖 21 瀚宇彩晶 2004Q1~2007Q4 經營績效、負債比與市佔率… 66

    viii

  • 表 目 錄

    表 1 產業生命週期對產業特徵之預測……………………………… 8

    表 2 產業生命週期如何預測策略、競爭及績效表現……………… 9

    表 3 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之主要特色……………………………… 11

    表 4 產業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特徵……………………………............ 12

    表 5 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性比較………………………………… 16

    表 6 Shepherd市場集中度與市場結構的描述….…………….……… 18

    表 7 HHI指數與集中度意涵….…………….………………………… 19

    表 8 SCP 模型國外相關實證研究…………….…………….……….. 23

    表 9 SCP 模型國內相關實證研究…………………………................ 24

    表 10 2005~2007年全球顯示器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市場出

    貨量概況……………………………………………………….28

    表 11 TFT-LCD 面板產品市場區隔…………………………………. 29

    表 12 TFT-LCD 各世代基板切割面板片數…………………………. 30

    表 13 2007 年液晶面板原物料暨關鍵零組件產值及年成長率…….. 32

    表 14 全球面板出貨量排名 ( 以出貨面積計算 )………………….. 36

    表 15 2007年全球中小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市場之出貨量概

    況…………………………………………………….................37

    表 16 台灣 TFT-LCD 廠商生產線規劃…………………………… 39

    ix

  • x

    表 17 台灣 TFT-LCD 廠商相關資料表…………………………… 40

    表 18 我國 TFT-LCD 上下游供應鏈之廠商結構……………….. 41

    表 19 TFT-LCD 各世代生產線設備投資比較………………………. 42

    表 20 台灣 TFT-LCD 廠商垂直整合佈局生產…………………… 42

    表 21 台灣 TFT-LCD 面板產業之產業特徵………………………… 44

    表 22 代理變數說明…………………………………………………… 47

    表 23 Hausman Test 檢證結果……………………………..………... 55

    表 24 台灣大尺寸 TFT-LCD 面板製造業實證結果……………….. 56

    表 25 台灣大尺寸 TFT-LCD 面板產業現況特徵與所屬產業週期階

    段……………………………………………………………….60

    表 26 實證結果分析表……………………………………………….. 62

  •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液晶顯示器產業與半導體產業被我國政府列為 “ 兩兆雙星 “ 產業,自 1997

    年開始由中華映管公司向日本三菱公司技轉引進大尺寸面板製造技術以來,歷經

    十年期間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快速,根據美國市調單位 DisplaySearch 統計資料顯示,2007 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總產值達新台幣 1.69 兆元,其中整體面板產值達新台幣 1.21 兆元,超越韓國,躍居世界第 1。

    液晶面板是整個液晶顯示器相當關鍵的零組件,隨著多家廠商的投入,成本

    快速下滑,應用面也不斷擴大,早期應用於手機、NB、Desk monitor、至今擴大至 LCD TV、數位相框等新應用出現,面板產業的產值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台灣在此時躬逢其盛,為了追求快速成長擴大市佔率,各家廠商無不加快擴廠速度,

    此舉也導致的供需失衡造成面板價格崩盤,形成虧損之局面。 擴大經濟規模,取得成本優勢一向是每一家廠商經營的基本策略,但是在一陣瘋狂的豪賭,世紀大投資之後,造成產業供需失衡,為了爭取訂單,面板廠不

    得不殺價競爭,此舉引發嚴重虧損,我們不得不思考,一昧追求快速成長的策略

    是否正確?歷經嚴重虧損之後台灣各家面板廠不得不進行減產及降低資本支

    出,在新的需求增加,供給面有效控制策略奏效,根據 Display search 的調查2007 年 3 月以來,面板價格連續調漲,不論是一線廠或二線廠皆雨露鈞沾,本論文即在此背景下探討台灣面板廠商的經營策略,期望藉由 SCP 模型分析歸納出,影響台灣面板產業經營績效之因素。

    本研究係利用產業經濟學理論的產業結構─廠商行為─經營績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模式,選擇台灣 TFT-LCD 面板產業為研究對象,分析台灣面板產業特性、架構及廠商經營概況,在市場結構( S )方面,以市場集中度、進入障礙作為市場結構之影響變數,在廠商行為( C )方面,以研發密集度、廠房設備投資、銷貨成長率、 水平整合程度、垂直整合程度與負債比率等作為探討廠商行為( C )方面之代理變數,了解以上變數對於 TFT-LCD 面板製造商的經營績效之影響。進而歸納整理出影響廠商績效的關鍵因素,以提供

    產業內廠商做為經營決策之參考。

    1

  • 1.2 研究目的

    本論文之研究有三個目的:

    1. 藉由產業生命週期理論,經 TFT-LCD 產業之次級資料分析,探討並確認台灣 TFT-LCD 產業目前之產業生命週期階段。

    2. 以產業生命週期所述之產業特性,轉換成可實證之變數,帶入 SCP 模式分析影響 TFT-LCD 廠商經營績效之因素為何。

    3. 根據上述結果綜合歸納出台灣 TFT-LCD 產業的策略管理意涵,提供產業內廠商做為經營決策之參考與潛在廠商進入產業的評估。

    1.3 研究流程

    本文之研究流程主要先選定欲研究之產業,第一章提出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

    動機,說明研究目的,並建立研究流程。第二章針對本研究相關之文獻 ( 包含產業生命週期、產品生命週期及產業經濟學相關論述 )進行資料收集與探討,以建立理論基礎與觀念架構。第三章則針對台灣 TFT-LCD 面板產業現況,包含產業結構、產品應用、廠商發展現況等進行概況分析。第四章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

    方法,建立研究架構,樣本資料對象說明、資料特性與計量方法。第五章將進行

    實證結果分析。第六章則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2

  • 研究動機與目的

    選擇研究產業

    文獻探討

    市場結構、廠商行為、廠

    商績效變數

    產業分析工具 產業概況

    研究方法 實證結果分析

    建立研究架構 樣本資料收集 資料分析方法

    結論與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希望透過文獻探討建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由於本研究將針對台灣

    TFT-LCD 面板產業進行相關之產業分析,期望藉由文獻探討及次級資料收集整理出台灣TFT-LCD 面板產業的產業特徵,歸納出目前台灣TFT-LCD 面板產業所處的產業週期階段為何,並以產業經濟理論的SCP模式分析,探求決定企業經營績效的主因。

    為了了解產業生命週期的概念,我們必需先從產品生命週期談起,產品生命

    週期可以加以擴大運用而成為產業生命週期,所以第一節將探討產品生命週期,

    第二節則是探討產業生命週期,了解產業發展演變過程所產生的特徵,第三節則

    是介紹產業經濟學的重要概念:產業間或產業內的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

    效間的互動關係,期望藉由此架構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經營之策略方向。

    2.1 產品生命週期

    每一種產品皆有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壽命,不同產品有其不同之生命週期,以

    銷售觀點來看產品生命週期,是指某項產品,從最初市場出現到退出市場這段時

    間內,銷售量變化與時間的關係,描述各個階段的產品屬性與市場特性的一種觀

    念( Levitt T., 1965 )。 Levitt. T. 最早將產品生命週期的觀念推廣成管理工具,他在 1965 年時將

    產品生命週期分成四階段,即導入期( Development Stage )、成長期( Growth Stage) 、成熟期( Maturity Stage)及衰退期( Decline Stage )。因為該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產品與市場的動態關係,所以成為後來行銷人員用來作為規劃、預測產品

    的管理工具。以下為產品生命週期四階段之介紹( 如圖 2 ) (1) 導入期( Development Stage ):指產品剛推出市場,銷售成長緩慢的時期。 (2) 成長期( Growth Stage):指產品被市場接受度提昇,銷售成長快速的時期。 (3) 成熟期( Maturity Stage):指產品銷售成長和緩且穩定的時期。 (4) 衰退期( Decline Stage ):指產品銷售下降呈現衰退的時期。

    4

  • 圖 2 產品生命週期 資料來源:Levitt.(1965)

    由於每一種產品的生命週期並不相同,例如有些資訊產品其產品生命週期可

    能不到 5 年 ( 例如 VCD player ),而大同電鍋卻可銷售 30 年而不衰,所以每一種產品的曲線並不全然為 S curve。Rink , D.R. and Swan 在 1979 年將有關產品生命週期文獻整理出 12 種型態:

    5

  • 圖 3 產品生命週期曲線圖 資料來源:Rink , D.R. and Swan ( 1979 )

    預測產業演化的可能途徑,就是產品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 Life Cycle;

    PLC)(Porter,1980)。Porter (1980) 將產品生命週期分為引進期( Emergence ) 、成長期( Growth) 、成熟期( Maturity )及衰退期( Decline)四階段,呈現出 S 型型態,如圖 4。其基本假設為產品均會歷經引進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而造成產品成長或衰退的因素,即是來自於外在環境的變化,無法經由個

    別企業加以改變。在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中,產品均會呈現出不同的特性,因此

    個別企業最好的選擇便是調整策略以適應環境的改變。

    6

  • 圖 4 產業生命週期圖

    資料來源:Michael E,Porter(1980)

    (1) 引進期( Emergence ):是指產業才剛起步,產業中並沒有遊戲規則,其產業的形成來自技術創新、新的消費需求、成本的改變或新產品、新服務的提昇

    至產生可行之商機,此階段充滿不確定性,風險與機會都很高。

    (2) 成長期( Growth ):當產業的產品開始產生需求時,產業便會步入成長階段,此時產業即由引進期進入成長期(Tushman & Moore ,1982 )。在此階段,企業開始產生高利潤,競爭程度開始增加,競爭手段以技術為主,產品開始進入

