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台灣旗幟 打壓從未停滯 用心訓練實力 帶動整體國力奧運萬花...

1
5 台灣教會公報 2012年8月20日~8月26日/3156期 【方嵐亭專題報導】寧可缺手,但無 缺憾!2009年受長老教會以及南與北 出版社邀請到台灣做生命分享的萊納‧ 施密特,在2008年北京帕運會宣布自 球場退休,在這之前他曾經是殘疾人桌 球排名世界第一、帕運4金3銀的得主。 本身是牧師、心理諮商師的施密特,雖 然雙手僅有上臂,但2009年來台的巡 迴生命分享會讓所有參與者大開眼界, 施密特牧師在來台的首場記者會秀了一 手桌球絕技,甚至在現場表演切鳳梨的 好身手,引起現場如雷的掌聲。 然而在球場上,施密特也有過一段 非常獨特的經驗。在南與北出版社發行 的《施密特的乒乓人生》一書中,施密 超越障礙 拍出燦爛生命 特揭露身為一個運動員,最害怕的事情 莫過於抱著必勝的自信,但最後卻失敗 了。以世界第一之姿參加1996年亞特 蘭大帕運的他,居然在預賽就被淘汰出 局。當他回到德國,在海德堡的學生宿 舍讓他感受到這次的失敗比任何一次 勝利學到更多。因為桌球協會的朋友都 來為他慶祝,當他訝異的問他們,自己 在預賽就被淘汰了,沒有任何獎牌,為 什麼要慶祝。他的朋友毫不考慮地說: 「我們是為你慶祝的!」意思是他們慶 祝的是施密特而不是獎牌。施密特學習 到生命中良好的關係,遠比身體完好無 缺和得獎來得更重要。 今年總會「一領一宣教推動中心」與 【方嵐亭專題報導】倫敦奧運閉幕, 正當與會選手紛紛打道回府,首位參加 奧運會田徑比賽、被譽為「刀鋒戰士」 的南非截肢殘疾選手奧斯卡‧皮斯托瑞 斯(Oscar Pistorius)正緊鑼密鼓的自 我調整,留在倫敦準備參加帕拉林匹克 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簡稱帕運 會)的比賽。 皮斯托瑞斯天生缺少腓骨和踝骨, 並只有4個腳趾,11個月大時截掉膝蓋 以下的腿部,但是他記住不到1歲時母 親送給他的話:「失敗者絕不是最後一 個跑過終點的人,而是那些放棄競爭的 人!」他之前只被允許參加帕運會,因 為國際田聯認為他那高科技義肢對其 他參賽選手不公。皮斯托瑞斯則認為, 「人們總說我穿上它佔了便宜,但他們 想過沒有,我的腿上沒有血液流過,沒 有跟腱,這些都是我的劣勢。我的成績 提高,並不是因為義肢的科技含量提升 了,而是我的訓練更刻苦,更勤奮。」 國際奧委會願意讓這位意志堅定的選 手,通過奧運向全世界展示體育運動的 巨大魅力。這位南非「刀鋒戰士」皮斯 托瑞斯參加了個人400公尺徑賽、與隊 友一起參加4×400公尺接力賽。 二次大戰後,一位醫生在英格蘭為戰 時的脊髓損傷軍人組織了一個運動競賽 團體,4年後荷蘭有參加者加入了運動 會,這就是帕運會的起源。第1屆帕運始 於1960年的羅馬,有400多名運動員參 加,到了2000年雪梨帕運會中,已經有 超過4000名運動員參加。帕運的舉辦 地點通常與該屆奧運相同,所以倫敦奧 運結束後,許多場地便繼續由帕運會接 手使用,至於倫敦帕運將於8月29日登 場,持續進行至9月9日。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帕運的 開幕進場,台灣代表隊有了驚人之舉。 時任台南市議員,以中華殘障體育總會 顧問身分參加的長老教會會友陳宗彥 【方嵐亭專題報導】雲林街上鑼鼓震 天,地方老少夾道為倫敦奧運銀牌「舉 人」許淑淨而來;嘉義大林亦有車隊遊 行。她的教練,曾獲1984年奧運銅牌、 大林長老教會會友蔡溫義陪同揮手,本 地的銅牌到銀牌,台灣走了而立之年。 奧運期間國人電視機前的守候,有惋 惜、有尖叫,不論結局是否滿意,全民 的心都凝聚一起。扣人心弦的男子桌球 比賽,將台灣推上高峰,距離獎牌咫尺 之遙;阿美族女戰士曾櫟騁銅牌戰KO 對方,一掃跆拳快全軍覆沒的陰霾。 不論得牌與否,事實上,跆拳、舉 重、桌球、羽球與射箭,台灣的選手在 世界上都算有一定水準。這全來自於經 年累月的紮實訓練,以及擁有一定的運 動氛圍,也就是全民對此項目是不陌生 的。這也是以奧運為目標,積極培育人 才,為社會帶動全民運動的好處。 早在1992、1996年的奧運中,台灣 就由中國歸化的選手陳靜奪下女子桌 球的銀牌與銅牌,但都不及此次莊智淵 與獎牌擦身而過來得令人興奮。當時政 府用歸化的選手「買獎牌」可說樂在其 中,700萬買一面銀牌、500萬換一面 用心訓練實力 帶動整體國力 銅牌,投資成本物超所值,但對提升國 力助益不大。國內全運會也常有一個現 象,輪到擔任東道主的縣市,為了獎牌 數的虛榮,往往重金挖角選手轉戶籍, 導致有些明星選手,3年披3件不同戰袍 出賽,比比皆是。其實培養選手的過程 就是一種競賽,激發認同的競賽,台灣 政府買現成的心態,終究要被淘汰。 當曾櫟騁被問及4年後是否捲土重 來?她謙虛的說要把機會讓給學妹,但 是我們也可以看出跆拳道這個項目,可 說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如果同一量級可 有2名選手參加,冠軍賽自家人踢自家 人並非不可能。 聖經中使徒保羅所處環境,有著濃厚 運動風氣,他也用常見的運動言語勉勵 信徒,所以在提摩太後書4章7節提到: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 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 了。」