    標準化生產。

    (3) 成熟期:到此階段需求不斷擴大,產品十分普及,再加上新企業的加入,使得在此階段的競爭變得激烈。廠商將運用降低成本及提昇服務作為競爭手

    段。(Tushman & Moore ,1982 )

    (5) 衰退期:大部分的產業會進入衰退階段,使得成長率開始呈現負的成長,這些因素包括了國際競爭與法規的規定,新技術的產生、社會的改變等等。

    2.2 產業生命週期

    Abell ( 1933) 認為產品生命週期中所提及的 “產品” 是一種概念,並不單指一種產品,可以擴大解釋為產品類別 ( Product categories )或產品形式 ( Product form ),若定義為單一產品,不但會受到產品類別內各製造商相互競爭的影響,也會受到整體產品類別趨勢力量的影響,因此以整個產業來觀察生命週期較為有

    用。

    產品生命週期可以加以擴大運用而成為產業生命週期,其概念與產品生命

    週期相似,根據Hill & Jones(1998) 的界定,產業生命週期包括導入期、成長期、震盪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階段,此象徵整個產業演化之過程。

    7

  • (1) 導入期:是指產業才剛起步,因此大眾對此產業尚感到陌生並且企業尚未能

    獲得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因而採取較高的定價,所以在此階段的產業其成

    長是較緩慢。導入期的進入障礙傾向於是否能取得技術訣竅而非成本經濟效

    益或品牌忠誠,導入期產業的競爭手段並不在於價格,而在於教育顧客、打

    開配銷通路及追求產品設計的完美。

    (2) 成長期:當產業的產品開始產生需求時,產業便會步入成長階段,隨著新顧客進入市場,第一次需求會迅速擴張。

    (3) 震盪期:由於需求不斷擴大,再加上新企業的加入,使得在此階段的競爭變得激烈。並且由於企業已習慣於成長階段的快速成長,因而會繼續以過去的

    成長速度比較來增加產能,但此階段的需求成長已不如成長階段,因而會產

    生過剩的產能。所以企業會紛紛採用降價策略,來解決產業消退與防止新企

    業加入的問題。

    (4) 成熟期:產業經過震盪階段後,便會邁入成熟階段。在此階段中,市場已完全飽和,需求僅限於替換(replacement)需求。成長階段中其成長率是很低的,甚至於沒有成長。並且此時的進入障礙會提高,但其潛在競爭者的威脅會降

    低。

    (5) 衰退期:最終,大部的產業會進入衰退階段,由於許多因素會使得成長率開始呈現負的成長,這些因素包括了技術的替代、人口統計的變化、社會的改

    變、國際化的競爭等等。在此階段中,其競爭程度仍然會增加,並且有嚴重

    的產能過剩問題,因此企業便會採取削價競爭而引發價格戰。

    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產業生命週期型態,因此每個產業在每一個生命週

    期階段便會顯現出不同之產業特性,主要的產業特徵如表 1 所示

    表1 產業生命週期對產業特徵之預測

    生命週期階段 主要產業特徵 導入期

    ¨ 產品訂價較高 ¨ 尚未發展良好的經銷通路 ¨ 進入障礙主要來源為關鍵性因素之取得 ¨ 競爭手段為教育消費者

    成長期

    ¨ 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使價格下降 ¨ 經銷通路快速發展 ¨ 潛在者的威脅度最高 ¨ 競爭程度低 ¨ 需求快速成長使企業增加營收

    8

  • 生命週期階段 主要產業特徵 震盪期

    ¨ 競爭程度激烈 ¨ 產生過多的產能 ¨ 採用低價策略

    成熟期

    ¨ 低市場成長率 ¨ 進入障礙提高 ¨ 潛在競爭威脅降低 ¨ 產業及中度較高

    衰退期

    ¨ 呈現負成長 ¨ 競爭程度繼續增加 ¨ 產能過剩進而產生削價競爭

    資料來源︰Hill , C.W. and G.R. Jones (1998) porter (1980 )認為每一個產業特性並不相同,所以在各階段為期長短也不

    同,有些產業的成長並不全然是 S 型,不同產業在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其競爭本質也不相同,為此 porter (1980 )長期對於產業的分析與觀察歸納一些簡要而常見的預測,說明產業如何在生命週期的歷程中改變,以及如何影響策略制定。(表2 )。

    表 2 產業生命週期如何預測策略、競爭及績效表現

    引進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購買者及

    購買者行

    ♦ 高所得購買者

    ♦ 購買者慣性 ♦ 購買者需被

    說服去試用

    產品

    ♦ 購買團體擴大

    ♦ 購買者會接受不同的品

    ♦ 市場大增 ♦ 市場飽和 ♦ 重覆購買 ♦ 選購某些品

    ♦ 購買者對產品非常精通

    產品及產

    品變化

    ♦ 品質差或不穩定

    ♦ 產品設計及發展為主要

    的關鍵 ♦ 很多不同產

    品類別尚未

    標準 ♦ 不斷改變設

    ♦ 產品有技術及功用的差

    異 ♦ 複雜產品以

    可靠性為主

    要關鍵 ♦ 競爭產品逐

    漸改進 ♦ 品質佳

    ♦ 品質極佳 ♦ 產品差異化

    低 ♦ 產品標準化 ♦ 產品改變的

    速度緩慢 ♦ 每年形式上

    有細部的改

    ♦ 幾乎無產品差異化

    ♦ 產品品質有瑕疵

    9

  • 引進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 基本的產品

    設計

    生產與設

    ♦ 產能過剩 ♦ 製程週期短 ♦ 高生產成本 ♦ 專業化通路

    ♦ 產能不足 ♦ 進入大量生

    產 ♦ 爭奪配銷通

    路 ♦ 大眾通路

    ♦ 部份產能過剩

    ♦ 最適產能 ♦ 生產程序穩

    定性提高 ♦ 工人技術要

    求較低 ♦ 生產穩定 ♦ 縮短配銷通

    路,提高毛利 ♦ 較寬的產品

    線 ,造成高實體配銷成本

    ♦ 大眾通路

    ♦ 產能嚴重過剩

    ♦ 大量生產 ♦ 專業化通路

    研究發展

    及對外貿

    ♦ 生產技術變動

    ♦ 部分出口 ♦ 極少進口

    ♦ 出口減少 ♦ 進口大增

    ♦ 沒有出口 ♦ 大量進口 ♦ 成本控制

    整體策略

    ♦ 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最佳

    時機 ♦ 研發及工業

    設計為關鍵

    功能

    ♦ 適宜改變價格或品質形

    象 ♦ 行銷為關鍵

    功能

    ♦ 不適宜擴大市場佔有率

    ♦ 低佔有率之廠商尤其不

    適 ♦ 競爭成本為

    關鍵 ♦ 有效行銷為

    關鍵

    ♦ 成本控制為關鍵

    競爭 ♦ 少數廠商

    ♦ 進入競爭者很多

    ♦ 合供及受傷廠商很多

    ♦ 價格競爭 ♦ 優勝劣敗 ♦ 私人品牌增

    ♦ 退出 ♦ 競爭者減少

    風險 ♦ 風險高 ♦ 成長足以抵

    償風險 ♦ 週期性風險 ♦

    資料來源:Michael E,Porter(1980)

    10

  • Robert M. Grant ( 2002 ) 認為產業生命週期包含四階段:導入期

    ( introduction )、成長期( growth )、成熟期 ( maturity )與衰退期 ( decline )。 (1) 導入期( Introduction ):在此階段因為產業中的產品尚不知名,使用客戶不

    多,所以銷售金額小,生產規模小,因此生產成本及售價昂貴,且品質較有

    瑕疵。此階段的客戶通常是經濟能力較佳,願意嘗試新事物,風險承受能力

    較高者。

    (2) 成長期( Growth ):市場滲透率加快,銷售量提昇,使用客戶普及至一般大眾,技術標準化。

    (3) 成熟期:在此階段中,新需求減少,市場已完全飽和,需求僅限於替換(replacement)需求。

    (4) 衰退期:新技術的產生帶來更優良的產品,將導致原來技術產品的衰退。 下表為 Robert M.Grant ( 2002) 對於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主要特色之認知:

    表 3 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之主要特色

    導入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需求 高所得、前衛者 市場滲透能力加速大眾市場,替換 /

    重複購買,客戶資

    訊充分對價格敏感

    減少

    技術 產品創新、技術競

    爭快速

    主流產品設計標準

    化,製程創新 技術改良

    少有創新產品或流

    產品 品質不穩定,技術

    繁多,設計變更頻

    品質逐漸穩定,主

    流設計出現

    朝向產品標準化,

    品質、品牌出現差

    異化

    產品為標準化製

    品,已無差異性

    製造與配銷 高技術人力

    生產週期短

    產能不足

    大量生產

    產能過剩

    機械化生產

    生產週期長

    產能持續過剩

    貿易 生產及消費者皆在

    先進國家

    由先進國家出口到

    其他國家

    生產地移往開發國

    家 由低工資國家出口

    競爭 少數公司 進入、合併、退出降溫

    價格競爭增強

    價格戰

    退出市場

    關鍵成功因素 產品創新

    建立商譽

    製造設計

    強勢品牌

    製程創新

    高品質

    低成本

    產能最適化

    低營業費用

    買方選擇

    資料來源 : Robert M. Grant.(2002 )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產業生命週期的見解與不同產業階段所產生產業特質作

    11

  • 一概括性的整理,其產業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特性如下表 :

    表 4 產業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特徵 導入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市場成長性 需求不高,成長

    率不高

    市場銷售量及

    成長率明顯增

    加 市場成長趨緩

    市場成長率衰

    退

    供需狀況 供給少,需求低

    處於產能過剩 供不應求 產能過剩 產能明顯過剩

    市場占有率 易變化 市場呈現集中

    化,排名少變化

    高佔有率廠商

    呈現穩定,低佔

    有率廠商難以

    擴張

    弱勢廠商退出

    競爭,市場呈現

    高度集中化。

    競爭 少數公司 進入、合併、退

    出 降溫 價格競爭增強

    價格戰 退出市場

    購買型態 高所得購買者 無明顯之忠誠

    購買團體增加 品牌總類增加

    重複購買行為

    出現,對價格敏

    購買者對產品

    非常精通

    產品特性 產品品質差,尚

    無一定標準

    產品產生技術

    和功能上的差

    異。總類差異大

    產品改變速度

    減緩,標準化高 幾乎無產品差

    異化

    本研究彙整 : 資料來源 :Porter, M.E. (1980)、Grant , R.M.(2002 )、Hill , C.W. and G.R. Jones (1998)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得知,不同產業生命週期有不同的產業特性,本研究依據

    文獻中各專家學者的看法,歸納出各階段產業生命週期的產業特徵,並依據次級

    資料的收集,了解目前台灣 TFT-LCD 產業所呈現的現況,判斷目前台灣TFT-LCD 產業所處產業生命週期的階段。另外本研究依據產業生命週期所呈現出的產業特徵,找出其中相關產業特性變數,進行計量分析確認該變數是否影響

    廠商經營績效。本研究依據產業生命週期的特性,將以市場成長性、競爭狀況(合併)、進入障礙、市場占有率作為 TFT-LCD 廠商之經營操作變數,進行計量分析了解該變數對於經營績效之影響性。

    2.3 產業經濟理論 SCP 模型分析

    2.3.1 產業經濟學理論

    12

  • 產業經濟學是個體經濟學的一環,是專門討論經濟體系內各種產業的組織結

    構,分析廠商行為,以及足以影響廠商行為與整體經濟績效的政府政策及法令

    等,它同時運用統計計量的方法,去分析資料,由於他的重心在於討論產業結構

    與廠商行為,因此產業經濟學(industrial economics)又稱作產業組織(industrial organization)與產業組織理論(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或是產業組織經濟學(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2007)。產業經濟學家在研究產業組織時,通常喜歡採取統計的計量方法,以實際的資料去分析解釋現實的經濟現象。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結構-行為-績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的架構來分析產業結構與廠商行為及經營績效間的關係。另一個是以價格理論 ( price theory )中的經濟模型來研究廠商行為及市場結構,本研究的文獻探討重點在於結構-行為-績效的架構來分析產業結構與廠商行為及經營績效間的關係。

    產業經濟學主要在研究產業間或產業內的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間的互動關係,也就是說,產業經濟理論的基本論述是指產業結構會影響到廠商

    行為,而產業結構與廠商行為則會共同影響到廠商的經營績效,這三者間的相互

    影響關係就是產業經濟理論的 SCP 模式分析之重點所在(Bain, 1968;周添城,1990)。 Mason 首先在 1939 年提出產業經濟理論的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的聯結關係,認為企業的獨占力量是獲得非經濟利益之主因,並可藉由市場結構的探討

    找出企業訂價或生產之行為,其論點被視為是產業經濟理論的主要研究概念與分

    析架構的起源,之後,Bain ( 1959 ) 從 Mason 的理論中發展出 『結構 – 行為 – 績效』 ( Structure- Conduct – Performance ; SCP )之產業分析架構,來分析產業結構與廠商行為及經濟績效間的關係( 陳正倉等,民 96);也就是說,從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等產業分析三要素著手,探討研究產業經濟的相關議題,即

    是產業經濟學的研究重點(Bain, 1968;Scherer & Ross, 1990)( 如圖 5 )。

    基本上,產業經濟理論的 SCP 分析架構係在探討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三者間的關係。若將產業經濟 SCP 分析架構三要素再作細部解構,其中市場結構的主要型態包括獨占、寡占、獨占競爭與完全競爭等四類;結構的研究

    重點包括市場買賣雙方的數量與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程度、進出市場之障

    礙、成本結構、集團化程度,以及市場垂直整合程度等。若是研究市場行為,其

    分析重點則包括產品訂價、產品與廣告策略、研發與創新、設備投資策略與法規

    研析等。而在經營績效研究方面,要項包括獲利率、生產與配置效率、資源利用

    效率等(Wirth & Bloch, 1995; Scherer & Ross, 1990)。

    13

  • 基本經濟條件

    供給面 需求面 原料 技術 工會 價值與重要性 企業作風 政府管制

    價格彈性 代替性 成長率 購買方法 行銷方法 循環與季節波動

    市場結構

    買賣者人數 產品差異性 進入障礙

    成本結構 垂直整合 企業集團

    市場行為 訂價行為 研究與創新 設廠投資

    產品開發策略與廣告

    法律行為

    績效水準

    生產與分配效率 進步

    充分就業 公平

    公共政策

    租稅或補貼 國際貿易規範 政府財政與貨幣

    政策 公平交易規範 價格管制 反托拉斯

    圖 5 產業經濟理論的SCP分析架構 資料來源︰F..M. Scherer (1990)

    由圖 5 可知,基本條件會影響市場結構,市場結構則會影響廠商的行為,而政府的政策同時會影響市場結構與廠商行為,最後產生不同的經濟績效。

    14

  • 早期學者認為,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存在一種單向的因果

    聯繫:集中度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市場行為方式,而後者又決定了企業經營績效

    的好壞(Bain, 1968)。事實上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決非是一種簡單的、有其一必有其二的單向因果關係,而是雙向的、相互影響的多重

    關係( 陳正倉等,民 96)然而,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廠商績效對於廠商行為與市場結構有回饋效果,廠商行為也會影響市場結構(Delorme, et al, 2002)。 2.3.2 市場結構之相關定義

    市場結構(structure)是指產品市場中影響競爭與定價等市場本質的組織特性(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包括該市場中賣方間的關係、買方間的關係、買賣雙方間的關係,以及市場中賣方與可能進入市場的潛在競爭者間的關係等等

    (Bain, 1959);另外傳統的 SCP 分析架構在經過修正與補充後,產業經濟研究者亦同意,市場結構不僅會影響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同時反過來說,結構也會

    被行為與績效所影響。 市場結構係指在市場內廠商分布之狀況,市場由單一廠商獨占,稱之為「獨

    占」,由少數幾家廠商佔有或由少數幾家大規模廠商與多家小規模廠商並存,稱

    之為 「寡占」,或由多數小廠商組成則為「完全競爭」。(Caves,1982;周添城譯,1990 )

    Caves(1982,周添城譯,1990)認為主要的市場結構相關因素,包含賣方集中度、產品差異、新業者進入的障礙、買方集中度、固定成本與退出障礙的難

    度、市場需求的成長率等因素,其中的前三者是 Cave 認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市場集中度則是被優先考量的。 1. 市場結構的分類 ( 陳正倉等,民 96) (1) 完全獨占

    廠商只有一個,其市場佔有率為 100%,廠商對價格有極大的影響力。 (2) 寡頭獨占

    產業內只有少數廠商,廠商對價格有影響力,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3) 獨占性競爭

    產業內有許多廠商,其中最大四家市佔率< 40%,且最大一家市佔率不超過 10%。廠商對價格上有一些影響力。

    (4) 完全競爭 產業內許多廠商,各廠商市佔率不超過 3%,廠商對價格無影響力。

    市場結構可分成完全競爭 ( perfect competition )、獨占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寡占 (oligopoly )、獨占 ( monopoly )等四種不同結構,每一種結構呈現不同之市場特性,如表 5 可以得知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性比較。不同廠商所處不同之市場位置,所面臨的競爭也不相同,如圖 6 所示,以廠商 A 而

    15

  • 言, 面臨完全競爭,產品差異性低,進入及退出障礙低,競爭者眾多。這些經營環境所存在的差異,對廠商的經濟行為有重大影響。( 楊政學,民 94 )

    表 5 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性比較

    市場結構 廠商數目 商品差

    異性 進出障礙 代表性產業

    價格決 定能力

    完全競爭 眾多 同質 不存在 農產品、證卷市場 價格接受者 獨占性競爭 眾多 異質 不存在 餐飲業、成衣業 難有影響力

    寡頭獨占 少數 同質或

    異質 小

    電信業、汽車業、

    家電業 稍具影響力

    完全獨占 一家 同質 大 自來水、天然氣 價格決定者 資料來源 : 楊政學.陳銘煌(民 94)

    少 供應商數目 多

    獨占 寡占 獨占性競爭 完全競爭

    廠商 D 廠商 C 廠商 B 廠商 A

    產品差異 高 低

    進入或退出障礙

    圖 6 不同廠商所處市場的競爭關係 資料來源 : 楊政學.陳銘煌 (民 94)