腓立比書4章1節:「我所親愛、 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 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 主站立得穩。」如今奧運結束,我們體 會信仰是一種持之以恆,信仰靠急就章 得來的「殊榮」很快就成泡沫。 表示,由於台灣出場序是安排在中國香 港、中非共和國之後,為了突顯台灣主 體意識,開幕進場前一天便和殘總會 長陳李綢、副會長賴復寰商量,隔天讓 進場選手的輪椅做了變換隊形的入場, 選手排了個象徵台灣的T字型經過司令 台,令主辦國不知所措。 曾參加7次帕運桌球比賽,拿過4金3 銀,北京帕運讚為「賽場英雄,生命強 者」的德國萊納‧斯密特牧師,2009年 曾受長老教會及南與北出版社邀請來台 做生命分享,今年將於10月初再次受到 邀請來台,以他幽默豁達的人生態度, 分享上帝在他身上作為的美好見證。 【方嵐亭專題報導】雖說4年一次奧 運被視為體壇最高殿堂,象徵人類追求 更高、更遠、更快;各國選手透過競技 彰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 的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不 過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理想往往 淪為口號;台灣與中國在國際上的紛紛 擾擾也從奧運場外到場內又到場外。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奧運, 取得中國合法政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 一次參加奧運會,當時抱持的是只要參 加就是勝利的信念;而台灣方面,當時 認為只要中國進入,台灣就退出,堅持 雙方絕不同場競技的立場。1956年澳 洲國際奧會執委會作了決定,墨爾本奧 運中,兩代表團通過司令台時所用名稱 為台灣中國(FORMOSA-CHINA)、 北京中國(PEKING CHINA)。這一屆 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中華民國」的存 在,代表隊退出比賽。 1960年羅馬奧運,台灣「被迫」以現 在我們最想要的「台灣」名義參加羅馬 奧運。本屆台灣代表隊出了位10項全能 銀牌得主的楊傳廣,阿美族名Misun的 楊傳廣讓代表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害怕台灣旗幟 打壓從未停滯 幟飄揚於會場,中國方面當然惱怒。 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Misun於前 一年打破世界紀錄,成了東京奧運奪 金的熱門人物,但事與願違,Misun只 獲得第5名。傳聞有記者跑出個獨家新 聞,就是訪問到Misun,問他為什麼在 1964年東京奧運失常,Misun說有個參 加「快射手槍」項目的代表隊成員在賽 前送了一瓶飲料給他喝,第二天Misun 就軟腳了。而這位叫馬晴山的「快射手 槍」選手,在奧運期間向東京的中國東 京商務辦事處投誠,要求安排返回中國 探親,中國是否處心積慮引人遐想。 從1956年到2012年期間,台灣成了 使用最多名稱參與奧運的國家,包含 了中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中華台 北奧會,說穿了就是中國要把台灣設立 在所謂「一中」的框架下。今年倫敦奧 運,中國更是強行施壓英國外交部介入 倫敦數百商家組成的「攝政街協會」, 讓原本7月20日出現在攝政街南端靠近 著名景點比卡迪里圓環路段的我國國 旗,於24日被移除,26日改掛中華台北 奧會會旗。看來,人類的和平除了來自 於良知,也必須倚靠實力。 雖殘不缺 刀鋒續戰帕運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再度邀請施密特牧 師來台舉辦生命分享會。有了3年前他 來台所掀起的旋風及帶來的感動,今年 各中會、學校紛紛爭取主辦,以「青少 年生命分享」為目標要「超越障礙,生 命燦爛!」 施密特牧師曾在《贏得有趣,活的堅 強》一書中分享實際經驗:「能忘記失 敗的恐懼和高度的期待,且即使突然身 處極度緊張狀態之下,還可以全神貫注 專心在一件事上,這樣的體驗會使一個 人變得更堅強。恐懼本身不能使人堅 強,克服恐懼才能。」這對普遍缺乏心 理強度的台灣運動員或一般人來說,都 是最直接、正面的幫助。2009年記者 會上,施密特用俐落刀法切鳳梨,2012 年10月5日在長老教會總會舉行的記者 會,他還會以什麼方式展現活潑的生 命?會是書寫毛筆嗎?敬請拭目以待!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a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害怕台灣旗幟 打壓從未停滯 用心訓練實力 帶動整體國力奧運萬花 …weekly.pctpress.org.tw/2012/3156/3156_05.pdf · 施密特牧師在來台的首場記者會秀了一