    16

  • 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 產業結構的不同主要因素來自於加入障礙的有無與高低。主要的加入障礙

    有:1.規模經濟,2. 絕對成本優勢,3. 資金優勢,4.產品差異性,5. 法令規章及制度性因素( 陳正倉等,民 96) (1) 規模經濟

    當廠商的規模擴大(產量的增加 ),而長期平均成本呈現遞減現象時,成之為規模經濟 ( economic of scale );當產量很小時,隨著產出的增加,平均生產成本隨著產出增加而下降,廠商享有規模經濟。當廠量繼續增加時,平均生

    產成本繼續下降到達最低點,此時的生產規模稱為最小有效規模 ( minimum efficient of scale , MES )。市場結構主要決定於 MES 的大小與整個市場需求量的大小。市場所能容納的廠商數為市場總需求量除以 MES。例如總需求量為10000 個,而 MES 為 10000 個,此時廠商數為 10000/10000 = 1 家,該市場為完全獨占,因此 MES 與總需求量的大小對產業結構,特別是廠商數目具有決定性之影響。比率越大,表示市場可能存在之壟斷機會越高。

    (2) 絕對成本優勢 既存廠商相對於潛在性廠商具有較低的平均成本優勢,稱之為絕對成本優

    勢,由於既存廠商有此優勢,形成潛在廠商加入的障礙。形成絕對成本優勢的

    原因包含:擁有優良技術、取得較佳資源、擁有重要生產材料、取得專利權及

    取得政府特許等。 (3) 資金優勢

    有些產業為資本密集產業,如石化業、半導體業、汽車製造業、鋼鐵業等,

    其所需要的最少資金都非常龐大,不是一般企業所能籌措,資金障礙形成廠商

    加入障礙,因此對既存廠商而言,擁有資金成本之優勢,不必擔心潛在廠商加

    入,而享有超額利潤。 (4) 產品差異性

    產品差異是指消費者主觀認為兩種產品是不同的,這種差異來自幾個原

    因:品質差異、設計或式樣差異、廣告或促銷差異、商譽的差異、銷售或受後

    服務的差異及地理位置不同。產品差異會影響產業結構,一般而言,差異性越

    大,其產業集中度越高,因為產品差異性大會增加進入障礙,使潛在廠商加入

    困難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水泥業,產品差異性小但是產業集中度卻很高。 (5) 法令規章及制度

    有一些獨占性產業的形成是因為政府法令造成,例如專利權的授與,沒有

    專利權的廠商很難進入市場。又如政府基於保護的理由限制設廠,例如台灣政

    府過去限制汽車廠、藥廠、銀行保險業使得潛在廠商無法進入,以至於這些產

    業形成寡占,獲取較高額利潤。又如有些產業為自然獨占,如自來水、瓦斯、

    電力等產業。另外政府政策也會影響廠商加入,如公平交易法對於獨占或聯合

    獨占的禁止,企業合併的申請等。

    17

  • 2. 市場結構的衡量 在衡量市場結構的變數上,多數經濟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在產業經濟學

    中,依據實證的結果,多以產業集中度( market concetration ratio )、市場佔有率( market share )及廠商規模( firm size )大小作為衡量市場結構之指標( 劉美君,民 90 )。

    (1) 市場集中度

    用來衡量市場集中度的方法有兩類:一是以產業內的廠商數目及規模分配來

    衡量產業的集中度:包含前四大廠商集中度 ( four-firm concentration ratio ),HHI 指標、E 係數及 Gini 係數等;另一類是以績效導向來衡量,如 Lerner index 及利潤率指標。(陳正倉等,民 96)

    Scherer 與 Ross(1990)認為一般衡量市場集中度的指標有五種:Lerner Index(勒那指數)、CRn (前 N 大集中度)、Lorenz Curve(羅倫茲曲線)、Gini Index(吉尼係數)與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 指數,或稱賀氏指數)。這五種指標各有優劣,其中 CRn 與 HHI 是最常被用來測量產業市場集中情形的指標。CRn 的資料取得與處理皆十分簡便,在實務上最容易被應用;但是,CRn指數對於第 N 家之後的廠商影響力完全忽略不計,也未能考量前 N 大廠商間的分配情形;其計算方式是以市場內前四大或前八大公司的總營業額佔全部市場總

    營業額的比率為代表,稱為前四大集中度(CR4)或前八大集中度(CR8),數值愈高表示市場愈集中,Shepherd(1990)賦予 CR4 集中度數值市場結構的意涵,如果 CR4 的數值在 50% 以上,表示該產業是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詳如:表 6)。

    表 6 Shepherd 市場集中度與市場結構的描述

    市場結構 市場集中度

    優勢廠商(dominant firm) 一家廠商佔 50% 以上

    嚴峻的寡占(tight oligopoly) CR4 佔 50% 以上

    鬆散的寡占(lose oligopoly) CR4 在 15%-40% 之間

    壟斷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每家佔有率在 2%-8%

    完全競爭(pure competition) 每家佔有率極小

    資料來源: Shepherd(1990)

    HHI 指數則強調市場中所有廠商的集中狀況。HHI 指數的算式如(1)式

    18

  • ∑=

    =N

    i

    SiHHI1

    2)(................................................................ (1)

    算式中的「i」是市場上廠商的數量,由第一家至第 N 家;「Si」則是每家廠市場佔有率的百分比。因此 HHI 指涉的意涵為:每家廠商市場佔有率百分比平方的總和。以百分比作計算的 HHI 值將介於 0 與 1 之間,數值甚小,不易比較,實際上的作法是將各廠商的市場佔有率乘以 100,再取其平方,然後再加總,讓HHI 值介於 0 與 10,000 之間(Hoskins et al., 2004)。由於 HHI 的計算考慮了該產業中所有廠商之市場佔有率,較 CRn 更能反應整個產業中市場佔有率的分配情形,同時對大廠商的影響力給予較高的權數,在學理上是較為嚴謹的衡量指

    數,不僅被公認是優於 CRn 的較佳市場集中度指標,且可補足 CRn 衡量上的缺漏。

    由於 HHI 集中度衡量指標,在設計時包含市場上所有廠商的訊息,以及全體廠商的分配狀況,因此較 CR4 或 CR8 更能顯示市場集中的情況。這也是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 DOJ)與聯邦交易委員會(Fair Trade Commission, FTC)以 HHI 指數作為准允或駁回大型企業實行合併的執法依據。依據 DOJ 與FTC 公布的水平合併指導原則(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的說明(公平交易委員會,1995),HHI 指數在 1,000 以下者是「低度集中市場」、HHI 指數在1,000 至 1,800 之間是「中度集中市場」、指數在 1,800 以上者,屬於「高度集中市場」(Albarran, 1996; Hoskins et al., 2004),詳如【表 7】。

    表 7 HHI 指數與集中度意涵

    集中度意涵 HHI 指數

    高度集中(high concentration) HHI>1,800

    中度集中(moderate concentration) 1,000≦HHI≦1,800

    不集中的(unconcentrated) HHI≦1,000

    資料來源:Albarran(1996)

    HHI 雖然是說明市場集中度的最有力指數,但是學者一再強調(如 Hoskins et al., 2004),HHI 必須取得市場上所有廠商的資料,逐一計算其市場佔有率,才能符合HHI所要顯現市場上所有廠商的個別情形,違反這個原則即無法使用HHI指數來測量市場集中度。

    (2) 市場佔有率 早期傳統產業經濟學者(Bain,1959; Caves,1982) 認為市場集中度是市場結

    19

  • 構中影響企業績效最重要的變數,但後期也有學者提出不同觀點 ( Sherpherd ,1972; Demsetz,1973)認為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才是市場結構中影響企業利潤的因素,因為擁有較大的市佔率的廠商對於上游材料,下游廠商皆有較大的議價能

    力,相對的獲利能力較佳。由相關實證的結果也可以發現市佔率較高對於企業經

    營績效有顯著性正相關( Buzzel and Gale ,1975; Shepherd,,1972;林惠玲,民 71;張咸輝 , 民 83; 陳鎮宇 ,民 87 )。Buzzell,Gale and Sultan (1975)認為提昇市佔率可以使提高企業經營績效的原因有下列三點: 1. 規模經濟( Economic of scale )

    根據波士頓顧問群 ( BCG ) 所提出的經驗曲線 ( experience curve ),生產及配銷產品的總單位成本會隨著廠商產出的增加而呈現某一種比率的減少,也

    因此市佔率大的廠商比起其他廠商有較多的產出,相對的享有較低的成本及

    較高的利潤。 2. 市場力量( Market power )

    市佔率高的廠商之所以能夠比市佔率低的廠商獲得較高的利潤,其原因在於

    市場力量運作的結果,其市場力量較大可以更有議價的空間,甚至控制價格。 3. 管理的品質( Quality of managemant )

    公司能夠佔有較高的市佔率,則表示該公司的經營效率較佳,其管理者有較

    佳的生產經營效能,控制生產成本,贏得較多市場信任。 (3) 廠商規模

    Shepherd(1972)認為廠商的資產規模大小也是市場結構的因素之一,因為廠商的資產規模是進入障礙的主要來源之一,廠商資產規模的大小會影響其在資本

    市場的地位、借款條件及生產成本。由許多實證結果來看其與經營績效呈現正面

    關係( Gale ,1972 ),也有負面關係( Shepherd ,1972 ),也存在無顯著相關( Nakao , 1979 )。

    2.3.3 廠商行為之相關定義

    廠商行為(conduct)是指企業為因應市場的競爭或變化而採取的行為模式(patterns of behavior);也就是說,廠商行為包括企業針對其產品市場與其對手的市場行為所採取的市場策略,或對其對手的市場策略所作的行為反應(Bain, 1968;周添城,1990)。綜合而言,廠商行為的研究主要可分成三個重要領域:一是訂價行為,即廠商的價格策略;二是產品品質決策,即廠商的產品策略;三

    是阻攔欲加入市場者或壓制競爭者,即阻止和壓制競爭者的策略等(Bain, 1968;周添城譯,1990)。此外,Scherer & Ross ( 1990 ) 認為廠商行為尚有研發與創新、廣告策略、協商與勾結,以及併購與聯盟等行為 ( 蕭峰雄、黃金樹,民 86 ; 陳正倉等,民 96)。 1. 訂價行為

    20

  • 廠商要對消費者進行差別取價除了必須具有獨占力之外,還能夠區分消

    費者,且消費者不能將商品轉售。另外就寡占以及獨占競爭性廠商而言,由

    於競爭廠商的存在,因此不能對消費者進行差別取價。常見的訂價法包含成

    本加成訂價法、成套出售訂價法、搭配銷售法及一物兩價法 ( 清倉大拍賣 ),成本加成訂價法為最常見的方法,廠商將成本加上百分比當作利潤即可作為訂價;成套出售訂價法則是將兩種或多種產品放在一起出售 ( Bundling ),這些產品不見得有互補性,此做法可以滿足消費者一次購足的需求及降低交易成本,廠商還可以獲得更多消費者剩餘,提高利潤;將有互

    補性的產品一起銷售,例如影印機與碳粉一起出售,稱之為搭配性銷售 ( tie-in sale );一物兩價法指的是銷售期初與期末的價格不同,主要發生於流行性商品,因為廠商面臨了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流行剛開始時,價格較高,

    流行衰退時,運用低價刺激需求增加銷售量。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廠商

    數越少,且產品差異性越小時,廠商的訂價行為越容易形成聯合行為,以追

    求共同利潤及個別利潤之極大。 2. 產品品質決策

    產品差異與無差異的市場,廠商間的競爭是不同的,無差異的市場,產

    品價格會趨於一致,形成單一價格,若在 「產品差異市場」 就會影響廠商行為,廠商為了提高消費者偏好,常常採取行銷策略,如廣告宣傳,

    或加強售後服務,建構完整行銷通路等策略,此稱之為「非價格競爭」,

    一般而言產品差異化會提高市場集中度。 3. 阻止和壓制競爭者的策略

    廠商會運用脅迫性手段阻攔新競爭者的加入,其中之一的方法即是削

    價,資本雄厚的廠商可以將商品價格降低到無利潤的水準來壓制對手,使對

    手無利可圖甚至退出該市場。 4. 研發與創新

    經濟部統計局調查發現國內資訊電子產業公司於 1999 年已經從事研發工作的比例有 72.16%,廠商從事研發的主要動機如下:開發新產品 ( 82.68%)、提昇產品品質 ( 70.48% )、降低生產成本 ( 47.76% )、減低同業競爭壓力 ( 44.52% ) ,而銷售額提高、擴大客戶為其研發後主要的收穫 。Shy ( 1995 ) 認為企業投入研究發展活動,與其績效呈現正向關係,一般研發活動通常分成製程研發:指企業研究發展的投入可使其於生產某一項產品

    時,減少成本,與產品創新:開發新技術以製造新產品。( 轉引自劉美君,民 90)

    5. 併購 併購 ( Mergers and Acqusisitons :M&A )指的是合併與收購兩種移轉企

    業經營權與支配權,使不同企業相互結合的財務活動與經濟行為。合併指的

    是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公司在相關法律所定知法定程序所簽訂之合併契約的

    基礎下,組成單一公司或另設一新公司;收購指的是主併公司藉由購買目標

    21

  • 公司的資產或股權,進而取得目標公司的經營權 ( 轉引自許葳葳,民 94)。廠商為了追求利潤,除了擴大原有生產規模、採取某一些限制競爭對手的行

    為之外,還會積極合併競爭廠商或合併上下游廠商,及進行多角化,藉以擴

    大生產規模,提高市佔率。這些行為都會導致產業結構改變,進而影響經濟

    績效。常見的購併分成水平整合與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是指廠商以其原有的

    產品為主,橫向發展相同或類似產品,或合併生產相關或類似產品的其他公

    司,藉此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出。垂直整合指的是廠商從原有產品的生產

    擴及上游原料或下游半成品、最終產品以及最終消費品的批發、零售與售後

    服務等生產活動。 6. 策略聯盟

    所謂策略聯盟指的是兩個 ( 或以上 )廠商為了某種目的,在生產、行銷、研究及技術等方面相互合作,並在產品、財務及人員上面相互支援,以

    達到共同目的的企業行為。廠商提高利潤的方法之一為降低市場競爭壓力,

    因此如何減少競爭對手,或消除彼此敵意,成為廠商關心重點。前者可以利

    用併購達成,後者可以採用策略聯盟的方式建立友誼(陳正倉等,民 96)。 2.3.4 經營績效的衡量 經營績效(performance)則是指廠商在產品市場上採取的行為策略所產生的最終結果(end results)。如何衡量廠商的經營績效呢?以下列出幾個衡量廠商績效的指標(陳正倉等,民 96): 1. 營業收入

    這是一般常用指標,通常投入規模大營收高,因此單以營收無法顯示真正績

    效。 2. 利潤

    利潤總額與規模有關,利潤越高表示績效越好。然而利潤大小與規模有關,

    規模越大通常利潤越高,相對投入資本也越多,因此單以利潤總額無法顯示

    真正績效。 3. 利潤率

    單以利潤無法表現真正績效,因此改以利潤率來衡量廠商績效,而利潤率有

    多個指標: (1) 價格-成本差異 ( price-cost margin ):該指標表示廠商的獨占力,用表示

    獲利能力。 (2) 利潤 / 資本額:顯示資本的獲利能力。 (3) 利潤 / 股東權益 ( ROE ):股東權益的報酬率,是股東最關心的指標。 (4) 利潤 / 銷售額:表示銷售收入的獲利率。 (5) 利潤 / 總資產額(ROA ):此一指標表示總資產的報酬率,因為有一些資

    產雖有帳面價值,實際上並無價值,因此可能低估獲利能力。

    22

  • 其中以第二、三個指標最為常用。 4. 成長率

    廠商績效固然以銷售收入或利潤來衡量,但長時間,廠商成長率更能顯示其

    績效。 5. 其他

    包含專利數、技術效率、員工生產力等都可以成為衡量廠商績效的指標。 有關 SCP 模型的實證研究,擇要羅列敘述如下表所示: 表 8 SCP 模型國外相關實證研究

    研究者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

    Shepherd ( 1972)

    探討 1960~1969 年英國 231 家企業廠商規模、產品差異

    化、市場佔有率與淨值報酬

    率之關係

    市場佔有率產品差異化

    與淨值報酬率呈現正相

    關廠商規模與淨值報酬

    率呈現負相關,特別是衰

    退時期

    Gale ( 1972 )

    探討美國 1963-1967 年4digit 產業中 106 家公司其銷售額、產品差異化、市場

    佔有率與淨值報酬率之關

    銷售額、市場佔有率與淨

    值報酬率呈現正相關

    Nakao ( 1979 )

    探討 1964-1969 年日本地區中 32 家公司其市場佔有

    率、廠商規模、產品差異化

    與總資產報酬率之關係

    市場佔有率、產品差異化

    與總資產報酬率呈現正

    相關。廠商規模與總資產

    報酬率無顯著相關

    Jeong & Masson (1990)

    應用 SCP 模型研究 1976 年至 1981 年 62 個南韓的製造業,運用三個聯利方程式,

    以驗證市場結構假說。

    集中率方程式中,新進廠

    商與集中率呈現反向,進

    入障礙與集中率呈現正

    向。新廠進入方程式中,

    集中率與新進廠商同向

    變動,利潤率方程式則呈

    現新進廠商與利潤率的

    落後期呈現正向變動。

    Bennenbroek & Harris (1995)

    以紐西蘭製造業為例,探討

    生產效率與低市場競爭壓

    力對於廠商績效的影響。

    結果顯示市場結構與生

    產效率為廠商獲利的關

    鍵決定因素

    Klette ( 1996 ) 以挪威製造業 804 家工廠為例,探討研發支出與總資

    結果顯示研發支出與經

    營績效呈現正相關。

    23

  • 研究者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 產報酬率之影響。研究期間

    為 1989 年~1990 年。

    Oustapassidis,Vlachvei and Notta ( 2000 )

    以希臘 266 家食品製造商為例,探討市場集中度、市場

    佔有率、廣告密集度對廠商

    利潤之影響,研究期間為

    1987 年~1995 年。

    結果顯示研發支出與經

    營績效市場佔有率、廣告

    密集度對廠商利潤呈現

    顯著正相關。市場集中度

    與經營績效無顯著關係。

    表 9 SCP 模型國內相關實證研究

    研究者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

    林惠玲 ( 民 71)

    應用 SCP 模型探討市場佔有率與淨值報酬率間之關係,研究

    民國 65-68 年中華徵信社之五百大企業中之 99 家 (隨機抽樣)。

    實證結果市場佔有率與營運績

    效程顯著關係。

    鄭萬根 ( 民 79 )