5台灣教會公報 2012年8月20日~8月26日/3156期

【方嵐亭專題報導】寧可缺手,但無

缺憾!2009年受長老教會以及南與北

出版社邀請到台灣做生命分享的萊納‧

施密特,在2008年北京帕運會宣布自

球場退休,在這之前他曾經是殘疾人桌

球排名世界第一、帕運4金3銀的得主。

本身是牧師、心理諮商師的施密特,雖

然雙手僅有上臂,但2009年來台的巡

迴生命分享會讓所有參與者大開眼界,

施密特牧師在來台的首場記者會秀了一

手桌球絕技,甚至在現場表演切鳳梨的

好身手,引起現場如雷的掌聲。

然而在球場上,施密特也有過一段

非常獨特的經驗。在南與北出版社發行

的《施密特的乒乓人生》一書中,施密

超越障礙 拍出燦爛生命

特揭露身為一個運動員,最害怕的事情

莫過於抱著必勝的自信,但最後卻失敗

了。以世界第一之姿參加1996年亞特

蘭大帕運的他,居然在預賽就被淘汰出

局。當他回到德國,在海德堡的學生宿

舍讓他感受到這次的失敗比任何一次

勝利學到更多。因為桌球協會的朋友都

來為他慶祝,當他訝異的問他們,自己

在預賽就被淘汰了,沒有任何獎牌,為

什麼要慶祝。他的朋友毫不考慮地說:

「我們是為你慶祝的!」意思是他們慶

祝的是施密特而不是獎牌。施密特學習

到生命中良好的關係,遠比身體完好無

缺和得獎來得更重要。

今年總會「一領一宣教推動中心」與

奧運萬花筒 閃耀時刻思信仰

【方嵐亭專題報導】倫敦奧運閉幕,

正當與會選手紛紛打道回府,首位參加

奧運會田徑比賽、被譽為「刀鋒戰士」

的南非截肢殘疾選手奧斯卡‧皮斯托瑞

斯(Oscar Pistorius)正緊鑼密鼓的自

我調整,留在倫敦準備參加帕拉林匹克

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簡稱帕運

會)的比賽。

皮斯托瑞斯天生缺少腓骨和踝骨,

並只有4個腳趾,11個月大時截掉膝蓋

以下的腿部,但是他記住不到1歲時母

親送給他的話:「失敗者絕不是最後一

個跑過終點的人,而是那些放棄競爭的

人!」他之前只被允許參加帕運會,因

為國際田聯認為他那高科技義肢對其

他參賽選手不公。皮斯托瑞斯則認為,

「人們總說我穿上它佔了便宜,但他們

想過沒有,我的腿上沒有血液流過,沒

有跟腱,這些都是我的劣勢。我的成績

提高,並不是因為義肢的科技含量提升

了,而是我的訓練更刻苦,更勤奮。」

國際奧委會願意讓這位意志堅定的選

手,通過奧運向全世界展示體育運動的

巨大魅力。這位南非「刀鋒戰士」皮斯

托瑞斯參加了個人400公尺徑賽、與隊

友一起參加4×400公尺接力賽。

二次大戰後,一位醫生在英格蘭為戰

時的脊髓損傷軍人組織了一個運動競賽

團體,4年後荷蘭有參加者加入了運動

會,這就是帕運會的起源。第1屆帕運始

於1960年的羅馬,有400多名運動員參

加,到了2000年雪梨帕運會中,已經有

超過4000名運動員參加。帕運的舉辦

地點通常與該屆奧運相同,所以倫敦奧

運結束後,許多場地便繼續由帕運會接

手使用,至於倫敦帕運將於8月29日登

場,持續進行至9月9日。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帕運的

開幕進場,台灣代表隊有了驚人之舉。

時任台南市議員,以中華殘障體育總會

顧問身分參加的長老教會會友陳宗彥

【方嵐亭專題報導】雲林街上鑼鼓震

天,地方老少夾道為倫敦奧運銀牌「舉

人」許淑淨而來;嘉義大林亦有車隊遊

行。她的教練,曾獲1984年奧運銅牌、

大林長老教會會友蔡溫義陪同揮手,本

地的銅牌到銀牌,台灣走了而立之年。

奧運期間國人電視機前的守候,有惋

惜、有尖叫,不論結局是否滿意,全民

的心都凝聚一起。扣人心弦的男子桌球

比賽,將台灣推上高峰,距離獎牌咫尺

之遙;阿美族女戰士曾櫟騁銅牌戰KO

對方,一掃跆拳快全軍覆沒的陰霾。

不論得牌與否,事實上,跆拳、舉

重、桌球、羽球與射箭,台灣的選手在

世界上都算有一定水準。這全來自於經

年累月的紮實訓練,以及擁有一定的運

動氛圍,也就是全民對此項目是不陌生

的。這也是以奧運為目標,積極培育人

才,為社會帶動全民運動的好處。

早在1992、1996年的奧運中,台灣

就由中國歸化的選手陳靜奪下女子桌

球的銀牌與銅牌,但都不及此次莊智淵

與獎牌擦身而過來得令人興奮。當時政

府用歸化的選手「買獎牌」可說樂在其

中,700萬買一面銀牌、500萬換一面

用心訓練實力 帶動整體國力

銅牌,投資成本物超所值,但對提升國

力助益不大。國內全運會也常有一個現

象,輪到擔任東道主的縣市,為了獎牌

數的虛榮,往往重金挖角選手轉戶籍,

導致有些明星選手,3年披3件不同戰袍

出賽,比比皆是。其實培養選手的過程

就是一種競賽,激發認同的競賽,台灣

政府買現成的心態,終究要被淘汰。

當曾櫟騁被問及4年後是否捲土重

來?她謙虛的說要把機會讓給學妹,但

是我們也可以看出跆拳道這個項目,可

說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如果同一量級可

有2名選手參加,冠軍賽自家人踢自家

人並非不可能。

聖經中使徒保羅所處環境,有著濃厚

運動風氣,他也用常見的運動言語勉勵

信徒,所以在提摩太後書4章7節提到: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

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

了。」腓立比書4章1節:「我所親愛、

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

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

主站立得穩。」如今奧運結束,我們體

會信仰是一種持之以恆,信仰靠急就章

得來的「殊榮」很快就成泡沫。

表示,由於台灣出場序是安排在中國香

港、中非共和國之後,為了突顯台灣主

體意識,開幕進場前一天便和殘總會

長陳李綢、副會長賴復寰商量,隔天讓

進場選手的輪椅做了變換隊形的入場,

選手排了個象徵台灣的T字型經過司令

台,令主辦國不知所措。

曾參加7次帕運桌球比賽,拿過4金3

銀,北京帕運讚為「賽場英雄,生命強

者」的德國萊納‧斯密特牧師,2009年

曾受長老教會及南與北出版社邀請來台

做生命分享,今年將於10月初再次受到

邀請來台,以他幽默豁達的人生態度,

分享上帝在他身上作為的美好見證。

【方嵐亭專題報導】雖說4年一次奧

運被視為體壇最高殿堂,象徵人類追求

更高、更遠、更快;各國選手透過競技

彰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

的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不

過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理想往往

淪為口號;台灣與中國在國際上的紛紛

擾擾也從奧運場外到場內又到場外。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奧運,

取得中國合法政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

一次參加奧運會,當時抱持的是只要參

加就是勝利的信念;而台灣方面,當時

認為只要中國進入,台灣就退出,堅持

雙方絕不同場競技的立場。1956年澳

洲國際奧會執委會作了決定,墨爾本奧

運中,兩代表團通過司令台時所用名稱

為台灣中國(FORMOSA-CHINA)、

北京中國(PEKING CHINA)。這一屆

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中華民國」的存

在,代表隊退出比賽。

1960年羅馬奧運,台灣「被迫」以現

在我們最想要的「台灣」名義參加羅馬

奧運。本屆台灣代表隊出了位10項全能

銀牌得主的楊傳廣,阿美族名Misun的

楊傳廣讓代表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害怕台灣旗幟 打壓從未停滯

幟飄揚於會場,中國方面當然惱怒。

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Misun於前

一年打破世界紀錄,成了東京奧運奪

金的熱門人物,但事與願違,Misun只

獲得第5名。傳聞有記者跑出個獨家新

聞,就是訪問到Misun,問他為什麼在

1964年東京奧運失常,Misun說有個參

加「快射手槍」項目的代表隊成員在賽

前送了一瓶飲料給他喝,第二天Misun

就軟腳了。而這位叫馬晴山的「快射手

槍」選手,在奧運期間向東京的中國東

京商務辦事處投誠,要求安排返回中國

探親,中國是否處心積慮引人遐想。

從1956年到2012年期間,台灣成了

使用最多名稱參與奧運的國家,包含

了中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中華台

北奧會,說穿了就是中國要把台灣設立

在所謂「一中」的框架下。今年倫敦奧

運,中國更是強行施壓英國外交部介入

倫敦數百商家組成的「攝政街協會」,

讓原本7月20日出現在攝政街南端靠近

著名景點比卡迪里圓環路段的我國國

旗,於24日被移除,26日改掛中華台北

奧會會旗。看來,人類的和平除了來自

於良知,也必須倚靠實力。

雖殘不缺 刀鋒續戰帕運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再度邀請施密特牧

師來台舉辦生命分享會。有了3年前他

來台所掀起的旋風及帶來的感動,今年

各中會、學校紛紛爭取主辦,以「青少

年生命分享」為目標要「超越障礙,生

命燦爛!」

施密特牧師曾在《贏得有趣,活的堅

強》一書中分享實際經驗:「能忘記失

敗的恐懼和高度的期待,且即使突然身

處極度緊張狀態之下,還可以全神貫注

專心在一件事上,這樣的體驗會使一個

人變得更堅強。恐懼本身不能使人堅

強,克服恐懼才能。」這對普遍缺乏心

理強度的台灣運動員或一般人來說,都

是最直接、正面的幫助。2009年記者

會上,施密特用俐落刀法切鳳梨,2012

年10月5日在長老教會總會舉行的記者

會,他還會以什麼方式展現活潑的生

命?會是書寫毛筆嗎?敬請拭目以待!

切鳳梨也難不倒缺手的施密特。(資料照片)