    利用迴歸分析探討台灣在民國

    75-77 年間前五百大民營製造業廠商規模、市場佔有率、外

    銷比率與稅前總資產報酬率之

    關係。

    1. 廠商規模 77 年與經營績效呈現顯著負相關

    2. 市場佔有率僅 77 年與經營績效呈現顯著正相關

    3. 外銷比率與經營績效無顯著相關性

    張咸輝 ( 民 83 )

    利用迴歸分析探討台灣在民國

    79-81 年間電子業 45 家上市公司廠商規模、市場佔有率、

    風險水準與出口比率對公司經

    營績效之影響。

    風險水準、廠商規模與經營績

    效無顯著影響,市場佔有率與

    經營績效有顯著正相關,出口

    比率對公司經營績效呈現負相

    關。

    王怡人 ( 民 84 )

    利用 Spearman 等級相關分析,探討台灣在民國 80~83 年上市之 12 家資訊公司、12 家電子公司與 7 家電機公司研究發展密集度與稅後純益、資

    產報酬率等財務績效之關係。

    研究發現,研究發展密集度與

    企業經營績效呈現正相關。

    陳鎮宇 ( 民 87 )

    探討民國 83 年~85 年台灣地區87 年 4 月底前上市上櫃之 112 家電子公司,市場佔有率、研

    發支出與獲利能力之關係。

    市場佔有率、研發支出與獲利

    能力呈現正相關

    張建煒 研究 1975-1996 年台灣半導體 廠商規模、研發規模、景氣變

    24

  • 研究者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 (民 88) 產業以 panel data 做簡單迴歸

    分析,探討廠商規模、資產密

    度、學習效果、研發密度、研

    發規模、景氣變數與資產報酬

    率之關係。

    數與資產報酬率呈現正相關,

    其餘為負向關係。

    邱千泰 (民 89 )

    針對台灣 44 家科技公司作分析,探討負債比率對淨值報酬

    率之影響。研究期間民國 79-88年

    結果顯示負債比率與公司績效

    呈現負相關。

    劉美君 ( 民 90 )

    探討民國 88 年~90 年台灣地區資訊電子業之 112 家上市公司,市場佔有率、廠商規模,

    研究發展密集度、外銷比率、

    存貨週轉率、負債比率與獲利

    能力之關係。

    其中廠商規模、研究發展密集

    度有顯著正相關,但研發密集

    度有遞延兩年之效果,市場佔

    有率、外銷比率、負債比率則

    呈現負相關。

    林靜儀 ( 民 95 )

    根據 SCP 架構,對市場集中度、廣告密集度與利潤率建立

    一聯立方程式,採用民國 85 年的台灣區製造業資料,探討三

    者間的互動關係。

    集中度對利潤率並無顯著的影

    響;廣告密集度與資本密集度

    對利潤率有正面的影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部分資料參考劉美君(民 90 )

    2.3.4 小結

    由文獻分析可以得知 SCP 架構已廣泛應用於分析國內外各個產業影響廠商經營績效之因素探討,其最大優勢在於可以提出具體數據說明影響廠商績效之原

    因(Bennebroek & Harris, 1995),而本研究將藉由對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特性分析,找出相關變數,並以量化數據,分析廠商財務數據,依據 SCP 的產業分析模型,以實證的方式建構出影響廠商績效的關鍵因素。

    25

  • 第三章 產業現況

    TFT-LCD 面板產業發展至今,呈現大者恆大( 領導廠商的成長率高於二線

    廠商 ),且大小通吃的局面 ( 大尺寸面板供應商不斷切入中小尺寸面板供應商之供應鏈 ), 這一章即要說明目前產業之現況,包含 TFT-LCD 產業結構、目前面板供應狀況、我國面板產業發展歷程、產業特性及其所處之產業生命週期。

    TFT-LCD 產業結構

    TFT-LCD 技術簡介 就顯示器的技術分類而言,包含 CRT、OLED、LTPS、STN、TFT-LCD其

    中以TFT-LCD 成長最快速所謂 TFT-LCD 全名為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電晶體 - 液晶顯示器,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中,放置液晶,並在其中一片玻璃基板上製作TFT 元件當作驅動開關,運用液晶同時具有固態和液態兩種的物理特性,施加的電壓改變液晶的角度,造成光線穿透

    比例不同,投射至另一個具有RGB 三畫素 ( pixel ) 的 Color Filter 玻璃中即形成彩

    色影像,如下圖 7 所示為液晶驅動示意圖

    圖 7 LCD 顯示原理示意圖 資料來源 Samsung 網站

    26

  • 看似簡單的驅動原理,其實是包含不少製作技術及關鍵材料在其中,

    TFT-LCD 面板製作包含 Array 、Cell、Module 三個工程,Array 段負責製作驅動電路,Cell 段則將 TFT 基板與 Color Filter 基板組立,並將液晶灌入兩個玻璃基板之間,Module 段則將背光源,驅動 IC 、及外框組裝,最後形成 TFT-LCD 面板成品。簡言之,Array 就是半導體製程,牽涉到複雜的化學製程,製程技術及設備技術較高。Cell 製程以液晶填充、偏光板貼附為主。模組則是組裝製程。

    玻璃基板、靶材 ….. Array 製程 CF 製程

    圖 8 TFT-LCD 面板製作流程圖 ( 本研究整理 )

    圖 9 TFT-LCD 面板製作製程細部流程圖

    PWB、IC 、背光源、鐵框…..

    CF、液晶、偏光板 …. Cell 製程

    Module 製程

    TFT-LCD 面板成品

    27

  • .1.2 產品應用介紹

    TFT-LCD 面板運用日益廣泛,由 1 吋到 65 吋皆有其應用產品的出現,加上成

    以液晶電

    表10 2005~2007年全球顯示器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市場之出貨量概況

    台;%

    產 品 2005年 2006年

    3

    本降低未來 display 的應用面將更加廣泛,由下表 10 可得知 : 2007年全球顯示器面板業之需求量仍將較2006年成長,其中視、NB、可攜式GPS、數位相框及行動電視手機為主要成長動力,由於顯示器面板下游終端產品種類眾多,包括手機、MP3播放機、數位相機、PDA、數位攝影機(DVC)、可攜式導航裝置、遊戲機、DVD播放機、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液晶電視、數位相框(Digital Photo Frame, DPF)、行動手機(Mobile Digital Television, MDTV)、工業電腦及醫療器材等,而由於這些產品在2007年將多呈現成長態勢,加上因產品功能或規格的提升,以及新應用產品陸續推出並持續擴量的情況下,估計將可望帶動

    2007年顯示器面板的需求量呈現持續成長態勢,預估各主要下游終端產品中僅遊戲機及數位攝影機之全球出貨量為小幅衰退情形,其餘各產品

    則均呈現成長態勢,其中由於液晶電視取代CRT電視以及NB取代DT的效應將持續發酵的帶動下,估計2007年液晶電視及NB全球出貨年增率將分別達到60.04%及21.79%,此外,可攜式GPS在價格持續大幅降低以及衛星定位技術持續精進下,消費者接受程度將持續增加,故估計2007年全球出貨量年增率將達到70.41%,而數位相框及行動電視手機因在產品仍未普及下,估計2007年全球出貨量年增率將達到200%。

    單位:百萬

    2007年 (e)

    出貨 率 出貨 率 出量 年增 量 年增 貨量 年增率

    LCD T 4 V 28.5 133.61 53.3 87.02 85.3 60.0DT 1 1 159.0

    20.00 2ile Phone 1,065.0

    1 1196.88 106.32

    2

    1 1 15.63 300.00 200.00

    41.0 12.80 49.0 5.67 6.71 NB 65.0

    822.64 78.0

    995.0 1.79

    Mob 10.0 18.94 70.0 19.75 9.79 10.74 DSC

    layer 83.6 17.47 96.8 15.79 107.2

    MP3 P 74.0 92.61 88.0 18.92 106.0 20.45 Game Device 06.7 22.36 05.1 -1.50 103.4 -1.62 Portable GPS 9.5 19.6 33.4 70.41 Portable DVD 1.0 150.00 24.0 14.29 27.0 12.50 DVC

    24.5 15.17 25.4 3.68

    14.00 25.3 -0.39

    Car TV 2.00 30.72 3.68 14.25 DPF

    0.8

    - 3.2 9.6

    16.0 MDTV - - 2.0 - 700.00 注 計值。

    rill Lynch、IDC、IC Insight、IEK、DG Inspire,台經院產:e為估

    資料來源:Mer

    28

  • 經資料庫整理,2007年9月

    11 TFT

    -LCD 面板產品市場區隔

    其他小尺寸面板 OA 面板 LCD TV 面板

    ( 1 吋 – 4 吋 ) ( 12 吋 – 14 吋 ) ( 20 吋 – 30 吋 )

    面板產品總類

    3 代 4 代、4.5 代 5 代、5.5 代

    ( 4 吋 –

    小 面

    尺 吋

    尺 吋

    7 吋 ) ( 15 吋 – 19 吋 ) ( 32 吋 – 42 吋 )

    3.5 代 5 代 6 代、7 代

    中 尺 吋

    ( 7 吋 – 2 吋 )

    ( 20 吋以上 )

    ( 32 吋 – 52 吋 )

    13.5 代、4 代

    5 代

    7.5 代、8 代

    ( 52 吋以上 ) 9 代、10 代

    大 尺 吋

    TFT-LCD 世代發展介紹

    FT-LCD 生產技術的世代差別是依據玻璃基板尺寸劃分。廠商會依據其產品規

    資料來源 : 黃三本 ( 民 95 )

    T劃,選擇適合發展的生產技術世代。由於 TFT-LCD 面板價格持續降低,也

    造就了新的產品應用持續產生,隨著需求持續爆發,面板廠也不斷投資新產能的

    建置,面板的產能規劃隨著建廠世代的決定,可以生產的面板片數已經固定,無

    法如 IC 製造廠以縮小線寬的方式來擴充產能,因此為了擴大產出效率,找尋最有效率的切割尺寸,面板產業不斷以擴大基板尺寸來建立新廠規模以因應大尺寸

    產品的需求( 如 LCD TV ),並將之前所建置的舊廠轉而生產較小尺寸或較具效益的產品,一般而言,玻璃基板尺寸增加,使得每一片玻璃可以取用的面板數也

    隨之倍增,每平方公尺所分攤的折舊成本因而下降,例如:G4.5 的基板尺寸為730x920(mm),G5 的基板尺寸為 1000x1300,以 17 吋產品進行切割,G4.5 可以切 6 片,G5 卻可以切割 15 片,以 17 吋而言在 G5 生產其效率較 G4.5 高,不但成本低,且產能大,這也是為什麼面板廠建立新廠不斷擴充基板尺寸的原

    29

  • 因,但是愈大世代的面板廠建置成本及材料成本也越高,且生產難度 (良率、產生技術)越高,無形中也形成更大的競爭障礙。 如下表 12 所示可以得知每一世代基板對於不同尺寸產品可以切割之數量。

    表 12 TFT-LCD 各世代基板切割面板片數

    3 代 3.5 代 4 代 4.5 代 5 代 6 代 7 代 7.5 代 8 代 9 代

    基板 (mm) 550x 620x 680x 730x 1000x 1500x 1870x 2200x 2160x 2400x

    650 750 880 920 1300 1850 2200 2400 2460 2800

    12.1 吋 6 6 6 9 16

    13.3 吋 4 6 9 9 16

    14 吋 4 6 6 9 16

    15 吋 4 4 6 6 15

    17 吋 2 4 4 6 15 2 36 4

    18 吋 2 2 4 4

    19 吋 2 2 4 4 12

    20 吋 2 2 4 4 8

    23 吋

    26 吋 1 18 2

    28 吋 6

    32 吋 2 3 8 1 1 15 1 2 5 8

    37 吋 2 6 8 10

    40 吋 2 4 8 10 1 2

    42 吋 2 3 6 8 12

    46 吋 2 3 6 8 8

    50 吋 2 4 6

    52 吋 6 8

    54 吋 1 2 3 4

    57 吋 6

    資料 黃三本 ( 民 )

    TFT-LCD 面板上游零組件產業介紹

    一片17 吋面板的產出,包含將近 70% 的材料成本 ( 如下圖所示 ),所以在這

    來源 : 95

    個產業中,關鍵零組件的角色十分重要。整個 TFT-LCD 的生產包含許多零組件: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板、驅動 IC、背光模組等。除了背光模組幾近完全競爭之結構外,其餘皆為寡占市場;而上游之材料如光阻、PVA膜、

    30

  • TAC膜、導光板、光學膜等亦屬於寡占市場。

    17 " MNT total cost break down ( Gen. 5 )

    SG&A

    5% Indirect Expense

    7%

    Depreciation Cost

    11%

    Personnel Cost

    6%

    PCB,etc

    12%

    Backlight

    14%

    Drive IC

    10%

    others

    1%

    LC

    1%

    Polarizer

    9%

    Color Filter

    14%

    Chemical & Indirect

    Materials

    3%

    Target

    1%

    Glass

    6%

    材料成本 70%

    ( 非空白部分 )

    圖10 17” monitor 成本結構圖

    資料來源 : Display search Q4’05

    DisplaySearch日前發表TFT LCD原物料暨關鍵零組件半年報指出,2007年TFT LCD產出面積較2006年成長了42%,也使得原物料暨關鍵零組件的產值達到了515億美元的新高紀錄;其中背光模組以150億美元產值排名所有TFT LCD材料的第一,液晶材則是在所有關鍵材料中成長速度最快,年成長率達到63%。

    31

  • 表 13 2007年液晶面板原物料暨關鍵零組件產值及年成長率

    單位:十億美元,billions;Source:DisplaySearch(2008)

    1. 玻璃基板 ( Glass )

    使用的玻璃可分成:蘇打石灰玻璃、鹼金屬玻璃和非鹼金

    屬玻璃三種,其中非鹼金屬玻璃為應用的大宗,TFT LCD對於玻璃基板的要求相當嚴

    高,

    目前液晶顯示器常

    格,由於玻璃是將矽砂以1,000度以上的高溫溶解製成,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狀況,而TFT LCD廠商使用的玻璃基板,對熱膨漲係數、密度、穿透度及鹼含量(含納量)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有能力生產的廠商有限。目前全球有能力供應玻璃基板的廠商,僅有美商康寧、日商旭硝子、NHT及日本電器硝子四家而已。其中美商康寧獨佔接近五成的市場佔有率。玻璃基板產業集中度高達 99%,廠商多享有高毛利,由於供應商有限,以往TFT-LCD玻璃基板價格上較為強勢,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面板廠商會以預付款的方式確保玻璃來源。 目前面板廠所使用的面板之玻璃厚度因應產品需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包含

    0.5mm、0.63mm、0.6mm、0.7mm 等,面板愈薄,世代愈大變形的可能性愈因此技術成本的需求愈高。但新一代的產品出現,勢將擠壓舊產品的價格。而玻

    璃基板的運送費時費事,成本極高,因此廠商莫不就近建立新廠,例如康寧在南

    科、中科,以及旭硝子在雲林的新廠投資,就是著眼於未來台灣市場的需求成長

    所致。

    32

  • 2. 背光模組 ( Backlight Module )

    因為液晶產品並非主動發光,必須仰賴背光模組讓影像能夠傳送,而背光模

    有效面上導光而正面投射方式,其種類可分成

    使用導光板與不使用導光板兩種方式;使用導光板時,導光板為一光學透明度高

    的壓

    要廠商有 Taesan LCD、Wooyoung、Heesung精密、Sangnong及 DI Display等;而台灣目前主要廠商有中強光

    隨著面板廠商 LCM 製程以現地供應的方式緊密與面板廠結合。同時,面板廠的垂

    偏光板能將自然光轉換成直線偏光的元件,其機能是將入射光直交而將偏光

    部份是使其通過,另一部份則是吸收、反射和散射等作

    用使其遮蔽。偏光板主要結構包含PET離形模、PSA感壓性黏著劑、TAC三醋酸纖維

    日東

    電工

    組因配置於有效發光面的外側並在

    克力樹脂和聚碳樹脂為光源傳送媒介。優點在於產品均一性高與視野角度控

    制較為容易,對於液晶電視製造而言,廠商傾向於使用更多的燈管(CCFL)或是使用非導光板(以中空或空氣導光板做媒介)方式處理。

    目前全球背光模組廠商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及台灣;日本廠商包含日立

    ED、Stanley電氣、富士通化成、Yuka及 LEIZ等;韓國主

    電、瑞儀、大億、輔祥、寰宇、云光、奈普、興隆發等廠商投入發展。

    背光模組並非標準化產品,必須隨著面板機種量身訂作 ( design –in ),因此面板廠商為了維持光源穩定度,多不願意輕易更換供應商。而背光模組廠商必

    直整合也延伸到背光模組,包含友達、奇美都有自製化佈局。

    3. 偏光板 ( Polarizer )

    的成分加以分離,其中一

    素、PVA聚乙烯醇、WV(Wide View)Film、EVA熱融膠與PET離型模等。其中以TAC與WV Film較為攸關。以TAC而言,這種應用在底片上的化學材料,目前主要的全球軟片生產商皆有生產,其中Fujifim佔有TFT-LCD應用之TAC七成以上。而WV Film部分,目前除IPS、MVA及PVA等少數廣視角技術外,80%以上15吋面板採用WV Film材料作為第二層保護材料。在技術部分,至於目前偏光板發展之穿透度與偏光率已至極致,未來發展重心在於厚度的減小與反射率的降

    低。相位差膜與PI配向膜廠商積極整合偏光膜技術,未來發展值得注意。 在整個產業結構部分,整體產業以日商日東電工(Nitto Denko) 、三立

    (Sanritz)、力特光電(Optimax) 、住友化學(Sumitomo) 、Polatechno,以及韓商LG Chemical、Ace-Digitech 等為主。2006 年市場規模約 42 億美元,日商

    (Nitto Denko)為第一大供應商,市佔率 35%。台灣 TFT-LCD 面板的需求吸引日本廠商來台設置生產線,日東電工成立台灣日東公司、住友化學成立住華科

    技。面板廠商近年來也開始垂直整合投資設置偏光板,如奇美其下的奇美材料、

    友達投資達信、LPL 及 Samsung 分別投資 LG chemical 及 Ace-Digitech 。

    33

  • 4. 彩色濾光片 ( Color Filter )

    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 CF)是指在液晶平面顯示器面板的表示影像上予以整個液晶面板的顏色特性,也對一些面板的基本

    性質如對比值、亮度和表面反射等有所影響。彩色濾光片在種類可分成三角形、

    正方

    建於彩

    色濾光片的柱狀Spacer取代原有的外加式球狀Spacer,可使厚度更一致與增加開口率

    刷 ( Toppan printing)、Toray、住友化學及國內和鑫光電、展茂光電、台灣凸版等;

    代設備昂貴,建廠相對保守,

    擴廠速度跟不上面板廠的速度。因此面板廠為了避免彩色濾光片的短缺,以及內

    製成

    驅動IC包含Source與Gate兩種,正常情形下,每片15吋XGA面板需用8顆Gate IC,1顆Timing Controller。NB機型通常再加上1顆LVDS分頻

    IC。TFT-LCD 大尺寸面板用驅動IC主要供應商為韓國、日本與台灣廠商,包含Sam

    著色功能的基本組件,不僅影響

    形、線條型與馬賽克型等不同種類的配置。不同於STN正方直條型排列,NB為了省電功能而以長方直條型排列,Monitor以馬賽克型排列呈現最佳的色彩表現,MVA以獨家的八角形萬花筒式排列,由於具有反應速度快和色彩不失真等性質,和三角形排列方式一樣,是目前液晶電視產品技術應用主流。

    在技術發展部分,主要有以下幾項趨勢:例如減少Black Matrix金屬光阻膜層的寬度以提高CF的開口率(Aperture Rate),增加亮度與色彩對比;以內

    ;使用透光率與純度更高的三原色彩色光阻,使色彩更純正,光線穿透度更

    高;在廠商發展部分,Toshiba發展出整合式TFT技術(CF on Array, COA),在Array製程上直接上彩色光阻,節省成本且提高透光率,能否成為主流則有待觀察。

    在產業發展方面,目前 CF 廠可分成 “ 專業外售型 “ 及 “ 內製型”兩類。專業外售型指的是專業彩色濾光片之生產廠商,如大日本印刷 ( DNP )、凸板印

    而內製型指的是 TFT-LCD 廠商自產自用。

    面板生產進入第五代開始,對於彩色濾光片大型化及薄型化的需求下,運送

    成本及良率皆降低;專業外售型業者鑒於大尺寸世

    本較低的考量下,提昇內製比率。內製化的趨勢,使得彩色濾光片廠商的毛

    利率逐年下滑,2004年以前 CF廠 毛利率約 30%,2006 年初台灣兩家彩色濾光片廠商的毛利率均為負數 ( 和鑫 : 2006Q1 毛利率 –18%,展茂 : -61% ),由於部分具影響性的TFT LCD面板製造廠商採行In-House內部生產CF方式,導致未來全球CF廠商將採行以下幾種策略:(1) 配合各廠重要技術開發,以多樣的技術能力極力成為各廠最重要的第二採購來源,技術的取得與在地化的經營成為必需。

    (2) 整合TFT面板廠商,與面板廠成為策略聯盟或直接與面板廠商合併。

    5. 驅動IC

    Source IC,3顆

    sung、NEC、聯詠、Sharp、奇景。

    34

  • 全球大尺寸 TFT-LCD 面板產業市況

    求成長,全球大尺寸 TFT-LCD板的產值呈現驚人的成長,其中以 LCD TV 成長力道最為驚人 ( 請參考圖

    11 ),

    受惠於 Note Book、Monitor 及 LCD TV 的需

    主要的生產線集中於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大陸 (請參考圖 12 )。主要的廠商為韓國的 Samsung、LPL ( LG Philips LCD ),台灣的友達( AU Optronics,AUO)、奇美電子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CMO )、廣輝 ( Quanta Display,2006 併入友達 )、華映 ( CPT )及瀚宇彩晶 ( HannStar )及群創科技( Innolux ),日本的 sharp 。2007Q3 市佔率前四名為 Samsung ( 23.1% )、友達 ( 20.7% )、LPL ( 19.8% )、奇美電子 ( 15.7% ) ( 如表 14 所示 ),市佔率前四名廠商幾乎包含全球面板產出面積的八成。可見 TFT-LCD 面板廠商之市場集中度呈現高度集中。

    T )及瀚宇彩晶 ( HannStar )及群創科技( Innolux ),日本的 sharp 。2007Q3 市佔率前四名為 Samsung ( 23.1% )、友達 ( 20.7% )、LPL ( 19.8% )、奇美電子 ( 15.7% ) ( 如表 14 所示 ),市佔率前四名廠商幾乎包含全球面板產出面積的八成。可見 TFT-LCD 面板廠商之市場集中度呈現高度集中。

    0

    20

    40

    60

    80

    1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e) 2008年(f) 2009年(f)

    (

    )

    筆記型電腦 液晶監視器 液晶電視

    圖圖 11 2005-2009 年全球 TFT-LCD 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需求面積之趨勢 料來源:各公司、DisplaySearch、Merrill Lynch、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11 2005-2009 年全球 TFT-LCD 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需求面積之趨勢 料來源:各公司、DisplaySearch、Merrill Lynch、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資資

    整理,2007 年 12 月 整理,2007 年 12 月

    52.2337.9723.9912.265.1液晶電視(千米平方)

    30.8%37.8%53.7%48.9%76.8%年增率(%)

    83.864.0946.530.2520.32合計

    22.0%24.6%22.1%24.8%33.9%年增率(%)

    9.337.656.145.034.03筆記型電腦(千米平方)

    20.4%12.8%26.3%15.8%66.8%年增率(%)

    22.2418.4716.3712.9611.19液晶監視器(千米平方)

    37.6%58.3%95.7%140.4%188.1%年增率(%)

    2009年(f)2008年(f)2007年(e)2006年2005年

    52.2337.9723.99液晶電視(千米平方) 5.1 12.26

    30.8%37.8%53.7%48.9%76.8%年增率(%)

    83.864.0946.530.2520.32合計

    22.0%24.6%22.1%24.8%33.9%年增率(%)

    9.337.656.145.034.03筆記型電腦(千米平方)

    20.4%12.8%26.3%15.8%66.8%年增率(%)

    22.2418.4716.3712.9611.19液晶監視器(千米平方)

    37.6%58.3%95.7%188.1% 140.4%年增率(%)

    2009年(f)2008年(f)2007年(e)2006年2005年

    35

  •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台灣產值(百萬美元) 13158 17788 23549 27017 29823

    全球產值(百萬美元) 34626 43234 51277 55476 60988

    年增率(%) 67.1% 30.1% 33.8% 46.3% 32.7%

    全球市占率(%) 38.0% 41.1% 45.9% 48.7% 48.9%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e) 2008年(f)

    圖 12 我國大尺寸面板產值及全球市佔率 資料來源:工研院 IEK-ITIS 計畫、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07 年 12月。 表 14 全球面板出貨量排名 ( 以出貨面積計算 )

    排名 2007Q1 2007Q2 2007Q3 1 三星(26.0%) 三星(25.2%) 三星(23.1%)

    2 LPL(21.0%) 友達(20.6%) 友達(20.7%)

    3 友達(20.0%) LPL(19.6%) LPL(19.8%)

    4 奇美(12.0%) 奇美(15.9%) 奇美(15.7%)

    5 華映(7.0%) 華映(6.5%) 夏普(6.6%)

    6 夏普(5.0%) 夏普(5.6%) 華映(5.8%)

    7 彩晶(4.0%) 彩晶(3.7%) 彩晶(3.3%)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Merrill Lynch、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07年 12 月

    除了大尺寸面板受惠於 NB 成長及 LCD TV 的成長需求外,TFT-LCD 面板在成本持續下降後,產品價格展現競爭優勢,中小尺寸的應用日漸廣泛,並逐

    漸取代 STN-LCD 的地位,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同時也壓縮的現有大尺寸面板的產能。( 請參考表 15 )

    36

  • 表 15 2007 年全球中小面板主要下游應用產品市場之出貨量概況

    2007 年(e) 2008 年(f)

    出貨量(百萬台) 年增率(%) 出貨量(百萬台) 年增率(%)

    手機 1,065.0 9.8% 1,118.0 5.0% 數位相機 107.2 10.7% 113.3 5.7% 車用電視 15.6 14.3% 18.0 15.4%

    可攜式 DVD 播放機 26.6 9.9% 28.5 7.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機 81.1 40.3% 112.1 38.2%

    PDA 手機 47.2 21.0% 56.5 19.7% 行動數位電視 16.0 700.0% 42.0 162.5%

    電子書 2.8 9.6% 3.0 8.0% 數位相框 10.5 75.0% 22.0 109.5%

    可攜式導航裝置 37.4 129.2% 52.5 40.2%

    資料來源:IDC、IC Insights、IEK、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07 年12 月。

    我國 TFT-LCD 面板產業之現況

    3.3.1 台灣 TFT-LCD 面板業發展歷史簡介

    台灣之平面顯示器產業歷經 1976~1986 年的萌芽期及 1987~1997 年的育成期,至 1998 年始邁入成長期的發展,在政府積極獎勵措施與台灣各廠商積極投入的結果,TFT-LCD 產業儼然成為台灣重點發展產業。

    早期台灣並無大尺寸面板之 TFT-LCD 技術,在 1995 年南韓大舉投入TFT-LCD 產業後,日、韓競相投入的結果造成市場過度競爭,供過於求,價格崩跌,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日、韓受創嚴重,已無餘力進行投資,日本廠商開

    始思考退出市場,於是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